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战隋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猛子
赵怀义的这一观点符合诸如李风云韩相国这等叛贼们的现实利益,相比起来,李密的推断就有些不切实际了。叛贼们远离故土去北疆,不但困苦还要与北虏厮杀,这未免太脱离实际了,而李密之所以有这样的臆测,估计与李风云的“洗脑”有关。李密被李风云蛊惑了,欺骗了,信以为真了,而李风云的目的显然是借助李密之力来欺骗杨玄感和兵变同盟,让他们得出错误的结论做出错误的决策,继而方便自己攫利。
“李风云不可能单纯为了劫掠而杀进东都。”王仲伯对赵怀义的观点提出质疑,“某告诫诸公,千万不要忘记了齐王。在某看来,李风云之所以积极参加这场兵变,不计代价杀进东都,十有**是为了齐王,而齐王的目的当然是争夺皇统。”
实际上大家都没有忘记齐王,只是现在身处东都城下,大家都集中精力实施调虎离山计,也就选择性地忽略了齐王。齐王远在齐鲁,就算他匆匆赶来,也还有天堑防线的阻碍,一时半会到不了东都,再说齐王出于谨慎,即便决心进入东都战场,也不可能没头没脑一口气冲进来,而是左顾右盼先看看形势再做定夺,这又需要时间,但兵变同盟没有时间耽搁,该于什么还是于什么,而李风云的立场和态度直接决定了调虎离山计能否成功实施,所以重点当然在李风云身上。
“齐王的确重要,但以齐王目前的实力来说,夺不了皇统,除非与我们携手合作。”赵怀义当即为自己的观点做出辩解,“但在我们没有攻陷东都之前,齐王不要说进入东都了,就连夺取皇统的决心都不会有,因为完全不具备夺取皇统的条件。然而,我们攻陷东都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所以齐王进入东都的可能性也是微乎其微,最多双方有所接触,互相利用一下,以便把西京大军更快的诱进东都战场。从这一推断出发,齐王在这场风暴中的现实目标是,竭尽所能牟利,而不是倾力豪赌。事实上就算他想赌,也没人陪他赌,不论是我们还是西京,抑或是东都的越王,都有各自的既定目标,都没有打开皇统大战这个赌局的想法,所以齐王对我们来说的确很重要,但也仅仅就是重要而已。”
杨玄感眉头紧皱,突然开口道,“某想问一下,东都风暴结束后,齐王会去哪?他又能去哪?”
鸦雀无声,所有人都在思考。
齐王的处境实际上非常险恶,之前圣主和中枢之所以一再迁就他,一再向他妥协让步,一则是为了二次东征的政治需要,二则是为了东征结束后一劳永逸地解决齐王这个隐患,提前开始布局。这场风暴爆发后,二次东征肯定功亏一篑,国内外大环境因此日益恶劣,这就迫使圣主和中枢不得不迅速解决掉齐王这个隐患,所以现在齐王为了生存,必须充分利用眼前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要么铤而走险夺取皇统,但风险太大,胜算太小;要么攫取到足够的可以保证自身安全的政治利益,而最好的办法莫过于镇戍边疆,远离政治中心,如此既能有效缓解与圣主和中枢之间的矛盾,又能以武力保证自身安全,同时还能报效国家建功立业,若时机合适,还能割据称霸,甚至逐鹿天下,一举多得的好事。
江左是圣主的根基所在,齐王肯定不敢去;关陇对齐王来说有得天独厚之优势,圣主肯定不让他去;齐鲁距离京师太近,根本不合适;西南疆穷山恶水,齐王不会自我放逐;最后就剩下北疆了,正好南北关系恶化,南北大战一触即发,圣主正愁北疆镇戍力量严重不足,而齐王正好需要建功立业,于是各取其利,一拍即合。
经过一番激烈的争论剖析和推演之后,事情又回到了原点。杨玄感不但接受了李密的推断,还有所补充,做出了更为大胆的推断。
李风云要北上发展,齐王也要去北疆发展,这就是李风云积极引发和推动东都风暴的原因所在。
如果基于这一观点再次去分析和推演,那么在过去一段时间里,李风云李子雄父子和齐王的一系列非同寻常的举动就有了比较合理的解释。虽然这个答案让人难以置信,甚至有些匪夷所思,但正因为难以想像,才能达到欺骗和隐藏之目的。
“如果李风云的背后的确是那帮人,那么李风云去北疆齐王去北疆的可信度非常高。”胡师耽打破了沉默,缓缓说道,“对那帮人来说,南北关系直接决定了中土的兴衰,这也是自圣主登基以来连续发动对外战争的重要原因,但战争并不是稳定和改善南北关系的最好手段,相反,它迅速恶化了南北关系,尤其东征的失败,更是给了岌岌可危的南北关系以沉重一击。”
“今年东征又将无功而返,可以想像南北关系会进一步恶化,这将迫使东都不得不把主要精力和国力都放在应对南北危机上,而这正是我们选择在此刻发动兵变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个时机非常好。只是,国内局势的急骤恶化,必然会影响到南北关系,会加速南北关系的恶化,这种困境下,以李风云的叛乱军队来加强北疆镇戍力量,以齐王的尊崇身份来威慑北虏,提振边军士气,还是能起到一些缓和南北危机的作用,可以有效帮助东都把更多精力和国力放在处置国内危机上。”
换言之,如果李密的推断是正确的,那么从杨玄感和兵变同盟的立场来说,就必须破坏“那帮人”的谋划,必须阻碍齐王和李风云北上边疆,必然让东都把主要精力和国力都放在应对南北危机上,从而给他们实现兵变目标创造最好条件。虽然南北关系恶化甚至爆发南北战争必将对中土造成严重伤害,但对杨玄感和兵变同盟来说,他们宁愿中土造成伤害,宁愿利用这些伤害来摧毁圣主和改革,也不愿自己受到伤害,也不愿看到本利益集团被圣主和改革所摧毁。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利用北虏的强大武力,与北虏里应外合,前后夹击,必能击败圣主,摧毁改革,甚至终结国祚,重建新王朝。
“阿兄,既然这个推断可信,那么在接下来的东都大战中,我们不但要把李风云埋葬在东都城下,还要把齐王诱进东都,以引爆皇统大战,置其于死地。”杨玄挺大手一挥,信心十足地说道。
“难就难在这里。”杨玄感神情凝重,抚髯叹道,“我们在算计对手的同时,对手也在算计我们,我们要置对手于死地,但对手又何尝不想把我们埋葬在东都城下?”
“阿兄,计将何出?”杨玄挺问道。
“合则两利,分则两害。”杨玄感毫不迟疑地说道,“我们若想顺利杀进关中,就必须与李风云合作,舍此以外,别无他途。”
胡师耽王仲伯李密等人面面相觑。这怎么可能?双方之间的信任基础太薄弱,就算杨玄感放下身段,愿意与李风云平起平坐,精诚合作,但形势摆在这里,双方若想达到自己的目标,就必须牺牲另外一个,这是死局,无解的死局,如何合作?退一步说,就算李风云没有估猜到杨玄感的真正目标是杀进关中,但李风云的目标如果正如李密所猜测的那般,他肯定要在西京大军进入东都战场之后逃之夭夭,否则他就来不及渡河北上了。
李密却是若有所悟,迟疑了稍许,问道,“明公打算用阳谋?”
杨玄感微微颔首,“能否成功,取决于你的斡旋,而这其中的关键就是齐王,只要齐王铤而走险,东都局势必然失控,李风云无奈之下,唯有与我们合作,竭尽全力保全自己,否则我们依旧有可能西进关中,而他却只能为齐王陪葬了。”
听到杨玄感这番话,胡师耽王仲伯等人顿时恍然。
所谓阳谋就是公开告诉李风云,我要去关中,而你要北上,双方计策一样,都是利用对方牺牲对方,结果可想而知,玉石俱焚,同归于尽,所以必须合作,合作的办法是把齐王诱进东都,以牺牲齐王来实现各自的目标。
但问题是,齐王是否中计?






战隋 第四百六十八章 联盟的最高机密
六月十二,武贲郎将李善衡率军抵达东郡濮阳,与远在两百余里外的,陈兵于封丘和济阳一线的彭城留守董纯遥相呼应,对围攻白马城的联盟大军形成了夹击之势。
李善衡沿大河西进的消息实际上早已由徐世鼽和滞留于东平一带的瓦岗兄弟送至联盟,但联盟目前“腾挪”余地十分有限,面对尾追而来的齐王大军一筹莫展,拿不出什么有效对策,只能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背水一战。
在李风云的谋划里,白马战场是一个重要战场,其重要性实际上不亚于黎阳战场,而之前联盟左长史陈瑞也坚决否决了王薄等豪帅所提出来的渡河北撤之建议,所以现在即便齐王的大军对白马战场已经形成了两路夹击,联盟军队也只能坚决执行联盟的命令,坚守白马战场,没有丝毫可商量的余地。
联盟右司马澹台舞阳、参军事王扬和陆平仔细商量了一下后,决定还是把骁骑军总管韩寿、副总管张翔,左右两路总管府的总管、副总管和诸军统军全部请到总营来,把当前形势、联盟的处境说清楚,统一认识,以便大家能最大程度的搁置矛盾,减少猜忌,齐心协力共度难关,否则一旦有豪帅临战倒戈甚至不战而逃,那必将重演齐郡大战溃不成军之悲剧,而齐郡大战尚可四散而逃,今日白马大战却是背水一战,逃无可逃,必死无疑。
豪帅们都很紧张,匆忙而来。现在李风云不在,主心骨没了,面对气势汹汹而来的齐王大军,要说不紧张那是假的,但如今联盟深陷绝境,背水一战,除了渡河北撤黎阳外别无出路,然而黎阳战场更为凶险,到目前为止黎阳战场上的联盟军队尚未拿到黎阳仓,尚未解决粮食问题,一旦河北等地的卫府军蜂拥而至,联盟也就丧失了夺取黎阳仓的最佳机会,而失去这个机会后,联盟就不仅仅是被动了,而是陷入了无粮可吃的绝境,联盟二十多万军民极有可能葬身大河。
形势可以说非常险恶了,虽然联盟自成立以来始终挣扎在险恶的环境里,但这一次最为凶险。、
为了夺取黎阳仓,李风云亲率主力杀进了东都,不惜代价引发和推动东都危机,给杨玄感离开黎阳攻打东都创造条件;而联盟两位长史程瑞和韩曜率两路总管府渡河进入黎阳战场,以与李子雄结盟共守黎阳来赢得夺取黎阳仓的机会;白马战场上的联盟军民人数最多,十几万人,他们的任务不仅要掩护东都战场上的李风云和黎阳战场上的两路总管府,还承担着威胁通济渠,牵制荥阳卫府军以及从齐鲁杀来的齐王大军,同时还负责在危急时刻接应撤离东都战场的李风云和撤离黎阳战场的联盟军队,另外当所有谋划全部失败,所有预计目标均未实现后,他们还要在潜藏于东平一带的瓦岗兄弟、活跃在泗、菏一线的孟海公的接应下,为联盟杀回齐鲁打开一条通道。
澹台舞阳敞开心扉说实话,不再有丝毫的隐瞒,说到底就是一句话,无条件地坚守白马战场,倾尽全力背水一战
“如果败局已定,仅靠目前白马战场上的这十个军,我们很难冲出重围,退一步说,就算我们舍弃所有的老弱妇孺历尽艰辛逃回了齐鲁,最后还能剩下多少人?我们还能苟延残喘几天?”
澹台舞阳直接亮出了“底牌”,现实很残酷,对豪帅们来说没有退路,只有勇往直前了。
气氛很压抑,很沉闷,豪帅们脸色阴沉,一言不发。
“到目前为止,我们坚守白马战场的条件还是不错的。”参军事王扬开始从军事层面分析,以提振士气。
首先,联盟的粮食危机虽然很严重,但因为李风云带走了主力,前后两路总管府又渡河北上,联盟前段时间掳掠通济渠所得的大部分粮食都留在了白马战场上,短期内足够十几万军民所需。其次,在大河河道上,离狐徐氏的商船船队可以随时向联盟提供帮助,比如联盟可以用金银财宝换取最为急需的粮草;再次,翟让的瓦岗军和孟海公的军队,都在战场外围,他们在脱离联盟前都曾做过承诺,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他们愿意给联盟以帮助,所以如果李风云的谋划失败了,联盟最后不得不杀出重围重返齐鲁,那么翟让和孟海公不但会出手相助,还会再入联盟。
还有更重要的一点,联盟与李子雄已经结盟,而李子雄与齐王是政治盟友,因此联盟与齐王之间肯定会有默契,另外当初在齐郡的时候,李风云曾与李子雄、齐王有秘密约定,虽然不知道约定的内容是什么,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只要东都局势有利于齐王,只要联盟对齐王有利用价值,齐王都不会对联盟下死手,毕竟以齐王在政治上的不利处境来说,他唯有养寇自重才能给自己赢得更多的生机。
纸上谈兵对人心的安抚作用是有限的,在白马战场上,联盟最强大的敌人是齐王,所以豪帅们即便早就知道李风云和李子雄、和齐王之间均有默契,甚至有秘密约定,但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在至关重要的利益面前,一切都是浮云,为了利益可以父子相残可以兄弟阋墙,更不要说因利益而结成的同盟了,那根本就不靠谱。
王薄看到澹台舞阳、王扬等联盟“老人”为了大局坦诚相告,他也就不藏着掖着了,直言相询,“杨玄感是否已经兵临东都?”
“据李子雄的消息,杨玄感已经杀进京畿,估计很快就要兵临东都城下了。”澹台舞阳如实相告,“而据总府从秘密渠道得到的消息,可以证实李子雄的消息非常准确,李子雄并没有蓄意欺骗我们。”
“可有大总管在东都战场的最新消息?”王薄追问道。
“据总府得到的消息,大总管在攻陷伊阙之后,右骁卫将军李浑率军反击,但一直未能夺回伊阙。”澹台舞阳说道,“杨玄感杀进京畿之后,东都两线作战,肯定要进行兵力部署上的调整,由此可以推测,右骁卫将军李浑的攻势会越来越弱,甚至会收缩防守,所以大总管现在即便受困于伊阙,但也没有败亡之忧。等到杨玄感兵临东都城下,东都卫戍军据城坚守之后,大总管的处境必然逆转,这是可以预见之事。”
“大总管何时撤离东都战场?”王薄继续追问,“他能否安全撤离东都战场?”
“大总管在东都战场上的目的只有一个,帮助杨玄感攻陷东都,如此即便兵变失败,杨玄感也能在东都战场上坚持更长时间,这就给我们转战河北赢得了更多的时间,所以不出意外的话,东都攻陷之日,也就是大总管撤离东都战场之时。”王扬的语气很自信,显然对李风云有信心,“杨玄感一旦攻陷了东都,东都局势就复杂了,各方势力会蜂拥而至,一片混乱,而大总管在这种乱局下果断撤离,出人意料,安全上肯定有保障。”
“东都坚固,卫戍军强悍,攻陷它的难度太大,难如登天。”王薄皱眉问道,“你们凭什么相信大总管和杨玄感可以攻陷东都?”
这就属于联盟内部的最高机密了,按道理王薄不应该问,但此刻白马战局对联盟已相当不利,很快齐王追杀而来并将联盟军队包围在白马的消息就会传开,人心惶惶之下,即便以王薄的威望,也未必能稳定军心,一旦有豪帅或军将不战而逃,动摇了军心,则必然一发不可收拾,后果不堪设想。白马战场在李风云的谋划中,在联盟转战河北的计策中,至关重要,是进退的核心所在,“进”可支持联盟在东都和黎阳两个战场上的作战,可帮助齐王实现其政治目的,“退”可接应联盟军队撤离东都战场和黎阳战场,可帮助齐王再一次逃脱东都的“牢笼”,所以白马战场上的联盟军队一旦崩溃,李风云、李子雄和齐王就没有退路了,要么杀出一条血路转战河北,要么全军覆没。既然白马战场如此重要,联盟如此倚重王薄和齐鲁豪帅,那么王薄理所当然要利用这个难得的机会问个清楚,讨个明白,要把那些藏在心里的疑问解决了,要让齐鲁人明白自己的未来在哪,希望在哪,继而有信心追随联盟,有决心在白马大战中奋战到底。
澹台舞阳看了一眼王扬和陆平,征询他们的意见。两位参军事郑重点头,示意澹台舞阳可以透露机密。
李风云临行前曾明确交待过,黎阳战场太重要了,黎阳仓更是关系到了联盟的生死存亡,所以陈瑞和韩曜要全力以赴,而他们去了黎阳后,坚守白马战场的重任就落在了澹台舞阳和王扬、陆平的肩上。澹台舞阳擅长内政,王扬和陆平擅长兵事,三人唯有精诚合作才能共掌大局,为此李风云特意授权他们可以临机处置、便宜行事,该果断的时候一定要果断,切莫因为谨小慎微或者瞻前顾后而误了大事。
“杨玄感有内应,大总管也有内应。”澹台舞阳说道。
“这并不能给我们信心。”王薄叹道。
澹台舞阳迟疑了片刻,低声说道,“崔氏,博陵崔氏。”
王薄的眼睛顿时一亮,郭方预等人亦是精神一振,虽然他们早有猜测,甚至猜测李风云就是出自赵郡李氏,但没根没据的瞎猜没意义,唯有真凭实据才能坚定他们追随李风云的信心。如果李风云出自赵郡李氏,背后又有以博陵崔氏为首的山东豪门世家的支持,则李风云和联盟就是山东人的未来,如此一来齐鲁豪帅们当然愿意追随到底。
“赵郡李氏?”王薄小心翼翼地问道。
“汉中房。”澹台舞阳终于在公开场合透露出了联盟中的最高机密,而这个最高机密终于解释了李风云为什么可以与李子雄、齐王达成秘密约定。
王薄发出了一声惊叹,郭方预等人更是惊喜交加,信心陡然间暴涨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




战隋 第四百六十七章 李安期来了
经过一番仔细的商讨,澹台舞阳等联盟官员和王薄等豪帅最终决策,停止攻击白马城,骁骑军总管韩寿继续包围白马城,围而不攻,王薄率左路总管府诸军陈兵于白马城东四十里外的卫南城,阻御濮阳方向的李善衡,霍小汉率右路总管府诸军陈兵于白马城南六十里外的灵昌城,阻御封丘方向的董纯。如果双方在攻防过程中有默契,则白马战场可以坚持更长时间,反之,则左右两路总管府不得不退至白马城下,背水一战了。
白马战场上联盟与齐王是否会形成默契,澹台舞阳的心里其实并没底,虽然李风云信誓旦旦,李子雄也拍着胸脯保证,各种分析和推演也都是这个趋势,但事实是否如此,谁也不知道,澹台舞阳和豪帅们忐忑不安很正常。
军议结束,豪帅们各归本部,左右两路总管府火速奔赴卫南和灵昌,澹台舞阳则急报黎阳的陈瑞和韩曜。
黄昏前夕,黎阳回书,陈瑞和韩曜同意澹台舞阳在白马战场上的兵力部署,并嘱咐他一定要做好两手准备,一定要加强与离狐徐世鼽、瓦岗军的翟让和单雄信、济阴孟海公的联系,确保在危急时刻,白马战场上的联盟军队能够得到徐世鼽、翟让、单雄信和孟海公的支援,对齐王的军队形成东西夹击之势。
另外陈、韩两位长史还通报了一个好消息,清河豪帅张金称已抵达黎阳,并于十二日上午向黎阳仓展开了攻击,但坏消息更多,据从河北豪门获得的确切消息,河北讨捕大使崔弘升正率军沿永济渠急行而来,估计两三天后将抵达黎阳;而涿郡副留守、武贲郎将陈棱亦率军火速南下,估计在二十日前后抵达黎阳;临清关方向的河内军队目前还在关隘之内,并无攻击黎阳之迹象,但等到崔弘升和陈棱的军队包围了黎阳之后,河内军队必然要出动,所以当前联盟攻打黎阳仓的时间非常紧张,生死悬殊一线。
陈、韩二人在书信的末尾,传达了李子雄对白马战场的担忧。
黎阳的重要性可想而知,齐王不可能不重视,不可能不善加利用,一旦他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表面上打白马,实际上却调集重兵渡河北上打黎阳,抢在崔弘升和陈棱的前面攻占黎阳,控制黎阳,卡住东都和圣主的“咽喉”,那么白马战场和黎阳战场上的联盟军队都将陷入被动之中,一旦齐王背信弃义,则联盟军队必定全军覆没。
另外李子雄还担心东莱水师会出兵平叛。在齐鲁,东莱水师和齐王互为牵制,齐王举兵西进,东莱水师不可能一无所知,知道后不可能无动于衷,必然会做出反应,所以李子雄的推断是,东莱水师极有可能分出一部分兵力沿大河西进,首要目的是牵制齐王,竭尽所能阻止齐王进京,其次是攻打黎阳,不惜代价打通大运河,确保远征军的军需供给。
李子雄不可能无的放矢,他的担心都有可能变成现实,而这个现实对白马战场上的联盟军队来说太可怕了,稍有不慎就会陷入齐王和水师的夹击之中,所以白马战场上的联盟军队必须提前做好防备,拿出有效对策,以免措手不及之下全军覆没,但指望白马战场上的联盟军队牢牢拖住齐王,再以拖住齐王来牵制水师,显然太不现实,因此在李子雄担心的背后,肯定有一个谋划,有一个对策,只是最严重的危机尚未出现,李子雄也不方便透露,只能暂时提个醒,让联盟有个心理准备。
深夜,正当澹台舞阳、王扬和陆平拿着陈、韩两位长史的书信,一遍遍分析、推敲和推演的时候,骁骑军总管韩寿突然出现了,随同他一起走进大帐的还有两位头戴帷帽的黑衣人。
帷帽掀开,露出了“庐山真面目”,一个是离狐巨贾徐世鼽,一位则是安平公李百药之子李安期。
澹台舞阳等人又惊又喜,惊的是李安期的出现必然代表着坏消息,否则李安期绝不会冒着身死族灭的风险来联盟报讯。现在李风云不在,主持联盟的虽然都是李风云的亲信,但李风云与赵郡李氏汉中房的关系是不可泄露之机密。怀疑终究不是真凭实据,而一旦有了真凭实据,赵郡李氏尤其是汉中房就难逃连累之祸了。然而李安期以身犯险,对联盟来说则是好消息,这说明以赵郡李氏为首的山东豪门不但非常看重联盟这股力量,还希望这股力量长期存在下去,这足以给澹台舞阳等联盟高层以巨大信心。
双方坐定后,澹台舞阳二话不说,首先就把陈、韩两位长史的书信递给了李安期。李安期给了他们绝对信任,他们当然要投桃报李。这份书信的内容包含了目下黎阳和白马两个战场的局势,还有一部分东都方面的消息,最后还有李子雄对未来局势的推断,这可以⊥李安期对当前局势有个大概了解。
“建昌公的推断很正确。”李安期一张嘴就是噩耗,“某日夜兼程而来,为的就是此事。”
1...197198199200201...31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