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辅家的长孙媳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刹时红瘦
穆竹西击箸,直指六皇子而笑:“咱们就是打抱不平,没得吃着广野君的东道反而还帮着无涯客挤兑宴主的道理,当然是要帮着宴主惩罚臭口长舌,这么香醇的美酒,让无涯客漱了口,再不说好话,更该罚得狠些!”
叶万顷和江心似乎已经在盘算着要怎么重惩了,六皇子却终于“幡然悔悟”,冲着五皇子就抱揖道:“广野这东道做得好啊,为了让咱们吃得风雅吃得尽兴,特意重金礼聘玉春楼的名厨,把普普通通的萝卜雕琢成牡丹花样,宫里头的御厨都没这手艺,我这回当真是开了眼界,广野君这还没有出京游历呢,等游历一番,见识更多各地的美食,日后定能带携着我这孤陋寡闻的人享受更多美食,有幸得广野这样的知己,实乃三生有幸、洪福齐天。”
不仅甜言蜜语,而且满脸堆笑,且连忙夹了一朵“牡丹”塞在嘴里大嚼。
逗得五皇子险些没有呛了酒,眉心那点朱砂痣都在跳跃一般,很稳了稳才没咳出声:“我算看出来了,无涯今日这兴头,比我这宿愿得逞的人还高涨。”
那是当然,你志在山水,我志在朝堂,你将得逍遥之乐,我已得有力臂助,咱们兄弟两今日可当同喜共庆——这话六皇子当然没有说出口。
只对叶万顷道:“那日敬了万顷兄的喜酒,却没得机会敬一敬嫂夫人,今日正应补上,无涯恭祝二位喜结连理、白首同心。”
这盏酒叶万顷夫妇不能拒绝,在座的人也都共同举盏一贺,六皇子道:“那日咱们又是灌酒又是逼问的,才让万顷兄供出二位是如何结识,嫂夫人你怕是不知,万顷兄可从来就怕别人冲他提起姻缘二字,立志日后效仿林和靖,孤山种梅养鹤为子,素称独看疏影横斜自赏暗香浮动方为人生至趣,我等实在都没想到有朝一日他也会心甘情愿的从俗,所以万顷兄只说与嫂夫人如何结识还不够,今日必得如实交待是怎么被嫂夫人打动,连志向都能弃之不顾的。”
就连徐尧章都不无好奇的问证:“弟妹真是男装出行时与万顷结识的如今礼法风俗对女子拘束严苛,难得令尊竟肯这样纵容。”
徐尧章家中有一小妹,因为父亲获罪家门遇险,徐母怕不能顾及幼女,便将女儿送去了娘家让兄嫂照看,因徐小妹的外家只是普通农户,且那时徐小妹不过还是稚拙之龄,舅母便没太多顾虑,让自己的长子带着徐小妹出门玩耍,结果徐父过去的好友,徐小妹的未来夫家便以此为借口悔婚,徐尧章虽明白这是男方在趋利避害,可要不
是礼法给予了对方借口,对方何至于如此理直气壮
徐尧章是深恨礼法世俗对于女子的严苛,但却无力抗衡,所以听闻冯父竟能允许家中女儿男装出行,还与男子相会饮谈,心中颇觉得奇异。
“家中父兄当然也不许我出门乱逛,只是我家乃商贾门第,父亲却自来仰慕士族,从前便也请了西席教导我的几个兄长,奈何几个兄长谁也没有仕进的资质,倒是我能学得进些琴棋书画的才艺,父亲便想着让我婚配士族,只是我和父兄想得有些不一样,如果士族子弟打从心里就看不起我为商贾出身,满脑子的门第之见,行为的却是贪图财帛妆奁之事,这样的人品行实在令我不耻,更何况送上门去奉迎巴结着他们加以折辱我没法子说服家父,好在兄长很能体谅我的心情,拼着事后被父亲责骂,竟答应了我自择良人。”
江心便击掌叫好:“冯娘子好果决,不甘受人摆布,敢于为自己争取。”
春归连连颔首表示认同,她是没想到冯娘子非但敢这么做,也敢这样讲,认真一点不在意他人的眼光。
“高门难入,但寒门未必就无名士,俗语都说英雄莫问出身呢,我心目中的良人,也并不定要跻身仕途,父亲自从允准了我来京城,也交待兄长替我仔细留意着诸多士人,倒还能赞同只要是才华不俗的儒生,未得出身的良家子弟未必不能联姻,有父亲这句话,兄长便果然在寒门士子里替我用心,不瞒诸位,我未与外子相遇前,便已经听兄长提起过,说婺源叶万顷虽说一介白衣,才品却能够受到轩翥堂赵公子的赏识,为人处世也最仗义豪阔,已有名士的风格,又说他自制不少熏香,引得多少名花佳丽、膏梁纨绔哄抢,真要想置宅买地,单靠这一项技能就足够筹措购资,兄长说叶郎名声在外,并不是没有士族官家动意招他为婿,但均被叶郎婉拒了,足证叶郎并无攀附权贵的意图,是真正淡泊浮利的人。”
叶万顷寻常从不为褒赞心虚,但如今被自己的新婚妻子这样夸奖,难得一见的红了脸,见众人意味深长的目光都看着他,忍不住干咳两声,着意挺了挺胸膛。
“其实鼓楼街的相遇也并非巧合,是我想要结识叶郎,又不愿假托兄长
第295章 家事烦难
这场欢宴后的次日,春归和兰庭便回了太师府,又次日,兰庭便往翰林院销假且全心投入因为莫学士的委以重用,修录编集国史的重用工作当中。春归清早时在费嬷嬷“老怀安慰”的目光注视下,亲自把兰庭送到了二门处,说起来这件朝送暮迎的工作,自从兰庭荣任翰林院修撰以来,她坚持了也仅仅只有三日,这天偏要这么说:“迳勿这段日子需要住在值馆,可省得我这么早起身,能够多睡两刻光景了。”
一副巴不得赵修撰长期驻扎在外的没心没肝模样。
兰庭不和她计较,替她一理鬓发,温热的气息贴近耳鬓:“值馆也有吏员照顾起居,辉辉不用担心我的饮食,你在家里若遇什么急难事,记得别勉强,遣汤回跑趟腿知会我就是了。”
不是什么甜言蜜语,且这叮嘱昨晚就已经说了一遍,刚才用朝食时又是一遍,这回已是第三遍了,然而春归就是不嫌赵修撰年纪轻轻的啰嗦恕叨,听进耳里心肝脾胃都像裹了蜜,以至于她目送兰庭的身影渐渐消失在甬道尽头,心中立即觉得几分莫名的空虚。
就在当晚,春归便又感觉孤寂围困,总觉得不再习惯屋子里少一个人,竟然孤枕难眠了。
一晚上辗转反侧,第二日眼睑围着两圈青乌,菊羞曰:“大奶奶的眼睛看着更显大了。”
这日晚上春归便让菊羞“陪床”,可菊丫头倒是轻轻打起了欢快的鼾声,春归仍然睡意全无。
看来这还真不是因为孤枕才难眠。
想来想去,难道是因为赵修撰虽然常常夜半三更才回房,却都会搂着她同睡,自己被惯出了无搂不能成眠的坏毛病春光看着微张着樱唇睡得满嘴角“香/涎”的菊羞,很是嫌弃的往里躲让,她好像并不需要这样的搂抱,根本无需验证。
连兰庭堂堂一个男子汉,睡觉都不会流涎打鼾,菊丫头身为一个女子,睡觉怎么这样闹腾!要惨,菊丫头这副睡相,今后自己还怎么给她找个如意郎君
庭大奶奶已经彻底忘记了菊羞几乎是“陪/睡”伴她长大的事实。
又过了两日,不习惯渐渐不限于“孤枕”。
吃饭的时候会想赵大爷寻常那样挑剔,也不知吃不吃得惯朝廷公食,特地找来汤回询问,汤回也是道听途说,说朝会散后,宫里赐的公食是砖块一样厚度的肥肉,端的是肥得流油,所以大爷无论多么忙碌,都会坚持在家用完朝食才出门,于是汤回除了每三日送几身干净衣食替换回赵修撰换下的脏衣裳外,又多了日日往翰林院送一提盒糕点小菜的差使。
沐浴的时候会想,赵大爷可是有洁癖的人,对于澡豆薰香寻常那样挑剔……于是汤回又要多送两件东西。
得了一本宋守诚在外替她寻罗的好书,看得正是趣味盎然时,忽然又想赵大爷如今虽说是忙于公务,可寻常也总会讲究劳逸结合……于是汤回又要多送书册、茶叶等等几样物件。
后来有一日,汤回竟然往翰林院送去一样瓶供。
乔庄寻常无事时,除了打理他的那亩药草外
,更多的时候都会往外城的药铺无偿坐诊,便对汤回说起了这段时间极多因中暑气高热昏厥以及被蚊虫叮咬导致疮症的病患,汤回又对菊羞说起,于是引起了大奶奶的忧心忡忡,操心翰林院怕不会提供那么充足的冰盆降暑,又不知值房的床榻有没有提供帐子防蚊。
于是……
春归总算收到了兰庭的书信,精简得只有一句话——这样下去,咱们恐怕要给汤回的薪俸翻番了。
这真是好心不得好报!
尽管如此,春归这天的心情也是难得的雀跃,嘴角就没怎么耷拉过,就连仍然沉迷女红的渊谷都有所察觉,曰:“今日倒没听见大奶奶唉声叹气。”
兰庭不在家,春归也没总闲着,除了陪伴老太太的时间比寻常延长外,对于二妹妹也更是关心备至。她自作主张免除了二妹妹的禁足,且带着她一同去阮中士那里听课,二妹妹对阮中士倒是十分敬服,当着阮中士的面儿,对春归这长嫂也是亲切友善,可每当单独相处,仍是那张/万年不变的冷脸,这让春归十分烦恼——
这下好,反而教会了小姑子两面三刀……
渠出曰:“都说了二姑娘死性不改,你偏不信,拿热脸去贴她的冷屁股,端的是自讨其辱。”
春归突地想起渠出及樊大所提供的关于小姑子的动向似有分歧,渠出说的是藏丹挑拨离间,樊大却说藏丹尚能屡行劝阻的职责,孰真孰假其实不难分辨,所以春归意味深长的看
了一眼渠出:“日久见人心。”
“大奶奶就执迷不悟去吧。”渠出气得飘出了九宵云外。
春归在考虑如何“清除”剑青的事,别说她挑拨离间的行为,单论她的老子娘受陶芳林笼络反害主家,就万万不能再容剑青继续留在抱幽馆,倘若此时是由春归掌管内宅人事,这事简直易如反掌,不过想要说服彭夫人把这一家调离或者干脆驱逐,那可就难上加难了。
&nbs
第296章 蓄力反击
老太太眼看着春归垂头丧气,猛地警醒苏嬷嬷的提醒,只是虽然暗道了一声“糟糕”,真心里仍然在为亲孙女打抱不平:从前多么娇憨的姑娘,哪像如今这般谨慎小心,可都怪兄嫂太过严厉!庭哥儿也就罢了,男子到底不懂得女孩家的心情,又受了他祖父的误导,不知道女孩应该娇养,不能如子弟一般严厉管教的道理,可庭哥媳妇就不该这样糊涂,她虽不如心儿尊贵,不也同样被父母惯纵着长大,对待心儿这样严苛,都是因为没真把心儿当作亲人看待的缘故。
这孙媳妇是真不贤惠,不睦不亲妒悍跋扈的毛病有一大堆,就只有说话还算诙谐一点可取之处,真不知庭哥儿作何就对她死心踏地。
要不是庭哥儿如今对她是事事迁就,早就该对她严加训诫了!
老太太心里是这样想,嘴上却另一套截然不同的态度:“剑青的事儿先不论,老二媳妇你倒该管管家里的闲言碎语,那和柔,如今看来的确不是个本份人,四处中伤庭哥媳妇,说庭哥媳妇妒悍不能容她,哭哭啼啼的装可怜,弄得下人们议论纷纷。别说她如今只是个仆婢,就算真扶了姨娘,轩翥堂的家规也不容侍妾这样不敬正室主母,也难怪庭哥儿看不上她,把她打发去外院书房,她却还变本加厉了!”
风言风语自然会吹进春归的耳朵,不过她倒认定和柔也只使得出这些花样了,所以并不在意,倒是听老太太这样说,顿时心生警惕。
彭夫人蹙眉道:“有些话倒也不是和柔说出去的,只不过她唉叹不能让庭哥儿顺心,辜负了长嫂当年的嘱托,旁的人听见,少不得添油加醋而已。要说起来,从前曹妈妈也好,和柔也罢,连剑碧都是本份忠心的人,直到庭哥媳妇一进门,就都摇身一变……”
这回老太太没让彭夫人把话说完,就拉长了脸:“这些人以为庭哥媳妇好欺才暴露本性,哪有把过错反而记在庭哥媳妇身上的道理就拿和柔来讲,过去斥鷃园没有主母,她和曹氏就能横行霸道,院子里的下人都顺着她俩,她们自然能够佯作本份,可一旦上头有了约束,本性就暴露出来,庭哥儿生母是个威严的人,奈何她遭遇不幸,后来的沈氏也不懂得管束庭哥儿院里的仆妇,才至于姑息养奸,把我们都蒙骗过去。
曹氏已经被庭哥儿亲自料理了,如今在朱家养老,咱们也惩治不了她,可和柔虽说认了她当干娘,却还是太师府的奴婢,和柔既拒绝了庭哥儿的好意,不愿跟着曹氏去朱家,就该遵守我赵门的家规,她这样……今日我就想与庭哥媳妇商量,要么干脆发卖,你要还念她的姐姐为你婆母殉死的情份,把她调去庄子里,省得她在家里摇唇鼓舌兴风作浪。”
将和柔远远支开的确符合春归的心意,不过鉴于兰庭的一直反对,春归也不愿怫违兰庭的主张,便为和柔求情道:“就算真犯了过错,到底是婆母当年亲自替大爷择选的丫鬟,且大爷也说了要多多包容,所以孙媳想着,如二婶所说,既是和柔并未亲口中伤,只是下人们借机生事,不如烦劳二婶好生管束,息事宁人最好。”
老太太却极不甘心:“你真要再姑息和柔”
“实在是大爷心有不忍,孙媳实在不敢怫逆大爷的意愿,且孙媳也百思不得其解,大爷申
明不愿纳和柔为妾一事,并无闲杂听闻,又是怎么传到了和柔耳中才引发了这起风波若真要追究和柔的过错,少不得追察推波助澜的人,但俗语有言‘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唯恐的就是萧墙之乱,为这点子小事,自家察得个沸反盈天的,终究不吉。”
矛头直指彭夫人,老太太不知听没听出,彭夫人却立时面红耳赤又哑口无言。
春归这回算是对彭夫人动了真怒了!
一而再再而三的算计,用的都是借刀杀人的手段,估计彭二婶是真自信她这一技能已经炉火纯青,不给彭夫人一些教训,看来自己是难有安生日子了。
所谓打蛇三寸,反击必须让彭夫人锥心刻骨才可能不再妄动,彭夫人的命门是明显的,无非两个亲生儿子,但鉴于兰台、兰阁兄弟两对兰庭倒是心悦诚服,并没有继承父母的劣性,春归把他们视作无辜当然不愿诛连。
那么除了亲情之外,让彭夫人在意的也就只有财利了。
如果能够分剥彭夫人对于内宅的管事大权,也可谓有力反击。
只是春归极有自知之明,她现在仍是新妇,至少是在为兰庭生育子女之前,没有过问内宅事务的资历,沈夫人又远在汾阳,不指望她能抛下翁爹回京“争权夺利”,且沈夫人一回京,务必引起老太太的戒备,理所当然就会偏向彭夫人,反而会对计划不利。
也只有游说三婶、四婶两人援手。
四夫人待春归是极为亲近的,不过莫说四夫人即将临盆,此时不宜加入战斗,就算没有这一情况,四夫人天真浪漫的性情怕也不是二夫人的对手,反而会被连累,白白遭受一场
屈辱郁气。
三夫人对春归是亲而不近,温和慈爱却坚定不移保持疏远,就春归看来,三夫人的机心是足够的,但全然无意参预大房、二房两支嫡系之争,这也无可厚非,春归不能勉为其难。
此事看来还需从长计议。
鉴于打击彭二婶完全是从春归一己的必要出发,这件事她不想烦动兰庭分心,只需要在关键时刻,兰庭能站在她的阵营举臂助威就好,于是春归自作主张开启了宅斗模式。
她打算的是利用
第297章 阿娉“命案”
这丫鬟刚好和白鹭形成“环肥燕瘦”之典。
可反而是当这体量丰腴的丫鬟跪地的巨大响动后,四夫人仿佛才意识到竟然她也在场:“白鹅竟然是你和白鹭起了争执”
春归险些没被“白鹅”这么个形象却又草率的名字逗得笑出声儿,不无崇拜的看着四夫人——四婶才是认真诙谐的人啊。
而“出去瞅瞅”这时也总算是醒过神来,她半是禀报半是解释:“奴婢奉夫人之令前往察看,竟见是白鹅拉着白鹭争执,实在觉得惊讶,就趁奴婢一怔的时间,白鹅竟然拉着白鹭就往这边跑,奴婢都来不及阻拦,她们两个就闹到了夫人和大奶奶跟前儿。”
四夫人是个好脾气,不会为这点鸡毛蒜皮的小事责怪丫鬟,况怕也不觉得两个丫鬟在她面前哭闹争执算得上了不得的过错,且还笑着向春归道:“白鹅最是忠厚老实,我院儿里的丫鬟,就数她脾气最好话也最少,别说和人争执了,寻常丫鬟们聚在一起说说笑笑,她也只在边儿上翘着嘴角听,我和老爷有话问她,她也只是一个字一个字的往外蹦,生怕说多一字舌头都要打结的模样。”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