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山海经之三子传说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不丑不怪

    燕灵自小在黎山长大,对尘世人情风俗知之甚少,从未见过清明节,也不知那土包就是坟墓,只当妇人伤心,想安慰几句,不曾料却反被妇人教训了一顿。

    但妇人一番教训,忽让燕灵想起已亡的双亲,值此之际,却不正是祭奠父母的时候,可父母的坟墓又在哪里呢

    燕灵思之伤感,不禁往草地上一蹲,呜呜地伤心哭泣起来。

    那妇人见了,就觉奇怪:“小道姑,你在这里哭个什么”

    “我也想给我父母祭坟哩。”

    “啊吔,原来你父母双亡了……可怜……但你要祭坟便祭坟去,在这里哭泣有个什么用”

    “我不知道父母的坟墓在哪里呢。”想到此,燕灵愈加哭得伤心。

    “啊吔,原来你这小道姑是个孤儿呀,连父母的坟头都不知在哪里……可怜,可怜,实在可怜。那……你来这里作甚”

    “我……我……”燕灵忽想起问路的事来,抹泪道,“我是来找人的。”

    “找人这儿十里八里的都没个道观,你来找谁”

    “我




第十一章 十五年之约 燕灵归谭府
    自从燕灵被文殊广法天尊抱走以后,公映夫妇便多了一块难割难舍的心病,每每看见文基和文础一天一天长大,不免口中经常念叨起燕灵,回想着与天尊定下的十五年之约。

    时光飞逝犹如白驹过隙,转眼这十五年之约即在眼前。

    于是周夫人每日都要亲自去门楼下探望,希望早日见到燕灵的归来,但等了几日,仍然不见燕灵的影子,未免心中生出许多忧虑和担心。

    这日周夫人又空空等了一个白日,用过晚饭之后回至寝处,又开始对公映唠叨起心中的担忧。公映也是无有办法,只得拿好言语安慰而已。

    正在夫妇二人交谈之时,忽听见刘管家在院内大呼小叫:“老爷!夫人:燕灵小姐回来了……”

    夫妇二人猛然听见那话,顿时惊喜万分,如闻九天韶乐,灵山佛音,急匆匆走出卧房来。

    只见刘管家已上了抄手游廊,疾步来到公映夫妇面前:“老爷,夫人:燕灵小姐回来了!”

    话音落处,刘管家就把那块龙佩捧递过来。

    周夫人忙取在手中,仔细观看,果真是当年文殊广法天尊赐给文基燕灵的定亲互换之物——龙凤玉佩中的龙佩哩!

    “果然是灵儿回来了!果然是灵儿回来了……快!快……老爷,快随我接灵儿去!”周夫人激动得泪花在眼眶里直转悠,在丫鬟小雨的搀扶下,快步朝大门楼子而来。

    公映同刘管家也随后紧跟而行。

    此时,谭府内的丫鬟仆人早就一起涌到院内,三三两两依站在照壁旁,拿眼觑看门外,彼此窃窃私语,也是一脸的高兴和惊奇。

    燕灵站在门槛外,一时不知是进也好,还是不进也好,被众人觑得好生羞涩尴尬。

    “灵儿!灵儿……我苦命的灵儿,你可回来了!”周夫人已经转过照壁,走至门楼内阶下,抬眼瞥见燕灵怯生生地站在门槛外,不禁泪花簌簌滚落,展开双臂迎了上去。

    “婶娘”燕灵忽见到周夫人,模糊的记忆变得格外清晰。

    “婶娘!”

    一声催人泪下的呼唤,燕灵跨过门槛,直奔下石阶,扑倒在周夫人的怀里,好似迷失的羊羔终于找到了亲生的娘亲,泪落如雨,呜呜而泣。

    “我的好灵儿……我的好灵儿……莫哭……莫哭……婶娘知道你这十五年来受了不少的委屈,吃了不少的苦,现在好了,你终于回来了!灵儿莫哭,莫哭啊……快随婶娘到大厅里坐,让婶娘好好看看你。”

    周夫人一边说着话,一边替燕灵抹掉眼泪,然后携起她的纤手,直往大厅里走来。

    一时间,众人都进入了谭府大厅,大厅里的空气顿时充满了欢乐和喜庆。

    周夫人笑容满面地引领燕灵拜见公映道:“灵儿,可知这位是谁”

    “是…是伯父”燕灵搔搔耳鬓,冒估大猜(注),但见公映坐在正堂木椅上笑抚虬髯,频频点头,便猜了个满准,连忙鞠腰肢,稽首道,“燕灵见过伯父。”

    周夫人又指向站在公映左旁的刘管家道:“可知这位是谁”

    “我……”燕灵依旧搔耳,却是猜不出来哩,毕竟三岁的记忆还能残存多少。

    “诶……我一时倒忘了,那时灵儿你才只有三岁,到如今还能识谁呢”周夫人自打趣道,“灵儿:这位是管家刘二伯。”

    “老汉见过燕灵小姐。”刘管家先自鞠躬道,“门仆阿福有事离开片刻,不曾想让老汉接到了燕灵小姐,这真是女大十八变啊!若不是那龙佩,老汉还真认不出燕灵小姐来了,还请燕灵小姐恕老汉冒失之罪。”

    燕灵不知如何回答,讪然稽首还礼。

    这时丫鬟小雨走上来,轻拍燕灵的右肩道:“燕灵小姐,可还认得我呣”

    燕灵转回身影,打量小雨,一片茫然。

    小雨调笑道:“我就知道燕灵小姐认不出我来了,还记得你被带走的前一天,谁给你把的尿啊”

    燕灵闻说此话,忽然想起当年曾和文基并肩在石榴树下撒尿的光景,不禁害羞地低下了头,此事她自然记得清楚,至于小雨真的是忘得一干二净了。

    周夫人见状,连忙骂道:“你这丫头,说什么呢现在灵儿都已经出落成大姑娘了,你还提那些个不着边调的事儿。”

    “夫人:我这不是提醒燕灵小姐嘛。”小雨狡黠笑道,同时拿眼扫描其他的丫鬟仆人。

    其他的丫鬟仆人也都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以袖掩口,忍笑不俊,这令燕灵更加羞涩难当。

    周夫人安慰道:“灵儿啊,你不要与她(他)们一般见识,这位口不饶人的是你的小雨姐姐。”

    燕灵遂又鞠腰行了稽首礼。

    小雨笑盈盈地回了福礼,本想再调笑燕灵行的是什么鬼礼,但最终还是忍住未说。

    随后周夫人一一介绍府中的丫鬟仆人过来与燕灵见礼。

    见完礼后,众丫鬟仆人都乐陶陶地退了下去,只留下管家和小雨在大厅内侍奉。

    周夫人在正堂右椅上坐下,叫小雨先将燕灵的包裹和剑套取放在一边,然后搬来圆凳就身边而坐。

    这时,周夫人才将龙佩给燕灵挂在颈项上,攥紧了她的一双玉手,左看右看,上看下看,果然是亭亭玉立,丰润健康



第十二章 率真如我 肆意而为
    当夜,燕灵被安排在谭府后院的西厢房住下,由丫鬟小雨左右服侍。

    沐浴更衣后,燕灵就钻进柔软舒适的被窝里,思想着很快就要与她的基基哥哥见面时,心里充满了兴奋和激动,可是忽而又想到亡故的双亲时,便又伤心难过起来。

    她在被窝里辗转反侧,反侧辗转,直到了下半夜方才朦朦胧胧地睡去了。

    翌日清早,一阵咕噜噜的响声把燕灵叫得醒来。

    她倏然一惊,抽身坐起来,双眼环顾,提耳聆听,最后发觉那咕噜噜的声响是从自己肚皮里传出来的。

    原来燕灵自昨日下了黎山,一直未食哩,而公映夫妇一时高兴也没有问及这事,她又不好意思开口,因此时至今朝,早已饥肠辘辘。

    这室内稍微有一点动静,守在外室的丫鬟小雨就已经知道。

    她轻脚轻步走了进来,问候道:“燕灵小姐,你醒了”

    “嗯,本想睡个好觉哩,却被这肚子给吵醒了。”燕灵嘟着小嘴,拍拍肚皮。

    小雨忍笑不悛道:“怕是燕灵小姐早就饿了吧。”

    “可不是!昨天一天都没吃哩,婶娘没问,我也不好意思说。”说着那话,燕灵忽然感觉特别饥饿,肚内咕噜噜叫响个不停。

    “那燕灵小姐,你先漱口洗脸,我这就去传饭,呆会儿我便来带你去吃早饭。”小雨说过,去外室把早已准备的洗脸巾和洗漱水捧了进来,放在桌子上,乃去。

    燕灵跳下床,尽情地伸了个懒腰,走到桌前,一眼就瞥见那盆清泠泠的洗漱水,顿时感觉口渴腹饥,忍不住朝室外瞟了一眼,见没有人影,忽低头,张小嘴,飞快地啜了一口洗漱水咽了下去。

    一道热流从咽喉直穿肚底!

    啊!好爽!

    燕灵咂咂嘴,满面惬意,原来满足感有时候是如此容易得到!

    其实燕灵委实饿极,有点饥不择食,才不管什么洗漱水哩。

    燕灵感觉无比满足,却又生怕被人发觉,就匆匆忙忙漱了口,洗了脸,便去包裹里翻找衣裳。

    除了几件贴身小衣,便是两三件青灰道袍,燕灵就先挑了一件略新的青纱道袍穿在了身上,在腰间结束了青丝绦,然后又对着梳妆镜挽了一个简单的道髻,横插了一根玉簪。

    打扮完毕,燕灵对着梳妆镜,挺一挺胸脯,扭一扭腰身,拽一拽道袍,抚一抚乌鬓,美滋滋如食甘饴:今日定要去见她的基基哥哥哩。

    此时丫鬟小雨走将进来,恰巧撞个正着,就抿嘴笑道:“燕灵小姐,早饭已准备好了,请随我来吧。”

    “哦……好嘞好嘞……来了!来了……”燕灵慌忙答话,仿佛被人看穿了心思,不禁满脸臊红,做贼也似地跟随小雨走出了西厢房。

    江南人的早餐不比别处,但凡殷实之家,多有讲究,一般来说:首先是米粥稀饭,其次是笼包面馒,最后是米糕油炸,辅之以腌制小菜、豆浆骨汤之类分次佐食,至于四时果盘,也是必不可少之物。

    燕灵初入谭府,谭府自然要盛情款待一番。

    燕灵随小雨走进谭府餐厅,便见那餐桌上摆满了盘碟,青红白黄,琳琅满目,空气之中飘荡着一阵阵诱人的清香。

    公映夫妇早已坐在餐厅里等候多时。旁厢且侍立着三两个丫鬟,一脸谨然。

    周夫人见燕灵进来,就招手唤道:“灵儿,来来来……快坐在婶娘这边。”

    “哇!这么多好吃的啊!都是给我吃的吗”燕灵轻快地走到周夫人身边,就右侧椅子坐下,紧盯着桌面上香喷喷的早餐,一边搓手不停,一边东张西望,一副急不可待的馋猫样儿。

    “呵呵……当然,这些当然都是给你吃的,你文础弟弟日夜习读经书,多时已不在这餐厅用饭,你能吃多少就吃多少,便是把这一桌儿都吃光了也无妨啊。”公映打趣道。

    “真的”燕灵双眼露出异常的兴奋,委实好久没吃过如此丰盛的早餐了哩。

    她迫不及待地一伸手,就从盘子里抓了一颗灌汤包,大咧咧地往嘴里投去。

    “喔!喔喔喔……好烫!好烫……”

    原来那灌汤包才出蒸笼,热气未散,甚是滚烫。燕灵却未加注意,不仅手指被烫着,而且小嘴也被烫得直唆唆。她跳起身来,仰着脖子,抖着手指,一边拼命嚼动着嘴巴,一边喔喔大叫,毫无女儿家的矜持。

    众丫鬟瞥见燕灵这番猴急囧相,都忍不住咯咯偷笑起来。

    周夫人充满爱怜的抱怨道:“你这孩子,倒忒心急,这灌汤包面皮儿薄,肉汁儿多,刚出笼时滚烫,要慢些儿吃,不能囫囵吞,看把你烫成这个样子。”

    “婶娘:这灌汤包好好吃呢,我记得小时候常吃,现在早就忘了滋味,现在看见它就想吃哩。”燕灵噘着嘴,坐下身,倒并不觉得难为其情。

    “这也不怪你,你在黎山呆了十五年了,这小时候的事还能记得多少这灌汤包啊,吃它要先摆一个小碟儿,再在小碟儿里倒上些醋儿,然后用筷子铰开灌汤包,放了热气,粘些醋,细嚼慢咽,这才能吃出滋味。”周夫人一边解说,一边示范,最后夹了一颗灌汤包,用小碟儿掩托着,送到燕灵的嘴



第十三章 象山感应 终见文基
    文础和燕灵业已把行李包裹准备妥当,公映夫妇就将二人送出谭府门楼外来。

    文础先自将行李包裹放在车上,然后从刘管家手中接过马鞭,坐上了前驾,准备驱赶马车。

    燕灵则与公映夫妇道别,她手里握着红绸剑套,微微稽首道:“伯父婶娘:燕灵去了。”

    “嗯,路上可要小心啊。”周夫人叮嘱后,情不自禁地问道,“灵儿,你这手里拿的是什么东西”

    “这是师父送给我的分云刺,专门对付仇人九天的。”燕灵捋下来半截红绸剑套,亮出绿莹莹的把柄和刺鞘。

    周夫人闻说,暗吃一惊,潜意识地瞟了公映一眼道:“对付九天的你知道九天在哪里”

    “不知道,反正迟早是要找到她的!到时候我非用这分云刺杀了她不可。”燕灵恨恨地收起红绸剑套。

    忽见燕灵吊稍眼里充满杀气,周夫人便微沉脸色道:“灵儿啊,这女儿家可不要开口就杀杀杀的,这世上没有解不开的仇哩。”

    闻说此话,燕灵木讷了一下,发现周夫人好似不高兴,便急忙道:“婶娘,我…我…我先去了。”

    话落处,燕灵转脚步,飞快地从车后登上了马车,催促文础赶车。

    文础向父母道声别,遂把马鞭抖响,驱赶着马车缓缓而去。

    周夫人看着马车走远,怔怔道:“这灵儿,原想留下她,好叫人先去郡县送信,不料她的性子比张飞还急,叫人防不胜防,这该怎么是好”

    “事已至此,就由她去吧,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夫人也不要太担心。”公映劝慰道。

    “是啊,就像灵儿她自己所说:反正迟早是要找到的,这早找到晚找到还不都是一样。”

    “几年前我就知道会有今日,只是基儿那病古怪,也是没有办法,也只有尽人事听天命了。”公映说完,同夫人看着村道上扬起的迷蒙灰尘,神思悠悠,仿佛想起数年前的那桩怪事。

    华阳镇距离宛陵郡约有百十来里路,马车在曲折迂回的官道上一路奔驰,及至中午时已然奔驰了大半的路程,即将进入平林地带,但那白马尽管体健身壮,可是此刻也已汗流浃背,气喘吁吁,时不时发出高亢的嘶鸣。

    文础见累坏了马匹,遂就一带缰绳,放慢了行程,让那白马缓缓气儿。

    却才行过一里来路,文础忽然感觉有些头昏目眩,耳畔隐隐传来“主人主人”的呼唤声。

    这却奇怪了!常日里,这呼唤声时有时无,隐隐约约,而此时却格外的清晰,仿佛就在耳畔一般。
1...120121122123124...17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