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教大宋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苍山月
等他回过味儿来,知道唐奕这是让他放手去干,黑子已经一肘撞在最近的一个契丹武士胸口,壮若蛮牛的髡发汉子直接就横飞出去,立毙当场。
呵呵....胸口都塌了进去,能不死吗?!
“你这黑厮,且留两个与某家痛快!”
杨怀玉也不管是不是在辽地,自己是什么身份了,借着三分酒气,七分怒火,大叫着冲入战圏。
这杀人不偿命的好事儿,哪儿找去!?
一见黑子和杨怀玉杀入人群,耶律德容直吓的魂飞魄散。
“子浩,不可鲁莽,不可鲁莽啊!”
一边手忙脚乱地苦劝唐奕,一边对身后的仆役、属官、辽国军士急声喊:“还不快去拦住他们!”
“......”
唐奕拍拍他的肩膀,“老哥放心,你不都说了嘛,只是误会!”
“.....”
耶律德容暗自哀嚎,这唐子浩简直就是个疯子!
妖孽!
胆大包天!
这里可是我辽国的南京,你怎敢如此放肆?
现在,他只能是寄希望于事情别太出格,手下之人赶紧拦住那两个煞神。
但是,寻常军士哪能拦得住黑子和杨怀玉这样的高手?等他们冲入场中,耶律涅鲁古手下的那十几个契丹武士已经没有一个是立着的了。
除了少数几个还能抱着变了形的手脚呻吟,多数已经没了生息。
只是转瞬之息,十几人就这么翻了,足见二人之强。
正当耶律德容肝胆具裂,不知如何收场之时,唐奕松开了他的肩膀,缓步走入场中,向耶律涅鲁古靠了过去。
...
来到耶律涅鲁古身前,咧嘴一笑,“放心,你是友邦的王爷,我不会动你一根汗毛,也不会张嘴就要你的性命。”
....
“量....量你也不敢!”
“我..我是大辽皇..皇族,杀了我,宋辽必无宁日!”
“没错...”唐奕点头。“确实不敢杀你..不过..”
“不过,你不了解我....”
说着,唐奕拍了拍耶律涅鲁古的肩膀,吓得这小子不由往后一缩。
...
调教大宋 第211章 这个亏,你吃定了
唐奕拍着耶律涅鲁古的肩膀,吓的他直往后躲。
他此时已经完全不会思考了...
从宋使一进城,他的人就一直在暗中盯着,今天就是要把事情闹大,最好死上几个人,到时候借着他老子在南京的势力把自己摘干净。
只要宋辽不睦,他老子耶律重元也好趁机稳住皇储之位。
他想过击杀宋使会怎样;想过击杀不成会怎样;也想过,耶律德容会怎样处理这件事。
可是,他万万没想到,确实死人了,但死的是自己的人。
他怎么也想不到,宋人敢在大辽的城池,辽人的眼皮底下明目张胆地杀人!这个唐奕竟然会在知道他是大辽楚王的情况下,还敢放肆!
...
唐奕一说不会杀他,耶律涅鲁古心中稍松了口气...抢白道:
“量...量你也不敢妄为!”
“我..我是大辽皇..族,杀了我,宋辽必无宁日!”
“没错...”唐奕点头。
“确实不敢杀你..”
“不过..”
“不过,你还是不了解我啊...”
“这不怪你...”唐奕和声细语地继续道:
“我这个人很会利用规则....”
“什...什么规则?”
唐奕笑道:“规则就是,不论你,还是我!”
“都不敢把这些龌龊之事搬到台面上来...”
“...”
耶律涅鲁古此时已经懵了,他根本就不知道,唐奕这话是什么意思。
耶律德容在后面不住摇头哀叹。
心说,你就算得罪了大宋的宰相和皇帝,也比得罪这个煞星要强得多。那些人都自恃君子,标榜的是圣人,最多当面咽你几句。可这唐子浩,根本就不管那个,发起疯来把自己当流氓使唤的角色,你惹他?
...
“你很蠢...”唐奕继续耍猴一样戏弄着耶律涅鲁古。
“你今天要是不露面,这个哑巴亏,我是吃定了。但是,很不幸,一旦你们父子沾上了这个事.....”
“怎样?”耶律涅鲁古现在有点明白了。
但是...
晚了!
唐奕阴森地笑道:“一旦你沾上了这事儿,那这个哑巴亏,就换你吃定了!”
说着,唐奕猛然抬手,一记响亮的耳光直接砸在在场所有人的心里。
...
你大爷的!!
耶律德容心中呐喊,那可是我大辽的楚王殿下啊!
唐奕一巴掌甩完,要多贱有多贱地说道:“你看现在,我甩了你一巴掌,你还得忍着,因为你不敢到辽帝那儿去告状....”
“啧啧....当街构陷使臣,破坏两国邦交,这个罪名可是不小,也不知道你爹扛不扛得住啊?”
“我....”
耶律涅鲁古刚一张嘴,唐奕又一巴掌甩了过去。
啪!!边上看的人都直咧嘴,真疼啊,半边脸都歪了。
“老子说话让你插嘴了吗?”唐奕咆哮着,震得耶律涅鲁古耳根嗡嗡作响。
“所以,下次一定要偷偷地、猥琐地躲在背后...”
“....”
“记住了吗?”
“....”
“来,把脸侧过去。”
“干...干嘛?”
“你看脸都肿歪了,我帮你正道过来。”说着,唐奕反手又是一记耳光,甩在耶律涅鲁古另外一边脸上。
声音格外清脆......
全街的辽人无不动容地看着那个左右开弓的少年,心中无不震撼莫名。多少年了,辽人可以在汉儿的土地上打汉人,却从没有一个汉儿敢在辽人的土地上如此霸道。
而看到这一幕的汉儿,无论是出使而来的南人,还是辽朝治下的燕云百性,心中却不知道是什么滋味!
多少年了,燕云之地终于又来了一个有血性的汉家儿郎!
.....
回到驿馆,杨怀玉的酒也醒了,发了半天的呆也没反应过来,咱们这就杀了人了?杀的是辽人?还特么是在辽朝的地盘!?
这也太不真实了....
“大郎,咱们这般作派真的没事?”
唐奕大喇喇地往墩凳上一歪,鄙视道:“就你这胆儿,还认认路,将来打回来呢?宰几个髡头蛮子,你怕个囊球!?”
“幽州可是耶律重元的老巢,随便动动手指头,就能灭了咱们这千来号人啊!”
唐奕道:“心放肚子里吧,要是等到耶律重元来灭咱们,那耶律德容和耶律德绪那老哥俩也就不用混了。”
唐奕又不傻,没人给他擦屁股,他敢在辽人的地方这么疯吗?算准了耶律德容不敢让使团出事。
事实上,也确是如此。
尽管耶律德容对唐奕当街杀人,暴扇耶律涅鲁古的行径心有不平,毕竟唐奕是一个外族人,扇的还是自己的同宗同族。
但是,职责所在,他是万不能让唐奕出事儿的。一回到驿馆,耶律德容就遣人大张旗鼓地快马出城,急报辽帝。
揍报中也没写别的,就是使团在入南京之前遭盗匪袭击,虽无伤亡,但宋使受到了惊吓,特奏明皇帝。
这一手可以说玩得漂亮,既保存了耶律重元父子的颜面,没把事情闹大,又以此来警告耶律重元父子——不要轻举妄动,在你的地头出一次事已经够意思了,要是再出第二次,那就说不过去了。
...
而耶律涅鲁古此时正在跟老爹耶律重元哭诉,长这么大,他也没让人这般侮辱过啊,而且还是在街面上。
耶律重元是气得指着耶律涅鲁古的鼻子大骂,“你个糊涂东西!若是杀个宋使就能挑起宋辽嫌隙,还用等到你来动手!?”
耶律涅鲁古委屈道:“孩儿也是想为父王分忧啊!”
“分什么忧?”耶律重元眼睛一立,“你这是添乱!”
“不管怎么说,事已至此,绝不能让唐子浩到大定啊,若是他向皇帝觐谗言.....”
耶律重元一叹,就在刚刚,驿馆那边的奏报已经发出去了,现在他不但不能杀宋使,还得祈祷天神,让那个唐子浩全须全羽的到大定。不然,就算不是他干的,也成了他干的了。
唐子浩,老子跟你没完!
...
耶律重元父子被让唐奕算计了个半死,众人心里别提多高兴了,解恨啊!
使团仍依原计划在幽州歇停了一天后,再次上路。
从幽州到顺州,再由顺州眼看就要进檀州地界,也不见有任何不测发生。
潘越就奇了怪了,这耶律重元也太不争气了,桩桩件件都按着唐子浩算好的来走?能不能有点惊喜?
想着,翻身下马,掀开车帘子就钻了进去。
只不过,车里的景象有点暧昧....
调教大宋 第212章 杨无敌祠
马车之中。
就见唐奕这货正枕着君欣卓的大腿,四仰八叉地躺着,君欣卓把唐奕头捧在怀里,一双玉手在他额头上轻赶压。
唐奕眯着眼睛,还舒服地把脑袋在君欣卓怀里蹭了蹭。
君欣卓羞红着脸嗔怪道:“别乱动.....”这小子自从出了回山,越发不像话起来。
“你就不怕那两父子追杀而来?”
唐奕眼皮都不抬一下地道:“切..耶律重元要是有那个魄力,他也就不是耶律重元了!”
按照正常的历史,耶律重元从‘皇太弟’变成了‘皇太叔’,被耶律宗真父子当猴耍了一辈子。憋曲了几十年,最后造反的时候,竟只召集了百人冲宫。可想而知,他这个‘天下兵马大元帅’当得有多窝囊。
还追杀而来?就算没有耶律德容那一封急报,这货估计都得犹豫几天。
“不提那晦气的契丹人,咱说点正事儿呗......”
“什么?”君欣卓翻着白眼,唐奕口中的‘正事’,就一定不是什么正经事儿。
“黑子大哥到底看上谁了?我怎么就摸不准他的脉呢?”
君欣卓一怔,没想到,他说的是黑子的事。
这两年,他老往桃花庵跑,大伙都是看在眼里的。而且,张晋文也帮他说了几家姑娘,但这货都说没相中。
“我也不知道师哥相中了哪个姑娘,问过他也不说。”
“靠,还玩暗恋啊?”
“......”
“算了,不说他了”唐奕顺势翻身,把脸埋在君欣卓怀里,又猛的一把捉住君欣卓的小手攥在手里。
“睡一会儿,别乱动哦!”
君欣卓一阵气结,果然还是没什么正经的。
正要推开他时,车帘暮的被人掀开了。
“哎呦喂,辣眼睛!”
潘越装模作样地捂住面门,却一点都不客气地爬上了车。
好吧,‘辣眼睛’这个词儿是跟唐奕学的。
唐奕眯眼一瞅,原来是潘越,就一点要起来的意思都没有了。
“不看滚,谁让你看了啊?”
“算了,小爷就忍了吧!”
潘越装出一副勉为其难的样子,给自己倒上一杯醉仙,一饮而尽。
君欣卓现在是动也不是,不动也不是,像被人点了穴道一般僵在那里。
“姐姐脸红什么?”潘老四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多大个事儿啊,可着开封谁不知道,唐疯子这坨牛粪上面插着支静谧如兰的俏娘子?早晚是他的人,现在要习惯!”
这样的玩笑,在观澜书院时,宋楷他们就常开。但君欣卓听了还是有些面热,揶揄道:“你们不是见面就打吗?怎么也学大郎,耍起贫嘴来了?”
“就是。”唐奕一点不觉害臊。“本少爷那么多优点不学,偏学坏的。”
潘越的回答更是无耻.....
“嘿嘿,揍他一顿是答应曹老二的,但是,这并不妨碍我跟他学坏啊!”
“....”
“滚滚滚!”这货来臭贫也不挑个时候。
“说正事儿。”潘越也开始说‘正事’。
“你咋就猜得那么准,料定耶律重元肯定不会劫杀我等?”
唐奕不想跟他细说,敷衍道:“猜的!”
“骗鬼呢!”
“切,我不但猜到他不敢动手,还猜到咱们前脚到大定,他后脚就得跟过来,你信不信?”
“不信!”
“十贯,扑一局!”
“扑就扑,到时候别赖账。”
“说完了?”
“完了.....”
“那赶紧滚蛋!”
“......”
“奶奶的!”潘越不情不愿地下了车。
看来,小爷也得找这么个知冷知热的女人了。
潘少爷现在有点嫉妒唐子浩了。
....
过了檀州向北再行百多里,就是燕云著名的险关——北古口。
耶律德容知道,每每宋人的使团到此,都有一个必去的地方。所以,日天行路之时特意急赶了一段,下午天色尚早就到了北古口路驿住下。
而那个去处,便是‘杨无敌祠’。
一到了这里,唐奕就收起了玩乐之心,让君欣卓备上诸多酒食、香烛、供果,出了驿馆。
门外,杨怀玉已经等在那里。
见唐奕大小食盒、香烛齐备,杨怀玉扬了扬手里的一份供品。
“多了...”
唐奕无所谓道:“香烛用你的,酒食用我的。都尽一份心吧!”
杨怀玉一想也对,多了总比少了强,于是,四人结伴,寻着祠堂而去。
唐奕欲言又止。其实,他是想说,把潘越也带上吧!但终还是没开口。
杨无敌祠位于北古口的北山之上,不用找,只要沿着山路一路走下去就到了。
四人走到山角,就感觉身后有人跑了过来,回身一看,却是潘越。
“我...”潘越今天也失了平常直来直去的性子。
“我能去吗?”
唐奕没说话,看向杨怀玉。
杨怀玉怔了一下,心乱如麻。最后还是叹道:“跟着来吧...”说完,率先转身上山。
唐奕抿然一笑,揽过潘越的肩膀,大步向前。
杨怀玉虽然面色不好,但他能对潘家的人做到这一步,已经很不容易了。
五人一路登高,于北山之上终见一青砖叠砌的院落。
让唐奕等人颇为意外的是,这青砖祠堂虽已经建了几十年的光景,却全无破败之象,青砖对缝,朱门新亮。
门额之上有金匾题字——杨无敌祠。
七十年前,杨业于雁门关外,以几千步将大破辽朝十万大军,不但袭杀辽军元帅萧咄李,更是生擒了马步都指挥使李重海,创造了一个至今无法超越的神话。
辽人因而称这位无敌将军为——杨无敌!
不得不说,契丹人的豁达、直爽值得赞誉。他们敬畏强者,崇拜英雄。甚至不管那个强者或英雄是战友,还是敌人。
杨业虽战死异国,但却得到了比故国更多的尊重。不但得号无敌,而且作古几十年,威名依然被辽人所铭记。
进到院内,只见方院正中,一口半人多高香鼎犹在飘着渺渺青烟。显然是平时就香火不断,院中虽然没有人,但却没有一丝杂乱。
走到正殿之前,就见漆门两边挂着一副对联,上联是:“杨老令公做事忠实不二”,下联是:“专祠一座表扬英勇无双”。
唐奕左右看过,不禁调笑道:“就辽圣宗这水平,还不如观澜民学里的蒙童。”
而杨怀玉却一点也笑不出来...
大宋的将军,却要敌国的皇帝来书写挽联...
何其哀哉!
....
调教大宋 第213章 杨无敌之死
睁眼就看到泡泡的万赏,心情立马十分美丽:)
谢谢了...苍山老感动了。
ps:推荐一本三国类的好书《我在三国打直播》,
恩,简介都在书名里了。好书,喜欢三国题材的不要错过。
————————
门额上这副对联真的不敢恭维,这也就是在辽朝这种地方才好意思挂出来吧....
几人进到殿中,就见杨老将军的丈许坐像端坐殿上,金甲蟒袍纤尘不染,一手托顺,一手紧握腰间宝剑,面容刚毅,目及远方,甚是威仪。
而坐像所望的方向,正是南方。
那个方向...
翻过崇山峻岭、大河平原,就是故国。
在老将军坐像两旁,分别立着随之一同战死辽地的长子杨延玉、部将王贵。
唐奕等人把各色供品、酒食一一摆上,又点上香烛,叩拜觐香。
...
“不孝子孙杨怀玉,来给曾祖、大爷爷、王爷爷请安了!”杨怀主擎着一碗千军酿,心下凄然地念道着。
...
“老将军,小子唐奕来看您了....”
...
“这是咱家乡的酒,老将军多喝两口!”此情此景,连黑子这样的粗人,都觉热血灌顶,心湖难平,说出去的话亦是铿锵有声。
....
到了潘越,只见他一脸肃然,扑通一声竟双膝拜地,把酒碗高高举过头顶!
“爷爷在世时曾说,曾祖一生征战,灭国无数,但最感荣耀的却是雍熙一败。”
“战虽败,却从辽人手中救回燕云汉儿无数....曾祖说,他一生以杀人立身,却从没想到过救人性命。”
..
杨怀玉眉头一锁,潘越此时说这些话并不合时宜,雍熙一役,曾祖之死多多少少与潘美不援脱不了干系。所以,虽然几十年过去了,杨家对潘家依然心有嫌隙。
却不想,潘越继续道:“但曾祖也说,最后悔的同样是雍熙一败。救了人,却折了最好的兄弟!”
“老将军在上!潘家子孙代曾祖给您赔不是了!!”
....
说着,潘越把碗中烈酒洒于像前,然后重重地叩首三次!
唐奕一叹....
杨家与潘家的恩怨纠葛剪不断理还乱,就算杨业与潘美在世,大概也分不清谁对谁错,更说不出个谁怨谁吧?
要非说怨,只能怨赵二得位不正而养出来的疑心病,助长了文人监军的气焰。
梦回百年。
周世宗柴荣与他的继任者赵匡胤都是当世名主,而经过唐末乱世的洗礼,那时的汉人开始意气风发,蓬勃向上。
那时的军人攻城略地,天下无敌,用一次次的胜利把辽人压得喘不过气来。
但,正当中原一统,汉儿准备收复中华板图上最后一块失地的时候,赵大不明不白的死了!接过王朝权柄的赵二,远没有他大哥那样的雄才大略。
身不正,则心存疑。
赵二不知道,自己会不会像大哥那样,被人从皇位上送入深渊,甚至不知道,应该怎么去信任自己的将领。再加上自诩武神一样的膨胀心理,使文人监军彻底轮为了他监视和瞎指挥的工具,三军主将倒成了摆设。
雍熙北伐,三路大军齐头并进。
曹彬令东路军攻涿州,震慑幽州;田重进帅中路军由定州北上;潘美、杨业领西路军出雁门关入云州。
大宋的军人们给皇帝定下的大战略就是,东路军牵制幽州辽军主力,中、西两路攻城略地,最后会师东路,合围幽州。
赵二什么都不用干,坐等燕云重归大宋!
可是,在前期一切顺利的情况下,做为主力的东路军,却在未得御令的情况下,冒然挣功下进军涿州,最后粮道不济大败而回。
曹彬脑子一热,使得北伐满盘皆输,是为雍熙罪首!
呵呵......
历史是如是写的。但是,有点脑子的都知道,事情肯定没那么简单!
东军主帅乃大宋第一军人曹彬,一辈子大小阵仗无数,会在既定战略定下之后冒然突进?精的跟猴似的曹彬会犯下断粮这种低级错误?
再看导致雍熙大败的罪首曹彬受到了什么处罚...
官降一级,职权不变!!!而且,一年后,在没有任何军功的情况下就官复了原职,后来还当上了同平章事、枢密使,女儿、孙女都成了一国之母!
这说明什么?说明曹彬是帮人背了锅,而能让他领了罪之后,还能比无罪之前更风光的,除了赵二,还能有谁?
...
回头再说杨业,东军大败,赵二见大势已去,急令中军和西军撤退。田重进二话不话直接就撤,安然回到国内。
而西路军却没有那么幸运......
监军王侁脑袋被驴踢了,要从北川大路进军,还要一路鼓行(大张旗鼓)至马邑正面迎敌。
你说,你不是脑袋有包?败退之时,还裹胁着四州的几万汉儿百姓,长点脑子都知道,这时候要悄悄地进村,打枪地不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