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晚明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柯山梦
这卢友也是二道街街坊,每日和陈新一起上下班,已来过几次,比较熟悉,他在老蔡面前虽老实,但在家却是说一不二。
刘民有只好又到院外,跟陈新一起陪众人喝酒,并负担起倒酒的职责。街上的人已经很多,都在一边等着桌子,站成一堆堆的聊天,谭顺林带两人一一介绍。
桌子上坐的大半都是些男子,女人敢上桌子的总共就一桌,大多数则是装了饭菜蹲旁边吃着,少数家规严的,根本不许女人出来吃饭,明末南方风气开放,手工经济发达,妇女地位有所提高,悍妇妒妇都不少,北方女人相对地位差些。但因人口流动频繁,天津这样的运河交汇处各地人都有,所以风气上也是混杂各地特色。
终于第二桌又吃完走了,老蔡父子也告辞离去,又是一番忙乱,摆好后又坐上一桌。就这样吃了六七轮,看着人渐渐少些,两人陪了半天,也认识了不少街坊。
四个小跟班和帮忙的几个人忙里忙外,王带喜正收拾桌子,叭一声,一把腰刀甩在桌上,吓了王带喜一跳,一看,是一个还算强壮的男子,穿了件半旧的胖袄,腰带上挂个木牌,脚穿黒鞑靴,头上戴个皮毡帽,大模大样坐了下来,口中连道:“还好还好,总算赶上了,主人家先来点酒,可馋死我了。”
陈新忙过来招呼:“兄台先坐,这就上酒,还没请教是。。。”
谭顺林从旁边过来怒道:“周烂钉你干啥,这是新来的街坊,你这般模样岂非吓着人家。”
那周烂钉见了谭顺林,赶快把腰刀从桌子上拿下来,赔笑道:“原来谭总甲也在,我这不是饿了么,我平日就这模样,又不是故意今日来吓他们。”
谭顺林这才语气放缓:“这是新来的陈兄弟和刘兄弟,以后你们要互相多帮衬。”又对陈新道:“这是周世发,是天津副总兵钱中选大人的家丁,有时在镇海门当值,有啥急事进出的话,可以找他帮忙。”
陈新笑着对周世发一抱拳:“原来周兄是副总兵大人的家丁,难怪如此豪气,有周兄这样的壮士帮着钱大人守城,我等小民才可以放心在此安家,一会我们一定要多敬周兄两碗酒,以表敬意。”
这周世发从小练过些刀枪,力气也有点,才选到那副总兵的家丁,平日在城中也是横行霸道。因为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他既当了兵,所以人称周烂钉,街坊中难得有人说他句好话,听了很是受用。与陈新称兄道弟,要一醉方休。
刘民有住了几日,也基本了解了一些,这古时的邻里关系与二人原来的时代完全不同,街邻守望相助是天经地义的事,同一弄堂或街道是一个天然的联系纽带,社区是一个人处世为人的后盾,无论大富大贵还是大奸大恶,可能会看不起邻居,但一般不会欺压邻居,多少还会帮点忙,所以街道住着恶霸流氓反倒不是个坏事。
“周哥,周哥,你咋地才来,我在街口守你半天了。”一个贼腻兮兮的年青男子急急跑来,他中等身高,却十分瘦,戴着个边鼓帽,穿个束腰袍裙,腰带里面插着把折扇,他挨周世发坐了,又把板凳移近一点,未语先笑,讨好的对周世发道:“周哥,今日当值辛苦不,要不要小弟给你捶捶背。”
周世发看都不看他,不耐烦的道:“滚开,少来这些虚的,先把上次的份子给老子了再说其他的。”
那男子脸皮甚厚,也不管其他人在,站起就开始给周世发捶背,一边道:“看周哥你说的,你的份子还能少了不成,最近手头紧,一缓过来,立马就先给了老哥。正好,周哥明天要是得空,咱几个再去扎个火囤,连上次的一起就给老哥了。”
周世发转身一把推开他,骂道:“滚,要捶就让你老婆来捶。”
“周哥说笑了,我那粗手大脚的老婆来,我还怕她捶痛了周哥。”
谭顺林咳嗽一声,那男子听了看过来,见是谭顺林,也陪上笑脸打个招呼,谭顺林才对他说:“你来了怎地不先和主人家见礼,一来就说你那些破事,快来先见过陈公子和刘公子。”
“是,是,谭总甲教训得是,也是我急着找周哥,你看,这礼数都忘了,两位陈哥哥刘哥哥莫怪。我姓邓名柯山,字。。。”
旁边周世发一脚蹬在他屁股上,“字你娘个字,你敢把你那破字说出来,老子大耳刮子扇你。”
邓柯山挨了一脚,连忙把裤子上的脚印拍两下,笑容不改,对周世发微微弯弯腰说:“我这不是跟新街坊见礼么,这字都不说,以后如何相称哩。”
“你他娘又不是读书人,磨盘大的字认不了一箩筐,还取啥字,再说就你那德行,也好意思取个字叫‘道德’?我都替这两个字羞得慌。”
“周哥,你看你说的,我还是上过两年私塾的,两箩筐也不在话下,你消消气,我不说还不成。”
邓柯山这话不软不硬,周世发似乎来了气,眼睛一鼓,陈新见状不妙,忙插到两人中间,拉了邓柯山道:“来来,邓兄先坐,要我说,邓兄这柯山二字原本就大有学问,人生一世犹如烂柯山中一梦,可见令尊令堂都是有学问又有见识的人,有这般好的名,字不字的不重要,周兄你也消消气,街坊间有事都好说,今日我就陪几位好好喝几碗,其他事明日再说。”
周世发这才道:“我就看陈兄的情面,不与你计较。”
邓柯山顺势坐了,对陈新说:“陈公子就是有学问,我最敬重有学问的人,你就叫我邓二就可以,刘兄也是,别的不敢说,这左近街坊都知道我。。。”
周世发冷冷一笑:“都知道你坑蒙拐骗。”
邓柯山也不介意,嘻嘻笑着继续:“街坊都知道我是个热心的,你要有事用得上我,没说的。。。”
“没说的,一准被坑了。”
谭顺林实在看不下去,骂道:“你俩适可而止,有啥事下去说,别在新街坊面前丢人,邓柯山你自己拿个蒸饼把嘴堵上。”
周世发停下不说,脸扭一边去,邓柯山毫不生气,自己去拿了个蒸饼,一看桌子,嘴巴还是不歇:“陈哥,你们的菜呢,我咋坐半天了还没上呢。”
谭顺林气得冲过来想打他:“这流水席哪有人没齐就上菜的?你能不能把你那臭嘴闭了。”
陈新起来拦着谭顺林:“谭总甲别着急,我看这天也晚了,你也还没吃,就坐这一桌,里面帮忙的几位婶子大哥也可以来吃,正好凑一桌。民有,快让带喜他们上菜,多拿些碗,好倒酒。”
邓柯山一听有酒,又兴奋起来,谭顺林刚坐下来,见他又想说话,把桌子一拍,邓柯山硬生生又把话吞了回去。
陈新看事态平静,赶忙进了院子去请帮忙的卢友、周来福、江旺等人,这三人的老婆也不能上桌子,自己装上饭菜,就在灶边小凳上坐了吃。刘民有虽不同意这种做法,但也没法去说这个理,只好由她们,因为周来福这类保守派的存在,王带喜也就别想上桌子了,她倒是毫不在意,她原来家里比这边还保守,上不了桌子不说,往往还是家中男人吃完了。女人才能吃点剩的。
招呼了大伙去吃饭,陈新正要出去,刘民有在旁边低声说:“那邓柯山脸皮可比你还厚。”
陈新笑道:“那我跟他多学习,别说他了,你一会也陪大家多喝点酒,最后来这两人都有趣得很。”
“也只有你觉得有趣。”
----------------------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





晚明 第十六章 苦命的潘金莲
两人一起出来跟众人坐了一桌,把卢驴子和二屯介绍给其他人认识了,只说是朋友,摔断了手,在此处养伤,众人也不疑有他,一起吃吃喝喝,此时天全黑了,暮鼓响起,刘民有又去支起灯笼。
陈新听着钟声问谭总甲道:“谭总甲,我们这样会不会犯了宵禁?”
“无妨的,宵禁是不准坊外行走,坊内也是不禁的。”
“哦,原来如此,那我们今日定要喝个痛快。”
邓柯山立即接口:“对,难得我们二道街又来街坊,还都是人中龙凤,你看看,卢兄威武,二屯兄孝顺,刘兄沉稳,陈兄更别说了,又有学问又大气,咱们一起敬他们,来,干了。”
这邓柯山尽说好话,卢驴子强壮点就是威武,二屯貌不惊人,也没学问,他随手就安了个孝顺。态度又热情得很,大家只得附和着一起干了。
这样喝过两轮,陈刘二人就开始挨着敬酒,他们喝的是米酒,度数很低,席中又有人问起两人在辽东的事,陈新乘着酒劲把故事又说一遍,这故事他是越说越熟练,连刘民有不注意时,也觉得确有其事。
众人听完又是一阵唏嘘,邓柯山听陈新说两人杀了一个鞑子哨兵,举杯对二人道:“我敬两位哥哥,小弟最敬重杀鞑子的好汉,可惜鞑子打不到天津来,不然我非去杀两个不可。”
周世发头扭在一边道:“陈兄和刘兄虽是读书人,可人家身高体壮,就你那小身板杀鞑子,捆一个给你都杀不死,就凭你这德行,不当二鞑子就不错了。”
邓柯山还是嘻嘻笑着,“周哥又说笑,我再不成器,华夷大防可是懂的,就算杀不了鞑子,上城墙甩两块石头总可以的,等周哥啥时候要杀鞑子了,小弟给你磨刀牵马。”
周世发骂道:“你也不怕闪了舌头,建奴上月把朝鲜王京都占了,说不得那天真打到天津来,我倒看你敢不敢上城墙。”
邓柯山听说鞑子真可能来,吓得张了嘴呆在哪里,过一会才拉着周世发问道:“周大哥你可别吓我,你可知道我不经吓,那山海关天下雄关,哪是那么好打下来的。”
周世发哼一声,也不理他。
陈新对后金攻取朝鲜的时间不太清楚,但东江镇的核心就在鸭绿江两侧,既然朝鲜王京都丢了,多半东江也损失不小,短期内可能无法有效牵制建奴。
他现在也管不了那么大的事,端起酒碗劝邓柯山道:“建奴也不是闹一天两天了,邓兄你哪次看到他们能进得了关的,有山海关不说,他身边还有插酋、毛大帅,他真敢跑那么远到天津来,这两个人就该跑到沈阳打秋风了。所以邓兄大可不必担忧。”
邓柯山听了这才放心,笑逐颜开和陈新干了一碗。
旁边谭总甲显然对这些遥远地方的事情不感兴趣,只关心二道街这一亩三分地,他打断几人的话题:“邓二,听说你那里又租了一户人家?”
“是,正要与谭总甲说来着。”
“是立业坊那沈楼一家?”
“正是,他们不是欠了钱么,把老屋卖了,到我这里租了一间屋子一间门市,也是立业坊吴叔来说的。”
刘民有听了,知道他所说的吴叔就是那房牙吴越。
周来福插一句:“听说可是小利,还是偷的主人家东西,这样人你也租?”
周世发一听又来了气:“以后坊里丢了东西就找你邓二。”
邓二叫起屈来:“大伙可别冲我来啊,吴叔来说的时候我也是不许的,吴叔非说这家人可怜,急着找租处,我这人心肠软,帮人行善么,这才答应的。再说沈楼那腿都断了,还能跳出去偷东西不成。”
谭顺林想想又说:“你家都住了一户了,他们一来你院子就是三户人。你统共才四间屋,如何住得下?”
“刚好住得下,我家住一间,王家两间,沈楼家一间,不是刚好么。我还想着把茅房填了再修一间,还能再住一户。”
谭顺林眉毛一竖:“你敢,你填了茅房你那些污秽倒哪里,这二道街其他不说,总比其他街干净。你一填,其他人有样学样,这街上成个啥样,你敢修,我就敢带街坊来拆。”
“算我周世发一个,看他敢。”
其他人也纷纷声讨,邓柯山见了只得答应放弃这个打算。
谭顺林这才放过他,过一会叹口气:“这吴越也是,你立业坊不要的,整到井东坊来干啥,算了,邓二,你平时看紧点,但也别欺负了人家,沈楼他娘也是够难的,小利归小利,街坊间的情谊也不要坏了。”
“是,谭总甲说得在理,我邓二其他本事没有,就是重情义。。。”
“好了,你也别来这些虚的,大家喝酒。”
陈新和刘民有这才知道沈家也搬来了,谭顺林他们说这事,两人半天插不上话,这时连忙又举杯与众人同饮。
这般吃吃说说,直喝到二更,菜都热了两次,众人才喝完,走的时候都有点微醺,那邓柯山还是一路缠着周世发,劝说周世发明天和他一起扎火囤。
等他们都散了,一众人开始收拾,刘民有寻个空,问陈新道:“邓柯山老要扎火囤是啥意思?是做泥水工一类么?”
陈新嘿嘿一笑:“什么泥水工,我刚才问过周来福,扎火囤就是我们说的仙人跳。”
“啊,难怪周世发说他坑蒙拐骗,那为啥他们只看不上沈楼,对这邓柯山还是不大介意?”
“应该是因为沈楼是偷的东家,这是大忌,而邓柯山都是整的外面的人,听周来福说,邓柯山找周世发是撑腰来着,扎火囤最后出来的人要有威势,周世发有刀有制服,人也算高大,能吓着肥羊。”
刘民有摇头道:“我还道周世发是个正直的,原来他骂邓柯山只是分赃不均。”
正说着话,身边突然传来一个怯怯的声音“我,我们来晚了,能否装点饭菜。”
转头看去,正是那沈家娘子,低了头站在边上,手里还拿了个碗,两人对望一眼,知道她是不好意思来吃饭,只等众人散了才敢出来,可见平日一定是受了不少闲话。
沈娘子见两人不说话,更加窘迫,口中说着:“实在没有就算了,谢,谢谢。”
刘民有忙道:“有的,沈娘子稍等,你把碗给我,我给你装去。”
沈娘子赶快把碗递给刘民有,刘民有进院子装了满满一碗肉,想了想,又另外拿个碗装了,一并拿来给了沈娘子。
沈娘子看多了一碗,感谢道:“谢谢二位公子了。”
陈新见了她几次,都是一副憔悴神情,周围人谈话中也是歧视得很,心中毕竟有点同情,问了她一句:“你家相公的伤可好全了?”
沈娘子声音有点低沉:“谢公子过问,倒是结疤了,要下地却不知要到什么时候。”
“哦,大夫怎么说的。”
“没,没怎么说。”
刘民有看她不愿多说,只好道:“那沈娘子路上慢些,早点回去热热就吃,天气热,千万别放久了。”
“谢两位公子,明日我再把碗还来。”沈娘子说完施个礼走了,看着走路还有点一拐一拐的。
周来福还没走,在旁边看了,对两人道:“这沈娘子原先姓李,还是个官宦家闺女,万历间犯事,家被抄了,她先就是卖到柳老爷家,后来大了有点姿色,听说柳老爷有点那意思,结果妻妾都吵闹,逼着又卖了,沈楼在柳家帮佣,正好没娶媳妇,几两银子捡了个便宜。娶回来的时候,这附近的都在背后笑话,说是柳老爷祸害过的,久了看这娘子人本分,心也好,慢慢就不说了,开始沈楼对她也可以,后来几年肚子都没见动静,听说沈家母子就开始不待见她,经常打骂。再后来,沈楼也不知哪根筋不对,去迷那博戏(注:赌博),那岂是我们小户人家能玩的,出了这事,连带把这娘子也害了。”
“那不是和潘金莲差不多。”
“还真差不多,不过这娘子却是个本分人。”
正说着话,就听得那边有男人吼叫和女人惨叫声。夜深人静,声音传得远,几人仔细一听,好像是沈楼和沈娘子的声音,周来福是个爱热闹的,一听了就道:“瞧,刚说着就出事了,我们快去看看。”
说罢当先就往那边赶去,陈新对刘民有道:“这命苦的潘金莲,刘兄快与我去武大郎家看看。”
刘民有不及理他,也跟着周来福过去,到了邓柯山院外,院门紧闭,里面果然是沈家在吵闹,只听那沈楼在里面咆哮:“你这不要脸的,不要脸,你还敢躲,站过来,过来!!”
然后就是棍棒打在身上的啪啪声音,沈娘子尖叫了两声,后面就是低低的哭泣,那沈母没什么动静,邓柯山也没说话。
“你说,为啥多了一个碗,他为啥要多给你一碗。”
“那刘公子是好心人。。。”
“屁好心人,你跟他做了啥,要多给你一碗,你贱到为一碗肉就要干那不要脸的事,打死你,打,打。”
他叫一声打,里面就是一声棍子声,沈娘子这次只是压抑的嗯了几声,估计是咬牙忍着。
陈新和刘民有面面相觑,这多给一碗肉还给出个是非来,而且这一来两人别说劝架了,连辩解都不好说,卢驴子和张大会也跟了来,刚好听到这几句,气得想去踢院门,被刘民有死死拉住。
这时周围好多人家都开了门出来,听了沈楼的话,在街中议论,陈新一看不行,连忙捅一下旁边的周来福,周来福楞一愣才反应过来,对着院子里面骂道:“沈楼你少血口喷人,你家娘子过来才片刻功夫,我在边上看到的,就在门外站了一会,能做个啥,人家刘公子好心,知道你有伤,多装些肉,你倒狗咬吕洞宾。”
里面也传来邓柯山的声音,“可不是,那刘公子我是看过的,知书达理,你沈楼爱打老婆玩只管打你的,扯得上人家刘公子何事,你再胡说八道,老子大耳刮子扇你。”
附近街坊都是刚到刘民有那里吃过饭,对两人印象都不错,听了周来福的证词,当下纷纷出言谴责那沈楼。
沈楼虽最近脾气暴躁,也不敢犯了众怒,当下没了声音,好半天后才听他骂沈娘子:“滚院子去。”,然后门响了一声,再无动静。
街上众人听了,又议论一阵,好心的还过来劝劝刘民有,让他以后别管沈家的事情,过一会看再没热闹,便纷纷回屋,刘民有几人也往自家回去,刘民有一路心情低落,卢驴子和二屯等人一路上不住口的骂沈楼,但也只是骂他不识好歹,没人说他打老婆不该。
回屋后众人一起动手,收拾了院子,大家今天都累得够呛,收拾完就各自回屋了,院中安静下来,只余下一些昆虫鸣叫。刘民有端个凳子在石桌边发呆,陈新也过来坐下说道:“你也别多想,这事咱又没错。”
“我倒没什么,只是觉得。。。”刘民有想了半天,“觉得那沈娘子一生坎坷,今天无端挨顿打,又被赶到院子里,这一夜会是种什么心情”。
陈新笑笑道“还能有什么心情,我看她那心早就死了。前几天她到俵物店,想给沈楼买点海鲜,还被蔡家父子奚落一番。”
“哎,咋我们来了这么久,没见过几个幸福的。。。”
陈新看他那样子,又不好开他玩笑,只得岔开:“咱们只是上班族,层次太低,接触不到而已。”
“你是上班族,我是待业青年,说真的,你每天上班忙什么?”
陈新笑起来:“事情真不多,比原来公司里面轻松多了,每日就是记账和打杂,账房那点事早学会了,对了,我这上几天班,你知道在那俵物店看到什么。”
“看到什么?”
“有两个厢房里面全是生丝,我乘老蔡开门偷偷看到的。东家和老蔡还经常半天半天的不在,也不知去了哪里。”
“你东家还做丝绸生意?”
“肯定是运去日本的,老蔡不是说过那东家每年要去两次。”
刘民有还是不太明白,“那跟我们有啥关系?”
“当然有关系,我想也跟着去一趟日本,打听清楚了,以后咱们自己买条船做海贸赚钱。万一鞑子来了,咱也好坐船跑路。”
“嗯,那好,明天我也要去找账房的差事做,多存点银子,不然拿啥买船。”
“好,但以后谁守海狗子他们训练呢。”
“有啥好守的,反正走两下就行了。以后让他们也去找个事做。”
“走两下?他们的俯卧撑和起坐呢?”
“张家兄弟都说累,二会做得起五组,大会两组,只有海狗子自己非要做十组。靠自觉就好了。”
“什么?靠自觉?!!”




晚明 第十七章 考验
深夜,俵物店后面的三进中,所有房间都黑漆漆的,只有西边的正屋窗纸映着淡黄色的烛光,房中赵东家穿着身汗衫躺在梨木摇椅上,一双柔荑在他额头上轻轻按压着,身上脸上的陈年旧伤不时隐隐生痛,脑中有时憋得极为难受,每当这时,他便要靠这样按摩舒缓。
赵东家丝毫不见平日的凶相,脸上刀疤似乎也舒展了一些,他舒服的眯着眼说道:“宛娘你的手法越见出色了。”
“这些微末之技再好也不算什么,老爷行于万顷波涛之上,刀光剑影之中挣下这个家底,若是连这些都做不好,又如何对得起老爷的辛苦。”
“出海有啥辛苦的,老子整天呆在铺子里才辛苦。”
那宛娘看着三十好几岁,额头已有些皱纹,但双手仍是如少女般光洁白嫩,她坐在赵东家背后,一边按摩一边悠悠说道:“我只盼着老爷你哪一天可以不用再出海,不用每日为你担惊受怕,再等香儿嫁了人,给我们养个小外孙,我也就知足了。”
“屁话,不出海又干啥,不出海能有这院子,能养这么多丫鬟婆子?老子天生就是走海的人,虽说多半都是那些狗官赚了,但总比每天在店铺卖点东西来劲。”
宛娘叹口气:“每次你都是这般说,我也不指望其他了,就盼着香儿早些成家,给我们抱个外孙。”
“怎么早得了,你要找的是上门女婿,这他娘不要祖宗的事,就是市井之徒,又有几个能愿意。你还非要个读书人,这下可好,一找找三年也没找到。”
宛娘低着头眼圈微微发红,等了一会轻轻道:“要是证义还在,又怎么会这么难,要不然还是把我姐的小儿子过继过来,跟了赵姓,咱们就有个盼头,香儿转眼实岁都十七了,老拖着也是亏了咱们闺女。”
1...7891011...35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