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兴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硕鼠就是我
锋利的虎切直接砍在完颜禧的肩膀上,“啊!”鞑子发出一声凄厉的惨叫,他的整个左臂被徐世杨完整的卸了下来!
取得巨大优势的徐世杨毫不客气,挥舞倭刀横切追击,完颜禧困兽犹斗,紧咬牙关用腰刀格挡。
当的一声脆响,必杀的一击居然被挡住,不过徐世杨毫不气馁,挥舞倭刀仅仅追杀,这一次他双手握持,用力十足,不过居然又被完颜禧挡住了!
激烈的兵刃对撞中,双方的兵刃都碰出几个缺口,两人都在拼命嚎叫,用尽全身力气厮杀,那完颜禧居然在失去了一只手臂的情况下还能跟徐世杨僵持!
不过此时,徐世杨胜局已定。
跟着完颜禧冲过来的另外两人被五个神机兵用刺刀抵住,五个人组成的小阵同时直刺上中下三路,其中一个人瞬间被刺倒,另一个只能胡乱挥舞腰刀格挡。
最后一个冲到近前的鞑子被甘雄挡住,双方打得不可开交,难分难解。
完颜禧的手下不是已经被打死,就是被挡住,他只能拖着重伤的残躯跟身材高大的徐世杨拼命,若是没有人支援,哪怕他每次都能挡住徐世杨的进攻,左臂处巨大的伤口也能让他流血而亡。
&nb
第194章 没事了
此时,都亭驿主楼已经烧成一团巨大的火炬。
几个不敢从楼上跳下来的金国汉官在烈焰中凄厉的嚎叫着,为这场突如其来的杀戮做最后的注脚。
新军士兵把能找到的鞑子尸体全都堆成一个小小的尸丘,最后把术虎高琪那血肉模糊的脑袋放在小丘顶端。
由于大部分鞑子都被第一波万人敌炸死,随后引起的火灾,也阻止了新军士兵寻找他们尸体的行动,因此这座小小的京观实际只有十几具尸体。
这让徐世杨略有些遗憾,于是他又剪下某个鞑子的鞭子,沾着他们的血在金枪班居住的外围建筑上写下一行大字:
杀人者,莒州徐世杨!
从班定远降级成武松,让人略有些不爽。
哚哚哚
徐世杨有些坏心眼的敲敲金枪班的房门:
“我们要走了,你们等会出来救救火,别烧到别处去哈。”
……
文季带着50多个青皮打手直奔都亭驿而去。
其实他一开始集结了一百多人,不过一听说是要去打鞑子,大约一半的人在半路上溜了。
这让文季非常恼火,毕竟这些人平日跟他称兄道弟,他也从不吝啬钱财,请他们吃肉喝酒,结果真到了用得上的时候,他们居然就要溜号!
这种场面,让文季想起以前……,嗯,具体来说,是十五年前,文家跟随朝廷,狼狈逃亡江南的那个时候。
一路上,女真鞑子对皇帝的仪仗穷追不舍,而护卫的禁军士兵不断四散逃亡——就像现在一样。
最后,是文季的大哥代替皇帝下定决心,自己率领十几个真正忠心耿耿的士兵和文家自己的下人,带着皇帝仪仗转头上了一座小山。
鞑子的注意力被吸引走了,老皇帝和当时还是太子的建兴皇帝因此而脱险,但文季的大哥……
他的大哥是在两年后,金周第一次和谈结束之后回到文家的——只有一个风干的头颅。
文季永远忘不了自己的大哥毅然决然带着皇帝仪仗转向必死之地时的背影。
刚才在小樊楼,当知道徐世杨提前离开是要去都亭驿跟鞑子决战,恍惚间,他突然觉得徐世杨离去的背影与自己的大哥重叠了。
“大哥,等着我,我来帮你了!”
一路上,文季不断自言自语,这既是给自己打气,也是强化自己曾经深埋在心底,但从未消散一丝一毫的,对鞑子的仇恨。
“什么人出来!”
突然,跟在文季身边的一个打手站住脚步,顺便拉了文季一把,把这位文家少爷拉到自己身后。
这位打手是队伍中走的最坚定的人之一,同时也是功夫最好,文季最器重的人。
现在看来,至少这反应速度还算对得起文季之前的付出。
前方黑暗的巷道中渐渐显露出一个高大的身影,这人穿着类似士子的青衫,但浑身上下被血染得通红,即使隔着十几步远,这边仍能闻到令人作呕的血腥味。
那人脚步不停,冷冷笑着向这边径直走来,他的身后,十几个全副武装的人从夜幕中钻出。
这些人浑身上下都散发着浓重的杀意,脸上似乎还挂着冷笑,如同一群刚刚从十八层地狱中爬出来的恶鬼!
“你们是何人!站在那里!不准过来!”
领头的打手拿一根长棍横挡在身前,厉声喊道:
“再过来我可就不客气了!”
这时,文季从打手身后凑出半个脑袋,疑惑的问:“前面可是世杨兄弟”
听到这话,恶鬼队伍停住了。
“文季兄”
来者正是徐世杨。
他还以为第一个来迎接自己的,应该是临安府的捕快或官军,没想到居然是文季。
而起看他那样子,是凑一帮乌合之众过来帮自己的吧
&nbs
第195章 文相公的决定
听到徐世杨的话,有个打手用细如蚊呐一般的声音问道:“都亭驿那边……,是你放的火”
“啊,我不是故意的。”徐世杨友善的笑着回答:“我的目的不是放火,那只是个意外。”
你的目的是杀人吧!那可比放火更要命啊!
对面二十几个青皮打手无声的呐喊着,只是没有一个人敢于说出口。
“行了,文兄,让你这些朋友们都回家吧。”
徐世杨乐呵呵的说:
“咱们也先回府上去,我估计文相公和文仲兄都等急了。”
这就够了,现在,眼前这这些人都知道徐世杨今夜做了什么。
即使金枪班士兵把徐世杨的所作所为掩盖下去(这很难很难),青皮也会不自觉的帮他吹嘘杀光鞑子使节的骄人战绩。
徐世杨估计,用不了多久,他在江南应该就能声名鹊起了。
对徐世杨来说,这也可以算是一个巨大的收获!
……
文府。
今天对许多人来说,注定是个不眠之夜。
文相公相公的书房中,文介甫本人安静的坐在一张太师椅上,闭目养神。
他身边汇聚着文仲、文书、徐世柳以及章明义和刚刚赶到的翁书平。
这些人中,除了徐世柳一直优哉游哉的品茶,其他人都显得有些坐立不安。
“文相公,这是大事,您得管管啊!”
最早过来通报的章明义最先忍不住哀声劝道:
“今夜不管徐世杨是胜是败,对我们的大业都没好处!”
“那样不听话的武夫,败了更好一点!”翁书平没好气的补充道。
“呵呵,翁舍人,我三哥败了更好”徐世柳放下茶杯,冷笑道:“你是怕胜了就能衬托你的无能吧”
“你说什么你敢做说一遍!”
“无能之辈!”徐世柳真的重复了一遍:“不思进取,只晓得偏安江南,别人去杀鞑子,你就在背后拖后腿,只为了你那点面子,你跟主和派那些奸贼有什么区别”
“你!”
“够了!”
文仲一声爆喝,阻止了两人接下来的争吵。
随后,他又转头对徐世柳说道:
“世柳,你这样等于把我们也都骂进去了!”
‘我本来就是想把你们都骂进去。’
当然,这话并未说出口,毕竟现在开始,他本人也算是跟眼前这些主战派在同一条战线上了。
“那是我的亲哥哥。”徐世柳认真的对文仲说道:“即使我哥哥真的做错了,翁舍人也不应该在我面前说他的不是。”
这就是儒家所谓的亲亲相隐,大义所在,既然大家都是读书人,那这就是最正的正论。
“何况,我不认为我三哥做的不对!”
“世柳兄弟,你是知道我的!”章明义无奈的苦笑道:“我跟世杨兄弟的关系还算不错,今天我们还一起在樊楼喝酒来着!”
“可我觉得世杨真的不该这么做啊!”
“若是他赢了,皇上他……,哎,皇上一定会为了平息鞑子的怒火,主动做出更多退让的!”
“若是世杨输了,我方就是失去一大将!胜败都不好,那为什么要打这一仗”
“父亲,孩儿也是这样想的。”文仲站起来,对依旧闭着眼睛一言不发的文相公说道:“我们应该阻止徐世杨暴走。”
“杀鞑子可以鼓舞民心士气。”徐世柳也站起来,对文相公鞠躬到底:“还请老师明鉴,我们就是因为退得太多,想的太多,才会造成如今的局面。”
“阻止世杨这种话,就不必再说了。”文相公睁开眼睛,扫视全场一拳,然后一字一顿的说:“到了现在,无论胜败,那边都应该打完了,我们那什么去阻止”
“你们都稍安勿躁,老夫估计,用不
第196章 开始变了
说起来,一位皇帝在位十三年其实并不是什么问题,一位皇子当十三年太子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毕竟不是三十年太子,况且另一个时空还有等了六十年都没等到王位的可怜孩子呢。
只是在场的众人都不会误会文相公话中的意——他已经对建兴皇帝失望透了。
果然。
说出那些大逆不道的话之后,文介甫的语气变得愈发坚定。
“若是皇上一意孤行……”
“尹伊霍光之事,臣能为之!”
几个年轻的主战派官员都不在说话了。
自己这一派的领袖已经下定决心,作为骨干成员,他们现在不应该再为别的事分心。
尹伊霍光之事毕竟不是那么好做的。
成功了他们就是社稷功臣,一步跨进政事堂,进入宰执行列都不是梦想。
若是失败了……。
呃,其实失败了也没啥,大周还没有开过杀文臣的先河,最多不过是流放岭南。
虽然岭南的气候对体弱的文人来说是一大杀手,不过只要不死,总是有复起的机会!
毕竟,越年轻的皇子,对金人的恐惧心理就越淡。
那些南迁之后才出生的皇子,只听父辈口耳相传,都很难理解金人的威胁,却能感受到收金人欺压的耻辱——他们是主战派天然的政治盟友。
既然如此,为什么不试一下
反正主战派的目标不是更替赵氏皇族。
“今天就这样,各自去准备吧。”
文相公一挥手:
“老夫也要去睡一会,人老了,不比你们年轻人能熬夜。”
“父亲,徐世杨毕竟是杀了人,两国交兵还不斩来使呢,他这可不是去人市杀几个人伢!若是临安府找上门来,如何应对”文仲问了最后一个问题。
“等包龙图找上门来再说。”
文相公满不在乎的说道:
“他这个人虽然在老夫与秦相之间不偏不倚,可也最喜欢听民间的声音,他会给老夫留出世杨留出时间的。”
“明日一早,请世杨他们吃过早饭,就直接回江北去吧,世柳的拜师宴他是没机会参加了,只要早点离开,包龙图也不会为难他的。”
“是,明日一早我就提醒他。”文仲很快答应下来。
他确实觉得,徐世杨早点离开是件好事,否则指不定这家伙还会去杀什么人呢。
……
“世柳,你这位兄长的脾气太暴了,不像我等同路人。”
众人走后,文相公留下徐世柳,幽幽的开口问道:
“若是将来他野心膨胀……,你有办法制住他吗”
“老师,家兄确实暴躁,不过这正是他之所以无法成功的缺点——因为他武人,无法收天下士子之心。”
徐世柳笑着回答:
“若是老师担心他之后做些什么……,老师,学生说句实话,大周中兴的关键不在于别人做什么,而在于我们这些君子做什么。”
“若是吾等君子各自奋起,我三哥一个武夫又能做些什么”
“若是吾等不能……,有没有徐世杨又有何区别”
“奋起啊……”文相公感慨的长叹了一声。
“是,奋起,若是一切顺利,明年老师再次入相,学生想重整军备!”
“自古主持变革者都没有什么好下场,那商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