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辅家的长孙媳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刹时红瘦
引得举座忍俊不住。
舒娘子便对春归先介绍这妇人:“她姓严,性情却是最欢喜的,偏她家相公姓乐,性情又最严肃,不愧是佥都御史,教个儿子也是自来板正,这才多大年龄,就晓得劝谏约束阿娘了。”
春归于是晓得了严娘子的丈夫已经官至四品,隶属都察院,根正苗红的一位言官,律法赋予了他只要秉持正义,甚至可
以指着皇帝鼻子斥骂的特权——当然,如果不幸遇到位暴君,也是会掉脑袋的。
紧跟着的客人,有丈夫职属六部的,有翁爹权及廷议的,且这些人看上去都对舒娘子不管调侃还是笑谑都安之若素,也不介意今日是给春归做陪的说法,显然都是舒娘子真正投契交好的知己,而舒娘子邀请她们,目的也相当明确。
就是为了给春归在京城交际圈打下基础。
&n
第190章 自尽而亡
这时回想当年,应是不知情为何物。
不曾谋面的男子,只因父母定下了盟约,就当成是终身所托,还在闺阁时,就决定要生死相随不离不弃了,原因全天下都是明白的,贞洁节烈四字。
我躺在床上苟延残喘的时候,身心仍为自己即将这样死去激动兴奋着,其实从未深究过值与不值,直到……那个未曾谋面的人隔着窗户让我警醒。
他说:“舒姑娘当真爱慕不才若是这样,我顾家必定坚守婚约,就算没有文定,但我家手中有信物,还有见证人,只要令尊还在意名声,就不敢言而无信,姑娘愿意宁死信守诺言,不才也决不辜负姑娘的真情挚意。”
“可是舒姑娘,我们未曾谋面,姑娘的爱慕又是因何而生呢”
“倘若姑娘只是因为道义,那就大无必要了,我们的父亲是好友,这才定下我们两个的姻缘,但两位长辈已经做不成好友了,所以取消婚约也是情理之中,舒姑娘何必因为负愧二字枉搭性命呢舒姑娘并没有辜负不才,不才可以对天发誓,是自愿取消与舒姑娘的婚约,今后若有半字诋毁姑娘的清名,顾济沧不得好死。”
“舒姑娘,你所信守的教条真有那样重要吗为什么你明明没有做错任何事,却要受到死亡的惩罚”
“只是令尊违背承诺而已,且是我们双方自愿解除婚约,所有人都可以毫无负累的生活,舒姑娘为何就非死不可呢一个人活着,就真的只有被教条规束的丁点意义了吗舒姑娘,不才恳请你仔细思量,如果你仍然坚持婚约,济沧也不会退让,但为了一句虚枉的信诺,真的值得这样吗”
是啊,值得吗这条规律是谁制定,制定人有没做到都无从得知,为什么我就要为了这条规律搭上性命呢值得吗所有人都觉得这个约定可以放弃,没有人因而遭受祸难,我为什么用生命去悍卫呢
舒娘子现今回想,仍觉可笑:“我那时想着我的父亲,认定他是一个冷血无情的人,后来我再想想,我应当是误解了我的父亲了。是,他不是个言而有信的君子,毁弃前盟再攀高门是为了他的仕途打算,但他也未必没有为我着想过,至少他择定的人,也就是我现今的夫君,确然是个百里挑一的良人,父亲当时也怕觉得我无可救药了,为什么宁愿一死也不体谅他的苦心。”
她拉了春归的手:“我过得很幸福,所以我更加不能忘怀你父亲当年的劝导,我想如果没有他,我现在已经是一缕亡魂,死得莫名其妙稀里糊涂,真是妄来人世一遭。我也想过报答,但后来我听说你父亲也娶了亲,且和你的母亲琴瑟和谐,我想这样是真好,我们两人,到底都有了各自的完满。”
“真庆幸父亲当时能劝服世母。”春归由衷道。
却忽然手上,感觉到了泪滴。
“你父亲过世的第二年,我就听说了,当时便觉遗憾,心说他是我的救命恩人,没想到此生终究缘悭一面了。我也遣人打听过你和你的母亲,但那时收到的消息是已经过继了嗣子,生活还算安稳,因着毕竟是相隔两地,我也没再想着联系。没想到后来你们竟然遭遇了这样多的险难,我一直到听见京城里的流言蜚语,竟才晓得你嫁给了赵家长孙,也才知道你的母
亲竟然也不幸离世。”
说着说着舒娘子的神情不免凝重:“京城就是个名利场,太师府的人事想来也是看似单纯而已,我很担心你只身无靠,也不知得受多少煎熬委屈,当听闻消息的第一刻,便送了礼物上门,原是想替你撑撑腰,没想到你这孩子倒是原封不动给我退回来了。”
春归:……
 
第191章 会试之前
朱夫人是自绝在朱家门前,具体为何,从前的恭顺侯夫人也不可能在场目睹,她与朱夫人本无多大交情,当初听说朱夫人的亡故,也只是觉得突然而已,并没有兴趣去刨根问底,不过还是听说了,因为朱夫人被夫家休弃后,自绝于娘家门前,就算当时事故还没有水落石出,罪魁祸首万贵妃没有浮出水面,但皇上仍然亲自安抚朱老太爷,认为朱家并没非教女不严之过,可惜朱夫人因为一时妒恨,才行差踏错。
春归依稀明白了兰庭为何怨恨外家。
必定和朱夫人的自尽不无关系,为了虚名浮利逼杀血亲骨肉,这样的指控也都和这场事故牵连得上因果关系。
但春归忍不住的想,就算那时候一家之主赵太师不在京城,没有办法阻止干预皇上盛怒之下不由分说处治朱夫人,但做为丈夫的人呢他为何没有铤身而出
好吧,春归转念一想,凭她对自己那位翁爹的认识,应当也做不出来为了妻子抗旨不遵的事体,她奇怪的只是兰庭为何对丝毫没有做为的父亲全然不存怨气。
赵大爷可万万不会是愚孝的子孙,看他平时怎么评价自家父亲和叔父就可就一斑,所以不大可能是因为毕竟为父的观念,摁捺下父亲对母亲的丝毫不曾庇护,就算是赵大爷通情达理,考虑君令难违的因素,不至于和父亲反目成仇,但也不应当丝毫不存怨气。
难道赵大爷的通情达理已经到了超凡脱俗的地步
再多的疑问,春归目前也是不好问的。
原本太祖建国,将会试考期定在二月,直到今上执政,认为二月天气未曾回暖,考生晚间烧炭取暖,极易引起火患——这可不是当今皇上杞人忧天,事实上建国以来,贡院起火的事故就断非一例,甚至在英宗时期,还发生了因为贡院起火导致九十余举人丧失火海的惨痛事故!
把春闱试期定在三月,朝廷认为的确能减少火患的可能。
所以这件事情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所以今春三月,兰庭终于应试春闱。
考试的前一天,他便下令锁了暖阁,以示决不再看书本一眼,上昼时便携同春归前往怫园,好好的逛玩一番,又是游湖又是赏花的,彻底不想应试的事儿,到了傍晚,仍然留连在琴馆,宁看更久月色,也不愿早些歇息。
这个地方许是因为更加幽静的原因,人在楼上坐,尚觉窗风冷。
春归便十分担心兰庭在此关键时刻着凉,万一有个头疼脑热的,发挥不佳导致名落孙山……整个京城都可得震动了,谁让赵大爷早早的成为夺魁热门了呢所谓名气越大压力越大,意外倒在会试门外的才子大有人在,春归虽然并不在意,但她想兰庭应当是在意的。
且不见自从乡试夺魁之后,赵大爷已经多久没说易如反掌的大话了
一时没忍住,春归便问道:“迳勿你对这回会试,是否不如乡试时胸有成竹了”
“你也看出来了”
灯火月色下,男子的眉目看上去更加温润些,且问这话时微微的侧偏着脸,眼角似有灯火月色的交集,偏是月色,冲淡了灯火的辉茫,让这交集而生的一点光影比月色更亮,比灯火要浅。
总之极其动人。
“呃。”春归莫名其妙发出这声应答,不知是否定还是肯定。
兰庭微微一笑:“会试的变故太多了,我不是担心考官仍敢舞弊,但就算不存舞弊的行为,文才除外,策论看重的还有观点,这就因人而异了,谁也没有必然的把握说一定能获考官的认同。”
“呃。”当又再发出这莫名其妙意义不明的一声,春归不由更觉老脸羞红,连忙补救道:“呃”
兰庭:……
他伸手,猝不及防便勾了某人的香肩往怀中一搂,想想又笑,笑笑才道:“怎么辉辉看上去,比我还紧张了”
春归已经不因两人的亲近而手忙脚乱了,这时只是悄悄用手指摸摸鼻梁:“实在见惯了迳勿胸有成竹的势态,冷不丁听你说没有把握,我就跟着七上八下了。”
“你不用担心,我虽说没有十成的把握,但也有五成,再兼这些日子的努力,更增三成,剩余两成只好听天由命,但也比大多考生算是乐观了。”
春归终于找到一句安慰的话:“其实就算不得会元,也不打紧,凭迳勿的才学,至少进士是手到擒来的,上了金殿,有皇上亲自取士,迳勿考取状元仍然十拿九稳。”
兰庭颔首,眼睛却看向窗外的远方:“本不打紧,但既然我选择了这条路径,总还是不能免俗,希望着尽善尽美的,三元及第,这个起点对于经济仕途而言,无疑极高,注定会比旁人更易平步青云,
既有希望,当然要竭力争取。”
“迳勿是想……”话说了一半,又没了下文,春归不知适不适合这时细问。
“我想把步子赶得快些。”兰庭却主动回应:“我是家主,继承了祖父留下来的一切人脉,但并非就能轻易赢得人心向服,毕竟太师府靠的是历代积累的声望,而非暴力约束,我要争取人心向服,就必定得有与众不同之处,所以我不能像别的人一样稳扎稳打,我求的是一条捷径。”
可能也是一条险途。
但最后一句兰庭有些不忍现在就说,经过这么些时日,
第192章 意外落榜
与乡试并无区别,会试也是一连三场每场得考三日,九日的时间老太太也和去岁八月时一样,完全是在焦灼不安中渡过。就连春归相比那时,而今似乎也添了几分牵肠挂肚,她把这完全归结于兰庭自认没有十成把握,又对三元及第的名次势在必争的原因。
这九日期间她答应了孟姨娘的邀请,又去桃花林里遛了两回大白鸟,见识了玉光除了会喊美人之外,也会口出恶言,比如因为菊羞故意用颗松子逗她,半天不给到她嘴里,玉光就会愤怒的扇动着翅膀大声喊她“大嘴怪”,至于为什么是大嘴怪,这是一个连鸟主孟姨娘都废解的疑难问题。
“上回玉光还把二老爷喊作登徒子呢。”孟姨娘悄声告诉春归。
“这倒贴切。”
这话脱口而出,说话的和听话的俱是一震,而后面面相觑,都“噗嗤”一声笑出来。
春归也去看望了两回四夫人,她的小腹已经隆起,偶尔还能感觉到腹中胎儿蹬小脚的动静,四夫人却已经不再犯孕吐了,据她自己说这回怀相格外的好,肚子里必定是个漂亮闺女:“我怀七哥儿的时候,可比这回受罪多了,从诊出喜脉就吃什么都犯恶心,直到都快临产了也没消停,到这个月份,手脚都已经开始浮肿了,哪里像现在,吃得好也睡得好,跟没有身孕时一个样。这回必定是个闺女。”
连四婶子自己都想要个女儿,春归便毫无顾忌的附和:“若真是个小姑子,四婶可就子女双全了。”
巧的是这日兰心小姑子也来看望四婶,听春归这话,狠狠瞪她两眼。
春归大觉莫名其妙,不知哪个字得罪了二妹妹。
她并没嘱咐,渠出却主动跟去了抱幽馆窥听,回来后一五一十地说给春归听:“你那小姑子说了,你就是表里不一的阴险人,原因是看着对她无微不至的,却暗地里希望着四夫人也生下嫡女,从此你小姑子就没了太师府唯一嫡女的名头。”
春归:……
这都什么跟什么呀,二妹妹可真是心比比干多一窍,这样一句话都能联想到她这嫂嫂是为了让小姑子掉价是不是太师府唯一嫡女有什么重要的,这可真是莫须有的罪名儿。
“你上回就险些在二姑娘手上吃亏,劝你今后对她还是小心提防着,我回回去抱幽馆,可都听着她和婢女们抱怨你呢,说你三天两头往抱幽馆跑,就是为了显示身为长嫂对小姑的友悌,借此让老太太和赵兰庭更多称赞你的贤惠,但私心里却是最恶毒最不恭顺孝敬的,明知和柔是朱夫人所赐,还屡屡算计打压,挑唆赵兰庭疏远冷落,让赵兰庭承担违逆亡母的名声。总之你那小姑子,可常常暗下诅咒,指望着你早日失宠,这些罪行一一曝露,被他兄长休弃。”
“就任她抱怨诅咒罢,怎么说她都是我小姑子,我拿她能有什么奈何好在没几年,她也就要出阁嫁人了,到时一年到头怕也难见两面,不需忍她多久。”
“我怕是二姑娘心里的积怨越深,不等她出阁,就又要算计你。”
“兵来将挡水来土淹。”春归暗叹一声。
但她眼角的余光觑见渠出蹙得紧实的眉头,不由也跟着微一蹙眉。
&nbs
第193章 六月息生
春归果然也吃了一惊:“落榜怎么会不是说有龚持政照顾着,取中进士应当十拿九稳么”
“原本是这样,不过谁让老太爷到底对我愤愤不平怀恨在心呢自己把我不愿退让且还窥破他们打算营私舞弊的事告诉了龚持政,说我用这件事要胁他,简直就是大逆不道,老太爷以为龚持政是我的座师,就此对我落下成见,虽说在科场应试上我领先朱青玉,今后没有座师提携,甚至遭受座师打压,论起长远到底还会输给朱青玉一筹。”
“结果老太爷搬起石头砸脚了”春归大胆猜测。
兰庭笑了一笑:“龚持政既能答应营私舞弊,说明就不是什么正直无私的人,他和老太爷只有同窗之谊,答应舞弊时指不定还考虑着老太爷毕竟是太师府姻亲这层因素呢,老太爷在他面前搬弄这番是非,无疑是告诉龚持政,我非但不会关照外家,甚至还有争执嫌隙。”一个是极有可能三元及第万众瞩目,一个却是才华普通前程未卜,当赵兰庭学子和朱青玉学子往天秤两端一站,可以想象龚持政这位座师的心灵会偏向哪侧。
于是龚持政彻底收敛了对朱青玉的提携之心。
“可那也不至于落榜吧”春归小心询问,她并不乐见因为龚持政的私心,让兰庭和外家的关系更加恶化,这不是说春归还认为兰庭尚存和外家修好的可能,她只是在意兰庭被龚持政这种人利用,凭白无故又招惹朱家人更深的忌恨,俗话说宁罪君子勿罪小人,和小人结怨太深可不是一件好事。
“今日龚持政专程请我面谈,不仅把老太爷的话一字不漏转告我,还为他自己辩解一番,说本没答应老太爷营私舞弊,只是敷衍而已,谁知老太爷听了却生误解,他倒是把老太爷说成了一厢情愿。转而又讲,他如今实在信不过老太爷的德品,对朱青玉便自然就需避嫌,故而特意把朱青玉的时务策应分给其余考官定决,又那位考官阅卷甚严,并不认可朱青玉的策应,认为是老生常谈大失新锐之气,龚持政认可了这位考官的意见,于是批夺朱青玉落第,不过他又极为委婉的告诉我,凭朱青玉的见论,即使取中会试金殿大试时也不能取中二甲,同进士出身不如再等三载再试。”
春归听得瞠目结舌:“龚持政说他无心营私舞弊,又是怎么知道哪篇试卷是朱青玉所答”
这还真是满嘴的胡言乱语,话说好歹他是担任着一榜会试的主考官,也算大儒饱学之士了,难道就没学识“自相矛盾”这一典故
“他有申辩一下的必要,但自己也明白这无非是一过场,所以就顾不得自相矛盾这回事了,龚持政这人十分精乖,他不想因为朱青玉担当任何风险,也不肯把事做得太绝彻底得罪了朱家,他把朱青玉黜落,反而给了朱青玉一个三年后再下科场的机会,免得殿试时名落三甲,这个污点会让朱家永远无法清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