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首辅家的长孙媳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刹时红瘦

    春归眼看着蒋氏就要勃然大怒,心中直叫“糟糕”,生怕她两个争执起来,毁了叶万顷好好一场婚礼喜宴,但她今日一来也是宾客,再者也与这两个是初次蒙面,不知这两个的性情,话说得太婉转,恐怕于事无补,说得太重,又恐怕火上浇油,分寸实在难以把握。

    正迟疑,可好六皇子的宫人又领进来一位宾客,向诸位引荐道:“这位是木末姑娘。”

    叶万顷交识的人,年纪和他不会相去太远,纵使是娶妻生子,子女还不够婚配的年纪,所以今日赴宴的女客,大无必要带着女儿出席交际,于是女客们均为“娘子”,没一个“姑娘”,突然进来一位“姑娘”,且还是单身赴宴,这情形就很有几分离奇了。

    眼看就要争执起来那两位,注意力都转移到来客身上,一场纠纷就此弥消。

    春归却对“木末姑娘”的大名已经是如雷贯耳了,眼睛早就看了过去。

    来人约是双十年华,身段窈窕高挑,着水红绫袄月华裙,佩系青绦芙蓉白玉,梳桃心髻,簪倒垂珊瑚珠花。眉目尤其清冷,眼光到处,似回风卷雪,凝睇之时,如深穴冰晶。

    她看人不以白眼相向,然孤高不容近亵之态,更胜洛神仙姬俯视众生。

    春归曰:好个美人。

    梁氏显然不知木末姑娘的来头,就更不说蒋氏等等,心里狐疑更增,偏那宫人也不作更多的解释,只是把人带到,就转身出去了。

    倒是有个平民出身的女客,也不知是不是听丈夫说过木末姑娘的来头,她问道:“可是东风馆的木末姑娘”

    木末冲她稍稍一卷唇角,意为默认。

    那一群女客顿时窃窃私语。

    蒋氏身边儿的婢女凑上前耳语几句,这位娘子立时柳眉倒竖,转身对春归及梁氏愤然道:“青楼楚馆的贱妓,有何资格与我等共坐同席咱们也不需得这类货色斟茶倒酒,献唱淫词艳曲!”

    春归:……

    这场面似乎越发没法收拾了。

    就连梁氏都轻轻蹙起眉头,不再关注木末,显然心中也是介怀的。

    却听木末冷笑道:“既然不愤,大可拂袖而去,只怕娘子不敢这样任性胡为。”

    一句话却把蒋氏噎在了原地。

    她虽出身官宦之家,但父亲可称不上位高权重,且她还只是个庶女,嫁给世族子弟,丈夫虽无心科举

    ,至今仍是白身,可门楣却也远远不是她的娘家能比,丈夫既视叶万顷为知交,就不容得她失礼人前,更何况……今日淄王、周王可都是叶万顷的傧相!

    木末既是主家邀请的宾客,说明和叶万顷交情不浅,倘若自己在这儿闹事离席,叶万顷必定会迁怒丈夫,要说来叶万顷一介白身贫寒反目也就反目了,可他偏偏就是淄王、周王还有赵修撰的知交,得罪叶万顷,就相当于把两位亲王和太师府一同得罪,这不是蒋氏能够承受得起的后果。

    外强中干的蒋氏讪讪不再言语,梁氏却很看不惯木末的张狂,她站了起身:“咱们换个地方说话吧,省得扰了木末姑娘的清静。”

    蒋氏连忙跟上,终于找回一些底气来,把木末横了一眼。

    春归也起身,打算随大流。

    她对青楼艺伎并无成见,比如江心姑娘,她还极其乐于交往,但木末的性情太孤高,她可无心亲近,她从来可都觉得热脸倒贴冷屁股自讨没趣的行为十分愚蠢。

    却听木末道:“顾娘子还请留步。”

    这下子留步的人就不仅仅是顾娘子了。

    春归轻轻蹙眉,看向木末:“姑娘认得我”

    “我在东风馆,便常听人说起顾娘子貌美出众,今日见诸位,也确只有顾娘子符合市井通俗的赞叹,虽是初次蒙面,便知道你必然就是迳勿的妻子,我今日之所以答应赴宴助兴,其实就是为了来见顾娘子一面与顾娘子一叙。”木末云淡风清的说道。

    这话当然让春归觉得十分刺耳。

    什么叫“符合市井通俗的赞叹”言下之意就是指庸脂俗粉!

    无怨无仇的出口就是暗箭伤人,春归深觉恼火,于是反唇相讥:“姑娘既是来助兴的,那就该去外院,我与姑娘素不相识,姑娘即便是想与我结交,也该先递帖子,今日是叶郎新婚大喜的酒宴,我为宾客,不好喧宾夺主的,等我收到姑娘的帖子,再考虑什么时间合适与姑娘一叙吧。”

    你让我留步我就留步你让我和你一叙我就和你一叙,赵大爷都没那么大的脸,你有春归嗤之以鼻。

    蒋氏挨了木末一噎,终于是到春归把对方抢白一番后才缓过心口憋着的怨气,转身离开时,也忍不住讥笑道:“我道叶君怎么会在大喜之日请个妓子作客呢,原来是请来陪酒助兴的,这也就难怪




第292章 醋坛打翻
    兰庭斜卧在帐子里,弯着胳膊撑着头欣赏美人含妒的情态,觉得有了这一幅补充,他平生第一辑人物画册可谓齐全了。

    春归本是仰躺着,只偏过头去瞪着“扼腕叹息”的赵大爷,见他不言不语,仿佛意味深长,真有几分像是被说中了心事的模样,“咣当”一声响,醋坛彻底碎,干脆也学赵大爷的姿态半撑斜躺:“冯姑娘已经是错过了,遗憾归遗憾,可想来赵大爷总不至于智令色昏不顾廉耻,不惜与好友反目强占人妻,只赵大爷既然动了心思,少不得我替您留意着,再相看了才貌双全秀外慧中的佳人,禀了亲长允许礼聘入门,横竖赵大爷此时已经是从六品的官身而非一介白衣,不娶几个美妾,怎能显示官身的荣耀。”

    从“迳勿”而“大爷”再到“赵大爷”,倘若继续逗弄的话,兰庭可得担心春归妒火熊熊而起,把整个清远台都要焚为灰烬了。

    “突然想到,这时若有盘饺子就好了。”兰庭微笑。

    春归:……

    赵大爷已经饥渴到了口中才说美人腹里立即空空的程度

    兰庭实在忍俊不住,指头重重点了点春归的鼻尖:“现成打翻了一坛子酸醋,就少盘饺子蘸醋吃了。”

    春归冷哼道:“我哪有拈酸吃醋,都主动提出要遂赵大爷的心愿了,难道还不够贤良淑德”

    “罢了罢了,为夫认错,不该逗弄娘子,娘子快些息怒吧。”兰庭忍不住笑出声来。

    春归翻了个白眼,醋意仍然未消:“赵大爷今日心情倒雀跃,想必是身边有美人儿奉茶递酒相伴饮乐,大觉尽兴吧,我却从不曾听赵大爷提起过东风馆木末姑娘,哪里晓得赵大爷和她之间的交情,早前木末姑娘说是特意会我与我一叙,光顾着愕然了,都没顾上受宠若惊。”

    兰庭收了笑容:“你见过木末了”

    “可不见过了。”

    兰庭没再撑着头,翻身坐起:“她原本是陶先生的婢女,不过陶先生因为赞赏她的才气心性,一直当她为养女对待,息生馆建成后,我与竹西几位常常在此饮谈聚会,木末也会参与,和我们都算熟识。那时我本无意于名利场仕途道,认为居于山水幽境,淡泊渡日方为人生乐事,木末很是认同,不过后来我经祖父指正,决意入仕,木末力劝我不能违背初衷,她说了不少偏激的话,也不知怎么传到了祖父耳中,祖父担心她对我造成影响,所以向陶先生提议,称木末既已及笄,理当为她议亲,择一合适人家婚配。”

    春归根据渠出的叙述,其实大概已经有了判断,此时听兰庭直言是赵太师出面干预,心道果然如此,又忍不住想问兰庭是否埋怨过祖父拆散他们两个,又觉得问不出口,便垂着眼睑没有吭声儿。

    “木末性情倔强,不愿由他人摆布自己的命运,于是便请求陶先生赐还身契,投靠去东风馆,我答应了祖父不再见她,并没有去东风馆看望,今日也不知她会来万顷兄的喜宴,万顷兄生怕我误解,还特地解释一番,说木末并非受他所邀,后来我才知道木末是受万顷兄另

    一个好友邀约。”

    春归这才“哦”了一声,心想自己倒是错怪了叶万顷。

    “我从前也很欣赏木末的才情,后来祖父那样决定,起初我并不能够接受,怜惜木末只是一个不得不寄人篱下的弱女子,祖父那样逼迫她,有违仁义,不过后来知道她终究是不肯受控于人,且自择了安身之处,虽自责连累了她,倒也觉得她能自立未必不幸,我既答应了祖父,择定走经济仕途,从那时起,就注定会与木末的期待分歧,从此两不相干也好。”

    兰庭如此认真解释此事,春归知道他是不想让自己误解,也不愿自己日后再多提及此事,干脆今日也把话说开:“我不知木末才情怎样,但她的性情孤傲,且今日一见面,话说得就暧昧尖酸,哪里是诚心与我相交既是格格不入,我也不想再与她来往叙谈,即便她真送来帖子,我也不作理会了,先知会迳勿一声儿,日后莫怪我慢怠旧识。”

    “正应疏远,且不仅是木末,今后辉辉与人相交大可依从自身喜恶,不用顾虑太多。”兰庭这才又露出笑容:“今日酒席之上,我们把万顷兄拷问一番,他才露了些微口风,原来他是有回去逛鼓楼街上的宝砚坊,巧遇了冯姑娘,不过那时冯姑娘是女扮男装,店家度判冯姑娘的年纪穿戴,以为好欺,便想将品相次等的砚台骗售高价,哪知冯姑娘对于砚台的品质却十分精谙,侃侃而谈,又擅长讨价还价,最后反而辩得那店家哑口无言,甘愿把方品质上好的砚台低价相让,冯姑娘也不占便宜,把本金货运等等成本算得清清楚楚,高出五百钱买入,到底没让让家蚀本,还道之所以压低价格是惩诫店家先有欺诈之行,万顷兄旁观一番,大感佩服,主动上前攀谈,要请冯姑娘喝酒,冯姑娘欣然应邀,酒桌上才告诉万顷兄她其实是女子,惊得万顷兄眼珠子差些没落酒里。”

    这番话倒是把春归听得津津有味:“首见冯姑娘时,便觉她的机智远胜其姐,且也确然不愧沉鱼落雁之色我见犹怜,又惋惜她虽家境富裕父母双全,无奈父亲竟将她当作棋子牟取名利,怕是不能幸免屈为妾室的命运,没想到她竟能为自己谋划争取,终于是嫁得良人。”

    纵使冯姑娘不是生于书香门第高门大户,可冯家乃富贾,且还想改换门庭跻身士族,按理也不许冯姑娘为所欲为抛头露面的,可她却能说服父兄,允她男



第293章 和合如意
    眼看着兰庭一派不为所动的模样,六皇子把脚都往栅栏上踩,作势要攀翻的态势:“我往这湖水里跳,可还洗得清冤枉”

    兰庭摇头,垂眸:“殿下还是试着自辩吧。”

    “你说我获益,我能有多大获益迳勿又不是不知晋国公忠心耿耿,从来就不参预争权夺利,只有沈家、高家之流才会以为拉拢晋国公就有如军权在握,我是意在储位,但总不能威逼君父,难道我还不明白父皇不会因为我与晋国公府联姻就会废了太孙立我为储的道理再者说,我怎能左右父皇的意愿,越过五哥赐婚我与董姑娘

    五哥同样未曾婚配,且排行尚还在我之前,依皇后的算计,笃信五哥对于储位毫无威胁,当太孙已经不能婚配晋国公府嫡女,皇后必定偏向五哥,我哪里能想到和嫔竟然会抗旨,且五哥竟然和他的舅家表妹两情相悦,才让父皇改变了主意。”

    “五殿下竟然对莫姑娘心有所属”这的确有些出乎兰庭的意料。

    “父皇虽说并未立时赐婚,但和嫔的确声称五哥与莫表妹两情相悦,可莫表妹的性情……实在有异常人,父皇仍然有些迟疑,希望五哥出外游历,过些日子说不定能够改变主意。”

    “殿下从前难道不知五殿下心有所属一事”

    六殿下忍不住唉声长叹:“我与五哥确为手足,可五哥却与迳勿更加交心,这件事连对迳勿五哥都是守口如瓶,怎么会跟我提起”

    兰庭似乎被说服了,但仍然质疑:“晋国公虽说从不参预储位争夺,但若是易夫人及董姑娘被逼自尽,晋国公怎能忍气吞声必定会弹劾宋国公及太孙毁辱孙女清白,逼亡儿媳、孙女两条性命,给予宋国公府致命一击,且朝廷上废储的呼声也会更加高涨,殿下意在储位,当然乐见太孙势败,也并非一定要与晋国公府联姻才算获益。”

    六皇子倚着栅栏摁着额头,大觉百口莫辩冤比窦娥:“我若真是这样计划,作何阻止太孙更不会为董姑娘辩争清白,迳勿何不问问嫂夫人,当时嫂夫人也在场,迳勿问问嫂夫人当日我有没有竭尽全力!”

    “或许殿下以为晋国公并不足以动摇储位,但这风波一闹,依太孙的心性,必定会对力护董姑娘挫毁他之奸计的太后娘娘恨之入骨,倘若太孙对太后失敬甚至忤逆,才会真正激怒皇上,开始动摇决心,采纳群臣谏言废储另立贤良。”

    六皇子张口结舌,抬头望天:“今日真该六月飞雪。”

    好半晌才道:“我可不如迳勿的老谋深算,就算具有这样的机心,皇祖母对我有抚养教导之恩,我怎会设计让她老人家招致太孙的怨恨要我真如此丧尽天良,必招天打雷劈!”

    堂堂皇子竟然发了毒誓,兰庭却仍然未被彻底打动:“太孙及高鹏闯禁前往纡佩园时,殿下怎会如此巧合,刚好就与五殿下以及王从之亲眼目睹”

    “我确然知道宋国公、太孙那日会有阴谋,他们盘算着拉拢晋国公以自保,但晋国公显然不愿与宋国公府联姻,且无意让孙女儿为太孙妃,我断定宋国公拉拢不

    成,只能设计逼胁……我没在东宫、宋国公府安插耳目,是担心露出破绽来反而会让父皇疑忌,不被父皇信任,甚至厌恶,那样我将彻底无缘于储位,这对我来说风险太大。我是在二皇兄的王府安插了耳目,二皇兄的探子察闻太孙的阴谋,禀报时被我的人听见一言半语,不过他并没窥听完全,我也不知道其中的详细,而那日只要太孙离开东廊前往女客宴集处,都会经过青松亭,所以我才在那里守株待兔,意图挫毁太孙的诡计。”

    “那殿下的人,可曾窥听见齐王提及柴胡铺命案”兰庭问。

    “提及是一定提及,不过齐王也在诧异宋国公缘何会把民户灭门,还道宋国公丧心病狂自寻死路。”六皇子问道:“难道迳勿也在怀疑柴胡铺命案背后,还有人设计太孙及宋国公”

    没待兰庭回应,六皇子“蹭”地上前一步:“迳勿不会是在怀疑我就是那幕后策划人吧!”

    兰庭这才向六皇子露出真心实意的笑脸:“我要是有此怀疑,今日就不会直问殿下了。”

    六皇子这才吁了口气:“真是多谢迳勿对我还有一点信任。”

    “殿下对于谋储的想法,而今仍然瞒着太后娘娘”

    “瞒不住了,因为我遵旨遵得太过干脆,且皇祖母也并不认为我及时阻止太孙、高鹏的恶行纯属巧合,两件事一印证,皇祖母直问我是否意在储位,我并未狡辩,一口承认了。”

    兰庭挑眉:“那太后娘娘意下如何”

    “皇祖母原本不想参预政事,尤其储位的废立,一来是乐于修身养性安闲渡日,再者也是相信父皇会以社稷为重,然继寿诞之上董姑娘险遭奸/辱,而后随着柴胡铺命案的告破,皇祖母听闻太孙、宋国公竟然如此丧心病狂,亦以为太孙已然无药可救,不过她仍然不愿逼迫父皇废储,得知我的打算,皇祖母警诫不得有任何违逆父皇的悖行,且既有此心,便必需承担万一功败垂成的后果,又令我务必牢记初衷,切勿因夺权位而为非作歹利令智昏。”

     



第294章 恰是机缘
    不需兰庭特别意会,春归也能看得出六皇子已经成为众矢之的,基于他这纯属自找,作为半个东道主,春归纵使不好意思落井下石,也决定效仿兰庭袖手旁观,她笑道:“我能体谅无涯客的处境,也便口头答谢就是,就不敬酒相谢了。”

    江心一听这话,劈手便夺过了六皇子险些没往怀里收的酒杯,满斟一盏酒,人不归座,大有不把三盏罚酒盯着饮得一滴不剩不愿走开的架势。

    六皇子唉声叹气的受了罚,蹙眉作捧心状,更兼悲不自胜的神情:“这真是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举座尽无打抱不平的人。”
1...8182838485...27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