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柯山梦
“肖姑娘,你愿不愿意出去做些事?有月钱的那种。”
肖家花抬眼看着陈新,半响才问道:“大人可是要赶我走。”
陈新赶紧摆手道:“当然不是,我的意思是可以做一份工,就。。。就像李冉竹那样的,白日上工,晚间回来住,自己有一份月钱。”
肖家花松口气,马上答应道:“我想去综合门市,那里都是女子,听说里面有个王二丫,做事做生意一把好手,连李冉竹也比不过她。。。”
陈新低声打断道:“肖姑娘,你看啊。我叫他李冉竹是可以的,你得叫她刘夫人,或者刘家娘子也行,不然她心里早晚对你有成见,以后年底考核时,就扣你几分,有时几分不重要。但有时,这几分就能决定你以后的位置,既要做事好。做人也得好,女子一般心眼小点,与李冉竹这类女东家打交道。其实最简单有一条,你得夸他夫君,以后有小孩了夸小孩,这比夸她还管用。王二丫那种人又不一样,她是只看结果,你跟着她就得少说多做,做错了不要企图辩解,自己去尽快改过来,若是王二丫和李冉竹意见不一的时候呢,对王二丫这种人。和稀泥没有用,你得站在李冉竹一边,为啥,她是刘民有的老婆,刘民有才是民政的老大。你有一个优势别人比不了,你是李冉竹的邻居,你每日去上班得跟着李冉竹一起,就在她门口等,刘大人出门路过能看个脸熟,而且上班路上也是个沟通感情的机会。平日放假也可以过去串串门,送点小礼物,不必太贵,她是受过苦的,你把你自己说苦点,比黄连还要苦,当然是我买你之前。”
“另外店子里面都是女子,大多喜欢东家长西家短,这时你就要说别人的好话,要是说不出,就不要说话,这些背后的话,总有一天要传到别人耳朵里面去,但你得记住谁和谁不和,如果里面有和你差不多能耐的,你就在李冉竹那里把那人背后的小话递一递,李冉竹多半就扣她分。只要你做事做好,做人做好,以后升职是必定的,升职了就要有手下,做管理本质是什么,让别人做你想让他做的事,方法有很多,好坏的区别在于。。。。。。”陈新一边滔滔不绝一边拿过一张纸,用炭笔在上面画着人物关系图。
肖家花静静的听着,不时抬头看陈新一眼,后来眼睛亮晶晶的盯在陈新脸上,满脸都在放光。
幸福的时光总是很短暂,几个公鹅嗓门在院子里面叫起来,是文登营的主要军官结伙来拜年了,陈新看看肖家花道:“听明白了没有?”
“啊?是,是,明白了,要和稀泥。”
陈新没有注意肖家花的回答,军官在等他接见,他匆匆对肖家花道:“这事我会安排,年后就去李冉竹那里报到,记住先做人再做事,若有实在办不了的难事,直接来文登营找我。”
肖家花听到军官们往书房过来,起来对陈新施礼,端起盘子去开了门,把军官们让了进来,一群军官吵吵闹闹的跟陈新拜年,肖家花赶紧出了门,顺着回廊到了后院的柴房,刚把门关上,就哈一声跳了起来。
------------------------------------------------------------------------------
刘民有带着李冉竹混在庙会的人群中,身后是永远甩不掉的傻和尚,他可没象陈新一样等人拜年,直接让人在门口留了一张桌子,上面放了纸笔,让拜年的人自己登记。自己则带着李冉竹去逛庙会。
李冉竹把综合门市管理得井井有条,后来的一个王二丫能力很强,两人把综合门市很快理顺,在屯户心中建立了非常好的信用,刘民有第一次见王二丫就是在文登营老营,也由此知道徐元华的一些小心思,他对王二丫当日表现印象深刻,李冉竹对这个副手也是很看重。据说连春节都不休息,逼着每个店的店员继续值班。
李冉竹则舍不得错过和刘民有的假期,以成亲的名义休了假,今日陪着刘民有一起逛庙会,他们一路吃着各色小吃,路上许多人跟他们问好,这两人都兼着学校的教习,又是管民政的,这些屯户对他们都是发自内心的爱戴,他们也一路回礼,总是这样的时候,让刘民有觉得一年的辛苦十分值得。路边还有一些屯户自己摆的跌成摊子,不少人在那里赌钱,不过赌注都不大,还不断有巡捕过来查看,文登营不禁止屯堡的娼妓,但所有屯堡都禁止开赌坊,只有春节时可以在路边玩一些小额的跌成之类博戏。
两人也到一处赌摊耍了几把,那些屯户都认识他们,但大家都是生手,想让也让不了,结果刘民有两人连输五把,没有了兴致,继续往前到了观音堂,这里是屯户们自己出力出材料修的,门外排起了长队,很多刚成亲的工匠和士兵也在里面,他们都带着媳妇来这里求子,周围有几个巡捕和镇抚军士,刘民有也老老实实在最后排队。终于等到他们进去,李冉竹恭恭敬敬的跪了,低声求观音保佑今年能送子,刘民有心中不太相信这些,做了一下样子,但他内心还是希望能早些有孩子。
他们又去买了些年货,然后返回住宅时,发现徐元华等在门口,他一见刘民有就上来道:“大人,文登到威海的路上,三座桥都设起了税卡,每座桥都要收税,包括咱们文登营的东西。”
“谁设的税卡?”刘民有惊讶的问道,文登地方一直都很穷,以前设的税卡都是在文登到宁海或是莱阳等县城的,从来没有过在文登往各卫的路上。
“说是衡王府的人。”
“军队那边知不知道?”
“没听说。”
刘民有赶紧到隔壁陈新的院子,到书房时陈新正在悠哉游哉的点礼物,他一看刘民有提的年货,嘿嘿笑道:“刘兄太客气,隔壁邻居还带啥东西,放下,放下。”
刘民有一看手上,年货忘了放回去,撇撇嘴,只得丢到陈新桌子上,对陈新匆匆道:“文登到威海路上设了税卡,收咱们的税。”
陈新一边拆着纸包,一边道:“嗯,知道这事,孙元化说过了,王府咱们得罪不起,让他设吧。”
刘民有怒道:“那你先不说一声,再说长期这样收税,数额不小的,这个衡王封底是哪里的?”
“衡王府封地在青州。”
“那怎么收到登州来了。”
陈新顾不上拆包装,让刘民有坐下道:“他最近嘛,再说附近王爷也不多,没占咱们地就不错了,定是看文登富一点了,商货来往频繁,眼红了嘛,以后大宗货都走海运,让他们多少收点,意思一下就是。孙元化当时说的时候,我也是不太愿意的,不过他给了咱们一万斤硝,几万斤铁,你算算也不少了,应该不亏。”
刘民有粗粗算了一下,硝的价格最贵,每斤要二钱银子左右,比铜还贵得多,是火药成分里面最重要的,几万斤铁也能值几千两银子,便没再做声。
陈新笑道,“不亏吧,孙大人也难,看着官大,其实下面不敢得罪的人多的是,咱们能帮着就帮着点,做事情不就是讲究个妥协嘛。”
刘民有叹口气,“怎么一看到文登营好点,大家就想抢唐僧肉一样。”然后匆匆拜了个年就走了。
陈新送他出门,回来高兴的拆开刘民有提来的纸包,看了一眼骂道:“怎么全是糖糕,拜年也太抠了。”
晚明 第三十七章 炮兵
正月初二日,陈新早早起床,打算今日去回拜属下,走出门外听到东边有火炮射击声,想想后回屋取了腰牌,又让海狗子带些礼物,带着亲兵骑马往雕窝山方向过去。
他们很快到了一道关卡,那里有一个小型的石头望楼,有几名哨兵执勤,陈新等人取了腰牌,哨兵一一检查后行礼让他们通过,再走过一段后,是一道长长的围墙,门口又有哨兵,再次检查后,陈新终于进入了这个武器试验场。
这里是文登营所有新武器试验地,由威海驻扎的一个局派兵警戒,里面的靶场放着六门火炮,唐坤带着几个助手正在那里忙活,他们都身穿便装,似乎马上要开始下一轮测试。
陈新到了近前下马,那唐坤一看是陈新来了,赶紧过来见礼。
陈新也客气的跟他们拜年,让唐坤给他一一介绍其他工匠,海狗子一一送上陈新的礼物,虽然都是些小东西,那些工匠却个个兴高采烈,他们从来没想过上官能给自己拜年。
“各位怎地不在家中休息,才初二就来赶工?”
“回大人,小人在威海无甚亲友,年前也休息了几日,已是够了,这铜炮催得急,小人便来赶工,好让他能早些做出来。”
陈新才想起唐坤是澳门来的,自然是没有亲友,当下又与其他几人一一交谈几句,他们现在都在火器研究室,除了唐坤外。其他几人原来也是做火器的工匠,在刘民有原来的识字班呆过。现在由唐坤带领着做轻型铜炮。
这些工匠在威海非常吃香,他们这里没有什么缙绅,工匠能识字,工资也高,是那些新到流民最想攀附的对象,只要一入工坊。就有许多流民要来说亲,所以唐坤虽然来得不久,竟然也已经有一妻一妾。除了三十两的固定年薪,还有火炮的项目奖励,另外还有带徒弟的师傅工资。有时厂里贴出其他武器解决技术问题的悬赏,他在澳门毕竟见识更多,偶尔能挣到一笔,他对目前的生活颇为满意,但后来孙元化又派来三个弗朗机人,也是澳门来的,虽然他们主要负责铁质舰炮,但让唐坤感觉到了压力,所以他连春节都没休息,带着几个组员一起来赶工。
寒暄之后。陈新便开始打量那门火炮,比红夷炮小很多,身管很短,只有一米多一点,确实很轻便。行军时两匹马拉,作战时平地上两三个人就能推动。
唐坤在一边介绍道:“大人,这是四磅炮,打四磅的铁弹,按咱们大明衡制是三斤(明制每斤折1.33磅),全重四百七十余斤。炮身长四尺,用青铜做成,铜八锡一,制模的时候,铜钱作坊的黄先生也来帮过忙。”
陈新先问了作战性能,那唐坤颇有自信的道:“大人,这炮用棉布定装弹,比火枪还打得快,只用炮手三四人,最少两人亦可,若是炮手熟练,火枪打六发,这炮能打**发,弹药用铁弹和散弹两种,铁弹三斤,用药一斤半,三百步内能将盾车彻底打碎。用散弹时,最好在百步内使用,但一百五十步外仍能杀伤无甲敌兵。原来的铳规改在炮架上,如此瞄准时更为方便,若是快速射击,可以用炮身上的简易望山。”
“炮兵有没有在试用?”
“炮兵有十个炮组,他们一直在轮流试用,按我们定的操炮手册在空炮训练。”
陈新听了十分满意,赞叹道:“唐坤你做得不错。”然后他对其他几个工匠说道“大家也都不错,这门炮做好了,以后还要做更大的炮,炮兵对我文登营来说,跟火枪一样重要,必定要大大发展,以后各位就是咱们文登营的火炮功臣,职位收入都会有的,不会比那些文官、军官差了。”
几个炮手都听得兴高采烈,陈新接着道:“你们把武器做好了,也是一种胜利,以后本官还要给你们发勋章,就像那些战兵勇士一样。”
唐坤等工匠两眼放光,唐坤虽然刚来不久,但知道文登营很重勋章,是一种荣誉象征,发放数量很少,去年的勤王之战总共也只发了几十枚,普通士兵一般是作战纪念章,某次战役表现最突出的队伍可以获得纪念臂章,缝在手臂上,比如滦州之役的第一部第二局最先阻断建奴退路,全军就只有他们有四城之战的臂章,其他部队便只有纪念章。这些东西都能佩戴在军服上,随时都让百姓知道他们的功勋,所以许多士兵相亲的时候都要戴在身上,能大大提高成功率。
陈新勉励完,接着就对唐坤提意见道:“火炮本身这样就不错了,但你需要把其他配合的器材准备好,一是定装弹药,铁弹散弹分别编号,你们让炮兵估算一下,多少弹药能击溃一次进攻,或是需要停下散热,以此为一个基数。二是弹药车,不必装很多弹药,一个基数就好,但上面要能坐炮手,弹药车挂在马后,炮车再挂在弹药车后,这样只用两匹马就能快速转移,到达阵地能马上投入作战,另外,这个弹药车的车轮等等组件要和炮车通用,大小要基本一致,以便维护。”
唐坤连连点头,让助手拿过笔一一记下。陈新等他记完才问道:“何时能定型开始制炮?”
唐坤稍稍停了一下道:“只要保证制炮车的木匠和铁匠,一月内就能开始大量制作。”
陈新在心中估算了一下,他打算给每个农兵队配一门或两门四磅炮,作为营级支援火力,战兵那边也同样需要这种轻型火炮,以前的虎蹲炮虽然很轻,但每次设置阵地需要把支架用铁钉固定到地上,战场机动能力不如有轮的四磅炮。不过在山地等地形还是有用,他打算暂时保留虎蹲炮作为每局的火力补充,再给每个司配一到两门四磅跑,由把总直属,在千总一级则建立单独的炮队,使用以后更大口径的六磅或八磅炮,最后是直属中军部的炮兵队。作战时根据情况加强到某一战线。
这样算来,目前四磅炮大概需要准备二十门,装备之后还要与步兵合练。以完善战术,修改条例等等。
“尽快开始量产炮身,不必一定等炮架定型。炮架制作很快,让炮组尽快开始实弹练习。”
陈新伸手摸着冰凉的炮身,他的战争之神终于有点眉目了。
黄功成搂着个丫鬟在书〖房〗中看书,他一手拿书,一手在钻到丫鬟的衣服下面,那丫鬟身子在他怀里扭动着,发出嗯嗯的声音。
虽然丫鬟一意迎合他,但黄功成心情还是没有太好,他原本在靖海卫倒卖些夹带粮,家中本身也有不少田地。日子过得不错,现在文登营一来,拦了多半夹带粮,他的利润大受影响,唯一让他放心的是。文登营现在只卖粮食给他们自己的屯户,每户每月有定额,并不对外发售,否则靖海卫城里面哪还有人去买黄功成的粮食。
上次去拦路告状,最后碰了一鼻子灰,事情没办成不说。那个文登的吏员一直找他们吵闹,让他不胜其烦。
现在文登营在靖海卫大搞建设,不可避免影响本地人生活,土地、水源、娶亲等等,与本地人多有冲突,打架斗殴隔几天就有一次,开始时候还是百姓之间自己打,后来文登营驻守的战兵也加入进来,本地人就再也打不过。卫指挥使对文登营从来不敢说个不字,一直压着下面的人,但黄功成却看明白了,他与其他秀才年前一直在串联其他地方的民户,准备一起发力,闹一次大的,然后再去宁海州告状,同时请京师的两位御史弹劾文登营,不怕他陈新不低头。
黄功成憧憬着美好前景,〖兴〗奋的使劲一捏,那丫鬟痛得啊哟一声,抛着媚眼问道:“老爷想着啥好事了,那么来劲。”
“老爷我想着把你纳为小妾了,小心肝天天把老爷伺候得更舒坦。”
那丫鬟贴到他身上发嗲“那老爷倒是快些,现在这么陪着老爷,三娘每日看奴婢不顺眼,奴婢心里一怕,自然要差了。。。”
黄功成哈哈一笑,正要把这丫鬟就地正法,外面的仆人喊道:“老爷,三爷来了。”
三爷就是那个黄英常,也是闹事的主力,黄功成一把推开丫鬟,那丫鬟一下摔在地上,啊哟的叫唤起来。
“滚滚滚,老爷我有事,出去。”黄功成不耐烦的把丫鬟骂了出去,然后整理了一番仪容,刚刚弄好,黄英常就一头撞进来。
黄功成迎上去拱手道:“三弟。。。”
“大哥,出事了,那个白二被人杀了。”
黄功成愣了一下,半响后才露出笑容道:“白二被人杀了,杀得好啊,我正嫌他烦。”
黄英常打量黄功成两眼“大哥,不会是你派人去杀吧。”
黄功成连忙否认道:“我岂会干这等事,不过是嫌他时常来烦扰,有感而发。他如何死的?”
黄英常疑虑的看他两眼,见他不像说谎,这才满脸焦急道:“前几日死在文登县治一处茶楼,而且我就在场。”他压低声音“死得可怪,那日我答应见他,给他点银子,免得他再四处找咱们麻烦,到茶楼坐下咱们三人喝茶,茶楼中有客人打架,我也过去看,回头过来就看他趴在桌上,脖子,脖子被人给扭断了,背心还有一个刀口,闹事之中无声无息就给人杀了。”
黄功成惊讶的张张口“会不会是文登营那些人干的?”
“我也觉着是文登营干的,可别人不如此看,前日就到处传言说是咱们********,他家里闹翻了天,结果前晚有人在他们家后面墙上写了些血字,告诫他们不要再来烦扰,你看看,谁都知道他最近老找咱们,而且那日正好是我见他,结果人人都说是咱们干的。。。你知道白家在县里也是大族,总有给他出头的,听说已经有一户远亲答应给他家出银子,已经请好了一个讼棍告我,现在闹得满县皆知,知县大人假也不休了,叫仵作连夜验尸,打算明日升堂,传我去堂上问话。”
黄功成觉得脖子有点凉凉的,他倒不是为黄英常担心,而是担心文登营还有其他报复,转眼看到黄英常满脸焦急,忙劝道:“三弟,你也不需担忧,他们亦只是怀疑罢了,还能定你罪不成,他们请了讼棍,咱们也请。。。”
书房门突然被一把推开,家仆闯进来急道:“老爷,知县大人和典史大人来了,说是有人举报咱们这里有凶手。”
黄功成两人对望一眼,赶紧到门口,知县已经带着几个快手进来,两人连忙去施礼,知县一见黄功成还是客气的道:“黄公子,有人投书到县衙,举报你家中有杀白二的凶人,本官自然是不信的,但年节之时出命案,本官职责所在,只能来看看,黄公子就当是走个样子,让本官在你院中看看。”
黄功成倒不怕他搜查,但还是满脸不高兴,典史与黄功成无甚交情,挥手带几名快手进去了,黄功成过去招呼道“你们不要惊了我家眷,别碰坏东西。”
几个快手搜得也颇为用心,这类凶案一是重要,二来黄功成家中比较有钱,本身嫌疑也有,要是能找到点蛛丝马迹,能敲出不少银子。他们到各屋都搜了一遍,床底柜子都看了,没有什么发现,典史不死心,在各处细细查看。
黄功成对知县不快的道:“大人,到处都看过了,现在可还晚生清白,这摆明是有心人诬告,以后还请大人不要如此贸然。。。”
知县没有什么发现,也没有了脾气,正要道歉,那典史突然喊道:“这里有一块新土,你们挖开看看。”
知县和黄功成赶过去一看,hua园中一棵hua树下确实有一块新土,颜色与周围都不同,两个快手找过铲子挖起来,黄功成正奇怪是谁翻了土,一名快手大叫道:“有东西,是刀。。。”
黄功成眼睁睁看着一把短刀从土中挖出,典史接过刀,拆开上面的布条,递到知县面前道:“还有血迹,刃口似乎与那白二背上伤口差不多大小,大人看。。。”
知县一指黄功成两人“黄功成,你亲眼看到从你院中挖出来的,你两人还有何话说?哎,你们怎能干这等事出来。”
黄功成张口结舌,他旁边的黄英常突然转身对他破口骂道:“竟然真是你做的?你还骗我。”
典史眼看有财可发,一挥手叫来快手“你两人不要装了,都带回牢里。”
黄功成狠狠看着知县和典史,对身后的家仆道:“快去济南找堂兄,让他帮我做主。”
晚明 第三十八章 招抚
崇祯四年正月二十,京师各部开始陆续办公,开始新一年的艰难维持,去年打了半年仗,下半年才有精力在京畿附近恢复一些生产,缺钱的总体情况不变,所以增加了一次辽饷,十二月初一正式明发天下,从原来的九厘变为了一分二厘,皇帝就希望今年能好过一些。
宫墙重重的紫禁城中,崇祯在乾清宫中召集了各部官员廷议,各官表情凝重,他们所商讨的不是东奴,而是越来越浩大的山陕流寇。
崇祯二年武之望病死后,杨鹤接任三边总督,他上任后情况还不算太坏,流寇虽多,但基本被限制在一些地区,没有形成燎原之势,但正好这时候建奴入寇来了,陕西三边的延绥、甘肃,宁夏都有调兵勤王,加上附近的固原、山西等军镇,共计三万余边军调动勤王。
这些军队离开后,杨鹤在陕西没有精锐可以动用,崇祯二年的大旱使得情况更加恶化,流寇乘着明军离开的势力真空,开始在各处流动,年底时东路流寇有部分进入山西,同样大旱的山西成为流寇的又一温床,大量贫苦百姓从贼,生产更加被破坏,产生更大的恶性循环。
各路勤王的边军中,甘肃、山西两路成为溃兵,吴自勉的延绥兵在路上也逃得不少,大批逃散的边军不敢回原伍,一些落草为寇,一些则投入了流寇队伍混日子,使得流寇的战斗能力慢慢增强,尽管他们对官军仍然有根深蒂固的恐惧。大多时候望风而逃,但他们开始敢于主动攻击一些小股的明军,或是攻打较大的县城。
四城战役结束后,三边军队开始陆续回到陕西,流寇压力骤然增大,东路各贼便开始大量往更空虚的山西转移,老回回十月攻陷了两省间的重镇河曲。占据了重要的黄河渡口,大批流寇开始涌入山西,分别有八金刚、王子顺、上天猴、王嘉胤、张献忠、横天王、一字王等数十家。其中名声最大力量最强的就是王嘉胤。
兵部为了应对流寇,除命令各边军归伍之外,又从关宁军抽调了一支骑兵。以遏制乱民的流动,曹文诏因为四城之战战功卓著,加上又有点被其他将领排挤,被关宁扔了出来,兵部任命他为延绥东路副总兵,曹文诏连建奴也敢野战,岂会把这些乱民放在眼中,他很快带着本部人马到了陕西,打得各路流寇鸡飞狗跳,常常几百人追得上万流寇入地无门。这位剿杀流民的名将开始崭露头角。
虽然明军一直大胜,还是有剿不胜剿之感,杨鹤认为剿也是花钱,倒不如把军费用来招抚流寇,也免得杀人太多。有违天和,于是上了几道奏疏,希望朝廷支援点银子和粮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