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明日月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伯伦散人
50米,40米,30米,王谦祥终于下了命令:“开火!”
三排枪响,没有人在往前跑了,剩下不到一半的人用更快的速度开始四散奔逃。
目睹了这一切的高迎祥的心里暗暗赞叹,好一支精兵。自己的人几乎冲到了他们的面前,他们却依旧岿然不动,这是一支什么样的队伍,这支队伍是从哪来的?高迎祥的心里渐渐的产生了一种不好的念头,如果明军都是如此,那么自己就一点机会也没有了。
“团长,流寇跑了,咱们要不要追击?”郑钟军问道。
“不必追击,马上派人去问问前面的明军是谁的部队。”王谦祥下完命令后心里很不是滋味,“自己这样算不算是镇压农民起义的刽子手,后世的史书会如何评价自己。”
不多会的功夫,斥候来报:“报告长官,对面是临洮总兵曹文诏的部队,领兵的是游击将军曹变蛟。”
“嘿。”王谦祥的思维被这个消息给拉回来了,“今天真是中了双头彩,刚刚遇上了高迎祥和李自成,现在又要遇上自己顶头上司了。”
王谦祥知道,曹文诏马上就要被调往大同担任总兵,自己要去大同镇驻扎,还得先和这个上司的侄子好好搞搞关系。
“郑钟军。”王谦祥命令道,“带上警卫排,咱们去拜见一下这位曹将军。”
曹变蛟的几百人被数倍于己的流寇困在了山谷中,本来这个小曹将军以为自己突围不出去了,打算力战身死,却不料一支救兵突然从天而降。更为奇怪的是,自己从未见过装束如此奇怪,火器如此精良的大明军队,这支军队是从哪里来的呢?
几百名明军聚拢在一起,看着从远处走过来的30个人的队伍。
所有的人都在心中暗暗惊叹,别看这支队伍只有二三十人,可他们显露出来的那种霸气却是任何一支大明军队都比不上的。
人群不自觉的给这支队伍让开了一条通道,王谦祥跳下马对曹变蛟抱拳施礼:“下官大同镇千户王谦祥,参见曹将军。”
“你是大同镇的?”曹变蛟不太相信王谦祥的话,整个九边重镇何时有了这么一支军伍。
“回曹将军。”王谦祥笑道,“我们是海南卫崖州千户所的人,奉兵部将领前往大同镇驻防,故此下官自称大同镇千户。”
“原来如此。”曹变蛟也拱手还礼,“本将谢过王千户施以援手。”
“同是大明官兵,曹将军不必客气。”
“王千户。”曹变蛟问道,“为何你们的装束如此特别。还有,本将看你们的火器甚是精良,不知王千户从何而得?”
“呵呵,回曹将军。”王谦祥笑道,“我们海南卫远在南方,于红夷人多有往来,这是我们仿照红夷人设计的军服,同原先的有些差别。”
“至于火器嘛?”王谦祥从腰下抽出手铳,“这也是我们海南卫仿照红夷人的火器自己打制的。精良谈不上,只不过射程远一些罢了。下官同曹将军一见如故,这支手铳权当是见面礼,下官赠与曹将军。”
“本将多谢王千户,却之不恭。”曹变蛟接过手铳,爱不释手的翻来覆去的看个不停。
“曹将军。”王谦祥又说道,“既然曹将军现在无恙,下官就告辞了,下官还要赶着去大同镇赴任。”
“王千户且慢。”曹变蛟拦住了王谦祥,“本将的叔叔,曹总兵也在此处。王千户对本将有救命之恩,还请王千户同本将一起去见一见我的叔叔,不着急去大同。”
曹变蛟拦住王谦祥是有自己的想法的,目前流寇已破渑池、伊阳、卢氏三县。曹文诏奉命攻打渑池,却久攻不下。今日曹变蛟又贸然出击,中了高迎祥的埋伏,多亏了王谦祥出手相救。曹变蛟看上了王谦祥的这支部队,尤其是看上了他们精良的火器,因此希望王谦祥能够留下来帮他们打一下渑池。
王谦祥想了一想,觉得自己去见见这个将来的上司也不是什么坏事,于是就答应了曹变蛟。
中军大帐中,曹文诏正在暴跳如雷,自己的侄子早上就领兵出战,到现在却音信皆无。
“启禀总兵大人,曹将军回来了。”一个军士进来报告。
“是吗。”曹文诏稍稍平静了一下,“让他来见我。”
曹变蛟撩开账帘走进大帐,双膝跪下:“属下参见总兵大人。”
曹文诏刚要说话,却突然看见了曹变蛟身后站着的王谦祥:“你是何人?为何穿的如此奇怪?”
“回大人。”王谦祥答道,“下官是海南卫千户王谦祥,奉命前往大同镇驻防。下官穿的是海南卫的军服。”
“总兵大人,今日多亏王千户出手相救,属下才得以脱离险境。”曹变蛟从地上站起来又趴在曹文诏的耳边低低说了几句。
“多谢王千户施以援手。”曹文诏换上了一副笑脸,“王千户是说要去大同镇驻防吗?”
“正是。”王谦祥说道,“奉兵部的调令前往大同镇,下官现在归大同镇总兵节制。”
“哈哈哈哈。”曹文诏笑道,“那你现在不用去大同了,就在这里跟着我。”
“这。”王谦祥有点糊涂,曹文诏应该是崇祯七年才调任的大同镇总兵,现在刚刚过了春节没几天,难道历史又改变了?
“王千户不必多虑。”曹文诏从桌案上拿出了一份公文,“本将刚刚接到的兵部调令,本将调任大同总兵。”
“属下参见总兵大人。”王谦祥单膝跪地。
“王千户请起。”曹文诏虚扶了一下,直截了当的问道,“你带了多少兵?”
“回总兵大人。”王谦祥答道,“步兵一千,火炮6门,没有马队。”
“你们还有火炮?”曹变蛟先问道。
“回曹将军,我们有火炮。”
“王千户,你的兵现在在哪?”曹文诏问道,“带本将去看一看。”
九百名榆林军分列三个营站在凛冽的寒风中纹丝不动,6门6磅炮和100名重炮连的士兵整齐的排列在队伍的最前面。
“好一支威武之师。”曹文诏不觉赞道,“王千户,可否操练一下给本将看看。”
“属下遵命。”王谦祥嘴里应答着,心里却说道,“这个曹文诏怎么这么着急,这是要赶着去投胎啊?”
一阵火铳声响起,100米开外的几个木靶被100支燧发枪发射的铳弹打的四分五裂。
紧接着,6门火炮齐鸣,远处小山头上升起了一道道烟雾。
曹文诏和曹变蛟的大嘴一直在张着,两个人从来就没见过如此犀利的火器。
“王千户。”曹文诏半天才回过神来,“你们的这些火器从何而来?”
“回大人。”王谦祥答道,“是我们海南卫的军器局制造的。”
“你们自己造的?”曹文诏很不相信,就算是北京的军器局也造不出这么好的火枪和火炮,一个小小的海南卫就能自己造?曹文诏觉得王谦祥是在吹牛。
“回禀大人,真的是我们自己造的。”王谦祥说道,“如果大人愿意,属下也可以为大人制造。”
“真的?”曹变蛟一把抓住了王谦祥,“你也会造?”
“曹将军不要激动。”王谦祥笑道,“实不瞒两位大人,属下虽以前是海南卫千户,现在调任大同镇千户,但属下并非大明人士,而是崖山之后,先宋遗民。”
“你果真是海外先宋遗民?”曹文诏也听说了有一批先宋遗民协助陈应元取得辽东大捷的事,而且现在颇受崇祯皇帝的赏识。
“回大人,绝无虚言。”王谦祥回道,“我等先祖,崖山之后流落海外数百年,冥思苦想,这才掌握了这些火器的诀窍。”
“难得你们有一片忠君报国之心。”曹文诏拉起了王谦祥的手,“来,随本将进账一叙。”
曹文诏向王谦祥介绍了现在山西和河南的情况,曹文诏的意思是要先收复渑池,然后再去大同赴任。因为他在河南打了这么久,很不想半途而废。
王谦祥答应了曹文诏,明日将率榆林军进攻渑池,并用火炮轰开渑池的城门。
王谦祥回到自己的团部以后,心里一直在做着激烈的思想斗争。榆林湾委员会并没有给他明确的指示,只是告诉他要尽量避免同农民军作战。但是自己上辈子从小受到的教育却深深的困扰着他,农民军到底是正义的还是非正义的。今天曹文诏告诉他,流寇所到之处,风卷残云,瓦砾无存。
外有鞑子,内有流寇,攘外必先安内。前世后世各种各样的思想在王谦祥的脑子里搅成一团。
“来人。”王谦祥大喊了一声,一个哨兵从帐篷外走进来,“长官有什么事吩咐。”
“你去把郑钟军叫来。”
郑钟军走进了大帐:“长官。”
王谦祥点了点头,自己依旧低着头沉思着。
“郑钟军。”王谦祥下定了决心,将一张写着字的纸条交到了郑钟军的手里,“你带着几个人,将这封密信用箭射进渑池县城。什么都不要说,完成任务之后,马上回来。注意,一定保密,尤其是对榆林军之外的明军。”(未完待续。)





大明日月 第二百三十七章 农民军
“属下遵命。”郑钟军什么也没问,拿着书信出去了。
“高迎祥,李自成,一切就看天意了。”王谦祥默默想到,“如果你们信了,那你们就赶紧走;如果你们不信,我也没办法。”
王谦祥实在不愿意将来的史书上会留下自己镇压农民起义的字样,他更不想高迎祥和李自成这两个历史名人死在自己的手上,后世的教育深深的影响了他的行为。
第二天一早,一千名榆林军和曹文诏的部队将渑池县城的南门围了个水泄不通。
“王千户。”
“属下在。”王谦祥上前答道。
“用你的火炮轰开城门。”
“属下遵命。”
“但愿高迎祥和李自成已经走了。”王谦祥看了看城头,城头上好像并没有什么动静,“传令兵,传令重炮连进攻。”
6门6磅炮发出了惊天动地的声响,三轮齐射以后,渑池县城的南门变成了一个毫无遮拦的黑洞。
“全军将士,杀流寇。”曹变蛟一举手中的大刀就要往前冲。
“曹将军且慢。”王谦祥拦住了曹变蛟,又对曹文诏一拱手,“曹将军昨日已力战流寇,属下恳请大人将这个机会让与属下,属下帅本部人马拿下渑池。”
“王千户。”曹文诏很惊奇的看着王谦祥,“你果然是忠君爱国,本将就答应你,即刻出击,拿下渑池。”
“属下得令。”王谦祥转身喊道,“传令,火炮停止射击,一营三段射击阵型前进,二营跟上。”
一营的300名士兵排成了3排,举着上了刺刀的燧发枪迈开整齐的步伐开始往前推进。王谦祥之所以拦下曹变蛟是因为王谦祥到现在也没弄清楚高迎祥和李自成到底走了没有,他希望能给他们最后一个机会。
城门口突然涌出了一批农民军,人数大约在1000多人。
“难道高迎祥还没走?”王谦祥的心里紧张了一下,“天意如此。”
“停止前进。”郑钟军将手中的指挥刀高高举起,“第一排预备。”
对面的农民军好像也没有什么章法,1000多人分成了几大块,簇拥着朝着榆林军跑了过来。
“第一排开火。”100颗铳弹打倒了20多个人,剩下的农民军并没有停下脚步,依旧在冲锋。
“第二排开火,第三排开火。”
一营的300支枪打完了,300名士兵转身向后撤了回来,二营的300支枪同时举了起来。
“开火。”
又是300颗铳弹打了出去,对面的农民军坚持不住了,所有的人都开始转身往回跑。
“一营继续前进。”郑钟军高喊道,“二营跟上。”
榆林军搜遍了整个渑池县城也没找到高迎祥和李自成,王谦祥的心稍稍的安稳了一下,看来他们是走了。
郑钟军将几个看似是军官模样的人押到了王谦祥的面前:“报告长官,没找到闯贼,咱们俘虏了100多人,剩下的都跑了。”
“大人饶命,大人饶命。”几个俘虏跪倒在地,“小人也是迫不得已被闯贼胁裹的,小人也不想对抗朝廷。”
“闯贼现在在哪里?”王谦祥假装喝问道。
“回大人。”一个俘虏答道,“他们昨夜就带着老营跑了。”
“那你们怎么没一起跑?”王谦祥又问道。
“我们不是老营的人。”又一个俘虏答道,“他们是不会带着我们的,带着我们会给他们填累赘。”
郑钟军等几个榆林军都看向了王谦祥。无论是在上辈子的部队里还是在这辈子的榆林军,决不放弃任何一个兄弟,这已经成为了共识。可是所谓的农民起义的领袖现在的所作所为却实实在在的摆在了王谦祥的面前,王谦祥心里的天平突然倾斜了一下。
“王千户首功一件。”曹文诏和曹变蛟骑着马来到了王谦祥的身后。
“大人过奖了。”王谦祥回身施了一礼,“回禀大人,高迎祥和李自成等人逃脱,我们俘获100余人。”
“这些就是俘虏吗?”曹文诏指着面前的几个人问道。
“回大人,正是,属下正在审问。”
“不必审了。”曹文诏一挥手,曹变蛟带着人纵马上前,手起刀落,几颗人头落地。
“总兵大人!”王谦祥急了。
“怎么,王千户可有异议?”曹文诏冲着王谦祥冷冷问道。
王谦祥强压住了心中的一股怒气:“属下并无异议。”
“无有异议便好。”曹文诏喝道,“传令,所有对抗朝廷的贼人,一个不留,斩尽杀绝。”
榆林湾。张国栋来到了陆天翔的办公室:“陆老,各方面的消息都已经传回来了,我来和你汇报一下。”
“国栋,用不着那么正式吧。”陆天翔放下了手中的工作,“来,国栋,坐,有什么特别紧急的吗?”
“其他地方没什么特别紧急的。”张国栋坐下,从手中的文件夹抽出了一份文件,“不过大同的王谦祥来信说了一些情况,我觉得有个问题恐怕又要开穿越大会统一一下了。”
“是啊。”陆天翔接过文件,“王谦祥问的肯定是李自成的问题吧。”
“陆老真是高明。”
陆天翔放下了手中的文件:“国栋,对于满清,咱们现在已经统一了认识。可是对于李自成、张献忠他们,很难。咱们上辈子受到的教育和这辈子遇到的事实差距很大。”
“我明白,陆老。”张国栋答道,“王谦祥的信里面也说到了这个问题。咱们给他的指示是见机行事,可是他和周磊现在单独在外,而且还受到大明朝廷的节制,很难避免和李自成等人的冲突。所以王谦祥现在很矛盾,希望咱们能拿出一个准确的决策来。”
“丑媳妇总要见公婆。”陆天翔轻轻叹了口气,“这些年咱们总是有意无意的在回避这个问题,但是该面对的总是要面对。我个人的意见是,我们不去探讨李自成的正义与否,一切以穿越集团的利益,以榆林湾的利益为重。咱们现在不是也把郑芝龙的问题放在一边和他合作了吗?我看就把这个当做一个基调,让穿越大会来表决吧。”
张国栋想了想:“行,陆老。那我去起草一份议案,让穿越大会表决吧。”
陆天翔点点头又问道:“别的方面还有什么问题?”
“别的方面还有一些事,但都不是什么大事。”张国栋拿出了随身带的笔记本,“孙天昊和郑芝龙签了新合同,这次没有战舰,但是郑芝龙订购了大量的火炮和火枪,军委会的估计,郑芝龙可能会对台湾的西班牙人和荷兰人有所行动。不过咱们和西洋人的军火谈判也已经有了眉目了,孙天昊和范秋明已经启程去澳门和西洋人签合同去了。虽然可能和西洋人的这次生意利润不是很大,但是为了能够保持西洋人和郑芝龙之间的平衡,咱们还是接了这笔生意。”
“卖给西洋人的军火是和郑芝龙一样的吗?”
“陆老您放心。”张国栋笑道,“我已经让邱鹏和沈大兴又做了改造,就算将来郑芝龙和西洋人开战,他也不会知道是咱们卖给西洋人的。”
“那就好。”陆天翔笑道,“国栋,必须要保密。”
“我知道,陆老。”张国栋翻了翻笔记本,继续说道,“越南方面咱们有快2年没有什么大动作了,李福强来信说,郑梉现在又催着他要南征。李福强的意思,可以借助这次南征往普利安哥那边再推进一些,这两年虽然在越南的商贸发展的还算可以,可是咱们的地盘还是太小了。”
“普利安哥可以推进。”陆天翔说道,“但是还有一个地方你也可以让李福强关注一下。”
“哪?”张国栋问道。
“新加坡。”
“新加坡?”张国栋不解的问道,“为什么要关注新加坡?”
“国栋,你上辈子干过海军,你不会不知道马六甲海峡的重要性。”
“陆老。”张国栋站起身给陆天翔的水杯里添了些水,“马六甲海峡的重要性我当然知道,但是关于马六甲的历史还需要您给我讲讲。”
“马六甲现在在葡萄牙的手里。”陆天翔喝了一口水,“1511年,马六甲被葡萄牙征服,并成为葡萄牙人在东印度群岛扩张的战略基地。最后在1526年,葡萄牙舰队摧毁了马六甲苏丹王朝的基地,彻底占领了马六甲。到了1641年,也就是7年以后,荷兰人击败葡萄牙人占领马六甲。但是不管是葡萄牙人还是荷兰人,他们都是在马六甲城,而没有去新加坡。”
“那新加坡现在被谁占着?”张国栋问道。
“葡萄牙人在1613年摧毁了苏丹王朝在新加坡的据点以后就遗弃了这个地方。”陆天翔答道,“现在可能没有人占领,所以这是我们的机会。”
“国栋,我们要把眼光放的长远一些,做好所有的准备。”陆天翔看着张国栋继续说道,“我们在北面抗住满清,其实是帮了郑芝龙的忙,让他没有了后顾之忧。如果郑芝龙真的和西洋人翻脸的话,假如他打败了西洋人,那么整个东南亚恐怕就会是郑芝龙的天下了。而西洋人可能会退出东南亚,转向印度洋。那么如果我们能掌控住新加坡和马六甲的话,这其中的利润是非常可观的。”
“陆老您的意思是咱们控制住马六甲,也可以学郑芝龙收点过路过桥费?”
“呵呵呵呵。”陆天翔被张国栋说笑了,“其实也就是你说的这个道理。咱们现在的商贸规模还是太小,而且郑芝龙现在取消了战舰的订单,孙大雷跟我说过,今年的利润可能要会下滑。我已经和委员会商量过了,找个机会和王可宗、谢揆他们商量一下,希望能在琼州府征收点工业商业税。咱们只靠自己做生意越来越养不起这些军队了。”
“行,新加坡的事情我和军委会商量一下。”张国栋在笔记本上记了下来,“陆老,还有北京方面和登州方面的消息。蒋北铭他们已经在北京开始训练大明军队,据蒋北铭说,训练的效果很不理想,主要是因为现在大明火器不行,而且兵员素质太差;王兆星也去过两次黄河口,但是王兆星希望能派几个专业人士去,他说就算他知道石油在哪也不会开采。”
“满清那边有消息吗?”
“王华派了几个人去了东北,但是消息还没传回来。”
“国栋,你看这样行吗。”陆天翔说道,“焘敏和焘功现在肯定在鼓动皇太极开矿冶铁,他们太知道火器的重要性了,而且我估计皇太极也会同意。但我们如果只靠榆林湾生产火器,再运送到北方去,那在时间和成本上肯定就不划算。所以我想让你们军方和工业局组织一个技术小组去北边,咱们就地生产。”(未完待续。)




大明日月 第二百三十八章 江山社稷
“这个事我和夏天阳商量过。”张国栋回答道,“夏天阳的意思是,既然咱们现在已经培训出了一批明朝工匠,那么可以组织一支由明朝人组成的技术小组,让耿瑞带队。”
“找石油让谁去,总不能也找明朝人吧?”
“夏天阳现在正在物色人选,登州那边肯定是要咱们自己人,明朝人恐怕连石油是什么也没见过。”
“我看就这样吧。”陆天翔说道,“把这些情况汇总一下,拿出一个议案提交穿越大会表决吧。”
“陆老,还有一个事需要和您说一下。”张国栋合上了笔记本。
“还有什么事?”
“沈大兴跟我提过,如果蒸汽机搞出来的话,他想生产铁丝网。”
“生产铁丝网有什么用?”陆天翔不太明白。
“陆老。”张国栋笑道,“您对军事不太了解。铁丝网对于战争的用处很大,尤其是在现在这个时候,尤其是对付满清的骑兵,这是他们永远跨越不了的障碍。”
“是吗?”陆天翔说道,“既然铁丝网有这么多的好处,那就生产吧,用不着和我商量。”
“但是这个东西成本太大,所以还得先和您汇报一下。”
“铁丝的成本很大吗?”陆天翔问道,“我记得咱们上辈子好像几块钱一公斤吧。”
“陆老,您说的那是上辈子工业社会的事了。”张国栋笑道,“咱们现在需要的是带刺的军用铁丝网,按照现在的水平,生产这种铁丝网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成本肯定不会低了。”
“是这样啊。”陆天翔想了一想,“你让沈大兴拿出一个成本核算吧,还是让穿越大会表决,如果真的是花钱太多的话,恐怕也很难通过。不过,说一千道一万,还得先把蒸汽机搞出来。”
1...106107108109110...28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