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天芳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云芨

    什么?商人愣在那里。

    戴嘉慢慢向他走过去。

    “目力有损是常事,比如我这些同窗,就有人看不清上面是字是画,因为他们常年苦读,埋首书籍。但是商人有这种情况,就有点奇怪了。你们行商,又不需要耗费目力,莫非是天生的不成?”

    这商人强笑:“公子,鄙人只是一时没留神……”

    戴嘉已经走到他身边,猛然抓起他的手。

    这商人想抽回,然而寒灯立刻上来,按住他的肩膀,顿时一股大力,将他压得老老实实。

    “诸位请看!”戴嘉大声道,“他的指节上有茧!这个位置,我们都很熟悉吧?没错!这是握笔留下的茧。证人,这茧难道是你算账算出来的?”

    大街上顿时响起了嘘声,有人出声喊破:“证人是假的!他根本不是什么商人!他连对面的旗子都看不清,哪里看得到晚上的事!他作伪证!”

    “萧家卑鄙无耻,弄虚作假!”

    戴嘉趁机喊道:“大人,您一定要为学生们申冤啊!”

    “对!求大人申冤!”

    府尹抽了抽脸皮。

    在他答应当街审案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不可能偏帮再过了。

    怪只怪,萧家太蠢。叫他们找个能言善道的来,他们就找了这么个人!

    “肃静!”府尹一拍惊堂木,“此证人不可信,证词抹除!”

    学子们大声欢呼起来。

    他们聚在一起,又是找证人,又是散消息,忙了两天,总算没有白费。

    合众人之力,做成一件事的感觉真好!

    “大人。”戴嘉出声,“已经证实萧家伪造证据,请还我们一个公道,放了我的同窗们。”

    府尹摸了摸胡须,说道:“伪证一事,本官结案之时,自会追究。但,刨除此证,仍有诸多繁杂的证人证词,需要一一核验。你等为同窗鸣冤之心,本官深有体会,但案子不是这么断的。现下还有证词没有理清,本官必须全部验明,方可开释。”

    “大人……”

    府尹打断他的话:“诸生揭穿了伪证,本官十分感激。但官府做事自有规矩,不可为你们破例。你们真想当庭开释,除非一一证明,其他证词亦是伪造。本官这不是为难你们,而是法度。”

    他搬出法度,学子们一时无法反驳。

    萧家伪造了那么多证词,没办法短时间内全部推翻。

    这是一项枯燥耗时的工作。

    见他们无话可说,府尹神情柔和下来:“诸生,你们当知道,真正的官府办案,不可能像戏文那样。不过你们放心,只要余下的事务了结,该放人,本官定会放人。退堂!”

    府尹一拍惊堂木,差役吏员们纷纷过来收拾桌椅。

    眼见学子们不知该怎么反应,府尹微微一笑。

    到底年轻,这样就糊弄过去了。

    不过,当街被揭穿伪证,这案子没法再办下去了,回头跟萧家打听招呼,早早撤了为好……

    街边的马车里,有两个人在剥炒栗子。

    “你怎么知道那人目力有问题?”俞慎之问。

    池韫道:“他看人的时候,喜欢眯眼睛。”

    这动作她太熟了,无涯海阁那些学生,凡是目力有问题的,都有这个习惯。

    至于手指有茧,却是戴嘉自己留意到的。

    楼晏说的没错,这小子果然很有天分,不过提点他几个关键,就把事情办得这么漂亮。

    “原来是这样。”俞慎之说着,也眯了下眼睛。

    池韫笑了:“俞大公子,你没发现,是因为你的目力也有问题,对吗?”

    俞慎之哈哈一笑:“以前喜欢灯下看书,不过没他这么严重,那旗上是画是字,我还是辨得出的。”

    说着,他抛了颗栗子进嘴。

    嗯,好香,真适合看戏的时候吃。

    “不能就这么完了吧?”俞慎之说,“气势一散,后面可就不好办了。”

    “当然不能。”池韫透过车窗,给寒灯打了个手势。

    寒灯收到,跟戴嘉说了句话。

    戴嘉有了主意,转身喊道:“诸位同道留步。我们要府衙当庭判决,确实强人所难。禁军统领位高权重,品级远高于府尹,如何判得了?但我们就这样回去,岂不是向权贵低头了?”

    学子们听着这番话,不禁停了下来。

    是啊!哪怕府尹答应放人又怎么样?萧家他敢判吗?

    这么一来,岂不是恶人逍遥法外?

    “府尹不能判,那谁能判?”有人自言自语。

    “当然是职位更高的人!”戴嘉伸手一指,“我们去请愿,求大人们主持公道!”






238章 有人要倒霉了
    


    “府尊大人!”萧志怒气冲冲,“你可是答应得好好的,怎么现在翻脸不认人了?”

    府尹克制着翻白眼的冲动,淡淡反问:“本官答应什么了?”

    “当然是答应判他们入罪!”萧志理直气壮。

    府尹笑了笑,温言细语:“萧管家,本官说的是,他们有罪自当严判,可没说帮你诬蔑别人。朝廷是有法度的,本官不会做违法之事。”

    当他是傻子吗?被人揭穿伪证,还逆着来,他这个府尹还想不想当了?

    先前是松松手给个人情,现下明摆着闹大了,谁要陪着萧达一块倒霉?

    萧志一个管家,哪里说得过府尹:“你……”

    府尹拉下脸:“萧将军是萧将军,你一个下仆,在本官面前你你你,也太不像话了。来人!”

    差役应声而来:“到。”

    府尹挥挥袖:“请萧管家出去。”

    萧志大怒:“你这是翻脸不认人了?”

    府尹吩咐差役:“你们还愣着干什么?”

    “是!”差役大声应道,拉了萧志便往外走。

    萧志恼怒至极,大声放狠话:“吴天朗!你敢这样对萧家,等着萧将军发火吧!”

    府尹神情淡然,等他被拖走,自言自语:“你要是客气一点,本官还会提醒你。既然你这么不客气,就别怪本官冷眼旁观,见死不救了。”

    师爷刚好进来,听得这句,笑问:“大人生气了?”

    府尹笑笑:“本官有什么好气的?他萧达要倒霉是真的。”

    那些学子转道去正阳门了,政事堂、御史台、通政司,各大官署全在那里,惊动陛下还用说?

    萧达以为几个学子好欺负,没想到人家搞出这么大的场面吧?

    策划这件事的,真是个人才,待进入官场,前程不可限量啊!

    ……

    前程不可限量的那个,却是没机会进官场的,只能在马车里吃吃喝喝。

    “哎,你今天不用去衙门?”池韫吃得有点渴,给自己倒了杯茶。

    茶水有点凉了,不知道这出戏什么时候结束,她好回去吃饭啊!

    俞慎之道:“偶尔旷工,可以调节心情。”

    池韫想笑:“这是什么鬼话?”

    俞慎之理直气壮:“怎么是鬼话?明明很有道理。天天办公很容易心情烦躁,心情一烦躁,精神就不集中,容易出错。这要是出了错,不是害命的大事吗?所以啊,我这是为百姓们着想,免得出了冤案。”

    “瞧你这理由找的,不是有休沐日吗?”

    “五日一休怎么够?忙碌了四天,只休一天,还没放松下来,又要惦记着上衙的事,多影响心情啊,对吧?”

    对个鬼!

    池韫不和他瞎扯了,诸位相爷、堂官不会旷工就行。

    学子们到了正阳门,这动静很快引起了各官署的注意。

    首相常庸得报,怔了一下。

    “学子?他们来这里干什么?”

    政事堂的吏员,能力岂容小觑,早就打听好了缘由,连府衙前发生的事都弄清楚了。

    常庸听罢,皱了眉头:“萧达呢?”

    那吏员回道:“想必在宫中。”

    也就是说,他根本没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真是个莽汉。

    袁相爷手里托着汤盅,踱着步过来,笑问:“常相,这事谁去处理?晚了怕是要惊动陛下。”

    常庸略一思索,道:“他们来此静坐,为的是一桩案子,那就叫审案子的人去吧。你到大理寺说一声,让学子们早些散了。”

    吏员应了声是,出去跑腿了。

    常庸看了眼袁相爷盅里的汤:“哟,今天是枸杞银耳汤啊!”

    “是啊,最近容易上火,先预备着。”

    常庸呵呵一笑。可不是,阮贤妃干了件蠢事,不但引得后宫动荡,连前朝也混乱起来。

    阮家死了贤妃,想再送个女儿进宫,沈家不肯,这几天在较劲呢!

    也不知道闹到什么时候,只怕以后都没有清静日子过喽!

    两位相爷闲聊了几句,正准备回值房,有人急急跑了进来。

    “常相,袁相!”看到他们,他快步而来,压低声音,“吕学士进宫了。”

    二人神情发生微妙的变化。

    吕康起复不过三个来月,皇帝对他的信重却与日俱增,要不是资历不够,恐怕要挤他们的位置了。

    常庸往旁边避了避,低声:“他想干什么?替这些学子发声?吕学士这么古道热肠?”

    袁相爷轻轻一瞟,说道:“是有点奇怪,萧达好像没得罪他吧?”

    “那他这么积极……”

    两人目光一对,都有些纳闷。

    吕康跟萧达八竿子打不着,他这个时候进宫,到底是当说情,还是落井下石?

    ……

    学子们到了正阳门外,便一个个盘膝静坐。

    他们的动静不大,闹出的事却不小。

    禁卫第一时间就报了上去。

    萧达起先还没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等他弄明白,顿时就怒了。

    “岂有此理!害得我儿卧床不起,竟还有胆来御前鸣冤!且驱了他们去!”

    还好他部下冷静,及时制止了。

    “大人,儒生静坐,不能强来的!官衙就在外头,您要是处置不当,那些文臣说不得就要拿您开刀了。”

    “那也不能任由他们坐着!叫陛下知道了,便是我失职了。”萧达还是出了值房,“走,看看去。”

    吕康过了宫门,恰好见到萧达大步走出去。

    “吕大人?”内侍见他停下,催促一声。

    吕康微微一笑,回身:“抱歉。”

    到了殿前,内侍通禀一声,皇帝立时传召。

    吕康入内,大礼过后,便开门见山:“陛下,臣请您上角楼一观。”

    皇帝愣了下,问道:“发生什么事了?”

    吕康说道:“宫门外有学子静坐。”

    “什么?”皇帝不禁站了起来。

    学子是未来的国之栋梁,将来辅助他治理天下的候选官吏,他们跑到宫门来静坐,这就不是小事。

    “到底怎么回事?他们为何来静坐?”

    总不会是他治理失当,来抗议的吧?

    皇帝心神不宁,眉头皱得紧紧的。

    还好吕康马上说了:“陛下放心,不是军政要事,但您最好亲自去看看。”





239章 我儿不用你教
    


    戴嘉等人盘坐在宫门外,一言不发。

    正阳门外皆是官署,吏员们纷纷出来看热闹。

    “发生什么事了?”

    “这你都不知道?有一群学生,秋闱放榜后相约长乐池游玩,不料与人起了冲突。其中一位是禁军统领萧达的儿子……”

    “这两天,到处在说这件事,连外地来的考生和一些出名的文士,都发声支持了。”
1...8485868788...19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