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寒门凤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西木子

    柳氏听明白了前因后果,不由也气愤道:“想高中进士,当提高自己的学识,这样打压你们,于他们也并无益处!”

    “损人不利己!”柳氏越说越气,忍不住低声怒斥道。

    柳文苏垂眸,眼睑下一片剪影,“世道便是这样,与其说他们仗势欺人,不如说我们太弱。”

    “文苏……”显然没想幼弟会这样认为,柳氏一愣。

    柳文苏一岁丧父,柳母良善却也软弱,他自幼就由长他近十岁的柳氏照顾,第一句话是柳氏教的,第一次学走路是柳氏拉着他的手,乃至后来为他启蒙的也是柳氏。

    所以对于柳文苏而言,柳氏是他至亲至信之人。

    在柳氏面前,柳文苏不再少年老成,少有的露出心思道:“阿姐,你还记得父亲走后,我们是如何被欺辱的。还有你本与父亲知交好友之子定亲,却因父亲早逝,那人又中进士后,欲为其子悔婚不说,其子却还纠缠于你,想纳你为妾,才迫使你不得不下嫁——”

    柳氏打断柳文苏的话,“如今也已时过境迁,我们就不提过去了。再说我是心甘情愿嫁给二郎,我现在过得很好。”

    柳文苏没有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他等柳氏说完,方淡淡一笑,道:“姐夫待阿姐十年如一日,我知阿姐如今夫妻恩爱,儿女懂事,算是不错。可阿姐在刘家过得什么日子”

    柳氏不赞同道:“我家务虽比妯娌繁重,但也是因我要还情,才愿如此。嫁到刘家这十年,尤其是刚出嫁那几年,我几乎每月都要回来,还有二郎不收一文半子为柳家村人做木活。这些都是刘家和你姐夫,在我们最困难时施以援手,所以我如今忍让一二也是应当。”

    &




第三十四章 阿星是块读书料
    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一年四季喝菌汤。

    菌汤鲜香清淡,四月的天头喝最适合了。

    当然对于一年少见荤腥的农家人而言,即使现在一天天热起来了,比起纯粹的菌汤,还是汤上浮了一层淡黄的鸡油更棒。

    刘辰星少不得放开肚子敞吃。

    一口野菌一口鸡肉,再来一口鲜汤,直舒服的她连连叹息。

    下午的时候,刘青山没有自家阿妹那般幸福,可以饱餐一顿后再饱睡一觉,直接就被刘千里带到后山砍柴,顺手也捡了一些野菌野菇回来。本就是半大小子吃穷老子的年纪,下午又卖了一身的力气,这会儿用起暮食来,可谓食量惊人。

    至于刘千里和柳文苏就更不用说了,一个魁梧大汉,一个瘦归瘦,却正是二十啷当能吃的时候,自然也是食量不少。

    转眼间,一阵风卷云残,野菌炖鸡吃了一个干净,也就到了刘辰星一家四口该走的时候。

    在柳家的日子,就是掉进了福窝,一回到刘家她就又成了讨人嫌。

    真不想走。

    刘辰星拍拍小肚皮,吃得太饱,就了一个饱嗝儿,舒服得她继续依偎在柳阿婆的腿上,赖着不想走。

    村里和县城里不一样,没有夜禁,就不怕巡夜的武侯将他们抓起,晚些回去也不碍事,就是走些夜路罢了,顶多再受刘阿婆的脸色。

    柳氏难得回来一次,收拾完了碗筷之后,便任由小女儿赖在柳阿婆的怀里,她也好和娘家人多待一会儿。

    柳家人少,只有柳阿婆和柳文苏母子俩个,用不上高足大桌,还是旧时的四方矮案,他们就盘腿围坐在正堂的矮案说话。

    彼此从正月后一直聊到现在,外面的天色渐渐暗了,矮案上燃起了昏黄的油灯。

    柳文苏就刘辰星误打误撞挣钱一事,一针见血道:“今天姐夫采回来的菌菇,在山下虽不常见,山上却是常有。你们昨日能卖到十二文一斤,当属运气。之后打算继续卖,价格极可能会拦腰斩。”

    “此外,物以稀为为贵,一来你们卖的次数多了,二来邻村的人即使不敢上后山,难保远处村子的人见你们卖的价高,也从其他地方采收了来卖。所以,你们不要期望太高。”

    刘辰星点头,其实她也觉得以后卖菌菇的次数多了,难免价格会下去。再则钱帛动人心,必然会有人学他们。但是再少也是一笔生意,积少成多,长年累月下来应该也是不错。

    “不过。”柳文苏一个转折,与刘辰星的想法不谋而合,“这些菌菇以后哪怕价格拦腰斩,一年下来也是收入不菲,再加上金钗石斛花的收入,要供青山进学也不是难事。”

    “只是……”柳文苏再次转折,目光看向了对案而坐的刘千里,面露迟疑。

    刘千里会意,说道:“文苏,都一家人,你有什么直说就是。”

    柳文苏这才说道:“刘家尚未分家,姐夫每文所得都需上交父母。然而,姐夫即使多交一笔钱,刘家也不会拿这份钱供青山读书。”

    刘千里面红耳赤,这些话他都无法辩驳。

    刘老丈偏心长子,刘阿婆疼爱幼子,若多了一份束脩,即使这份束脩是他交上去的,最后进学的名额也不会落在青山头上,十之**会是长兄的儿子青云,即使青云不要这个名额,也会给三弟年仅四岁的儿子青海。

    当着岳母和妻弟的面,刘千里只觉格外愧对柳氏母子女三人。

    见状,柳文苏清亮的黑眸闪过一抹暗光,嘴角微翘,但很快又压下去,继续说道:“刘家对姐夫收入状况了若指掌,若知道姐夫一力送青山进学,



第三十五章 阿星也要上学了
    柳文苏语气依旧平缓,却有种莫名的自信与笃定在其中。

    柳氏骤然想起幼弟下午的话,再念及昨日挣的那些钱也多赖小女儿,其运气和聪慧均非寻常,当下表态道:“文苏,阿星也有劳你了。”

    话未说明,但柳文苏已明白柳氏的意思,就像柳氏听懂了他的言下之意般,点头应承道:“以前阿星只是随青山旁听,今后我将对他们兄妹一视同仁,正式教导阿星。”

    一视同仁……

    刘辰星默默望天。

    阿兄读书是为科举出仕,她却是为了更好的嫁人,这能一样么

    罢了,虽然阿娘和阿舅他们目的不纯,但能读书总归是好事。

    更重要的,如此一来,以后想到什么发家致富的法子,也有借口了。毕竟她是正儿八经蒙学读过书的人了。

    想到发家致富,刘辰星忙小手捂胸口。

    心里烫烫的,浑身充满了干劲,这种感觉太棒了。

    “阿舅,我们今晚回去就给阿翁阿婆说!那你什么时候给我们授课需不需要我们住过来”事不宜迟,她还等着给发家致富找借口,当然能到柳家以学习为名小住一段时日,就目前来说更重要一些。

    刘辰星两眼巴巴的望着柳文苏,那黑葡萄般圆溜溜的大眼睛里只写满了一句话——

    快点说需要过来住!

    柳家也节省灯油,矮案上就一盏不甚明亮的油灯,但柳文苏觉得自己硬生生从小外甥女的眼睛里读出了这句话。

    “咳咳咳。”柳文苏放下手中的粗瓷水杯,忍不住遮眼隔开小外甥女的视线,那目光实在太过殷切了,自认为非良善之辈的他都不好忍心拒绝,“阿星啊,如果你刘家的阿翁阿婆同意,你们兄妹随时过来住都行。”

    柳阿婆年少守寡,又道是寡妇门前是非多,少不得要关门闭户的过日子,这日子可以想见的有多冷清。尤其是女儿嫁了,儿子又到县城求学,十天半月才省家一次,平时都是自己一个人关着门过日子,耳边除了织布的机杼声就再没有其他了。

    听到孙儿孙女要来住,柳阿婆比什么都高兴,“好,等你们过来住了,阿婆天天给你们做好吃的。”抚摸着小外孙女有些发黄却柔软的发丝,心想她得去换些黑芝麻回来,等外孙女住过来了,每天给吃一勺烤熟的黑芝麻,头发应该会变得又黑又亮。

    想到在柳家的滋润生活,刘辰星恨不得立马就住过来,她惬意地又倚回柳阿婆的腿上,“以后阿星每年都要陪阿婆住。”

    柳阿婆一听顿时笑眯了眼,连声说好。

    柳氏见母亲如此高兴,心中不由酸涩,也知这些年母亲过的冷清,如果兄妹俩能过来住上一段时日,想来也是不错。

    “行吧,先回去和你们阿翁阿婆说说。”柳氏笑应道,只是一提及刘家老两口,就不禁有些愁眉。

    看着妻子儿女都想住到柳家来,还有眼前和刘家截然不同的融洽气氛,刘千里心里颇为复杂,不禁对自己产生了一丝怀疑,为了刘家和睦,让妻子儿女也跟他一样息事宁人真的对吗

    蓦然地,脑海里闪过昨日对刘家人隐瞒真实收入,妻子儿女们高兴的样子,刘千里不由沉默,半晌才道:“时辰不早了,我们该回去了。”

    此话一出,正在侃侃而谈到柳家小住的众人顿时谈性尽无。

    刘辰星和刘青山兄妹更是不加掩饰的一脸失落。

    柳氏面上虽然看不出什么,但笑容也淡了不少。

    刘千里看得心里发慌。

    好在已经定了兄妹俩过来上课的事,时辰也确



第三十六章 被资助的外孙们
    人变小了,似乎什么都像小孩子一样。

    到了熟睡的点,怎么也吵不醒。

    刘辰星这一觉就是直睡到第二天早上,完全不知道昨晚差点进不到门。

    许是忘了他们一家当晚要回来,刘家的院门被从里面反锁了,亏得这时土黄色的篱笆院墙不高,不需要刘千里这个当父亲作为,刘青山就直接翻墙入院开门一气呵成,他们一家四口这才得以回房。

    其实当天回去的晚,还是有一个好处,柳家给的回礼,不用像往常一样先到刘阿婆手里。

    估计是怕公婆不喜自己在娘家待的久,柳氏比往常起来的还早,在刘家人起来之前已经在灶房开始着手朝食了。

    刘家一日三餐的口粮,都被刘阿婆锁在库房里,每顿都要由她开门取出。

    这会儿刘阿婆尚未起身,柳氏就用带回来的那五斤面粉做朝食。

    面粉是柳家麦田里的麦子石磨出来的,没有现代磨面先去麦壳的机器,这个时候用石磨一遍遍磨出来的面粉都带了麦壳。柳阿婆心思细腻,磨麦子的时候就早有打算了,自己一个人的时候吃壳多面少的,儿子回家时吃稍细的粗麦面,给女儿带回公婆家的,自然是要又白又细的精面。

    刘家儿子孙子多,外孙不一定能吃得好。

    小外孙女瘦瘦小小一只,而且年纪又小,更是要吃细面才行。

    是以,这五斤麦子面粉,都是柳阿婆用簸箕反复筛过麸皮的细面。

    北方以面食为主,刘家一年到头几乎都是吃有麸皮的粗面,为了让麦面吃得更久一些,还要在里面加入野菜。柳氏知道柳阿婆为何送细面给她,便没有多犹豫就直接将加水揉面,做了馎饦,也就是后世的面片汤,这在时下是最主要的一道主食。

    面片,是细白的精面。

    面汤,是用含了豆酱油的豆酱调味,菌菇做配菜,最后再加上一大勺胡麻油提香。

    于是,这一天早上,刘家众人就在刘阿婆的尖叫声中开始了,“老二家!你做的是什么!”

    酱油和胡麻油的味儿就是香。

    粘稠的汤汁,薄薄的面片,嫩绿的葱花,色香味俱全。

    这热腾腾的馎饦,勾得人食欲大开。

    许是刘阿婆本就肤黑,大家似乎没发现现刘阿婆正黑着一张脸,都大汗淋漓地吃着馎饦。

    刘阿婆的脸色就更黑了。

    柳氏也似未察觉,依旧神色温婉,只是到底放下手中的野菜蒸饼,对刘阿婆道:“阿家,这是我阿娘亲手筛的细面,说是将要入夏了,煮一碗热馎饦给大家,正好去体内的湿气。”

    说时忆起幼时还未到伏天,柳阿婆便早已隔三差五地给自己做馎饦除湿气,柳氏脸上不由多了一丝笑意,对大家道:“细面不多,得先将就了老人小孩,所以只给阿公阿家,还有侄儿侄女他们几个小的先吃上。另外大伯兄读书辛苦,便多给大伯兄做了一份。”

    刘万里素来面子功夫做得好,听见柳氏提及自己,也是吃人嘴软,少不得为柳氏说上一两句,道:“还是二弟妹想得周到,我读书确实伤神费脑,需要多补补。”

    柳氏一向少与刘万里正面说话,当下只听而不语。

    这时,刘百里也出人意料地帮腔道:“二嫂娘家送的细面,二嫂却没给自己做上一口,都孝敬耶娘,照顾小辈了,当让小弟敬佩。”

    刘百里当酒博士的,本就会说,大家自不意外刘百里能说出这样一番话,却惊讶向来不偏不帮只管自己的刘百里竟然帮柳氏。

    尤其是挨坐着的小安氏,最是不忿,这柳氏都敢先斩后奏把细面做了馎饦,却偏偏还让他们吃野菜蒸饼,三郎做甚还帮柳氏!

    &n



第三十七章 勉为其难的阿星
    刘辰星吃下最后一口汤浓面软的馎饦,感受着豆酱油和胡麻油在舌尖缱绻的滋味,不由舒服地长叹了一口气。

    其实只要日子不是那么清贫,当个看客,坐看农家小院的鸡飞狗跳,还是挺有意思。

    可惜只有这一亩三分地,不争不抢那只有连骨头都被啃了的份。

    像刘老丈视刘万里为希望,也是家里最了解他的人,见刘万里极力憋住的神色,哪里不知道刘万里如何想,他心底一叹,再告诉自己大儿子这样是怕资源被分薄了,等来年大儿子中了举人,乃至高中进士做了官,也就好了,那指缝里流出些碎末,都够其兄弟子侄受之不尽。

    于是刘老丈再一次偏颇刘万里,板脸呵斥道:“青云不用老大教了,正好给老大精力备考,等老大明年中了举,还愁你儿子不能启蒙!”

    这个家里,小安氏也最杵刘老丈,一被训斥就没了声息。不过她也没什么损失,反正她儿子还小,明年启蒙都不晚,她时不时提一提,也是想让老两口记得,他们还有一个孙子要读书。

    没了小安氏的掺和,正堂就安静了,刘老丈清了清嗓子,道:“能读书是好事,青云以后学有所成,要多孝顺他外翁。”

    王氏的娘家在邻村,王父是周边村落仅有的两名举人之一,名头甚是响亮。

    其中一项就是,王父十分重男轻女。

    若问王父,女儿和女婿谁重要,王父肯定答曰女婿重要。

    又问王父,外孙和亲孙女谁重要,一样出人意料的会道外孙重要。
1...7891011...5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