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江山戟指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七辛海棠.CS

    宋军士兵咬牙切齿的瞪着前方的羊毛大纛,舍生忘死的跟着吕仕道冲杀过去。

    元军士兵大惊失色,他们纷纷从侧面过来拦截。

    在枪矛的攒刺之下,顿时有两名宋军将士摔落马背。

    但宋军骑兵的马速已经到了最高,轰然摔倒的宋军骑兵连人带马摔倒,变成了愤怒的、坚硬不屈的石块,狠狠砸进元军的队列中。

    来不及上马或者还没来得及催马的元军,被砸的人仰马翻。

    乱军中,吕仕道也不晓得鞑子主帅在哪里,他眼中只有被元军簇拥保护的羊毛大纛。

    这支羊毛大纛,是元军主帅的象征。




第115章 与子同袍
    看到眼前这一幕,吕仕道周围的元军士兵齐声惊呼。

    军法的严酷,让元军士兵暂时忘记了对妖法的恐惧,他们抢上前,舍命拦在大纛前面。

    “噗嗤”一声闷响,方天画戟的锋刃毫无阻碍的劈开一名元军的躯体,然后深深嵌入碗口粗的旗杆内。

    吕仕道微微一愣,他想要拔出大戟,却看到两名元军泼出性命的死死抓着方天画戟的枪杆。

    而一回顾间,吕仕道发现自己身后已经没有一个同袍存在了。

    人数本来就少的宋军陷入了苦战,他们再也无力跟在吕仕道身后了。

    吕仕道大吼一声,他一拧胳膊,方天画戟迅速旋转起来。

    大戟前方的锋刃旋转,将旗杆绞得木屑纷飞,更将两名抓着枪杆的元军绞得血肉淋漓。

    与此同时,吕仕道将大戟向后一扯,顿时将枪杆从元军手中夺了回来。

    一名举着刀想要从后面偷袭的元军双目突出,他被大戟尾部的枪刺扎穿了小腹,眼中带着不可置信的震惊缓缓倒地。

    惨烈的情景没有吓退元军,那些身材魁梧彪悍的蒙古武士红着眼睛朝这边围了过来。

    人多就有用吗

    人多就能胜吗

    吕仕道沾满血迹的脸上露出嘲讽的冷笑,他双臂用力,带动方天画戟旋转起来。

    挂着大戟上的元军尸体率先甩了出去,紧跟着,是画戟砍落的一片断臂残肢!

    旋转如风车的大戟周围,元军士兵前仆后继、血肉纷飞!

    一支重达六十九斤的方天画戟,高速旋转起来的力量,简直就是一股无坚不摧的枪刃风暴。

    这股风暴转动到哪里,哪里就是一片血雨。

    十息之后,吕仕道身边堆满了元军的尸体。

    再无一人敢靠近这股枪刃风暴。

    吕仕道大吼一声,他手中的大戟借助旋转的惯性,化作一条凌厉的蛟龙,重重轰击在羊毛大纛下面的旗杆上。

    那支旗杆本就受了一次劈砍,这次被方天画戟打中之后,旗杆再也承受不住那如山如岳的力量,咔嚓一声断成两截!

    在无数元军士兵的惊呼声中,羊毛大纛晃晃悠悠的倒了下来!

    轰隆一声,象征元帅存亡的羊毛大纛落在血泥之中,顺便还砸倒了两名元军。

    “杀了他!”

    双目通红的亲兵队长指着吕仕道怒吼道:“杀了他祭旗!”

    无数元军士兵发出疯狂而绝望的喊声,密密麻麻的朝吕仕道涌了过来。

    这个时候,谁也顾不上其他宋军了,元军士兵只想立刻杀了吕仕道。

    吕仕道脸上满是血浆,他微微眯着眼睛,神情冷肃而决然。

    上下翻飞的方天画戟宛如神龙盘旋,它以强大的切割力,斩断一切想要靠近它的事物。

    不论是人体,还是兵器,抑或是羽箭和石块,都像是不自量力的虫蚁,在神龙的怒吼下化为齑粉。

    这种沉重、超长、锋利的兵器,在高手单对单的厮杀中显得笨重,在这种千军万马的厮杀中却异常凶猛狂暴。

    元军士兵、尤其是站在前面的元军士兵近乎疯狂的冲上去,然后被杀死,尸体层层叠叠堆到了膝盖高。

    满地尸骸,杀之不尽的敌人,力量的迅速消耗,让吕仕道的心中渐渐有些烦躁,有些绝望。

    吕仕道在人群中挥舞大戟,艰难的朝郢州方向前进,他尽量不让地上的尸骸影响自己的行动,也不敢有任何松懈,只能机械的、快速的、一刻不停的挥舞大戟斩杀敌人。

    在吕仕道身后,是一条殷红翻涌的血路。

    吕仕道身后马蹄声响起,一百多名元军士兵催动战马,他们丝毫不顾同伴死活,一路撞开人群朝吕仕道追来。

    挥舞弯刀的元军士兵在马背上狞笑:在战马的冲击下,任何神勇的武士都将变成稀烂的肉泥……

    就在这时,一阵咚咚咚的战鼓声,惊醒了那些纵马狂奔的元军士兵。

    ……

    不知何时,数百名衣甲残破、伤痕累累的宋军士兵,从郢州



第116章 迟缓的援军
    今日一战,所有蒙古武士心中都感到异常的憋屈。

    这么多人守在郢州城下,却被两百宋军破营、杀阵、斩旗,最后这些宋军还要扬长而去,元军怎能咽的下这口气

    仓促之间,蒙古各部的武士骑着马,毫不犹豫的撞开那些碍事的各族仆从军,挥舞弯刀向吕仕道和他身后的宋军杀去。

    更远的地方,还有宋军走出郢州城,列着松散的队伍向元军迎了上来。

    领军的元军千夫长气极反笑:什么时候开始,宋军居然都敢和蒙古铁骑硬碰硬了

    回答元军千夫长的,是一排散乱的羽箭和弩矢。

    这是一百多名刚刚走进射程的宋军士兵,他们当中,并非每个人都是合格的弓弩手。

    弓弩,是士兵们能够拿到的、最常用的守城兵器,但也是比较难掌握的一种兵器。

    所以很多宋军士兵看到元军铁骑冲过来,胡乱朝着敌人射出一轮箭矢,却只放倒了三五个元军士兵。

    看到宋军忙乱无能的样子,元军骑兵哈哈大笑起来。

    但元军骑兵很快笑不出来了。

    后续的宋军士兵也开始站稳脚跟发出弩箭,那些锐利的箭矢变得越来越密集。

    而几百把弓箭和弩机中,其中居然还不乏能够连射的诸葛弩。

    更倒霉的是,元军士兵尝到了自己种下的苦果——尸体,满地的尸体。

    这些尸体,是元军自己射杀的畏战不前者、临阵脱逃者。

    这些被蒙古督战队杀死的各族士兵,密密麻麻的布满了地面,让战马的速度根本快不起来。

    宋军射箭的速度倒是越来越快了:甭管弓箭射的准不准,大面积的箭雨覆盖下来,总有元军士兵会惨叫倒地。

    至于弩机就更好掌握了:端起弩机对准敌人,然后扣动机括,就是一支弩箭发了出去。

    给弩机装填也不麻烦,这段时间的守城战下来,枪盾手之类的士兵,早已学会了如何发射弩箭。

    七八轮弩箭下来,那些没有摔倒、没有中箭的元军士兵总算跌跌撞撞的来到了宋军面前。

    已经有七八百人的宋军士兵发一声,蜂拥而上将那些零零散散的元军士兵扯下马来,各种刀剑枪矛齐齐往敌人身上招呼。

    这时候,什么骑射无双都是假的——蒙古武士在宋军的围攻下,很快没了声息。

    阿术元帅最精锐的亲卫队,就这么莫名其妙的损失了。

    阿术元帅气得差点吐血,他抬起胳膊,将一名搀扶自己的千夫长推了个跟头。

    “吹号,立血旗!”阿术元帅放声怒吼道:“全军出击,杀光这些宋人!”

    阿术元帅的考量倒也没错——元军尚有三万人左右,虽然乱作一团,但人数却比出城的宋军多了十几倍。

    没等命令发出去,几名元军斥候飞也似的跑到阿术元帅面前:“大人,西南方,出现大量宋军!”

    ——郢州西南,一列列宋军骑兵出现在地平线上。

    连夜驰援,这些骑术并不精湛的宋军无比疲倦。

    但士兵们在马背上挺直了身体,鼓手和号手将自己特殊的武器吹得震天响。

    隆隆战鼓声中,两千多宋军排成松散而漫长的兵线,让远处的元军不知道有多少宋人前来支援。

    那些已经丧失了勇气和斗志的元军,惊恐的看着晨曦中缓缓向前的宋军,打心底里产生一股浓浓的怯意。

    但百夫长、千夫长没有下令,士兵们也不敢擅自逃离。

    此时的千夫长们,正围在阿术元帅身边竭力劝说,希望元帅大人能暂避宋军的锋芒。

    阿术元帅把牙齿咬得咔咔响。

    南征北战的阿术,鲜少有遇敌后退的情况。

    但阿术元帅知道千夫长们说的是正确的。

    前往江陵奇袭的三万精锐就算没有全军覆没,也没可能排上大用场了。

    大军屯于郢州坚城之下,攻城屡次受挫,粮草辎重又为数不多,此时退兵显然是最明智的选择。

    可是,阿术真的拉不下这张老脸。

    &nb



第117章 吕家旧人
    接令不接令

    这个问题听起来,好像是在提醒吕仕道不能抗旨或者抗命。

    “把他扔到江水里去,”吕仕道一边洗脸一边含糊的说道:“让他好好清醒清醒。”

    两名江陵军走上来,将那名校尉朝江边拖去。

    两名士兵并不特别强壮,但他们身上那股子充满杀意的气息,让校尉打心底发冷。

    周围的江陵军一片哄笑和咒骂:“这些贼厮鸟,杀敌的时候不见人影,打了胜仗就来耍威风,真是些蠢猪。”

    “没办法,朝廷出奸臣了。”

    “这厮算个什么东西,居然敢对少将军趾高气昂的。”

    ……

    在那名校尉的求饶声中,他被江陵军拖过码头,然后噗通一声丢进冰冷的江水中。

    那校尉的水性倒也不错,他载沉载浮的朝岸边游去。

    只是如今春寒料峭,掉在江水里,再被岸上的冷风一吹,这滋味可真是不好受。

    江陵军的哄笑声更加响亮了。

    吕仕道随手将沾满血渍的毛巾丢在铜盆里,他向其他几个水师士兵说道:“我为天子牧守江陵,数月来歼敌八万余人,缴获战马万匹,军器辎重无数,如今士卒疲惫,更有很多伤患需要救治,若是张大人有心,请他到郢州城来见面吧。”

    几名水师官兵不敢多啰嗦,他们搀扶着瑟瑟发抖的校尉,回到战船上向张世杰复命。

    看着那个冻得脸色发青的校尉,再听了士兵们复述的话,水师的将军们一个个义愤填膺,恨不得立刻将那个狂妄的地方官抓来狠狠拷打。

    张世杰瞪了手下的将官一眼:“有本事都去杀鞑子,朝那些疲惫的有功之臣叫嚣,算得上什么本事”

    在场的将官悻悻闭嘴,而张世杰转头向那些士兵问道:“那人说,数月来歼敌八万”

    士兵战战兢兢的点点头。

    在场的宋军将官都是不信。

    歼敌八万

    当年襄阳围城,十万宋军精锐与蒙古人交锋七年,也不曾有过歼敌八万的大捷。

    水师将官们一致认为,这是江陵军在谎报军功。

    “只怕不是谎报……”一名上岸送信的士兵嗫嚅着说道:“我们上岸看了,郢州城外的尸体,大多是鞑子尸体,光是郢州城下的尸体,加起来起码就有一万。”

    先前水师官兵站在船上,只看见郢州城下远远近近都是尸骸。

    水师官兵只当这些尸骸都是宋军的,而他们大宋水师的及时赶到,正好解救了江陵军,所以才特别傲慢。

    毕竟,当时战场上的元军数倍于江陵军,怎么看江陵军都是穷途末路的样子。

    没想到如今士兵回报,居然说郢州城下的尸骸,绝大多数都是元军的。

    这怎么可能

    “这么多元军尸骸”张世杰也惊讶的站了起来:“你可看清楚了”

    几个士兵都点头。

    张世杰背着手在船舱里踱了几步,按他的了解,郢州城的宋军既然打着江陵军的旗号,那么统军的,应该是江陵副指挥使蔡升标,或者江陵知州贾亮。

    但蔡升标和贾亮有多大本事,张世杰再清楚不过了——贾亮如果不逃,已经算是红日西升,而蔡升标顶多也就能守个城,要说歼敌八万,那是万万不可能的。

    张世杰让人给那校尉送了套干净暖和的衣服,然后与水师将官一起,反复询问起当时的具体情况。

    那名被丢进水里的校尉把自己的遭遇添油加醋的说了,还特地点名,将自己丢入水里的那个宋军将领,被周围的人称呼为“少将军、吕将军”。

    姓吕的将军

    水师将领们面面相觑:什么时候江陵军多了个姓吕的主将。

    张世杰微微点头,他心里推测,这人应该是襄阳吕家的子弟。
1...32333435363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