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色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月梢
青黛点点头“嗯,去坐坐,道声贺也是应该的。”
“我听区全说,今早上郁世子托人给你捎了张画来?”
“嗯,头前随口赞他画灯画得好,放了有些可惜。郁大哥就另外画了一副送来,是咱们庄子上的风景。我让桃huā收起来了,等回京城给挂在祖母院子里。”青黛没说,她原本是想将那画压箱底的,被老夫人问起,只好改了。。
“也好。”老夫人知道青黛不好拒绝郁子都收了画,那收在青黛那里倒不如放在自己〖房〗中“郁子都和华韶彦都是青年才俊,身份煊赫,婚事不是自己能做得了主的,有时候要听宫里的意思。他们那样的人家,自有他们的荣光,也有他们的烦恼,不是一般人能高攀得起的。咱们这样的人家虽不是蓬门小户,但也不是什么高门世家,更不用攀附皇亲国戚过活。过日子不就是求个安安稳稳,祖母知道你是个有分寸的孩子,再过半年,你就十三了,祖母再相端相端给你寻个合适的人家。”
老夫人不是迂腐之人,加上庄子上没京城那许多规矩,青黛又是受了委屈,所以就放任她在外面疯跑散心。后来,华、郁二人先后来到庄子里,老夫人就算不常见面,又不代表她不知道庄子里发生的事情,自也看出两人待青黛的不同。
只是老夫人有她的顾虑,本来王家最合适,只是阴差阳错没缘分,可那些深宅豪门又不是什么清净地,她着实不放心青黛嫁入那样的人家受气。适时地提醒青黛一句,也好早点让她有个准备,找个稳稳妥妥的人嫁了。这上京城这么大,她就不相信这两年时间还找不到合适的?
青黛自然明白老夫人的一片苦心,就像她曾经在秦家告诉祁珍的一样,她并没有攀龙附凤的心思“孙女省的,您老放心。回了上京,学馆落下好些课程要补,我没心思想别的。”
祖孙俩说了一会子闲话,直到窗外月上中天,两人便睡了。
中秋节,青黛、老夫人和庄子上的人聚在院子里一起过的节。庄子里大多数人都是庄户人家出身,说话质朴,祖孙俩与众人一起闲话逗趣,倒是轻松自在。青黛说得高兴,只觉得比在家中对着渣爹和小后妈过得更畅快。
八月十六,青黛和老夫人启程回了上京城。
一,
“友情推荐:书名:《十全食美》
作者:寻找失落的爱情简介:巧舌尝遍世间美味,妙手烹煮珍磋佳肴!
秀色 第一百一十八章 秋日暖意【12日加更】
阳光下,黄叶披上了金灿灿的衣裳,在风中发出秫秫之声,清唱着一曲秋之歌。
时隔三月,青黛再次走进熟悉的院落,与那日的落荒而逃不同,此时她的心情出奇地率静。
“看什么呢?”曾氏顺着青黛目光看去,轻声笑问“不过一满是黄叶的大树,你莫不是触景生情诗兴大发?”
“嫂子知我,我又不是什么才女,何来诗性大发之说?不过是觉得黄叶满树虽看起来日渐萧索,但换个角度想,这未尝不是勃勃生机之兆?零落黄叶碾作尘泥化作土肥,换得来年枝繁叶茂春来早。”
“妹妹这话倒有几分禅味。”曾氏会心一笑“妹妹心胸如此豁达,定是福泽深厚之人。走吧!老夫人都进屋了,咱们也进去,不好让两位老人家久蒂”
青黛领首,跟着曾氏进了屋子。
“外祖母,您来上京许久,青黛未能来及时拜望,还请您老人家宽宥!”
青黛上前行礼,王家老夫人看着青黛进来唤她到了自己身边,满脸的疼惜道:“我的儿,可算来了!你二舅、二舅母和五表哥昨个大早刚走,你二舅母走时候还一直惦记着想看看你。若不是你二舅着急回任上,你五表哥秋天要下场,你二舅母还准备去庄子上看你。你大舅上朝时碰见你父亲说你回京了,午间就过来,我还怕回江宁前见不着你了。”
“来,让外祖母好好瞧瞧。”王老夫人手轻抚着青黛的脸“瘦了也黑了……”
青黛笑呵呵地说:“外祖母,您没瞧见我也壮实了么!”
王老夫人笑着嗔怪道:“就你歪理多!”
众人说笑间,宣氏和祁珍来了,给两位老夫人见了礼。
王老夫人唤了二人近前坐下“青黛过来了。”
“青黛”祁珍看见青黛,神色有些激动。
青黛站起来朝宣氏和祁珍福福身“二舅母,四表嫂。”
一声“四表嫂”出口,祁珍脸色有些发白唇角轻轻颤动“我还是听你叫我珍珠习惯些。”
青黛摆摆手“可别!当着失伙儿的面,我怎好叫四嫂子的浑名?
占了四嫂子的便宜,大表嫂又该排揎我了?私下没人倒是可以叫叫反正她们听不着我大可不认。”
青黛贼兮兮的表情逗得众人大笑,连一直忐忑不安的祁珍心上稍松,脸上也露出了些许笑容。
看着与众人说笑逗趣的青黛,宣氏心里越发有些愧疚,无奈地叹了口气,笑着说:“都是自家人,哪里那么多规矩?父亲上晌出门访友,要下晌才能回来。老夫人和青黛午间就在此处用膳吧父亲可念叨了好几日想见见青黛。”
上官老夫人点头答应了。祖孙俩留在王家用了午膳。祁珍一直想与青黛说话,可碍着众人在场,王老夫人又一直拉着青黛,只好作罢。
下晌,王老大人回了府一听说青黛来了,便着人唤了她过来。
“孙女给祖父请安。”
王老大人满面红光,朝青黛招手“来来,青黛快来。帮祖父看看,这银壶如何?”
青黛瞧外祖的脸色想来老人家心情不错,午间定还小酌了两杯,不由笑了笑,接过老人家手里的银壶仔细端详。
“如何如何?我可听王陶那小子说原先在江宁那把壶是你先瞧出有问题。这回你可要实话实说。”
青黛抿嘴低笑“短流、银制做工皆是唐代技艺。诗云“更有衔杯终宴曲,垂头掉尾醉如泥”唐人爱马,这上面马儿膘肥体壮,口衔酒杯,半跪于地,状若醉态,却又似舞蹈,正合了“舞马衔杯,之意。您老放心,这回的是真品。”
青黛将舞马衔杯银壶递还给了王老大人。老大人白眉一翘一翘,捋着胡须,看着银壶,神色甚为得意“这回没打眼,你外祖母可没理由再叨叨了。”
“您老人家唤外孙女过来,不会就为了让我帮您鉴定这娄吧?”
老大人看着青黛,眼中皆是满意、惋惜之色,笑容微敛,摇头郁闷道:“王陶那小子没福气,以后不知道便宜哪家小子了?”
青黛顿时明白老人家担心什么,噗嗤一笑“起初青黛是有些难过,不过过了这些日子,早就想开了。您老人家放心,您外孙女一定能嫁出去的。”
“哎,这事我后来知晓,那日有些事不是人力能左右的,你舅父舅母他们心急,那般待你着实不该……”“圣命难违!舅父舅母他们有苦衷,我不怪他们。”青黛微笑着应道,眼神中尽是坦然之色“外祖您多虑了。”
“外祖父怕你年纪小想不开,今日看你这般豁达,我也放心了。”王老大人点点头“你是婉娘唯一的孩子,也是我王家的后人,外祖和你舅舅不会放着你不管的。日后还是要来家中多走动走动,莫与家中生分了才好。”
“外祖的一番心意,青黛省的。”青黛微笑着朝老人家福福身“赶明儿,青黛陪您去淘换些好玩意?”
“好啊!”说到自己感兴趣的事,王老大人顿时换了个人一般,跟青黛又说起了他近两年淘换古物的心得。青黛一直耐心听着,时不时应和两句,祖孙俩个倒是很快地忘了那些不愉快的事,相谈甚欢。
出了外祖的院子,青黛碰见了祁珍。她站在树下,望着院门,一见青黛出来,刚走了两步便收回了脚步,犹豫再三才最终走上前,轻唤了一声“青黛”却又不再言语。
青黛瞄了眼祁珍的腰间,看见她送的龙凤如意佩,笑着说:“珍珠,我想说的话都告诉玉珠了。你不要自己与自己过不去了。”
祁珍泪水涟涟“我对不起你。”
“没有谁对不起谁?赐婚不是你能左右的,还记得在秦府说过的话吗?小表哥为人忠厚,既然你们走到一起,就好好过日子吧!”青黛面色平静,伸手拍拍祁珍的肩“时候不早了,祖母还等着我回去,我先走了。”从祁珍身边走后,青黛还是有些难过,有些事已经改变了,即便心里放下,但感觉还是回不去了。该说的都已经说了,能做的都已经做了,要一起过日子的是他们俩,自己再也不能做什么了。过得如何,一切就看他们自己了。
青黛辞别了外祖母,与老夫人一起坐上回上官府的马车。
“祖母,谢谢您!”
“好端端的,怎么说起这话来了?”
“没什么,就是想谢谢您这么疼我。”青黛偎在老夫人身边,她从外祖〖房〗中出来就明白了,祖母带自己去王家用意何在,不止是想让众人知道她已经放下了,更多是是想为她多留条后路。自家渣爹不可靠,祖母不想自己因为王陶的婚事,与外祖一家生了嫌隙。随着舅父的官越做越大,渣爹还是要看舅父的面子,那么对于自己来说,王家可是自己的靠山。
“傻孩子,祖母不疼你,疼谁啊?,…老夫人笑着摸了摸青黛的脑袋,闭上了眼睛假寐“事情都过去了………”
车窗外吹过一阵秋风,微凉萧索,却吹不走心里的温暖一,
,
友情推荐:huā裙子的作品《雁回》(书号:刀歹隔):重生,回到最初的自己(未完待续。
秀色 第一百一十九章 垫背
下半个月,青黛闷在家里补功课。到了十月初一,青黛恢复了去女学馆上课的日子。刚上第一日,就听说了白先生准备上完这两个月要闭馆回乡的角息。学馆里的姑娘们好一阵失望,一则舍不得先生,再则就是要恢复枯燥烦闷深居简出的日子。
回家的马车上,青薇精神悒怏,趴在软垫上,一个劲儿长吁短叹“白先生就不能再等两年再走。”
青黛看着孩子气的青薇,笑着说:“我看你不是舍不得先生,是舍不得能借机溜上街的机会。
青薇嘟着嘴“三姐,我是不耐烦每日闷在家里听嬷嬷回叨。”
青黛想起了昨晚上老夫人说的另外一桩事,又道:“哦对了,大姐今年不回上京过年,祖母说要托人稍些东西去宁靖。你有没有要给大姐带的礼物,早些准备好了,估摸这几日有人会来取。”
“赶巧了,我前些时候新得了两匹缠枝蔷薇真芜锦,是去礼部钟大人家做客时钟姑娘送的。我不爱红色,三姐你又不喜欢图样太艳的。
想来想去,就是大姐合适,她喜欢蔷薇huā,我还想着她如今不在京城,没法带去。这回正好让人给大姐稍去。带两匹料子应该不麻烦吧?”
青黛摇摇头“祖母倒没说能稍多少东西,我看还是回去问问她老人家再说。”
姐妹两个回了上官府,与小冯氏和老夫人说了白先生闭馆之事,老夫人遗憾之余,命小冯氏准备份谢师礼,改日送过去。青薇又问起了给青蔷稍东西之事,老夫人点头同意“两匹锦缎应该无碍,你自去准备就是了。”
姐妹俩各自备好了礼物,最后老夫人给青蔷置办了两个大箱笼的年礼。没两日取东西的人来了。青鼻和青薇刚好在老夫人屋里说话,听说人来了,便退到了屏风后。老夫人与来人寒暄两句,便将收拾好的箱笼让人抬了上来。
“此次劳烦陈副将帮忙,老身感激不尽。”
“老夫人不必客气,您与姑娘救了我家少将军一命。这点小事,何足挂齿?若无他事,陈某先告辞了。“陈副将费心了,托我代问你们家少将军好。”
人走后,青黛和青薇从屏风后出来。
青薇凑到老夫人身边,好奇地问道:“祖母,您和三姐几时救的人?那位少将军是谁啊?”
老夫人笑着对青薇说:“忠毅侯的三公子。”
“哦,那人我见过。”青薇笑着看了眼青黛“上回他救了三姐,这回三姐又救了他,算是扯平了。“青黛嗔了青薇一眼,转头问老夫人:“祖母,刚才那位可是陈玄?”她没想到老夫人所托之人是华韶彦。说起来九娘娘这厮够胆大,杀了人家大将,还大摇大摆地去送亲,别遇到什么麻烦事才好。
老夫人解释道:“是陈副将。北胡使团要离京了,华少将军是送亲使团护卫队队长,送亲队是要路过宁靖的。前些时候他与你爹在朝中碰见,说起孟长安,便道他们二人相熟,询问是否有东西要带往宁靖。
我这才让你们去准备年礼。”
青黛算了算日子“哦!这会儿启程,入冬后才能到宁靖,要是不多停留,兴许赶过年使团能回到上京。“老夫人点点头“日夜兼程,少说也得四个月才能返回。”
因为是初一,例行家庭聚餐,晚间全家人都在荣禧堂吃饭。
席间,老夫人提起了陈玄今日过来取走了箱笼,上官鸿顺嘴就说起了和亲使团之事“这次皇上极为重视,除了大理寺和礼部的大员外,还指派了三位宗室前往。忠王为送亲正使,华少将军护卫队队长,郁子都因通晓北胡风俗,暂摄大理寺丞一职,随同前往。”
上官熙询问:“父亲,那皇上的意思是想隆估兄入朝了?他当年不是辞了皇上封官?”
“你也说了是当年!他以资历不足为由辞封。如今都过去五六年了,他早就不是当年初出茅庐的小子。这些年他虽未入朝,但时常出入宫禁,皇帝更视其为亲信,入朝不过是迟早的事。况且朝局变化,秦阁老致仕,公主和亲,周、范二人入阁,皇上意在多提拔新人。你在翰林院可要用心上进才是。”
“尼子谨记!”
父子俩又随口议论了两句,这一议论,饭时延后了。其他人不能自己大吃特吃,只能时不时夹一两筷子,垫个底儿,坐等晚饭结束。
小冯氏自不必说,虽不喜政治,但不会插嘴。听父子俩说话,还装模作样地听着,借此机会恶补一下政治常识,不想跟上官鸿没了共同语言,总落在柳姨娘后头。
青黛吃饱了没事坐在一旁,听父子俩说话当听大华新闻联播。至于青薇,见众人都不怎么吃了,没人注意她,闷头自顾自拣自己爱吃的,独自吃了个乐呵。
上官杰虽听不大懂,但还是安安静静坐着,努力记下好下去细细揣摩。倒是小上官煦坐不住,屁股拧来拧去,眼睛一会儿瞄瞄桌子底下,一会儿看看门口,那模样着急着想要出门。
好不容易等到上官鸿说完话,大家散伙走人。
上官煦蹦下了凳子就要往外走,忽然从他的袖管里窜出个毛茸茸的小东西,蹦醚了两下,竟然窜到对面钱氏的身上。
“啊”钱氏吓得大叫,往后退了一步,踢倒了凳子,人也跟着朝后栽了下去。
“大嫂”青黛就在钱氏身边,眼看着钱氏跌倒,下意识地去扶她,结果拉人不成反做了垫背。钱氏一倒地,凳子和人刚好砸在了青黛的腿上,青黛只觉得腿上生疼,就听见旁边的人惊呼“不好了,大少奶奶流血了。”
青黛听了这话都忘了腿疼,脑子里闪过个念头,大嫂不会是怀孕了吧?这下三弟祸闯大了。
室内一阵静默,老夫人铁青着脸“都死愣着干嘛?还不快扶人起来!叶容去找大夫!”
接下来,扶人的扶人,找大夫的找大夫,众人一阵手忙脚乱,钱氏被安置在了老夫人的房里,青黛则被扶到了偏房躺下。
“三姐,你没事吧?都是煦哥惹得祸,看我回头不好好收拾他!”
青薇跑到青黛身边守着,见她脸色刷白,心里有些着急“这大夫怎么还不过来?”
“煦哥还小,不是有意的,你犯不着跟小孩子置气。大嫂那边要紧,还是让大夫先紧着大嫂,我不过是皮肉伤而已。”青黛嘴上宽慰青薇,可自己却疼得额上冒汗,要是腿肿了,那不是骨折就是骨裂,这下两三个月不能挪动了。不过想到钱氏,立时觉得自己这些都是小伤,她若真有了,可千万别有事。
杏huā打了热水给青黛擦汗,桃huā撩开青黛裙角,捏了捏青黛肿胀的小腿“姑娘,您这伤得可不轻。,
“总不是什么要命的伤势,没事的。”青黛说完,还是不放心钱氏,又吩咐杏huā“杏huā,你去祖母屋里看看,大嫂现下如何了?”
“嗯,奴婢这就去。”杏huā应诺,撂下手里的布巾,往正屋去了。
过了一刻钟,杏huā回来了,满脸喜色“姑娘,大少奶奶有喜了。
大夫说虽有小产先兆,不过没什么大碍,将养一段时间就好了。”
“大嫂有喜了。”青薇〖兴〗奋地拉着青黛“三姐,咱们要当姑姑了。”
母子平安就好。青黛顿时松了口气,这一放松,腿上的疼痛却是更甚。她苦着脸对青薇说:“那个青薇啊,我虽不是胳膊疼,可你这么晃一会儿,我就不光腿疼,连头都要疼了。”
青薇慌忙松了手“一时高兴…”
桃huā看着青黛脸色越来越差,忙道:“杏huā,赶紧叫大夫过来看看姑娘。”
“啊呀,光顾着打听大少奶奶的事,忘了这茬。姑娘你先忍忍,奴婢马上去。”杏huā急匆匆奔了出去,不多时,老夫人、小冯氏、上官鸿和大夫一并来了。
“你们两个混账丫头,黛丫头受伤了,怎么不早些来报?”老夫人进门看见青黛脸色不好,劈头怪脸就把桃huā和杏huā训了一顿。
青黛忙道:“祖母,不怪她们,大嫂要紧。我这伤不打紧的。”
“母亲,先让大夫给三姑娘看看再说。”小冯氏适时插话,老夫人没再继续训两个丫鬟。
大夫确诊,青黛骨头没断,但要上药修养一半月。
送走了大夫,上官鸿安抚青黛:“今日多亏你扶住你大嫂,这几日好好休养,回头让你母亲给你送些补品过来。”
渣爹主动关心,还真让青黛受宠若惊。不过她没力气应付他,只是扯着唇角,低声应了句:“那是女儿应该做的,多谢爹关心。”
老夫人抚了抚青黛的额头“好好在祖母这里休息,你们俩照顾好姑娘,再出什么茬子唯你们是问!青薇,别打扰你姐姐休息,回你自己院子去吧。”
晚上乱成一团,青薇不敢多逗留,看了眼青黛“三姐,我明日再来看你。”
老夫人宽慰了青黛两句,叫上小冯氏和上官鸿去了东厢训话,正房今晚留给了钱氏。
“今日的事因煦哥而起,奉直每日里上衙做事,你这母亲的平日里怎不好好管教孩子?今日差点闹出人命来,现下躺着两个,这下你满意了吧?”
老夫人许久没这般严厉训斥小冯氏。
小冯氏吓得低眉敛目,不敢抬头“是媳妇有错,媳妇没管教好煦哥儿。不知哪个奴婢给煦哥儿弄了个松鼠。一时不查,让那小子带在身上,差点伤了熙哥媳妇,明日媳妇定要处置了她们。”1小冯氏咬牙暗恨,今次不知是哪个搞的鬼,几时将松鼠给了煦哥的?要我查出来,有你们好看!
“平曰里有出去闲逛的功夫,还不如在家好好看看孩子。”
小冯氏到了上京后,结交了些官夫人,老夫人不在这三个月没少带着青薇出门交际。老夫人回来自然有人相告,她老人家本不喜小冯氏钻营。今日出了事,心中生气,便把这事也揪出来说事。
“她既然管不好,那我老婆子来管!等熙哥儿媳妇和青黛好了,让煦哥儿到我院子里住。”
小冯氏大急,上官煦可是她的命根子,老夫人这话是要把自己的儿子要过去养“母亲,您年纪大了,身子骨不好,怎好再让您操劳?这次,媳妇知错了,这段日子是我疏忽了煦哥儿。以后再不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了,媳妇一定会好好教养煦哥儿的。”
老夫人冷哼一声不搭理她,1小冯氏求救似地看向上官鸿“老爷,您说句话吧!”
“母亲息怒!煦哥顽劣,儿子定当好好管教。儿子跟许先生说好了,过两日,儿子准备让煦哥跟着杰哥一起去许先生那里上课。”
老夫人瞟了眼满脸焦急的小冯氏,又看向自家儿子“今次看在奉直的面子上,我不与你计较,若下次再闹出什么乱子,煦哥就搬到我院子里来!”
“是,是,多谢母亲原宥!“小冯氏背后冷汗直冒,唯唯诺诺地给老夫人回话。
“青黛有我看着。熙哥媳妇那边你可要好好照料,毕竟是头胎,奉直第一个孙子,要格外小心。”
晚间,上官煦挨了上官鸿一顿打,1小冯氏看着儿子眼泪汪汪的,硬忍着冲上去的冲动“老爷,孩子还小,您别再打了。”
上官鸿怒喝道:“称懂什么,慈母多败儿,都是让你给宠坏了。这次不让他吃点教训,以后还不得翻上天了。”
小冯氏吓得不敢吭声,坐在旁边绞着帕子,焦急地看着父子俩。
上官鸿虽然嘴上如此说,但是心里还是偏疼小儿子,吓唬了两下便没再继续打他“玩物丧志,以后别让我再看见你玩那些乱七八糟的玩意!”
“娘”上官煦可怜巴巴地伸手朝小冯氏求救,1小冯氏急忙抱起儿子,在一旁抚慰“煦哥还小,慢慢教,你何必下这么重的手?小孩子玩心重,见个活物自然稀罕。还有,要不是你今日一直与熙哥说话,拖了半天才结束。哪里会出这样的乱子?要我说,还是那些黑心的奴才使坏,赶明儿我好好清理清理煦哥屋里的人!”
“哼,不是你平日疏于管教,哪里会有这样的事?”
“好好,是妾身的不是。”1小冯氏看上官鸿还在气头上,不好再逞强,拉着煦哥的手“煦哥,今儿的事,你知错吗?”
煦哥被打怕了,哪里还敢说个“不,字,点点头“孩儿知错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