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沙包
那是一辆运柴的平板马车,车破马瘦,待在森严庄重的府衙门口,有一种强烈的违和感。
“孙大师您这……我有一辆不错的马车,送给您代步吧。”云远际盯着车上明显的破洞,忍不住说。
“你瞧不起我的马”孙博然斜眼看他。
“不,不敢。”云远际是真觉得那马又老又瘦,随时倒下都不奇怪,但一点也不敢多说。
“老马生灵,你不懂。”他毕竟是好意,孙博然也没有为难他,坐上了车头,亲自驾着马车走了。
“孙大人这脾气真是有点……”云边际苦笑着回头,对刘修说。
“的确有些狷介。不过这种脾气能在京城谋得一席之地,可见今上的确重才。”刘修摸着胡子说。
云远际没想到他这样都能找到机会拍皇帝马屁,愣了好半天才笑着说:“刘兄这口才,也很适合去京城打拼啊。”
“过奖过奖。”刘修有些得意地说,接着跟云边际对视一眼,一起笑了起来。
“也的确是。这年头,算是对咱们手艺人最好的时候了吧。”云边际感叹着说。
到了城南,孙博然的车就完美融进了周围的环境,一点也不打眼了。
当然,从头到尾,孙博然的态度一直从容悠然,从没觉得有什么不对。
锅响巷太窄,根本进不了车,孙博然把车停在外面,亲自扛起箱子走了进去。
他年纪也不轻了,但干起这样的体力活轻松自若,一点也不费劲。
当然,用来制作百宝箱的松木本来也是最轻的木材之一。
刘胡子正搬了个躺椅,坐在屋前悠悠闲抽旱烟,看见徒弟回来,敲了敲烟锅,说:“馒头给你温在灶上了,自己去拿着吃。这什么东西老子屋里哪有地方给你放这么大箱子”
“就放外面看,挺有意思。”孙博然把箱子放下就进了厨房,没一会儿抓着粗面馒头出来了。
刘胡子还坐在躺椅上打量着那个箱子,问他:“什么玩意儿”
“各县头几名做的东西,顺便一提,今年的府物首已经出来了。”孙博然觉得这面有点咯嗓子,但一个字也不敢提。
“小破东西们做的玩意儿,有什么好看的……咦,已经出来了”刘胡子正准备表示不屑,突然留意到了孙博然话里的重点。
“嗯哪,就是做这个的。”孙博然随手指向刘胡子手边的那一套东西。
刘胡子手边放着一套微型家具,每一个都只有半个巴掌大,做得惟妙惟肖,非常生动——正是许问和吕城一起送来当寿礼的那套。
这几天,刘胡子一直把它放在手边把玩,真有点爱不释手的感觉了。
“是吗在哪里我看看。”刘胡子兴致更浓,甚至从躺椅上起了身。
孙博然三口两口把面团吞了进去,抹了把嘴。
刘胡子看得皱起了眉:“慢点吃慢点吃,你真是,也不怕噎着。”他一边倒水给徒弟一边抱怨,“出去吃了这么多年好东西,都不习惯吃这个了吧我一直跟你说,吃得甜,也要吃得苦。能上能下,才是正道。”
“我记得呢。”孙博然好多年没听过师父的唠叨了,一点也不觉得烦,还笑得眯起了眼。
他喝了两口水,打开箱盖,里面的百宝箱全部用麻布袋装好的,他随手拿起一个,递给刘胡子。
&nb
193 收徒?
刘胡子把手里的木板凑近油灯,昏黄的灯光照出边缘笔直的线条和上面清晰匀称的图形。
刘胡子伸手细细摸索,老半天之后问:“三天”
“对,三天。”孙博然一听就知道他问的是什么,非常肯定地说。
“他是打的小样还是画的图”刘胡子又问。
“我没有看,刻意回避了一下。”孙博然说。
“哦他就是那个……”孙博然有些惊讶,转头看他。
“对。”孙博然说。
他这次回来,专门跟师父说过全分法的事情,两人在这件事上有意见分歧,还大大小小吵了好几次架。要不是真的感情深厚,孙博然要么被赶出家门,要么自己拂袖而去,早就没法在这里住了。
现在提起这事,他都还有点小心翼翼。
但这次,刘胡子一改之前的态度,脸上并没有不悦,而是再次皱起了眉,陷入了深思。
“果然是他。这线条很精准啊,思路跟他之前是一贯的。”过了一会儿,刘胡子说。
“是,非常少见。”孙博然点头。
“倒是考试的好材料,也算是——”刘胡子抬头看了徒弟一眼,冷哼一声,“投合了你的喜好。”
“是投合了大势所趋。”孙博然摇了摇头,强调道。
“反正我这种老骨头就跟不上潮流,就该入土了。”刘胡子突然开始赌气。
“师父你又来了,我明明不是这个意思。”孙博然无奈。
刘胡子又重重哼了一声,却在继续看手上的东西。
看着看着,他突然站起来,回到躺椅旁边,把那套迷你家具也拿了过来。
“的确很准啊……”刘胡子一边看,一边自言自语地感叹,“做得准,想得也准。”
前者考的是基本功,是手艺;后者就是思路了。这也是刘胡子之前问孙博然那句话的主要原因。
一个学徒,尤其是来考徒工试的学徒,基本功好是常规操作,但这种思路就太少见了。
刘胡子第一眼看见它的时候就有感觉,因此大骂匠气——很多时候,结构过于精准就会失去一次灵气。但是他也能明白,对于孙博然以及这个朝廷想要的东西来说,这是多么难能可贵的东西,尤其拥有它的还是一个货真价实的少年。
少年人,拥有无限的可能与未来,以后的他会变成什么样子,谁也想像不到。
“动心了”刘胡子沉默良久,抬头看向自己的徒弟。
知徒莫若师,孙博然专门把这箱子扛回来给他看,他就大概明白他想做什么了。
“嗯,的确是。”孙博然坦然点头,“我六十八了,无儿无女,一个徒弟也没收过。师父你过了还有我送终,我死了连个摔盆的都没有,想想还是挺坷碜的。”
“你滚蛋!老子身子骨好着呢,谁给谁送终还说不准呢!”刘胡子气得骂他,又说,“放这么多屁,还不是你自己太挑!”
“是我太挑……”
孙博然年轻时一种风格,年老时一种风格,两种风格差别实在太大,收什么样的徒弟,教什么样的东西,本来就是比较困难的事。
再加上他去了京城之后,周围环境变得非常复杂,这种条件下想找个合意的徒弟更难了。
因此以他的年纪、他在工匠里的地位,竟然一个徒弟也没有,
真的是非常稀罕的事。
现在难得发现了一个这么对他胃口的年轻人,孙博然高兴之余,又有点犹豫。
就像刘胡子一看就大骂匠气一样,这种风格,可是一点也不讨他老师父喜欢的……
“你爱咋样就咋样,我还管得着你不成。”刘胡子看他一眼,嫌弃地说。
“我是真的不想师父你不高兴。”孙博然诚挚地说。
“你……难道还要师父我讨好你不成!”
孙博然语出真心,刘胡子有点感动,想说两句软乎话,但在骂惯了徒弟,真的软不下来,最后还是只能恼羞成怒。
&n
194 思维模式
明月初升,夜风微凉,班门所有弟子全部盘膝坐地,围在许问周围。
许问坐在正中央,吕城有点忐忑不安地问他:“真的可以吗这样不算作弊”
其他人脸上也是类似的表情,眼巴巴地看着许问,又是不安又有些期待。
“让我们回来,已经是很明显的暗示了。我猜其他考生周围现在也都围满人了。”许问环视四周,笑着说,“而且,这也不像你们想的那么容易。”
他跟着就点了吕城的名字,“吕城,你先来试试。你完成你的百宝箱之前,有打算好是做什么吗”
吕城摇头,有点惭愧。
“行,把你做的东西告诉我,我们来看看明天你该怎么说。”许问猜到了,点头说。
箱子全部被收走了,没有实物,只能靠记忆进行描述。
吕城跟许问合作了一个多月,相互之间已经算是有一定的默契和配合了。
他麻利点头,拿起事先准备好的炭笔和一块木板,开始在上面画画。
他自己做的东西,他肯定心里有数,很快就把百宝箱的内部结构画出来了。
画得很清楚,一看就能明白。
许问拿起来看了看,指着一处隔板问他:“这里设计的宽度是多少”
“两寸。”吕城想了想,说。
“那里呢”许问又问。
“三寸五分。”吕城回答。
许问又问了几个地方,吕城一一回答。
最后许问看了他一眼,问道:“这个箱子总共有多长”
“一尺半”吕城隐约觉得有点不对了。
“你把你之前说的数字全部加起来看看呢”许问建议。
吕城迟疑了一下,翻过木板,把自己刚才说的数字一个个记下来,然后把它们相加。
他算得慢吞吞的,有些地方还要掰着手指头数一数,好几次旁边师兄弟先算出来,急不可耐地给他提醒,他这才恍然大悟。
这个过程里,许问就在旁边看着他,面带微笑,一点提醒的意思也没有。
最后算完,吕城恍然大悟。最终加起来的结果
是一尺六寸,足足多了一寸。
显然,他之前估计的数字里有些宽裕的部分,数字不大,累积起来就变得很明显了。
“这……”吕城迅速心虚,为自己辩解,“我做得是没错的,就是记错了。”
“但是你箱子做出来是要装东西的,数据弄错了的话,怎么安排用途”许问反问。
吕城语塞,许问环视其他师兄弟,问道:“你们呢,能记得清楚吗”
一片安静,大家面面相觑,没一个人出声。
过了好一会儿,才有一个人颤巍巍地举起了手,道:“我记得。不过我在做之前就想好要做什么了。”
一群人迅速看他,吕城跟旧木场这些弟子很熟,直接问:“罗梢,我刚想到一个问题——你怎么知道你要做的东西的尺寸的又怎么把它跟箱子里的格子尺寸对上的”
“我跟许师弟一样,我也做的木工箱,比着做的。不过没许师弟的做得那么细致,只能装一部分工具。”罗梢摸了摸脑袋,老实承认。
“哦……这是挺取巧了。”吕城说,说完觉得不对,急忙看了许问一眼。
“你说得对,这的确是一种取巧的办法。假如我没有后面动线设计的那部分内容的话,第三项评分肯定是比魏斗下他们要低的。魏斗下他们真的很厉害了,大工坊的底蕴比我们想象中的要深得多。”许问感叹着说。
他的目光从师兄弟们脸上扫过,认真地说,“我相信,这就是考官们放心让我们回来的主要原因。”
这个时代的工匠,其实算是对数字和数据最敏感的一群人了。
但是大部分时候,这些东西对他们来说只是一种感觉,是经验与手感的累积。它们并不足以形成系统的理论,甚至很多师父也只是让徒弟多练,
198 奇迹?
魏斗下不动声色,却悄悄地离蔡看山远了一点。
蔡看山好像没留意到,又向魏斗下走近了一步,附耳小声道:“你看,孙大人的表情……啊,又开始了。”
其实魏斗下刚才已经看见了。
蔡看山说得没错,得知于水县罗梢低位逆袭的时候,全场都在惊讶,孙博然却毫无讶色,而是带着一点深思地看向了许问。
这让魏斗下也不由得看向了同样的方向,主考官大人这是什么意思他觉得这个成绩跟许问也有关系
好巧不巧,接下来的第二个百宝箱看上去也非常精巧完整。
果不其然,云远际迅速报出了它的分数:“第一项五十分,第二项四十五分,总九十五分。”
跟着出现的是百宝箱的考生序号,“甲字二百一十一号。”
二百一十一
这个序号有点奇怪啊
考生们首先意识到的是这个序号实在太靠后了,接着一起意识到了另一件事。
桐和七县,每县三十人,桐和府试的总参考人数就是二百一十人,这个是决定参考之前就人人知道的事情。
总数二百一十,这个二百一十一是怎么多出来的
有些人还没有反应过来,有些人则瞬间就明白了。
“哪县今年的物首也直接二试了”魏斗下喃喃道。
“哦,这个我听说了,是桐和县试的物首。”蔡看山说。
“哪县的”魏斗下并不想跟他说话,但忍了忍,还是忍不住问。
桐和是桐和府的府城,本身只设考场,没有考区。也就是说,这里所有的考生都是下面七县来的,属地也是七县,只是在这里考试而已。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