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辅家的长孙媳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刹时红瘦
秦王妃并非多妒的人,春归可还记得秦王府小皇孙的洗三礼时,她虽没受邀,小姜氏却特意捎来几枚红鸡卵给她做个好兆头,那日说起秦王妃来可是一口一声称赞,言道秦王妃极其乐意让姜才人自己教养小皇孙,又自谦她本是出身寒微,论起才华修养来着实不如姜才人,虽是正妃,却难以担当教养子弟的职责,小姜氏说这话,固然是有抬高姜才人的意思,不过在春归看来,若非秦王妃当真有这肺腑之言,按小姜氏的品性,势必也不会无中生有。
秦王妃也许不知道秦王在图谋什么,秦王府的庶长子究竟是谁所生,甚至姜才人“生产”那日,秦王妃根本就是不在秦王府,可她毕竟是正妃嫡母,姜才人产子后,秦王妃必定也见过庶子,夭折的事瞒不过她,因为先天不足身体孱弱的孩子怎会突然变得壮实健康秦王妃是个老实人,得知秦王隐瞒庶子夭折混淆皇室血脉,她又怎能不提心吊胆呢
根本不用春归试探,她只需要稍微留心几分秦王妃的神色,就能看出破绽来。
“连氏的孩子还活着,这是一件好事,虽说现如今我也不能告诉施世叔其中的秘辛,不过孩子有了下落,施世叔应当能够安抚连氏稍安勿躁了。”兰庭听说小儿的胎认被春归确定,倒觉得如释重负。
而这一日,秦王府中,傍晚。
劳累了一日心弦也紧绷了一日的秦王妃好容易再送走最后一拨客人时,终于才长长的吁了口气,但她顾不上歇息,急急忙忙往姜才人的居院去,瞧着姜才人正抱着婴孩儿逗哄,连忙赶前几步,开口就是“才人不用多礼”,就坐在炕沿儿上一眼眼瞅着那婴孩儿满脸的愁云,到底当着众人面前也不好多说什么。
还是姜才
人把婴孩儿交给乳母,摒退闲人。
秦王妃就迫不及待开口了:“晚溪,我怎么都觉着这事太危险,虽则说殿下是怕皇上知道旼儿夭折了痛心,可毕竟混淆皇室血脉……”
“王妃,这孩子本就是养生堂里无父无母的孤儿,能做金枝玉叶般养大是何等福份王妃一贯仁厚,总赞同王爷收养个孤儿并非行恶而行善吧”姜才人倒是和颜悦色一番安慰:“再则讲,便是旼儿那孩子养大了,毕竟是庶子,王妃还这样年轻,日后必定能替王爷生育嫡子,只要爵位是王爷的嫡子继承,收养的这个孩子算什么混淆血统呢王爷纯孝,是逼于无奈才行此下策,是宁愿担当风险也不让皇上万一因为旼儿的夭折加重疾症,这是至孝至忠之事,王妃何必忧心忐忑”
“可这许多年,我都难有身孕……”
“无非是因为王爷早前一直忙于外务,难免冷落了内闱,王妃便放心吧,王妃心地如此慈悲,上天神佛必会庇佑,否则这世间还讲什么善有善因”
姜才人一番话把秦王妃说得无言以对,也只好勉勉强强的颔首,可忧愁的情绪仍然明晃晃摆在脸上,姜才人只好再劝:“而今王爷及阖府的安荣,可都指着皇上,若要是皇上因为旼儿的事万一让病情恶化……太子定然会用这把柄生事,这可关系到王府百来号人的生死荣辱,王妃千万莫要露出破绽。”
秦王妃这才坚定的颔首,拉了姜才人的手道:“我就是心里担忧,自然不会把这件要命的事透露给旁人,我是个没用的,这些年多亏得晚溪你协佐王爷,我别的不盼,便是我没那样的福气,也但望着你能为王爷再添一个麟儿,还有办法让王爷的亲生子继承爵位。”
这妻妾二人互说了好番体贴话,秦王妃才告辞,可往自己的居院缓缓行走的途中,她忽然就站住了步伐。
掺扶着秦王妃的宫人以为王妃是觉得疲累了,正要说叫来肩舆,王妃却扭头看她,又像根本没看她,眼睛里只有一片恍惚,宫人几疑王妃是中了暑气,刚要询问,手臂就被抓紧了,惊得她险些低喊一声。
“我怎么觉着……旼儿夭折,连我都哭了好些场,但阿姜至始至终却平静得不像……旼儿可是她怀胎十月所生,她怎么……这么多年来,她也好容易才诞育子嗣,不足月就夭折了,可阿姜怎么能一点不伤心难过”
宫人呼出一口气来:“王妃可总算发觉了!”
——
姜才人原本就未经过生育,秦王妃走后她也干脆不再装模作样,取了脑门上系着的夹带,拭净了被捂出的汗珠,便让人取了冰镇的香瓜片来,一连吃了半碟子。
就有个宫人过来,低声道:“才人,王妃到底还是察觉了蹊跷。”
姜才人微微一笑:“这会儿子她才终于察觉,也真够迟钝了。”
“但奴婢一直不明,才人为何要让王妃生疑呢”
“她那脑子,便是生疑,也不会想到旼儿根本就是殿下和贵妃的孽种,只会怀疑我是佯孕,我猜她立时就会逼问良医正,殿下知道了,岂不更加厌恶她愚钝不堪,殿下日后真有
位尊九五的一日,也势必不会容她这个蠢妇做六宫之主,赌到这个地步,我自然不会再屈居这蠢妇之下,但我不能争,只能让殿下对她忍无可忍痛下杀手。”
那宫人却一脸的担忧:“可是才人,小殿下虽非才人亲生,却是殿下的骨肉,但殿下对小殿下的夭折竟然也……才人知道殿下这多秘辛,奴婢就怕殿下会……”
姜才人斜了一眼心腹:“殿下对郑氏是多憎恨莫说那孩子是自己福薄夭折了,即便没有夭折,难不成殿下还真会容郑氏所生孽种占着长子名义尊郑氏为太后郑氏要真成了太后,第一个不放过的可就是殿下!殿下和那孩子根本不是父子,是你死我活的仇敌!至于我……殿下才不会杀人灭口呢,因为我和殿下原本就是一样的人,只有我懂得殿下心中的愤恨,只有我懂得殿下的心情,九五之尊,称孤道寡,不过谁又真正愿做那孤家寡人呢殿下离不开我,因为他在我的面前,才不需要任何伪装。”
这话音刚落,姜才人便抬起眼眸,莞尔一笑。
因为她刚好看见秦王一脚迈进她的寝居。
宫人被吓得魂飞魄散,不需任何示意便急急的告退,姜才人却一点不见惊慌失措。
秦王也果然一笑:“你倒真是个剔透人儿。”
“殿下就不怪妾身这般算计王妃”
“她算哪门子王妃,一个市井妇人罢了,你不也知道我根本不会在意那蠢妇不过我要废黜她,总得有个名义,你这只是在替我找名义而已。”
秦王伸手,似要把姜才人揽入怀中,不过手掌最终只是放在她的肩头,且还狠狠用了些力道,刹时间半垂的眼睛,似乎泼入了浓墨一般黑不见底:“可是晚溪啊,你说你又没有和我一般的经历,你怎么就敢讲当真理解我的愤恨和心情呢”
姜晚溪仍然笑意嫣然,一点不见慌乱:“妾身若说,很小的时候就做了一个梦,梦到殿下遭遇郑氏多般凌辱与折磨,殿下怕是不会相信的吧”
“梦”秦王唇角一斜。
“郑氏那恶妇让殿下于大雪纷飞时候裸着上身,跪于雪地里,三伏酷暑之季,又让殿下跪于烧通地热的暖阁,殿下满身大汗,口干舌燥,但暖阁只有马溺能供殿下止渴……”
“别说了!”秦王怒目忽张。
但姜晚溪却上前一步,环了秦王的腰:“我第一次见殿下,便知殿下绝非懦弱之辈,殿下所有的隐忍,无非是为变本加厉相报。我对殿下不是同情,更加不是怜悯,我爱慕是殿下纵然饱受虐折,却仍然未被那些强敌摧毁的心志,我那时候就知道,殿下才是这世间真正的强者,且我坚信殿下势必会将仇敌践踏脚下,这世间万千男子,谁也不敌殿下如此坚韧,而我,一直厌腻的便是被所谓礼法规教绑缚那些迂腐之人,比如甄怀永,什么父慈子孝什么亲亲尊尊,他自己是父祖家族的工具,同样也把女子视为器用,他以此为荣,可在我看来,却是愚蠢不堪。”
“所以殿下,虽然我与殿下经历不同,但我理解殿下,更仰慕殿下,我命中注定,便是与殿下同生共死之人。”
第781章 夏日宴聚
转眼七月,姜才人已经完全“恢复”,她请来堂妹,这日又行商量。
“我想筹办一场雅集,也无意广发邀帖,亲朋好友之外,便即邀请易夫人、顾夫人等些雅客,只是我毕竟身为侧室,也不好僭越,以秦王府才人的名义相邀,想来想去还是请托阿妹代我主办更加妥当,这样一来地方就不好定在秦王府,我的想法是在外头择个靠山引水的游苑,也权当消暑了。地方我来定,肴馔茶酒也由我来张罗,这些事半点都不由阿妹操心。”
小姜氏自然一口应承。
姜才人又道:“我听说甄家有个姑娘够了及笄议亲的岁数,甄世母也交待了你留心各家没定亲事的小郎君”
“是大房的楠姐儿,说来也是底下一辈儿头个及笄的女孩儿,可大房老太太过世得早,偏桑大哥也因病早逝,桑大嫂寡妇人家多有不方便处,所以只好请托了婆母为楠姐儿操持议亲,婆母也是把这事儿主要交给了大嫂,大嫂起初是听说我姨丈家里大兄的长孙,年岁和楠姐儿相当,便向我大听那孩子的品行和婚事,我问了姨母,却是一早就和亲好之族定了娃娃亲的。”
姜才人又笑道:“何必舍近求远呢,晋国公府的董六郎,又有太师府的赵三郎,论门第论才品,哪个配不上甄大姑娘照我说,从来雅集茶会,也多有邀请小郎君和小娘子互相交流亲近的,且这回既是在外头赁了游苑逛玩,就更该让小辈们也跟着来一同热闹热闹,只甄家既是为了相看,便也不好做得太露痕迹,也无非各家的小郎君和小娘子都一同邀请来,就像是普通的宴集聚会了。”
小姜氏也不防堂姐有心算计她,又点头答应下来,且觉得堂姐是为她着想呢,要这回真能连带着议定了楠姐儿的终生大事,婆母自然是欢喜的,也利于她和妯娌们更加亲睦。
回家后便和自己大嫂商量。
甄大嫂听后却有几分犹豫:“董六郎虽非晋国公世子一房子弟,却也是晋国公的嫡孙,听闻文武双全更在董大郎之上,很得晋国公器重,这样的儿郎,晋国公府在婚事上当然不会轻率,我们家虽也是世族,恐怕也难以
高攀。”
“我因和顾夫人要好,有回也见过晋国公府的三太太,三太太的性情与易夫人极其相类,或者不那么在意门楣,且三太太又极其敬重易夫人,我想楠姐儿若能讨易夫人喜欢,这姻缘就算八字先有了一撇儿。”
甄大嫂勉强颔首,转而又笑道:“倒是太师府的赵三郎,我起初也是考虑过的,他虽是庶出,不过听说诗赋文采极佳,太师府的门风也一直清正,不比那些苛薄打压庶子的人家,楠姐儿若能和赵三郎结缘,日后万万不会因为是庶媳便受委屈。更别说顾夫人这妯娌又是个极易相与的,那这回聚会,可不能落下了沈夫人。”
小姜氏征得了长嫂的认同,便开始张罗起来书帖筹请的事儿。
春归很快收到了邀帖,当下就做出了“不敢辜负姜娘子雅意”的回复,又唤来小姑子兰心:“论来你定了亲事,不便再赴别家的宴会,不过这回既姜娘子说明了只请亲好之族,如晋国公府、沈学士府等,于我家而言都不算疏远,所以你随我一同赴请倒也没有妨碍,又连你二哥、三哥、四哥那日既都会去凑兴,理所当然也不会落下周小郎,虽则是郎君闺秀必定是分开席面,但既是雅集茶会,宴后少不得诗文添趣,郎君们切磋文采,咱们隔着屏风画扇也能听上一听权当赏评,二妹妹必定是乐意现场见识周小郎的诗情词意。”
兰心把话听到三分之二就已经欢喜雀跃,直接忽略了春归最后一句打趣,笑吟吟的扭着春归的胳膊说“多谢嫂嫂带我出门放风”,回到自己的居院,就开始挑选起三日之后该着哪套衣裙,又把妆奁里的簪钗首饰逐一挑选了一番,恨不能眨眼之间就到赴请之日。
又说姜才人择中的游苑,实则便是位于什刹海一侧,与万岁山禁苑遥遥相对,这游苑乃是当代赫赫有名的一大商贾伏逢宪所有,从不赁予普通人,当然姜才人是打着秦王府的名号与伏逢宪洽谈赁一日蓬莱园事宜,伏逢宪又哪能把她当作普通人对待
而在赵兰心的翘首以盼下,也终于到了聚会日。
不巧的是沈夫人本也兴致勃勃,奈何昨晚也不知怎么的竟开始腹泄,大半夜还闹腾
得乔庄诊脉看症,施针服药后到清早虽说症状已经缓解,却着实打不起精神,只好让丫鬟去斥鷃园告诉春归一声——浑身无力,两眼发昏,是真没法子赴姜娘子的聚会了,春儿也别过来侍疾,安心和易夫人、舒娘子几位好生玩乐一日吧。
春归倒想,沈夫人还真是有福气的人。
她和兰心乘车,兰台等子弟骑马跟随,巧的是刚到蓬莱园门前儿就正遇着了易夫人的车驾,两家本就不见外,所以春归也便让兰心下车先冲易夫人见了礼,一行人往园子里逛进去。
兰心在下车时本是冲周小郎会心一笑,目光一晃,又瞧见了晋国公府来的三个子弟中,其中有一位竟觉眼熟得紧,她不由几分诧异:虽曾经也跟着长嫂去过晋国公府,却并不曾见晋国公府的子弟,怎么会对董家这位儿郎像是哪里见过且格外交熟的情境呢
但这一诧异像极突然而起又突然而息的微风,很快便没了痕迹。
倒是当春归,被闻讯而来的姜娘子迎入一间水榭,和甄大嫂、姜才人分别礼见落座之后,才听易夫人说起跟她赴宴的几个子侄,董四郎是易夫人的次子春归是见过的,对董五郎也没多关注,只听说年纪最小那位行六,春归心里“咯噔”一下。
陶芳林曾经透露,时月回流前小姑子兰心嫁的就是董六郎,但新婚不久便守了寡,原本春归还以为董六郎是有不足之症,只而今看来,这小郎君极其英武,不大可能是病夭,那便是因为意外亡故了,只不知多少人事都已经更改,董六郎的命运是否也能免于祸劫。
当然她更担心的是……兰心妹妹总不至于移情别恋吧
一留心,却见兰心眼睛直瞅着周小郎,根本便不在意董六郎,春归才没有杞人忧天。
这人和人的缘份,说起来也确然捉摸不定,就像她的那一世应当只把兰庭当作兄长,谁曾想这一世阴差阳错成了夫妻,竟然能够情投意合。
二妹妹也是如此,那一世与周小郎压根素不相识,倒是对董六郎一见倾心,而这一世……
芳心先许了周小郎,眼睛便再不会关注其余男子了。
第782章 突生劫变
郎君们只不过是礼见了主家,便都去了另一处聚谈,一阵后今日的客人都陆续到齐了,闺秀们也都在甄大姑娘的招待下自去逛玩说笑了,甄大嫂因为更加看好的是太师府的三郎兰楼,难免特意拉着春归兜着圈子打听。
“贵府的三郎,未知今秋可会参加大比”
“三叔倒不曾有入仕的想法,所以翁爹虽然也替他请了业师,自幼读书,于经史虽也烂熟,只不如何用心在制艺上,外子常道满门子弟中,唯有三叔日后可能争取名士风流,悠然怡乐于林泉之间,不受官场世故点染。”甄大嫂一开口,春归便察觉了言外之意,她倒并不反感甄家,甚至也愿意与小姜氏交道,她早前也留意了甄大姑娘,是个落落大方冰雪聪明的好女儿,在她看来和兰楼是般配的,干脆也便和甄大嫂实话实讲了。
“这也好,原本一族一家的子弟,也犯不着个个都走仕途,只要是不效那些纨绔膏梁的习气,一味的贪图享乐,还懂得博学旁收,就不会一事无成。”甄大嫂一点都不在意兰楼是否登科入仕,听了这实话直说也没打消热情。
喝了一口茶,又道:“我原还想着,并不曾听说贵府三郎和哪家闺秀定亲,应是赵公打算着待三郎君考取功名后再谈婚事,今日听顾夫人这么一说,才知是我误解了。”
甄大嫂也只能把话说到这里了,毕竟太师府才是男方,倘若春归有意的话,自然会把话题接下去,若是无意,那她也不能再往明处趟了。
“我也不瞒夫人,我家这位三叔行事多有不羁,外子也答应过他不多干预他的婚事,翁爹本就是个宽厚的长辈,也想着三叔和未来的妻室能够琴瑟和谐最好,不拘是何等门第的女儿,最要紧的是性情能和三叔相和,可三叔至今仍未遇着有缘人儿,所以婚事便一直耽搁着。”
这话甄大嫂听明白了,不是拒绝,更不是答应,春归的意思是说赵兰楼的婚事不由兄嫂作主,也不由父母作主,竟然是听凭赵兰楼自己的意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