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伪村姑的锦绣田园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湘诺
所以那时她才不得不妥协,只将雪莲打二十板就放过了她。
给罗老夫人的解释很堂皇且合情合理:当时黑天瞎地,只以为是什么人要害世子,况且世子这样的身子,怎禁得起那般折腾?这才不管不顾地拖了出去,外间婆子不明所以,还当是盗贼……
老太太那里倒是说过去了,偏是罗松不依不饶,硬要将她身边几个敲打雪莲的婆子每人给了十下,多年恩爱夫妻,夫君心里眼里向来只有自己,却为了个通房下自己面子,金氏如何咽得下这口气?(未完待续。)





伪村姑的锦绣田园 第二百零一章
罗真、陈良陆彪先是楞楞站边上看着,等弄清怎么回事,纷纷向关杰道贺。
关杰笑得合不拢嘴,立马就想跑去田家庄报喜,被闻讯赶来的余氏拦住,余氏嗔道:
“这才多久呢?月份还小不能太张扬!自家人知道就行了,先别忙咋咋呼呼地说出去。你哥正给堂上祖宗敬香,你也过去吧!等满了三个月,我自会备礼去跟亲家报喜!”
余氏说完,喜滋滋地袖了手赶往里屋去看田氏。
因着田氏有喜,关家、田宅每个人都乐呵呵的,两边院落喜气充盈,想掩藏都掩藏不住。
刘三妞常背着弟弟跑来找锦云玩耍,锦云虽然记着关大伯娘的叮嘱,但实在是太高兴,一个不小心,便漏嘴将自家娘亲也快要生小弟弟的事儿告诉了刘三妞。
刘三妞回家就说给刘婶听,刘婶也为田氏高兴,抽空来瞧了瞧田氏,回去又悄悄儿告诉王婆几个知道,一来二去,村里大半人都知晓田氏有喜了!
消息传进冯家,冯进又郁闷得几天读不成书,冯老爷子更是暴躁:他就知道田氏还能生,要不是冯进没出息被小梁氏媚惑,冷落田氏七八年,说不定如今他能多几个大孙子,还不至于失去锦绣锦玉锦云三个能干有福的孙女!
冯老爷子越想越气,大骂冯梁氏和小梁氏,到最后连冯进也给骂上了!
四月十六,冯桃花终于要出嫁了。
这桩亲事原该早就办了的,先是因为男方家有丧事拖了一次,定好今年三月来迎娶,谁知到了三月又说没准备好。直到四月中,这才要来抬人。
刘婶来田宅窜门时却学着村里人传言,告诉田氏说,其实那细柳庄的闫家是不想要冯桃花了,人家在那庄上好歹也是地主旁支,有二十来亩田产,讲究些体面的。起先跟冯家订亲是看在冯秀才的功名上。后来冯家闹成这样,抛弃糟糠就罢了连闺女都析离出去不要,无情无义让人寒心!
闫家将婚期再次推迟。应该是另有打算的,这次痛快前来定好吉日吉时迎娶,听说是因为前几天闫家儿郎劈柴时不小心砍伤了脚……
传言只是传言,故且当闲时听听就完。田氏也不当真,笑笑而过。
冯桃花出嫁前夜。冯家派了刘氏来请锦绣姐妹三人,说是让她们回冯家去陪陪即将出嫁的姑姑,叙叙亲情,不枉做了一场姑侄。
锦绣冷笑。对刘氏说道:“若真有亲情,我们也不必跑这么老远住着了!你请回吧,虽说同一个村。但我们着实不想与冯家有人情来往,就不凑那个热闹了!”
刘氏灰溜溜地回去把话学给冯家人听。冯桃花还等着田氏母女给自己添一份厚实箱底,得知期望落空,顿时呜呜痛哭起来,冯梁氏尖声咒骂不停,冯老爷子沉着脸半晌无语,最后被冯梁氏母女吵得烦了,抄起炕帚没头没脑就打过去,冯梁氏下意识地一躲,硬实的帚柄打中冯桃花额角,立时豁了道口子,鲜血淋漓流了满脸,冯桃花受此一吓,越发嚎啕得厉害,加上冯梁氏的尖声乱叫,一屋子好比杀了人般,好不恐怖。
第二天,闫家花轿来迎亲,冯桃花头顶红盖巾看不见额头上的伤口,自己绣制的一身大红喜服倒也体面漂亮,带着冯梁氏替她攒下的八口陪嫁箱子,在小梁氏和刘氏如针如刺的目光下走出冯家的门,由冯进陪送嫁去了七八里外的细柳庄。
送妹出嫁归来,冯进便去了村长家,村长当晚去到田宅,锦绣也不多话,将之前应承给的百两银票交给村长,由村长转交冯进,做为进京赶考的盘缠。
村长为难了一下,还是将冯进的原话说给锦绣听:“若能得百多或两百,也好留些安置婶娘和弟弟妹妹,不然她们留在冯家着实可怜,去了京城也不太放心!”
锦绣冷笑道:“我一个未出嫁的小女子,凭着表兄弟提携做些小本生意养活自个儿,嫁妆都没攒着呢,却要孝敬给长辈三十两,再省下百两给冯大秀才,还想让我替他养小老婆?村长你说说有没有这个道理?再把我逼急了,这盘缠也不必给了!”
村长把银票护紧,忙不迭道:“姑娘莫急!莫急!我这不传话嘛?只好替他把话放这,要说你爹也真是没道理,也没良心……唉唉!我都不知道怎么说好了!这盘缠呢,既然你有,就一定要给他,助他一臂之力,算是尽最大的孝心了!我也期望啊,他能考得个功名回来,对他自然是好,对你们姐妹日后议亲嫁人都有益处,咱们村也能沾得光彩……总之就是大好事!”
说了一堆废话,村长便告辞离开,锦玉又拿出个大包袱来塞给他,也不说话转身就回房去了。
冯进五月离开家乡,其实还得留在省城参加八月的乡试,过了关才能进京,通常直接说进京赶考,那只是一种隐喻的说法,意指乡试必定过关直冲京城!
锦玉塞给村长的大包袱里,是她和锦云这些天为冯进缝制的两套夏衣、两套秋装、两套棉袄,以及镇上买来的四双新鞋袜!
准备得这样齐全,不用说出口也能体会得到那份祝福,就是愿冯进能够通过乡试,直入京城参加会试和殿试!
村长动容地抱着大包袱,锦绣心里也叹气:冯进尽管对女儿们不好,却仍能得到这般关顾,他该知足了。
罗真陪锦绣站在院门口目送村长离去,悄悄将锦绣的手紧握在掌心,轻声道:“不用担心嫁妆,我给你置办好了!”
锦绣闻言,忍不住好笑:“你给我置办嫁妆,是要把我嫁给谁啊?”
“带着我置办的嫁妆,自然是要嫁给我!”
“嗤!你这人,真逗!”
两人相互依偎站在暗影中,罗真将脸贴在锦绣头上,吸闻着她发堆里的清幽花香,为之迷醉,不自禁地想更进一步,将佳人揽抱入怀,眼角扫见两道人影一动不动杵在黑暗中,不由得咬牙:这两只没眼色的,还站着干嘛?怎么就不会滚呢?(未完待续。)




伪村姑的锦绣田园 第二百零二章 进宫谢恩
南宫照只是有几分醉,意识倒保持清醒,临走还记得跟锦绣讨要他的那份“报酬”,锦绣拿出从赤州带来的货物清单给他看,让他慢慢挑选。
开始南宫照只想要些传说中的神奇猴头菇,没有新鲜的,干货也要!再要些肉干、鱼脯、各种果脯果干以及二十坛酒,就这几样行了,根本看不上什么山核桃山栗子粮食谷物甚至菜干酱瓜之类,锦绣开头懒得理他,爱要不要!后来听他说太子妃怀孕两个月了,吃什么吐什么,好些天了不肯进食只愿意嚼两口酸梅干,瘦得皮包骨似的,也不知肚子里的孩子怎么样了!
见他换了个担忧的神情唉声叹气,风流太子眨眼间变好丈夫好父亲,锦绣不免心肠一热,就上赶着替他装了七八样米粮豆类,又将几样营养粥的熬煮方法写下来塞给他,再把那什锦酱菜、酸黄瓜、泡菜各抱过来两坛子,山核桃山栗子和菜干豆角干甚至红薯干都给堆上马车,让他带回去,说如果太子妃不喜欢的话,就由着他赏给别人得了。
这些全都是洞天产品,锦绣不信太子妃不肯吃!
也不怕太子妃吃出滋味来还找她要,京城离赤州那么远,路途迢迢,谁还能运来一山一海的土特产?给你这一批就不错了,若吃不够还想吃,对不起没有了,你自个儿派人去赤州弄回来呗!
南宫照一脸嫌弃地看着被塞满“山货”的马车,以及啰啰嗦嗦叮咛他这些东西怎么怎么吃法的某女,嘴里嚷着这车还能坐吗,你个小村姑当我跟你一样乡下人呢?
心里却十分满意受用:自己讨要是一回事,人家心甘情愿地、甚至不容推辞强行塞给又是另一回事!他虽长在深宫,却并非不解人情世故,锦绣这样的举止,只有对亲近的人才会有!小村姑啊,总算有点良心,不枉当初大老远地跑去赤州瞧看她一回!
他现在自然是想不起当初跑去赤州的原因。根本就是因为他自己好奇跟着罗真瞎跑的,哪里是为了看锦绣?就算是,那也是人家罗真的事,与他半文钱关系都没有!
南宫照回到东宫时。各处宫苑正开始准备传晚膳,他让近侍直接将那一车土特产拉到太子妃的正院,一样样搬进去让太子妃看个新鲜,太子妃倒是十分喜欢,接过太子递给的熬粥方子。立即让人去厨房熬煮杂粮粥并蒸些杂粮面窝头以及红薯干,又挑了小白菜干、茄子干豆角干去烹炒,等到粥品煮好,再开了坛子取些酸黄瓜、泡菜出来,闻着那满院飘散的香气,不光是怀孕的太子妃,所有人都禁不住馋涎欲滴!
可巧皇帝和皇后想念太孙,用完晚膳双双坐着龙辇过来东宫探望,闻见这香气,再看到桌上摆出来的全素宴。两个已吃过饭的竟然毫不客气坐下来,就着越嚼越香的炒菜干、爽口脆嫩的酸黄瓜、酸香微辣的泡菜,生生又喝下一碗用七八样米熬煮的粥,吃掉一个杂粮窝头和几片红薯干!
站在边上看着的内侍们目瞪口呆,忍不住出言阻止——皇帝、皇后金尊玉贵,再这么吃下去,撑坏了算谁的?
皇帝和皇后面面相觑,都不敢相信自己有这样的胃口。
最高兴的莫过于太子妃,总算是吃到一口合心合胃的食物,她吃得舒服又饱涨。心想就算一会仍要吐得天昏地暗也不管了!
但一直到要入寝之时,太子妃都没有想吐的感觉,身上也没有半点不适!
太子妃不闹腾了,胃里能留点食物将养身体和肚子里的胎儿。南宫照自然很高兴,又看到不爱吃饭的三岁儿子抱住装果干的竹篮子不肯放,红红的小嘴儿动个不停,更是忍不住哈哈大笑。
原来那丫头家乡土特产真的很好,南宫照心想,明天得再去保定侯府拉一车子回来才行。免得他们拿去四处乱送礼,送完吃完就没有了,千里迢迢的,再从赤州搬运过来那得等到什么时候?
次日,罗真和锦绣早早起身梳洗打扮,穿戴齐整,相携出门往皇城去递牌子进宫谢恩。
在宫门外等了约莫一个时辰,便有个大太监过来宣唤他们进宫,罗真认得此人是皇帝身边的莫公公。
莫公公笑道:“皇上在南书房,适巧得一小会闲,保定侯与夫人请随洒家过去吧!”
女眷进宫谢恩,一般情况下皇帝是不见的,这次却不知为何破例。
锦绣跟在罗真身旁,抬头四顾,现实和想像果实不可能完全相符,脑海里根据前世北京故宫描绘出来的宫苑,跟眼前所见有很大出入,主要是这些宫殿雄伟壮阔得太过份了,行走在其间,总有点泰山压顶之感。
罗真以为锦绣紧张害怕,将她的小手儿握在掌心轻轻捏了捏,以示安抚。
用脚步丈量土地,好不容易走到皇帝的御书房,却早忘记走了多少步了。
天子停驻的地方,果然戒备森严,廊庑下两行侍卫排列整齐,手持长枪铠甲鲜明,还有一些四处漫步游走的佩带刀剑,个个目光锐利,容色冷峻端严,锦绣知道这些都是明面上看得见的侍卫,那看不见藏在暗中的还不知有多少个呢!
想想成国公世子罗松都随身带有几个隐卫,皇帝就更不用说了。
两人站在御书房外等了一小会,从书房里走出来的却不是莫公公了,而是另一位四五十岁左右的太监,含笑请夫妻俩进去。
锦绣暗想皇帝身边这些内侍倒是个个和气,瞧着挺好说话的样子,只是上辈子看的宫斗影视印象深刻,看到太监就忍不住要猜测一下,虽是暗搓搓自娱自乐,但要说皇帝身边这些人全都是忠心不二的,她还真不信呢!
进入御书房就不好随意乱看了,锦绣低头跟着罗真,看他怎么做就照做,夫妻俩朝着一个方向双双跪倒在地,耳听罗真说道:
“臣罗真,携臣妻冯锦绣,叩见皇上。吾皇万岁!”
停顿了一下,先是响过一记轻微的瓷器触碰声,然后才听到皇帝的声音,没什么特别之处,很平常的男人嗓音:
“平身!”
“谢皇上!”
罗真扶着锦绣站起来,锦绣微微抬眸朝上头看去,便见一个穿着龙袍的白胖老男人站在御案后,也正瞧着她,脸上那副似笑非笑的神情,和南宫照如出一辙,这对皇家父子错不了,是亲生的无疑。(未完待续。)




伪村姑的锦绣田园 第二百零三章 进宫谢恩
【播报】关注「起点读书」,获得515红包第一手消息,过年之后没抢过红包的同学们,这回可以一展身手了。
皇帝到底不是一般的闲人,可以随便抓住个人就能聊上一阵子的,即使他对赤州某地出产的猴头菇治好了罗松和贾霆箭毒病痛一事感到惊奇,也不会直接和锦绣说得太多,只随意问了几个问题,大约十来句话,就放了他们夫妻出来。
若他真想知道得更具体些,大可以靠他那些专门的消息渠道。
拜谢过皇帝,就该去皇后那儿了。
罗真陪着锦绣走到内宫门口,再三叮嘱托付两位嬷嬷,站在那儿目送锦绣她们跟随两名黄衣太监走得不见了踪影,才转身离开。
内宫很寂静,这种静不知怎么形容,葫芦洞天里没养活物时也很静寂,但锦绣从不觉得心慌,这内宫却有点像处处潜伏着野兽的深山老林,虽静,却不能让人感到安宁!
一路走一路看,也没有人多话,直走到一处宫苑,听见隐约传出阵阵笑声,引路的太监说:“这便到了,一会进了坤宁宫,自有女官接引保定侯夫人,保定侯夫人请!”
果然才到门口,里头出来两名宫装女子,问了一句可是保定侯夫人?引路太监答是,两名女官笑说正好淑妃娘娘和静妃娘娘过来给皇后娘娘请安,都在等着呢。
说完,两人便左右陪着锦绣往里走,跟随而来的两位嬷嬷原就是宫里出去的,懂得宫中规矩,并不用指点,自往她们该待的地方去候着。
跟随两名女官先是顺着曲折悠长的廊庑往里走,然后再踅转中路直直走向正殿,到了门口站定,自有人往里头去传报,不一会又出来两名女官。领着锦绣走进正殿。
跪在地上给皇后娘娘磕头,锦绣内心无限感慨:见个皇后竟然比见皇帝还难!记得前世上大学和同学到外乡自助游,路上坐车被“卖猪仔”,今天走个路也被卖了三次!
皇后已经四十多岁。久居深宫养尊处优保养得法,加上妆容精细,看上去也就三十岁出头,边上坐着的淑妃和静妃,年龄也都差不多。
宫里各主位情况。两位嬷嬷给普及过,罗真昨夜又再说了一遍,锦绣都记着呢。
皇后郑氏,也就是南宫照的生母,原是丞相之女,如今老丞相已被恩封为荣国公。郑皇后并非当今原配,当今皇帝尚在潜邸时她只是侧妃,另外一位侧妃李氏,便是现在的贤妃。
贤妃今天却没有在场。
说起来当今皇帝挺念旧的,也算讲点原则。淑妃、静妃亦是他当皇子时就跟着了,登上帝位之后,选美人填充后宫在所难免的,但不论皇帝收纳宠幸了多少新人,始终不曾忽视旧人,新人再怎么得宠,也不能越过旧人的份位!四妃主位只给那几个旧人占着,即使德妃晋了后位空出一个来,这些年也给没补上。
贤妃、德妃、淑妃、静妃,都各生有儿女。太子暴病而亡,元后伤逝,其实论理或排位都应该是贤妃晋后位,而且据说贤妃做皇子侧妃时就很得宠。且生下聪慧至极的二皇子,深受当今喜爱,可惜慧极寿夭,二皇子也在成年之际殒落,不仅贤妃因此病倒,皇帝也许久不见笑颜。
德妃郑氏能够当上皇后。据罗真转述南宫照的意思:并不存在什么阴谋诡计,完全是靠机缘!
锦绣当然不会全信,但也犯不着去瞎想。
郑皇后十分和善,给锦绣赐座,一直面带笑容与她说话,锦绣心里明白,皇后娘娘这是给她做面子呢。
在这宫里,最不会对锦绣表示友善的是淑妃,因为罗真曾经毫不留情地打折了淑妃娘家弟弟的腿,让人家成了瘸子,淑妃不恨他恨谁?锦绣跟罗真是一条线上的蚂蚱,被他连累了!
锦绣接收了淑妃几记凌厉目光,心下坦然:这样也挺好,人家要是表面笑得好看,暗地里给你玩阴的,那更得担心了。
静妃就如她的封号一样,很娴静的坐着,并不多话,只偶然配合皇后的笑声,也是微微一笑。
锦绣此时都有些怀疑,刚刚走到宫门外听见的那阵大笑,到底是不是这几位后妃发出的?
又说了一会话,先前领着罗真和锦绣去御书房的莫公公来传话,说是皇上正与几位大臣议事,等事了,要过坤宁宫来用午膳!
皇后点头表示知道了,脸上平平淡淡,眼里一抹光彩却是掩饰不住,锦绣偷瞧一下淑妃和静妃,静妃仍是那副娴静模样,低眉敛眸,淑妃神情上也没有太大变化,只是双手下意识地绞拉着丝帕。
锦绣并不知道当今皇帝的古怪之处,他宠幸后宫们,从不按什么初一十五行事,但他有个雷打不动的规矩:对他几个旧妻妾一视同仁!就是说,当他去了某个旧人处留宿或用膳,那么就会轮流走一圈才算完,譬如昨天在坤宁宫陪皇后,今天中午他就应该去贤妃宫里,然后明天的时间给淑妃,后天是静妃……
淑妃和静妃一大早来给皇后请安,然后很愉快地笑谈了半天,就是想着皇帝去了贤妃那里,她们三个只好聚一块乐呵乐呵,谁知皇帝竟然还来坤宁宫!
这可是破了规矩——虽然是皇帝破了他自己的规矩,可几个女人都习惯了,突然有变,难免不好受。
因为皇帝要过来用午膳,皇后有得忙了,便教锦绣跪安,命宫女将早准备好的赏赐摆放出来,皇后走下凤座,笑咪咪拉着锦绣的手,一一指给她看:
“昨夜皇帝特意叮嘱,要本宫替他也赏赐几样,这些是本宫亲自替你挑的,你瞧瞧,可还喜欢?”
那一盒盒一匣匣光华灿烂之物,无非就是些翡翠玉如意、宝石、珍珠、金银首饰,以及各种各样绫罗绸缎甚至胭脂水粉都有。
锦绣哪敢说不喜欢,只得又循着规矩跪下谢恩。
淑妃脸色愈发不好看,静妃几乎眼皮都没抬一下。
皇后赏赐之后,二妃纵使不乐意,也各给了些东西,谁让她们一大早没事跑来接受人家侯夫人磕头,那不得破点财。
ps.追更的童鞋们,免费的赞赏票和起点币还有没有啊~515红包榜倒计时了,我来拉个票,求加码和赞赏票,最后冲一把!(未完待续。)




伪村姑的锦绣田园 第二百零四章 皇子
罗真在宫门外接到锦绣,看她对着自己笑容灿烂愉悦,便知一切顺利,此时风紧雪大唯恐她受冷,也不多话,直接将她抱起走到路边,塞进停在那里的马车里,嬷嬷婢女们见不用她们服侍,也自上了后头的小马车,罗真正待要上车,从边上走过的几人却停下来,当头两个穿着华贵貂皮大氅的,将风帽略略推了推露出半边脸,其中一人朝着罗真道:
“这不是保定侯么?”
罗真侧头一看,旋即端正姿容,躬身行礼:“臣罗真,参见三殿下、四殿下!”
“呵呵,真是你!前儿听说你回到京城了,只未及得见,怎么,这是才从宫里出来?”
“正是。”罗真答了一句便沉默着。
马车里的锦绣仅一帘之隔,外头动静不可能不知道,听见罗真称呼人家“殿下”,那表示面对的是身份高贵的皇子,可他老哥子这时候居然开启惜字如金模式,都不肯多说几句漂亮场面话,这样,真的没关系么?
却听方才那道温润的嗓音轻笑两声,仿佛罗真这个态度很正常:“车里是保定侯夫人吧?今天气候聚然变化,这么大风雪,难为了,莫要冻着才好!”
罗真道:“多谢殿下关心!内子从宫里谢恩出来,才刚上车……罗真这就唤她下来拜见二位殿下!”
“不必了!”那温润声音始终含带笑意,十分友善:“风雪太大,可不能让女眷受罪,本王也得赶紧进宫!”
“如此,多谢殿下体谅!”罗真老实不客气,估计刚才说那句话也不是很诚心。
另一个男声响起,相比刚才的悦耳温润嗓音,这把阴冷倨傲又带点尖锐的声音听着就很不舒服:“保定侯好本事,要么不娶,这一眨眼。就有新夫人了!可喜可驾啊!只是咱们都没喝到喜酒,保定侯不摆上几桌,可太对不住京城里的亲友故交了罢?”
罗真顿了一下,答道:“这个。自然是应该的!”
“哈哈哈!保定侯果然爽快!”
“那就这么说定了,罗真,到时可莫忘记本王!本王也要喝杯喜酒,沾沾喜气!”
“是!”
耳听着纷杂的脚步声离去,厚厚的车帘一动。罗真钻了进来。
锦绣将捂得暖暖的小黄铜手炉塞到他手里,帮他将身上沾满雪花的披风解下,搭放在靠门边的黄杨木衣架子上,罗真又将小手炉还给她,自己坐到座位上,然后把她整个儿揽抱进怀里,脸贴脸地摩挲着。
“突然变天,风雪越下越大,我怕原先那架车不够暖,让吉祥赶紧回去换了这架大马车来。座底有两个铜火炉子,能装更多火炭,也能更暖和些!”
1...6667686970...13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