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明日月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伯伦散人
穿越大会研究了张国栋的议案,拿出了一个决议。
成立一个由耿瑞担任组长的技术小组去北京、大同和宣府镇指导冶铁和打制火器。技术小组的人员将由工业局进行安排,人数在20人左右。古云鲲将亲自带队去登州开采石油,因为现在还没有任何的开采设备,所以古云鲲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先找到自喷油井。由于目前只需要解决珍珠号和777号的能源问题,所以古云鲲推算,一口自喷油井应该就能解决问题。
越南的李福强和徐田彬得到了新的任务,再组建一支远征军开赴新加坡。但是远征军要尽量避免和马六甲的葡萄牙人有什么冲突,他们的目的是能够在新加坡扎住根,为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沈大兴的铁丝网被否决了,成本太高。陆天翔和张国栋游说了穿越大会,最后大会做了一个折中决议,可以先生产少量的铁丝网,在实战中看看效果,然后再决定是不是可以大规模生产。
北京城的早春二月依旧是春寒料峭,叶战站在神机营的操练场上很别扭的看着自己身上的副千户官服。他很想重新穿回那套帅气的榆林军军服,但是蒋长官和许参谋长下了命令,在北京只能穿这个,不但要穿这个,连长官都不能叫了,要叫大人。
叶战整了整自己身上的衣服,他的面前是步兵子营的一个400人的衡。步兵子营每100人为1乘,400人为1衡,800人为1冲,一共4冲3200人。叶战对这个乘、衡、冲的编制也感到十分的别扭,这哪有榆林军班排连营来的爽快。
“值日官,点卯。”
“是。”丁俊打开花名册开始大声的念名字。
一通鼓后,丁俊跑到了叶战面前:“报告大人,应到人数400,实到328人。”
叶战很无奈的咬了咬牙,他知道神机营缺编严重,可再严重也不可能少了近四分之一吧。
一炷香以后,叶战重新喊道:“值日官,二卯。”
二通鼓响,丁俊跑到叶战面前一字没变:“报告大人,应到人数400,实到328人。”
叶战铁青着脸没有说话,第二柱香马上就要烧完了,一个声音在队伍的后面响起。
“叶大人,别那么着急嘛,我们前来应卯。”
叶战和丁俊循着声音同时向后面看去,一个副千户领着一帮人慢慢悠悠的走到了队伍前面。
“叶大人。”那个副千户冲着叶战拱了拱手,“张翔前来应卯。”
“张翔,我来问你。”叶战问道,“今日四更集合,五更点卯,你可知道?”
“我知道。”张翔满不在乎的答道,“这不是昨晚喝了点酒嘛。”
“我再问你,你可曾告假?”
“叶大人,别那么认真。”张翔斜着眼瞅着叶战,“下不为例,下不为例。”
“值日官。”叶战大声问道,“一卯不到有何处罚?”
“一卯不到,军棍四十;二卯不到,军棍八十;三卯不到,斩首。”丁俊同样大声的回答道。
“执行军法。”叶战怒吼一声。
“叶大人,叶大人。”张翔有些急了,还真得打啊,“你我同朝为官,给个面子,我下次一定保证不再迟到。”
叶战冷冷说道:“下次再说下次的事,执行。”
“叶大人。”张翔真急了眼了,“你是副千户,我也是副千户,你凭什么打我?”
“凭什么?”叶战冲天拱了拱手,“本官深受皇恩,授皇上委托,兵部任命,来此训练神机营。现在兵符将领均由我管辖,你说凭什么打你。”
“叶大人。”张翔的语气也开始变硬了,“既然你是授兵部任命,那你可知兵部尚书张大人和本官的关系吗?”
“我知他何用。在我的眼里,只有皇上,只有朝廷,只有我大明江山社稷。”叶战说完厉声喝道,“带下去,40军棍。”
旁边的镇抚看着叶战没动弹。
“丁俊。”叶战平静的说道,“榆林军执行。”
“是,长官。”丁俊没再喊大人,高声叫了一声长官。
四个军官教导团的士兵走过来二话不说就将张翔按倒在地,拽胳膊拽腿的就给揪下去了。
叶战威严的扫视了一圈:“明日依旧是四更集合,五更点卯。”
“真打了?”崇祯在养心殿伸着头问王承恩。
“可不真打了。”王承恩回道,“好家伙,四十军棍,一下没少。主子,咱们的人回来说,那个张翔怕是十天半个月下不了床了。”
“这个叶战,还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崇祯笑道,“连兵部尚书也不放在眼里。”
“主子。”王承恩给崇祯端过一杯茶,“虽然这个叶战做的这件事有些鲁莽,可他说的那句话却是十分的忠心。”
“他说什么话了?”崇祯放下茶杯问道。
“回主子,叶战在打张翔的时候说,他的眼里只有皇上,只有朝廷,只有咱大明的江山社稷。”
“呵呵,好。”崇祯赞叹道,“好一个只有大明的江山社稷。”
“叶战,你还真把张翔给打了?”军官教导团的驻地里,张海瞪着大眼问叶战。
“是啊,他违反了军纪当然要军法从事。”叶战没明白张海为什么这么问。
“你不知道他是兵部尚书张凤翼的族侄?”
“我知道啊,可我对他说,我不管什么尚书不尚书,我的眼里只有皇上,只有朝廷,只有我大明的江山社稷。”
“说得好,叶战。”许朗在一旁拍手夸道,“以后这种话多说一些,尤其是在公开场合下。”
“为什么要多说?”韩万涛问道。
“这还用问为什么?”许朗答道,“咱们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件事,崇祯都会一字不差的知道,包括咱们在教导团驻地里面说的。这就是锦衣卫和东厂的利害。”
“真的?”张海吐了吐舌头,“那以后可不敢乱说话了。”
“叶战,知道明天该怎么做吗?”蒋北铭问道。
“回蒋长官,属下知道。”叶战答道,“和今天一样,严格执行军纪。”
蒋北铭笑着摇了摇头。
“蒋长官,我说错了吗?”叶战不懂蒋北铭为什么要摇头。
“你没说错。”许朗解释道,“严格军纪是对的,但也要恩威并施。单纯的严厉是会让士兵产生逆反心理的,拿出你对榆林军的态度来,既要严厉又要和善,我的意思你明白吗?”
叶战低头想了一会,站起来冲着许朗等人行了一个榆林军军礼:“属下明白。”
第二天的早上依旧是北风凛冽,除了缺编的人员和起不来床告假的张翔,神机营步兵子营的这一个衡346人悉数到齐。
“报告大人。”丁俊跑到叶战面前,“应到人数400,实到346人,一人告假,53人缺编。”
“嗯。”叶战冲着丁俊点了点头,跨步走上前去,“我知道你们的心里都对昨天的事情有些想法,这很正常。过去的事情本官也不想再提,但是今天我要说的话,我希望你们能记住。我不管你们是因为什么来到这里,也不管你们的背后有着什么样的关系,但是既然我们食君之禄,就要担君之事。咱们都是大明的军人,咱们的肩膀上都扛着大明的江山,扛着万岁爷的安稳,扛着天下千千万万的黎民百姓。如今外有鞑子虎视眈眈,内有流寇四处作乱。去年鞑子破关,大同镇和宣府镇残破千里,百姓流离失所。那可都是咱们大明的百姓,如果我们不勤加苦练,我们怎么能保护的了这些百姓,我们怎么能对得起皇恩浩荡。你们说,咱们能不努力吗?”
“不能。”台下的兵丁们齐声喊道。
周磊领着警卫班在龙门所城附近转了好几天。第一笔银子已经付给了管鸣珂,各种各样的建筑材料也陆陆续续的运了过来,新的城堡已经开始建设。周磊接到了总务二处带来的消息,耿瑞会马上带着一个技术小组来这里指导冶铁锻造,打制火器。所以周磊将军队的训练交给杨涛,自己带着人四处寻找铁矿和煤矿。
龙门所所在的位置在后世的张家口赤城县。按照有些穿越者的记忆,后世的赤城县金属矿储量还是比较丰富的,赤铁矿有7亿吨,磁铁矿2.5亿吨,居河北省第二位。另外还有黄金储量21.5吨,白银储量635吨,铅锌、铜、锰等矿藏也较为丰富。
周磊有了得陇望蜀的想法,希望能在找到铁矿的同时也可以找到金银矿,发上一笔横财。(未完待续。)





大明日月 第二百三十九章 屯田
周磊领着警卫班回到营地的时候正赶上了吃午饭的时间,虽然周磊答应了要给招募来的工匠管饭,但是榆林军士兵的伙食和这些工匠还是有差异的。士兵是严格的按照战时的配给,每餐都必须要见到肉,而这些工匠只是管饱,偶尔会喝到肉汤,但这已经让这些工匠们感激涕零了。连续几年的大旱,能吃饱肚子已属不易,更别说闻到肉味了。
周磊回到团部刚刚端起饭碗,哨兵来报,管鸣珂又派人押运了一批石料到了军营。
“真tm的,又来赶饭点。”周磊心中暗骂道。
管鸣珂是不可能亲自来送东西的,来的人基本都是一些百户,总旗,有时候也有千户。来的次数多了,这些人也摸着规律了,每次来不是午饭就是晚饭时间。
如果来的是总旗,周磊就让辎重队单独安排一桌酒席;如果是百户级别,就会让杨涛去陪一下;如果是千户,周磊就要亲自去陪,谁叫自己也是千户呢。
“是谁来了?”周磊问道。
“报告长官,是鲁千户。”哨兵答道。
“我知道了。”周磊放下饭碗,“你去让杨涛安排一下,再告诉他,今天让他一起作陪。”
周磊知道自己又要喝酒了,这一段时间可能是水土不服的缘故,周磊闹了好几天肚子。他实在是不想再喝酒了,但是这个叫鲁永茂的千户周磊也知道,和管鸣珂走的挺近,而且酒量很大,周磊还真喝不过他。不过这个鲁永茂有个好处,性格特别豪爽,也没什么心机,周磊很希望能从他那里套出点什么东西来,所以每次鲁永茂来送材料,周磊都要亲自作陪。
周磊很无奈的放下饭碗走出大帐,鲁永茂正在和一个榆林军司务长交接。
“鲁千户亲自来了。”周磊上前抱拳施礼。
“给你周老弟送东西。”鲁永茂哈哈大笑,“管大人亲自交代的,我岂敢怠慢。”
“多谢鲁千户。”周磊拉住鲁永茂,“咱们一醉方休。”
“好,我就等周老弟这句话,咱们今日不醉不休。”
军营大帐中,酒肉已经摆下,周磊和鲁永茂坐了个对面,杨涛在侧面相陪。
鲁永茂几杯酒下肚以后话就多了:“你们hn的兵真是舒服啊,顿顿都能吃肉,听说军饷也是实打实的按时发放?”
“鲁千户说笑了。”周磊笑道,“都是我大明将士,离家万里,要是吃的再不好,岂不是寒了将士们的心。”
“唉,人和人没法比。”鲁永茂叹完气又朝账门口瞅了瞅,“就说我们宣府镇,现在连吃饱肚子都难。我们这些千户百户如今都抢着要给你周老弟送东西,还不就是为了上你这里来吃喝一顿吗。”
“鲁大人言重了。”周磊问道,“虽说北方的气候是不比南方,但我看你们这里荒地甚多,为何不开垦出来种点粮食,也好解决吃饭问题呢?”
“周老弟有所不知。”鲁永茂端起碗自己喝了一碗,“荒地虽多,但是无人愿意开垦,再说这个地方连续好几年没怎么下过雨了,就算开出地来也长不出庄稼。”
“为何无人开垦呢?”杨涛给鲁永茂倒上酒问道。
“这个嘛。”鲁永茂有点不太好说的样子,“税负的问题,你们hn卫应该也不少吧。”
“那鲁千户。”周磊又问道,“就算是没下雨难道不能浇灌吗?”
“浇灌?”鲁永茂笑了两声,“周老弟久居南方,有所不知。在咱们这里,真要想浇地,要用水车。可一架水车的造价就要一百两银子,谁造的起啊。此外还需耕牛,农具什么的,反正是很难。”
“原来是这样。”周磊在心里暗暗的打起了主意。
周磊之所以这么寻根刨地的打听开荒的事,是因为他接到了的委员会的消息中提到了这个问题。委员会认真的讨论了王谦祥关于农民军的阐述,觉得现在流寇遍地的原因还是因为农民吃不上饭。中国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小农社会,尤其是在北方地区,只要农民有口吃的就绝不会起来造反。所以要想遏制农民军,就必须从根上来解决。因此委员会给周磊和王谦祥都临时增加了一个任务,希望能在驻地屯田,一来解决驻军的军粮问题。二来控制住农民军蔓延的问题。
“周老弟,来来,喝酒。”鲁永茂也没去想周磊为什么要问这些问题,又端起了酒碗。
周磊喝完放下酒碗又问道:“咱们大明九边重镇的军户不都可以屯田吗,那还解决不了吃饭问题吗?”
“现在谁还有心思去搞那个,就算你搞了,谁知道哪天鞑子和流寇就来了,都是白费力气。”鲁永茂说到此突然停了一下,“周老弟,你今天干嘛问这些事,难道你想在这里屯田?”
“不错,老弟我正有此意。”周磊微笑着端起了碗,“鲁千户,先干为敬。”
鲁永茂惊讶的看着周磊:“没想到老弟还有此打算。只是若想屯田,还需要和管大人那边商议。”
“我会去和管大人商议的。”周磊笑道,“到时候还望鲁千户多多帮忙。”
吃完了这顿饭已经是下午了,鲁永茂醉醺醺的带着人告辞回去了,周磊和杨涛一起到军营的工地上转了转。
新城堡的地基已经打好了,周磊这次没让榆林军参与建设,而是加紧了训练。
负责这次工程的是一个叫张维庆的50多岁的匠头。看见周磊和杨涛走过来,张维庆赶紧放下了手中的活迎上去:“小人参见两位大人。”
“老人家不必多礼。”周磊扶起了张维庆,“老人家这些日子在此处住的可好,饭食可能吃得饱?”
“好,好。”张维庆连连说好,“多谢大人们的厚爱,我们这些日子吃得好、住得好。”
“我们家大人这么照顾你们。”杨涛在后面说道,“你们也得加把劲,把活做仔细了。”
“那是,那是。大人们放心,绝不会让大人们失望的。”
“老人家,你家中还有什么人。”周磊又问道,“可有田地?”
“回大人,小人家中还有3个儿子,都已娶亲生子。小人家中有些薄田,但家里人口太多,所以小人这才一直做着这个营生。”
“老人家真是辛苦。”周磊突然问道,“如果在这里给你一些地,老人家可愿意来此耕种?”
“大人,在这里?”张维庆没弄明白周磊的意思,“这里的地都是荒地,耕种恐怕很是艰难。”
“如果我们免费给你安装水车,提供耕牛呢?”周磊笑问道。
“大人。”张维庆更糊涂了,这位周大人到底是什么意思。
“老人家,你怎么还没明白。”杨涛先说话了,“我们家大人的意思是在这给你一些地,我们给你安装水车浇灌,免费给你耕牛,你愿不愿意?”
“大人,那小人当然愿意。只是。。。。。。”张维庆还是不怎么相信周磊和杨涛的话。
“老人家你看。”周磊指向了远方,“这地方幅员广阔,足能开垦出数万亩田地。如今宣府镇连年灾祸,百姓流离失所,本官既然来到这里,也想造福一方。”
“大人真是菩萨心肠。”张维庆回应道。
“老人家,本官说的都是实话。”周磊对着张维庆施了一礼,“请老人家抽空和你们的乡邻说一声,但凡愿意来我榆林堡开荒的,我们免费安装水车,提供耕牛、农具。”
“是,是。”张维庆赶紧还礼道,“小人一定替大人说。”
周磊又和杨涛四处看了看。第二天一早,周磊带着几个人去了龙门所城找管鸣珂商量屯田的事。
管鸣珂在听完了周磊要屯田的打算之后,久久没有说话。他的心里觉得面前的这个先宋遗民是不是因为水土不服坏掉脑子了,居然要屯田。
“管大人。”周磊叫了一声,“大人对属下的这个想法有何意见?”
“周老弟。”管鸣珂回过神来,“你对老哥我够义气,咱们兄弟无话不说。老哥我实话对你说,千万别去干这个营生,那可是真的是出力不讨好。”
“管大人此言何意?”周磊是真的没听明白,“屯田一事不是从太祖爷就确立的吗,于国于军于民都是有好处的。”
“我的周老弟。”管鸣珂心里话,你有那钱拿去糟践,还不如给我呢,“周老弟有所不知啊,现今不用说在宣府镇,就是在九边重镇,也没人去干这个东西了。”
“周老弟你想。”管鸣珂掰着指头给周磊算账,“你要屯田,就得买地;要是不买地的话就得开荒。光是这些耗费恐怕就不是个小数目。就算你有了地,你还得要有耕牛,农具,还要有水车浇灌,这些周老弟没算过要用多少钱吧。况且屯田之地还得上交赋税,这些杂七杂八的算下来,根本是入不敷出。”
“那管大人。”周磊刚开口就被管鸣珂打断了,“我还没给你算完。咱们宣府镇一带这几年连年大旱,今年估计又够呛,周老弟你就是有了地,到时候天不下雨,你拿什么交税。万一鞑子流寇再来走上那么一遭,周老弟你可就血本无归了。”
“但不知要缴纳的赋税是多少?”周磊问道。
“一亩地两斗麦子。”
“那也不是很多啊。”
“这还不多?”管鸣珂有点急眼,“周老弟,你以为宣府镇的地都是你们hn卫的上等水田?我们这里的地能打七八斗那就谢天谢地了。”
“管大人。”周磊又问道,“如果真要屯田的话,需要走什么渠道呢?”
“老弟。”管鸣珂差点没喊起来,这个周磊是真要往死路上走,“你和老哥说一句实话,你为什么非要屯田?”
“管大人。”周磊站起来深施一礼,“属下虽非大明人士,却也是华夏子孙。属下在hn卫的时候,那里的百姓虽说也很艰难,却不至于连饭也吃不上。可属下来到这里,各位大人整日操劳,上报朝廷,下抚黎民。但无奈鞑子和流寇轮番袭扰,加上连年干旱,百姓生活十分困苦。属下不才,希望招募流民屯田,一为我大明江山社稷的安稳,二为万岁和各位大人解忧,三为我大明百姓能吃上一口饱饭。仅此而已。”(未完待续。)




大明日月 第二百四十章 孤独
管鸣珂神色沉重的站起来对周磊回了一礼:“周千户有如此忠君报国之心,本官甚是佩服。本官就答应你屯田一事,周千户有什么需要,只要本官能做得到的,本官定当尽力而为。”
“多谢管大人。”周磊说道,“属下回去筹划一下,如要需要耕牛、水车等物,属下还要麻烦管大人代为购买。”
“你们要花银子买?”管鸣珂的眼睛又瞪大了。
“管大人,难道有人白送吗?”周磊反问道。
“不不。”管鸣珂一拍胸脯,“全包在老哥身上了,周老弟尽管放手去做就行。”
管鸣珂的心里差点乐开了花,上一个城堡挣了五千两银子,虽说要给卢总兵分过去三千多两,可自己也能落下小两千两。现在周磊又要买耕牛农具,那自己岂不是又要赚上一笔。
周磊看出了管鸣珂的心思,心中暗笑,嘴上说道:“管大人,屯田一事属下还没有和总兵大人说,不知是否需要上报总兵大人?”
“不用。”管鸣珂连连摆手,再告诉总兵大人,那自己还得分银子,“老哥我就做主了,不必搅扰总兵大人。”
“多谢管大人。”周磊又提了最后一个要求,“属下还希望管大人能帮属下最后一个忙,招募一些流民,属下可以管吃管住。”
“没问题,流民你要多少有多少。”管鸣珂在心里暗暗问道,“你们海南卫还要人不要人,你们怎么那么有钱?”
“主子。”王承恩在崇祯的身边拿着卢抱忠的奏章,“宣府镇总兵的奏章到了。”
“说了些什么,有无榆林湾民团的消息?”崇祯现在最关心的就是这帮先宋遗民。
“回主子,有榆林湾民团的事。”王承恩回道,“卢抱忠说,榆林湾民团那个带兵的周千户在宣府镇做了两件事,一件是自己筑城练兵,并没有驻扎在原先的卫所中;第二件就是他们正在招募流民开荒屯田。”
“屯田?他们为什么要屯田?”
“主子,卢抱忠的奏章中引述了一段周千户的原话,主子要不要听听。”
“念。”
“周千户说,‘属下虽非大明人士,却也是华夏子孙。属下不才,希望招募流民屯田,一为我大明江山社稷的安稳,二为万岁和各位大人解忧,三为我大明百姓能吃上一口饱饭。仅此而已。’”
“一口饱饭,如此而已。”崇祯沉吟半晌,突然说道,“拟旨。
宣府镇千户周磊、大同镇千户王谦祥,尔虽非大明子民,却忧虑大明国事,勤练军伍,治下绥靖,朕甚欣慰。特赐白银100两,锦缎10匹。望能拨乱济时,扶翼大明。钦此。”
王承恩写完圣旨却问道:“主子,这二人刚去不久,主子就这么大力嘉奖,奴才担心他们会不会恃宠而骄。还有,周千户虽说心怀国事,却又单独筑城,单独驻扎,这个奴才觉得有些不妥。”
“有功就要奖赏,他们能替朕着想,也难为他们了。”
王承恩听崇祯这么说就没再说话,但崇祯却突然转了话锋:“王承恩,你再拟一道密旨给大同总兵和宣府总兵,密切注意这二人的举止,如有异动,可先斩后奏。”
1...107108109110111...28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