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戟指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七辛海棠.CS
贾似道只觉得背后冒着凉气……
这不是古往今来、坑害阿爹第一能手吕布吗
想起先前吕仕道热情洋溢的称呼自己为“相父”,贾似道差点没当场晕过去。
眼看赵禥对吕奉先越看越顺眼,贾似道连忙岔开话题:“陛下!既然奉先不要封赏,那我们也不急,慢慢商量就是了。如今我等舟车劳顿,请陛下赏杯水酒吧!”
赵禥手舞足蹈的喊起来:“来人!上酒上酒!朕要与两位爱卿同贺大捷!”
宫女将美酒佳肴流水般送了上来,赵禥与贾似道、吕奉先推杯换盏饮宴了一个半时辰,到了天色渐渐偏暗的时候,也没有丝毫停留的意思。
贾似道在宫中当真是放浪形骸,他对搂着身边的宫女,一副宛如在自家饮宴的模样。
反倒是面容英俊的吕奉先有些腼腆了,尤其是那些宫女向他频送秋波的时候。
贾似道一直不敢让吕奉先与皇帝单独相处,但他终究年纪大了,喝到后来腹胀如鼓,不得不起身去外面如厕。
看似醉眼朦胧的吕奉先端着酒杯来到赵禥面前,他低声向皇帝耳语道:“陛下,奉先有一秘技献以陛下。”
赵禥已经有了七分醉意,他好奇的问道:“爱卿要献的是什么宝贝蟋蟀吗玉器吗”
吕奉先低声说道:“臣在神农大山中得到一卷名为《黄帝御女经》的奇书,修习之后可以夜御十女,属下愿将此书默写出来,献以陛下!”
赵禥的眼中露出狂喜之色:“当真!”
吕奉先微笑着说道:“若陛下不信,我可亲身演练给陛下御览。”
赵禥
第123章 傻皇帝
延和殿,是皇帝在内宫处理政事的一处所在,里面书册印玺一应俱全。
赵禥故作神秘的来到延和殿,他笑吟吟的向吕奉先问道:“爱卿有大功,更有奇功,朕决定好好赏赐你……”
说着,赵禥慷慨的说道:“来人,拟旨!朕封吕奉先为荆湖节度使,赐爵温侯,授宝剑,总督荆湖南路、北路军政大小事务,五品及以下官员可斩之。”
在场的秉笔太监目瞪口呆。
节度使,在大宋一直都有,不过是一种虚衔性质的散官,这些节度使有战事的时候,暂时封一个节度使统率诸军,事后便撤销这个节度使的封号。
而赵禥授予吕奉先的“节度使”,是和唐时的节度使那样,有具体管理的辖区。
像这样册封出来的节度使,在辖区之内既管军务又管民政,大事小事节度使一言而决。
而且皇帝册封的,是荆湖南路、荆湖北路两路的节度使,再加上钦赐的尚方宝剑,简直就是一方土皇帝。
一名太监向同伴使了个眼色,示意对方想办法暂缓皇帝的狂乱行为。
“你们为什么不动笔写!”皇帝看着几个正在发呆的太监,气呼呼的叫喊起来:“难道你们连朕的话都不听了吗”
几个太监被皇帝声嘶力竭的狂态吓住了,连忙开始起草甚至。
旨意很简单很明确,在皇帝一叠声的催促下,当即就交给黄门武士,发送给朝廷的各部衙、各路军政官员。
忙完了这一切之后,赵禥得意洋洋的说道:“爱卿这下放心了吧,朕可是真心要起用你吕家的!从此以后,你与丞相同为寡人的左膀右臂,为朕守护这锦绣河山。”
吕奉先恭敬的说道:“陛下,微臣不但要为陛下守住这江山,还要为陛下驱除鞑虏、光复故土。”
赵禥更是开心:“如此甚好,如此甚好!”
赵禥虽然昏庸,但也对贾似道颇为忌惮。
这贾似道动辄就以离职恐吓皇帝,皇帝早已心存不满,如今吕奉先的出现,对皇帝来说真是一根救命稻草。
出身将门世家,文武双全,又有战功,年纪又轻,资历尚浅所以没有结党的陋习,实在是制衡贾似道的最佳人选。
当然了,在皇帝心中,吕奉先要献上的秘法,才是他最热衷的。
而吕奉先此次最大的收获,就是能够名正言顺的节制荆湖北路、荆湖南路的军政。
节度使这个官职,领兵出征倒也没什么——但节度使这种官职一旦落在某个地方,就是掌握军政大权、生杀予夺的藩镇之主。
荆湖南路、北路,位于西川四路和江南西路的中间,就算直接面对蒙古铁骑的攻击,吕奉先也不需要再害怕什么。
因为荆湖路有高山与河流,有足够的土地让大军驰骋,有足够的钱粮和稳固的后方,吕奉先带领麾下的士兵进可攻、退可守,再也不像从前,一旦江陵失守就变成了无本之木。
吕奉先在那里思索,皇帝却没那个耐心了,他兴冲冲带着吕奉先直奔内宫,说是要与吕奉先一起看看宫廷景致。
风景什么的,吕奉先没看到,反正皇帝一脚踹开某个宫廷的大门,拉着吕奉先就闯了进去。
宫殿里的人吓了一跳,纷纷跪倒在地上。
吕奉先一眼望去,只见宫殿中有七八个宫女,还有一个穿着淡黄裙子美貌少妇。
皇帝随手指着一名宫女说道:“爱卿,就她了,快快演示秘法给我学习。”
吕奉先微微一笑,他丝毫不怯场的走过来,老实不客气的将那名
第123章 小女方及笄
“荒唐!荒唐!”
贾似道拿着圣旨连连跺脚:“居然封那小子为节度使简直是荒唐胡闹到了极点!”
偷偷送信的宦官战战兢兢的说道:“丞相,您在朝中地位尊崇,想必圣上心中还是有些顾虑,所以特地授此人予总督荆湖路的大权,在外朝以为制衡……”
贾似道停下暴怒的喊叫,他皱着眉思索着,心中梳理着事情的来龙去脉。
宦官见贾似道冷静了许多,连忙继续劝说:“自古以来讲究文臣武将,咱们大宋的那些厮杀汉实在不争气,我看皇帝陛下是看重吕家在襄阳经营三十年的人脉,所以特地超品提拔那姓吕的小子。圣上虽然荒唐胡闹,但总有臣子会劝谏,告诫陛下不可独宠一家。”
贾似道气呼呼的坐在椅子上,他知道宦官说的是这个道理,但心中却着实不悦。
那宦官又继续介绍,说皇帝带着吕奉先,去了杨淑妃的殿宇,许久都没有出来。
杨淑妃
贾似道立刻警醒起来。
贾似道向来支持全皇后,以及其子嘉国公赵显。
贾似道对元人主和,而国舅杨亮节则主战。
这些年来,贾似道独揽朝纲,主战派被他压得抬不起头来。
但杨淑妃在宫中虽说不受宠爱,但毕竟膝下有一名皇子赵昰,所以国舅杨亮节在朝中也有权势。
贾似道明白,宦官说的没错——即便皇帝再愚蠢,杨亮节等人的心中,始终是明明白白的。
这些人发现了吕奉先这个存在之后,肯定会想尽办法,让这个将门子弟崛起,让吕家与自己这个当朝第一权相分庭抗礼。
送走了宦官之后,贾似道沉思片刻,眼中露出一缕凶光:“贾仁贾义,吕文焕投敌之后,吕家的数十口亲眷可还都在天牢中”
贾似道的两名亲随点头称是。
“替我传口令给大理寺,”贾似道冷冷看着外面黑沉沉的夜色:“今晚让吕家数十口们出点儿事情,男男女女尽数杀了,让大理寺卿按个暴毙的名头了事……嘿嘿嘿嘿,到时候,吕家亲族党羽全部过世,只剩下那小子一个人,又成得了什么气候。”
贾仁贾义不是第一次帮丞相做这种阴私勾当了,他磕头领命,立刻就去大理寺办差了。
贾似道背着手,在房间里焦躁的踱着步,根本无心入眠。
贾似道的手在不停发抖——他如今年已六十,早过了年富力强、智计百出的日子。
虽说贾似道把持朝政二三十年,但他知道,自己在权力的顶峰上,时时刻刻都有可能被一脚踹下来,落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把贾仁贾义派出去之后,贾似道又开始琢磨着如何拉拢吕奉先。
当前圣旨已经下了,吕奉先显然也深受宠幸,自己立刻动手杀了他,未免有些太过跋扈。
“便给这小子一个机会吧!”贾似道叹了口气说道:“去将贾云奇找来,我有话要对他说!”
……
第二天,吕奉先缓缓从宫门中走了出来。
把守宫门的禁军,一个个朝吕奉先侧目而视。
大家都知道皇帝糊涂,但能在宫中留宿的官员,还真没几个。
而吕奉先让大家看着格外陌生。
不过,送吕奉先出门的,是号称大内第一高手的梁忠梁公公,禁军们没人敢啰嗦半句。
当吕奉先与梁忠拱手道别,两个青衣小帽的仆人便快步迎了过来:“敢问可是节度使吕大人”
孤身一人的吕奉先牵着马点点头。
“小人是贾府亲随贾仁,这是贾义,”仆人满脸堆笑:“我等奉老爷之命,请吕大人前往府上吃酒。”
贾仁脸上堆着笑,眼神却极为阴狠的偷偷瞟着吕奉先。
可惜,贾仁看不到任何情绪波动,吕奉先只
第124章 白衣军相
贾府三少爷的怒吼,在整个厅堂内震得隐隐有回声。
贾似道不紧不慢的端着酒杯,脸上的表情不喜不怒,也不知道究竟在想什么。
对于贾云奇的怒吼,吕奉先淡然对之:“丞相,自古有利则合、无利则分,难道丞相以为,凭一个弱女子、一纸婚书,就能维系两家之间的利害关系”
贾似道摆摆手,他让贾云奇安静下来,然后微笑着向吕奉先问道:“依你之间,我们之间能有什么利害关系”
吕奉先没有回答,反而沉声问道:“丞相以为,现在您最紧迫的危险是什么”
贾似道皱着眉,他沉思片刻之后叹息着说道:“老夫如今的心头之患,不在朝堂,而在外敌呀。”
贾似道老迈,但并不昏聩。
近三十年的独揽朝纲,大宋朝廷的文武官员,差不多都被贾似道收拾的服服帖帖。
就连当年威震一方的吕文德,也不得不顺着贾似道的意愿行事。
皇帝赵禥破格提拔吕奉先,对贾似道的权位来说也不算是什么大事。
毕竟吕奉先领兵在外,充其量成为一方藩镇,对朝廷的事情依然没法指手画脚。
但那觊觎天下的元朝,实在是贾似道的心腹大患!
襄阳城沦陷之后,贾似道慌了手脚,他匆匆调集各地的军队,屯聚在鄂州一带,准备与元军展开大战。
贾似道虽然带着十万大军,但心里却无比害怕,又拿不出任何退敌的方略,只好每天命令士兵严守城池和水寨。
所以当贾似道听说吕奉先打败了元军,他高兴的手舞足蹈起来。
吕奉先见贾似道神情凝重,他继续劝说道:“若没有外敌入侵,丞相在朝中的荣华富贵便稳如泰山,但若如今鞑子已攻破襄阳,大军即将南下,丞相的荣华富贵、权势地位,只怕岌岌可危了。”
贾似道听得脸色发苦。
贾似道位极人臣,如果鞑子大军压境,他就算投降鞑子,又能得到什么好处
到时候他贾似道不但没了权势地位,只怕连亿万家产都保不住。
所以,朝中文武大臣或许想要投降元廷,但他贾似道却从没有这种打算。
吕奉先沉声说道:“此次,陛下册封我为荆湖节度使,授宝剑,总督荆湖南路北路军政——这对丞相又有什么危害呢如今荆湖北路直面鞑子的大军,荆湖南路相对贫瘠偏远,若是鞑子南下,只怕丞相第一个就要面对丧城失土的问责。到时候朝中若有人因此事弹劾丞相,就算陛下也难以回护丞相。”
贾似道恍然大悟,他重重一拍额头:“是老夫疏忽了,是老夫疏忽了!”
贾似道一生弄权,他听说吕奉先被皇帝授予荆湖节度使的职位之后,第一反应就是赶紧保护自己的权势。
但听吕奉先这么一说,他这才幡然醒悟。
贾似道叹了口气说道:“本相已经老迈,却不知道贤侄想要什么”
“请丞相全力助我破敌!”
吕奉先站起来大声说道:“吕某愿率江陵军为大宋王师先锋,请丞相以钱粮辎重和援军协助,吕某便为陛下和丞相收复襄阳,然后举兵北伐,驱除鞑虏,保我大宋百世平安……至于吕某想要什么……”
吕奉先露出一丝贪婪的笑容:“事成之后,吕某请封关中之地,永为大宋藩篱。”
贾似道脸上顿时露出笑容:关中之地,自从大宋南渡以来,就不是大宋的土地了。
这吕奉先简直是向他贾似道提出了一本万利的买卖:贾似道只要付出一些钱粮和士兵,就能让吕奉先为他卖命厮杀。
若是吕奉先败了,那自然是他这个荆湖节度使的责任。
&
第125章 为了大宋
吕奉先侧头看了看人群,对面那群文臣多是御史之类的清流,吕奉先却也分辨不出目光的来源。
即便如此,那些朝堂上自命清高的御史,估计已经直接把吕奉先归为了奸佞之臣、幸进之臣的类别。
只是,吕奉先并非那种注重仁义道德或者名声清誉之类的君子。
对吕奉先来说,只要实实在在能够拿到军权,能够从吕仕道那里拿到辎重给养和援军,那么大家亲密合作一下也没有什么。
至于那些清流、那些忠臣,若真的让他们面对大元铁骑,只怕一个个早早就投降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