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国师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故筝
荆轲张嘴正要反驳,却再次被徐福截断了。
“何为英雄?至少,这不是英雄!”徐福冰寒锐利的目光逼视着他。
荆轲一时间什么话都忘记了,掏空了肚皮,他也应不上徐福的话来,最后只能勉强挤出二字,“……歪理。”
“打不赢,便说我们残暴。如今你说不过我,便说我的是歪理。”徐福凉凉道,“这般可笑逻辑,我倒是头一次见着。”
“你……”
徐福又笑道,笑容比荆轲还要肆意上几分,“不如我让王上也赐你高门府邸,再赠以珠宝黄金,再赐你车马美女。你也替王上去杀那公子成如何?”
徐福这话说得实在太过辛辣尖锐了些,荆轲色变,怒发冲冠,一跃而起。
桓齮色变,当即阻拦在荆轲之前,嬴政也快手将徐福拉了过去,“寡人少见你有如此嘴利的时候。”还少见你笑的时候。如此一笑,竟是对着荆轲……寡人心痛。
“谁让他胆敢刺杀你呢?”徐福脸上笑容已然不见,嘴上只如此淡淡道。但嬴政心中反倒觉得欢喜了起来。
荆轲急急地喘了几口气,怒道:“不过佞宠也,我不与你辩!”
嬴政的脸色瞬间便阴沉了下来。徐福抬手握住了他的手腕,将他往后推了推,傲然道:“我乃秦国驷车庶长,而你在之前,却是喜爱与一干酒徒在街头饮酒撒疯,倒不知你何来的底气嘲讽我?不与我辩,不过是辩不过我的托词罢了。”
其实史记中写他,荆轲虽游于酒人乎,然其为人沈深好书。不过这个时候总要拿话来刺他的。
嬴政道:“杀了便是,何须再与他费口舌。”
徐福抬手拦了一把,“听闻荆轲剑术极高,且留着他吧,改日龙阳君或许有兴与他切磋。”
荆轲初闻之,倍觉羞辱,但是突然间反应过来,“龙阳君还活着?”
“自然活着。”
“魏国之臣,却降了秦?”荆轲皱眉。
“魏王多可恶,龙阳君为何不能降秦?”
荆轲也算是明白了,今日他是说不过徐福的,于是干脆闭了嘴。闭嘴后,他不知又想起了什么,突然道:“……李信何在?”哦,又回到了最初的问题上。
他对李信的执念倒是大,约莫是在李信手中栽得狠了,心中不服气吧。
“他乃秦将,你乃刺客,他自然不会见你。”
“他做出这等事来,确实不敢见我。”荆轲冷笑一声,遂不再言语。
徐福的脸色却变得有些怪异,这等事?哪等事?改日还得好生问一问李信才是。见荆轲一身傲骨仍在,不像是脆皮到能被他气死的模样。徐福顿时安心了,转头对桓齮道:“此处不便说话,桓齮将军,请吧。”徐福可不希望让外人看了秦国的笑话。
全程都是徐福在说话,嬴政一直未曾插嘴,哪怕此时听见徐福仍称桓齮为将军,他也什么话都未说。
桓齮低下头,拢了拢袖子,跟着徐福出去了。
屋子里很快便只剩下了守卫和荆轲,荆轲顿觉胸口堵得慌,一撩衣袍,又坐了回去。
守卫嘴角一抽,……地脏,且凉啊,何必非要装得跟坐牢一样呢?
·
桓齮有些不安,他走在徐福的身后,徐福甚至觉得自己能听见他喘息的声音,那是紧张才会发出的声音。瞧桓齮这般模样,徐福便觉不解。他究竟为何才会叛逃?
将人引进殿中后,嬴政慢慢走到了桌案前坐下,居高临下地审视着桓齮。桓齮被人带进宫后,便一直是这个打扮,穿着平民着的衣袍,衣角多有磨损脏处。可见他的逃亡生活并不如意。
“说吧,为何杀人?”
桓齮咬了咬牙,面上闪过屈辱之色,“自去岁战败,致丢了粮草,秦兵死伤无数后,我便领命在家中休息。”
徐福耐心等待他继续说下去。
“被杀之人家中与我家中乃是姻亲……”
徐福正想着,难道是那家人瞧着桓齮没本事了,便不将女儿嫁给他了,谁晓得听下去才知,哪里是那家人不肯嫁女儿,而是桓齮独女嫁到大夫家中。桓齮兵败,那家人怕遭牵连,便将人赶出来了,转头还有人送了几名姬妾上来。桓齮的女儿回去后没多久便死了。桓齮疑心她受了虐待,便上门寻个道理。桓齮欲将此事闹到嬴政的跟前来,但那大夫家中却是极不要脸,与桓齮当场起了冲突,桓齮本是个武夫,冲动之下便宰了人,人一宰,又不甘心为其陪葬,便匆匆逃离了咸阳。
那大夫家中为何如此惊慌,忙不迭撇清关系?
都是因秦律极严,像桓齮这样败得惨的,全家因此遭难都是有可能的。嬴政虽一时免了他的死罪,但谁知道嬴政会不会之后与他算账呢?当然谁都不想沾上桓齮了。
相比之下,徐福更觉得惊奇的是……桓齮竟然年纪大到已经有女儿了!
嬴政听罢,冷声道:“你不能再为将了。”
桓齮跪地苦笑不语。
那大夫家中被屠的不止那大夫一人,还有其子,以及儿子的姬妾。那家人确实做事不地道,有此劫都是一个因果报应。但是桓齮杀人,不仅是复了仇,他还挑战了秦王的颜面。在咸阳城中,你一个战败之将,便能随意杀人,杀人后又逃窜到别国去。嬴政总不能因他有冤,便放过了他。若都是如此,那还了得?
嬴政迅速便定下了他的结局。
秋季过后,便会施以死刑。这已经算是轻饶他了。从他杀了人,逃出咸阳那一刻开始,严酷的刑法便加在他的身上了。
徐福觉得有些可惜,但最终还是什么都没说。桓齮这件事儿的确做错了,而他也再没了翻盘的机会。只是……只是荆轲一事……徐福想一想都觉得好笑。历史上,桓齮,也就是樊於期,可是自杀了,愿以自己的头颅为敲门砖,让荆轲见到秦王。不过那时,秦王屠尽了他的家人。而这世,嬴政并未直接斩杀他的家人,而是派出李信去捉。于是桓齮反倒不肯将头给荆轲了……
这算是有功吗?
好像也说不上。
看来桓齮也必须得为自己做过的事付出代价了。徐福面上再度闪过了可惜之色。曾经到军营中,他为桓齮解毒时,还是挺瞧得上此人的。现在落到这一步,再忆起往日缘分,饶是徐福,都不由觉得世事变迁,实在太快!令人措手不及。
想到这里,徐福突然觉得脑袋有点疼,他眉头紧紧锁了起来,眼前甚至阵阵发晕。
嬴政脸色微变,抬手扶住了他,“怎了?”那跪在下面的桓齮,已然不被他放在心上了。
但晕眩也是一瞬间的功夫,待徐福清醒过来,他便立即摇了摇头,“……无事了。”
徐福隐隐觉得,他的反常,似乎与师兄尉缭口中的常年失忆有关。
第224章
桓齮被抓住,李信自然回到了朝中。
赵高站在嬴政的下首,面无表情地宣布了桓齮的罪责和处罚,随后再说到了燕国刺杀之事,荆轲、秦舞阳等人将被车裂处死。同时又令王翦、辛胜率军攻燕。
驷车庶长、秦王先后遭刺杀,秦军自是怒气积于胸,此时攻打燕国,便是士气最好的时候。
处理过这些事后,才是其它。
很快,小朝散去,徐福依旧顶着一张冷冰冰的脸,谁也不交谈,只直直走到了尉缭的跟前。徐福少有来上朝的时候,也少有直接找到尉缭的时候,尉缭见他如此,便知有事,遂与徐福快步跨出了大殿,旁人也都不敢凑上去。这几年下来,他们也算是瞧清楚这对师兄弟的脾气了。谁也不肯亲近,除了王上,没谁能得一个好脸色。听说从前李斯等人与徐福的关系还尚可,但到如今他们都少见往来了。众人心中只叹,怕是又一对蒙家兄弟。
徐福和尉缭同时无视了身后的目光,快步朝外走去,乍一看,二人背影、气质还颇有相似之处。
“师兄。”
尉缭被这一声喊得舒坦极了,脸上的表情顿时柔和了不少,“可是有事?”
“我从前失忆前,可有何征兆?”
尉缭一怔,“并无征兆。”说完,他紧接着问道:“可是最近觉得有不妥之处?”尉缭倒是并不紧张,大约从前已经习惯了。
“师兄再说说我从前失忆的时候。”徐福绕开了他的问题。
尉缭也不追问,立即道:“从前你失忆的时候都来得突然,就像古籍里记载的失了魂一样。不过往往都是在你睡了一觉后醒来,便没记忆了。那些学过的东西你都要从头来学,不过你悟性极高,很快便能全部学会。后来,老师便做了绢布缝在你的衣侧,每日做了什么都可记下,然后放进衣侧的兜里。如此便可在失忆后,迅速了解到失忆前的自己。”
“衣侧?”徐福一怔。这一点,从前尉缭可没与他说过,他重生在这具身体的时候,也没发现身上的衣袍有何不对之处。
徐福皱眉细细思索……
那衣袍,似乎……似乎从他入到奉常寺后,便丢开了,丢在了哪里,徐福自己都不记得了。他有些烦躁地皱了皱眉,总觉得裹在脑子里的谜团越滚越大了。
不过依照尉缭所言,他如今应当不是要失忆的征兆,如此,徐福便松了一口气。
“无事了,我去找找过去的衣袍,还在不在。”
尉缭点头,“你也莫要太过有忧心,如今已经几年过去,你都未有半点变化,可见是不会再犯了。”
徐福应了声,方才转身离开。
尉缭走了没几步,便有蒙恬快步上前来,揽着他到一旁说话去了,举止之豪放粗鲁,令尉缭脸色青黑。后面的人,直叹,蒙恬,勇士也。
徐福并未将此事说给嬴政听,失忆的事,虽然嬴政从未与他提起,但他也知道,此事不仅在他心中是一根刺,在嬴政心中更是一根刺。人对于未知总是充满恐惧的,谁也不知晓什么时候就失忆了,越是这样,心底便越觉安不下心。还不如待他找到那衣袍,或是从古籍中翻出些解决的法子来……
虽然徐福觉得希望极是渺茫,毕竟他生长在鬼谷十几年,都未能解决这样的问题,可见这事并不是那样好解决的。
徐福还未多走上几步,便被人叫住了。
李信阔步走到了他的跟前。
今日小朝之上,李信又得了封赏。
嬴政不愿让私人感情影响到赏罚制度。李信拿下了桓齮,虽然阻止荆轲刺杀一事不能对外人道起,但有功毕竟是有功,自然也就得了封赏,不管大小看,这都会给人以李信受王上看重的信号。
徐福淡淡地瞥了一眼李信的面容。
与第一次相见时相比,他的面容已经有了变化。
他的面相变得更为锐利了,正如那出鞘的利剑,毫无保留地向四周展示他的锐气。如今的李信,做事依旧随性,又太过锋芒毕露,丝毫不畏其它。曾经王翦、桓齮都曾如此批判过他,但到现在李信都无半点更改之意。徐福倒是觉得自己有些看不透他了。
太过锋芒毕露,就好比花朵提早绽放了,于是花期大大缩短,就此早早凋零。
像李信这般行事,怕是难以长久。
李信知道徐福在瞧他的面相,他一言不发地站在徐福的跟前,极为配合。
其余大臣瞥见这一幕,不由得暗自嘀咕,往那徐庶长身边凑的,果然也都是怪人!
徐福收回目光,问道:“有何事?”
“先生可见过荆轲了?”
“见过了。”
“他是不是要见我?”
“不错。”徐福顿了顿,正视起李信,“你究竟做了何事?才引得荆轲无论如何也要见你。”
大秦国师 大秦国师_分节阅读_354
“荆轲有一友,名高渐离。他们相识于街头。”
徐福一头雾水。这有何关系?高渐离他是知晓的,不就是语文课本里,那个击筑送荆轲离开燕国的音乐家吗?
“那个好友是我。”
徐福神色复杂,“李将军还会击筑?”
“不会。”李信顿了顿,接着道:“击筑的高渐离,确有其人。荆轲在街头与他相识时,二人皆醉了酒。再后头,高渐离就被我掳走了。荆轲酒醒后全然不记得高渐离的模样,只记得他击筑的声音,我主动找到荆轲,以言语诱之,他便以为我是高渐离了,渐渐对我不再设防。后我又以荆轲之名见公子成。公子成不好蒙,我就只能以巾束面,假装得了恶疮。后又在公子成面前舞剑,他见我剑术卓绝,便也不再怀疑。”
李信想了想,又补上了一句,“荆轲,好蒙!”
“……”
徐福都不得不感叹,李信不仅胆大,还实在演技高。想一想之前他们被困在熊义府中时,徐福便觉得,似乎李信会出现今日这样的情况,也并不奇怪了。
在李信口中寥寥几语,但徐福却难以想象,这个过程该是何等艰难和凶险。
“你为何不直接斩了荆轲?”如此不是便少了许多事吗?又何须这般演戏,还得小心自己一旦被发现,就会丢命。
李信摇头,“单挑,打不过。”
徐福:“……”这个理由真是好生有力!
李信脸上不见半分愧色,似乎是不愿在徐福的面前示了弱,便道:“若论打仗,他远不及我!”
这是自然,你是为将者,而他却是个刺客。
“趁着如今人还未死,你可以前去见他。”徐福出声提醒道。
李信点了点头,没说去,也没说不去。不过徐福差不多能猜到,荆轲见了李信之后,定然会被他气得喉头哽血。
徐福觉得自己终于确认了一点,“耿直”一词与李信是全然扯不上关系的。
李信拐开了话题,“此次攻燕,先生可还会随军?”
“不了。”
李信笑了笑,“正巧,此次攻燕也没我的份儿。”李信说得倒是轻松洒脱。
但徐福却不由得问道:“你还怀着那些怪异的心思?”
“怎是怪异!”李信摇头,“先生不懂也没关系,先生只要知晓,信一直仰慕先生便可。”
他们说话的时间实在太长了些,难免有人朝他们这边看来。徐福总有种莫名心虚的感觉,实在是李信看着他的目光,令他太过招架不住。遇上这样一个不怕死的人……徐福也不知怎么是好。他看着李信,冷酷道:“将军说话若总是这般只图口头痛快,以后我与将军也不必再见了。”如今李信越发如鱼得水,也算是应当了当年他的批语。
若是那侯生归秦来,他也算是对他有个交代了。
李信并不惊慌,只点头道:“好,我以后不说便是。”
也不怪荆轲被他气个半死了,徐福还是头一次觉得自己被噎得说不出话来。
徐福实在不想与李信对话下去,便招手叫来内侍领路回宫。
内侍点头,匆匆瞥了李信一眼,随后恭敬地走在前面领路。
李信脸上的神色变也未变,朝着徐福遥遥一拜,还特别高兴地转身走了。站在不远处的赵高瞥见了这一幕,笑了笑,随后加快脚步跟上了徐福,一同朝着嬴政处理政务的大殿而去。
之后徐福听下面的人传来消息,说李信去见了荆轲一面,荆轲被气得吐没吐血,徐福不知道,但是几日后,就在荆轲快要被架去车裂的时候,内侍跨进殿门来,躬身道:“犯人荆轲求见庶长。”
荆轲并未入狱,他依旧关在那个小院中,也正是因着他这样特殊的身份,内侍才会前来禀报,不然谁会搭理他一个快要死的人的请求。
徐福听见内侍这样说,还免不了有些惊讶。
荆轲求见他做什么?荆轲可不像是会求饶的人。徐福揣着疑虑,叫上了两名会些功夫的侍从,又令人前去告知嬴政一声,随后才出了殿门。只不过刚走到殿门外,便斜里蹿出来了个胡亥。
“父亲去做什么?带上我吧。”胡亥抱着他的腿,眨了眨眼。
自从扶苏越来越忙了之后,胡亥便寻不到玩伴了,宫中除他和扶苏以外,再无别的小孩儿。蒙家兄弟又还没成亲,也变不出个孩子来陪胡亥。其他家中有孩子的大臣,徐福又不怎么放心。现在就只能随手将胡亥拎上了。
徐福抓着胡亥的小手,带着他往那边偏僻的小院儿而去。
胡亥嘴里叽叽咕咕不知道在念叨些什么玩意儿。
徐福忍不住问他:“在说什么?”
胡亥扬起头来,指了指面前的院子,“这里阴气重,适合下咒术。”
徐福颇有些哭笑不得,但面上依旧正经地问道:“你怎知此处阴气重?”
胡亥挠挠脑袋,“……嗯,唔,感觉到,凉凉的,那不就是阴气重吗?”
徐福忍不住揉了他一把,“胡说些什么?”说罢,两人就已经停在了院子之外。院子内的守卫注意到徐福来了,当即便打开门,迎了出来。
徐福拉着胡亥往里走,胡亥都还在东张西望。
等里头屋子的门一开,里面的荆轲和胡亥大眼对小眼,都是一愣。
胡亥缩到了徐福的背后,“他太凶了,身上带煞气。”胡亥小声说,说完,胡亥又觉不对,于是又从徐福背后钻出来,挡在了徐福的面前,“嗯!我保护父亲。”
徐福将他抓了回来,顺带捏了一把脸颊,“旁边这么多人,哪里轮得到你这样小的身板。”
荆轲沉沉地看了一眼胡亥,脸上表情有些怪异。他没想到徐福这样没放在心上,竟然还带了个稚子过来。
“我想活下来。”荆轲低低地道,面上闪过坚决之色。
徐福是真的有些惊讶,他没想到荆轲会说出一句这样的话来,难道荆轲不该是铁骨铮铮?威武不屈?宁死勿求饶?徐福觉得自己的认知似乎出了点儿什么偏差,大概是从知道荆轲刺秦,连荆轲都被人给换掉了的时候开始?
徐福面上涌现一层薄怒之色,“不过一个妄想刺杀王上的刺客?你想活,便能让你活了吗?”
荆轲面上也涌动着怒气,但是没一会儿,他便平静了下来,比起前几日被徐福讽刺的时候,他已经没那样激烈的反应了,也没有句句都要与徐福争个长短。
“我也未能刺杀秦王。”荆轲憋屈地道,“这样死去,我自己都觉得不值。”
“难道你还希望我放你出去,再来一次刺杀?”徐福冷漠地看着他,目光仿佛在说“你是傻子吗”。
荆轲两颊微红,也不知是怒,还是又一次被徐福戳中了羞耻心,咬牙道:“我想活下来,我愿为你所驱使。荆轲一生重诺……”
“你不是答应公子成要杀秦王吗?”
“……”荆轲懵了懵,答不出话来。
胡亥迷茫地道:“刺杀父王的荆轲,不是死了吗?”胡亥还当那天在殿上,刺客便被当场穿心而死。
荆轲双眼微亮,像是找到了一条新路子般,急忙道:“不错,荆轲已经替燕国公子豁出过一次性命了,荆轲已死,承诺已还。”
徐福将他上下打量了一番,总觉得比起前几日,荆轲似乎变了不少,徐福甚至有种他的情商得到了提高的错觉。那日李信见他,究竟与他说了些什么东西?荆轲竟是都学会耍滑了。
荆轲倒是坦然接受了他打量的目光。
“为何突然有了这样的主意?我还当荆轲是愿为燕国而死的。”徐福后半句话说得有些讽刺。
荆轲差点变了脸色,但最后又生生挺住了,咬了咬牙,后恢复了平静道:“与李信有些事还未能处理,我不甘死去。”说完,他又陡然转了口风,道:“那日你所说的话,我都仔细思虑过了。”荆轲自嘲一笑,“你说得对,就算我刺杀秦王成功,惹来的后果只会更大。”当时公子成求得太诚恳,甚至放下身段,冲着他跪地相求。荆轲听公子成声泪俱下地一说,便想着,杀了秦王,便能解决一切事了。他并非政客,根本没深思过,百姓过得艰难又岂是秦国之过?纵使秦王残暴不仁,他冲动之下杀了秦国,秦国难道不会为王报仇吗?届时,燃起的只怕会是更残酷的战乱。
如此大仇,到时候秦国会怎么报复回来呢?
屠城?屠燕国王室?
死了秦王,但秦国却还有蒙氏兄弟,有王翦,更有驷车庶长徐福……
冷静下来的荆轲方才深思起这些,但他已经不敢细想下去了,那无非是提醒着他,曾经做了如何愚蠢的事。
荆轲的思绪有些发散,这边徐福也好不到哪里去。
荆轲被李信欺骗之后,执念竟是这样强?其余的能说抛便抛了?
徐福哪里知道,李信究竟将荆轲骗得有多惨。
徐福倒是想到了一点,他实在不知如何处置李信的事,既如此,将荆轲放出去倒也是个好选择,任他们互相牵绊去,至少不会烦到他跟前来了。
徐福在心底轻叹一口气。若是李信并非良才,嬴政怕是也早斩杀他了。就李信的脾气……徐福收起思绪,目光冷厉地看着荆轲,“你可想好了?要活下来可以,你或许是听过我的名声的。我会给人下咒,若是你活下来之后,反倒做出有损秦国之事,到时候你只会死得比车裂还要痛苦。”
旁边的守卫闻言都不自觉地打了个哆嗦,暗道庶长果然威武!
比车裂还痛苦?那该是怎么样?他们难以想象。不过他们向来对徐福的能力有种盲目的信任,听徐福这样说,他们就认定,那咒术一定分外可怕。
但是别的却没多想,他们的思维早就固定在,徐福是帮助秦国之上了。完全没想到,咒术这样的东西,多可怕啊……那玩儿死秦王不是也很轻松吗?谁都没往这方面去想。
荆轲也是浑然不惧。他根本就不信什么咒术。
“好。”荆轲高声应了。
徐福点了点胡亥的肩膀,“去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