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大明搞社团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木允锋
然后街道拓宽取直。
排水系统全部重新修缮,包括一些臭水沟和死水塘之类,统统也重新疏浚引水贯通。
总之整个南京城焕然一新。
而最重要的大街,就是外面的三山街,这条咱大清用于砍头的大街类似于专职的商业街,大明砍头不在这里,而是在外面的雨花台。
“主公,他们关咱们何事”
李自成小心翼翼地说。
外面的街道上,专门搭起了一个木头台子,上面一个人正在用带着闽南味的官话,声泪俱下地描述着他们在马尼拉的遭遇。虽然其实已经过去了二十多年,但当年逃回来的那些商人都记忆犹新,黄克缵回去后立刻把这些人搜罗来,甚至包括李旦手下的几个老海盗,然后在这里向镇南王控诉西班牙人。
他们都很有热情。
毕竟镇南王说了,这就是为出征马尼拉造势,而一旦出征马尼拉,他们这些人都将作为向导随行。
同样也是苦主。
到时候是要向西班牙人索赔的。
至于镇南王能不能打败西班牙人……
这根本不是问题。
这些家伙被赶回来后,实际上一直就在跑这条贸易线,吕宋是大明本地商船最主要目的地,过去每年光广州就发出上百艘,他们很清楚双方实力的差距。
马尼拉的西班牙人没有一艘战列舰,最多也就是武装商船,火力不会比南北二洋水师的巡洋舰强多少,一些跨太平洋贸易的商船吨位可能大,但火力孱弱,木板厚度渣渣,挡不住任何一枚二十四斤炮弹。而南北洋水师加起来,是六艘战列舰,超过四十艘巡洋舰,这又不是什么万里远征,从台湾六天到马尼拉,这还是那些满载的商船。
舰队最多也就四五天时间。
航线他们走了无数回,什么时候避开风暴他们一清二楚,可以说毫无难度。
只要舰队开过去就是胜利。
西班牙人的抵抗忽略,他们就一座圣地亚哥堡,棱堡的确坚固,但再坚固也挡不住臼炮开花弹,同样挡不住二十四斤炮弹轰击,更重要的是西班牙人在马尼拉根本凑不出能抵挡陆战队的兵力。
至于说两洋水师加起来,估计马尼拉的所有西班牙人加起来,连女人也算上都不够。
而且武器更没法比。
西班牙人还用火绳枪,陆战队是燧发枪,西班牙人还有长矛,陆战队已经没有长矛了,西班牙人最多能排大方阵,这边已经火枪线列。可以说两洋水师带着陆战队开过去,然后在马尼陆,剩下就是西班牙人什么时候屈服了,这一战稳赢,根本不存在输的可能。
既然这样,当然要让他们吃了我的吐出来。
“知道大明的白银都是哪儿来的吗”
&nb
第六一五章 帝国主义者要从娃娃抓起
帝国主义者要从娃娃抓起,扩张思想要从年轻一代开始。
他们算年轻一代。
李自成也罢,张献忠也罢,都算得上这时候的少壮派。
实际上镇南王手下也没什么老人,基本上都是二三十岁,四十左右就已经不多了,构成他政权核心的,无非就是那些庄户,南京军户,昭义民兵,再就是荡寇军体系的将领,这些人哪怕最早也是那批造反的闻香教徒……
当然,他们现在是杨信的狂信徒。
甚至他们已经构建出了一个类似闻香教的体系。
就是神话杨信。
不过也用不着他们特意神话,毕竟杨信的神话色彩明显。
但这些人也是科学水平最高的,因为他们是最早接受系统的现代科学知识教育的,虽然他们是狂信徒,但并不耽误他们同样也知道风雨雷电的奥秘。
他们是杨信的统治基础。
这些人绝大多数都在各军各民兵营当训导官,就像一群传道者,教那些民兵一切他们能教的东西,从军事到科学,也包括他们的信仰,这时候应该可以说是信仰了。而且正在迅速受到士兵和民兵们的敬重,毕竟一群几乎什么都懂,能够带着他们迅速丰衣足食起来的人,必然会成为他们的主心骨。
剩下昭义民兵出身的,其实是这些人的徒弟……
是他们教出来的。
但狂信徒程度不如他们高。
当然,一样信仰镇南王,只不过狂热度弱几分,至于南京军户也差不多。
倒是荡寇军系统的这些人,仍旧算不上狂信徒,忠心绝对忠心,但只是一种对首领的忠心,镇南王给了他们好日子,他们就效忠镇南王,和狂信徒们把他当神灵有区别。
不过有一点是相同的。
全是年轻人。
这些人都是未来开疆拓土的主力,必须从现在起,就让他们知道扩张能够带来的好处,做生意的确很赚钱,可是出去炮轰人家城市,然后逼着人家掏军费掏赔款开放港口,这个比做生意更赚钱。
西班牙人只不过是一个诱饵,引诱他们把目光转向海外的诱饵。
就这样镇南王的讨伐大军,最终在经过了一个月的造势后,在一片欢呼声中从南京了……
南北二洋水师组成联合舰队。
六艘战列舰全部出动,另外加上三十艘巡洋舰,一百艘运输船,而且是清一色的快船。
目前南洋公司拥有这种新式商船两百多艘。
这还不包括杨家自己的海运队,实际上目前大明沿海航行的此类快船高达四百艘。
这是三年时间建造出来的。
如今葛沽,澳门,舟山三个造船厂,基本上不到五天就能下水一艘,这种木制帆船建造其实很快,关键是得提前备好材料,一旦材料都备足了,剩下就是组装而已。这些船也不需要用高档木料,他们又不是战舰,就是普通的造船木,松木,杉木,樟木等等有什么用什么,不过葛沽主要是松木和柞木……
从辽东砍伐。
辽东那些镇南王的朋友们都在做这个生意,从鸭绿江沿岸,辽河,浑河等河流的上游,把木材砍伐出来运到沿海港口进行阴干,在阴干三年之后,按照要求解成各种标准规格的材料,然后用专门的运输船运输到葛沽。可以说一切都是标准化的,木材阴干时间,板材大小厚度,全都严格按照标准,然后这些供应商什么都不用管,就是备料送货而已。
船厂只负责组装。
至于舟山船场用的是来自钱塘江上游的木料。
过去就用。
哪怕是大同国时候,浙江士绅也一堆在做木材生意,打仗归打仗,钱还是要赚的。
颇有荷兰人放贷给英国人打英荷战争的风采。
他们按照杨家的订货要求,伐木阴干解板,然后送到杭州,转运河到达宁波再出海去舟山,因为杨家给钱爽快,质量绝对没问题。
毕竟标准不够人家不要。
但标准够了就是送到拿银子回去而已。
至于澳门船厂的木料则是珠江上的,同样也是广东广西的士绅负责按照订货标准伐木阴干解板,然后直接走水路送到澳门,不过那里造的质量更好,因为部分使用铁力木,这也是广船的标志,广州一直就用这个造船。
而现在又加上了一个南京造船厂,这个用长江上带来的木料,四个造船厂,全力开动预计每年可以建造超过三百艘……
这不算夸张。
毕竟这些快船其实都不大。
普遍在两百吨內,目前建造的最大也不过三百吨,它们的优势就是速度快,但体型相对细长,想造大就得继续增加长度,但目前的木制龙骨能够提供的强度有限,造长了很容易出事。这不是十九世纪后期几千吨级纵帆船横行的时代,人家那龙骨是钢铁锻造的,这个只能用木头,而且为了廉价,龙骨也不会用太高端木料,比如说柚木什么的。
葛沽用柞木,舟山用樟木,澳门用铁力木。
在长度限定情况下,想造大就得加宽了,但加宽之后还有屁速度,杨信全力发展纵帆船,就是看中了它的速度,再就是不受季节限制,任何时候都可以跑南洋航线。这样一旦出现饥荒,可以在最短时间从海外运来粮食,满载货物依然可以逆风航行的这些纵帆船,真正使命就是把外面的粮食尽可能快的运来,而大型横帆船就很难这样便捷。
它们一年也就一个来回。
哪怕到了一鸦时候,英国人北上也得候风。
第六一六章 镇南王的魔爪
海外这些商人头上必须得压着把刀才行……
这些人可没什么国家观念。
对于商人来说,只要可以赚钱那没什么不能卖的,北方的晋商如此,南方的闽商也一样,荷兰人第一次侵占澎湖就是佛大泥或者说北大年的闽商李锦鼓动。他和另外几个漳州商人在北大年经商,实际上就是类似于李旦这样亦商亦盗的,他们想要扩大生意规模,而荷兰人想和葡萄牙人一样得到一个贸易据点。
然后双方一拍即合。
他们带着荷兰人趁明军不在迅速侵占了澎湖。
然后他们去忽悠福建的地方官,让后者跟当年广东那些受葡萄牙人贿赂接受其居住的官员一样,接受荷兰人在澎湖的居住并进行合法通商。
但他们失败了。
他们选择的时机不好。
葡萄牙人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当时文官控制海岸,他们很乐意用这种方式多一个贸易港捞钱,但荷兰人到的时候,福建海关已经被万历的税监控制了,如果让荷兰人转为合法的贸易,那好处都落在税监手里了,所以地方官员们严词拒绝……
不能让万历赚钱。
荷兰人的贸易非法,那么海上还是随便走私,官员随便官绅勾结捞钱。
荷兰人贸易合法……
也能捞,但合法的贸易,终归不如非法的贸易容易捞钱啊,敲诈合法商人是要顾及很多东西的,比如脸面什么的,但敲诈走私商就不用在乎脸面了。
官员们都很清楚这一点。
所以他们强行驱逐。
但这件事不论真正的内幕如何,北大年的闽商为荷兰人当带路党是事实,这些商人们在需要卖国时候,是丝毫不会犹豫的,这一点上看朱元璋鄙视他们也没什么错误。
资本家无国界。
所以杨信想要控制海上贸易,首先就得给这些人头上放把刀,不要以为国家为商人们撑腰,商人们就感恩戴德对国家忠心耿耿了,需要卖国时候他们不会犹豫的。不过幸好他们也都是聪明人,懂事,知道面对不可抗拒的力量时候,也通常都会做出明智的选择,所以只需要让他们见识到自己的不可抗拒之力就可以了。
他们会懂事的。
远征舰队就这样,这时候已经是深秋,风向已经开始改变,他们将乘着北风南下台湾。
这时候的台湾已经变成了大明的台湾宣抚司,但宣抚使就是镇南王亲自兼任,理论上归属福建都指挥使司统辖……
当然,这只是说说。
福建掌印都司哪敢管镇南王。
台湾宣抚司辖台湾,淡水,基隆三个长官司,都是是交税的,只不过宣抚司是宣抚使交一个总的。
后一个原本是鸡笼,但镇南王改成基隆,台湾长官司以李国助为长官,剩下两个都是杨家的。基本上就是杨家开拓台北,李家开拓台南,但这些年因为捕鲸业,杨家在台南也有一个据点。杨家以当年那批贵州人为主,另外加上从各地招募的垦荒队,再加上部分家丁,总之人口差不多七万。他们在淡水一带垦荒已经超过五十万亩,除了自己吃还供应钓鱼岛的鸟粪苦力,另外就是运往北方出售了。
再就是基隆一带商业补给。
那里不但是杨家船队自己的补给站,同样也是所有走黑潮航线,甚至包括西班牙商船的补给站。
所有这条线都走那里。
李家这些年也从福建招募了差不多三万移民,垦荒超过二十万亩,不过他们不光种稻,还在种甘蔗,然后制糖卖给荷兰人,再就是大量猎鹿并向倭国出售鹿皮……
杨信也猎。
只不过他的鹿皮都用来给精锐猎兵包裹子弹了。
总之目前的台湾,在经过了近五年的发展后,已经迅速成为了一片繁荣的乐土,毕竟那里是真好,除了疫病多些之外,剩下几乎没有让人不喜欢的。无论杨家还是李家,开垦的都是平原上最肥沃土地,而且都是可以引水灌溉的,在使用鸟粪之后亩产轻松过五石,七石以上不稀罕,而且这些土地都是双季稻。
一年产十石稻谷啊!
无论是那些贵州山民还是福建贫民全都过得如沐春风般。
至于双方关系……
双方其实根本挨不着,中间还有大片土地隔着,估计三十年內开发不到一起。
不过杨信也已经采取预防措施了,他给李国助派了任务,每年必须互换一千女人。
也就是他的人必须嫁一千个女人到李家的垦荒区,李家的垦荒区也必须嫁一千个女人到他的垦荒区。这是必须完成的任务,无论以什么方式,哄也罢逼也罢,就是花巨额聘礼也必须完成,总之就是必须每年通婚一千家。对于那些互相婚嫁的有额外奖励,比如说奖励耕牛马匹之类,但完不成任务的,那就是地方上的官员倒霉了。
这就基本上足够了。
用不了多少年,这两片屯垦区的人口就完成融合。
至于距离远不方便……
那个不是镇南王需要关心的。
当然,在这些移民快快乐乐的同时,另一些人的哭声,这个同样也就与镇南王无关了。
远征舰队最终将从台湾港,也就是原本历史上的赤坎楼,然后用大概五六天时间,航行到吕宋开始对马尼拉的进攻。目前西班牙人可能已经知道了,也可能不知道,总之这个得看澳门那些葡萄牙人的节操,如果他们给西班牙人报信,后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