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首辅家的长孙媳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刹时红瘦

    “小殿下我已让福安悄悄从角门送出,交秦王府的接应之人,殿下也速请回吧。”吴氏冷然道。

    “那位大夫和稳婆,吴宫人应当知道不能留活口吧”秦王又是一笑。

    “稳婆也就罢了,大夫却是魏国公的亲信!”

    “郑秀已经死了……”秦王逼近吴氏,捏了吴氏的肩膀,嘴唇凑近吴氏的耳鬓:“躲什么躲,你一个半老徐娘,莫不是还以为孤王会为你姿色所动有意轻薄不成你应当知道,这次别苑有贵妃在,外人自然不敢窥探,可要是贵妃产子的消息是从这别苑里的人嘴巴里外传,秦询有所耳闻的话,对贵妃而言是何等灭顶之灾一个失了势的妃嫔,和一个大权在握的太子,在皇上心目中孰轻孰重事态已到如此危急关头,稍有大意,那才是真正的满盘皆输。”

    秦王大笑而去。

    于是弘复十三年四月初一,秦王谙侧妾姜氏终于再诞皇孙,而在宫外别苑静养的郑贵妃这日突犯疾症,清早,宫人吴氏请秦王至别苑安抚贵妃,秦王直到听闻姜氏顺利诞下子嗣,才赶回秦王府。

    次日,秦王亲自往乾清宫报喜。

    又次日,秦王往贵妃居住别苑报喜。




第774章 如此“临幸”
    贵妃此时当然已经清醒,而那大夫和稳婆也确然已经被吴氏杀人灭口,尸身便填埋在别苑里的一口废井之中。

    贵妃从昏迷中醒来,已经不见了自己拼着九死一生好容易才生下的孩子,虽然有吴氏安抚劝慰,也忍不住把秦王好番破口大骂,虽刚刚产子,还是靠吸食乌香才终于让情绪略微平静,不过这时眼看着秦王竟然昂首挺胸站在她的床榻前,开口就逼要兄长留给他的令符及联络人,贵妃的怒火顿时又再烧透了天灵盖,抓起引枕就掷向秦王。

    奈何到底身体没能完全康复,引枕不过是滚落在了脚踏前,贵妃自己倒是气得嗓子都被噎住了一般,手指着秦王,却骂不出一个字。

    吴氏一边替贵妃顺气,一边怒视着秦王:“殿下就急于在这时逼迫娘娘殿下可还有半分良知”

    “吴宫人,贵妃糊涂,你也跟着愚蠢了不成是我愿意在这时逼迫么而今的情势你们当真认为还有时间拖延我实话告诉你们,皇上的病症已经加重,是势必无法撑过今冬了!等太子克承大统,可就为时已晚!”

    秦王说完转身:“贵妃疯疯颠颠,理智尽失,我也不愿打扰贵妃调养,吴宫人跟我出来吧,孤王以为,吴宫人尚有几分理智,也懂得轻重缓急。”

    吴氏何尝见过秦王在贵妃与她面前如此桀骜的态度,这一气也着实是非同小可,又担心贵妃被秦王气出个好歹来,她也只好让福安过来安抚贵妃,福安见吴氏真打算对秦王服软,也忍不下心口的恶气:“好个得志猖狂的中山狼,真该他受千刀万剐死无葬身之地!”

    “而今小殿下在他手中,少不得咱们得忍这一时之怒,待……娘娘日后被尊为太后,便是这中山狼位登九五,也不敢对嫡母不孝,那时候……再想办法除了他,保小殿下得皇位。”吴氏压低声交待福安:“你好生安慰着娘娘,千万别让娘娘气着玉体,要实在不行……服侍娘娘吸食一些乌香压着点火气吧。”

    秦王已经负手站在院子里,仰头看着那株榴树,眸子里冷意吞吐,脖子上隐隐突出一条青筋。

    似乎听见了吴氏的脚步声,他回头。

    吴氏还不及发火,便见秦王一笑。

    “孤王忽然不急着和吴宫人谈正事了,孤王对福安大有兴趣,请吴宫人叫她出来,并安排一处房舍与我,交待闲杂人等不可打扰。”

    吴氏怒极:“殿下究竟想干什么!”

    “我想干什么,吴宫人不必问,因为一阵后吴宫人自然就知道了。”

    “你……你是想凌辱母婢!”

    “我连养母都敢凌辱,凌辱母婢又算得了什么”秦王哈哈大笑,待笑声收敛时,眼眸更冷青筋更突:“吴宫人,你口中的小殿下现在可在我手里,那就是郑氏所生的孽种,他活着对我才是风险,我随时都能让他夭折。”

    “你这个畜牲!”

    “郑氏及你们这些恶仆,从来都只把我看作畜牲,我又哪里该有人性呢”秦王眼底的森冷也终于

    迸射。

    屋子里郑贵妃已然在吸食乌香,吴氏忍着胸腔里如岩浆翻滚的恨怒,她示意另一个宫人服侍贵妃到底还是把福安给唤出了外间,未语,便是大礼相拜,惊得福安目瞪口呆,待吴氏含泪说清原委,福安倒是大义凛然:“宫令不用为难,婢子知道而今情势咱们必须忍气吞声,为了小殿下为了娘娘,婢子愿意去涉这趟险难,不过婢子宁死可都不受那畜牲玷辱,论他什么皇子龙孙,一个贱人生的孽种,还不配给主公及贵妃娘娘提鞋的,婢子必定让这贱种自取其辱。”

    福安其实才二十出头的年纪,她并不是当年随贵妃嫁入东宫的丫鬟,被贵妃择为心腹时,秦王实则已经立府娶妻,但这并不妨碍她对秦王的轻视,因为她着实看惯了贵妃一直以来对秦王的苛辱,她性情颇投贵妃喜好,也正是因为她虽为宫人,却从来不觉自己低人一等,她一贯刁蛮跋扈,虽是弱女子,手上却已染了其余弱女子的鲜血,她并不蠢笨,不是看不清眼前的情势,只确然宁死也不愿任人鱼肉。

    一间屋舍,是福安自择,在这里她曾经悄悄窥望过魏国公,她还记得那日魏国公是专程来看望贵妃,贵妃在午休,魏国公便踱步来了这院落,站在屋舍外的那株秋海棠边,白衣如雪,像谪仙误坠凡尘。

    福安看来魏国公才是这个世间最尊贵的人,是她唯一不敢接近和唐突的。

    魏国公被处斩的那一日,她把那株秋海棠移栽到了自己的值舍前,而这一处院落,从此荒芜。

    但这个地方对她仍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今日她便择了这里,痛斥秦谙是多么的不自量力猪狗不如。

    此时她冷冷看着随她身后步入此间的男人,竖起眉头刚要开骂。

    秦谙已经重重一巴掌刮在了福安的脸上,当即把这个不可一世的宫人扇得摔倒,他上前,鞋底踩着福安的面颊:“别自作多情,当孤王稀罕你这样的庸脂俗粉,摆出那副烈女贞妇的形容来还真是引人发笑,福安是吧,你知道孤王想要‘宠爱’你想了多久了”

    鞋底终于移开,秦谙蹲着身,手指钳起福安的面颊,看她嘴角渗出的血迹,眼底终于有了笑意:“我家王妃第一次入永宁宫,向郑氏奉茶,就是你在她的下跪的蒲团里藏了银针吧,这手段你用得极其熟络的,也不少用在孤王身上,永宁宫那婢女环儿,不过是对孤王笑着说了几句话,你怎么对付她的用金簪子戳烂了她的嘴,一日十余回,用滚水泼她伤口,她嘴上的伤口非但不愈,还因腐溃引发炎症,就这样生生被你折磨而死,孤王当时便想你这样狠毒,可无比适合当孤王的玩物。”

    “你怎么不笑啊”秦谙从怀里摸出匕首,用自己的牙轻轻一咬,利匕出鞘,那冷厉的刀锋,于是成为他手上的画笔,在福安脸上“画”出“笑容”,鲜血染了手掌,女子的惨叫声终于再难忍耐,但这当然不足够让秦谙心软停止暴行:“对我笑便是死罪么怎么办现在你也冲我笑了呢。”

    “还有你这双眼睛,怒视人时着实美妙,孤王甚爱,所以,先取一只留作记念可好”

    冰冷的刀锋,再次直逼福安的眼珠。

    ——

    吴氏其实知道福安今日断然不会再有生机,她也未必不知根结所在,所以叫来别苑里剩余不多的这些死忠心腹,仍以永宁宫宫令的口吻发号施令:“情势迫人,小殿下已经送去了秦王府,大事告成前,我们不得不对秦王忍气吞声,你们一定要谨言慎行,魏国公已然被奸徒迫害,魏国公府也已被弘复帝抄家灭族,大事成前我们没有依靠,秦王若要加害我们,我们毫无还手之力,福安的教训,我们都要谨记于心。

    但我们不能灰心,不能绝望,因为贵妃仍在小殿下仍在,只有当贵妃赢获太后尊位,才是我们报仇血恨之时。”

    没有众志成城的高呼响应,现场一片死寂。

    吴氏知道这里的人和她一样,说到底也和福安一样,他们不是不知道胜算甚微,但绝不可能苟且偷生,一直忍声吞气下去。

    秦谙再出现时,手上血迹已经清洗,那染血的外衣也换了一件。

    “好了,吴宫人,是该谈正事的时候,令牌和联络处你都好生交告予我吧,你总不想,看你们尊贵无双的郑娘娘也被我当作牲畜不如的东西折磨欺凌。”眼底的森冷已褪,脖子的青筋也消,秦谙似乎恢复了寻常的温文与谦和,如果忽视他这时的口吻的话。

    “奴婢绝对不会将令牌交给秦王,奴婢相信秦王也不会乐意与我们拼个同归于尽,让太子秦询和赵兰庭等人坐享渔翁之利!但奴婢答应秦王,秦王想如何行事,奴婢会交待隐卫执行,奴婢也想提醒殿下,尊贵妃为太后是我们最后的条件,小殿下毕竟为贵妃怀胎十月所生,是贵妃和殿下的骨肉,我们不是殿下的敌仇,福安冒犯殿下,她乃死有余辜,奴婢担保今后,凡郑门余部无人胆敢再对殿下不敬,我们唯一的条件,便是殿下必须敬重贵妃。”

    秦谙盯了吴氏一阵,到底是笑了:“也罢,那你可听好我的交待了,第一件事,别让福安死了,过几日,孤王还会来此‘临幸’……”

    待秦谙离开后,娇杏的一缕亡魂才飘离这处别苑,自是直往太师府斥鷃园,而这日春归正好在接待从江南远来的客人,不是别人,是兰心姑娘的未来夫婿周小郎。

    原本兰心已经除服,周家大可请期了,无奈赵都御的意思仍然不愿让妹妹太早出阁,又兼周家也有送周杰序寄籍京都参加乡试的想法——周、赵两家门第虽然说不上不般配,但兰心也的确属于低嫁了,周父对周杰序的文才还是有些自信的,所以认为,倘若周杰序能于顺天府举行的乡试中举,多少也能弥补门第存在的不足,谁让江南虽然也数才俊聚集之地,但论大比,应天府确然不能与顺天府相提并论,后者的含金量才是天下之首。

    当然更重要的是周杰序的制艺若能得三元及第的赵都御指点,俨然更有金榜题名的机遇,或能更早得到赵都御的赏识,早些把准媳妇娶回家,那才真是四角俱全了。

    所以周杰序就这样被父母大人“打包”送来了京城,寄宿在未婚妻家里了。



第775章 恶戾之群
    周家当然不会莽撞到“先斩后奏”的地步,事实上周杰序要来京中寄籍参考的事周父是先商量了兰庭,兰庭同意后周杰序才被“打包”送出,不过在春归看来这小伙子倒也对父母亲长的决断并没有不满,不甚在意是否暂时寄人篱下。

    她给周小郎安排的客院是在西北角,整体看来属于内宅的范畴,却与怫园隔着一条甬道,开了角门能直通府外,又方便和太师府里的小郎们来往交流,这正是对待自家亲朋的安排,也是表明已经把周家看作姻亲了。

    而这回接待,也无非是叙些过场话,春归当见周小郎落落大方,便刻意叮嘱他几句:“轩翥堂有族学,却不仅仅是宗族的子弟,也有外人在这儿寄读的,不过族学的先生管得严,倒不像另些人家的族学那样良莠不齐,小郎君备考时大可和族学的学生探讨制艺,不过我先提醒小郎君一声,我家族学里的学子可不乏激进之士,辩论起来完全不顾主客之别,该吵的就和他们吵,莫怕得罪了他们,你能把他们给吵服了,他们才不会对你白眼相向。”

    这话刚说完就见娇杏飘然而至,春归便也不多留周小郎,怎知周小郎才一告辞,沈夫人后脚便至,又拉着春归说了好一阵话。

    “我瞅着周家小郎着实是个好后生,足见庭哥儿心里还是关爱二丫头的,便是老爷有心挑剔,也着实挑不出周小郎的毛病来,春儿,你知道我,我只把庭哥儿当亲儿子把你当闺女看待……”

    春归:……

    沈夫人这意思,感情我和大爷成兄妹了

    沈夫人完全没意识她话里的歧义,自顾往下说:“我是没法和二丫头亲近的了,好在我也没有亲闺女,还不至于眼红二丫头能得此良缘,我的意思是,六哥儿今后的婚事,我是个没见识的人,就怕耽搁了他,老爷就更加靠不住了,庭哥儿到底不能自个儿去考察别家闺秀的品行,所以我想来想去也只有春儿能指望了,你这时可就得帮六哥儿留着心,有合适的闺秀,该定就给六哥儿先定下来,我没别的想法,就望着六哥儿日后的妻室跟咱俩

    个一样豁达,别端世家千金的架子反给我这当婆婆的冷脸瞧,其余的就全靠春儿替我掌眼了。”

    得,别人家子弟的姻缘遵的是父母之命,就太师府的子弟,仿佛都靠兄嫂牵线搭桥

    但沈夫人既然开了口,春归也着实不好推脱。

    因为虽非她主动,近来也担着沈夫人一件人情呢。

    话说来还是未免朱家老太爷做出更多荒唐无稽的事体,春归在征得兰庭同意后果然去了朱家拜访,朱老太爷还在气头上根本就没见她,老太太也自称三灾六病不断见不得人,于是春归只见着了几位舅母。

    舅母们虽不至于给春归冷脸,可当听明白春归的言下之意后,当面没有说什么难听话,背地里却跟亲好之族抱怨,说什么春归见识浅,竟相信科场公允的套话,国朝的仕途什么时候是靠儒生们文章的优劣了真正靠的不都是人情提携总之那意思,兰庭固然不会不睦亲族,奈何娶了个短见的妇人,偏要按自己的想法疏远朱、赵两门的姻亲关系。

    春归倒不在意这些闲言碎语,因为这些本来就是胡说八道的蠢话,丢的是朱家自己的颜面,修好的事儿她先给了态度,但也拦不住朱家人自己执迷不悟不是

    倒是沈夫人听不得人家说春归一句不好,四处澄清,就拿太师府的子弟说事——有哪一个是靠门荫哪一个不是靠实打实的科举考取的功名底下一辈的,唯只有兰庭这连中三元的而今才得高位重职,朱家人敢说这是靠人情提携国朝有几个年未及冠就能连中三元的人才

    沈夫人的几连问终于逼得朱老太爷出面澄清。

    说女子无才便是德,所以朱家的媳妇们才会如此短见,朱家子弟从来没想过靠人情提携登科入仕云云。

    总之是表示朱、赵两门姻好关系一直不变,作为家主朱老太爷十分欣慰能有兰庭这么个外孙,遗憾的是家中女眷短见,才造成诸多误解,不过有女子无才便是德这么句话遮掩,也就成了情理之中。

    朱老太爷能够完美下台了。

    春归才不管朱家几位舅母心里会否觉得憋屈,也不管明眼人对朱家男人们究竟是何看法,总归朱老太爷自认为可以下台不再兴风作浪就算此事告终,可以存档不问了。

    所以沈夫人也算歪打正着又办了一件有益兰庭的事儿,春归领这人情。

    但按赵小六那熊孩子的脾性,春归也没打算真现在就急着替他物色媳妇人选,用一番好听话送走了沈夫人,终于得空听娇杏的禀报了。

    娇杏先说了秦王的计划,忍不住对于今日发生的事恨声连连:“大奶奶是真没看见,秦谙这厮究竟有多狠,他把福安的眼珠子活生生剜出来一只,竟丢进福安的嘴里逼她自吞了。”

    春归也听得全身寒毛都炸了起来,深吸了好几口气才道:“就是一群疯子,论造孽,还是郑贵妃自己种的孽根!秦谙是她养子,若非是因为自幼饱受她的虐折,怎会丧失人性!便连程玞,因母兄的爱护,也不至于像秦谙一样丧尽天良!那福安包括吴氏,连带着郑贵妃身边现存的所有心腹,谁有人性了吴氏不照样留着福安的命让她长受秦谙的虐害!”

    这晚上兰庭回府,听了这事,倒是认同春归。

    “这些人都想为刀俎,把别人当作刀俎下的鱼肉,他们难道不知情势如此,他们胜算甚微说什么不愿苟活,无非是忍不下胸口那股暴戾之气罢了,郑秀纠集的就是这帮暴徒,郑秀知道这些人为什么不会背叛,因为他们从来不论是非黑白,自己受到虐折,只有加倍实施在他人身上,自己才会觉得痛快,他们认为这就是公允,这就是平等。”

    一个疯子根本无能颠覆这个天下,但天下并不仅只一个丧失人性的个体。

    郑秀的行为,便是把这些人集合成为群体,且不断助长他们的恶性,这些人不图名利,不惧死亡,他们图的就只有——行恶。
1...256257258259260...27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