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续南明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老白牛
不过这边倒没有生员,毕竟是州城,秀才身份就不够看。
杨河应对着,宠辱不惊,神情平淡,让一干观察他的人暗暗称奇。话说居移气,养移体,这杨秀才初富乍贵,却没有乱了方寸,这世上真有天生适合当官的?
总体气氛轻松,或许这也是苏成性等人将接风大宴放在外间的缘故。
若在州衙,苏成性等人最多在堂下相迎,以杨河现在的声势,不免怠慢了。
特别消息传来,他颇受史总督器重的情况下。
迎到仪门外,甚至衙门外,就失了礼,毕竟杨河说起来只是七品官,还是散官。
特别齐尚贤、黄思恩、孔传游等人就不可能奉陪了。
大明就是如此,礼仪程式非常繁杂,不同品秩官员有不同待遇,乱了礼制,就会饱受诟病。
放在外面就好多了,见礼轻松,一些邳州城的乡贤名流,还可以借机见见新上任官员。
很快众人进入“迎春楼”内,这楼不知与睢宁“迎春楼”有什么关系,但更高更大,足有三层。而且有一点相同,都是被指定为衙门公宴消费地点。
众人上了去,这边上两层是雅座,一层为大堂,此时三层都摆满酒桌,上席足有五桌,中席十桌,下席二十五桌,果然规模就是比县城大了许多。
然后每层都有戏班,娇滴滴的乐户唱着昆曲。
杨河等人自然上酒楼顶层,并坐上席。
或许知道了杨河口胃,州衙方面还为他安排了两个胸略大的乐户倒酒服侍。
总体酒宴气氛热烈,带着一点点文官宴饮的矜持。
但看着众人吟风弄月,桌上几百样奢靡的肴品,很多菜色甚至只用来看,不用来吃。想想外面如云的饥民难民,自己逃难时的情景,杨河心中只有一句话:“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虽说此次为自己接风缘故,但想想这种官宴也是寻常。
每次如此奢靡,一年下来要耗费多少银子?
看宴中各人寻欢作乐,乐不思蜀,他们真不知外面情况?
又或许象鸵鸟似的对外界视而不见?
只是介时帝国崩溃,覆巢之下,岂有完卵?
看很多人放浪形骸样子,杨河心中不由感慨。
他与苏成性、齐尚贤、黄思恩、孔传游、张奎祥、宋治圆、陈泰安等人一桌。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苏成性再次起身笑道:“现匪贼猖獗,特别青山贼不时骚扰州境乡里。今有杨大人坐镇,当可维护地方,使邳州百姓不再受贼燹之苦。”
他举杯:“来,为杨大人就任州练总再喝一杯。”
众人都是轰然叫好,随之喝了一杯。
杨河也喝了,随后苏成性看向杨河,意思是杨大人也说两句?
杨河笑了笑,他慢条斯理放下酒杯,说道:“方才州尊老父母说得好,现匪贼猖獗,到处都有土匪流寇,贼燹之苦,下官是感同身受。甚至当日去见史督臣,路上都遇到匪贼,幸好护卫得力,将他们杀走了。”
他叹息道:“本官都如此,何论普通百姓?想想他们,过的什么日子。”
众人都随之叹息,这叹息有些人是捧场,有些人倒是真情实感。
杨河续道:“所以当日史督垂询,下官就言说此事。他亦是感叹,言有愧也。”
杨河道:“拜别史督臣后,他麾下幕僚阎先生送别。他问我,到邳州后,会如何做。我说,我会给当地百姓带去比金钱、财帛、甚至性命更宝贵的东西。”
场中一静,众人皆好奇看来,这杨大人说话有意思啊,什么叫“比金钱、财帛、甚至性命更宝贵的东西?”,似乎这三点,已经是世上最宝贵的东西了吧?
便是同桌的都水分司主事齐尚贤,都放下了身旁一粉嫩乐户的小手,好奇看来,想听杨河怎么说。
只有邻位的河务同知黄思恩一凛,似乎想到什么。
他那文士幕僚,坐在近旁的上席处,亦是若有所思。
看众人好奇各异目光,杨河缓缓说出两个字:“秩序!”
“善压倒恶的秩序!使百姓可以放心在路上行走,妇女小孩可以安心出门。商人可以放心经商,农夫可以安心耕田。不论穷富,都不用提心吊胆,担忧遇到土匪抢劫绑票勒索!”
“秩序!这就是当日时,我回答阎先生的话。”
杨河环视众人,看很多人张大嘴,他淡淡说道:“所谓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所以,青山贼骚扰州境乡里,乱我邳州秩序,我会将他们杀光!”
“本地土匪横行,丧尽天良,无恶不作,本官也会将他们杀光!”
“匪多难剿是因有人勾结,本官也在此奉劝那些养土匪的,与土匪勾结的,或趁早自首,或早早去跳黄河,免得不得好死!本官也在此放话,邳州是个好地方,然本官治下,绝不许蝇营狗苟横行!”
“乓”的一场响,杨河轻拍在桌上,却若雷霆,吓了很多人一大跳。
酒楼内的气氛冰寒,众人心中都是沉甸甸的。
杨河单刀直入,直入主题,却若暴风雷霆,让人喘不过气来。
他们早苟且惯了,粉饰太平,哪管外面水火滔天?
这下杨河将一切血淋淋撕开了,便若那道划破黑暗的雷霆闪电,让人不安,让人颤抖,也留给众人最深刻的印象。
很多人偷偷看向杨河,第一次审视这年轻的练总,看他漆黑的眼眸带着坚决,身上气势如刀如山,似乎也让众人明白了,为什么他可以几次大败流贼。
酒楼内一片寂静,坐在不远处的陈仇敖等人也停止喝酒吃肉,幽幽看向众人,眼中有着与杨河一样的坚决。
良久,酒楼内都是鸦雀无声,很多人坐立不安,连都水分司主事齐尚贤都被震慑了。他早没了那种冷傲,漫不经心,上下打量杨河,也不知在想着什么。
还是知州苏成性老狐狸,最先回醒过来,他呵呵笑道:“杨练总说得好啊,有杨练总坐镇邳州,吾等可以高枕无忧了,呵呵呵呵。”
说实话,苏成性也被惊了,有种引狼入室的感觉。
但世上没有后悔药,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苏成性开口,余者各人也回醒过来,纷纷应和,但回应声稀稀落落,却没有了早前的那种热络。
看众人样子,杨河微微一笑,他低低吟道:“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
宴后,知州苏成性回到州衙后宅,今天的宴会,他也不知是后悔还是什么。
知州感觉杨河这年轻人,有热血,会做事,他内心是赞赏的,但这性格脾气,肯定会惹一大堆事。
他快要致仕了,最怕就是不得清静,只是……
想想邳州确实需要杨河,然这年轻人,唉,真是两难了。
他有个感觉,邳州怕要多事了。
……
那方驻札邳州,河务同知黄思恩也与自己幕僚贾叔翁回到河务同知署。
贾叔翁对杨河的评价,与当时的阎尔梅一样,都是“肃烈!”
他有些担忧:“东翁,此人肃烈,行事强势,会否因早前承袭之事,与您冲突,不可不防。”
黄思恩背着手,默默在想什么,此时笑了笑:“倒不必担忧此事,今日宴会黄某倒看出来了,这杨河是个做实事的人。他与人冲突不因个人好恶,这种人反好相处。”
贾叔翁说道:“那倒可引为强援,东翁当着力与其交好。”
黄思恩摇头:“不必了,我与他井水不犯河水,不卑不亢,仅公事上往来便可。现今最重要管好我们的事,伏汛就要来了。”
贾叔翁道:“东翁高见。”他神情也有些凝重,防河几大汛,伏汛就是一种,这期间连降暴雨或雷雨,经常江河水位急剧上涨,稍不注意,就有溃堤的危险。
而且伏汛经常与秋汛连在一起,洪水总量大,持续时间长,防河事务,实是繁重。
说完公事,黄思恩拿出几封书信,脸上带有欣慰的笑容:“袭儿来信了,他游历淮安苏扬等地,结交了不少豪杰勇士……这小子,成器了许多,看来人还是要受挫折啊。”
他含笑说着,语气颇为的欣喜,这是长辈看到晚辈有出息,发自内心的欢喜愉悦。
贾叔翁一样为他高兴,他在黄府任幕僚多年,对黄承袭,早若自己子侄辈一般看待。
他叹息道:“是啊,我们都老了,以后还是要看小辈的了。”
……
老白牛:多谢关中猛将等书友的打赏投票等。有书友建议我使用语音输入,我用了用,错别字好多。而且手忙脚乱,不知怎么写了。总感觉用嘴巴说,没有手动文字出来的利落,还口干舌燥的。看来新科技,还需要时间慢慢适应。





续南明 第290章 武备
两日后。
新建的邳州练总府署内,杨河身着便服,身前一干部将心腹坐着,官邸门口还有陈仇敖领着铁甲护卫们守卫。
此时他却是与众人商议邳州的事。
接风洗尘后,按规矩,具体公务要三日后知州苏成性再与他详议。
此时节奏是很慢的,父母官都是很悠闲的,他们主要任务是吟诗作乐,公事大部交给属官,或幕僚师爷忙。
这是此时官场常态,便如苏东坡,倘若他一天到晚忙个不停,恐怕也不会有《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千古名作传世了。
但杨河倒没闲着。
相比睢宁练总府署,邳州练总府署大了许多,建筑面积近三千平方米,有大堂、二堂、后堂等,内花厅幕厅,官邸上房具备,还有幽雅的后花园,景致非常不错。
果然七品官待遇就是比九品官要好。
杨河到任后,依他的官级待遇,州衙方面还给他配了一个攒典,两个门子,六个皂隶,两个膳夫,一个马夫。
不过杨河看看这些人,不比睢宁那边“相对纯朴”,这些配来的人都是奸险油滑的皂隶公人。
杨河就让他们都待在大堂二堂那边,他的近百铁甲护卫们,则轮流派一半待在练总府署内,大堂、二堂、后堂都由他们看管把守大门,巡视衙署。
不过他们是军人,不是佣人,端茶倒水,打扫卫生等方面杂役的事,自然不能让他们干。好在他还带来了邓门子,就安置在后堂一处厢房,平时干些倒茶清洁,送信跑腿的事。
杨河出行也可兼任跟班,携带拜匣,坐垫衣饰等等。
官邸很大,院中树木森森,邓门子倒了茶后,就机灵的退出厅去。
杨河总觉得他有出息,他名字也取得好,邓经世。
黄花梨官帽椅上,杨大臣、韩官儿、罗显爵、张松涛、张出恭、曾有遇、钱三娘等人坐着,各人聚精会神,听着身前的情报所主管胡就业禀报邳州探来的一些情报。
然后胡就业身后还站着一瘦弱的年轻人,面善貌端,脸上笑容总是温暖和善,却是刘大有。
几月前他加入情报所后,地位稳步上升,现在都可以跟在胡就业身边,进入这种核心的议事场所了。
“关于邳州的事,情报所兄弟尽心竭力,这两个月探了甚多,重点就是三条,青皮、私牙、土匪……”
胡就业手上拿个小本本,正说得口沬横飞。
“话说这邳州啊,人多!”胡就业说道,“不比新安庄与睢宁县,乡卡卡,情报所估计这邳州连城内,连关厢地方,可能有十几万人。这啥……‘聚城而乱’,人一多,泼皮无赖就多了。”
胡就业看了眼小本本,一下粗言,一下雅语不自知。
杨河看了他一眼,微微点头,国初邳州编户四十七里,但几百年繁衍,人口肯定增加不少,特别泇运河开通后。
虽这方面文册不清,但亦有迹可循,比如最近统计数据是天启年间的《淮安府志.贡赋志》,天启四年时,曾记载邳州有户九千九百七十七,人口十万三百八十七。
这些还不知有没有计入隐户,如果没有,人口还会更多。
虽到了崇祯年,战乱饥荒等各方面原因,人口损失不少,但总体邳州这地方安定,加上外来人口涌入,估计人口十万上下还是有的。
“邳州青皮多到什么程度呢。”胡就业高声道,“当地人说就象黄河水一样泛滥,情报所粗粗调查,连城内,四面关厢,这边打行、抢行、骗行就有上百家,还有形形色色的恶丐等。”
“这些青皮没有长技,没有恒产,没有职业,有人的地方就有他们,动不动什佰成群,耍拳使棒,百姓深受其苦。”
“这些还是小角色,普通的泼皮,邳州最知名的是四棍,赌棍、讼棍、媒棍、葬棍!”
胡就业说得抑扬顿挫,依他说的,邳州这边赌场甚多,动辄数百人聚赌。赌就算了,棍头还常常诱引良民为恶,很多人堕其术中,倾家荡产,最后不得不卖妻鬻子,家破人亡。
每每他们拿不出钱来,打行就出手了。
还有讼棍,不是普通的诉讼,而是诬告陷害、敲诈勒索。
这些讼棍背后有奇奇怪怪的人,且多跟城内外的抢行有勾连。
每有命案,各讼棍如获至宝,令抢行立时上门冒认尸亲,然后寻找良善怕事之家下手,以为奇货可居。
这些人以齿牙伶俐者为官证,串通衙役,气焰嚣张,稍不如意,就纠集多人,上门打抢,一而再,再而三,不知多少人家破人亡。
现在更流行先上门打抢,然后鸣之公堂,言为索要人命,讨还血债之意。
总之这些讼棍颠倒是非,变乱黑白,百姓苦不堪言,就算普通的讼事被这些人介入,原告被告常常都会家破人亡。
媒棍,不是做媒,而是抢孀卖寡,拐卖妇女。此些辈多跟骗行丐帮有勾结,经常纠众抢孀,很多寡妇力弱不支常常被抢,最后也不知被媒棍媒到哪去,私下拐骗妇女幼女更不用说。
此实为风俗人心之大害,当地百姓恨之入骨。
最后是葬棍,也就是土豪恶棍青皮纠为行帮,又有打行们相勾连,每遇丧葬,就庇索阻埋,索要财物。若不能满足他们,死者就不能下葬,很多善良停柩家中经年累月。
这百姓活不起又死不起,还不能入土为安,本地百姓对这些葬棍亦是恨之入骨。
“还有牙人,特别私牙,对小老百姓危害极大!”胡就业义愤填膺的说道。因杨河交待情报所需多关注底层,他领情报所也用了力气,此时愤愤不平,似乎他被牙人敲诈过一样。
“这些私牙,用白赖青皮作打手,行头不是秀才,就是衙役。不是豪绅,就是市棍。我日嫩管管,这些人横行霸道,俺老胡认为官牙够恶了,跟他们比起来都一个天一个地。”
他还举了本地一妇人龚七姑为例,说在这些私牙的盘剥勒索下,本地的小老百姓,根本活不下去。
这些人也可算入青皮之列,各处脚行也差不多,都是泼皮作行头,用棍棒控制一些脚夫。
总之邳州青皮地棍极多,情报所粗粗估计,仅那些活跃的青皮们,人数就高达数千人。
众人都是吸了口冷气,罗显爵喃喃道:“这么多?”
他是归德府永城人,那边也有青皮地棍,但显然数量种类都没有邳州这么繁多,听来这么触目惊心。
杨大臣哼道:“不用说,就象在睢宁一样,将他们都杀光!”
杨河沉声道:“情报所分析过这些青皮来源吗?他们本地人多,还是外地人多?”
胡就业连忙翻了翻,还好小本本上有记录分析过这方面的情报。
他说道:“说起来邳州青皮还是外地人多,但头目骨干多是本地人。他们来源,主要是各地来的农户莠民,邳州这边是漕运要道,外来人多,很多人找不到活干,就变成无赖。本地青皮则多是破落户,很多绅商子弟潦倒了,就成为恶少。很多打行骗行的头目骨干都是他们。还有很多小商小贩,动不动活不下去,就成为青皮。”
众人都是意外,原来青皮这样来的,还以为他们天生好逸恶劳呢。
情报所这样一分析,众人对这些青皮的成因来源也了解许多,眼光拨到了一个更高的角度。
杨河亦是一叹,这两天他看了邳州城的市容风情,总体感觉邳州城虽说繁华,但贫富悬殊过大,富者光鲜亮丽,穷者穷困潦倒,似乎中产阶级太少。
这贫富一悬殊,肯定会造成很多问题,特别绅商子弟破产,成为城市游手无赖一员,那危害性更大。
因为他们有一定的见识经历,就如文人加入流寇队伍,那流寇的危害性就会加大一样。
张松涛哼了一声:“本地青皮横行,官府就没有管制?”
胡就业道:“倒也有,听说那苏知州发了很多告令,禁止游手无赖,但没用。本地士绅也建了育婴堂、同善堂、栖流所等等,想吓阻无赖勒索,一样无用。”
他脸上现出讥笑:“要知道很多打手打行什么,原就是这些士绅养出来的。现在这些人也倒霉了,被恶狗反咬自己身上。”
杨河叹息一声,站起身来,其实他很早就关注过明末城镇的无赖青皮问题,也知道各地官府采取种种措施,意图扼制这种风气的蔓延,但没有用。
因为说白了,这其实是体制的问题!不是想扼制就可以扼制的。
因为他们是以农业社会的思维,来管理商业社会的事务,自然事倍功半,甚至全无收获了。
明末很多地方已经很繁华,商业兴盛,特别城市的规模,城镇的规模急速扩大。
但这种扩大并不是好事,因为此时大明仍然是小农经济,完全没有独立的、专业的城市管理体系,甚至那种思维。
大量的人口进入,但管理跟不上,城市人口的安置更跟不上,流入城镇的人口谋生困难,怎么办?
内中好逸恶劳的游民就变成无赖了,他们又欺压良民,让一些人坠入奸邪,就这样恶性循环下去。
这也是历代不喜欢商人,打压商人的原因之一,因为统治者潜意识就不喜欢商业社会这东西,太脱离他们的统治能力之外了。
大明也打压了商人近二百年,一直到明中期,时人笔记也称这段时间是明朝风俗良善的黄金时期,被文人士大夫广为赞誉。
到明末,商人打压不住了,因为官绅自己就成为商人了,不过看笔记,官绅自己都不喜欢这个时代。
这也是众人向往三代之治的原因,纯纯粹纯的小农经济,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管理上是多么的轻松方便啊。
还有牙人。
想想这里,杨河也是感叹。
最初牙人是有意义的,比如此时信息闭塞,商品分散,一些外来商人要收购贩卖都不便,就出现牙行这一中介,让双方便利。
对百姓来说,你去买东西,也怕遇到奸商以次充好,银色不足,甚至遇到假银假钱等问题,这时候也需要牙人这个中介。
特别对一些百姓来说,如果有大交易,如买牛,买马,买骡等等,更怕遇到次等货,更需要牙人了。
就算牙人有“成三破二”的规矩,从买方提百分之三的佣金,从卖方提百分之二的佣金,许多人其实也愿意付这个钱。
对官府来说,他们也需要牙人。
此时代很多物价是由牙行评定的,商人纳税,禁物要物运转,都需要牙人监督。
可以说此时社会方方面面都离不开牙人。
但因为垄断,牙人权力太大,慢慢脱离了中介的意图。
牙人不需要本钱,却赤手拿鱼,空手套白狼,以半官方身份欺行霸市,垄断市场,欺骗客货,拖欠货款等等,早对市场经营形成严重干扰障碍,必须改变。
至于私牙,早成恶棍集中地,没有任何意义,剿灭便可。
……
杨河让胡就业继续说土匪的事,这方面,胡就业情报所倒了解不多。他情报所现在只是发展初期,只能探探关厢与近郊的匪情,说匪徒啸聚为盗,强半无业游民。
又说这方面水很深,情报所只粗粗知道很多豪强大户养匪,或本身就是匪。
负责治安的快班也有很大的问题,有些人自己就是匪帮的后台。
更远的地方,就要看骑兵队与哨探队了,特别青山贼与地方土匪。
杨河看向钱三娘与曾有遇。
钱三娘站起身来,胡就业连忙坐了下去。
“青山贼老巢早已锁定,随时可以剿灭!”
钱三娘声音清冽,若清泉雪莲。
她灰毡斗篷,高挑的身段站着,就飒爽、矫健。
“现在关键是地方上的土匪。骑兵队哨探,邳州的土匪确实多,不说各山寨,连每个村寨几乎都有匪。按划分的话,当可划为土匪、兵匪、义匪、积匪几种。”
钱三娘眼神湛湛,比起往日,她自信了不少。说话也带了逻辑条理,可能受杨河影响。
每次看到她,杨河总觉赏心悦目,这是个适合他审美观的女子。
又因为九爷出去招兵买马,钱礼魁留在新安庄准备复开飞云镖局,骑兵队这边,就由钱三娘主理了。
“土匪,就是普通的匪,很多游民生计没有着落,就变成了匪。若有活干,他们又成为民。或是忙时干活,闲时做匪,邳州很多村寨都这样,有些村子,整庄的人都是匪。”
“兵匪,就是溃散的军伍了,邳州靠北面较多。”
“义匪,很多人自称杀富济贫、替天行道,但还是匪。”
“最恶的就是积匪,这些人世世代代做匪,不管家中贫富,就是喜欢干这行,当地人又称他们惯匪、世匪。这些人非常恶,抢劫烧杀、绑架勒索是常事。骑兵队哨探到本地一个称‘马嬷嬷’的女匪,似乎就是积匪,但还未查到这马嬷嬷是谁。”
1...147148149150151...18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