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明日月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伯伦散人
这次来援的明军中,同样有辽东兵。而统帅他们的是辽东的总兵金国奇、靳国臣,祖氏家族的祖大弼、祖宽,还有吴三桂等悍将。八月十九日,孔有德从莱州城撤围而去,退守登州。九月一日,明军进逼孔有德的最后一座城池登州,李九成上阵搦战,被祖宽一箭射死,孔有德、耿仲明等人就开始考虑放弃登州突围。
登州城被明军围困了三个月,战斗进入了胶着状态,孔有德开始实施他的大规模突围计划,崇祯六年二月十二日,登州城中除了留下千余人掩护,其余一万二千多叛军及其家属,乘坐百余艘大船,连同军器、枪炮等一应物件从水城北门,由海路突围而去。
孔有德的初步设想是在辽东沿海占据一个地方,武装割据一方。但是,驻守在皮岛、旅顺的明军总兵黄龙率领海军对他们进行了截杀,李九成的儿子李应元被斩杀,毛承禄、陈光福被俘。走投无路的孔有德最终和耿仲明投降了满清。自此,历时十八个月孔有德叛乱结束。
可是虽然明朝平息了叛乱,但明朝的登莱两州,这个辽东前线的后勤练兵基地,被孔有德捣了个稀巴烂,整个山东地区死亡十余万、残破三百里,而且数位朝廷封疆大吏和大批地方官员被杀。这个后援基地被彻底打烂了。
这场兵变,无论是明朝还是孔有德,都没有捞到什么好处。但却有一个最大的赢家,满清。皇太极终于得到了梦寐以求的精良的西洋火炮和大量的战船,所以崇祯七年,满清再次入关。”
“可他妈累死我了。”许朗端起茶杯咕嘟咕嘟一饮而尽。
“牛。”蒋北铭竖起了大拇指,“你不去说书,可惜你这张嘴了。”
“好了,说正事吧。”许朗放下茶杯,“你怎么看这次登州兵变。”
蒋北铭沉思了一会:“这里面有几个问题。第一,就算我们干涉登州兵变,最快也得年后了,那时候孔有德已经占领了登州城,我们只能攻城,伤亡会不会很大,孔有德手中的火炮也不是烧火棍。第二,我们现在只有三个地方,就算加上越南新军,总兵力不过三、四千人。如果介入登州的话,最少还需要三、四千人,临时征兵能不能来得及,新兵训练最少二个月,时间上有没有问题。第三,还是钱的问题,几千人去一次登州,战争预算你想过吗。第四,咱们以什么名义去,就算去了登州,赶在明军之前打败了孔有德,明朝政府的态度会怎么样,会允许咱们留在登州吗?这都是问题。”





大明日月 第一百四十七章 朝鲜
不好意思,前几天家里网络出问题了,一直没更新,现在开始更新。
“我是这么考虑的。”许朗一点一点解答着蒋北铭的问题,“第一,咱们能打下登州就打,打不下来就不打,但咱们一定要封锁海上通道,就算咱们占不了登州,也绝不能让孔有德跑到皇太极那边。第二,至于你说的征兵的时间问题,咱们不急于一时,因为离孔有德撤离登州还有一年多的时间,我们完全可以训练出一支几千人的部队来。第三,关于钱的问题,有了郑芝龙的三百万银子,你还怕没钱吗。第四,咱们去登州就用榆林湾的旗号,最好的办法是能采用现在的模式,租下登州,即便不能,我们还有一个地方。”
“哪?”
“朝鲜。”
“朝鲜?”蒋北铭问道,“朝鲜不是也让满清征服了吗,咱们去朝鲜不就等于直接和满清开战了吗?”
许朗没说话,用手指了指茶杯。
“干嘛?“
“麻烦你蒋大总督,再给我倒杯茶,我再给你说一段朝鲜演义听听。”
“你还真上瘾了啊。”蒋北铭又给许朗倒了一杯茶,“那我就听听你许先生再来一段。”
“朝鲜被满清征服那是在1636年。”许朗指着地图上的朝鲜说道,“**哈赤自起兵以来,把军事上的主要目标瞄准了明朝,而朝鲜反而得到了一个比较安定的环境。**哈赤多次以平等的国书表示了要与朝鲜和平共处的态度。朝鲜的第十五代国王光海君,也认识到了两国军事实力上的巨大差距,采取韬光养晦的政策,愿意与后金修好,对内积极培养国力,应付以后的战事。
两国的交好令明朝中央政府非常的不满。明朝多次以宗主国的身份胁迫朝鲜出兵协助讨伐女真。朝鲜国王光海君象征性地征讨了几次后金,**哈赤了解朝鲜国王的真实用意,因此密约光海君,表示不会调集军队来攻打朝鲜。光海君以后也以国力不济为由,推托了明朝皇帝下令征讨的诏令。
但光海君是依靠朝廷里大北派的势力登上王位的,而大北派的政敌西人党一直处心积虑要除掉光海君。1623年西人党发动政变,推翻了光海君,拥立了他的侄子仁祖为新国王。仁祖国王和西人党上台后,改变了对后金的怀柔政策,接受明朝的诏令,积极备战讨伐女真。后金与朝鲜的关系,一下子就恶化了起来。
到了皇太极时期,满清决定征服朝鲜。1627年,皇太极派他的堂兄阿敏率领大军南侵朝鲜,朝鲜史称‘丁卯胡乱’。仁祖国王和西人党被迫向后金臣服,表面上宣布脱离明朝,并与皇太极缔结了兄弟之盟。但是,明朝考虑到拉拢朝鲜有助于在后金的背后放下隐患,因此没有追究朝鲜臣服于皇太极之罪,相反却派出了军队支援朝鲜抵御后金。尤其是崇祯帝即位后,对后金一直保持着强硬政策,因此朝鲜并没有真正臣服于后金。
基于这样的状况,为了彻底免除后患,皇太极1636年出动大军亲征朝鲜,朝鲜史称‘丙子胡乱’。由于明朝没有及时调派援军,朝鲜大军兵败如山倒。在多尔衮挟持了朝鲜王室成员后,朝鲜国王仁祖被迫在南汉山城向皇太极投降。从此,朝鲜真正脱离了明朝,变成了清朝的属国。”
“这都是些什么啊?”蒋北铭愁着眉头问道,“我怎么听着这么乱啊。”
“是够乱的。”许朗笑道,“我对这块历史也不是很了解,只知道个大概。但是有2点是肯定的。第一,朝鲜现在还没有完全被满清征服,两边的关系一直是若即若离。第二,被推翻的光海君并没有死,不过被石灰烧瞎双目,流放于江华岛的乔桐,在丙子胡乱之后,才在崇祯十年被转移到南方的济州岛。崇祯十四年七月才挂了。而现在的明朝政府虽然表面上默许了这次政变,但却一直耿耿于怀。如果我们打着大明的旗号去江华岛把光海君救出来,你说会怎样?”
“你先等等。”蒋北铭打断了许朗的话,“你刚才说那个光什么君,他不是和满清交好吗,现在这个朝鲜国王不是听令于明朝政府吗,那明朝政府怎么还对他政变的事耿耿于怀呢?”
“我说北铭,咱不是在探讨历史考证问题。【ㄨ】”许朗装出一副正经的样子,“真想知道为什么,去问陆老,说实话,我也不知道,反正这里面够乱的,怎么说的都有。”
“呵呵。”蒋北铭笑道,“我还以为你许大才子无所不知呢。”
“咱们先别管这些事。”许朗连连摆手,“你觉得我的这个建议怎么样?”
“你什么建议啊?一会登州,一会朝鲜,都把我说晕了。”
许朗晃了晃脑袋:“我没说吗?”
“你说了,只不过是在说书。”
“好吧,好吧,我的意思是这样的。”许朗理了理思路,“咱们直接去辽东,不行,因为太远,没有后方基地。直接去搀和登州兵变的事,恐怕也不行,因为光是山东就乱成一锅粥了,咱们再插一脚进去,谁也不知道结果会怎么样。而且同样,也没有一个后方基地。孔有德不好打,万一打不下来,咱们就很被动。所以我觉得第一步应该去朝鲜,先去把光海君救出来,你想,一个瞎子,也不会有什么作为了。但这个虎皮可不小,咱们可以拿来当大旗用。控制住光海君,哪怕控制住朝鲜一个点,咱们就有后勤补给基地了。然后再考虑登州的事,最不济也可以把孔有德堵在海上。如果登州和朝鲜2个点都能拿下来的话,那么进攻满清就能事半功倍。”
许朗说完想了想,又补充了一句:“这次应该说清楚了吧。”
“很清楚了。”蒋北铭不开玩笑了,“但如果这么做的话,这步子迈的可就比今年大多了。咱们今年只搞了锦普和普利安哥2个点就有些忙不过来了,如果明年搞这么大手笔的话,我还是担心会不会力不从心。还有,如果明年的重点放在北边的话,越南怎么办?你这个建议牵扯面有点大,弄不好会是南下还是北上的方向性问题。”
“你别什么事都问我啊。”许朗说道,“我只是提个建议,具体怎么办还得听听你的意见。”
“许朗,这是你一个人的意见还是家里的意见。”
“我自己的意见,来的路上在船上想到的这些事,谁也没说,第一个和你说了。”
蒋北铭没有说话,拿着茶杯盖不停的划着茶杯口。
“北铭,其实这里面还有一个事。”许朗又掏出了一支烟,“你也知道,我和你们军方的关系一直不太好。陆老出山以后,在他的调解下我们之间的关系有所缓和。我有个私心,想借着这个事缓解一下和张国栋他们之间的矛盾。曾广贤和韩万涛他们对北上的热情很大,尤其是韩万涛,一门心思的想去打满清。我现在重新回委员会了,如果我和军委会的关系能再缓和一些的话,我想不管对哪方面,都是有好处的。”
“行啊,许朗。”蒋北铭笑道,“知道为别人想了。”
“呵呵。”许朗也笑道,“人总是会长大的嘛。”
“如果我们去朝鲜的话,你觉得哪个位置比较合适?”蒋北铭把话题重新拉了回来。
“这。”许朗在地图上点上了浓浓的一个黑点,“南浦。”
“说说南浦的好处。”
“南浦在后世是朝鲜重要的港口,临黄海的西朝鲜湾,背负丘陵,易守难攻。居大同江下游左岸,距平壤只有70公里,方便我们控制朝鲜。距离大连的海上距离180海里,也方便我们从海上进攻辽东。现在恐怕还没什么人,1897年辟为商港。更重要的是在甲午和日俄战争时是日本的兵站基地,这就说明这个地方完全可以作为一个重要的军港。”
“你想的挺清楚啊。”蒋北铭盯着地图上的黑点,“还有什么想法,一起说说。”
“北铭,有些事真的是身不由己。”许朗突然变的有些忧郁,“你说的真对,义有千斤使我两肩都已酸。”
“你又怎么了,怎么突然说这个?”
“我在想。”许朗抽了一口烟,“假如咱们这300多人没穿越过来的话,现在是不是该干什么还是干什么,你还当你的艇长,我还教我的书。不过也许,我真的就在南中国海去找我父亲了。”
“许朗。”
“我没别的意思。”许朗摆了摆手,“我们穿越到了400年前的大明朝,我们就自然而然的想改变历史,想消灭满清,你说这到底是一种责任感还是一种优越感。假如我们穿越到400年以后,会不会还有这种想法?”
“你又想多了。历史本来就是由人来创造的,没有人哪来的历史,我们不过是创造一种新的历史而已。就像你说的,我们做一只小蝴蝶不是挺好吗?”
“算了,不讨论这个了。”许朗问道,“你对我这个想法有什么意见?”
“基本赞同。”蒋北铭说道,“既然我们都有责任感和优越感,既然我们都想改变历史,那么不管早一天还是晚一天,都要和满清开战,那就提早做好准备。去朝鲜和登州的事,你让我再仔细想想,我的意见是多问问别人的意思,咱们搞一个联名议案,看来这次穿越大会不回去是不太可能了。”
“那你好好想想,我再征询一下别人的意见,我来写这个议案。”
“去见过赵姑娘了吗?”蒋北铭突然问了一句。
“还没顾上,下了船就跑你这了。”
“你啊,去看看人家,赵姑娘真的是想你了,问过我好几回你什么时候回来。”
“报告。”哨兵在门口喊道。
“什么事?”蒋北铭问道。
“报告司令,赵姑娘来了。”
“呵呵,说曹操,曹操到。”蒋北铭冲着许朗一笑,“你自己应付吧。”
蒋北铭站起身,走到门口拉开门:“赵姑娘,你的许大才子在里面等你呢,好好聊聊吧。”
蒋北铭说完离开了办公室,赵芷若站在门口,突然感觉有几千只兔子在心里跳,一时间又不敢进屋了。
“芷若,过来坐吧,别傻站在那啊。”许朗招呼着。
“许公子,你回来了。”赵芷若的声音小的只有自己能听的到。
许朗走过去关上门:“怎么又叫许公子了,芷若,你瘦了。”
赵芷若抬起头看着许朗,眼里突然流下了2行泪,第一次用清楚的声音说道:“许朗,你也瘦了。”




大明日月 第一百四十八章 崇祯五年
升龙府和锦普这次一下子去了榆林湾好几千人。蒋北铭告诉穆绥德和姚韩氏,但凡愿意去榆林湾工作的人,每人5两银子的安家费,月薪不少于五钱,榆林湾还管吃管住,并且介绍一个同去的人再加1两银子的介绍费。仅仅半个月,报名的人多达三四千。穆绥德雇了20艘大船,在战舰的护航下,把这些安南人和穿越者悉数拉回了榆林湾。
因为要回广州和姚老爷商议姚春和孙天昊的婚事,姚韩氏回了榆林湾,赵芷若也跟着一起回来了。升龙府的事就全交给了穆绥德,安南新军再一次交给了明朝军官,好在这次只剩了2个连。锦普的林兆龙等人也全部乘船回到了榆林湾,锦普兵营也扔给了明朝军官。不过普利安哥就没这么轻松了,王兆星把郑芝龙的事和家里的意思向穿越者传达了以后,这些穿越者没有一个不想回去的。最后李福强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任命叶战为特殊时期的普利安哥最高军事指挥官,全权负责春节期间的普利安哥一切军队事务。叶严犹豫再三,最终还是决定带着巡捕留在了普利安哥帮助叶战。
整个榆林湾的明朝人都在忙活着准备过年的事,只有300多个穿越者压根就没了再热闹一次的想法。郑芝龙的订单让这些人的工作量成倍的提高,就连原先那些提笼架鸟的富贵闲人也被委员会强制召了回来,多多少少的都要开始出力了。
除夕之夜,罗氏张罗了一桌年夜饭,自己却坐在一旁偷偷的落泪。年前,叶孙全和武承宗还有吴嫂第一个搬进了别墅里。可如今,能容纳十几个人的餐厅里却只坐了5个人,叶严和叶战都没回来。
“行了,大过年的,别哭了。”叶孙全说完把一杯酒倒进了嘴里。
“这叫过的什么年啊。”罗氏抽泣着说道,“老大老二,一个回来的都没有,也不知道他俩在那个什么安南有没有人照顾,能不能吃上一口热饭。”
“你光哭有什么用,这不也是没办法的事吗。”叶孙全又喝了一杯,“再说俩孩子都给家里捎银子回来了,老爷们都说了,过完年就给孩子们放假,你就等不了那么几天了?”
“银子,银子,你现在还缺银子吗?”罗氏用指头戳着叶孙全的脑门,“自从我嫁到你们孙家,穷也好,富也好,哪年过年不是咱一家人在一起。【ㄨ】今年倒好,一下子缺了俩。”
“娘,大哥二哥不回来,还有我们陪你啊。”叶三和叶幺齐声说道。
“娘,娘。”刚刚学会说话的老小也不停的叫着娘。
“乖,还是你们乖,知道陪着娘。”罗氏抹了一把眼泪,把3个孩子揽到了怀里。
“老叶,在家呢吗?”屋外突然有人叫道。
“谁啊?”叶孙全心里纳闷,这还没过子夜呢,怎么就有人来拜年了。
叶孙全拉开门,陆天翔、何云带着孙佳怡,还有许朗、孙天昊、程依依、赵芷若等一帮子人站在门外。
“陆老爷,孙老爷,许老爷。。。。。。”叶孙全突然不知道该和谁打招呼了,一个一个挨个的叫着。
“老叶,别叫了。”许朗嚷道,“我们这都还没吃饭呢,和你搭个伙怎么样啊?”
“快快,快请进。”叶孙全的嗓门又大的左邻右舍都能听见了,“孩他娘,赶紧再去弄几个菜,老爷们要在咱家过年了。”
委员会今早刚刚作出决定,由于大批驻越南的军人没有能够回来过年,所有的穿越者要挨家挨户的去走访慰问。陆天翔和许朗等人忙了一天,水米也没粘牙,众人一商议,干脆到最后一家叶孙全家去吃饭。叶严和叶战都没能回来,估计叶孙全心里也不会太好受。
罗氏把家里准备的年货基本都拿了出来,盘子摞盘子的摆了满满一桌子。
“大嫂,我来帮你。”程依依撸起袖子就要动手。
“不用,不用。”罗氏吓得赶忙把程依依按回了椅子上,“哪能让你们动手,我自己来就行。”
“佳怡,你去帮帮你婶子。”孙天昊对着孙佳怡说道。
“好来。”孙佳怡答应一声,钻进了厨房。
罗氏忙活完了,带着几个孩子就要去厨房吃。
“大嫂,哪有我们来了你就要走的道理。”程依依拉住了罗氏,“今天是除夕,是我们打扰你们家了,咱们一起吃。”
“这哪行,这哪行。【ㄨ】”罗氏慌忙推辞着,眼睛不断的瞅着叶孙全。
“叶夫人,你也一起吃吧。”陆天翔劝道,“一会我们还要敬叶夫人几杯酒呢,感谢叶夫人为榆林湾培养了这么好的孩子。”
“既然陆老爷也这么说了,那就一起吃吧。”叶孙全知道再客气下去就造作了。
众人都纷纷坐下,叶孙全端了端酒杯,想说话却又没敢说。
陆天翔看到叶孙全拘谨的样子,笑道:“老叶,这是你自己的家,你是主人,我们是客,主人先说几句吧。”
“是啊,是啊,主人先说吧。”众人纷纷说道。
“陆老爷,各位老爷。”叶孙全这几年见识的多了,也不那么紧张了,“我叶孙全修了几辈子的福分,能够来到这榆林湾,承蒙老爷们厚爱,也在这里安家了,如今吃得好,过得好。这杯酒,我敬各位老爷,祝老爷们过年吉祥,万事如意。”
“行啊,老叶。”孙天昊先端起酒杯碰了一下,“说的挺好,我也祝你阖家幸福,新年快乐。”
众人纷纷将杯中酒喝掉,许朗又举起了杯子:“叶夫人,这杯酒是我代表我们委员会单独敬叶夫人的,感谢叶夫人培养了2个这么优秀的孩子。叶严和叶战不仅是叶家的骄傲,也是我们榆林湾的骄傲。”
许朗说完,直接干掉了杯中酒,罗氏举着酒杯,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许先生。”叶三先吆喝起来,“您能给我也改个名字吗?”
“你怎么也要改名字啊。”孙佳怡笑道,“叶三,叶三,这不挺好听的吗。”
“我大哥二哥都改名字,我过年也12了,也不能再叫叶三了。”
“那你想叫什么啊。”孙佳怡问道,“你不是最佩服你二哥吗,也一直想当兵,你干脆就叫叶兵吧。”
“佳怡姐,我不想当兵了。”
“为什么?”众人听了叶三的话都是一愣。
“我想成为许先生和林先生那样的人。”
“好,叶三,有志气。”陆天翔赞许的点了点头,“既然你有如此大志,那我给你取个名字如何?”
“多谢陆老爷。”叶孙全大喜过望,“三儿,赶紧谢谢陆老爷。”
陆天翔摆了摆手,想了一会说道:“我看你就叫叶立。希望你能记住,读书就是要做圣人,立圣言。立德、立功、立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叶立。”孙佳怡指着叶立笑道,“爷爷起的这名字好,叶立,叶立。”
“佳怡姐。”叶立突然喊道,“你什么时候能当我嫂子啊。”
“你。”孙佳怡羞红了脸,低下头一句话也不说了。
“佳怡。”许朗问道,“正好今天你爷爷奶奶都在,你哥哥也在这里,我们就问你一句话,你到底喜欢不喜欢叶严啊?”
孙佳怡的头低的更深了。
“佳怡。”程依依拉起了孙佳怡的手,“咱们摇头不算点头算好吗,叶严也17了,你也15了,你要是愿意就点点头,这事就这么定了。”
孙佳怡隔了好一会,微微的点了点头,起身跑进了里屋。
“哈哈哈哈。”陆天翔举起酒杯笑道,“老叶,叶夫人,老朽恭喜2位了。”
“同喜,同喜。”叶孙全已是乐得合不拢嘴了。
“老叶,叶夫人,有句话我得说在前头。”何云突然说道,“佳怡虽说过了年就15了,可她还没有从学堂毕业,这事虽说2个孩子都心有所属,咱们长辈们也没什么意见,可真要成婚,要等1年以后,佳怡毕业再说,不知2位同意吗?”
“同意,同意。”罗氏赶忙应道,“老夫人您怎么说怎么算。”
时不我待,大年初二,崇祯五年的第一次穿越大会就召开了。
整个大会就围绕着2个议题展开了,订单和朝鲜。
订单的问题上基本没有什么人提出不同意见,毕竟那是500万两的银子。邱鹏的造船厂的工人目前已经达到了接近3000,各种原料也陆陆续续的运进了榆林湾。约翰新设计的战舰图纸已经弄好,就等着年后开工。沈大兴的兵工厂也已经准备妥当,只要郑芝龙的铜一到,马上就可以开工。
许郎和蒋北铭的进军朝鲜和登州的联合提案又一次引起了不小的争论。目前越南方面才刚刚起步,下面的工作还有很多,榆林湾又要将全部的精力放在订单上,现在去朝鲜和登州,会不会牵扯过多的精力?再说,如何通过台湾海峡也是一个问题,谁知道郑芝龙答应还是不答应。
1...6364656667...28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