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明日月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伯伦散人
第二天上午的穿越大会进行的还算顺利,许朗的议案以接近三分之二的票数通过,并且穿越者们给这个机构起了一个名字,榆林湾各界联合总会。
联合总会的代表定为了100人,由六部分人组成。第一部分是叶孙全等目前还在为榆林湾委员会服务的这些明朝人代表;第二部分是叶战、杨涛这些为军方服务的明朝军人代表;第三部分就是王可宗、周崇德的代表,这部分人最少,只给了6个名额;第四部分就是武承宗、吴嫂这些榆林湾内各行各业的代表,这部分人是最多的,有40个名额;第五部分就是马骐骥等万州方面的代表;最后一部分就是西洋人的代表。
尽管陆天翔和许朗费劲了口舌和陈民城、周崇德解释了半天这个联合总会是干什么的,可两个人还是听得云山雾罩。不过两个人最终还是明白了代表是做什么的,陈民城答应回去禀告王可宗,会尽快把代表派过来,反正代表的吃喝拉撒睡全由榆林湾负责,况且还有不菲的月钱。
榆林湾的事情渐渐的安定了,陆天翔等人开始着手组建联合总会。许朗和张国栋还有柳冠南坐着上帝号去了越南的升龙府,万州号提前20多天去了普利安哥。
柳冠南这次去越南的目的是要调整一下越南两个巡捕房的工作。李逍详细的向柳冠南汇报了锦普巡捕房收取保护费的问题,柳冠南在报请委员会批准之后决定亲自去越南安抚一下这些巡捕,并提高一下巡捕的待遇。同时,因为穿越大会决定把工作重点放在郑芝龙和登州行动上,起码一年之内越南将不再有什么大的行动而是尽量维持现状,所以柳冠南决定将叶严和李逍全部调回榆林湾,严浩将去普利安哥接替叶严的工作,锦普的总探长暂时先由曹林担任。
所有在越南的穿越者都齐聚在了升龙府的兵营当中。
张国栋在简单的介绍完这2个月榆林湾发生的变化之后,宣读了军委会的命令:
“命令。驻安南派遣军司令蒋北铭上校返回榆林湾,担任榆林湾最高军事指挥官。普利安哥总督、独立二团团长李福强任安南派遣军司令兼独立一团团长,晋升上校军衔,驻扎升龙府。独立三团团长林兆龙任锦普总督府总督,晋升中校军衔。周磊任普利安哥总督府总督兼独立二团团长,晋升中校军衔。徐田彬任独立二团副团长,晋升少校军衔。”
“是。”被点到名的人集体站起来答道。
许朗又冲着范秋明点了点头:“老范,委员会的意思你也要回榆林湾。王可宗升任了琼州知府,崖州知州换成了谢揆,你这个对外联络处处长下一步的工作将会放在崖州和谢揆方面。”
“好的。”范秋明答道,“委员会怎么安排我就怎么去做。愿做革命一块砖,东南西北任党搬。”
“老范啊老范。”范秋明的话把众人都说笑了。
张国栋又问道:“越南现在的情况怎么样,如果咱们维持越南现状的话,郑梉那边会有什么反应?”
“越南的情况基本稳定。”蒋北铭答道,“我们和郑梉的说法是普利安哥目前进展的很不顺利,正处于胶着状态。阮启也已经退兵了,郑梉负担不起这么巨大的战争消耗。我们和郑梉的协议是继续训练新军,照目前的状况估计,一年之内是不会有什么大的变化。”
“普利安哥那边什么情况?”许朗问道。
“那边也还算是稳定。”李福强答道,“我们和南越那边正在慢慢接触商贸上的事。我们原先想往柬埔寨方面再推进一些,但现在看来南越对我们还是有一定的戒心,所以推进的成果不大。我和周磊他们商量的意见是先暂时不做军事上的行动,先把贸易做起来,慢慢的渗入。”
“蒋北铭、李福强。”张国栋环顾了一下在座的军人,“还有一个事你们得上上心。军委会决定从越南的三个地方各抽调一部分人,组成一到两个营调到榆林湾。目前韩万涛的混成旅严重缺人,而且据邱鹏说,新的两艘500吨战舰再有一个多月就要正式下水了,到时候恐怕西洋营的大部分人要转到海军方面。韩万涛和曾广贤已经向军委会提议要缩减混成旅的编制,取消团级编制,采用旅辖营的模式。而且郑芝龙给咱们买了100多匹马,韩万涛现在还要组建一个骑兵连。所以即便如此,恐怕人员还是不够,还得靠你们越南方面出出力,怎么样,有没有问题?”
“我的张大主席,问题当然是有。”李福强笑道,“不过我们尽力吧。”
“张主席。”蒋北铭说道,“你也知道,目前越南的征兵情况不是太理想。升龙府内的新军刚刚开始征召,而且是不能动的,因为郑梉一直在盯着。我们只能从锦普和普利安哥调兵。锦普目前也就2个多营,不到800人;普利安哥稍微多点,但也就1000多点。这样,让李福强和林兆龙他们筹划一下,调回去2个营恐怕是做不到,毕竟还要考虑到这2个地方的防卫问题。争取能分出来4、5个连吧,500多人我估计是可以的。”
“行,你们尽力吧。”张国栋也知道一下子抽调2个营是有点困难。
“还有,老范。”许朗又对范秋明说道,“委员会的意思,郑芝龙又送了100万的银子和一些原料,咱们还要继续招工。争取到今年七八月份的时候,人口能达到三万。这还需要你这段时间多忙活忙活。”
“这件事还得去找穆绥德。”范秋明思考了一会,“这样吧,如果你没什么事的话,你和我一起去找找他,走之前还得和他交代交代。”
许朗突然转头对蒋北铭笑道:“北铭,一起去和姚韩氏道个别?”
会开完了,许朗、范秋明和蒋北铭第二天一起到了升龙府的大明商会。
“蒋兄、范兄,你们要回去?”穆绥德对这个消息有点吃惊。
“对,穆兄。”蒋北铭答道,“这是我们榆林湾的安排。”
“那你们走了。。。。。。”穆绥德有点迟疑。
“不要紧,穆兄。”许朗宽慰道,“虽然他们两个走了,但升龙府的一切还和以前一样。李福强现在接替了北铭的位置,你有什么问题直接去找他就行,我们都和他交代好了。”
“多谢许兄。”穆绥德谢道,“关于招工一事,请几位放心,穆某会尽力去办。几位将待遇又提高了不少,在下觉得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穆兄。”许朗又提醒道,“招工一事固然重要,但还请穆兄多多关注商贸的事情,尤其是粮食,这个可耽误不得。”
因为要准备登州行动,许朗带来了委员会的指令,大幅提高了越南的粮食进口数额。
“这个在下自然知晓,还请几位放宽心,不会耽误了事的。”
“还有。”范秋明插话道,“商会保安队也请穆兄多多上心。毕竟穆兄是在升龙府内,而且还有姚夫人,你们的安全也很重要。”
“多谢范兄。”穆绥德拱手说道,“保安队已经有100多人了,而且蒋兄也派人来训练保安队。只是你们走了之后,这保安队的训练。。。。。。”
“穆兄放心,一切照旧。”蒋北铭答道,“我们已经同李福强说了这个问题了。”





大明日月 第一百八十七章 告辞
许朗和范秋明跟着穆绥德去安排商会的事宜,蒋北铭一人来到了姚韩氏的住处同她告别。程依依和赵芷若都回了榆林湾,蒋北铭有事就只能自己直接找姚韩氏商量了。姚韩氏过年的时候回广州安排完姚春的婚事以后就自己回到了升龙府,姚春留在了广州等着孙天昊去迎娶。
“蒋大人是要回去了吗?”姚韩氏淡淡的问道。
“正是,姚夫人。榆林湾来人要调我和范秋明回去,故此来向姚夫人道别。”
“蒋大人身为朝廷命官,这也是身不由己的事情,不知大人何时再回升龙府呢?”
“这个说不太好。”蒋北铭低着头,“这要看榆林湾的情况而定。”
“唉。”姚韩氏轻轻的叹了口气,“我家叔叔和姚春都已回了广州,如今蒋大人也要回去了。”
“姚夫人。”蒋北铭又不知道说什么好了。这些日子和姚韩氏的接触越来越多,蒋北铭明显的能感觉到姚韩氏内心的变化,和自己在一起的时候,她总是在不经意之间就会流露出开心的笑容。
可是蒋北铭却一直不敢迈出这一步,这里是400年前的时代,而且还是越南。蒋北铭不知道如果自己真的往前走一步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民妇在此先预祝蒋大人一路顺风。”姚韩氏的话语里带上了淡淡的忧伤,“商会里还有很多事要民妇去处理,恕民妇不能相送。”
夜晚,蒋北铭和许朗、范秋明三人吃完饭围聚在商会的住处。
“许朗,还有烟吗?给根烟。”
“舍不得姚韩氏了?”许朗扔过去一根烟,“我说你就是想得太多,喜欢人家就直说呗,弄得现在你们两个谁都不好受。”
“北铭。”范秋明也早知道了蒋北铭和姚韩氏的事,“咱们这一回去可能一年半载的回不来了,这事你就想这么拖着吗?再过几年,等她孩子大了,弄不好她自己也就没这个心思了。”
“我知道。”蒋北铭点上烟狠抽了几口,“我倒是不担心姚韩氏会怎么样,但她是一个寡妇。而且程依依也告诉过我,原先姚韩氏说过,她这辈子不想再嫁人了,就守着她儿子过一辈子。”
“此一时,彼一时。”许朗劝道,“她说这话的时候是刚被咱们救下来的时候,那时候你们不是还没有感觉吗,感情是慢慢培养的。”
“就算姚韩氏没什么,可我们真要结婚了,广州的姚家会怎么想,穆绥德会怎么想,安南的明朝人会怎么想,郑梉会怎么想?这都是事。”
“北铭,你怎么活得这么累?”许朗无奈的摇摇头,“你管别人怎么想干嘛,关键是你怎么想,难道你真能放弃掉这段感情?”
“能不想吗?要是因为我和她的事损害了咱们穿越集团在越南的利益,那。。。。。。唉。”蒋北铭长长的叹了口气。
“北铭,要不我给你出个主意。”范秋明说道,“反正过些日子孙天昊就要娶姚春了,姚韩氏是姚春的大嫂,你就带着姚韩氏回榆林湾准备姚春的婚事,这样不就名正言顺了吗?”
“把她带回去是没问题。”蒋北铭掐灭了烟看着两个人,“但是带回去之后怎么办,总不能准备一辈子的婚礼吧,她终究还是要回来的。”
“你想的可真够长远的。”许朗轻笑道,“我觉得老范这主意不错,你干脆就和姚韩氏挑明了,她要是答应了你,你就把她带回榆林湾,至于你们以后怎么办,以后再说,怎么说在榆林湾里面还是方便的多。她要是不答应你呢,你干脆就死了这条心。”
“这能行吗?”蒋北铭略带疑惑的看着许朗。
“有什么不行的。”许朗自己点上一支烟,“北铭,我还告诉你一个事。孙天昊去广州和姚家提亲的时候见过姚春的爹,姚春他爹并不是一个老顽固,还是很开通的。孙天昊问过姚春,她爹对这个儿媳妇以后有什么打算。姚春说她爹说起过这事,她爹的意思,要是姚韩氏能带着孩子守寡,姚家一定会善待这个儿媳妇,只是苦了姚韩氏一辈子了。”
“苦了姚韩氏是什么意思?”范秋明问道。
“这你还不明白?”许朗歪头解释道,“姚春她爹也不想姚韩氏守一辈子寡,能改嫁还是改嫁。”
“真的吗?不太可能吧。”蒋北铭有些不信许朗的话,“你不是经常说大明朝是理学盛行的时代吗,什么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姚春她爹怎么可能同意儿媳妇改嫁,再说他还有那个孙子。”
“北铭,你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许朗解释道,“大明朝的确是理学盛行,但你别忘了,现在已经是崇祯朝了,大明的末期。明朝自从中后期开始,商品经济越来越繁荣,所以在思想上也越来越开放。晚明思潮已经对理学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寡妇改嫁不是什么大事。”
“再说了。”许朗又说道,“北铭你想,姚春嫁到了榆林湾是自己一个人。姚韩氏现在在升龙府也是自己一个人,她要是去了榆林湾,起码姑嫂还能做个伴。到时候再让孙天昊旁敲侧击一下,估计姚春就能第一个答应你和姚韩氏的事。”
“我觉得行。”范秋明说道,“许朗分析的很有道理,起码你能先争取到姚春的同意。”
“可升龙府怎么办?”蒋北铭又问道,“姚韩氏要是去了榆林湾,那这边怎么办?”
“这边不是有穆绥德吗?”许朗答道,“他们两家关系那么好,先让穆绥德帮着照看一下生意不会出问题的。关键是你们2个,如果你们2个的事定下来,到时候姚韩氏回不回升龙府可就不一样了。”
第二天的一早,蒋北铭鼓足了勇气又来到了姚韩氏的住处。
“蒋大人昨日不是已经道别过了吗?今日又是为了何事?”姚韩氏笑着问道。
“嗯。”蒋北铭在心里组织着词汇,“再有2个月孙天昊就要迎娶姚春姑娘了,我是想来问问姚夫人,到时候姚夫人是否也要去榆林湾为姚春姑娘操办婚事。”
“这个自然。”姚韩氏缓缓说道,“姚春这孩子也命苦,刚刚三岁便没了亲娘。长嫂如母,我嫁到姚家的时候她才只有七岁,我也算是看着她长大的。她的婚事我自然要亲自操持,只是不知蒋大人如此问是何意思?”
“在下也没别的意思。”蒋北铭紧张的挠了挠头,“在下的意思,如果姚夫人也要去榆林湾的话,那我们过几天就要启程了,不知姚夫人是否可以跟随在下一起去呢?”
“多谢蒋大人记挂。”姚韩氏笑道,“只是升龙府内还有很多事需要民妇去处理,离姚春的婚事还有2个月,民妇现在就去的话是不是有些为时过早呢?”
“你,你不去啊。”蒋北铭的话语明显的带上了失望。
“呵呵。”姚韩氏掩面而笑,“蒋大人希望我去吗?”
“姚夫人。”蒋北铭突然站起身来冲着姚韩氏深施一礼,“在下希望姚夫人去,在下。。。。。。”
“蒋大人不必说了。”姚韩氏打断了蒋北铭的话,站起身来也深施一礼,“民妇跟随大人同回榆林湾。”
“她是怎么说的?”大明商会里,许朗急切的向蒋北铭问道。
“她说要跟随我回榆林湾。”
“我知道。”许朗见蒋北铭没明白自己的意思,又问道,“我是问,姚韩氏的原话是什么?”
“原话。”蒋北铭思索了一会,“她说,民妇跟随大人同回榆林湾。好像是这样吧,我记不清楚了。”
“那后面她又说什么了?”范秋明问道。
“后面就没说什么,就聊了聊她回去以后升龙府的事怎么安排。”
“北铭啊北铭,你让我说你点什么好。”许朗点化着蒋北铭,“这你都听不出来?你傻啊你。”
“我怎么傻了?”蒋北铭很不服气,“这能听出什么来?”
“你上辈子的语文是跟体育老师学的?”许朗的指头在桌子上不停的敲着,“什么是一语双关你不知道吗?她跟随你同回榆林湾,是说这次和你一起回去,还是说这辈子就和你一起回榆林湾,这你听不明白吗?”
“真的?”蒋北铭的眼瞪得老大,“我哪有你那么多弯弯绕,哪能想那么多啊。”
“行了。”范秋明插话道,“不管怎么说,姚韩氏答应和咱们一起回去了。北铭,回去之后抓紧时间,你都快40了。”
“哈哈哈哈。”许朗在一旁大声笑道,“老范啊,你这才真叫皇帝不急太监急,你自己呢?你以为你还小啊?”
安排完了越南的事,张国栋一干人带着姚韩氏坐船回到了榆林湾。
王可宗和周崇德已经把代表派到了榆林湾,就等着联合总会成立了。但是周崇德让来人又捎来了一个口信,希望韩万涛能尽快去崖州训练军队。
韩万涛此时却把精力放在了骑兵连身上。郑芝龙送来了100多匹马,安德里亚斯又挑选了一批战士,一共120人的混成旅骑兵连正式成立。
“报告长官。”120名英姿飒爽的骑兵面前,安德里亚斯冲着蒋北铭、韩万涛和曾广贤敬了个礼,“骑兵连集结完毕,请长官训示。”
“稍息,立正。安德里亚斯,骑兵连列队操演。”
韩万涛下完命令又用胳膊碰了碰一旁的蒋北铭:“怎么样,榆林湾陆军精英,比林兆龙的精英强吧。”
蒋北铭笑了笑没回答,而是问道:“你准备什么时候去崖州,谁和你一起去?”
“骑兵连已经组建完毕,剩下的事就交给曾广贤和安德里亚斯了。我这几天就去崖州,再不去的话,估计周崇德就好急疯了。不带咱们自己人,带上邓钟国和丁小武就行。”经过和周崇德的协商,丁小武现在已经正式调入榆林军。
曾广贤在一旁问道:“蒋司令,你不是说越南会调过来500人吗,怎么跟你回来的才一半,另一半什么时候到?”
“应该快了。”蒋北铭答道,“另一半的人要从普利安哥调过来,会晚几天。”




大明日月 第一百八十八章 失联
“报告校长,这是咱们派出去的人取回来的眼镜蛇和响尾蛇留下的情报。”
王华的办公室里,何炯将2个蜡丸递到了王华的面前。
“他们是在哪拿回来的?”王华一面打开蜡丸一面问道。
“都是在广东的边界,咱们和眼镜蛇、响尾蛇约好的地方。”
“嗯。”王华应了一句便展开了从2个蜡丸中取出的2张油纸,2张纸上的字是简体字。这是王华为了确保情报的安全而特意向张国栋申请的,目前除了张复北和季通海,整个总务二处还没有人认识简体字。
王华看着看着,脸色有些变化。
何炯看在眼里,但并不知道纸上的情报写的是什么,也不知道王华为什么脸色有变,没敢说话,静静的在一边站着。
“何主任。”王华把两张情报放在了桌子上,“这两个人都是你亲自挑选、亲自训练的吧?”
“是。是属下亲自挑选和训练的。”何炯的心里有些害怕,“属下保证,整个榆林湾没有人知道这2个人的存在,咱们总务二处也没人知道。”
“那是不是你现在也不知道这两个人的情况了?”王华的语气中带上了一点威严。
“属下斗胆。”何炯一个立正,“属下并不知道这2个情报为什么会让校长生气,校长可否向属下透漏一二。”
“我并没有生气,只不过。”王华顿了一下,指了指其中的一张油纸,“眼镜蛇失踪了。”
“失踪了?”何炯一时没听懂王华的话,“那这情报不是眼镜蛇的?”
“不,情报的确是眼镜蛇传回来的。”王华将桌上的两份情报放进了文件夹中,“眼镜蛇已经从广东进入了江西,不过他告诉我们,他会牢记你何主任的教诲,只蛰伏不启用,待战时见奇效。所以他自动切断和我们的一切联系。”
“切断联系怎么见奇效。”何炯的心里真的有点惊慌,“校长,属下的确不知眼镜蛇会如此行事。”
“算了。”王华淡淡答道,“我相信眼镜蛇这么做一定有他的原因,我更相信你何主任的眼光。”
“谢谢校长的信任。”何炯又是一个立正,“属下肝脑涂地,万死不辞。”
“呵,何主任不用万死。”王华轻笑了一声,“猎鹰行动有报告吗?”
“回校长,有。”何炯赶忙又从夹在腋下的文件夹里抽出了几张纸,“广州方面的情报前几日传回过来,校长也都过目过,目前没有新的情报。朝鲜方面到目前还没有情报,眼下只有北京和山东的情报传回来了,请校长过目。”
王华拿过情报一张一张的过目,现在已经是四月初,而传回来的情报还是一个多月以前的。
今年正月,李九成攻陷登州,囚禁孙元华。二月,孔有德部率军围攻莱州,徐从治与谢琏拼死抵抗,同时向朝廷求援。但自北京南下的总兵刘同柱,虽抵山东境内,却迟迟不敢到莱州解围。
朝廷中关于对孔有德是招还是剿又吵成了一团。周延儒和温体仁的矛盾渐渐激化,给事中孙三杰、冯元飚,御史余应桂、卫景瑗等人连连上疏弹劾周延儒。
崇祯四年,三边总督杨鹤被罢官入狱,洪承畴继任陕西三边总督。洪承畴改杨鹤的“边剿边抚”为“全力清剿”、“以剿坚抚,先剿后抚”方针,集中兵力进攻陕西农民军。
崇祯五年春,一股农民军由于顶不住官军的压力,向庆阳突围。洪承畴亲赴庆阳,指挥会战,与总兵曹文诏、贺虎臣一起围剿农民军。
“何主任辛苦了。”王华看完情报说道,“不过这些情报的传递有些慢,我让你着手建立起传递网目前进展到什么程度了?”
“回校长。”何炯赶紧答道,“目前我们情报的传递靠的都是飞鸽传书,所以在速度上和次数上还不能让校长满意。根据校长的吩咐,我已经派出去人员用开店经营的模式建立起各地的情报点。大约四五百里一个点,一旦有紧急情况,从北京和山东依托情报点按600里加急的速度,可以在十天左右将情报传送回来。”
“不过,校长。”何炯欲言又止。
“有什么就说什么,是不是钱上有问题?”
“校长英明。”何炯恭维道,“这些点大约有十几个,咱们的经费很是紧张。”
“这个情况我也知道。”王华说道,“你先这么干着,钱的问题我会向军委会申请的。”
“还有。”王华又问道,“天工计划准备的怎么样了?”
“回校长,正在准备人手。”
“这次让谁去?”
“本来打算让谢田去的,可如今。”何炯迟疑道,“校长觉得葛涛怎么样?”
1...8283848586...28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