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首辅家的长孙媳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刹时红瘦

    且今日太孙的言行,实在已经不像从前对高氏言听计从的时候了!

    春归于是胸有成竹。

    “太子妃与太孙为母子,皇后娘娘与太孙更是祖孙,太孙更乃国之储君,外子与臣妇怎敢有违忠孝大道还请娘娘千万三思……”

    高氏冷笑,她也不再枉废力气挣扎了,突然便像冷静下来:“谁不知道赵兰庭和秦询自来交好,秦询娶了董氏,董氏之母易氏认了你为义女,你们夫妇两个哪里还会忠于储君秦询必定意图夺储,否则当初怎会与你一唱一合,陷谤我高门子弟意图奸/辱董氏不遂!”

    “娘娘认定的死仇,看来并非臣妇”春归没有为周王辩护,因为殊无意义,高氏决然不会相

    信周王无意储位的说法不提,便是连沈皇后,如今也对周王颇为忌防,更不提弘复帝在赐婚周王与晋国公府之后,不是也开始削弱晋国公的职权,弘复帝想的是有备无患,并不至于断定周王亦有夺储之心,但沈皇后和高氏显然不会认为弘复帝仅仅只是有备无患而已。

    “你不过区区官眷,贱命一条,你一人之死怎能平息我满门遇害之恨!”高氏咬牙说道,她那双黑多白少的眼睛,现下更是涨血,看着倒像黑眼仁直接被镶嵌在了烧红的烙铁里。

    “臣妇猜测,娘娘已然遣人分别通知周王、周王妃及外子”春归也很冷静。

    “自然是要把你们一网打尽!”

    “娘娘认为殿下在慈庆宫中害杀自己的王叔与叔母,害杀朝廷命官,还能毫发无伤稳倨储位”

    “皇上根本无意废储!”太子妃总算吐露了自己的心声:“皇上若真对秦询没有猜忌,怎会提拔韩世贞为兵部左侍郎牵掣董渭职权韩世贞虽为郑秀举荐,可韩家乃英国公府姻亲,程决一贯无涉党争!皇上既已然对秦询生疑,便是秦询死在慈庆宫,难不成皇上还会为了他改变决意下令废储!秦询都是如此下场,更何况董氏,更何况赵兰庭和你夫妇二人!”

    “皇上纵然器重太孙,可朝堂之上文武百官又怎能容忍太孙害杀亲长及命官的罪行!娘娘,莫说周王贵为皇子宗亲,便是外子及臣妇,倘若于慈庆宫受害殒命,太孙殿下也必会遭受无视国法礼律的弹劾!今上励精图治,察处贪贿肃清官场,为的就是还江山社稷清明,中兴盛世,储君若被坐实目无法纪,皇上的政令还如何能够推行天下太孙虽为储君,却也万万没有私/处王叔及命官的权限。”

    “我自然不会让殿下承担诽议。”高氏照旧冷笑,环顾呆若木鸡的众人:“还不把这狂妄恶毒的贱妇押下!”

    宫人们便又有了一边瑟瑟发抖着一边围困上前的迹象。

    &n




第423章 莫名心情
    周王虽说已经大婚立府,不过做为岁未及冠的皇子,尚不得观政的机会,仍然是像过去一样需往皇极门右厢的仁悌堂听受日讲,这其实不是祖制,而为弘复帝即位后才拟定的教育制度,凡皇子年满七岁未至及冠者,均受教于学堂,弘复帝为了增进儿子们的手足之情,以期达到天家和睦的心愿,特地将皇子受教的学堂命名仁悌。

    眼下齐王、秦王、代王均已成年,不和弟弟们在仁悌堂听讲而获观政历事的资格,七皇子体弱多病告假缺堂已经是家常便饭,八皇子入学才两年,功课差距太大,所以并不和淄王、周王同一课时,所以此时除了几个陪读的宗亲子弟之外,周王只余淄王这么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同窗。

    淄王听讲一贯端肃认真,课余的时候也从不和人寒喧,所以周王完全可以心无旁骛地发呆走神。

    他惯常来仁悌堂听学,除了婢女阿丹以外还带着个心腹宦官郭屠苏,早前郭屠苏贼头贼脑的进来捎递一个口讯,说是兰庭的随从汤回寻他让转告一句话——“请殿下、王妃今日务必记得无论如何不可前往慈庆宫”。

    这话实在让周王摸不着头脑。

    太孙对他的几位王叔自来便爱搭不理,周王也从来和他的那位储君侄儿亲近不起来,寻常无事,谁爱去慈庆宫讨嫌兰庭偏偏递来这个口讯,倒像是拿准了今日会有变故且周王、王妃极大可能会去慈庆宫一般,却让周王大惑不解。

    因着大惑不解,便没让郭屠苏赶回周王府去知会王妃,谁知早前,郭屠苏又得了一个消息,周王才知道春归今日奉诏入宫却被太孙拦截逼着去见太子妃的事故。

    周王恍然大悟,高氏那个丧心病狂的疯妇,恐怕是要替高琼父子报仇血恨了!

    兰庭既然捎递来口讯,应当料到春归入宫会遇险变,周王情知兰庭已经有了应对的办法,他完全不用焦急担忧,然而不知为何心里偏偏不安,导致上一堂课时那三刻钟都如坐针毡。

    好容易挨到了课余,这会儿子心里也像被猫抓一样闹腾得很。

    偏偏今日又轮到他一阵后督促八皇子的课业及武修,不便抽身亲去打探消息,也只能继续如坐针毡下去。

    正急躁,便见婢女阿丹快步行来,周王连忙迎向前去。

    “奴婢奉令赶回王府去时,已经不及阻拦,王妃已经赶往慈庆宫了。”

    “什么!”周王大惊失色。

    这下子可再不容得犹豫踌蹰了,周王四处一看,直奔淄王过去:“五哥,一阵务必替我督促八弟课业!”

    淄王都准备着挨到八皇子课余时告辞后回他的淄王府清静自在去了,突的受此请托,神情极不愉快:“今日轮到你行督促之责!”

    “我真有急事。”周王跺着脚,却压低声:“我得去见一见迳勿,我刚才得到消息,嫂夫人入宫却被太孙逼着去了慈庆宫,实在担心太子妃会对嫂夫人不利,且我家王妃应是也得了消息,也已经赶去慈庆宫救人了!”

    淄王这才收了冷脸,微微一个颔首。

    周王拔脚便往外走,待皇极门前,分明已经是转向了翰林院的那头,脑子里不知为何又晃过了一幅情景……

    纷纷扰扰的人

    声嘈杂,满眼的衣香鬓影,他穿梭其间一脸焦急,是谁踉踉跄跄过来,是谁焦急的禀报——才人遇险!

    模模糊糊浑浑沌沌忽然就此清晰,他终于看见了梦境里陪伴身边的女子,一张面容。

    周王忽然顿住了脚。

    这一刻焦急的心情像更加落实了,他怎么能让她孤身犯险呢他怎么能相信一切都在计划她必定能够安全他怎么能把她的生死寄托于旁人的运夺

    焦急的步伐直冲慈庆宫而去。

    “殿下,殿下!!!”

    谁拉住了他

    周王好半天才看清面前的,自己的心腹郭屠苏那双惊惶的眉眼。

    “殿下是想去慈庆宫殿下可千万沉住气啊,赵修撰可是提醒了殿下今日务必不能前往慈庆宫!”

    “赵修撰”三字像一记重锤落在了周王的天灵盖上。

    于是他再一次转身,可步伐沉重。

    刚才莫名其妙的焦灼,一时间的心神大乱,潮水一般在周王的心胸里翻滚激荡,因为他回过味来,种种不安与失神其实不是因为这场突生的险变,而是因为那个正在遭遇险变的人,可是为什么,为什么

    为什么他会如此心不由己,莫名其妙的因为兰庭的妻眷遇险而失措,为什么梦境里那个从来面貌模糊的女子竟然会是她

    这个时候周王没法冷静思考这个让他大惑不解的疑问,因为他根本不能够克制那莫名的惶急,他知道自己不能冲犯慈庆宫,唯一的办法只能是尽快与兰庭碰面商量,到底兰庭有什么应对之策,才能阻止高氏那疯妇行凶。

    周王不及赶到翰林院。

    途中便见兰庭也朝这边大步流星的赶来。

    “迳勿这是要去慈庆宫”周王如释重负,没把一口气喘均匀,拉着兰庭的胳膊又是一个转身,但兰庭却站住了步伐。

    “殿下莫非未得我的提醒”兰庭锁着眉头。

    “得了,得了……但我实在闹不清你是怎么打算的,且现下内子也已经赶去了慈庆宫,我怎能袖手旁观”

    “王妃去了慈庆宫!”兰庭心中一沉,眉头锁得更紧:“殿下既得提醒,为何不加阻拦!”

    “我遣人去



第424章 无惊无险
    与此同时,惠妃也正在和太孙寒喧。

    乔婕妤这时也还陪在正殿,听闻太子妃竟然拦截了奉令入宫的命妇时,下意识看了惠妃一眼,却看到一张莞尔浅笑的面孔,仿佛压根不觉这是一场险变一般,炉火纯青的正感慨良多着。

    “太子妃大病一场,万幸能够痛定思痛,只是殿下还当宽慰太子妃莫要太过愧责,高琼父子虽犯大罪,却已遭受刑惩,皇上宽仁,既允了太子妃回宫安养,又怎会诛连无辜便是顾宜人,也万万不至因为高琼父子的罪责埋怨太子妃,但太子妃既觉如此才能安心,顾宜人即便是先在慈庆宫安抚陪伴数日也是臣妇应尽之职,倒还劳烦殿下亲自来此一趟说明。”

    太孙便无耐心和惠妃寒喧太久,目的达到便道告辞。

    乔婕妤方才上前说道:“太子妃一贯要强,往前些微的芥蒂都从来不肯放过,此番高家满门获罪,且轩翥堂的赵君更是负责主审高家罪行的刑官,太子妃如何不因父兄的伏法迁怒赵门况怕这回说是赔罪,实则不怀好意,顾宜人是娘娘求了圣命才入内廷,万一……”

    她话未说完,惠妃就变了颜色:“太子妃心性虽则要强些,又怎会不满圣裁这些话若是传扬出去,你我说不定都得担当毁谤太子妃的罪错!婕妤可得仔细言辞。”

    惠妃喝退了乔婕妤,方才去见她的弟妇及侄女,正翘首盼望着春归死讯传来的二人。

    重重一舒胸口的浊气,扬了扬眉梢:“这事成了,顾氏既然进了慈庆宫,高氏万万没有再让她活着出来的道理,指不定此时顾氏已然伏尸杖斧之下。”

    江珺宝咬牙道:“可惜我不能亲眼目睹顾氏的惨状,看她杖斧之下怎么哀求哭诉。”

    惠妃揉了揉侄女的发顶:“卑贱之人的血污有什么资格脏了宝儿的眼姑母也总算为你出了半口恶气,可惜的倒是这回出了这件事,姑母也没法多留你在长乐宫里多住一段时日了,宝儿可得听话,待回去后,不可因为怒气再自损身体,待近新岁时,这段风波也彻底过去了,姑母再求圣令许可,接宝儿入宫。”

    待宝姑娘心满意足的又去了另处享受众星捧月的待遇,龚

    氏才道:“太子妃对顾氏恨则恨矣,但只是顾氏区区一条贱命怎能让太子妃息怒况怕这回,也不会放过周王夫妻及赵兰庭。”

    “最好是太子妃不放过他们,且他们也相继自投罗网,这件事闹得不可收拾,皇上便是无意废储也无法震慑朝堂的诽议了,那董氏我看极其呆蠢,是个名符其实的大家闺秀,刻板迂腐得很,最好她表里如一,那就必须自投罗网了。周王为救董氏,也有可能中计,唯有赵兰庭。”

    惠妃掠了掠鬓发:“赵太师迂腐归迂腐,但父亲也说了,他既能在光宗朝都屹立不倒,手段本事还是不容小觑的,他看准了赵兰庭的能耐,赵兰庭应当不是迂蠢之徒,怕是不会为了顾氏自投罗网,但留下赵兰庭这漏网之鱼,对咱们倒是有益无害。不管赵兰庭对顾氏有几分真心,到底是明媒正娶的发妻被害杀慈庆宫,赵兰庭若不追究,就得担个无情无义懦弱凉薄的名声儿,他还怎么收服轩翥堂门生故旧的人心所以呢,自保之余,他当然会与太孙势不两立,至少会让高氏偿命,高氏伏法,太孙能不对轩翥堂恨之入骨赵兰庭又哪能希望太孙克承大统为了轩翥堂的荣辱安危,他也只能选择效忠诤儿。”

    龚氏只觉前程似锦,一派的康庄平阔,衷心恭维道:“全靠娘娘运筹帷幄。”

    “你也莫要过于自谦了,这回倒是你能看穿顾氏对沈皇后、太孙乃死心踏地,否则父亲与我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也不会决断在此时对顾氏动手,也确然恰合时机,偏偏高家倒台,偏偏皇上授令赵淅城主审,偏偏顾氏因为太子妃不敬皇后,游说得赵兰



第425章 意料之外
    有点出乎意料的是沈皇后甚至都更比太孙“捷足先登”,春归不由猜测看来除了慈庆宫里的宫人,沈皇后还在此处安插了其余耳目,来得如此快速,应当是她甫入慈庆宫时便有耳目往坤宁宫通风报讯,这倒不能够说明沈皇后料到太子妃今日会对她动手,多半是因弘复帝解除了高氏的禁令,沈皇后极其忧愁高氏会变本加厉挑拨离间,让太孙更与她这祖母离心。

    这时沈皇后冷眼看着高氏装疯卖傻,眉目间逐渐堆积起电闪雷鸣。

    又别看弘复帝被惠妃的矫揉作态欺瞒多年,此时倒一眼看穿了高氏的伪装,并非惠妃与高氏演技存在悬差的缘故,说到底还是因为弘复帝自身固存的好恶,他惯常喜好温柔婉淑的女子,惠妃便投其所好,至少是表面上从不违逆弘复帝的意志,高氏的张狂却从来不知收敛,更因着高琼一家的罪行察实,弘复帝原就自愧养虎为患,对于高氏自然就没有良好感观,这时虽还没闹清慈庆宫里究竟闹生怎样一场事故,不过眼看着好些宫卫与宫人对峙的场面,猜也能猜到兰庭的担忧断非小题大作,高氏果然迁怒于赵门,拿兰庭无可奈何,竟想着害杀赵门女眷出气。

    疯狂是够疯狂,但当然没有丧失神智。

    可弘复帝眼看着周王妃与春归毫发未伤,又当然不愿把这场有惊无险的事故闹得人尽皆知,更不提追究太孙的罪错,令得朝堂之上再掀废储的争议,他也全当高氏果然神智不清,不由分说下令:“太子妃疯笃疾发,令从今之后移往南台子虚庵休养,除医官之外,任何人不得打扰太子妃养病!”

    正在这时,太孙总算是赶到了。

    惊惶失措地便去掺扶他的母妃,反挨了一个推搡,太孙于是又跪在弘复帝面前求情:“皇祖父息怒,母妃而今病势沉重,还望皇祖父能够恩许母妃留在慈庆宫静养,让孙儿侍疾尽孝。”

    沈皇后听弘复帝下了幽禁的圣令,原本不愿再不依不饶,可眼见着太孙直到这时还执迷不悟,怎容留高氏在太孙身旁继续生事她稍稍的闭了几息眼睛,竭力缓解心头的怒气,微微上前两步:“皇上,臣妾并非不曾关注太子妃的病情,昨日还召见了丹阳道长及太医院的医官,分明问得太子妃虽经大病一场,但经过道长及医官的诊治身体已经逐渐康复,怎至于过了一晚上,反而便疯笃而丧神智且臣妾早前听闻,太子妃授意太孙相请顾宜人来慈庆宫,说是自知罪错心里悔愧,意欲赔罪安抚,怎么忽而便闹出这样的场面,倒像是大动了干戈一般,来龙去脉还请皇上明察,方才能杜绝宫中滋生谣言。”

    太子妃那位已经被宫卫制服的心腹宫人,眼瞅着太孙终于返回,似乎才有了底气,此时昴着头颅高声辩解:“太子妃确然是打算向顾宜人赔礼,请托顾宜人对轩翥堂诸尊长代转太子妃的诚意,修弥太孙殿下与赵门之间的误解,怎知顾宜人却对太子妃冷嘲热讽,高姑娘在旁听着愤愤不平,指斥顾宜人以卑犯尊,顾宜人竟亲

    口承认了是赵修撰与周王串通,指使她于娘娘宫宴上陷谤太孙及高郎君,太子妃气怒,欲令我等押顾宜人向皇后申诉,顾宜人却拿起案上匕首意欲刺杀太子妃,多得高姑娘替太子妃挡了一击,但高姑娘却不幸被顾宜人刺中要害,当场毙命!太子妃因高姑娘惨死,气怒方使神智大乱,下令击杀顾宜人,正好周王妃至慈庆宫,顾宜人夺门而出飞奔来此,周王妃不问青红皂白便要包庇顾宜人,我等自然不会让顾宜人离开,不想宫卫反生误解,竟听信周王妃的话将我等制住。”

    春归听了这番漏洞百出的话实觉可笑,简直不愿理论,也拉了拉张口欲言的明珠,阻止了她的辩解。

    说到底这场险变,察明是非黑白不废吹灰之力,关键是弘复帝的意志如何,是要继续包庇太孙,还是主持公道,或者“小事化了”只究那心腹宫人信口毁谤的罪责,仍把太子妃以“静养”之名幽禁南台。

    “臣请皇上允准禀应。”兰庭此时上前,长揖礼请。
1...120121122123124...27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