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兴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硕鼠就是我
以新编戏曲和政府公文相结合的方式,对广大目不识丁的农民宣传抵抗鞑子入侵的重要性,并鼓动大家配合全民大生产。
这个时候,徐世杨的宣传队伍还处在很幼稚的阶段,宣传手法也很原始,抓不住重点,大概率会被农民当做新的戏曲,看一看,乐呵乐呵也就忘了,估计能起到的作用很小。
但这毕竟是一次很好的锻炼机会,徐世杨认为自己可以期待宣传队伍的不断进步,并且有朝一日成为他手上一只强大的隐性力量。
而且,无论如何,宣传队总能在民众心中埋下一个种子,生根发芽之前,大家不知道种子的力量,甚至察觉不到它的存在,但只要精心照顾,种子总会开花结果的!
除了开始尝试宣传战之外,徐世杨也拿出了很多切实的手段,帮助农业生产。
首先是统一耕种:
不限田界,不限户籍,农业公司和已经做到编户齐民的人家,今年所有土地一律不分彼此,由地方政府方面统筹安排男女丁壮负责耕种和播种,以节约单人独户往来与小块田地之间所浪费的大量时间。
其
第254章 帮助
有了充足的补给,后方的春耕工作也有人负责,前线工地的热情自然非常高涨,徐世杨要求的西岸五道防线建设速度很快,预计可以在2到3个月内完成。
前方的工程和后方的耕种都需要大量铁质工具,再加上一个吃钢铁的大户军工厂,青州那规模平平的钢铁厂任务非常重。
考虑到工事和农业的重要性,徐世杨不得不下令军工厂暂停生产武器——火枪的储备足以补充神机兵,一半禁军回江南后,还能留下两千套铠甲和冷兵器,用来补充选锋和陷阵都足够,至于参战的民兵,全部用铁头长枪和伐木斧凑合,这样看起来,武器装备上已经没有缺口,军工厂停产一段时间也不至于引发太大问题。
因此,这段时间钢铁厂的产出全部用来生产农具——包括军工厂也开始转产锄头、铁锨等工具。
从二月开始,全面转产的青州每月能生产5000件锄头、铁锨、镰刀、斧头等工具。
其中一半直接供应给前线工程,剩下的一半以交给农业公司,由银行给农户发放贷款,以租赁的形势投入到农业生产中。
即使一切都准备妥当,徐世杨也不能保证农业生产所得能够与去年持平,因此他希望能够从外部补充一些物资。
青州今年打算拿出二十万匹绢和五十万贯钱(全部来自岁币),在江南或登来地区海对面的高丽半岛进行一**规模采购。
江南采购的物资以粮食和铁器为主,只是那边如今也在打仗,因此这些战略物资的价格都有所上涨,徐世杨要采购只能从当地囤积居奇的豪商那里采购,自然还要被中间商割上一刀。
但钱放在手中花不出去,只能算是废品,只有能买来物资,进入流通,钱才算得上真正有用。
现在这种战时体制下,就算高价货,只要能够买到,就不算亏本。
在高丽的采购,以马匹和硝石为主,辅助以少量粮食。
高丽是海东大国,虽然被女真人揍得厉害,以至于向金国称臣纳贡,但他们依旧牢牢控制着鸭绿江对岸的高丽半岛地区。
高丽自身的马政有一定水准(甚至可以说马匹供应方面比大周还强一点),再加上靠近辽东,可以私下里做些转口买卖,因此有能力为青州提供马匹和大牲畜。
控制登莱,徐世杨没有能力做这种跨海贸易,但现在不同了,从登州出海,三天之内就能到达高丽,若是关系熟了,十天一个来回毫无问题。
徐世杨希望高丽来的马匹能在青州自己的马政走上正轨之前,支撑起他那支小小的骑兵队伍。
青州的海上运力有限,徐世杨打算,江南采购的物资,运输工作交给李飞虎执行,高丽方面的货物运输由青州自己负责。
刚好李飞虎、李飞凰两人急切希望与徐世杨商议李氏海盗集团分裂后,两家的合作问题,而徐世杨也很想知道李氏今年还能给青州多少贷款,因此双方迅速选定地点,准备一轮会面。
建兴十四年四月初八,李飞虎、李飞凰乘船到达日照港。
为了表示对这个盟友的重视,徐世杨也提前抵达,双方直接就在日照进行了第一轮会谈。
与上次见面时的意气风发不同,今天的李飞虎显得有些颓废,不仅头上多了不少白发,连面部表情都有些沮丧,给人的感觉就像是一下子老了十岁。
“到底出了什么事李兄怎么变成这样了”徐世杨就忍不住问道。
李飞虎张张嘴,想要说什么,但最后又没能说出口,只是无奈的苦笑一下。
倒是站在一旁的李飞凰很直率的解释道:
“我们的处境已是十分危险,现在只是面目憔悴还算好的,再过一段时间,我们能不能活着都是问题。”
&nb
第255章 方案
“比这还要差。”
“你们需要我怎么帮忙”徐世杨问道。
如果有可能,他当然得帮助李飞虎的小集团,毕竟对方每年还给自己十万贯的财帛,这是一份重要财源。
另外,李飞龙接到的命令中也有干掉自己的部分——朝廷官军或许不敢来江北,但海盗没有这个顾虑,若是自己跟鞑子决战的时候,海盗在背后登陆,那可就要出大问题了。
就算是期望李飞虎李飞凰牵制住李飞龙一段时间,也得想办法帮帮他们。
“现在我们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办法团结另外三位愿意等文相公招安的大柜。”
李飞虎说道:
“大掌柜他们招安之后,可以从正大光明的从江南购买丝绢、茶叶和大黄等货物,转销给帕尔斯、天竺来的客商,以此牟利。”
“而我们几个现在还得走暗地里的渠道,价格高了很多,难以与大掌柜他们竞争。现在我们每天都要亏掉很多本钱,都是拿着以往的积蓄顶着。”
嗯,可以理解,通过控制货物来源和销售渠道击垮竞争对手占据销售市场,很简单但十分实用的招数。
可是这些事,徐世杨又能帮些什么
齐省现在没有高回报率的货物,作为倾销市场也是十分不合格,至于渠道……
嗯,大概李飞虎就是想在渠道上得到一些支持吧
果然。
李飞虎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我在想……,徐兄能不能放开运河”
这一切都是徐世杨切断运河造成的。
现在李飞虎后悔死了——居然拿自己的钱支持徐家切断运河,从而把自己逼上绝路……。
李飞虎的希望是:徐家暂时放开运河,李飞龙在秦相公那里的地位肯定会骤然降低。
“我敢肯定秦相公不是真心想要招安!”
李飞虎认真的说道:
“只是现在形势危机,他不招安大掌柜不行,一旦形势稳定下来,秦相公肯定还是看我们这些海商不顺眼的!”
“我认同李兄的猜测。”
徐世杨毫不犹豫的回答:
“但我不会放开运河!”
李飞虎想的倒是好。
对江南那个暂且把持朝堂的秦老头来说,现在最大的问题其实是如何完成岁币,通过夸大鞑子的压力来保持自身派别的执政权。
一旦皇室和朝廷都确认鞑子的威胁其实没有之前他们宣扬的那么恐怖,主和派的执政基础就会彻底坍塌,他们之前十几年做的那些妥协,将会把主和派彻底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另外,就算大周没有杀过文官,现在主和派下台,民间的舆情恐怕也要出大问题,没了官方庇护,秦相公他们能不能活下去都很难说!
所以,主和派现在其实根本没有退路,他们必须完成岁币,让鞑子保持对大周朝廷的压力,向世人证明自己妥协的正确性!
这也是一种养寇自重。
除了这个,无论是方腊还是李氏海盗集团,对主和派来说都是可以接受到小麻烦。
留着可以,不留也行。
若是能通过别的方式——比如一直被主和派把持的运河完成岁币,那么李氏海盗集团在主和派心中的地位必然下降。
毕竟海运岁币确实有很大风险,而且是李家赚取运输的利益,而漕运岁币的利润和往来贸易一向是主和派家族瓜分的。
可是啊,也是这个原因,徐世杨更加不可能放开运河。
一旦主动放开,哪怕只是很短的时间,哪怕只为了麻痹主和派,这也会成为一种妥协。
江南主战派会因此怀疑徐世杨的坚定性,他也没法对为备战鞑子入侵而辛劳的80多万齐省军民交代。
徐世杨把自己的理由毫无保留的告诉李飞虎,并且再次强调自己的决心:
绝对不跟女真鞑子妥协!一点都不!
听到这个,看起来李飞虎并没有特别失望。
也是,指望徐家放开运河这种事,本来就是不可能的。
第256章 墙头草
“徐兄万不可如此冒失!”李飞虎这才意识到,刚才徐世杨第一个提议是真心话:“大掌柜……”
“那是李兄的大掌柜,不是我的。”
徐世杨笑着打断李飞虎:
“这样吧,李兄若是再见到他,请代为向他传达我的不满:第一,我们当初是有盟约的——口头盟约也是盟约,我达成切断运河的目标,他就应该把辽东贸易收益的两成给我!若是他想毁约不给,那我就自己去拿!”
“第二。”徐世杨收起嬉皮笑脸,严肃的说:“请他看清楚如今的形势!不要像个墙头草一样倒来倒去,见小利而忘义,遇大事儿惜神,这非大丈夫所谓!”
之前,李家招安靠的是贿赂主和派官员。
等徐世杨横空出世,不断失望的李家又通过徐家开始走主和派文相公的门路——这已经算是一次改换门庭了。
等徐家切断运河,主战派为了完成岁币,只能看中掌握海权的李家,于是李飞龙那傻瓜有屁颠屁颠的回过头去跪倒在主和派门下……
这简直是愚不可及。
这不是正好坐实了传统士大夫那种“商人重利轻义”的观点
不论将来主政的是谁,朝堂上那一派能容得下这种反复小人
别说士大夫,就算在徐世杨眼里,这也是李家缺乏明确战略的表现,所谓“五心不定,输个干干净净”,李飞龙现在的表现甚至可以说是丢人现眼了。
“李兄,李飞龙真的很令人失望。”
徐世杨接着说道:
“希望你能坚持本心,不要学你们家大掌柜,一定要看清形势!”
李飞虎低着头,似乎在犹豫着什么。
过了好一会,略显不耐烦的李飞凰推了他一下,这个海盗头子才犹犹豫豫的开口问道:
“徐兄,江南那边……,文相公真的能上台吗”
‘结果这还是个看不清楚形势的傻瓜。’
徐世杨失望的想:
‘还好他知道搞不清楚的事应该多听听别人的意见……’
“在根括以前,我不敢这样说。”
徐世杨耐心的回答:
“但现在,我已经可以明确的告诉你,主和派能不能撑到建兴十五年都不好说了!”
之前,主和派能掌权,完全依赖鞑子无法渡过长江,江南能保证和平,海外贸易的发展又能给江南注入大笔财富,保证江南普通人的生活不至于太糟糕。
和平的日子过惯了,让他们出钱出人去收复几乎荒无人烟的江北,实在是不切实际。
但现在不同了,在蒙兀人的打击下,抢不到足够战利品,自己的产能又十分薄弱的女真人正在快速衰弱。
他们只能通过强行压迫主和派政府,获得更多岁币补充自己,这种做法又逼迫主和派通过根括来满足女真人巨大的胃口,从而引发原本还算稳定的江南社会陷入崩溃边缘。
这种情况下,主和派除了暂时还有皇帝的支持外,他们实际上被整个江南所有阶层所唾弃,成了孤家寡人!
看看现在江南的形势吧!
如果没有根括,方腊那以江湖人为主的义军如何能滚成现在这种几十万兵马的大雪球
如果没有主和派为保护和亲船队强迫五千禁军北上这种事,领兵十五万,原本也算主和派边缘人物(他是宦官,实际上是保皇派,而建兴皇帝支持主和派)的童贯又怎么可能成了中立派
他这是兔死狐悲啊!
透过童贯也能看得出来,死硬主和派高俅率领的六万禁军,真的那么忠于他吗
“江南那边很快就会摊牌了。”
徐世杨认真的说:
“主和派必败无疑。”
第257章 一级战备
李飞虎、李飞凰又在齐省呆了一段时间。
建兴十四年五月初五,他们带着徐世松、仁福公主和铁了心回家的两千禁军士兵踏上了返回江南的旅途。
由于禁军主要指挥官都留在江北,在加上禁军都作为雇佣兵参加过统一齐省的战争,那个时候他们就在徐世松的指挥之下,因此徐世杨很轻松的对这批禁军的结构进行了改造——他堂而皇之的把徐世松任命为这支禁军部队的总指挥,实际上也是把他们纳入主战派麾下,成为给江南主战派的一支援军。
做完这些工作,徐世杨还在思考如何拦截岁币船队的时候,一批流民抵达青州军的防线外围,带来了一个至关重要的情报:关外鞑子正在集结,预计六月左右就会出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