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清穿之躺赢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凉城心不凉

     




第八十七章 小倌倌
    胤禛知道了始末,对这位爱走捷径的陈御史十分十分没好感,然后递了证据,将人一撸到底,撸成了白身。

    陈御史被撸出了陈御史本人没人意外。

    陈御史回到府之后,也反应过来自己妻子给坑了,他去质问,结果等他的是他妻子宁愿去当尼姑也要合离。

    这位陈御史对他娘所作所为未必不知道,但是他暗中默许了,陈御史热衷于钻研,但是他心里还是自卑,总觉得新妻子对他的出身打心底会看不起,所以他自己心里不如意,也想让出身姣好的妻子也试试不如意的滋味。

    其实这事对陈御史的妻子也没好处,但是她还是做了,宁愿一半辈子苦修度日也不愿意再这么下去了。

    这也是陈御史一家自作自受,哪怕不让能让她有个自己的孩子,也不会同归于尽。

    做人做事,都不能做的太绝,把人逼上了绝路,要是真的永绝后患还好,要是不能,那定然会两败俱伤。

    陈御史这事除了好笑,根本不会在那些朝臣心里留下太多的痕迹,当然了,茶馆里说书先生心里自然会放在心里。

    很快,京城的八卦主角就变成了当代陈世美陈御史。

    两人还是同姓,这事虽然看似不大,但是也给一些人提了醒,一些老人言,高嫁女,低娶妻,还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尤其是那些想要榜下捉婿的人,经过这次,还是决定给家中的女儿相看一门门当户对的亲事。

    有些人觉得能当户对没有爱情,但是只有最后才能发现,那些能有个好结果的大多都是门当户对,就算门户有些差距,但是人品上、能力上最起码要势均力敌。

    这边小汤山房地产搞得火火热热的,这边还没买完地,另一边胤禛就把圆明园的堪舆图给安排上了。

    圆明园对胤禛来说意义十分特别,胤禛上辈子登基之后超过一半的时间都住在哪里,在哪里他有过意气风发,有过夜以继日,也有过遗憾,有过愤恨……

    这一辈子,他仍旧想在哪里继续走下去,他想到圆明园在他眼中消失殆尽,那种感觉十分不好。

    胤禛想把圆明园重建起来,他希望有一天,圆明园在百年千年以后仍旧是一个真实存在的建筑。

    胤禛听韵蓉说起过一些后代对圆明园的遗憾,这让胤禛心里对圆明园有了一个执念。

    胤禛自己不会做堪舆图,但是胤禛曾经住过那个地方,所以他画个草图还是可以的,有了草图,剩下拿给别人改了数据就可以。

    因为有了阿拉伯数字,最近各个部门的工作效果都上去了,工部做事效果也上去了。

    在年底,圆明园堪舆图也出来了,小汤山的温泉行宫也修建了一半。

    康熙二十年过去了,康熙二十一年胤禛计划着今年三月份之前把温泉行宫给完工了,然后紧接着开始修建圆明园。

    圆明园,胤禛希望可以在康熙二十年能够住进去。

    康熙二十一年,胤禛后宫十分平静,当然了,也有可能是荣嫔的余波仍旧使人警惕不敢妄动的缘故。

    另一边,那位清穿母领先格格又开始不老实了,毕竟有金手指,再加上她额娘又不是一点不管不问。

    静贤脑子不好使归不好使,又不是真的是个傻子,进了尼姑庵一段时间就知道家里真的对他不过问了。

    她开始急了,她不是没想过逃跑的想法,但是她打听过,出行必须要路引,而且她一个女子,真的要是出去了,手无寸铁,安全也是一个问题。

    然后她就开始服软了,她额娘本来对女儿就十分疼惜,送去尼姑庵她心里也不舒服,看到女儿服软,暂时不能把女儿接回来,但是可以让女儿日子好过一些不是。

    静贤有了额娘私底下的资助,银子就不缺了,她想着自己脑子里的东西,打算做点好东西出来。



第八十八章 武氏茶点
    最后胤禛还是决定看戏。

    他又不是静贤的什么人,当然了,必要的时候也会提醒一下,不会真的让一个姑娘家真的把日子过不下去。

    毕竟那个骗她的男人也不是什么正直的人。

    其实胤禛看着静贤的做事风格,估计用不了他帮忙,她要是知道了那个男人是故意骗她的,她有的是手段让他过不下去,两人半斤八两,要不是胤禛需要静贤手里的东西,估计还真不想关注这些事,直接让他们自己玩去。

    胤禛倒是把这事告诉了韵蓉,韵蓉可不会圣母心发作,知道之后和胤禛的想法一样,看着就是了,真要是必要的时候拉吧一下就是了。

    武伊鸣教导了不少学生,自己也轻松下来了,虽然仍然在教学生,但是教导的都是孩子了,武伊鸣空闲时间就多了,渐渐的,武伊鸣自己也觉得天天重复一件事有些乏味,自己时间又多,她想着自己对点心这方面还是有些天赋的,所以就想开个点心铺子。

    铺子也不求能不能赚钱,只要能回本就行,她只想打发一下空闲时间,不让自己真的无聊。

    武伊鸣心里这么想,就直接向上面打了申请,胤禛对此没什么意见,毕竟人家做了这么多事,这点小事还是可以满足的。

    胤禛跟韵蓉说了一下,然后现在在永寿宫的武伊鸣当初的点心师傅被打发去了武伊鸣哪里。

    当然了,这和也是经过武伊鸣师傅自己意愿的,宫里办差虽然说着体面,但是一辈子都在宫里,各种勾心斗角,他也觉得乏了,能占着小徒弟的光,出宫养老也不错,安稳,也不用提心吊胆,睡得都不踏实。

    武伊鸣和她那个师傅一开始就是因为利益在一起合作的,相处下来也有几分香火情,武伊鸣也知道她师傅手上的功夫,有了他师傅的手艺,再加上她的点子,她的铺子开的也就有底气了。

    虽然不图赚银子,但是要是能够赚银子,谁也不会觉得银子硌手就是了。

    武伊鸣的点心铺子叫武氏茶点,武伊鸣的铺子开的地方不算闹市,这个铺子是胤禛知道她的打算之后,根据她的要求赐下来的。

    铺子前面是一个门面,后面本来是用来住人的,有点那种客栈的格局样式。

    武伊鸣将店面重新设计的一番,她亲自盯着让人装修,最后装修出来的结果,大堂四处散落着各种样式的透明玻璃,里面放着点心,类似于现代的柜台。

    让人看着就觉得干净利落,后面用来住人的地方,全部被改成了雅间,一个雅间一个雅致别趣的名字,里面的装饰全跟雅间的名字有关,十分新颖。

    这些雅间可以为顾客提供点心,茶水,甚至还有听点音乐,在装修的时候,武伊鸣特别让人在雅间与雅间之间用了四层玻璃,再加上最外层两层木头,还算隔音。

    铺子开张那天,韵蓉这个皇后派人送了快匾额,说了这家店铺是她照着的。

    武伊鸣来了古代好些年了,也知道这块匾额的作用,有了这块匾额,就不会有人敢随便找麻烦。

    说实话,她心里还有些复杂,当初她还想过勾搭皇帝呢结果,现在只想老老实实的过日子,至于找个男人的事情,这事还是要随缘的。

    武伊鸣的茶点铺子有韵蓉帮着打广告,自然十分受欢迎,这家铺子的受众客户就是有银子的人,所以价格定位十分“炸舌”,没别的,就是特别贵。

    不过能走进去的人也都不缺那一点就是了,武氏茶点在京城的上流社会流行起来了,最近福晋格格们聊天的话题都是武氏茶点出了什么好吃的点心,好喝的茶水。

    其实一些女子对传统意义上的绿茶、红茶……这些



第八十九章 《京报》
    有点见识的人家都会耳提面命对自家女儿说不能看那些话本,归根结底,还是那些话本有问题,看的多了,一个想当然,女儿就毁了。

    古代,正经读书打算科举的人是不会写话本的,他们觉得这些有辱斯文。

    而那些写话本的读书人,都是一些需要银子,说白了就是有些穷酸的人,他们写的内容,里面利益自然偏向他们。

    所以,话本里的故事大多都是穷书生求娶富家小姐被女方反对,然后私奔,最后书生功成名就,还能坐享齐人之福。

    要是真的有人看了这些,还相信了,还不得把自己坑死了。

    古代女子最重要的是名声,一个女人,如果名声毁了,一辈子就完了。

    大环境就这样,还有古人常说求娶,求娶求娶,求为娶奔为妾,上赶着白送的总没有人家求来的珍贵,所以妾就没人当回事。

    韵蓉话中的推陈出新,自然是打算正规一下,话本这种东西,要是写的好了也是一种艺术作品,也能够激励人的。

    就拿四大名著来说,这些作品都是名著,文学价值不下于任何一首诗词歌赋,但是四大名著在它们“出生”的时代里,就是一话本,被人用来打发时间。

    话本写好了也是一种成就,只不过古代读书人觉得话本上不得台面,想要产出好的话本,首先要提高话本的文学价值,有了写它的价值才会有更多有思想的人去动笔墨。

    说实在的,为什么一本红楼明就能成为红学,在在现代,红楼梦可养活了不少学者文人,而诗词歌赋就没有这么大的价值,归根结底,还是红楼梦里内容丰富。

    暂且不说它背后的深远含义,光是一些表面上的东西就足够人去研究它的了。

    红楼梦里,有古代建筑、古人服侍文化、古人饮食文化、古礼、药方、古乐、古时候的封建习俗、大家族的变迁演替……等方面的详细描述。

    这些丰富的历史价值足够很多人去考究的了,更别说,里面还有些伦理道德人性的考究。

    这些红楼梦可以做到,但是一首诗一首词一首歌一篇赋做不到这些,哪怕写的意义在深远,也养不了一批人。

    内容局限在哪摆着呢!

    胤禛看着韵蓉说:“你的意思是”

    韵蓉:“你知道红楼梦吗”

    胤禛自然知道,那句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就是出自其中。

    胤禛:“知道,你是打算提高话本在读书人心中的分量”

    韵蓉笑着说:“是啊,怎么样我一直都觉得红楼梦十分可惜,听野史里面讲,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就是因为穷困潦倒才没能将红楼梦写完,高鹗的补写虽然用心,但是觉得遗憾,要是把话本的地位提上去,红楼梦说不定就能在曹雪芹手里完本呢!这样后世也不会对结局有那么大的争议了。”

    韵蓉说的这事确实有可行性,胤禛考虑了一下,同意了,不过这事该交给谁是个问题,还需要考虑。

    读书人的思维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该过来的,让那些觉得话本是饶人心智打算科举的读书人认可话本,这条路任重而道远。

    当然了,最主要的是得有一本能够打破这些读书人观念的“话本”出现才行。

    胤禛:“确实可行,不过这事得慢慢来,先找人写本出来再说。”

    韵蓉反驳道:“我觉得还是先给话本重新定义一个名字,话本给人的感觉有些轻浮,改个名字,让它成为一个新的体裁,这让会让人好接受一些。”

    胤禛没意见:“听你的,我没意见,就是这事暂时没有合适的人选。”

    韵蓉:“确实急不得,路不是一天就能走完的,多留意



第九十章 学院
    康熙二十一年四月初《京报》第一期正式发行。

    有了《政报》和《晨曦》打头阵,《京报》第一期就被很多人订阅。

    《京报》的内容有一些文学上的消息,比如说,什么书适合什么样的人去读,还有一些大儒对文学著作的解读,当然了,还有就是小说,这个板块最后被定位小说,话本听起来太低级,放在报纸赏不合适。

    第一篇发表在《京报》上的小说舒穆禄崎桓请了他的恩师来润笔,一开始他的恩师是不愿意蹚浑水的,但是舒穆禄崎桓透露出这是皇上的意思。

    舒穆禄崎桓这般通透的性子和他恩师也有几分关系,他从崎桓这里知道皇上的打算,推想了皇上最终的目的,觉得也不是不能下笔,再加上崎桓是他的得意弟子,也乐意帮一把。

    于是就试着写了两篇不算太长的小说,给了崎桓,让他去运作。

    崎桓本身能被胤禛看重就有些才气,他的恩师那就更不用说了,文笔自然没的说,再加上话本这种东西,只要逻辑在线,故事不落俗套,在娱乐缺乏的古代就不缺读者。

    《京报》第一期发表之后就受到了不少好评,不仅男人喜欢看,女人也喜欢看。

    崎桓的恩师写的小说是关于一个寒门子弟科举的故事,里面儿女情长笔墨不多,多的是清格勒科举的过程,还有一些心得体会,因为内容描绘的十分具有代入感,很多科举过得读书人都深有其感。

    读的人也没把小说和话本联系到一起,而且,这次润笔,让从前名声不显的崎桓的恩师名噪一时。

    读书人最关心的就是科举,崎桓的恩师把第一篇小说定位科举方面的,也算十分讨巧。

    都说寒窗苦读,要不是因为读书可以科举改换门庭,想来没多少人真的愿意日夜苦读,读书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天下读书人何其多,每三年只取其中一二百人成为进士。

    可见读书人之间的竞争力十分残酷,崎桓的恩师写的这本小说,十分让这些读书人具有代入感,在古代,能识字的人家里都不缺买份报纸的银子。

    崎桓恩师的名讳自然在京城这片地界的读书人当中传开了。

    崎桓的恩师是个汉人,叫齐瑜,子谦昀,属于那种读书不错但是运道不怎么好的一类,科举遇到了各种意外,十分艰难的成了进士,名次也还不错,殿选第五,出身不能说是寒门,但也不是什么勋贵人家。

    本来有机会能成为庶吉士的,结果考试前临门一脚没迈出去,受了伤,养好伤只够翰林院也和没什么关系了。

    本来打算外出上任,做一方父母官也好,结果还是没能如意,多年来“走霉运”他本人也有些心灰意冷,最后干脆辞官,做了教书先生。

    还别说,自从和仕途断了联系,他运气反而好了,不再那么倒霉了,他想着莫不是上天不让他做官,这么想着,心里最后那点子想法也没了,不过心里还是有些遗憾的。

    男人嘛,读书几十年,总想用自己学到的东西有一番作为,只能把力气用到自己学生身上。

    崎桓就是他的得意门生,再加上他和崎桓的阿玛有几分交情,两人之间的师徒情谊更是亲密无间。

    齐瑜之所以答应崎桓,也是因为师徒两人关系确实非同一般。
1...2324252627...3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