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汉兴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硕鼠就是我

    徐世杨面无表情的一伸手,阻止他们继续说下去,然后示意赵琳把信念完。

    其实剩下的也没什么了,李飞虎现在似乎有些手足无措,他的兄长李飞龙已经倒向主和派的秦相公,估计用不了多久,就能实现招安。

    他自己被公推为投靠主战派文相公一系海盗的首领(不如说是带头人),但自己底下那些大大小小的势力都在鼓动,希望能尽快完成招安,李飞虎的位子根本坐不稳。

    还有贸易问题,失去了扶桑市场,江南又是一片大乱,他这一系人,包括他自己在内,都有些惶惶。

    李飞虎没有办法,在信中写明希望能与徐世杨尽快见上一面,他希望两家能够达成一个更紧密的战略联盟。

    “相对李飞龙,李飞虎的实力确实弱了一些。”

    徐世杨笑道:

    “好吧,他既然这么着急,我可以见见他。”

    “至于文相公和世柳那边如何回复,等我跟节帅商议一下再说吧。”

    “诸位,节帅那边有了结果,我会跟你们通气,但有一点一定要注意,你们是军人,现下最重要的事是顶住鞑子的进攻!”

    徐世杨敲敲桌子上的地图,大声说道:

    “轮休之后,备战就不能再有丝毫放松!下一步各营的任务都要不打折扣的完成!”

    &nb




第247章 援助与否2
    ,

    徐睦河毕竟中过进士,扎扎实实做过大周的官员。

    这种官场上的问题,徐世杨只能连蒙带猜,对徐睦河来说,答案却是相当于直接写在明面上的。

    “文相公真有意思……。”

    得到确切答案之后,徐世杨有些无奈的摇摇头:

    “江北这边还有一场大战,胜负如何犹未可知;恢复中原遥遥无期;他自己身边也还有一大堆乱事没解决,怎么就先想着分化我们”

    原本,徐世杨觉得自己应该是很生气的,但转念一想,其实很没必要——毕竟他确确实实早晚要推翻大周朝廷!

    这反而正好证明了文介甫这人有些预见性,当初能当上宰相,果然不是个简单人物。

    “因为这是文介甫应该做的,他不这样做才是怪事。”

    徐睦河用有些不以为然的语气说道:

    “我们对朝廷来说,等于是个独立势力,青州现在的局面都是我们父子一手开拓出来的,兵将也是我们招募,提拔起来的亲信,跟朝廷几乎没有任何关系。”

    “这种情况下,即使世柳在江南形同质子,肯定也无法消除朝廷的顾虑。文相公要想大用我们家的力量,达成他们主战派的目的,不想方设法施加些影响怎么行”

    “其实,文介甫写这封信,在为父看来根本就没有掩饰他的目的,他也相信为父肯定答应——现在是合则两利吗。”

    徐睦河把文相公的来信一收,很无所谓的说道:

    “既然这就是文相公的要价,那么为父答应了。”

    “所以,现在轮到我们了,这世上没有只得到不付出这么好的事。”

    徐世杨问:“父亲想跟文相公要些东西”

    徐睦河一摆手:“要什么东西文相公应该给些更重要的。”

    “什么”

    “联姻!”徐睦河强调道:“为父要与文家联姻!”

    “……。”徐世杨一阵无语。

    他觉得,这种政治婚姻,成得落在自己头上。

    过了很久,他才再次开口:“嫁还是娶”

    “有嫁有娶。”徐睦河用肯定的语气说道:“把你妹妹嫁到文家去,文家也得嫁过一个嫡亲女郎来给你做正妻!”

    “世杨你之前不要公主,其实是根本想不通,你的情况,正妻不可能跟江南没有关系。”

    除非徐家现在就跟朝廷翻脸,否则,想要朝廷的支持——不管是经济上的还是政治上的,装也得装出一个忠臣的模样来。

    而朝廷对齐省鞭长莫及的情况下,跟朝廷联姻就是最好的政治表态之一。

    当然,还有接受朝廷的监军,以及暗地里的分化政策。

    现在朝廷没有派监军的想法,因为主和派的监军到齐省来就是找死的,主战派则是还没上台,这个时候取得的战功都得分给在台上的主和派一份。

    而徐家已经打算接受分化政策,那么再加上互相联姻,青州军和江南主战派就算正式结成真正的同盟关系了。

    之前徐家接受江南的支援,以及按约定拦截和亲船队,只能算是合作,终究是比同盟差几层的。

    “父亲,我还是坚持不能联姻。”

    徐世杨正色道:

    “何况这次还要涉及到玫儿,您是知道的,咱们家将来一定会造反!”

    “若是我们联姻,到时候,我的妻儿如何自处玫儿和她的孩子又该如何自处”

    徐世杨娶回来,将来最多是老婆翻脸,但至少他可以保证自己妻儿的安全。

    若妹妹嫁过去,谁敢保证朝廷不会做欺负女人孩子这类下三滥的事

    “玫儿是嫁给文家,又不是嫁给皇家,文介甫不是那种人。”

    徐睦河摇摇头,用很肯定的语气说道:

    “你当文介甫是傻的咱家跟朝廷翻脸,他一定会想尽办法保



第248章 登州
    被一个封建文人教育了……。

    徐世杨觉得十分不爽。

    在部下面前应该有主公的威严

    还是说,直接把自己当成皇帝

    毕竟,下面那些军官貌似已经把自己当成主公或者皇帝了,没看他们对涉及青州徐姓内部的利益时一个个唯恐避之不及吗

    自古以来,牵扯进皇帝家事的大臣大多没有什么好下场。

    所以他们连意见都不肯提

    ‘挖封建毒瘤挖的不够深啊。’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青州大部分地区本质上依旧是典型的华夏式封建社会,就连近代化进程最快的新军,其实也没好到哪里去。

    这真是个让人十分沮丧的事实。

    更让人不爽的是,到目前为止,没这些封建思想根深蒂固的家伙们,徐世杨什么都做不到。

    改革,还是流于表面了。

    “要认真去做的事真多啊。”

    徐世杨苦笑着自言自语道:

    “表面上让同胞们站起来很容易,内心也让人站起来就显得太困难了,不知道我穷尽这一生能不能做到目标的十分之一。”

    ……

    联姻的事,还是由徐睦河做主了。

    实际上,除了联姻,徐睦河还会跟文相公要更多的承诺,包括确认他为节度使的文书——一旦主战派上台,立刻生效。

    徐世杨对这些事不再提任何意见,全都任由老爹自己去跟文相公讨价还价。

    表面上来看,徐世杨似乎有些气馁,似乎打算把所有精力都放在军事上。

    当然,徐世杨内心是如何想的,他不说,别人也看不出来。

    只是他之后很长一段时间,确确实实把主要精力都放在军队建设和备战上了而已。

    ……

    建兴十三年十一月中旬,青州军发动对登州府的进攻。

    此次青州军兵分三路,一路从莱州府出发进攻招远,准备经招远、黄县进攻登州府。

    另一路主攻栖霞、福山一线,然后略微北上合力攻打登州府。

    第三路经莱阳攻打文登。

    行动开始,几路部队进军都还算顺利,只有第一路部队在招远遭到当地一个松散的坞堡主联盟较为坚决的抵抗。

    青州军集中炮兵轰击三轮,随后禁军发动冲锋,当抵抗者意识到对面的军队是正牌的大周官军之后,战斗很快结束了。

    时候审问被俘的坞堡主得知,登州的抵抗较为强烈,最大的原因是招远这边有金矿,而更东面的登州府有面对辽东的港口,这边能够通过采金业和对辽东的贸易维持最起码的经济水平。

    因而登州豪强并不像莱州坞堡主那样急于抱上青州的大腿过上稍微平静一点的生活。

    当然,在绝对武力面前,这种抵抗决心并无多大意义。

    青州军在十一月低攻占招远,十二月初五占领黄县,初八抵达登州城下。

    登州方面与招远逃亡到登州的部分坞堡主合流,组成一只兵力超过八千的军队,准备死守。

    守军人数倒是不少,然而全是乌合之众。

    虽说矿工应该是十分优秀的兵员,但坞堡主们对底层人民的压榨十分沉重,高层与底层之间的鸿沟大的惊人,民兵并无为坞堡主拼死的决心。

    而且,登州有海上贸易,又有金矿,但坞堡主居然不愿意给自己的兵精良的装备——大概是因为怕堡民造反结果登州的民兵装备跟流民乞丐也没有多少差别。

    更要命的是他们面对的是对底层比较优待,名声上一直很好的青州军,以及拥有大义名分的正牌大周官军。

    &nb



第249章 利息
    公孙胜负责的泉城府攻略作战比登州府方向略微顺利一点。

    一个主要的原因是,公孙胜对江湖人的习气很是熟悉,而泉城府这边,最麻烦的其实不是已经被人轮番劫掠过无数遍的泉城,而是在泉城府南部,山高林广的泰山山脉潜伏的无数山贼强盗。

    这边的泰安州、莱芜、新泰等几个县附近,泰山冠山宫山莲花山以及各种有名无名的大小山占据了绝大多数土地。

    即使新军战力强大,在这种地形中也很难发挥——这种地方,兵力比单兵战斗力更重要一点。

    新军指挥部估计,全面清扫泰安州附近山区,至少需要五万以上的兵力,这是目前的青州无论如何都出去不起的数字。

    但是公孙胜有他自己的办法,他仗着自己多少有些江湖上的好名声,按绿林的规矩,一路走一路与各山头的好汉结拜。

    公孙胜事先得到了节度使徐睦河的首肯,与愿意下山的匪首达成招安协定。

    匪首们摇身一变,纷纷登堂入室,成为泰安州治下几个县的地方官员,他们的财产都被合法洗白。

    作为交换,青州军不费一兵一卒,轻易控制泉城府南部令人望而生畏的山区。

    另外,青州还获得了部分不愿继续窝在山里的人口。

    顺利越过泰安州后,青州军在泉城府的进军就显得顺畅许多。

    十二月初八,青州军进入旧齐省省城泉城。

    两天后,另一路从高苑出发的青州军分别占领青城、齐东、济阳,抵达泉城与公孙胜会合。

    至此,运河/黄河以东齐省大部分地区都已经被青州军占领。

    其实,徐世杨对攻略泉城府是有些后悔的——这里面实在掺杂了太多太多不安定因素了。

    特别是泰安州附近的原土匪,先后下山接受招安者超过十万人,这数字与保守苦难的泉城府其他地区剩余人口几乎相当。

    徐睦河从这里面迁走了大约2万人,但其他人口仍旧牢牢掌握在那些原来的土匪头子手里。

    这让泰安州附近一大片领土,成了青州控制区内的半独立藩镇,这是徐世杨所不能容忍的。

    偏偏他现在还没有实力去清理这些半独立势力,这简直是如鲠在喉——咽又咽不下去,吐又吐不出来。

    相反,登州府那边就好了很多,由于大部分登州坞堡主的坚持抵抗,登州本地豪强势力被解珍无意中清扫了大半,这让徐世杨可以放开手脚,按自己的想法改造登州。

    首先要做的,当然是理清土地权限。

    登州豪强所拥有的土地和矿山都被纳入青州政府直辖,然后所有权转让给新成立的登州农业公司。

    登州农业公司与青州农业公司属于同级别,相当于青州节帅府的“央企”,权利很大。

    得到这些土地后,登农公司平毁旧田埂、界碑,把所有耕地连成一片。

    随后又集中收缴旧田锲、鱼鳞册之类土地产权证明,完全剥夺了抵抗青州的地方豪强的土地所有权。

    原本在这些土地上耕作的佃户,全部打散,重新安置。

    节帅府不辞辛苦,从青州、莱州迁移五千户至登州,又从登州迁走五千户,补充青州、莱州。

    用这个政策消除本地宗族的影响,代价很大——光一个移民路上所需的粮食,就不是个小数目。

    好在青州的库藏还算丰富,徐世杨亲自干涉下,给移民的粮食补贴足够,而且青州毕竟是个大军屯,大家都没有多少私产,迁徙



第250章 乡绅
    这种大量坞堡民自觉投向青州实控区的情况,正是徐世杨所希望看到的。

    他不清楚自己老爹打算怎么对付坞堡主,也不太清楚别人怎么看待他的施政方针,不过,他非常清楚自己的目的——铲除坞堡主这个阶层!

    首先是从经济上。

    成立农业公司,成立银行,都可以为这个目标所服务。
1...6869707172...25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