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大明搞社团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木允锋
那还有什么血战到底的决心
都是一个源头。
至于辽东募兵就更不用说了。
至于朝廷那两个新军,也就是莫里斯方阵军,那个估计也一样,因为他们还是在北直隶就近招募的,绝大多数也是军户出身,但既然是北直隶的,那就不可能没受过杨家恩惠。杨夫人如今可是活菩萨,虽然这个活菩萨手握着粮食这个绞索,时不时欺负一下朝廷,但在民间形象没的说,指望这些对做杨家庄户充满向往的北直隶人跟瀛国公血战
开玩笑!
他们更愿意跟着杨都督。
实际上对
第五九七章 陛下何以能负周世宗
“你真是害怕了”
杨信饶有兴趣地看着面前的卢象升。
后者看起来沧桑了许多,再也不是当初的小鲜肉了。
从天启二年中进士之后,卢象升先是在兵部做主事,紧接着被调往辽东参赞军务,后来以山东按察司佥事担任沈阳兵备道,一直到之前辽东的决战,他在辽东待整整三年,也算是饱经关外的风雪。
他升官的确很快。
不过考虑到他那个骑射第一,二甲的出身,也不算太突出,这些年朝廷提拔了不少平步青云的,孙元化,陈于阶,当然还有杨信,真算起来孙传庭,洪承畴这些同样属于升官极快的。洪承畴这时候也巡抚宣大了,他人怎么样不说,才能绝对是有的,此外杨嗣昌这些也都升官很快,皇帝年轻,终究更喜欢年轻一些的官员。
卢象升很耀眼也只是因为他在辽东的军功。
但扣除军功因素,仅仅是两年升兵备道,这个算不上太耀眼。
话说陈于阶从七品博士到兵备道也就俩月呢!
此刻面对着杨信,卢象升坦然地点了点头。
他的确是害怕了。
盱眙之战的惨败完全让人有一种想骂娘的感觉。
靖难军的七丈糊脸的确很可怕,但那不是一个军几乎全军覆没的关键,这时候的火器对射从来不是决定胜负的关键,最后终究还是要以冷兵器格斗为决胜手段。而且辽东军并不缺乏格斗能力,以盾墙为支撑的无数丈八长矛,斧枪,还有双手苗刀,甚至隔着盾墙扔手雷,这是都是经过了实战检验的。
他们用这种战术多次和建奴交战,可以说丝毫不落下风。
上一次对建奴的决战,双方打到肉搏厮杀的情况很多,拼死逃亡的建奴很多都在隔着盾墙的血战中,被丈八长矛刺死,被斧枪砍死,敌军冲到盾墙,里面迅速甩一波手雷,然后上长柄冷兵器,苗刀手在后面砍冲过盾墙的,这套战术早就已经很娴熟。
可这一次呢
根本没有冷兵器格斗啊!
被一枪糊脸之后,所有人就全都放弃了战斗,然后仿佛事不关己般举手投降等着靖难军了。
而辽东步兵四个军都是一样的构成。
在盱眙他们能直接放弃最后也是最关键的冷兵器格斗,那么其他三个军同样也能这么干,而且甚至可以说肯定会这么干,几乎可以说毫无悬念。
决战时候会要命的。
真正全军决战中,突然有一帮子临阵投降,会让整个战局崩溃的,这样的部下他宁可不用。
“那你觉得别人就不会这样了”
杨信说道。
此刻他俩就在浍河岸边,初夏季节四周一片被践踏的麦田,虽然人口已经被迁移了,但他们的庄稼还是留下了不少,不过已经被之前的骑兵们践踏的差不多了。这里是宿州到凤阳的最重要一处驿站,过去也还算得上繁荣,固镇桥是这一带主要渡河桥梁,至于地皮属于灵璧县,甚至还有几个宁死不走的乡绅,用悲愤的目光看着这些……
这些逆贼!
这一带据说就是刘邦和项羽决战的垓下战场,具体在哪里有争议,但总的来说项羽的大军就是覆灭在这片广袤平原上。
“瀛国公,下官总不能拱手投降吧”
卢象升淡淡地说道。
“那就随你便了!”
杨信说道。
“其实你们也知道,你们为何始终打不过我。
因为我手下的士兵,并不是为我而战,现在就算我宣布归隐山林从此不问世事,你们一样也打不过我身后的这些士兵。
他们可以迎着子弹和炮弹走到七丈,然后对着你们的士兵糊脸一枪,你们的士兵却只会在他们还没开火前掉头就走。他们可以承受两成甚至三成的伤亡不崩,被骑兵冲开了大不了再重新聚集,就像泥沼一样淹没一切敌人,而你们的士兵伤亡不到两成就会崩溃。
我们做个试验如何
我们回去各自找一个营,让那些士兵出来一个对一个,隔着七丈远互相瞄准一同开火。
一组打完无论生死都换下一组。
我敢保证我的一个营不会有一个人因为怕死而不敢,那么你能保证你的那个营都一样敢
若是连这种勇气都没有还想打赢
简直是笑话。”
杨信说道。
“能不能赢总要试过才知道,下官世受皇恩,当尽忠以报陛下,瀛国公是否兵强马壮不是下官要管的,下官只知道为陛下血战到底!
至于胜败。
尽人事听天命吧!”
卢象升多少有些黯然地说道。
他明显已经底气不足,没有开战时候的确信心十足。
毕竟那时候他拥有一支真正的百战精锐,而且兵力还占据绝对的优势,战场又是最适合他部下的环境,只要杨信不亲自出手,没有理由不胜。但从开战到现在,他就没有一场胜利,无论蒙古骑兵还是视为支柱的战车步兵,统统都已经败了,而且杨信似乎也没什么高明战术。
就是一招七丈糊脸。
任凭这边如何,那边就是走到七丈一轮齐射。
然后他部下就无一顶住。
这种感觉真得让人憋屈,但他却无计可施,因为杨信的这种战术根本就无法复制……
让士兵忍着不开火
让他们在靖难军准备开火时候再开火
那不可能!
他的士兵开枪开炮目的并不是杀死敌人,而是阻止敌人靠近到可以杀死自己的距离,所以哪怕过去使用鸟铳时候,士兵隔着三十丈就开始射击也是常态。看着那么多火枪兵,不断接近到开枪就能打死自己的距离,还不逃跑就是
第五九八章 辽东铁骑
的确,一切终究还是要打过再说。
第二天。
双方总计近九万大军,终于走到了决战的战场上……
“此地倒是颇似陕北!”
张献忠感慨地看着旁边被一阵旋风刮起的尘沙。
一次次黄河决口后淤积的泥沙掩盖了原本肥沃的土层,这些毫无养分的泥沙除了勉强能种些高粱外,不能提供任何其他粮食,这片曾经楚汉争霸的广袤平原上,只有一块块破碎的农田在生长着稀稀拉拉的麦子。不过这些麦子也正在人和马的践踏下,迅速和周围的野草融为一体,风一刮天空中到处都是草屑和细沙。
反贼们的确很有几分乡愁。
话说他们都已经离家快两年了,虽然江南的女子很好,但终究还是难免偶尔会想起陕北的婆姨们。
而瀛国公依然端坐在他那头巨大的坐骑上,举着望远镜仿佛小拿拿般观看着四周。
他头顶是热气球。
而且远处的天空中也有几具热气球升起。
这种决定了野猪皮命运的东西,现在已经是明军的标配,就连团练们也试制出来,毕竟也不是什么高科技,无非就是个巨型孔明灯,就算不屑于使用杨信的汽油,也有广东那边产的鲸油。
打仗前先升起热气球已经成为常识,就像现代雷达一样,在高空为下面的指挥官提供全局的掌控……
这很有用。
这样的大战,那战场范围早就超出了肉眼,甚至超出了望远镜在地面的观察范围。
尤其是在这种平原上。
这里是纯粹的平原,整个战场海拔起伏不超过五米。
而此刻光靖难军自己,就布下了三个军级方阵,三个方阵间隔半里在平原上品字排开,在后的两个方阵中间就是杨信的中军,而这个中军同样也是四个营级方阵,也就是他的警卫旅。而每个军级方阵的一个边就是一个旅,依旧是步骑混编的阵型,留下里面一个营做后背,尽管第四个边有点浪费,但实际上是用来补充一线的。
每一个军级方阵核心都是一个略微高一些的土丘。
话说这样的地形,能找个土丘就不错了,实际上这些土丘还有人工堆的。
而军一级的六斤重炮和臼炮都在这些土丘上,旅一级和营一级的四斤半和两斤炮,这个就只能部署正面了。
毕竟这是平原。
这样加上后面杨信的四个营级方阵,实际上三万五千靖难军组成了一个超大号的四方阵,正对敌军的只有三个军级方阵的三个边。
也就是三个步兵旅。
面对以骑兵为核心的卢象升部,杨信也只能这样布阵。
至于他的龙骑兵……
那些并不在战场上,他们的职责是游荡外围,随时准备从侧翼对卢象升部进行袭扰,包括袭扰他们的后勤线,卢象升没有河道依托,他们的后勤是软肋,但杨信旁边就是浍河,那些驾着小船的民兵会把他需要的运来。总之龙骑兵已经完全被扔出去自己玩了,但即便这样,这个巨大的阵型东西也奔着两公里,而且无论向哪边,都是密密麻麻的人头。
至于卢象升那边……
他那边已经到了堪称无边无际的程度。
因为他有一半是骑兵。
不过中军是步兵,也就是京营的新军,这支两个军组成的新军,分别以贺世贤,尤世功任总兵,后者的弟弟尤世威,世禄另外统辖着一个骑兵军,榆林卫尤家三兄弟是卢象升提拔起来的,尤其是尤世威,算得上卢象升的真正亲信,至于尤世功一直就是与贺世贤一起的。
这样目前卢象升三个骑兵军和两个步兵军的总兵,分别是祖大寿,吴襄,尤世威,贺世贤,尤世功。
两个辽西人。
三个榆林卫籍。
剩下还有罗一贯率领一个骑兵军在南线和蒙古骑兵一起阻击。
“你们陕北出人才啊!”
杨信说道。
的确,大明的陕北出人才。
既出能打的猛将也出反贼,不过猛将最后还是没打过反贼,尤世威兄弟和李自成大战七天,最终还是被李自成给弄死了。另外榆林,绥德那些比较能打的猛将,这时候也都在卢象升部下,比如侯世禄是尤世功副将,倒是孙元化手下没这类的,他手下多数都是不出名的。
卢象升以两个步兵军为正面……
拥有二十四个营的他,终于实现了这套战术的发明者,因为小国寡民一辈子没实现的理想,他用两个军的二十个营,布置出了一个莫里斯亲王梦想摆出的巨大三线阵。六个营为前锋,十二个营为中军,六个营为后卫,前锋正对杨信的前锋一个军级方阵的一个边,也就是一个完整的步兵旅。
以六个营的火力对四个营。
但实际没什么用。
因为他那边还是轮射,只不过十轮射变成八轮射。
而祖大寿和吴襄两个骑兵军为左右翼。
尤世威一个骑兵军压阵。
这是督战队!
这对于卢象升来说,已经是非常有必要了。
“主公,第二军已经渡过淮河,他们把部分降军编入军中!”
李自成催马到杨信旁边,抬起头行礼说道。
杨信点了点头。
第二军从泗州北上,哪怕速度快些也得三天,那些士兵不是山民铁脚板,做不到强行军的一天百里,虽然有汴河,但也得在灵璧下船,至于把降军编入军中,这个没什么大不了的,他们深谙改造之道,想让部分降军迅速加入很简单。
就在这时候头顶一声高亢的号角声骤然响起。
敌军的进攻开始了。
“祖大
第五九九章 钢铁长城
长矛冲击……
长矛冲击也一样。
三十米或者说八丈距离,所有火枪手一轮齐射……
这个距离和步兵有一定区别。
欧洲战场上无数血淋淋的生命检验出对付骑兵要早几米开火,标准应该是欧洲的三十码,因为再近了哪怕打中敌人的战马,也有可能因为后者刹不住车直接撞过来。
那时候骑兵就算想回头都没办法了。
所以三十码是标准距离。
“后撤装弹!”
看着前方的人仰马翻,马进忠再次大吼一声。
他部下士兵纷纷跑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