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朔明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特别白

    “为大都护贺”

    张坚头个跳了出来,举着酒杯道,然后帐里的众人,包括素囊查干巴拉们都是高举酒杯朝高进齐声道,“为大都护贺”

    “为我朔方贺”

    高进举杯还礼,饮下杯中酒后道,“此战大胜,各营都要将功劳统计好,待回到朔方城再论功行赏。”

    “素囊大汗,今后土蛮部便由你来做主,我没别的要求,袄尔都司各部如何做的,你们土蛮部也照做就是,你们的牲口、硝土、土碱、羊毛和皮货,我全都按市价收购。”

    “你们蒙古人的规矩,我不会破坏,但还是那句话,你们不能阻拦那些来我朔方都护府投军的勇士。”

    当初立朔方部,高进喊着类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话来鼓动那些底层牧民,但是现在他却需要素囊、查干巴拉还有娜仁托娅这样的蒙古贵种来帮他稳定草原的局面,用温和的手段来达成他的目的。

    “小王谨遵大都护的教诲。”

    素囊恭顺地说道,而帐中的各部台吉们都是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在他们心里面,大都护不但如天神般不可战胜,也有着长生天般的仁慈。

    这场庆功宴很快便结束了,众将和底下的士卒一样,只能饮酒三杯以示庆贺,这是高进定下的规矩,哪怕嗜酒如杨大眼和王斗也只能硬生生忍住这酒瘾,等待回到朔方城后才痛痛快快地胜饮一场。

    归化城内,白日战场上侥幸逃脱的数千败兵,本来差点将这座城市化作废墟,但是当他们身后追击而至的朔方铁骑在城墙下告诉他们若是敢损毁归化城内一草一木,那位高大都护将会把他们杀光时,那些败军里的首领台吉们都约束了手下。

    没人想死,他们现在只想用归化城体面地投降,于是归化城里那些商号都侥幸逃过一劫。

    大明朝从来不缺胆大的商人,归化城里那些常驻的商号,加起来也有千把人,蒙汉混杂。

    范家商号里,墙头上的丁修看着那些退走的鞑子败兵,饶是他武艺再高强,这时候也不由有些害怕,他再能打,也是干不过那起码两百多号人的鞑子败兵的。

    “没想到那位高大都护威名如斯,竟然能震住这些鞑子的败兵。”

    院子里,同样提了刀的掌柜忍不住喃喃自语道,脸上满是后怕的神情。

    丁修觉得这掌柜说得就是废话,要不是他懒散惯了,受不得军中约束,他还真想去朔方军里谋个前程。不过自己已经混进了这范家商号塞外行商的商队,也算是完成了那死人脸的交代,今后想来也差不到哪儿去。

    翌日清晨,对于城内诸多商号拿着刀枪守了自家货栈一夜的掌柜和伙计们来说,当知道城中土蛮部的败兵们打开城门投降后,他们才如释重负地松了口气。

    归化城是做贸易之城,换谁做主人,商人们不会在意,他们在意的是安全和秩序。

    自从上上代土蛮部大汗扯力克死后,归化城就动荡不安,土蛮部为了汗位归属的内讧持续了四年多,不过如今那些在城中坚持至今的商人们看到了彻底终结这动荡不安的希望。

    毫无疑问,那位朔方大都护将彻底平定蒙古右翼,尤其是当这位大都护带着那支白马骑入城时,随军携带的那杆土蛮部黑色苏鲁锭上悬着的两颗人头更是叫城中人人明白今后这座城市究竟谁说了算。

    在城中的顺义王府,高进并没有找到那颗朝廷的顺义王金印,不过对他来说也无所谓,“回头在城里找个匠人给素囊打颗金印。”

    “是,二哥。”

    陈升点了点头,对于朝廷,他们可没有什么敬畏之心,这草原上的基业都是二哥和他们搏命一刀一枪打出来的,朝廷算个鸟。

    所谓的顺义王府,在高进眼里还及不上府谷县那位举人在城外的庄园府邸来的华美精致,于是高进很快便失去了兴趣,自是将这座王府原封不动地转交给了随后进城的素囊。

    “发财了,发财了。”

    升起的日头下,从归化城里倾巢而出的商人们几乎都笑得眯起了眼,那位大都护才是真正的财神爷,五千匹或死或伤的战马,这处理好了得值多少银钱,更别说这位大都护手上起码还有三四万匹好马,这指缝里随便漏点出来就够他们赚个盆满钵满。

    来到被朔方军的士兵把守的尸首如山堆积般的战场,那些商人们哪管那些无头尸体看着寒碜不寒碜,只是领着手下的伙计们如狼似虎地扑向尸堆,朔方军瞧不上的那些破烂皮甲皮袄和甲胄,在他们眼里都能变成银钱,而死去的战马则被去毛剥皮剜肉剔骨,没有丝毫浪费。

    归化城的商人们就像是蝗群般将战死的土蛮部骑兵吞噬得干干净净,而他们也向高进缴纳了打扫战场应交的好处。

    李老根神气活现地看着面前那一大堆的掌柜,高声道,“想买马可以,但是需得加入我朔方商会,守咱们朔方商会的规矩。”

    能在归化城里开分号的商号,都是有些实力,不过眼下那些掌柜谁都清楚今后这河套是那位朔方大都护说了算,他们自然晓得该何去何从。

    “二哥,何必给这些商人这么多好处,这些缴获的马匹,咱们又不是吃不下。”

    陈升皱着眉头,这些口外商既贪婪又凶狠,虽说他们把战场打扫得极为干净,省去了他们不少手脚,可在他看来也没必要把近万匹马交给这些口外商去贩卖,如今二哥已是朔方大都护,这马市贸易他们自然也做得,整个延绥镇治下,谁敢跟他们炸刺。

    “阿升,你要记得,咱们还没强到能吃独食的地步,更何况这些口外商也有能利用的地方。”

    高进拍了拍陈升肩膀,眼下朔方都护府的根基总算稳固下来,接下来他要回神木县,这朔方都护府得有人坐镇,陈升便是最好的人选。

    “二哥,是说那银票”

    陈升知道二哥在神木县的时候,让匠人们做出了类似宝钞,但是名为银票的东西,打算用在草原上。

    “这草原上向来是以物易物的贸易居多,银票这东西不能贸然在关内使用,但是用在这儿刚刚好。”

    高进看着脚下的归化城,口中说道,他要在草原上推行银票来取代少部分的金银流通和大规模的以物易物,只要这件事情被他做成,这草原才称得上被他牢牢控制。




第三百八十二章 大都护
    土蛮部大败的消息震动草原,随着那些口外商返回关墙内外还有往辽东方向行商,朔方都护府真正建立起了震慑蒙古诸部的威名。

    察哈尔部新建的王城察罕浩特,大汗的王庭内,炒花看着王座上的林丹巴图鲁,苍老的脸上有几分担忧,他是内喀尔喀部的盟主,虽说他支持这位年轻的大汗,可是谁能想到明国又出了个堪比戚李的猛人。

    自从达延汗小王子一统蒙古,以孛儿只斤氏的血统分封诸子,立了蒙古左右翼六万户后,大元还是头回虚弱至此,右翼三万户,本来以土默特部最为强悍,当年俺答汗更是差点要篡位做蒙古大汗的主。

    可是如今右翼三万户,鄂尔多斯部被朔方都护府征服,土默特部五万大军战败,那位高大都护立了素囊做土默特部大汗,而剩下的永谢布更是干脆直接遣派使者去朔方都护府讨封了,说得难听点,曾经压得左翼三万户喘不过气来的右翼三万户就那么崩掉了。

    炒花是经历过戚继光、李成梁时代的老人,可即便是戚继光和李成梁这样当初曾经威名赫赫的名将也从未像现在那个年轻的朔方大都护那般让他感到恐惧。

    达延汗、俺答汗的时代过去后,蒙古便再没有真正的天骄人物,哪怕是眼前这位十三岁继位,隐忍十年后生聚力量总算重新建立起蒙古大汗的威严,让各部恢复朝贡的年轻大汗也不能让炒花觉得他们左翼三万户如今能和那位朔方大都护对抗。

    “大汗,如今还是向大明示好为宜。”

    两年前,在林丹的努力下,左翼三万户联合出兵,大掠广宁等地,俘虏了不少明国百姓,林丹的本意是要逼迫明国像对待土默特部那般,给与他通关互市的贸易特权,但是明国朝廷始终不曾答应。

    炒花原本是支持林丹的,可是现在察罕浩特建成,那些掳掠来的明国百姓也没了用处,正好放归明国,至于原本利用后金逼迫明国朝廷答应封贡互市,自然也行不通。

    林丹沉默着,没有说话,他即位的时候,只是个十三岁的孩子,就连察哈尔本部的那些台吉们都没把他放在眼里,他忍了整整十年,磨炼自己的武艺马术,招揽部落中年轻不得志的台吉和勇士,才终于在三年前重新夺回了属于自己这个蒙古大汗应有的权力。

    本以为自己能大展雄图,恢复大元往日的光荣,可是本该日薄西山的明国却又偏偏出了个这般的厉害人物,怎么不叫林丹愤懑至极。

    “太师,难道就不能打一仗,土默特、永谢布、鄂尔多斯诸部就甘愿做那个朔方大都护的狗么”

    为了拉拢炒花这位内喀尔喀部的盟主,林丹封他做了太师帮他处理政务,虽说政令不出左翼三万户,可是也让他看到了重建了当年五大臣的辅臣制度。

    炒花看着不甘心的年轻大汗,最后还是摇头道,“咱们能拿得出手的军队不会比土默特部的五万大军多多少,而且一旦我们和那位朔方大都护动兵,大同等地的明军不会视而不见。”

    林丹的面色难看,虽说大同广宁等地的明军不能打,可如果他真地起大兵对付那位朔方大都护,那些明军肯定会出关占便宜。

    打又打不得,还得向明国低头,这让以复兴大元为己任的林丹心中憋屈至极,“太师,难不成咱们真要和明国乞和,大不了本汗就和那建州老奴”

    “大汗,你是大元正统,是蒙古大汗,怎么能自降身份和那建州老奴联手。”

    炒花看着起了和建州女真联手心思的林丹,沉下脸说道,大明好歹是中国正朔,当年也是承认大元正统地位的,那些建州女真不过是群不识礼数的野人,怎么能和他们还有大明相提并论。

    这位年轻大汗要是真的选择和建州女真联手,到时候左翼三万户里那些和建州女真接壤的部落都要和王帐汗庭离心离德。

    “既然如此,和大明议和的事情,便交给太师了。”

    送走炒花,林丹拔出了自己的弯刀,将桌案砍成了碎片,直吓得四周的侍卫们连大气都不敢出一声。

    骆驼城里,总兵府的大门都快要被踏破了,杜弘域自然晓得那些将门是为何而来,他也是没想到高进居然给土蛮部换了个大汗,这报捷的密信都到了他的案头,然后便是那五千颗真鞑首级,如今腌好了就囤在了朔方城,不日运回河口堡。

    眼下那些将门只是隐约得了消息,不过小高还是一如既往地没把功劳放在心上,这五千颗真鞑首级仍旧是愿意给他处置,只不过密信里小高也说了他的主意,这叫杜弘域放在了心上。

    高进让麾下夜不收亲自送来的密信就摆在书桌上,总兵府里真正能让杜弘域放心商讨大事的,除了自家父亲外便再没他人。

    杜文焕读完那封密信后,不禁感叹起来,“小高倒是想得周全,你们新立大功,确实不适合在这个时候再招人嫉妒。”

    “父亲觉得小高说得在理”

    杜弘域看向父亲,他也知道小高说得对,可是这样的大功,如果不分润些给骆驼城里那些将门,他怕到时候会闹将起来。

    “自然在理,你刚得了爵位,小高斩首五千,给土蛮部换了大汗,真要让朝廷论功,左右不过是金银赏赐,想要再进一步,哪有那么简单,小高年轻资历浅,要升官更不容易。”

    杜文焕看得通透,当今那位皇爷最是贪财不过,再加上朝廷的漂没,小高这次的大功上报朝廷,最是划不来的,倒不如把这五千真鞑首级当做筹码换取更大的好处。

    “广宁总兵李光荣那儿,为父还有些交情,这五千真鞑首级,他和李家倒是能吃下来。”

    杜弘域没想到父亲居然打算把这五千真鞑首级拿去辽东做人情,不过那位广宁总兵确实是个不错的人选,一来他是骆驼城出身,二来眼下朝廷边患最重的还是辽东,那建州老奴能成事,还不是漠北蒙古侵扰不休。

    “一切便由父亲做主。”

    杜弘域没想太多,说起来骆驼城那行将门让他不胜其扰,这五千真鞑首级真送去辽东做人情倒也省了不少麻烦,“不过父亲,总不能叫小高吃亏,这五千真鞑首级至少得拿个十万两白银出来。”

    “那是自然,这人情咱们拿了,这钱财上就不能亏了小高。”

    杜文焕点头道,李光荣只是个牵线搭桥的,到最后出钱的还是辽东李家,这几年李家的日子可不好过,这五千真鞑首级足以叫李家稳住局面,又岂是区区十万两能相提并论的,到最后李家欠下的这份人情才是最重的。

    “那我修书于小高,让他且将那五千颗真鞑首级放在关外,等辽东那边回信再说。”

    “城中那些将门,且不要理会他们,对他们就要如同熬鹰,万不能叫他们吃饱了,那可就驱使不动了。”

    “孩儿知道。”

    杜弘域沉声答道,这大半年时间里,他将杜家原有的部曲家丁解散大半,重新征募家丁不说,对于那些投效的将门,则是不冷不热地相待,只要小高在他门下,他就不怕这些将门自恃能打。

    十日后,朔方城中,高进接到了骆驼城来的密信,知道杜弘域竟是和辽东李家那边联系来处置那五千颗真鞑首级,倒是叫他有些意外。

    本来高进是觉得他和杜弘域就是拿下这份功劳也没什么好处,不如拿来从骆驼城那些将门手里换取大笔的金银,既然杜弘域能笃定辽东李家愿意出这笔钱,他也无所谓卖于谁。

    “二哥,瓦剌部的使者到了。”

    明堂外,陈升大步走了进来,自从大胜土蛮部后,随着消息的扩散后,青海河西都有蒙古各部的使者前来朔方城拜见二哥。

    “带他们来见我。”

    蒙古和瓦剌是死敌,当年达延汗一统东蒙古,立了左右翼六万户后,直接就把瓦剌给踢出了蒙古。从那以后蒙古左右翼六万户,不管谁强谁弱,只要和瓦剌接壤,就是往死里打。

    如今瓦剌的地盘主要在漠北和西域,以和硕特、准噶尔最强,高进能羁縻右翼三万户,除了朔方都护府足够强大,也和他愿意开榷市和蒙古做生意有关。

    达延汗和俺答汗两代雄主,让东蒙古一直都压着瓦剌打,把他们赶到了苦寒偏僻之地,瓦剌始终都想着东归,眼下朔方都护府就叫他们看到了希望。

    很快瓦剌的使者便到了高进跟前,那十来个矮壮的和硕特和准噶尔的使者及武士们见到高进后,都是跪在了地上,恭敬道,“拜见大都护,大都护万胜。”

    “起来吧”

    那瓦剌部的使者起来后,在高进询问下,方自战战兢兢地说出了他们的来意,是想请他这位朔方大都护派遣商队前往瓦剌做生意。

    因为和东蒙古关系恶劣,瓦剌人并不敢来朔方城贸易,因为他们路上就会被东蒙古给抢了。

    “我瓦剌各部愿奉大都护为主,只愿大都护的恩泽能惠及我瓦剌人。”

    瓦剌使者是个肥壮的中年人,但是汉话说得很流利,他说话时脸上的神情诚恳,身后那些满脸横肉的武士也是毕恭毕敬。

    朔方城外,那露天摆放的五千土蛮部鞑子首级,叫这些凶悍的瓦剌武士都是彻底敬畏于面前这位朔方大都护,而且他们这一路过来,可是亲眼看到东蒙古各部对于朔方大都护的敬畏。
1...194195196197198...23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