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王牌暗卫的撩夫日常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路边的老猫

    以前三妮守过一阵子夜,她成亲后这事就交给了安贵,但安贵从来不曾真的守,她知道吴莎不喜欢门口有人。

    既然两人要赖床,早上沈婷依来请安的事自然就取消了,但沈婷依还是每天早上都过来,除了雨雪天,她都会在正院门口站上一个时辰,要是吴莎的确不见她,她才离开。京城的冬天冷得很,沈婷依却不在意,她会穿着府里发下来的皮毛斗篷在院门口站着。这斗篷她也没有其他机会穿,也只有这会儿才用得上,她在离开家之前,还没有穿过这么好的斗篷,皮毛摸起来滑顺得很,颜色也好看,不愧是宫里出来的东西。

    徐喻明病后,宫里又送了东西来,里面就有皮草。吴莎不爱穿这个,加上她也没有那么怕冷,就分了一件给沈婷依,府里统共就这么几个人,想来这些东西赐下来时就已经算上她的份了。

    沈婷依持续在院门口站了一个多月后,吴莎看天气还好,就想去街上逛逛。回京城这么久,她还没有上街逛过。以前上街,还有个三妮陪着,逛得还有些趣味,现在只有一个安贵……两个略有牵制的暗卫逛街,她听着就觉得累,索性让人去叫了沈婷依,让她陪着一起逛。

    沈婷依一听有这样的好事,马上打扮隆重到了前院,结果一看吴莎衣着素净,哪怕头上戴着镶蓝宝石的头面,瞧着也不打眼。她心下一凛,转身就想回去把衣服换了,但吴莎已经看到了她,也知道她回去是为了什么。

    她觉得实在没有必要,便说道:“既然收拾好了就走了,你年纪轻轻的,就该打扮得鲜亮些,免得让旁人小看了我们郡王府。”

    沈婷依听了马上止了脚步,她是听说过有些主母喜欢把妾室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在外面给她长面子的,她也不介意帮吴莎长面子,心下还暗暗后悔,早知道就把那只镶红宝石的钗子戴出来了。

    两人这次出门坐的是府里新置办的马车,说是置办其实是他们到达京城前,齐暄帝让钟富准备的,府里的一应用品也都是钟富挑的,花的自然是齐暄帝的钱。这辆马车比他们进京时坐的那辆豪华得多,但是却没有旧的舒适,毕竟旧的马车是吴莎为了让徐喻明进京时不会累着特意改过的。好在京城的道路平坦,马车走在路上很是平稳,倒没有什么不适。

    &nb




第218章 沈家
    沈婷依入京前也问过萍儿是要跟着她去,还是留在钱塘找个人嫁了。萍儿选了前者,她一点也不想嫁人,她是被她奶奶给卖了的,说是为了给父亲看病,可是她知道父亲并没有病就是懒。她亲娘也不说什么,也不敢说什么,生怕被她奶奶打骂。她知道村子里的婆婆大都是这样的,可不敢嫁出去受苦,就算嫁个无父无母的,要他是个懒的呢她岂不是一辈子给人当牛作马还落不着好还不如当丫头有吃有喝的看着还体面。

    沈婷依没得瑟一天,沈家的人就上了门,门房传来话说沈家来人送年礼,来的人里面有一个还是她的姨娘。

    沈老夫人回去后,心里有些窝火,本来想把养大沈婷依的刘姨娘叫来立立规矩,后来想想还是先把这事告诉了沈老太爷。沈老太爷虽是个喜新厌旧的,但在大事上还有几分见地。沈家在京城只算是小门小户,先前在石家露了脸,偏石家底下像沈家这样的人家多,很快沈家就被挤了出来。毕竟沈家没有那么厚的家底孝敬石家,只能一面捧着石家一面积累新的人脉。

    沈老太爷最近也听说陛下似乎对幽明郡王有重用的意思,他的一个女儿是入了郡王府的,本来也有心让沈老夫人想办法走动起来,但郡王一直病着,府里定然是郡王妃在做主,他们冒冒然也不好去,只能先忍耐着。听了沈老夫人说了今天的事,沈老太爷就觉得自家女儿还算顶用,不用他们太上赶着去也不好,让沈婷依的姨娘去一趟却是可以的。

    沈婷依的养母刘姨娘,在家也是一位庶女,胆子不大从来不敢跟人相争,她在沈家二十来年不曾生养,幸好还养大了一个沈婷依,本来盼着她有出息,谁知最后她也成了妾。做妾的哪怕受宠,也不会有大出息,哪怕如此,听说郡王回了京城还带了一位妾室回来,她就盼着是沈婷依,总归是自己从小养大的,多年不见她实在想得紧。

    好不容易打听出来真的是沈婷依,她一直找机会想出来见见。但妾室出门得正室同意,沈老夫人规矩严,除非是紧要的事,一般不准她们出门。刘氏还想着要怎么开口呢,沈老夫人竟然主动叫她过去说让她去郡王府看看沈婷依,让她有受宠若惊之感。

    不过等到了郡王府,她又有几分忐忑,生怕给女儿招事。

    郡王府待客还是以前的规矩,轻易不把人往里面领。门房外边上多设了一间花厅,吴莎已经跟钟富说了,以后待客就在这间花厅,除非是要紧的客人。正厅屋子大,富贵人家怕有客人,平时也在厅里备着炭炉,吴莎觉得有点浪费,还不如在花厅待客,花厅面积小,用炭炉一熏,很快就能暖起来。

    刘氏在花厅坐了没一会儿,沈婷依得了吴莎的允许后便往前厅去,她记得吴莎跟她说“沉稳些”,脚步便收着一些,饶是如此,她还是走得比往常快。到了花厅后,她朝着忐忑坐着的刘氏看了一眼,很快又看到站在刘氏身后的马嬷嬷。她是沈老夫人身边最得用的嬷嬷,在沈家比生出庶子的姨娘都有份量。沈婷依看到她时脚步就一顿,连脸上的笑都凝固了。

    “姨娘,马嬷嬷。”她打了一个招呼,不由紧了紧衣袖,里头本来放着几贯钱,是她想偷偷塞给姨娘的,现在看来是不能塞了。

    “好孩子,你长大了。”刘氏也没顾上马嬷嬷在身边,热泪盈眶地看着沈婷依,总觉得悬了许久的心总算是落了地。

    这话一说,沈婷依也顾不上许多,母女俩先是抱头痛哭了一场,马嬷嬷瞧着这是在花厅,两人这样不像样子,还提醒沈婷依带上刘氏去她的屋子,沈婷依却不敢应。

    “马嬷嬷,府里的规矩来客都留在花厅,只有要紧女客才往后院领。”沈婷依说完,又很是耿直地加了一句,“怕是只能请你们喝杯热茶,连饭也不能留的。”

    “没事,姨娘有杯热茶就够了。”刘氏拉着她的手欣慰地看着她。

    萍儿还算机灵,知道沈婷依拿了钱出门现在迟迟没送定然有她的道理,一听他们提到了热茶,便说:“各位嬷嬷姐姐先去边上喝杯热茶,这天怪冷的。”

    马嬷嬷不接话,没有要走开的意思,萍儿一直也有些尴尬。刘氏这会儿也看明白了,便微笑地握着沈婷依的手。

    “自你离了家,我总是睡不踏实,生怕你说错了什么话惹来祸事。旁的也就罢了,你可千万要顾惜着自己。姨娘这儿你也不用担心,夫人仁慈,发下来的东西从不曾短缺,吃食上也不曾苛扣。姨娘年纪大了,能这样就很好了。”

    沈婷依记起以前的日子,说什么没有短缺,她却是不信的,沈老夫人做事面上从不让人挑出错来,却让她们一个个都战战兢兢的,两相一比,她才发现吴莎这位主母再好也没有了。

    &n



第219章 司徒人选
    朝中大臣在知道萧墨言父亲重病时,就盯着这个位置,甚至已经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就算等萧墨言守完孝他们就得把位置让出来,但司徒作为上卿之一,哪怕只能当上三年,这辈子也值了。许多大臣都有位极人臣的梦想,却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实现的,如今眼前有一个位置,也许用不着多少才干就能坐上,反正横竖也就坐三年,许多人都动了心思。齐暄帝也没料到争抢这个位置的人会如此之多,连以前喜欢独善其身的老臣也参与了进来,想在致仕前镀金的人可不少。

    上朝以来头一次见到大臣们唇枪舌剑地对峙,吴莎暗暗觉得好笑,她朝齐暄帝看了一眼,不知他心中属意谁担任司徒一职,如果等会儿争得厉害,她少不是要为齐暄帝属意那位的助助威。她却不知道齐暄帝属意那个刚刚就被其他大臣寻着错处逼退了。司徒也负责教化,掌礼仪诸事,若是德行有亏的人是不能胜任的。偏齐暄帝属意的那位如今的正妻不是他的原配,而是从小妾提上来的,这等人如何能胜任跟礼仪相关的职位

    齐暄帝也心下埋怨自己挑中的人不靠谱,也怪暗卫办事不利,这样大的错处他们竟然没查到,果然辛办事不及吴莎周全。见吴莎眼中藏着看热闹的热切站在边上,齐暄帝心思一动。

    “幽明,你可愿意任这司徒一职”

    话音一落,原本喧闹的朝堂顿时安静得针落可闻。

    最怕空气突然安静,最怕皇帝突然的关心,最怕……

    收!

    吴莎收回自己一瞬跑到不知哪首歌里去的思绪,和齐暄帝交换了眼神后,诚惶诚恐地跪了下来。

    “臣不曾在朝中任职,恐有负陛下厚望。”

    “无妨,贤侄媳是萧家义女,你若有不懂之处,可去向她义兄讨教。”

    齐暄帝越想越觉得这个人选挑得好,有这么一个人摆着,旁人也就以为他一心要为萧墨言留着司徒的位置,至于徐喻明这个新司徒是否能胜任,他完全不担忧。吴莎、徐喻明、萧墨明这三个人不管是哪一个提出来都是能干的,三人商量着做好一份差事,难道还能比萧墨言一个人担任司徒时更糟吗

    吴莎一听到讨教,就觉得这事要糟。司徒的工作范围,正好是她最不喜欢的,事情实在太多太杂,一时很难理顺。徐喻明也许能胜任,但他身体不好,吴莎也不打算让他出面,但若出面的换成是她,照徐喻明的醋性,她去向萧墨言讨教什么的,她都不敢想。

    但齐暄帝把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她也就只剩下谢恩。边上的大臣或诧异或羡慕,谁都没有想到会是这样的一个结果,就算齐暄帝要重用徐喻明,一下子给他这样的位置大大超过他们的料想,他们甚至开始怀疑齐暄帝是不是有什么后招,想要捧杀徐喻明。再者徐喻明这个身子,前些天上朝说一两句话都会咳上半天的主,他哪里能担司徒的重职,要是遇上重大祭典,他偏又病了,这事得怎么办也许徐喻明上位就跟其他老臣上位一样,不过是以后多个头衔,可怎么偏偏就是徐喻明

    众人各怀心思地退了朝,有些人还想跟吴莎套套近乎,偏吴莎一路咳着上了马车,脚步快得旁人都追不上。旁人一度都怀疑她这是在装病,但是她的脸色是确实差,尤其是知道自己得了这差事后。许多官员言之凿凿地说看到她的脸色越发灰败,不由都阴谋论地想,里面一定叔侄俩才知道的内情,他们以后办差看来得小心点,千万不要成了炮灰。

    吴莎心里也知道他们多想了,她也不在意,一路上假装咳嗽装到后来嗓子都开始真疼了。到了郡王府后,她弯着身子,用帕子捂着嘴,脚步有些虚浮地回了正院。跟着去的忠宝不知朝堂上发生了什么,只以为郡王早上吹了冷风,人又不舒服了。

    他马上去跟钟富说了此事,想让钟富去请大夫。

    吴莎快步回了正院,中间遇着几个下人,他们急忙行礼也不敢多看。钟富知道吴莎假扮徐喻明外出后,就跟府里的下人说,郡王和郡王妃脾气怪,不喜欢别人盯着他们的脸看,要是有人敢犯后果自负。

    世人怪癖多,京城曾有一位公子,因为脸上生痘疮,不准府里的下人盯着他的脸,有下人没守规矩听说被生生挖了眼。另一位不喜欢别人看他脸的名人,便是萧墨言,他以前貌若好女,要是有人敢盯着他的脸瞧,他就会记恨,听说有位官员后来被他治得下了大狱,就是因为他家公子多看了萧墨言一眼。

    郡王府里的下人听过许多外面的传闻,听了钟富的话自然不敢再多看,也就没机会发觉吴莎版的郡王和真人不是同一个人。

    回到正屋,吴莎推门而入,顿时也不弯着身子了,走路也从前面的大步变回了小步。徐喻明正在内室喝茶看书,在吴莎去上早朝的时间,他都是呆在内室的。

    吴莎走到他面前,心下斟酌一番,便朝他笑道:“徐司徒,恭喜了。”

    徐喻明清冽的目光微微一荡,很快又沉静了下来,朝吴莎淡淡看着。吴莎莫明觉



第220章 叔侄
    两边寒暄后,萧墨言摒退了下人,徐喻明也让忠宝去边上茶水间侯着。

    “想不到能见到正主。”萧墨言说道。

    徐喻明眼皮一挑,对萧墨言认人的本事不多说什么,只道:“内子是个爱玩闹的,每日出去玩耍一趟,不过就是图一乐。只是司徒之职职责重大,她不欲沾手,便又推给了我。”

    “司徒一职牵扯甚广,我还想跟她好好说说。可惜了……”

    徐喻明一笑,面色淡然,心下却置了气,庆幸自己是个肚量大的,不然岂不是要跟吴莎起了嫌隙。

    “莫不是萧司徒嫌某愚笨,学得没有内子好”徐喻明故意问。

    “怎么会呢,郡王您是再聪慧不过了。”

    “不敢跟萧司徒比。”

    “如今我已经不再担任司徒之职,郡王可不能再这么叫了。”

    “早晚的事。”

    “却不一定。”萧墨言淡淡地说,朝看过来的徐喻明说了三个字,“霍太尉……”

    太尉一职原就比司徒紧要,但萧墨言当上司徒的这几年,从太尉手中分走了不少职务,不过霍太尉在朝中关系复杂,萧墨言也没有讨到太多的好。最要紧的是霍太尉嫡亲的幼妹嫁到了许家,宫中的许良妃正是许霍氏之女。一些中立的官员在太子之位分明之前不好站队,而萧墨言也不能跟霍太尉斗得太狠,免得让他人坐收渔翁之利。

    如今他丁忧在家,原先在他为齐暄帝在朝中所谋划的局面怕是会起变化。萧墨言看向徐喻明,也不知眼前这人和他身后的女子,能不能牵制住霍太尉。

    要是让吴莎知道她以为只要担个名头的司徒一职,还肩负着斗倒太尉的重任,估计会在心里掀桌。徐喻明却是有所预料,霍太尉和萧司徒这两年看着相安无事,但前面是各自都出过招的,霍太尉年纪又大了,之后会如何还真不好说。但萧墨言这一丁忧,算是把他前面的布置都弄乱了。

    萧墨言自己也没有料到父亲会这么早过世,去年夏天父亲贪凉在大夏天泡澡泡过了得了风寒,夏天的风寒本就难治,家里初时也没有放到心上,谁知一场小病拖到入秋成了大病,翻年人竟然就过世了。萧墨言直到父亲过世前的几天,还在想不过就是风寒,应当不要紧,他倒也开始布置人手,可惜还没有布置完成。

    齐暄帝会挑了徐喻明接任司徒,超出了他的预料,却又是眼下最好的情况,若是谋划得好,能一箭双雕。萧墨言心里暗暗盘算,看向徐喻明的目光波澜不惊。

    徐喻明很是淡然地看向他,问:“太仆、鸿胪、廷尉三位大人如何”

    萧墨言见他不为霍太尉的事所乱,倒也感叹一声,也开始一一说他底下的官员,还有他要经手的事情,以及眼下着紧的几件事。等这些事情一一说出,萧墨言自己都觉得这些事情太繁杂了些,也难怪吴莎会跟徐喻明换回来。不过徐喻明的身子要是日日操劳也撑不了几天,少不得有吴莎上门的时候。

    从萧府离开时太阳已经落山,哪怕是初春,傍晚的风也带着凉意,不像钱塘的晚风那般柔软。徐喻明轻叹一口气,又不由轻轻咳了几声,这才想起吴莎的嘱咐,又低声多咳了几下。待他回到郡王府时,喉咙多了一丝瘙痒,他轻轻压着,回了正屋。

    “回来了。外面冷吗”吴莎迎着他进了屋,伸手握了一下他的手,发现他的手冰得很,不由皱起了眉。“不是带了皮草的披风吗,怎么没穿着”

    “中午的时候有些热,就没穿着出去。”

    吴莎按着他的脉,板着脸看向他:“我正好熬了药茶,你先喝了再去换衣服吃饭吧。”

    “好。”徐喻明应道。

    吴莎把温着的药茶端了过来,见他面色不改地把茶喝了下来,也有些心疼他。

    “你想不想身边跟一个像我一样面面俱到的小厮”

    徐喻明放着碗,表情稍微动了动便能马上恢复平静,这药茶比平时的苦,他暗想,记着吴莎问他的话,答道:“你能得闲马上各家夫人就要找上门了……”

    “呃……你先让我静静,我不想记起这些。”吴莎为难地按着头,又偷眼朝他看去,与他相视一笑。

    “大不了就称病。”徐喻明笑着说。

    吴莎点头,心下只是觉得麻烦,怕倒是不怕的。
1...6263646566...7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