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大明搞社团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木允锋
光南京已经超过两百万。
这是最早完成普查的,实际上在围城期间就完成了,整个南京的上元和江宁加起来超过两百万,而苏州据说和南京相差无几,长洲和吴县加起来同样应该过两百万。至于扬州肯定没有这两地多,但要说江都县人口接近百万也是绝对的,剩下淮安和扬州同一级别,最多略微少点,而江南的包括镇江,常州,松江这些城市都是五十到一百万之间的。
话说仅仅这片土地上,人口已经快要赶上欧洲了。
一千万青壮。
这可不是杨信夸张的。
“说到底,人多就是力量大啊!”
镇南王站在古老的安丰塘,看着面前热火朝天的场面说道。
&nb
第六一零章 昭昭天命
“我对福建没兴趣。”
杨信很坦诚地说。
黄克缵就是打着路过旗号,替福建士绅来跟他谈判的,毕竟他的军队都已经到仙霞关了,而且之前南洋水师刚刚按着福建水师暴捶一顿,福建完全靠海外贸易,若杨信真惦记福建都不用别的,南北二洋水师把闽江口和厦门一堵,福建士绅就得跪啊!
不过杨信真没兴趣。
“你们那里没有我要的东西。
我要的就是能种粮的地方,你们那里人多地少,就连自己都快养活不了,那我要来有何用
其实我更想与你们合作。
你们反对我的根本原因其实还是在于南洋公司,说白了南洋公司在海上占据太多的份额,挡了你们海外贸易的财路,但这个问题不难解决,你们加入南洋公司就可以了。我欢迎福建海商加入,所有福建海商都可以加入南洋公司,以后我们有钱大家一起赚,说到底我也不是吃独食的人,我既然肯和广东那些海商合作当然也能和福建商人。
是你们非要走私。
你们非要像过去一样,连李家都和我合作了,我真不知道你们福建那些海商到底还纠缠什么
海洋很大,足够容纳我们。
实际上你们根本不知道海外贸易真正赚钱的是什么。
就那点生意
错!
抢才是最赚钱的。
西班牙人抢了美洲,直到现在一百多年了还在享用红利,福建茶农辛辛苦苦采茶制茶,人家用从地下挖出的白银买走享用,谁才是真正享福的,人家已经做出了表率,咱们就得跟着学。”
杨信说道。
“老朽可是读圣贤书的。”
黄克缵笑着说道。
当然,他也就是一说而已,话说他作为一个泉州人,而且还是大明引入红夷大炮的第一人,肯定很清楚海外情况。
他引入的工匠可都是从马尼拉逃回来的。
他不可能不知道西班牙人是如何发家致富的。
“这与读圣贤书并不矛盾啊。
圣贤也教导我们,要在需要的时候担负起教化四夷的职责,我们用枪炮教化也是教化,欧洲人就是这么做的,一边用枪炮教化,一边用那些传教士教化,他们已经很成功了,据我所知吕宋多数都信了他们。人家远隔数万里跑来的都能这么做,咱们既然饱读诗书当然不能落后,宣大明之教化于万国乃是我辈之责。
这是我们的昭昭天命。
想来您也想看到圣贤教诲远及蛮荒吧
您也想看到那些蛮夷都读四书五经,都言必称孔孟吧
据我所知福建人已经有很多在外面建立了聚居区,既然这样我们为何不扩大下去呢
光靠他们肯定不行。
没有武力保护,早晚还会出现第二个马尼拉,钱越多越是催命的,李旦当年在马尼拉号称拥有金山,结果还不是最后便宜了西班牙人
但我可以保护你们。
我的两洋水师,在东方的大海上就是无敌的。
马尼拉的西班牙人又怎样
两洋水师加上陆战队,开过去足够打败他们。
上次他们不是杀了你们不少福建人,抢了很多金银吗,您回去把那些逃回来的都找出来,让他们来找我诉冤,然后我上奏陛下,让两洋水师组成联合舰队开到马尼拉去,逼迫西班牙人对此进行赔偿。
这银子不就来了吗
而且还要让他们保证以后不再犯,同时重新允许咱们的商人回去,并且咱们还得派兵驻扎那里保护咱们的商人,要是西班牙人不答应,咱们就继续揍,甚至联合荷兰人一起去揍他们。甚至干脆派一支舰队,跨越大洋去美洲,去炮轰阿卡普尔科,咱们有战列舰咱们怕什么。”
杨信说道。
好吧,的确也该踏出这一步了。
对福建他是真没兴趣,那里地少人多毫无垦荒价值,能垦的荒地基本上都开垦了,现代福建耕地两千万亩,这时候官方数字一千四百万,加上隐田恐怕也差不多了,这种天高皇帝远的地方隐田数量肯定惊人。而且本来福建进士和人口的比例就高的吓人,人口不到山西的三分之一,进士数量是山西的两倍,这同样也意味着不交税的比例极高,话说福建一年交的田赋之类才可怜的九十七万石。
剩下就算还有荒地也就是这个时代条件下无法开垦的了。
福建和北直隶不一样,北直隶目前的耕地面积就算加上隐田,恐怕也还有几千万亩的可开垦面积,毕竟现代河北加上京津已经超过一亿亩了,而且还是大规模城市化之后的。
这时候京城周围可全是农田。
但福建真没有开垦价值。
相反还应该把福建人想办法往面外哄,毕竟这是大明境内,唯一一群喜欢往海外跑,同时也是唯一已经开始殖民的。
广东都比不上。
这时候广东往外走的压力,远比不上福建,因为广东的在籍耕地面积差不多福建的两倍,而在籍人口只是略微多一点点。
再说了,广东人可以往广西走。
这时候广西的在籍人口只有广东的一半,而耕地在籍的只有可怜的九百万亩而已,现代广西可是六千万,可
第六一一章 阉党在行动
“他这是来铺路”
黄克缵离开后,汪秘书有些不确定地说道。
“谈不上,就是来试探一下而已。”
杨信说道。
黄老头就是代表福建士绅来试探镇南王的野心到哪里了。
话说这种时候要说都相信镇南王还是忠臣,那未免也太天真了些,他现在的控制区甚至超过了朱元璋当年,军事实力明显超过了朝廷,上次他要是一鼓作气这时候也就差不多兵临京城了。
那么士绅们就得考虑一下未来该如何面对这个……
这个军阀了。
反正这时候也就能用军阀来形容他了。
别的地方可以观望,但福建士绅没资格观望,无论是从陆地上还是海上,杨信都已经掐住了他们,如果接下来杨信没兴趣北上,那么想扩张的话他们首当其冲。但要说福建士绅为自己的田地做好血战到底的准备,这个同样有些夸张了,福建士绅的首领就是沿海那些,他们的财富并不是土地而是海外的贸易。而内陆因为福建特殊的情况,并没有类似于苏松那些田产几十万上百万的超级地主,他们根本不具备这种条件,就是山间一片片小块平地上的中小地主。
为了那几百千把亩地,最后打一场几乎毫无胜算的仗,这个似乎有点不太明智。
再说也没钱。
有钱的沿海士绅不加入,内陆那些小地主根本打不起仗,这种情况下福建士绅真得很想试探一下,看看能不能寻找一条好的出路。
这就是黄克缵路过南京的目的。
而且杨信给了他满意的答案,所以接下来福建士绅会懂事的。
“心思都不纯洁了!”
杨信说道。
说白了福建士绅们就是开始考虑抛弃朱家的可能了,未来如果真有杨信谋朝篡位的一天,他们会在必要时候喜迎王师,向着新君山呼万岁,只要新君对他们别太苛刻,能够满足他们的一些要求就行。
而且不只是福建,恐怕这时候已经有很多地方士绅这样想了。
比如广东士绅。
这些年历次倒杨行动,广东士绅全都采取观望,虽然有南洋水师镇压和南洋公司利益联系的缘故,但同样跟广东士绅对天启的忠心大打折扣有关。说到底他们并不在乎皇帝是姓什么的,只要别动他们的利益,最低不能动他们的核心利益,而闽粤两省士绅的核心利益早就不是土地。至少珠三角士绅们,最重要的财富已经变成工商业,而内陆山区的确以农业和种植业为主,但问题是他们也和福建一样,因为地形缘故很难有超级大地主,就是以中小地主为主。
中小地主没钱抵抗。
沿海真正掌握财富的大地主不愿意为了已经不是财富根本的土地,冒失败后失去一切的风险。
中小地主掌握的财富又不足以抵抗。
那么在已知杨信肯定会鼓励工商业,尤其是鼓励海外贸易和开拓的情况下,以这个为核心利益的闽粤士绅开始考虑必要时候踢开天启,接受他的可能就很正常了。说到底他们对老朱家又没什么忠心,尤其是现在天启也明显开始惦记他们,这个小皇帝展露爪牙后,似乎并不比杨信可爱。而且天启身后有一个庞大的利益集团需要养活,而且都是贪官污吏,但杨信身后利益集团更小,而且目前看也更加廉洁……
至少他身后没有一群太监。
没有一堆藩王。
没有一家家世袭勋贵。
总之,扣除他分地这一点,杨信其实对士绅们来说,比天启要更可爱的多,但加上分地,这就让士绅们无从取舍了。
唉,他们也很茫然。
“我也很茫然啊!”
镇南王一脸怅惘地说道。
而就在此时,两千里外的京城一座府邸的花园中。
“九千岁怎么说”
魏广微看着走进凉亭的冯铨,一脸期待地说道。
其他人也在看着冯铨。
这里面都是阉党,九千岁身边拍马屁最积极的。
不过顾秉谦已经告老回家了,反正他家的地也被分了,再闹下去也没用了,而这段时间京城暗潮汹涌,他一把年纪了,也不敢再待下去。天启的改革又与他无关,他家在杨信控制区,留下来说不定被卷进斗争漩涡老命不保,这种老狐狸都很精明。最近朝中其实还有不少辞职的,老狐狸也不只一两个,正好从南方赶回来一堆闲人无处安置,九千岁对这些主动辞职腾地方的一概准,而且都象征性加个奖励性质的虚官。
顾秉谦还加了少师呢!
剩下为首的就是魏广微,他也是阁臣,建极殿大学士,吏部尚书。
号称外魏公。
不过目前九千岁身边最受宠的反而是冯铨,被缪昌期荼毒过的小冯,如今已经是礼部侍郎,文渊阁大学士,三十岁的阁臣啊!
小冯虽然人品不怎么样,但才能是得承认的。
那也是福临爱臣啊!
此刻剩下在坐的还有王永光,崔呈秀,他这些年反而在九千岁身边进步缓慢,主要是孙承宗掌控兵部,他始终夺不了权,那些将领也罢各地督抚也罢,人家只认孙承宗,他算个屁啊,老老实实做右侍郎,左侍郎都轮不到他,还有王绍徽,霍维华,薛贞等十几个,都是阉党核心。
在他们的注目中,冯铨阴沉着脸缓缓摇了摇头。
魏广微颓然坐下。
霍维华恨恨地一拍桌子。
&nb
第六一二章 信王倒是越发贤德
“那杨贼都如此悖逆,怎么万岁爷还忘不了他”
薛贞崩溃一样说道。
真要是这样以后还玩个屁啊!
他们其实要说起来,对于盐法改革也不是没有办法,毕竟九千岁还是得用阉党管,无论文官武官还是太监去管理这些产盐区,最后都是要收好处的……
那就没什么了。
最多分这些人一份子而已。
只要把管理产盐区的这些人都拉下水,最后还是会继续走私,再让皇帝那里盐税增加些,这就基本上可以糊弄过去了。说到底皇帝也罢九千岁也罢,根本不可能知道一年大明到底要卖多少引盐,官方每年额定才不过两百多万引而已。但实际上民间的需求量恐怕十倍都不只,但真实数量因为过去的走私泛滥,其实根本没有具体数字可查。
所以只要让皇帝那里盐税增加个两三成就行了。
私盐继续卖。
有足够的私盐空间。
但是……
让杨信的人负责查私盐那还怎么玩
河东盐池是城墙圈起来的,一共周长一百多里的禁垣,把整个解州盐池圈起来,只要真心想禁绝私盐,一千骑兵在城墙巡逻就行,但凡不走那些城门的都是私盐。
走城门的就交税。
查严密了可以说不会有一引私盐走私出去。
收买杨家那些人
谁都知道杨信手下是狂信徒,只要杨信严令一般不会受贿,而且这些人的家肯定在杨信那里,人家日子过的好好的,也没必要为了点小钱,毁了自己的好日子。更何况九千岁还有人监督他们,文官们同样盯着,这样的人很难收买,所以接下来的盐法一改革,那么再想从河东流出私盐来可就难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