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续南明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老白牛
所以杨河火箭弹整体重七斤,前方爆炸药有一斤,后方发射引药竟达两斤,而弹壳加百颗铁弹全部不过重四斤。
主要是引药喷筒钻孔比较困难,所以杨河是用类似蜂窝煤模具压制的方法。这种方法,快速方便,引药放入模具内,慢慢压紧压实便可,再取出模具,引药管就成了。
最后用胶泥封住喷筒两端,插入药焾,外以褙纸油纸为筒,放入裹以油纸的木箱内,存放在防潮仓库便可,可以保存达三年之久。
这种方法简单方便,引药管成形速度快,但有个问题,因为不敢压得太实,相比喷管钻孔火力差得太多,只得加大药量,才能产生足够的燃力动力来飞行。
不过张出逊禀报说,军需所研制新万人敌与飞雷后,经试验,新万人敌杀伤半径可到五到七米。
飞雷最大射程百步,杀伤半径更达到惊人的十到十五米。
这还是有效杀伤半径范围,有的弹子弹片飞到百米外仍然可制人死地。就象铳弹,有效杀伤距离几十米,但一些倒霉蛋站在几百米外,仍然有被铳弹打死的。
对杨河来说,这个距离与杀伤范围足够了。
……
众人兴奋的都想试试,军营这边也开辟了掷弹队的训练场地,却是杨河按后世的手榴弹训练场地设计。
有厚实的掩体土墙,队兵站在土墙后投掷,投后蹲下,便是弹片飞溅也不会伤到投掷训练的人。
为安全着想,投掷这边还挖有壕沟,万一失手,可以立刻跳入壕沟内躲避。
从新安庄起,手榴弹训练场地就这样设计,让士兵们的伤害率大大减少。
百米外还有高台观测,当下众人上了高台,但实弹演示不是杨大臣,而是掷弹队队长常如松,一个粗壮憨厚的老掷弹兵。
按杨河要求,军需所还制作了掷弹队专用的万人敌袋,厚实油布所制,非常类似后世的手榴弹袋。可以背着,有背带在肩上交叉,在后面结扣,内装八颗的新万人敌。
正面四颗,两侧各两颗,全重十六斤。
按张出逊的教导,常如松很好奇的背好万人敌袋,他左右活动下,感觉这背着很惬意,比以前背个筐筐好多了。
他看了一阵,就从万人敌袋取出一颗万人敌,将盖子扭了,露出里面的引线。
一个掷弹队员递给他一根点燃的火绳,常如松接了,对身边人喊道:“都闪远些,俺要扔了。”
周边人飞快闪开,常如松将万人敌引线往左手的火绳一点,那引线就“滋滋”的燃烧起来,冒着让人心寒的火光。
好在杨河大抓生产,这万人敌的引线没问题,燃烧匀速,不快也不慢。
常如松也是老掷弹兵,心理质量强,抓着万人敌木柄的手,仍然稳稳当当。
随后,他将万人敌往土墙外狠狠一扔,一扔数十步,然后麻利的蹲在了土墙之后。
轰的一声巨响,浓烟滚滚,杨河看去,看常如松投出万人敌后,一直投到三十步(45米)距离,而且离目标不远,不由暗暗点头,不愧是老掷弹兵,就是扔得远,扔得准。
新安军掷弹队中,就是准确扔二十步及格,三十步优秀,四十步以上豪杰。
不过杨河觉得,掷弹队员普遍能扔三十步,那就足够了。
爆炸声声,常如松扔了一个又一个,一直将八颗新万人敌都扔了才停手。
众人看得清楚,虽然现在万人敌小了,样式也变了,但威力一点不小,特别每颗万人敌内藏有五十颗铁弹子,爆炸开后,周边尘土就暴雨似的激动。
想象这万人敌扔到敌人中间,那些中招的贼子肯定会伤亡惨重。
众人兴奋议论,不过新万人敌就这样定了,各人最感兴趣的还是那个飞雷。
飞雷手暂时安排在掷弹队,以三人一组,一人携筒,二人背弹。一样类似新万人敌袋,但大了很多,系扣也是在前方。后方的油袋中,装了三发的火箭弹头,重二十一斤。
仍然常如松发射,飞雷样品有几发,就队副黄建中背着,另一队副周思雯跟在身边点火。
按张出逊的教导,常如松兴致勃勃扛好火箭筒,看照门与准星,看住前方一个方向目标。
周思雯则从黄建中背袋中取下一发火箭弹,按张出逊要求,将火箭弹从前方塞入火箭筒中,将弹头卡在口子上。然后他将火箭杆后方的盖子取下,长长的引线就从喇叭口处掉下来。
周思雯抓好引线,拿火绳点了,那引线一样“滋滋滋”的燃烧起来。
按张出逊早前说的,黄建中、周思雯都飞快闪到两边去。
猛然,喇叭口喷出长长的火光,长达几尺,大股的浓烟腾起,然后火箭弹就飞出了筒口。
……
老白牛:晚上还有一章。





续南明 第294章 新甲
“哇!”
众人看着,看那飞雷飞出火箭筒后,带着长长的尾焰,带着凄厉的呼啸,一跃百多步,若天上的流星坠落,就往自己目标大地落去。
众人都有一种心悸的感觉,似乎眼前一个不同的窗口打开了,这是科学力量带给他们的不同感受。
杨河看那火箭弹飞行,初速约在每秒百多米上下,速度不是很快,但也不慢,至少比弓箭快就是了。
看那火箭弹飞行时,在尾部倾斜螺旋板作用下不停旋转,保持了一定的精度稳定。略感遗憾的是,火箭弹烟火轨迹略有些歪斜,不是很直,可能受了风向气流影响。好在不会象神火飞鸦一样飞回来。
转眼飞雷弹头着地,然后斜斜插在地上,就没有动静了。
众人大睁着眼,罗显爵说道:“怎么,哑了?”
就在这时,那边一声巨响,火焰璀璨若烟花,大团的硝烟腾起,夹着泥土碎石什么的,就向四面八方横扫。
众人都发出一声叫,这飞雷爆炸,比万人敌凶多了。
观之,就让人有一种激动人心的感受。
常如松一连发射了三发,每发飞雷跃出筒口,皆光芒四射,若一颗颗流星陨落。
众人感叹不止,罗显爵道:“这飞雷好是好,就是准头差了些。打得比万人敌远,但远不了多少,若再远些就好了。”
张出敬道:“这飞雷耗费铁子火药好多,最远也只百多步,还非常不准。若要准些,恐怕要放在六七十步,就是远一号的万人敌么。论准头威力,恐怕还不如火炮。”
张松涛道:“也不然,万人敌投掷,需奔到敌人面前。这飞雷却可以远远在后方发射,己方优势大,敌贼也防不胜防。”
张出恭道:“飞雷可对付大目标,贼人列成军阵,或贼目军旗所在,可令飞雷手随勇士突击,远远朝他们打几发飞雷去,贼敌定然损失惨重,甚至因此溃败。”
杨河听他们言论,很多谈到点子上,心想这些部下也锻炼出来了。
确实,火箭弹弊端很多,后世都以精度不准确闻名,更不要说这个时代的火箭弹了。
他研究火箭弹,就是以扔远些的手榴弹使用,特别对付大股的敌人。此时军阵密集,远远朝他们头上打几发飞雷,这飞雷杀伤半径十到十五米,几发落下,定会取得非常不错的杀伤力与恐吓力。
至于这飞雷打出去,都没有万人敌扔得准确,又射程近,受风向,风速影响大等,都无所谓了。
反正他主要目标是对付敌人大部的,或是突击斩首时,几发火箭弹落到军旗的附近,显然会取得不错的成绩出来。
暂时飞雷手也用直视瞄准,以后慢慢会使用跳眼法,增加火箭弹的准确度。
众人议论,总体这飞雷有利有弊,但有一点是公认的,就是铁子火药消耗很大。
一发飞雷就要三斤药,倘若一百发呢,一千发呢,庄中有没有这么多火药?
这点张出逊表示不用担心,庄中原来大陶瓮二十口,一个月可生产高纯度硝七百斤,现已增加了五倍,达到一百口的大陶瓮,每月可生产高纯度的硝三千五百斤。
按硝所占的比例,加上硫磺、木炭混合,每月配出的黑火药就达四千七百斤。
这个数目是很惊人的,以火铳来说,现在每发子药是一钱五分的用量,一斤火药可配定装纸筒弹药一百余六发,四千七百斤就可配定装纸筒弹药五十万发。
一年就是六百万发。
现在六百铳兵根本用不完,库房中拥有大量的储备。
就算这些火药分出部分用于万人敌、飞雷火炮等等,如每月拿出一千斤,一年也可配万人敌二万四千个,或飞雷三千六百多个。
暂够用了。
不够,再增加大陶瓮便是,这边到处都是盐碱地,硝土资源无穷无尽。
众人这才放心,己方有大量便宜好用的火药真是太好了。
换成别人,很多人制作提纯火药还非常原始,如需要大量的鸡蛋等,一斤火药的成本都快达到一两,象新安军这样使用火药,那肯定是用不起的。
……
众人兴致勃勃,看了这么多新武器,都有意犹未尽之感。
最后众人看的是盔甲。
军需所运了一些样品过来,有将校甲与士卒甲两种。
将校甲是队长级的军官才给配用,跟杨河原来穿着的盔甲差不多,带头盔约重四十斤左右,前后有大大的护心镜,有护喉顿项,护裆甲,胫甲等等,防护力非常出众。
军需所有试验过,对这种盔甲,就算对手用十二力弓,使用专门的锥形透甲箭,也必须进到二十步距离内方可破甲,倘若射到护心镜上,那更是丝毫作用也无。
用十二力弓的敌人还少,倘若敌人使用十力弓,也就是一石强弓,更必须进到十五步距离内方可破甲。
敌人若用八力弓,也就是百磅强弓,他们用破甲箭,必须进到十步内方可破甲。
若敌人使用八力往下,什么距离对这种盔甲都无用,防护力非常出众。
士卒甲则分几种。
普通总队的冷兵甲、铳兵甲,又哨探队、辎重队、炮队等人用的盔甲。
若以后盔甲大量装备,杨河也就不按现今的纯队编伍,而是花队混合编伍,使他们列阵更迅速,配合更默契。
如一总四队,每队五甲人,就是按盾兵一甲,无铳剑铳兵二甲,长矛手二甲编设,都在一个队中。一总共盾兵四十人,铳兵八十人,长矛手八十人。
有了甲,也不再设大盾手,而是方盾手,使他们视野更加辽阔。
他们装备,方盾兵持藤牌,重九斤左右,正面看去呈长方形,高一米多,宽不到一米,藤牌中间有半球铁盖,两边镶铁皮,铳子虽不能隔,但矢石枪刀皆可蔽。
他们盔甲,皆镶铁棉甲,长身罩甲形,长度快到膝盖,明甲样式。甲片镶在青色棉布外面,大片札甲形式,边角相互叠压,只到腰部,然后前后有护心镜。
方盾兵有铁笠盔,还有保护脖颈的顿项,不过咽喉这边的护甲不与顿项连为一体,却是单独的护喉甲。
护喉甲以厚实绒布为内衬,正面看去若“v”形的大甲片,这是考虑到未来对手箭术精锐,咽喉处又较柔软,还是使用这种有弧形的,硬质的大甲片为好。
为保护脸部,方盾兵的铁盔上还带着有弧度的铁面罩。
铁面罩精铁打制,里面有着丝绸厚绒,万一面罩碎裂,内衬多少可起着保护。
铁面罩一直罩到下巴处,眼睛处留有缝,作为视线作用。然后铁面罩镶嵌在右侧的顿项处,这边有从盔体延伸下来的硬甲片,铁面罩镶嵌在这边,类门窗合页似的。
使用时,从右往左盖,左侧顿项有着厚实小甲块的插槽,铁面罩盖上去,那端可以卡插在里面。不用时,铁面罩可以打开,掀到头盔右侧顿项的后面去。
如此,就算对手箭术精良,弓箭凶猛,杨河也为自己麾下第一排的方盾兵起了最大保护。
然后方盾兵还有臂手,胫甲,护膝甲,基本上防护到位了。
火铳手、长矛手基本也差不多,同样也有着保护咽喉的护甲,保护脸部的铁面罩。
以后他们作战,都是前后五排,然后敌临了,方盾兵蹲下,两排铳兵站着打射,一排打完蹲下,一排站起,前后轮流。
这双方对射,下半身有保护,但面对敌手犀利的弓箭,脸部与咽喉的保护就非常重要。
长矛手也是如此,如果双方肉搏,面对面极近的距离,脸部与咽喉的保护一样非常重要。
但二者就没有护膝甲与胫甲了。
三者所用,就是普通的士卒甲了,连头盔全重三十多斤。
他们的甲片集中在上半身,特别胸口处厚实,敌人就算使用十二力弓,也需在二十五步距离方可破甲。使用十力弓,需进到二十步距离才可破甲。
使用八力弓,更必须进到十五步距离内,才能穿透甲片与棉衬伤到肉,防护力也算不错了。
各人下面棉甲虽未镶嵌甲叶,仅钉铜钉便罢,但厚达三层,可防五十步外的抛射,一样拥有出众的防护力。
……
这是普通的士卒甲,军中还有辎重队、掷弹队、哨探队等兵种。
辎重队与普通士卒甲差不多,但没有臂手,没有护喉甲、护膝甲、胫甲、铁面罩等等。
掷弹队更是棉甲只到大腿中间,但有护膝甲。他们打扮,持着盾牌,背着大刀,背着万人敌袋,火绳缠在手中,远了用万人敌作战,近了用大刀劈砍,勇猛无敌,豪杰之士。
骑兵哨探队是杨河目前比较重视的兵种,因未来对手哨探的强悍,一样需要精良的装备。
他们有大块精良的甲片,一直到大腿中间。有护膝甲,延伸到大腿上面。有护裆甲,有胫甲,有专门的军靴。鞋底硬皮,上有齿,可以在冰面上行走。
他们有臂手,有铁盔,有护肘甲,还有护喉甲,前后护心镜等等,整体显得干脆利落,行动时不会有什么甲叶响动。
他们盔甲也约重三十斤,这是必须的,他们很快对手是清兵马甲白甲,身着二三层甲者不计其数。铳弹打完的时候,要肉搏怎么办,搏斗时刀枪无眼,必须甲厚一些。
他们装备多样,一样要携带万人敌。
鸳鸯阵锐兵队同样如此盔甲,原来他们一队十二人中,队长用旗枪,两个伍长用圆牌,还用腰刀与标枪。但杨河现在考虑,队长用背旗,持盾牌,背大刀,背万人敌袋,携带八颗的万人敌。
两个圆牌手伍长同样如此,也带八颗的万人敌,背大刀,这样作战的威力更强。
最后是突击队,以后杨河将作为撼山军,陷阵营的存在,那装备就非常惊人了。
一身非常厚实的札甲,长度过膝,前后有护裆甲,有胫甲,有臂手铁面罩护喉甲等等,全身盔甲重达六七十斤,步人甲,铁浮屠,指的就是这类了。
他们全身厚实甲胄,手持大斧巨刀重锤,披坚执锐,如墙而进。
未来要打硬仗,这种重甲步兵不可缺少。
……
围观了盔甲样品,杨河吩咐一些军官士兵穿上盔甲展示,杨大臣兴致勃勃,也亲自穿上了将校甲。
很快众人甲成,皆是后方系扣,一色红甲,有着深红的斗篷,因是夏天,就轻薄一些的毡料,没有羊毛围领。内军官斗篷长度到小腿,士兵的斗篷长度到膝盖。
看他们换了装,气质转眼就变了,肃穆、肃杀,带着残酷与飞扬。
阳光下,他们的铠甲就闪耀着逼人的金属寒光。
杨河感慨,他一一看去,特别看到方盾兵、火铳兵、长矛兵时,看他们个个铁笠盔下的铁面罩罩着,整个脸部仅一双眼睛露着,若隐若现的隐藏在铁笠盔的帽檐下面。
他们铁面罩下面又是厚实的护喉甲,护喉甲下面是厚实的札甲,特别胸口处的护心镜明明晃晃,耀人眼目。
他们上半身保护得如此严密,下面又有厚实的盾牌保护,这样的装备,这样的对手,真会让人绝望。
看他们威武站着,杨河心想,甲还是少了些,若自己麾下全部有甲就好了。
他不由幻想,那铁甲连绵,盔甲寒光闪烁天边的情景。那耀眼红光,盔甲与兵器的海洋。军阵铺满山野大地,身着铁甲的军队铿锵行步。他们庞大有序,每一步踏下都是肃杀。
他们行进着,寒风不能阻挡他们前进,暴雨不能阻挡他们前进,大雪不能阻挡他们前进,无论烈日黑暗,唯有金属的声音响彻大地之上。
旁边传来声音,却是哨探甲有两副样品,钱三娘与李如婉就自告奋勇穿上,此时她们正穿着盔甲打闹。
杨河看向二女,哨探甲是灰色,不论头盔或是甲叶,斗篷则是黑色,看二女穿上盔甲,干脆利落,大块又合身的甲叶将她们保护着,李如婉显得威武,钱三娘则是英姿飒爽。
她身材高挑,穿上盔甲后,却显得更高,可能下身甲只到大腿,然后有护膝甲、护裆甲、胫甲等的衬托。
她与李如婉笑闹着,有力的军靴踏在地上,就如雌豹子那样矫健有力。
就见李如婉提着斧头道:“啊哈,哪来的小娘子,随我回去做个压寨夫人如何?”
钱三娘持着重剑道:“敢调戏我,我劈死你。”
可能察觉到杨河目光,钱三娘快速看了杨河一眼,又慌忙回过头去,睫毛颤颤,脸颊就有些晕红。
半响,她又忍不住回过头来,偷偷瞟向杨河,那眼神有欣喜,有羞涩,就如流水一般。




续南明 第295章 入伙
六月十三日。
邳州,镇北门外。
太阳正烈,毒辣辣的晒在地上,似乎要把周遭的一切给烤糊了。
高彦与一个头戴斗笠,卷着裤腿的汉子走在北关丰城街的路上,周边房屋错乱,泥土路坑坑洼洼,除了弥漫的垃圾臭味,还夹着一股隐隐的鱼腥味。
这边离北门十里就有周湖、柳湖,然后二十多里,又有曼湖与蛤湖,沂河水又往城西流过,除了普通百姓农户,丰城街一片靠水吃饭的人就很多。
“高兄弟,我们几百年前也算一家,就做这保人,保举这好事给你。”卷着裤腿的汉子相貌朴实寻常,说出的话语却石破天惊,“在脚行有什么出息?饱一顿饥一顿的苦日子,还要常常受人打骂。同是卖命,为何不寻个好差事?只要入了伙,我保你大口吃肉,大碗喝酒,这才是快活。”
高彦感激的道:“多谢高大哥抬举,兄弟不会忘了高大哥的恩义。”
他正是那“新顺义脚行”的打手高彦,那日冲突后,脚行“小头”滕治安担忧脚夫高允敬扯上邳州朝天锅掌柜刘大有的干系。结果消息传来,高允敬偏偏就扯上那刘掌柜的关系,还成为酒楼的一个运货人。
这下滕治安就谨慎了许多,有时看到高允敬甚至难得露出笑容,高彦不忿,反受排斥责骂,就感觉在脚行混不下去。正好与他认识有半年,豪爽的高浚大哥介绍他入伙,高彦就顺理成章改行了。
高彦当然知道“入伙”是什么意思,但他不以为意,他从小父母双亡,一个人在外面流浪多年,为了生存什么事都干过。特别做了“新顺义脚行”的打郎后,手上的人命都不止一条,心早黑得跟什么似的。
从打郎变成土匪,在他看来只是换个吃饭的家伙罢了,都是拿命去拼。
而且比起脚行打手,土匪的靠山多重啊,说出去都大气。想到这里,高彦又认为自己与众不同,看街边人都带上傲气,让旁人惊疑又畏惧的看向他们。
看高彦样子,高浚皱了皱眉:“高兄弟,要入伙,就要收起你这青皮样,最好不要让别人注意到你头上,知道吗。”
高彦忙道:“多谢高大哥点醒,兄弟知道了。”心中却有些不以为然,而且他心思还飘到码头那边,暗暗恨着脚夫高允敬,甚至“小头”滕治安都恨上了。
他心想,待自己打出一片天地,定要这二人好看。
特别那高允敬,白搭熊一个,也敢给自己脸色,什么黄子?
二人在街上走着,大热的天,都是汗流浃背,终于,离城门一里时,高浚带高彦转入一条巷子。深入数十步,草房苇屋后出现一座稍好的宅子,但依然砖墙断碎,屋檐剥落。
此时大门紧闭,高浚上去敲门,手法或轻或重,似乎是一种暗号。
高彦等着,忽然有些心慌,他看了看四周,身旁很安静,看宅子旁还有一座东岳庙,但似乎香火不旺。
不久门闩打开,几个汉子幽幽出现,里面很暗,高彦看不清他们神色,但总觉这些人有一种难以描述的压迫感,跟码头的打手完全不同,心下一惊,就是一身的冷汗。
他听高浚跟几个汉子窃窃私语,一汉子说,就是这人?还眸子冷冰的看来。
高浚说是,又说高彦兄弟“身家清白,脚跟清楚,可以入伙”。
那汉子看了高彦一阵,看得他心中发寒时,才点了点头。
他们进了去,到一房间,那汉子说:“我们这行风里来雨里去,提着脑袋做买卖,要入伙,就要勘验分明。倘若你没有保举人,自己来挂柱,都要过堂,二盘三盘。但有高浚兄弟做保人,就简单了,立个字据就可。”
他说着拿出一字据,对高彦读了读,上面有入伙人愿意“走马飞尘,不计生死”等字样,还有保举人,入伙人名字,又给高彦看。
高彦不识字,就按高浚大哥的意思,画了押,按了手印,那汉子容色稍霁,将字据收了。
他神情一肃,转为庄重道:“既勘验分明,高彦兄弟就是自己人,拜香入伙吧!”
他们在一大屋内举办入伙仪式,连高浚在内,几个汉子分列两旁,神态庄严。
1...150151152153154...18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