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史上最强崇祯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崛起的石头

    “聒噪,几个死丫头,没大没小。”

    周皇后虽然话是这么说,但心里已经乐开了花,坐在梳妆台上精心打扮,宫女们围在周围不断的叽叽喳喳。

    周皇后满脸的幸福,其实她要求的真不多,崇祯皇帝能时不时来看看就满足了。

    皇帝出行规矩繁琐的很,无论崇祯怎么去说,这都不是能一朝一夕就改变或者裁掉的,强硬的法子在这里行不通,最后的结果无非就是一群司礼太监和宫女围着自己叩头。

    无奈之下,崇祯皇帝只能是点头同意,不过这个时候心里原本想阅兵的兴奋之情已经全都消失不见,这第一步迈的简直太糟心了。

    崇祯皇帝黑着脸等了足足半个多时辰,出行所用的车马銮驾才准备应当,据说还是李春临时了征用大臣们朝会的马匹才能这么快。

    一行人敲锣打鼓,总算是跌跌撞撞的来到京师内城演武场。

    这演武场在东南和西北处各有一道高大的城墙,分别称为镇南关、镇北关,演武亭则是高高耸立在两关之间。

    皇城内的演武场和一般的还不一样,周围金碧辉煌的亭台楼阁鳞次栉比,远远望去,尽是一片的大明皇宫,颇为磅礴大气。

    自永乐年兴建至今,这座内城演武场一直都是北都京营的操训与演练场所,就算较近的万历朝,都曾有数万精兵在此来回调动。

    事到如今,演武场虽然雄伟如常,周围城关上旌旗密布,大明的玄鸟旗帜高高飘扬,但内中却显得疲弱不堪,足有两千之数的垛口上,竟然只斜靠着几名纳凉的京营士兵。

    吴襄披挂整齐站在前面,脸色十分难看,摆摆手示意军需官停下,不耐烦的道:

    “别念了,你能糊弄别人,还能糊弄老夫”

    吴襄到现在都觉得自己像是活在梦里,无论上午与皇帝的对话,还是现在眼前这一切的一切,他从




第四章:以毒攻毒
    “京营可是齐全”

    看着崇祯皇帝坐在銮驾上兴冲冲的朝自己询问,吴襄干咽了几下口水,下意识的“呃”了几声,到了也没能拒绝上面亲切又期盼的目光,只能是无奈的上前,抱拳说道:

    “启奏圣上...人数,都齐了...”

    “都齐了”

    崇祯皇帝脸上的笑容凝固住,愣住一会才反应过来,先是看了一眼下面稀稀落落的那些兵士,再用疑惑的眼神看回去。

    看皇帝这意思,就好像是在问自己眼前这些是不是真的,吴襄心里相当无奈,自己这也是才知道京营居然烂成这个鬼样子,想当初就该留在辽东,回什么北京,自己找的死,跪着也得死完啊。

    “皇上,眼前这些人,就是现下京营的全部了。”

    “息怒...皇上一定要保重龙体...”

    吴襄和董琦说完之后就连头都不敢抬,生怕皇帝雷霆震怒,一个旨意把自己给废了,但是左等右等,却没听见皇帝吭声。

    旁边的司礼监秉笔太监王承恩有些担忧,生怕自己这位皇帝爷气傻了,要是真的那样,大明可就连最后的柱子都没了,遂躬身试探性的问道:

    “皇上,皇上~~”

    “呵呵。”

    崇祯皇帝的反应出乎所有人意料,不仅没有震怒,竟然呵呵笑了几声,十分平静的坐在銮驾上问道:

    “京营的兵册呢,拿给朕看看!”

    兵册本是文官掌管,但够级别的都跑光了,副将董琦也就准备拿过来交到新任提督吴襄的手上,不过这吴襄是走马上任,根本还没来得及顾上这茬。

    董琦一颗心就放在怎么把这事儿给糊弄过去,居然也忘的一干二净,最后还是他硬着头皮把兵册交上去的,看崇祯皇帝的眼神就像看着鬼,压根不愿意靠近一步。

    崇祯皇帝刚开始倒是没管兵册谁掌管这档子事,但是接到手来回飞快的翻了几遍后,一下子扔到地上,怒声道:

    “谁掌管兵册”

    董琦没听到皇帝询问,本来暗自松了口气,正在那偷着乐,却没想到崇祯一句话又绕了回来,当即就是浑身一颤。

    听到这话,他立马从后头的几名将吏中间跑出来跪在銮驾前山呼万岁,不过却也没说出什么话,只是惊慌失措的趴在地上,浑身瑟瑟发抖。

    皇帝又要杀人了,这是所有人在场官员和内侍的想法。

    按以往来说,到了这种时候,崇祯皇帝往往都会雷霆震怒,紧跟着就会把涉事官员该杀的杀,该办的办,反正是不会有一个好下场。

    “你自己看看,兵册上白纸黑字写着,京营实额一万两千,现在呢!朕看到的怕是连五千人都不到吧”

    “臣最该万死,臣罪该万死啊......”

    对于皇帝的质问,趴着的董琦有苦说不出,心道这事压根就不归自己管啊,管的文官都跑的一干二净,这可真是躺着也中枪。

    不过这话也就是在心里想想,傻子都知道,说出来只能死的更快。

    吴襄也是为董琦捏了把汗,现在的京营哪还是原来,基本都是京城勋戚冒额领饷,名为历练,实则用自家权势在天子眼皮子低下吃空饷、喝兵血。

    虽然才来了不一会,但吴襄在辽东那多年的团练总兵可不是白干,已经摸清了京营最基本的套路。

    按他最保守的估计,没来的这些人起码要有小几千,但个中的势力一定是盘根错节,都不是京营这些普通将吏能招惹得起的。

    吴襄还是比较理解董琦的,换了其他人来做,一样会选择忍气吞声,因为这种时候说什么都属于狡辩,搞不好还会因此得罪勋戚势力,还不如闷着头不吭声。

    看着董琦趴在地上瑟瑟发抖,崇祯皇帝刚升起的怒意却一下子消散下去,倒也不怪这京营副将,有些事的确不是想管就能管的。

    这些事情历史上的崇祯皇帝不知道,但是现在的这个可是清楚地很。

    眼瞅着李自成就要进京了,想要保住自己的小命,不被他逼到煤山上吊,就不能顾忌其它,只能



第五章:李若链奏时弊
    方正化挺好找,他是司礼监秉笔太监,崇祯十五年的时候还曾被皇帝派到保定督军。

    此前被派出去督军的太监不少,但多是落得个兵败降逃的局面,往往同各地将帅面和心不和,最严重那次就是坑死卢象升的高起潜,成功加快了明朝灭亡的脚步。

    可方正化不仅没有失败,反而与保定的朝廷兵将里外都和和气气的,据那边的兵士说,这位监军丝毫没有天子内侍的架子,非常好说话。

    现在的崇祯皇帝听到这个事迹的时候也十分惊讶,这几天来来回回研究了不少,最后才确定下来人选。

    方正化好找,但李若链可就不一样了。

    这家伙虽然在崇祯元年是武进士,但在锦衣卫干了十多年,现在却还只是南镇抚司的堂上指挥,这个堂上指挥听起来很牛掰,但其实是个芝麻绿豆一样小的官。

    南、北镇抚司下设五个卫所,统领官称千户、百户、总旗、小旗,一般军士称为校尉、力士,雅称就是“缇骑”。

    一般来说,堂上指挥这个职衔根本不算入流,就算勉强给分个等级,也就是在百户之下,总旗之上。

    尽管干了十几年还是个不入流的小官,但李若链却非常踏实肯干,经常为百姓请命,锦衣卫那可是令人闻之色变的存在,但李若链却深受百姓和下属爱戴,属实不太一样。

    说起来,李若链这个人崇祯皇帝印象深刻,他是甲申之变中唯一一个有记载战死城头的锦衣卫官员,忠于自己定然是没问题。

    据说当时李若链抽签分守崇文门,那是被人下了套子,安排到战事吃紧的一带,没多久曹化淳打开崇文门投降,大部分的京营兵将都跟着出迎,只有李若链和副将董琦奋力死战。

    他们两个,一人带着少数京营兵士,另一个带着少量锦衣卫,用自己的血肉做大明朝最后的捍卫者。

    对于这样的人,自然是要提拔重用起来。

    最初一头乱麻的慌乱过去之后,崇祯皇帝就在慢慢梳理头绪。

    现在什么事都不如保住自己的小命重要,办什么事能有用那就要放手去做,我是皇帝我怕谁啊!

    别看那帮东林文官满口的仁义道德,到了这个节骨眼上,只怕都在殷殷期盼着在西安起兵的李自成,用屁股想都知道这帮书生压根就不可靠。

    现在的崇祯皇帝虽然不愿意承认,但的确是太监更加可靠。

    眼下的当务之急就是要把京城给抓在手里,没有一个高效运作的首都,其它任何计划都是空口说白话,无稽之谈。

    按崇祯皇帝的打算,就是准备把成祖爷爷搞的东厂再建起来,王承恩肯定是最好的人选,没有之一。

    除此之外,洪武爷爷弄的那个锦衣卫也要为自己所用,祖辈留下来给自己的当然要利用上,毕竟对付东林党有奇效啊。

    下一步就是要在大内找一些可靠机灵敢办事的小太监,让他们到处替自己打点事务、跑堂传话,当然了,这些人一定要绝对忠心。

    王承恩虽然忠心,甚至忠心到可以陪自己去死。

    但他已经是大内总管太监,不久的将来还要他掌管东厂,皇宫里的老油条,该知道的不该知道的他都知道,办事就像泥鳅一样滑,事无巨细的还真不一定能让崇祯皇帝满意。

    就现在看来,那叫李春的小太监委实不错,可以多让他出去跑腿历练历练。

    “奴婢方正化(臣李若链),参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两人喊完半天却没听到一点动静,方正化抬起头看倒不是说胆子有多大,只是他常常出入内宫,对皇帝和妃嫔都熟悉的很,并不惧生。

    相比之下,第一次走进皇宫的李若链就显得有些畏畏缩缩,趴在地上连大气都不敢出,对眼前这位皇帝是又敬又怕。

    “啪~!”

    忽然间,一道清脆的声响传出来,两人下意识抬起头去看,却发现崇祯皇帝手里拿着一颗白子在斟酌,另一手招了招,说道:

    “方正化,你来看看,朕这盘棋下一步该怎么走”

    皇帝有旨,不得不从,方正化小心翼翼的向前挪了几步,大老远伸着脖子看了一眼,叩头说道:

    “皇上,奴婢不懂下棋,实在是看不明白。”

    &nb



第六章:御马监 锦衣卫
    李若链也知道自己今天说的有点多了,而且有些事情根本不该他这个南镇抚司的小小堂上指挥来掺和,顿时跪在地上开始请罪。

    先不提低着头的李若链心中在想些什么,崇祯皇帝自己并不打算放过这个话茬,转头问道:

    “方正化,李若链说的句句在理,你有什么想法都可以说与朕听,朕恕你无罪!”

    今天的皇帝不知道是怎么了,往日讳莫如深的话题却聊的这么开,方正化见实在躲不过去,也只能硬着头皮上前:

    “回皇上的话,奴婢和李坐堂想到一块儿去了......”

    “大明虽然大,但是却收不上赋税,全国上下一年的赋税才三百万两银子,但这可连辽事一项的开支都不够用啊。”

    听到这里,崇祯皇帝来了兴趣,放下棋子,正色道:

    “你仔细说与朕听。”

    “回皇上,万历朝辽饷最多只有三百万两,天启年的时候就涨到五百万两,到了眼下已经是一千多万两了,而且还在逐年增加,这可是个无底洞啊。”

    “李坐堂说的不错,皇亲国戚,甚至一些身带功名的东林文人都可以不用缴纳赋税,更别提那些商贾巨富了,他们那些逃税的法子可是多了去了,最后逃不过去被催逼的,还是那些穷苦百姓。”

    方正化留了个心眼,虽然说了一大堆,但说一半留一半,主体意思还是方才李若链说过的,顺便旁敲侧击的打探皇帝对东林党的意思,剩下的就让皇帝自己体会去吧。

    听到这些,崇祯皇帝倒是深有同感,但自己现在可是皇帝,并不能什么话都对下面的人说,转身将一份塘报扔到他们面前,冷哼一声。

    “都看看吧!”

    李若链和方正化二人对视一眼,小心翼翼的捡起塘报,刚瞥了一眼,眼神却一下子就盯在上面动弹不得,都是张大了嘴。

    这份塘报上写的,就是前几天西北的军报。

    二月初二,大顺军在沙涡口造船三千,渡过黄河,连克汾州,阳城、蒲州数地,第二天怀庆府城失守,卢江王被杀。

    二月初五,大顺军进克太原,总兵牛勇、参将王永魁等督兵五千力战而亡。

    二月初八,游击将军张雄开城投降,山西巡抚蔡懋德自缢身亡,山西总兵周遇吉称已在代州沿线布置防线,然闯贼人马势众,仅凭山西孤旅定然是抵敌不住,只能向朝廷请求援军。

    “放肆,太放肆了!”

    方正化看过之后面色又惊又怒,斥道:

    “这李自成原本不过是驿站的驿卒,穷酸刁民一个,谁想竟会对大明的江山起了觊觎之心,不看看自己有几斤几两!”

    李若链也是冷哼一声,不无赞同的道:

    “方公公所言不假,关外清虏才是心腹大患,这个李自成不思报国,出关杀虏,却将中原搅的天翻地覆,难道不怕成为千古罪人吗”

    崇祯皇帝点点头,负手走到窗户前,忧心忡忡的叹了口气。

    自从来到大明后,自己每一天都在提心吊胆,接到的都是大顺挥师百万北伐的消息,各地望风披靡,一片的倒旗易帜之景。

    说起来,要不是被李自成逼着到煤山上吊的日期逐渐临近,现在的崇祯皇帝还真不能这么快就进入亡国之君的角色,时势逼人强哪。

    想到这里,崇祯皇帝深深吸口气,正色道:

    “方正化、李若链听旨。”

    这陡然间的变故让两人惊呆住,半晌后才猛地反应过来,赶紧一前一后跪在地上,惶恐万分的说道:

    “奴婢(臣)听旨!”

    “司礼监秉笔方正化,朕深信之,督军保定立有大功,即日起任御马监掌印太监,掌枢府;锦衣卫坐堂指挥李若链,克谨有为,多年兢兢业业,应京师百姓之请,着任正三品锦衣卫指挥使,带俸掌卫事,即刻赴任。”
12345...24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