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芳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云芨
……
几天后,皇帝伤势平稳,太后下令启程。
康王等人也在郑国公的押解下,随同回京。
去时旌旗招展,回来时弥漫着沉郁的氛围。
到了城外,禁军来报:“平王率领宗室,于城门迎接。”
平王年纪大了,没有跟去祭陵。他身为宗正,这会儿带领宗室来迎也合情合理。但是放在以前,这种出风头的事,他是不会干的。
太后神情复杂:“平王啊……”
“皇嫂。”大长公主担忧地看着她。
太后笑了下,拍拍她的手臂:“没事,还能有什么事呢?”
四年前丧夫丧子,不也扛过来了吗?
御驾停下,平王过来拜见。
“皇伯免礼。”太后淡淡道,“您辛苦了。”
拖着一把老骨头,算计这个算计那个,确实辛苦。
平王颤颤巍巍,却一丝不苟:“臣听说,发生了一些意外,不知陛下可还安好?”
太后叹了口气,愁容满面。
大长公主道:“皇帝人事不知,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好转。”
“怎么会这样?”平王一脸焦急,“太医呢?就没办法了吗?这不行啊,娘娘,要不要贴个黄榜,召民间神医来试试?”
太后木然回道:“已经叫太医想办法了。”
大长公主道:“皇伯,有劳你出来迎接,陛下有伤在身,咱们还是先进去吧。”
“好好好,”平王连声说着,从仪驾前退开,“恭送陛下,恭送娘娘。”
待仪驾过去,他又和常庸等人招呼、慰问,与往常万事不理的风格大相径庭,仿佛自己是这座皇城的主人。
这些事,和她们无关了。御驾一路行进宫门,大长公主留在宫中陪太后,池韫告别回家。
她还在正阳大街等楼晏,却见后面护送的兵马步履匆忙,多了几分慌乱。
发生什么事了吗?
过了会儿,楼晏急步而来,张口就说:“你先回去,我这有事。”
“怎么了?”
楼晏眉头蹙得紧紧的:“康王不见了。”
池韫大吃一惊:“怎么会不见了?郑国公呢?”
楼晏说:“押送的人不是郑国公,平王世子接手了。”
池韫心知这里头很复杂,不知道他们如何交流的,但康王失踪,必定代表着大麻烦。
“那你去忙吧,我和母妃先回家。”
“嗯,小心些。”
池韫抬头看着这座皇城,总觉得这次回来,一切都不一样了。看似平静,实则风雨欲来。
……
“怎么会不见的?”平王世子对着一群人呵斥,“这事有多重要,你们不清楚吗?”
领头的将领低声禀道:“是属下的错,竟没发现人被掉包。”
其实是平王世孙非要看康王世子,才会被人钻了空子。但是他不能说,世孙向来睚眦必报,说了便得罪了。
幸好外头及时来报:“楼通政来了。”
平王世子压下脾气,理了理衣裳,吩咐:“请进来吧。”
楼晏进来时,平王世子已恢复了往日的温和,语气亲切:“来了?一路辛苦了。”
康王落马,明摆着平王府要上天了,这会儿若能抱上平王世子大腿,不知多少人趋之若鹜。
可楼晏神情如常,甚至更冷淡一分,说道:“答应世子的事,我已经办到了,还请世子遵守承诺。”
从姜十口中得到确切消息,楼晏便找上平王世子,当面摊牌。
这是斗倒康王的最佳时机,他不想错过,既然平王府铺好了路,何妨拿来用用?
而对平王府来说,有楼晏出面,岂不比亲自动手更体面?将来更进一步,也少些风言风语。
平王世子很快同意了他的提议,将手头的筹码移交过去。
皇帝遇刺,到胡恩身死,不过短短两天,只够京城打个来回。别的先不说,凌阳真人被大长公主送回驸马的老家,哪里赶得过来?其实是平王府先一步将她带来,才能赶得上指证。
平王世子做这个决定,心里还有些忐忑,没想到楼晏完成得这么漂亮,不免让他高看几分。
他笑道:“这次多亏了楼通政,为朝廷揪出这样一个逆贼,先帝与先太子才得以安息。本世子一定上奏,为楼通政表功。”
楼晏面无表情:“表功就不用了,下官这几年汲汲营营,已经累了。”
平王世子又劝了几句,见他坚持,终于道:“既然你执意如此,本世子只能成人之美。倘若日后你改了主意,再来找我。”
楼晏答应一声,施礼告退。
回到家,池韫迎上来:“怎么样了?”
楼晏摇摇头:“我没过问。”
池韫怔了怔。
他们与康王仇深似海,现下康王逃出生天,必然后患无穷,怎么就不过问了?
楼晏伸过去握住她的手,目光温柔:“我们回北襄吧,这些事都不管了。”
大仇已报,池韫无所谓去哪里,只是他忽然这么说……
“陛下这个样子,平王府又虎视眈眈,京中少不了一场大乱。旁的就算了,我实在担心义母……”
楼晏笑了笑:“义母不会有事的,何况,她一定希望你跟我回北襄。”
他做的事,犯了忌讳。身为臣子,为家仇颠覆皇权,不管谁上位都会猜忌。不趁现在回北襄,等平王府上位,总有一天会遭到清算。
楼晏看着她,眼睛里仿佛盛着星河,低声说:“我的钱存得差不多了,应该够建一个书院。只是眼下这形势,我们还回不去桑海。再多等几年,等一切平定,我们就回去,再建一个无涯海阁,好不好?”
池韫眼睛一眨,几乎要落下泪来。但她只是回握他的手,笑着说:“好。”
天芳 483章 天牢
铁门开启,发出令人牙酸的声响。
天牢的住客们,纷纷抬头看过去,饶有兴趣地猜测来人的身份。
自从康王谋反案发,这里每天都会进人,不知道这回是哪个王公贵族?
然而他们猜错了,来的不是犯人,而是一位绯袍高官。
“大人请。”牢头殷勤地引路。
楼晏跟着他,到了一处单人牢房。到底关押着天潢贵胄,环境还过得去,没有令人作呕的臭味。
待开了门,他道:“你去吧。”
“是。”牢头十分乖觉,将钥匙交给寒灯,一个人也没留,走得干干净净。
楼晏踏进牢房,看到了形容狼狈的康王世子。
他眼神冷淡,像在看路边的一块石头,不由激怒了对方。
“你来干什么?”康王世子目光怨毒,“来看本世子有多惨吗?你这个背主之人,本世子全心全意相信你,你竟然背后插刀!”
楼晏的神情纹丝不动,淡淡说道:“世子来游说下官的时候,就没想过,下官可以背叛陛下,自然也可以背叛你。”
“你……”康王世子七窍生烟,楼晏这话仿佛在说,他怎么这么没脑子。
“何况,世子有什么值得下官心动?论势力,你所有的资本都是康王给的,论名分,亲王世子算得了什么?论本事……”他笑了一下,说不出的讥诮。
“楼四!”康王世子恨不得上前撕他的脸!但他现下行动受制,挣扎两下镣铐便是一阵乱响,只能恨恨地瞪着楼晏,“你以为扳倒康王府的是你自己吗?错了,是平王!他早就收买了政事堂那些人,才会由着你作乱!等此事落定,你这个出头的椽子就要遭殃了!”
楼晏惊讶地抬了抬眼,似笑非笑:“世子居然看得出这点?真叫下官刮目相看。”
康王世子再一次三尸神暴跳。
果然,他第一眼就讨厌楼四,不是没有道理的,这人简直跟他八字犯冲。
眼见康王世子要被气晕,楼晏终于收敛了,说道:“世子别生气了,下官来探监,不是为了看笑话,也不是想气你,不过是念着往日旧情,给世子留条后路罢了。”
鬼话连篇!不是为了气他,还把他气成这样?康王世子一个字都不信!
楼晏也懒得取信他,继续道:“世子说的对,待此事平定,下官就该遭殃了。只要平王府找借口将我清理了,这回的事便和他们没有半点干系,就能无辜清白地登上至尊之位。”
听他这么说,康王世子顾不上生气了,心里越发疑惑。既然他知道,那为什么还要这么做?不是找死吗?
楼晏忽然问:“世子想回封地吗?”
康王世子闻言一惊,第一反应便是看向四周。
楼晏道:“世子别担心,下官早就打点过了,不会有人听到我们说话。”
尽管如此,康王世子还是本能地压低声音:“你又在说什么鬼话?难道你能帮我回封地?”
楼晏笑问:“为什么不能?”
康王世子沉默了,过了会儿,他问:“你又在算计什么?”
“刚才不是说了吗?待此事平定,平王府就会拿我开刀。我想活下去,就要让它平定不了。”
这样么?也有几分道理,但他还有北襄的后盾……
楼晏又说:“当然,叫我费这么大的力,还有别的条件。”
“什么条件?”
“月月红的解药。”
康王世子恍然大悟。他就说,楼四怎么这么大的胆子,明明吃了月月红,一点不怕毒发身亡?原来在这里等着!
以为有筹码在手,他端起了架子:“你把本世子害得这么惨,这样就想要解药?哼!也太容易了。”
楼晏笑着摇头:“世子,你不给解药,我丢命,你逃不回封地,你丢命。你说我们的命,谁更贵重?”
康王世子:“……”
“讲价就不必了,你现下是一等一的要犯,偷偷放你出去,可不是容易的事。”他点点头,“世子好好考虑,过两天下官再来。”
眼见楼晏踏出牢房,康王世子忍不住了:“楼四!”
楼晏停步。
康王世子忍气吞声:“我答应。”
楼晏笑问:“解药呢?”
康王世子说:“你叫人拿纸笔来,我写下方子。等出去以后,就交给你。”
“世子没有骗人吧?这药丸自有药师来制,你怎么会记得方子?”
康王世子说:“这东西有用,我特意记下的。你要不相信,我现在就把方子交给你,但具体配比,要等出去才能说。”
楼晏没再说什么,让寒灯去拿纸笔。
康王世子写罢,他看了两眼,便收了起来。
看他要走,康王世子忙问:“什么时候能走?”
“时候到了,就会有人来带你走。”楼晏停了一下,说,“世子这般干脆,下官再给你一个忠告。到了封地,记得事先造势,让所有人都知道你回去了,然后再进城。”
康王世子愣了一下,叫道:“你这话什么意思?”
可楼晏不理会他了,带着寒灯头也不回。
留下康王世子,脸色阴晴不定。
如果别人不知道他回去,是不是就可以说,他死在京城了?说起来,父王想要夺回正统,正缺一个名正言顺的理由……
楼晏没有立刻离开,而是去了女监。
康王世子妃和两个孩子关一起。
看到他过来,她满脸狐疑:“你来干什么?”
楼晏神情冷淡,对小县主道:“你过来。”
小县主看了母亲一眼,犹犹豫豫地走过去。
牢头开了牢门,将她带出监牢。
“你干什么?”世子妃扑过来喊,“你要对我的女儿做什么?”
寒灯嘲弄:“我们公子能对个小女娃做什么?你就谢谢她有个好爹吧!拿命保住了她。”
世子妃看着女儿出了天牢,身子顺着牢门滑倒在地,泪流满面。
她原以为,女儿跟着自己做县主才是最好的,可到最后,保住女儿的却是她看不上的姜十。
楼晏出了天牢,平王世子等在那里。
“如何?”
“幸不辱命。”楼晏淡淡道,“他们父子已经离心,康王世子回了封地,必然会有一场大乱。”
平王世子笑着点头:“杀了他,反倒给康王一个借口,还是你机智,反过来埋了一颗钉子。”
楼晏不想说下去,道:“事情办妥了,下官就先回去了。陛下那里……”
“你去就是了。”平王世子说。
“谢世子。”
辞别平王世子,楼晏上了马车。
寒灯拿着那张方子问:“公子,这个怎么办?”
楼晏看都没看一眼:“方子应该是对的,配比肯定有问题,你给高灿吧。”
“是。”
天芳 484章 临行
楼晏进了宫。
他将锦囊交给太后:“里面是解毒的方子。”
太后吃惊:“你从哪里弄来的?”
“平王世子给的。”
太后难以置信:“他怎么可能会给?”
对平王府来说,只要皇帝一死,登位就是顺其自然的事。而皇帝活着,就会有很多麻烦。
楼晏直言不讳:“我答应他,会让陛下驾崩。”
太后目光复杂:“你……”
楼晏说:“娘娘,事到如今,朝野只容得下一个死了的皇帝,陛下没有活路了。臣已经决定辞官,过些日子便会带家眷回乡。如果您愿意,就让他随我走吧。”
太后心中五味杂陈,许久,怅然道:“他六岁进宫,与阿谨相伴长大,与亲兄弟没有分别。哀家深恨他的亲生父亲,也怨他夺走阿谨的一切,可叫我眼睁睁看着他死,实在是……”
楼晏安慰:“娘娘一片慈心,如今先帝与太子沉冤昭雪,就让他回归原位吧。”
太后最终点了头。
……
楼晏的辞呈交上去后,府里便开始打点行装。
池韫第一个问池大夫人。
“夫人,您和舅爷一起走吧?”
大夫人半晌没说话,似有决定不下的事。
又听池韫反问:“不走,难道您还想受平王府的辖制?”
大夫人吃了一惊:“你怎么知道……”
池韫说:“想要指证康王府,靖海军是重中之重,我实在想不出,他们怎么会知道那枚官印的存在。”
大夫人默然半晌,说道:“不错,我和大哥早年是平王府的死士。你爹死后,我曾回过平王府,希望能借他们的手,为你爹报仇。”
池韫问她:“那我们的事,可有透露给平王府?”
大夫人摇头:“与你开诚布公后,我们跟平王府就没联系了。你爹说过,平王府做事太阴,不是良主,叫我和大哥一定要脱离他们。如果不是报仇太渺茫,我们也不会再回去。”
池韫点点头。这和她猜想的一样。
所以说,平王府早就捏着线索,只等一个机会。
“你既然知道我们和平王府的关系,还要带我们回北襄吗?”大夫人问,脸上有几分忐忑。
池韫笑了:“为什么不呢?你们不是没关系了吗?我爹都娶了您,说明他认可了。”
大夫人跟着笑了,眼角却隐隐泛着泪光。得到了继女的承认,仿佛和亡夫的感情有了延续一般。
接下来几天,池韫一家家地告别。
池家、外祖韩家、郑国公府、太师府……还有朝芳宫。
三夫人问:“形势真就这么险恶了?你们非走不可?”
池韫没有瞒她:“是。如今多事之秋,家里也要低调。如果情况不好,便叫三叔辞官,做个富家翁便好。”
三夫人品了品,说道:“那阿璋的婚事,也要推迟了。”
池韫道:“二哥年纪尚轻,不必急着成婚。慢慢看两三年,局面好转再说。”
她走后,二夫人呆坐半天,纳闷道:“照理说,大丫头走了,我该高兴才是,可怎么心这么虚呢?”
二老爷长吁短叹:“侄女婿这一走,以后就没人替我抄文书了。”
虽然自家和大丫头关系不好,但别人都以为,那毕竟是他亲侄女,这半年,真仗了楼晏不少势。
韩家依依不舍,相认没多久,就要分别了。
池韫再三叮嘱两位舅舅:“若是遇到难处,便去太师府找俞大公子,他是我们的好友,信得过。”
韩老夫人千万个舍不得:“北襄这么远,也不知道日后能不能再见。”
池韫柔声安抚:“外祖母要好好保重,阿韫还会回来看您的。”
“好好好!”韩老夫人想想又犯愁,“北上路途艰难,风沙又大,你这娇滴滴的样子,怎么受得住?”
池韫笑了:“外祖母别忘了,我跟师父云游多年,哪里没去过?一点风沙还是受得住的。”
郑国公府那边,耿素素拉着她的手不放。
“就不能不走吗?”
郑国公夫人呵斥:“素素!你稳重些。”
想着女儿要嫁入太师府,文臣家素来重视礼节,郑国公夫人近来管得甚严。
耿素素不敢说话了。
池韫拍拍她的手,耐心解释:“我们先前做的事不大好,现下不走,会有麻烦的。等风头过去,可能就回来了。”
“真的?太好了!池姐姐你可不能骗我!”
离开时,池韫避了耿素素说话:“伯母,天下怕是要乱了,伯父与耿大哥说不得要出征,你们可要做好准备,万万小心。”
郑国公夫人谢了她的提醒。
池韫迟疑片刻,又道:“义母那里,还请您多照应。大仇已报,我只怕义母骤然失去动力,又像以前一样。”
郑国公夫人道:“你放心,我时时叫素素去看她。”
最后是朝芳宫。
池韫开口就道:“两位师妹,你们随我回北襄可好?”
青玉和涵玉大吃一惊。
“师姐,发生什么事了?”
池韫直言不讳:“康王逃了,他不会甘心皇位落在平王府,定会举旗造反。这仗一打起来,你们无依无靠的,我怕会出事。”
青玉和涵玉对视一眼,都很震惊。
涵玉问:“我们在京里,问题不大吧?”
池韫摇头:“如果胜的是平王,自然没问题,可要是康王打进来了呢?”
涵玉想起书上说的那些惨状,不禁打个哆嗦,拉了拉青玉的袖子:“师姐……”
青玉先是犹豫,而后神情越来越坚定,说道:“师姐,我不想走。”
“为什么?”池韫问。
青玉道:“倘若真有那一天,必定会有许多百姓受灾。我们朝芳宫虽由内廷供奉,可说穿了不都受之百姓吗?经书上说,仙道贵生,无量度人。既然会有灾劫,我自当留下来,帮助百姓。”
池韫刮目相看:“青玉师妹,你和原来真不一样。”
青玉有点不好意思,说道:“我这个朝芳宫住持,其实是师姐替我谋来的。无论德行还是修为,我都无可称道。如今有了度人的机会,我岂能逃走?”
池韫欣慰:“师妹这样说,我就不多劝了。记得保重自己,性命为先。”
“是,师姐。”
天芳 485章 告别
碑林里,俞慎之感慨万千。
“没想到短短时日,变化如此之大。这一去,也不知道你什么时候能回来。”
楼晏笑了笑:“用不了多久的。”
这话听起来别有深意,俞慎之问:“这么自信?”
楼晏反问:“这两个,谁有真龙之相?”
俞慎之迟疑了一下,答不上来。
楼晏说:“用不了多久,我们就得来收拾残局了。”
俞慎之琢磨了一下,忍不住问:“你们是不是早就打算好了?”
如果北襄早有谋算,那自己岂不是无意中做了推手?这感觉好不爽啊!他做这些为的朋友,可不是某些人的野心。
楼晏瞥过去一眼:“你想什么呢?祭陵那事我能预料?”
也是……
俞慎之有点不好意思,辩解:“还不是你太淡定了。”
楼晏也不瞒他:“平王府那边,我盯了一段时间了,发展到这一步,不是完全没有心理准备。”
“原来如此。”
楼晏接着说:“我走以后,池家和韩家那边,你帮我照看着。池家三老爷老实,只是没什么主见,有事你直接告诉他怎么办。二老爷有点花花肠子,好在不大聪明,叫人捧着就行。韩家省心,老夫人明理,就是大老爷读书读得有点傻,得哄着来。”
俞慎之一边记一边抱怨:“你当我是什么?自己跑了,叫我给你收拾烂摊子。”
楼晏都不搭理他,继续道:“大长公主那边,不用我多说,等你成婚,就是一家人了。不过郑国公府,我还真有点不放心。”
听他提起这事,俞慎之的神情沉了下来。
“康王吃了这样一个大亏,定然不会善罢甘休。等他回了封地,就真的要举旗造反了。”
楼晏点点头:“这场仗肯定会打,到时候郑国公和耿兄少不了要出征。他们世代领兵,我倒不担心什么,只是两边都不是明主,就怕他们被其他事牵连。”
简而言之,两边都是傻子,谁知道会不会搞出阵前斩将什么的,那样就太憋屈了。
俞慎之也很愁,但是战场上的事,就不是他能管的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