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南明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老白牛
厅堂内,王琼娥见到了自己公公阎见年。
这是一个矮小消瘦,年约五十的商人,穿着绸衫,头戴东坡巾,脸上沟壑纵横,双目带着沧桑与深沉。
与王琼娥父亲王长隆一样,阎见年也算白手起家,特别从小从商铺学徒做起,一步步有了现在的基业,商事上的精明自然不用说。
然与王长隆一样,可能从小打拼狠了,风里来雨里去,年纪一大,这身子骨就不太好了。
又因为阎家也没有人才,看来看去,阎见年与王长隆选择也一样,都陆续的将家族的生计交给王琼娥操持。
两个婆子,一个管家面无表情的站在远处,王钿儿侍立在身侧,王琼娥与阎见年坐着说话。
阎见年先问了亲家可好,又感慨近年自己身子骨不大好,与亲家都少有走动了。
他感慨说话,对着王琼娥颇为温和。
然可能他自己都不知觉,不管他如何温和,他说话时的语调,总会带上那么一丝丝的阴沉。
随后阎见年话语一转,提起了邳州的事,特别与那练总杨河的商事贸易。
“……那杨相公的事,娥儿你办得很好,这是大客商,要用心笼络了。”
他还感叹说道:“听闻这年轻秀才不简单,连史督都对他赞许有加,说不定以后会调到淮安来。便是不调来,他至少在邳州那片,也是有力气的人。有财又有权,前途不可限量啊!”
看公公的目光投在自己脸上,王琼娥不知为何心中一惊,她字斟句酌道:“媳妇记住了,媳妇定会用心笼络,为我阎府多辟财源。”
阎见年道:“我是相信你的,这些年啊,多亏有了你,我们阎家才没有衰败下去。”
他意味深长说着,端起茶盏轻啜一口,换了个话题。却是漕运总督史可法现在宿迁,那边在开凿“拦马河”,民工的口粮除从淮安与南京调运,就是在当地购买。
然眼下粮贵,麦一石要二两三钱,米一石要二两五钱,史可法曾因此事说了几句。
他的一举一动不说天下瞩目,至少淮安这片官民商贾那是非常关心,阎见年就了想法。
他们王阎二家除了经营食盐煤铁钱庄,粮米及各类杂货也是主要营生,至少在淮安府每个州县都有自己的粮店。
阎见年就寻思,要不宿迁的粮店降点价,说不定消息传到史督的耳中,可以博得他老人家的好感。
此时,他就将自己的想法提了出来。
王琼娥沉吟半晌,摇头道:“此事不妥,各地粮价那是同行公议过的,在商言商,切不可坏了规矩。再则,我们降了粮价,别人又当如何?断了他人财路,说不得就会招来祸害。”
阎见年一惊,王琼娥续道:“不若直接捐一些粮米,我们家与阎先生、姚先生等交好,捐助粮米后,一样可以传到史相公耳中,博得好感。这样还不会得罪同行,可以一举两得。”
阎见年点头,他叹道:“还是娥儿你考虑得周到,就按你说的去做。”
他心中叹息,自己还真是老了,有时候甚至糊涂了?这内中因果都没有考虑到。
他以复杂的眼神打量王琼娥,看她眼眸流盼生辉,优雅干练,一举一动有着难言的雍容睿智,心想自己这个大媳妇,真的可以一直留在阎家吗?
最后王琼娥提起办总号的事。
王阎二家事务繁多,现在的形式,很多地方都有生意,但却形制混乱,没有一个统一的号令。
比如说现在的商铺,如果做大了,会建分号,分号多了,会有总号,会设立一系列的总号掌柜、分号掌柜,还有日常管理的管事等。
王阎二家目前情况,王琼娥算是统领全号的大掌柜,但其实又不算。因为很多时候她权力受限,许多人事、财政、监督方面的事情她管不了,许多的规划方面也由不得她来插手。
比如小叔子阎尚玉,他负责几处生意,他的事情,王琼娥就管不了。
家族生意要做大,很多方面必须要改变。
“……媳妇是这样想的,家族的生计必须细化,管粮的人就管粮,管盐的人就管盐,各设大掌柜,下间为各粮盐分号掌柜。若地面大,还可加设分片掌柜,皆由总号任免赏罚。掌柜下为大伙计,可由各掌柜任免……”
王琼娥娓娓道来,此时商号结构,一般是东家、大掌柜、掌柜、伙计、学徒等构成。
内商号规模小的话,东家与掌柜是合二为一的。
大的话,东家任命一个大掌柜,相当后世的董事长或总经理。
这是管理层。
一般大掌柜、掌柜往下是伙计,若老的员工,干活多年者可称大伙计,或称站栏柜的。
商号最下等为学徒,在票号又称练习生,以三年一个班期,四年一个班期做工,期间不拿薪水,只吃饭,甚至几年都不能回家。
学徒的地位在伙计之下,又被称为小伙计,他们唯有班期满了才可以升上,最后成为伙计有薪水拿。
此时代很商号东家或大掌柜对人事是抓得非常紧的,甚至很多时候招募一些学徒都要过问,王琼娥认为大可不必,分号的事,交给分号掌柜主理便可。
王琼娥觉得,现在最关键是总号,统一任免摊派事务,该怎么做,该做什么,吩咐下去就是。
至于分号内的事情,反不必抓得过紧,反正各分号掌柜甚至大掌柜干得好就奖,干不好就罚,再干不好就换人。
而王琼娥的灵感也是来源于杨河设立的新安庄,他的赞画堂、议事堂牢固掌控权力,拟定方略,使得上下一统,如臂使指,王琼娥觉得自己可以借鉴一二。
阎见年细细听着,眼神莫测,他手指在茶盏上轻敲,也不知在想什么。
良久他呵呵笑道:“娥儿的想法很有意思,然此事重大,还需再议。这样吧,改日时我去找找亲家,我二人商议商议。”
……
从公公处出来,王琼娥又前往婆婆所在的佛堂。
她婆婆程钟惠在儿子死后,就一直在此念经,然后还要吃斋,风雨无阻已经坚持了多年。
此时两个妯娌也在,二少奶奶,阎尚玉妻子周氏。三少奶奶,阎尚宾妻子孙氏。还有几个丫鬟婆子,个个小心翼翼的样子。
程钟惠是个刻薄的人,动辄掌嘴,让人顶着石头罚跪,在她面前,很多人经常大气也不敢出。
王琼娥进去,众人目光瞟来,程钟惠眉目不动,仍然喃喃念诵着《往生经》。
王琼娥请了安,看她袅袅娜娜,风姿绰约样子,周氏与孙氏都露出嫉妒的神情。
这二人皆二十左右年纪,一个穿了比甲,戴了金丝髻。一个穿着褙子,戴着乌兜。她们容貌算是秀丽,但可能几年过去被感染了,相貌却越来越有她们婆婆刻薄的味道。
平日两个妯娌在宅内无所事事,最大爱好就是说东家长西家短,特别偏排王琼娥的不是。
王琼娥请了安,默默站到一旁,程钟惠仍在念经,她神色阴沉,也不知在想什么。
对这个媳妇,往常她动辄斥骂,尖酸给气,但某一日亲家母何氏赶来闹了一次。二人打到街上,她脸上被抓了一爪,头发被撕扯了若干,那次后就好了很多,再不敢随便喝骂。
再加老爷器重,家族生计越离不开这个大媳妇,她更收敛许多。
但平日阴阳怪气少不了,婆媳关系唯有冰冷。
良久,程钟惠停止了念诵的声音,她怔怔看着经文,却忽然垂泪:“昨晚,老婆子又梦到我儿尚贤。七年了,老婆子每日念经,却不知我儿有没有被超渡。”
她哭起来:“老婆子命苦啊,好好的儿子被克死了!”
王琼娥的心又被刺了一下,再一次的鲜血淋漓。
续南明 第286章 码头
抱歉,停了一段时间,是因为最近家里事情多,特别身体不好,颈椎病很严重,好几处突出,压迫血管神经。经常头昏脚软,手脚无力,隔三差五要去牵引,理疗。
网络作家真是一个透支寿命的职业,广大作家们晚年堪忧啊。
但吾不会放弃的,本书肯定会写下去,一直到完本。不是为了金钱,甚至不为写作事业,只为吾心中的感想。
唉,本人虽然七七年生,才四十二岁,但总有个感觉,叶某人恐怕活不到六十岁啊。
很多事情想想也就淡了,现在只想把心里想的写出来,这样就算将来死了,也在世上留下一点痕迹,有一些喜欢本人作品的朋友。
所以本人会尽力写,让本人笔下没有未完本的小说。
而且千户,小兵中未写到的海外情节,这本书后面也会详细写写。
不过医生交待,最好每天不要在电脑面前坐太久,尽量少低头,手机什么也要少看。
不敢肯定以后会每天更新,只能说尽力更新,在这里,再次对读者说抱歉。
谢谢,老白牛于2018年5月21日14时1分!
续南明 第287章 茶馆
三日后。
邳州城南,“不羡仙”茶馆。
本茶馆处城内迎恩街处,附近有米市、杂货市、毡货市、油麻市等等,商货聚集,熙熙攘攘。
然后茶馆不远处是十字街,有广惠街通西关外,文明街通东关外,丰城街通北关外,又有这迎恩街通南关外,地点良好,交通便利。
茶馆有二层,是个典型的书茶馆,客人主要是喝茶,听书听戏同时吃些店主自制的小糕点。还消费多样,可以上二楼雅座喝上好的花茶、龙井茶等,也可以在大堂喝廉价的大碗茶。
甚至旁边有各种小摊,卖本地各类小吃,盐豆、菜煎饼、炒小鱼,客人买来,店主亦不过问。
放在后世,就是所谓的可以“自带酒水小吃”了。
也因此这茶馆生意非常好,一大早开始,就人头攒动,夹着修脚的、按摩的、掏耳的穿梭往来,人声鼎沸。
此时台上“大书”刚结束,叫好声中,说书先生下去,接下来是“小书”,也就是评弹类的节目。
趁这个机会,许多人纷纷叫道:“小二,加些茶。”
“来了。”茶博士应着,他们个个举着巨大的紫铜长嘴大茶壶,来到各人桌前。抬手间,滚热的茶水就直注入茶碗内,宛如一条白线。还刚好灌满,外面点滴不留,手法硬是叫绝。
说是博士,其实这些人都是掺茶跑堂的,但也不可小看,许多老伙计都有绝活。
他们倒个茶都花样繁多,什么“苏秦背剑”,什么“蛟龙探海”、“飞天仙女”、“童子拜观音”等等,让人眼花缭乱,看得赏心悦目。
不过显然的,众茶客都见怪不怪,他们听着上间的梆子,说的却是最近的事。
“唉,听说了吗?庐州城陷了。”
二楼一个茶客说着:“听闻上个月十九日,八贼攻陷了庐州,杀戮甚惨。然后几日后,革贼又陷无为州,士民投河自沉者无算。唉,这大明怎么了。”
一个茶客也是叹气:“某也听说了,只是庐州城池高深,怎么就陷了?记得崇祯八年时,流贼也曾攻打过庐州,但被知府吴大朴打得大败。怎么换了个郑履祥,庐州就陷了?”
一茶客道:“坊间传说,是八贼令人伪装成儒生,趁士子会试时,以儒冠进入。然后半夜纵火,城就破了。”
众人都好奇探询,但一个茶客反驳:“这都是以讹传讹,我楼下租客就是逃来的庐州人。他言吴府尊去后,‘铁庐州’不再,加之近年蝗旱不断,人皆思乱。献贼克舒城后,令精骑偷袭,他以剪毛贼十三人从将军庙攀援上城,竟无一知者。然后打开大西门,放群贼入城,满街杀人,城就破了。他也是趁乱才逃出庐州城。”
众人皆是听得胆战心惊,想想当时的悲惨,一茶客幽幽道:“记得上月初时,那八贼曾被练总杨大人打得大败。他带一些残兵回去,怎么就攻陷了庐州城?唉,自贼乱到现在,凤阳府,庐州府二地,就没有不陷的城池州县。这二地的百姓,惨了……”
众人皆是沉默,坏消息不断,总有一种亡国的阴影笼罩心头,让人喘不过气来。
良久,一茶客幽幽道:“我们邳州城,不会也遭流贼吧?”
这下子,各茶客皆七嘴八舌道:“不会,肯定不会,不说有大河拦着,就说睢宁练总杨大人会调来邳州。他老人家可是连败闯贼,献贼的豪杰,有他坐镇,邳州城定然固若金汤。”
众人都兴致勃勃讨论起杨河的事,他两次大败流贼,都是剧贼。一次闯贼曹贼麾下悍将一只虎,袁宗第、王龙等人。一次更是革贼、八贼等人亲至。
但最后都被打得大败不说,听说反被杨大人勒索银两钱米。
谈起这事,众人不以为耻,反有一种引以为豪,感同身受的自豪感觉。
乱世中,最重要是有力量,让治下民众的安全可以得到保障。
余者非君子所为,这都是细枝末节了。
又听说杨大人拜谒史督臣回来,传闻其颇受史相公器重。
十九岁的七品官,又有了深厚后台,真是让人啧啧称羡啊。
当然,听说杨大人快来上任了。
更有消息灵通者言,听闻州衙各大人,卫所各大人,邳州城内外各名流乡贤,甚至河务同知署、工部都水分司署两位大人都齐聚在衙前街的“迎春楼”,一副要为谁接风洗尘的样子。
加之递运所的大使邓官,早早去了“望淮门”那边,一副迎接人的模样。
或许杨大人今日就会来。
这样在杨大人治下,探听他的喜好忌讳就很重要了。
免得到时惹了什么麻烦,触到什么霉头,这也是小老百姓的生存之道。
“听说这杨大人倒与民相安,他的麾下也军纪甚严,从不骚扰百姓。就是因身世遭遇,极为痛恨匪贼,甚至对青皮地棍也颇为痛恶。听闻他在睢宁时,就杀得人头滚滚,什么打行、骗行、泼皮无赖,都被他杀光了。”
“若杨大人前来邳州,嘿嘿……”
一个消息灵通的茶客说着,眉飞色舞,语气中带着强烈的兴灾乐祸。
看到别人要倒霉,心里总是痛快。更别说,将要倒霉的是人人痛恨的土匪青皮了。
邳州这地方土匪一向多,为非作歹,宋甘来的凤山村民遭遇只是代表之一。
因处于漕运要道,这方商事兴盛,青皮地棍的活动更比睢宁县猖獗了无数倍。
这地方还有个特色,除了本地的无赖莠民外,很多青皮是来自外地的游民恶丐。
他们犷悍成性,横行无忌,稍不遂意,便是棍棒相加,挺刃相仇。对这些人,官府是无可奈何的,甚至本地无赖,官府的不法吏役与他们相勾结,本地的良民百姓深受其害。
时人笔记称,明中末邳州就有四大害,“讼棍”、“赌棍”、“葬棍”、“媒棍”。
这四大害如此出众,以至本地的打行骗行都被他们比下去。
又或者他们相互勾结,彼此间势力盘根错节。
而这些人,又与各地的土匪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听闻杨大人喜欢对这些恶棍下手,茶馆各人皆是兴奋。
他们高谈阔论,谈起了杨河种种,众人公认意见,杨大人到后,邳州形势肯定会不一样。
至少,这边土匪会少很多,百姓走在路上也会安心些,不会动不动,就遇到匪徒的绑票勒索打劫。
正说得高兴,角落中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抬起头,他一身青衫,头戴儒巾,面孔白皙,文质彬彬的样子。
但看他双眸闪动,举止中带着一丝深沉,又显示此人不一般。
他放下茶盏,默默想了阵什么,唰的张开折扇,就起身往楼下而去。
看到他,众多茶客纷纷招呼:“哟,是赵茂才。”
“赵茂才,今日没去州学?”
那赵茂才一一微笑还礼,神态亲切。
他乃是本地的廪膳生,名赵还禄便是。此人二十一岁就中了秀才,又一直是廪膳生,不可小看。特别他的父亲赵高堂,开了钱庄,又有许多生意,乃本地豪强之一。
在众人眼中,赵家一向神秘,赵高堂亦多以大善人的身份出现在世人面前。
看赵还禄下楼,楼上众人继续闲聊,一些人还谈起从邸报听来的消息。
说凤阳总督高斗光督军不力,连失多城,可能要被治罪。
坊间传闻,接下来马士英提督庐凤军务的可能性很大。
……
赵还禄到了楼下,这边一些认识他的茶客也纷纷向他恭敬招呼。
但赵还禄没有理会的兴趣,这些喝大碗茶的人,身份可不能与楼上茶客相比。
他只平淡的摇着扇子,走出了“不羡仙”茶馆。
今日无聊静坐,无意探知的消息让他大为震动,看来有必要回去与父亲商议一二了。
正要回去,忽然一些衙役急冲冲奔来,领头的有壮班的齐玄马齐班头,亦有快班的牛学浚牛班头、赖先赖班头等等。
赵还禄正奇怪,就听几个班头道:“快快,快把人都赶开,道路腾出来,新任的邳州练总到衠良桥了。”
一时间轰的一声,街上的百姓都震动了,消息传开,迎恩街这边的百姓纷纷聚到街两边准备看。
连“不羡仙”茶馆的客人都纷纷出来,挤到街边。二楼的茶客,则个个站到窗户旁,随时准备占个好位子。
赵还禄就不走了,移步到一个商铺的台阶上看。
看下边就是牛学浚牛班头,阴沉着脸,还有他弟弟牛学洙,皱着眉头。
此时这个快班衙役唉声叹气:“唉,这姓杨的在睢宁好好的,来邳州作甚?这下子没好日子过了。”
听他抱怨,他哥哥牛学浚回头瞪了他一眼,低声道:“慎言,小心祸从口出。”
说着还警惕的往周边瞟了一眼。
对他们这些衙役来说,在州县之地,可谓称王称霸,然遇到个“杨杀星”,不说对青皮光棍砍瓜切菜,便是一言不合,对县里的衙役老爷都大打出手。
睢宁的消息传来,州衙各员未必没有兔死狐悲。
只是这姓杨的犀利非常,不说凶悍的流贼都打得大败,还深受史相公器重。
他麾下一大票彪悍的乡勇,对这样的人,自己惹不起,唯有小心谨慎了。
不说这些衙役内心,在这一片百姓周旁,还有些地棍样子的人笼着袖子看。
内中一紫袍汉子,脸上有道长长伤疤,使得他看起来更为彪壮。
此时他却是面带忧虑,对旁边一留着山羊胡子的男子说道:“郑爷,这杨大人到来,对我等不知是好事还是坏事。田某这心中,总是七上八下的。”
那山羊胡子郑爷也是叹气:“唉,走一步看一步吧。”
紫袍汉子正是城内一打行的行头,这些年在邳州城呼风唤雨,连当年的睢宁七狼嚣张一时,最后都被他活生生打跑,赶到睢宁那个鸟不拉屎的地方,自己则占有这块肥沃的土地。
然日子本来过得舒舒服服,不料他听到一个消息,几个月前,“睢宁七狼”被那杨河以通贼的名义剿灭了,他不喜反惧,这样的命运,不要也落到自己头上才好。
山羊胡子则是当地一骗行的骨干,不比粱五爷等人,他多往经济领域上走,比如在酒内搀灰、鸡内塞沙、鹅羊吹丽气、鱼肉贯水、织作刷油粉等等,广受邳州城不法商贩的欢迎。
按理说他们的行业与杨大人是井水不犯河水,只是那杨大人不按常理出牌,他在睢宁城干的事传到,这事情就有些难办了。
二人想来想去没办法,确实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带着忧虑,紫袍汉子忽然鼻子一动,回头一看,却是旁边一小摊,在卖着菜煎饼。
当下他回头拿了两个,递了一个给山羊胡子,二人吃着,继续作忧虑状。
看上头都拿了,身旁各地棍也是笑嘻嘻,你拿一个,我拿一个,转眼将摊主的菜煎饼拿光了,却没一个人给钱。
那摊主咬了咬牙,也不敢说什么。
旁边一些百姓看向他们,反遭这些地棍恶狠狠瞪视,立时个个缩回目光。
再看那些衙役,对这些地棍所为只当没看到。
赵还禄也瞟了他们一眼,立时一个地棍恶狠狠瞪来,眼中就带着凶意与杀机。
赵还禄平淡的看着他,那地棍更是眼中凶光一闪,就要跳起来。
忽然旁边一人扯了扯他,说了几句什么。
那地棍眼中现出畏惧,随后不敢再看赵还禄。
赵还禄仍然平淡站着,这时忽然有声音叫道:“杨大人来了。”
立时整街的人都骚动起来,个个拥挤着往那边看。
赵还禄一样极力探头看去。
就听铁蹄声声,伴着整齐脚步的颤动。
还有一面大旗探出,鲜红如血。
……
老白牛:多谢cheungwa2002书友的盟主打赏,还有最爱赵中举、坚持之以恒、不动如山动如雷震、美利堅特別行政區黨委書記、阿奇霉素、weixingdenlu等书友的猛烈打赏,别的书友打赏投票等等。人数太多,就不一一列名了。
说了最近的事,得到广大朋友的理解支持,心中非常的感动。
还有许多朋友说了治疗方案,如游龙在天、关中猛将、阿奇霉素等等,我都记录下来了。
各朋友的治疗方案我会考虑的,再次说谢谢。
续南明 第288章 上任
在赵还禄眼中,那红旗越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