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王牌暗卫的撩夫日常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路边的老猫

    “那就等应付了她们再说。”

    到了第二天,徐喻明亲自去上朝,吴莎也早早醒了,亲自为他穿上衣服化了妆,又把了一下他的脉。

    “本来该让你喝点药再去,又怕你喝多了殿前失仪。若朝中无事,记得早些回来。”

    “我知道。”

    朝马车在蒙蒙亮的清晨离开了郡王府,吴莎在门口站了许久才回。守门的小厮暗道难得,前些日子郡王去上朝,郡王妃都没有出来相送,听说会在府里睡到日上三竿才起,如今郡王得了官职,她连懒觉也不睡了亲自送到门口。男人到底要有点本事,不然连自家婆娘都降不住,门房心想。

    吴莎回去也没




第221章 上任
    徐喻明在宫里吃了饭,还跟齐暄帝一起歇了午觉才出了宫,离宫前齐暄帝见他有几声咳,还特意找了张院首替徐喻明把了脉,知他得了略感风寒,让人备了轿子抬着他离开皇宫,并下令以后他再出入宫中皆可坐轿,这可是当年太子都没有的恩赏。

    眼见徐喻明的确得齐暄帝的心,宫中的人对徐喻明的态度又好了三分,抬着轿子的不敢有一点晃悠,还有人上来问徐喻明要往哪个门离开。去他的衙署和他来时的宫门并不是同一道,忠宝倒没有想过他还会去别处,依旧来来时的宫门口守着,若徐喻明要换一道门走,底下自会有人去通知郡王府的长随。

    徐喻明看了一眼天色,悠悠地说:“天也不早了,走原先的门吧。”

    “是。”随轿的内侍脆声答应。

    徐喻明这头倒是干脆回家了,衙署那儿长史和其他下属又白等了一天。司徒署长史等掾属共有三十人,萧司徒丁忧后,已经把事情交待下来,手上的事得怎么办他们倒没有担心过,只是现在有了新的上官,他们不知是不是还是照着萧司徒吩咐得来。昨日他们以为徐喻明会来衙署露面,结果他没来;今日他们以为他总该来了,他又还没有来,他们只盼着他明天能来,有些事情都不好再拖了。

    幸好隔天徐喻明总算是来了,身边还跟着一个有些面黑细眼的长随。这长随是吴莎扮了,其他日子徐喻明来办公她可以不来,但徐喻明来认人的时候她不能不跟着,不然以后换成她来,岂不是两眼一摸瞎连个人都认不全。各家夫人也没有这么快上门,她也不打算在家中摆宴,怎么说她也是萧府的义女,如今义父过世,她怎么也得闭门谢客一些日子。

    吴莎觉得这个临时想到的借口真是合理极了。

    身后跟着一个女扮男装的吴莎,尤其是扮得连他也认不出来的,徐喻明心里多了少年时都没有促狭。他和吴莎在马车内时,有心想从这个看着有点粗壮的长随身上看出吴莎的影子,可是怎么也看不出来,就连她那双神采飞扬的眼睛,也不知怎么弄得变成了一条细缝,藏着凶恶的视线。

    他觉得有趣,却不好表露出来让旁人发觉。进了衙署,他走入专属于他的屋子,里头司徒的官印正在桌案上放着,他拜了拜才敢落座,看向了在下首站着的李长史。

    李长史是萧墨言提拔起来的,最是谨慎不过,萧墨言先前也跟他说过,不管下一任长史是谁,他都得做好自己份内的事。李长史本也不愿意故意给新来的上官使绊子,有没有用且不提,要是被抓到了错处,要是凭白挑起对方跟萧府的矛盾他也没法交待。他不但自己不敢给新任上官添堵,还劝底下的人放宽的心思,这些人看着都是听命萧司徒的人,其实有一些暗中早跟旁人有牵扯。

    不过这些事,他也不会跟徐喻明说,三年后徐喻明会不会在这个位置上还不一定呢。

    徐喻明与李长史略说了几句话,便让他把掾属都叫过来认认脸。为了跟新来的上官碰面,这些天底下人也不敢随意离开。李长史一一介绍之后,徐喻明还从这些人里面认出一两个眼熟的,有一个曾是他年少时伴读的堂兄,他这个伴读当初也奉了王氏的命想要把他往坏处教,想来这事他这堂兄也知情,不然这会儿他的目光不会这般虚浮。

    “萧司徒丁忧,本王来这儿只是暂代他的职位,你们只需如以往般各司其职、小心当差即可。本王体弱,也没耐性与人歪缠,若有办事不利者,别怪本王不顾情面,反正这情面到了钱塘也用不着。”

    众人心中一凛,看来这位郡王是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不是个会为了后路留一线的。

    敲打一番后,徐喻明就让他们去忙,他捧着水咳了几声,看得身后吴莎忧心,连忙把随身带着的药给他服了。李长史深感意外,他听说郡王在江南一直称病不出,还以为只是个借口,想不到郡王是真的体弱多病。

    等他喝完了药,李长史又说:“秦太仆、谢鸿胪、柳廷尉等来了,郡王要见见吗”

    徐喻明点头,他也知道当上了司徒少不得跟这几个人打交道。旁的人还好说,这位谢鸿胪是他当初未婚妻的父亲,后来得了齐暄帝另眼相看升了官,但在朝中不怎么受待见。齐暄帝近几年也没有太重视他,让他颇为着急,不知如何才能再得陛下重视。这当口徐喻明竟然成了他的上官,他都在想齐暄帝是不是糊涂了。

    因着这事,谢鸿胪没少被笑话,当年谢家与郡王的婚事许多人都知道,谢家小姐亡故时,他们并不知道里面的内情,还有人猜是谢鸿胪为了表忠心把自家女儿给了结了。那之后,他对这事也没什么表示,倒是前些年想把他的一个女儿送给太子当孺子,可惜太子没瞧上他。太子被废后,他还松了一口气,想要从别的皇子那儿入手,不过自家女儿年纪相差太大派不上,他只能把目光放到姻亲身上,只盼有一



第222章 不讲情面
    底下的人见郡王办事这样不顾情面,也有不服气偷偷去找靠山的。吴莎撤职的两人中一个是霍太尉的人,一个是德妃那边的人,她算是把两边都得罪了。隔天,朝堂之上有人就此事质问她,也算在她意料之内。

    面对质问,吴莎淡淡地问:“秦大人觉得我交给他们的差事很难吗”

    不等这位姓秦的官员回答,吴莎又问:“还是秦大人觉得他们忙得很,并没有空闲处理这个事萧大人在任时每日读不下一百卷公文,我让他们处理十卷,他们怎么就不能完成要是无力完成,便是无才,本就该撤职让贤;要是无心完成,便是藐视上官,德行欠缺,他自然就更不应该继续担任要职。”

    谁也没想到一向在朝堂上不爱吭声,说几个字就咳半天的郡王能说出这么一段话来,不过说完,她的确又咳在几声,也总算把一时呆住的秦大人给咳回了神,可就算是咳回了神,他也不知如何反驳。

    “好了。幽明,如今既然你当任司徒,手底下的人自然由你说了算。朝廷用人一向是能者居之,若不能胜任,还是趁早挪地方。”齐暄帝大手一挥说道。

    秦大人也不敢多言,其他朝臣也战战兢兢的,觉得齐暄帝这话像是说的是他们。等下朝后,齐暄帝把吴莎叫了过去。

    等闲杂人等离开后,齐暄帝开口就说:“我就知道今天话这样多的,不能是幽明。”

    “陛下英明,竟还分辨得出来。”

    “终究是两个人,仔细看看还是知道不同的。你办事也比幽明果断,说换人就换人,一点也不讲情面。”

    吴莎一笑,没说这是跟徐喻明商量过了,只是问:“可是让陛下为难了”

    “也算不得为难。你有这样的魄力本是好事,但这等行事风格终归太得罪人,在朝为官可不像你当暗卫首领时那样简单。”

    “属下明白。不过我和郡王想着还是钱塘的气候更养人些,行事才会任意些。”

    齐暄帝闻言皱皱眉,说:“我听说你们在钱塘的日子比较简朴……”

    “那就要看跟谁家比了,若要比萧府石府自然是比不得的,但比那些小富之家却要宽裕许多。”

    从萧家到小富之家,这里面的跨度有些大,齐暄帝也不知吴莎是不是在说反话,劝道:“你们留在京城至少比商贾之家要好。”

    那是你不知道大商人会多有钱,吴莎心下说,面上却轻叹道:“钱塘,气候宜人,不管多大的富贵总要有命受着才好。”

    齐暄帝也知道徐喻明的身体,知道吴莎此言不虚,两人又聊了几句后,齐暄帝便让吴莎离开了。吴莎知道齐暄帝的意思,他是不希望看到朝中各方势力剑拔弩张,把资源消耗在对斗上。吴莎本也只是想杀鸡儆猴,并不打算多闹腾,但是面上却还是得摆出六亲不认的样子来。

    底下人见陛下都帮着郡王说话,一时也不敢再有什么不满,等活做熟了也就好了,毕竟能来司徒署当差且跟了萧墨言几年的多少也是有些才华在,尤其是见新提上来的两个办事尤其认真,旧的官吏也了危机感,生怕郡王觉得两边办事距离大又换上几个新人。

    不过等手上的事做熟后,他们发现了另外的好事,就是外面求他们帮着润色的人多了,尤其是李长史那里,旁人都叫他小司徒,希望他能帮着把自家呈上来的公文提前先。

    李长史自然不敢应,心下却有几分得意,衙署其他人也是一样。都是在萧墨言手下办事过的人,知道什么事该伸手什么事不该,一时也闹不出什么事来。

    等徐喻明任职满两个月后,他见案头的活差不多了,就准备去底下的部门巡一趟,主要是看看他们的办事效率,再问问他们有没有什么他们觉得紧要的事一直没给他们批复的。这一趟也是吴莎扮成小厮陪着徐喻明走的,也是这一走,让徐喻明抓出一个挟私报复故意压着急件不上报的。

    那位官吏自然是被革职了,就连被报复的那位也没有落着好。

    “若你真心为百姓所急,就该想各种方便把这公文递到我眼前,哪怕你朝郡王府递过一次帖子,我也当你是尽了心了,可你递了吗”

    这位官员自然是没递,他本来就等着事发,看截下他公文的那人偷鸡不成蚀把米,只是没想到自己也是蚀了的那个。

    齐暄帝也听说了此事,这次他没有再劝着徐喻明顾忌着点。徐喻明两个月来的动作他都看在眼里,在发现他这样做能让吏治更畅通后,齐暄帝就不再拦着他,他也想看看他这么改变对朝局会有怎么样的影响。就算这些改变最后都失败了,损失的也只是徐喻明,不得不说,这事也只有不给自己留后路的徐喻明能做。

    当然从现下看来,



第223章 反常
    “外面的事烦人”

    吴莎想了想,说:“我看往年公文,每年汛期都是最繁忙的时候,每个州府都会特地上折,把府里郡县的受灾情况说一说。哪怕有哪个州得老天特别看护,公文也是要递的。偏今年平静的很,哪怕递上来的几个也没有写什么紧要事,像是老天对天下百民尤其看顾一般。事出反常必有妖,我担忧这是要生事。”

    徐喻明倒是一愣,他倒是没想过这些。

    “离开洛阳多年,往年的天气如何我有些吃不准,就觉得这天闷得慌,瞧着有些不同。”

    不待吴莎说完,徐喻明便咳了起来,吴莎知道他是想事情入迷呛着了,连忙给他顺气又给他端水过来。

    “我明日去一趟萧府吧。”吴莎说。

    徐喻明心下不情愿,喝完水后,便说:“先把外头的人叫进来,听听他是如何说的吧。明日你先问问李长史……”

    “过会儿再说。”吴莎拦下他的话,先让人去叫了毛仲景到书房,又把徐喻明送到了厅堂后侧的院落。

    这个院落便是留出来给徐喻明当书房的,不过平常这个书房也只是个给外客看的摆设,徐喻明即使是处理公文也会在正院的一间偏房内。

    毛仲景进了郡王府倒没有在门房处等候时那般局促,待入了书房见到了郡王,他心下有多了一丝惊讶。眼前这个面色苍白,仿若二八少年的青年真的是年过而立的幽明郡王瞧着也太年轻了些。

    毛仲景在打量徐喻明时,徐喻明也在打量着他,记得他的名帖上写着此子才二十三岁,怎么看着像三四十岁似的,难道是因为他的方盘脸,还是因为他的皮肤黑,又或者要怪他留着的小胡子毛仲景留胡子本来也是为了让自己看上去稳重些,免得旁人皆把他的话当成空谈,现在却想,若说同样话的是徐喻明,旁人也不会小看了他,郡王哪怕看着年轻些,通身的威仪却是旁人比不了的。

    两边寒喧了几句,徐喻明就问起了夏守知的事,还问到他一路北上的见闻。毛仲景见他面上冷淡,但语气亲切,心里倒信了夏守知说过的话,只是听当到有好几处地方出现汛情时,徐喻明的语调似乎沉了下来。

    “当地官员可有安排”

    “有几处官员处理得当,百姓受到的影响不大,有几处的百姓似乎结伴出门行乞了……”说到这里,毛仲景也反应过来徐喻明的用意,不由打起了精神。

    徐喻明也没有深说,倒问了他一些若出现灾情当如何的话,听他言之有物,两人在书房就聊开了,却苦了躲在暗处的吴莎。像这种场面她怎么能不来,要是以后由她出面跟毛仲景说话细节对不上怎么办不过现在看来,她似乎不必太过担忧,毛仲景看着并不是一个心细的。

    哪怕如此,吴莎也不敢给出什么暗示,提醒徐喻明。徐喻明尚在病中,就算他有心想多聊,身体也不允许,等他连着咳了起来,也就想起了吴莎,心下还有些不好意思。他定是药汁喝多了,连脑子也不清楚,竟把最要紧的吴莎给忘了。

    “毛先生在京中可有住处”徐喻明最后问道。

    哪怕毛仲景年纪比他要小,为了表示对他的看重,徐喻明才叫他一声“先生”。毛仲景也听出徐喻明怕是没有体力再聊下去,哪怕心下觉得可惜,他也只能告辞了。

    “某如今在华平街上一间客栈入住,也托了人在华平街上找房子,已经看中了几处。”

    华平街和郡王府所在的华圣街相隔不远,因为离皇宫远,租金并不算贵,又因为离华圣街近,治安还算不错。徐喻明见他已经在外面找地方住,也知道他是不想住到郡王府来。他也不过是虚问一句,就算毛仲景无处落脚,府里也不过收留他几日,长住却是不行的。

    “明早你若有空,便到司徒署外侯着吧。”

    “是。”毛仲景连忙应道,心里还有些激动,想不到只来了一次,郡王就接纳了他。他一边感慨郡王识人之明,一边又感慨郡王办事果断,只可惜身体太弱,偶尔心底也会冒出若是徐喻明继续大统之类的念头,但很快又按了下去。此心不可有!

    院外的小厮见毛仲景出来,便照着原路送他回去。钟富已经知道徐喻明收了此人当幕僚,也从随他来的在门房处稍坐的小厮那里知道了他还住在客栈的事,照理既然他已经要为徐喻明办事了,徐喻明该送些置家的资费过去,现在他连住处都还没定,他只能先把此事放下。

    毛仲景在里头说是看中了几处院子,但他的小厮却说只是看了几处,还没有看中,主要是贵。钟富便与毛仲景说府里人面广可以帮着出面租房云云,毛仲景一想明天就得跟着去司徒署,也不知以后有没有空去看房子,就把这事托给了钟富。

    他倒没觉得在里外说辞不一不好,这点人情世故他还是懂的,在夏守知处他可是听不少当过幕僚的人跟他细细讲过许多规矩,他离开钱塘时他们还叮嘱了他许多,像是生怕他得罪了郡王府的下人。他只当几位兄长看他年轻没经过事才说的这样仔细,倒没有多想。

    等毛仲景一走,吴莎也扶着徐喻明回了正院,离开时还颇有几分感慨,记得以前她摸入这府邸跟齐暄帝议事多半是在书房见的,几乎不往正院去。正院里住着的石氏,不是那等拎得清的。书院和正院离得近,但两边连接的道路曲曲折折,得走上一会儿才能到,吴莎盘算着若是来客多,少不得要在两个院子之间另开一条捷径出来。

    徐喻明回去后便咳得有些停不下来,到了半夜还发了烧,吴莎照顾了一夜,清晨去上朝时还有几分不安。

    “我让安贵多照看着你点。办完事,我会早点回来。”

    既然钟富断臂回来当上了管家,他明面上这个同胞妹妹的暗卫身份也就瞒不住了,徐喻明其实早就猜出来,两人心照不宣。

    徐喻明有些虚弱地点点头,拉住了她的衣袖,“你别去萧府,让李长史去,让他去查。”
1...6364656667...7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