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大明搞社团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木允锋
他俩都是原本浦口军户。
同样他们也熟悉朝廷的官军是什么烂样子。
但此刻在他们前方列阵的步兵却超出他们的想象,在他们前方半里外,一辆辆战车正在组合成绵延的盾墙,盾墙中间一个个炮口隐约可见。尽管天空中开花弹在不断落下,但这些来自辽东战场的士兵却丝毫不受影响,依旧在爆炸的火光中默默完成他们的阵型组合。
“这比过去强多了,过去这时候早该溃败了!”
许安说道。
“管他是强是弱,为了咱们家刚分的地,就是天王老子也先吃咱们一枪。”
于奇说道。
“前进!”
前面的营长吼道。
许安二人赶紧闭嘴,在军官的喊声中,迈着整齐的步伐向前。
已经训练了大半年的他们,虽然的确没有什么实战经验,但队形变换早就非常清楚,肩扛着火枪的他们迅速在长矛方阵左翼站好。四个人紧靠在一起,这是一个队,旁边和另一个队之间留出足够一个人轻松通行的空隙,这是轮射时候用来向后走的,不过那只是备用战术。
标准战术就是一直走到最前面,然后照着敌人糊脸一枪。
然后上刺刀冲锋。
火绳枪也有刺刀。
新的火绳枪重量七斤多一些,八钱火药,弹重同样也是八钱。
不过前者其实不到八钱,连子弹带火药都装在一个油纸包里,比过去那一身竹筒子更便捷,虽然也有叉子备用,但实际上已经没人使用,除非特意要求,否则士兵们也不会带着,新式的枪托更好用,抵在肩膀上就足够。
至于精度……
没什么大的改变。
就在此时对面的盾墙中喷出火焰。
紧接着一枚炮弹打在他们前方,不过威力很弱,在地上弹了一下就开始无力的滚动着。
许安深吸一口气。
他终于真正面对了战火……
“前进!”
军官的命令响起。
整个阵型开始向前,而在他们左右两翼,是一眼望不到头的士兵和军官,这是一个巨大的三旅阵型,三个旅都是品字阵型,三个阵型紧密相连成一个巨大的线列,三个长矛方阵打头,后面跟着
第五九五章 南京武德卫俘获北京武德卫
战车的盾墙在这种口径巨大的火绳枪面前毫无意义……
它的确能阻挡鸟铳。
但明军使用最多的鸟铳其实是二钱子弹的。
七克多点啊!
九毫米鲁格手枪弹还八克呢!
而且发射药才一钱二,四克多点而已,打出的子弹也就三四百焦,稍微大点的三钱鸟铳,也不过是十一克子弹加十一克发射药,这点小东西的威力几乎就是火绳枪里垫底的,根本没有什么穿透力可言。
欧洲战场上谁不带个二十克以上子弹的火绳枪都不好意思出门。
骑兵的短枪子弹都三十克了。
这样的子弹就不一样了。
一个个都快赶上成熟葡萄的巨大子弹瞬间击穿盾墙,然后带着向后喷射的碎木屑撞击在已经开始逃跑的士兵身上。
后者倒是有板甲。
但辽东步兵的半身甲都是用来防御建奴弓箭的。
这些普遍一点五毫米的板甲同样阻挡不住这些巨大的子弹,哪怕这些子弹在这之前已经击穿了一块差不多厚的铁板和五厘米松木,但巨大的动能依旧让它们再次瞬间击穿一层层板甲,然后打得那些士兵扑倒在地。
而原本的溃败更加变成了彻底的崩溃。
实际上这些士兵很清楚这个结果,他们自己使用的就是斑鸠铳,怎么可能不知道自己的战车根本阻挡不住这种武器,战车就是防建奴弓箭和八旗朝鲜那些鸟铳的,连孙元化都没想过用它防斑鸠铳。但孙元化也不可能提高战车的防护,因为仅仅是这五厘米松木板,就已经一百多斤,加上铁板之后已经到两百斤,这种新式的,根据杨信那些四轮马车搞出的,类似胡斯战车的东西体型可不小。
如果继续加厚到阻挡斑鸠铳子弹,那至少再乘三,因为斑鸠铳可以轻松击穿二十厘米松木板。
再加上战车本身还得防止侧翻并承受这重量和载的武器……
那得千斤级别。
话说那还能机动
所以孙元化自己就没想过用战车阻挡靖难军的火枪,只不过是防远距离射击的子弹而已,毕竟他没想过靖难军能顶着子弹和炮弹走到七丈。
七丈啊!
一支三钱鸟铳都有可能击穿盾墙了。
辽东战场上仗着斑鸠铳劲大,明军都是三十丈就开始射盾车,一般到二十丈时候八旗朝鲜就该跑路了,八旗满洲英勇些,顶了天也就能推着盾车到十丈,但谁能想到一支连盾牌都没有的军队,能顶着炮弹和子弹一直走到几乎面对面才开火
所以清楚这个结果的士兵们,看到靖难军在七丈外瞄准,立刻就开始了溃逃。
不过即便这样,他们还是没能逃过这雷霆一击。
当后面的靖难军呐喊着冲锋,甚至那些长矛手开始冲进战车缝隙的时候,正在溃逃中的辽东军士兵们很干脆地举手投降……
这没什么大不了。
辽东军士兵又不是不知道自己在和谁打仗,这是杨都督的兵,他们很多人都认识杨都督呢!孙元化所部核心是京城招募的军户,谁不知道杨都督啊,虽然迫于命令,不得不上战场与杨都督为敌,但基本上所有士兵都算计好了,意思一下差不多就行,该投降的时候不必犹豫。杨都督是如何对待俘虏的,这个早就已经通过上次无锡之战得到检验,不但不会受罪反而会发路费回家,既然这样那还犹豫什么
能打到现在,已经对得起朝廷开的高额军饷了。
已经对得起良心了。
所以最终原本呐喊着冲过盾墙,准备好了血战的靖难军士兵们,愕然地发现里面一片举手投降的……
许安就这样端着上刺刀的火枪蒙蔽地看着一片堆笑的面孔。
“这位兄弟,兄弟我是京城武德卫的。”
最近一个军官举着双手点头哈腰地说道。
许安忧郁了一下。
“那你们打什么打”
他怒道。
“这位兄弟,我们都是吃朝廷饭的,当官的让干什么就干什么,要说起来我们也不想和瀛国公打仗,瀛国公府离我家不到一里呢,算起来也是乡里乡亲,可朝廷的军令,我们也只能听啊!”
那军官小心翼翼地说道。
其他那些同样举着双手的士兵们纷纷点头。
“赶紧清理一下战场!”
许安晃了一下刺刀说道。
“快,兄弟们都赶紧的,先把受伤的找出来包扎一下,对了,这位兄弟听说话是南京的,不知道是军籍还是民籍”
那军官一边指挥手下清理战场一边说道。
“我是南京武德卫的。”
许安忧郁地说道。
好吧,他俩都是武德卫的。
只不过那军官是跟着永乐调守北京的武德卫,而他是留守南京的武德卫,算起来两百年前,两人的老祖宗还是一起上战场的。
实际上不只是他们,以南京军户为主的靖难军第二军,和以北京军户为核心的辽东步兵,此刻很多人都已经出现了相同的尴尬。永乐迁都的时候,从南京带走的除了亲军各卫之外,剩下几十个卫基本上都是要么分出一半要么分出大部分,然后南边各组建一个相同名字的卫。
现在这些两百年前分开的军户后代,在这片战场上以这种尴尬的方式聚首了。
然而更尴尬的是孙元化。
他此刻正和茅元仪一起,站在大尖山的山顶,举着望远镜目瞪口呆地看着这一幕……
“这,这些狗东西!”
孙巡抚嘴唇哆嗦着挤出一句话。
&nb
第五九六章 失败者没资格谈条件
吴襄最终输掉了这场赛跑。
他也不可能赢。
一群穿着全套盔甲,带着各种武器的重装骑兵,不可能跑得过轻骑兵,当他带着部下赶到固镇时候,靖难军一个骑兵旅已经在这座实际上是巡检司的小城严阵以待,而另一个骑兵旅继续在外围袭扰。
三千燧发枪兵啊。
虽然是一个连县城都不如的巡检司城。
但那也不是一群没有大炮,就连火枪都是短枪的骑兵能攻破的……
固镇桥。
“吴襄!”
杨信骑着他的巨象感慨道。
他脚下这座横跨浍河的七孔石桥直通对岸小城,此刻的固镇硝烟弥漫枪声密集,那些依靠着城墙防守的龙骑兵们正在不断向外射击。而三个面的城墙上,都有那些半身甲的辽东铁骑攀着匆忙拆房绑出的梯子,顶着头顶的子弹向上攀爬,但紧接着就被打得坠落城下。
不过这些骑兵很悍勇,即便如此仍旧在拼命进攻。
甚至已经登上城墙。
由此可见老吴在治军方面还是值得肯定,这个原本历史上的辽西军阀头子至少在让士兵为他卖命这一点上,还是真正有几分才能的,但这没什么用,因为这些冲上城墙的士兵,紧接着就被刺刀刺倒在地。
这些龙骑兵们必要时候甚至要增援线列步兵,他们的燧发枪尽管略短,但仍旧可以用来拼刺。
基本上步兵能干的他们都能干。
只是骑马而已。
“让吴襄来见我!”
杨信说道。
他身旁一名军官立刻催马上前。
这时候远处攻城的辽东军也看到了杨信。
虽然距离有些远,但他这一身金甲骑着巨象的形象,在一座桥上还是很醒目,紧接着进攻的士兵如潮水般退却,那名军官迅速过河直接进了固镇,然后出城奔向已经开始结阵准备防御的辽东军,很快带着一身四分之三甲的吴襄返回,并直接到了桥上。
吴襄赶紧下马行礼。
“你倒是很懂事!”
杨信在大象背上看着他说道。
“回瀛国公,末将也不过是奉命行事,要说依着末将自己,哪敢与瀛国公为敌!”
吴襄陪着笑脸说道。
“那就回去告诉卢象升,咱们也不必再继续这样互相攻击,我给他半个月时间准备,半个月后决战一场,他全军南下,我全军北上,一战定输赢。”
杨信说道。
“那盱眙那边”
吴襄小心翼翼地问道。
他们全军南下是没问题,可盱眙不打开,从徐州陆路运输可就费劲了。
这时候李自成从后面催马上前……
“禀主公,盱眙第二军报告,于盱眙击溃孙元化部新军第一军,斩俘八千,孙元化及茅元仪仅以身免。”
他说道。
“呃”
吴襄愕然地看着他。
“既然打输了,那还有什么资格谈条件”
杨信毫不客气地说道。
吴襄忧伤了一下,的确,打输了就没资格谈条件了,要是这时候孙元化还在进攻盱眙,哪怕没打下来,只是占据优势,也能逼迫杨信同意放开泗州的汴河水运通道。可现在孙元化已经惨败,那还有什么资格,斩俘八千人,话说孙元化登陆的一个军总共才一万人呢!这何止是惨败,简直就是全军覆没。
他只能老老实实选择告退。
“盱眙如何打出斩俘八千”
看着他离开的背影,杨信也有些疑惑地问李自成。
这个战果他也很惊讶。
毕竟盱眙那边也就是一个军而已。
“回主公,真正毙敌不过五百,加上伤了的也就一千二,剩下全是在战场上缴械投降的,报信的人说就是对射时候打了,咱们一轮糊脸之后,里面的直接就放弃了交战。而且孙元化部下很多都是京城的,和咱们的人都是成祖迁都时候才分开的各卫军户,剩下募兵里面要么辽东那些对主公畏伏的军户,要么就是北直隶和山东的贫民,都是受过主公恩惠的。
他们就没想真和主公打。
就是吃朝廷的饭,在战场上随便意思一下。
而且不只是他们,据说孙元化从辽东带回的四个军,都是这样心思,至于朝廷的两个新军不知道。”
李自成说道。
“这就很尴尬了!”
杨信笑着说道。
其实也没什么奇怪的。
孙元化的四万辽东步兵,就是从最初的京城新军发展起来,目前将领及中级军官基本上都是第一批两万京营新军,这支新军杨信也参与了建设,甚至他自己部下很多也是从这支新军分出。话说目前在东线独自指挥一个方面军的孙应元就是最早的新军,他和部分新军加上杨家庄户组成陆战队,这才是杨信部下新式军队的源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