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史上最强崇祯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崛起的石头

    刚刚搭上板子,渡过护城河,田见秀等人看着眼前场景,却是纷纷停住了脚步,不少人甚至都直接趴在地上,面色动容。

    眼前的,是一个小土包,前面立着一个简单的墓碑,上面还有几句墓志铭,上面的内容早在昨日就已在顺军之中传的沸沸扬扬。

     




第五百五十八章:峰回路转 自掘坟墓
    换句话说,李自成阵前换将,亲自统领田见秀的野战后营,一是已经对他不再信任,二也是继续巩固自身统治的措施。

    按他的想法,阵前处置败将,既能为自己树立威信,又可以提振军心,一鼓作气拿下临汾,再图后事。

    至于田见秀,李自成还是对他充满期待的,不可能因为这点小事便将这么一个人才弃置不用。

    他的这些做法,实际都是对的,但行使的地方却不正当。

    顺军此前已经被明军击溃,此时虽说有消息说明军督师堵胤锡已死,但临汾城还依旧握在对方手里,谁知道又会出什么变故。

    田见秀虽然战败了,但毕竟还是他们多年熟悉的旧日上官,忽然将他换下去,就算上头的张天琳和马崇僖二人不吭声,下面也难免有人不服。

    “泽候爷跟随闯王最久,此先权将军之位就应给咱家侯爷,却给了那矮竖子高一功,闯王也不想想,若无泽候爷出生入死,哪来的大顺天下。”

    另一人拍了方才说话那人一下,嗤笑道:“醒醒,现如今大顺还未夺得天下,不过是一纸空谈。”

    “朝廷东征大军据说就连建奴都给收拾了,要是皇帝调回来到中原,能否打赢还是未知之数。”

    “要不,干脆投了朝廷算了,你看张小爷和那高白两人,不都是混的如鱼得水,咱们泽候爷去了,定也是镇守一方的总兵。”

    早先李自成在西安称帝之时,曾大封功臣,田见秀由于跟随时间长,战功显赫而被封为泽候。

    当时围绕着他与汝候刘宗敏谁任提督诸营的权将军,还有过一场争论。

    当然,历史事实是刘宗敏无论威望和兵力,都比田见秀高了几个档次,毫无疑问的赢得了权将军之位。

    比较有戏剧性的是,刘宗敏在前不久被高杰和白广恩联手所杀,权将军的位子也没有给田见秀,李自成反倒是给了还在武昌一带追击左良玉的高一功,当时就已经在田见秀的后营中引起轩然大波。

    众所周知,如今的大顺军,早不再是一六四四年那样铁板一块,正相反,三年的败退,使得他们内部矛盾愈发集中。

    田见秀和刘宗敏的矛盾,很快就因为高一功继任权将军一事,升华成了与李自成之间的隔阂,成了后者吞并前者部下的导火索。

    同样的,这一连串的事,也使得田见秀对李自成成见愈发深重,他向后走了没几步,就被郝摇旗部下的吴汝义叫住,“泽候,这口气你怎么能咽得下去”

    “不咽下去又怎么样,袁时中、罗汝才他们的下场难道你忘了,你想让本候成为下一个袁时中不成”田见秀似乎一直在憋着闷气,吴汝义这么一问,一下子就爆发了出来。

    看田见秀怒火中烧的样子,早就有心投降朝廷的吴汝义心道大事可成,拉着前者,“泽候你看,弟兄们都想跟着你。”

    闻言,田见秀朝周围看过去,见到大顺军内部此时已经开始动摇,不少人竟然在临汾城前大打出手。

    这样看来,似乎很容易就能演变成一场内耗。

    “这帮流寇咋还不过来呢”蹲在城墙下面的高杰等了半晌没见人,反而听到下头嘈乱起来,抬起头一看,顿时惊大了眼睛,“贼子们自己乱起来了!”

    “那咱们怎么办,流寇不进来,督师的十面张网之计岂不是用不上了。”大同参将李宏问道。

    高杰道:“用得上用不上的,也不是你我这些大老粗能明白的,这件事要尽快禀报督师。”

    当标兵将这个消息传到在家中的堵胤锡这里,后者也十分吃惊,声势浩大的流贼,竟然也能自己闹起来。

    &



第五百五十九章:泽候归明 闯王西逃
    战机往往是稍纵即逝,这道理是个人就明白,但明白的人能抓住的能有几个,能抓住的真正发挥效用的又有几个。

    实际上,能抓住并且使这些稍纵即逝的战机发挥效用的,无一例外都成了历史上杰出的战略家。

    当真正的时机到来之时,你也得有能力抓得住才行,上次高杰和白广恩来真的,仗都打到一半了,刘宗敏居然还能被击退反杀,这谁都没想到。

    这回李自成阵前夺权,田见秀临阵起义,更是令所有人始料未及,便是高高在上的闯王听见了,都觉得恍然若失,自己是不是把田见秀逼得太紧了。

    若是自己没有突然起意搞了这么一出,田见秀还会背叛大顺吗,若是田见秀没有背叛大顺,还能发展到眼下这个地步吗。

    可错误都已经犯下了,此时想这么多,又有什么意义

    在甲申年以前那个叱咤风云,连战连捷的闯王,如今更像是一个迟暮之年的老者,不断憧憬着自己往昔的辉煌,却忽略了眼下正在发生的事实。

    正如堵胤锡最初预料的那样田见秀和吴汝义的部下,再加上一些本就摇摆不定的顺军,最开始的确对李自成的几十万大军造成了一些影响。

    但很快,这个影响就随着时间的推进而愈发减弱。

    田部的野战后营本有七八万人,首战损失有两三万,再加上并不是所有人都甘愿追随田见秀归附朝廷,打上一阵子,很快就捉襟见肘,损失惨重了。

    这个时候,还在城头看戏的堵胤锡,仍旧是不慌不忙,他愈是镇静,高杰等人也便愈是不理解。

    在他们看来,这位督师是要等流贼激战正酣之时,突然让他们杀出,好坐收渔翁之利,眼下看来,似乎并不是这么简单

    “他吗的,早就和你说了,朝廷不讲信义,这是拿咱们开涮呢,你这是把老子拉到火坑里来了!”

    田见秀浑身厮杀得通红,说话间又挥刀砍死了两个顺军,吴汝义此时也有些后悔,他怎么都没想到朝廷竟然会言而无信。

    “那能怎么办此时再回去,闯王非得一刀砍了咱们不可,集齐部众往外冲吧,总不能死在这里!”

    吴汝义不想死,见官军没有动静,也便不再寄希望于此,可他话音还未落地,一直都是寂静无声的临汾城,忽然出现变故。

    城头的白色大纛被人撤下,换上一整串的金色大明旗帜,堵胤锡的大纛悬挂在城楼上,大门四开,无数官军挥刀喊杀着冲出来。

    打前的仍旧是宣大两路,这个时候从西北方向也出现震天的脚步声,却是昨天率军返回保定的马爌又折返回来。

    李自成挑了挑眉,看着远远地平线上的官兵,还有从城中冲杀出来的官兵,早就没了半分打胜的信心。

    “闯王,看来咱们是让那姓堵的摆了一道,都说文人心眼多,竟装死这种下三滥的招数都用的出来,也真是无所不用其极了!”

    说到这里,郝摇旗又叫起来,“退吧,我大顺还有不少兵马,便是没了田见秀这一营,也还有我们四营!”

    李自成有些泄气,这来来去去的,什么时候是个头,自甲申年以后,大顺在山西的局势就再也打不开了。

    如今更是连一个临汾都越不过去,更别提百里之遥的太原了。

    朝廷不比从前,这些地方政策越来越好,除了禁军又有西北大营和五省联军,太长时间拿不回来,想要再攻下来可就更难了。

    想到这里,李自成颓然叹了口气,恨恨看一眼带人朝城下退去的田见秀和吴汝义,“走,回陕西!”

    ......

    说起来临汾这一战变化太多,很多都令人不可置信,崇祯二十年的大顺,似乎比崇祯十七年甲申运气更加不好。

    先是大将刘宗敏折在了



第五百六十章:皇帝什么都知道
    崇祯二十年十一月初二日的一大清早,刚从关外赶回来陈述督建事宜的正冯铨火急火燎的前往养心殿前的东暖阁。

    刚刚走到附近,他便是见到刚刚从坤宁宫起身前往暖阁的崇祯皇帝,自甲申年那些次刺杀之后,无论什么时候,皇帝身后都会跟着不少大内侍卫。

    “臣冯铨,参见吾皇万岁万万岁!”

    崇祯皇帝昨夜是去的周皇后寝宫,反正是搞到挺晚才睡着,一男一女都满足得很,起身的时候还有些困倦。

    一回身,看到冯铨,崇祯皇帝才忽然想起有这档子事,遂微笑着将其搀扶起来,“冯爱卿辛苦了,朕率军返回京师时,塞外归化城被那老奴酋黄台吉纵火焚烧,多有焚毁之处,想不到,这才区区几个月的时光,居然能整修一新,朕欣喜得很哪!”

    冯铨一副诚惶诚恐的模样,亦步亦趋跟在崇祯身后进了暖阁,“皇上说的哪里话,都是仰赖皇上天威,才能如此顺利。”

    其实崇祯皇帝前几日刚接了厂卫密报,说冯铨这老家伙在归化城动工中私吞了不少银两,但好在城池修的很完美。

    不仅将归化城原本的规划复制出来,便是规模都比原本的大了几圈,又在城内分了各部蒙古人居住地点和集市场地,可以说是一应俱全了。

    “听闻先生每日里天不亮便去督工,天黑时分方才出城,营中风餐露宿,这段时日真是有劳先生了,改日朕设宴,席间一定要让太子多敬先生几杯!”

    冯铨连连叩谢,这才回道:“皇上,臣看这些蒙古人仍对归化城有些觊觎,何不趁此机会派兵入驻,也好彻底控制塞外。”

    崇祯皇帝挑了挑眉,对冯铨话中暗示并没有在意,却是直接走到暖阁之内的御座上坐了下来,这里在更早的时候,便已经被直殿监的太监和宫女们给清扫成一尘不染,看着也是明亮舒心。

    殿中的石板地已经擦拭干净,数根雕梁画栋的柱子粉饰一新,崭新的御座高高在上,一时之间,竟让久在塞外的冯铨有种眩晕的感觉。

    崇祯皇帝起先也是这种感觉,不过当了三年多皇帝,早就对这些没什么感觉,只要自己不被小李子和建奴弄死,这些全都是自己的。

    这个时候,直殿监掌印李春示意小太监将一把椅子拿入暖阁,崇祯挥手示意,“冯爱卿坐,朕今日有些是要与你一同商量。”

    “皇上请说,臣知无不言。”

    “爱卿在塞外日久,或许不知我朝又获大捷,五省督师堵胤锡将闯贼的百万大军击溃,顺军主力现已退回西安之事。”

    听得此言,冯铨眼神中变得复杂起来,皇帝心思一向琢磨不透,说这件事,到底是在暗示着什么。

    “臣恭喜皇上,贺喜皇上,天佑大明!”为掩饰心中慌乱,冯铨赶紧伏跪在地,高声大喊,起身之后,他的喉结动了动,却再没说出什么话来。

    王承恩少见的侍立在一侧,这时候笑着道,“皇上,冯阁老的意思,是大明洪福齐天,到了该反攻闯贼的时候了。”

    “那个,臣...臣......”冯铨下意识的要脱口而出,可话到嘴边微一思虑,却又咽了回去。

    王承恩不是一直在东厂吗,怎么这次陪侍在皇帝身边,难道,自己甲申年私通李闯那事,已经叫他手下番子查了出来。

    想到这位皇帝杀得人头滚滚而连眼都不眨一下的凶戾模样,冯铨更是禁不住瑟瑟发抖,却又不敢直接认罪。

    因为那么一来,可就是不打自招了。

    “休得胡说!”崇祯皇帝面带微笑的轻声制止了王承恩,看不见任何叱责之情,后者也是笑着退了下去,没有意料之中的诚惶诚恐。

    说着,崇祯皇帝看向冯铨,“冯爱卿劳苦功高,对于我大明和闯贼之间孰兴孰亡,还不是一眼就看得出来何日



第五百六十一章:风卷残云 光复太原
    实际上,这是崇祯皇帝密旨,让西北大营的明军率先进发到山西,协助堵胤锡稳定局势,自己随后就到。

    自临汾保卫战已经过去了半个月,这场胜利对明军来说非常关键,李自成更是犯了老毛病,直接丢魂落魄的退回西安。

    按正常来说,这种时候正是扩大战果,乘胜追击,收复整个山西的好时机,就在所有人都在争先恐后的劝堵胤锡发兵时,后者的做法让他们都想不通。

    他没有向前扩大哪怕一丁点的阵线,五省联军的主力依旧盘踞在临汾一线,甚至于,便是连已成空域的襄陵都没有任何一支明军屯驻。

    堵胤锡将这些明军将帅的心思琢磨得十分透彻,顺军主力已随李自成退往西安,此时这些人请战,明显是争功心切。

    如今朝廷对立功军将的升赏力度是空前绝后的,之前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将,立上一次头功,就足以改变他的一生。

    甚至于,可能还会因此改变他家人以及儿女的一生,越是这种时候,堵胤锡便越是沉着冷静。

    现在的堵胤锡,心中盘算着更大的局,而不再仅仅只是一个山西,所以他容不得出现半点纰漏,最稳妥的做法,自然是稳定后方,等待朝廷支援。

    十一月间,西北大营的五万明军奉旨陆陆续续自宣大来到山西境内,在临汾沿线各城镇驻扎下来。

    他们要做的工作,便是协助堵胤锡肃清各地尚还在明军控制下的城镇残余流贼细作。

    上次战斗中,堵胤锡差点遭了那细作毒手,本来是想从这细作口中问出城中其余隐藏在城内的细作,可就算高杰将他打成半死不活,这厮还是怎样都不开口。

    自流贼注意退却后,堵胤锡将这细作转交给太原东厂分衙,令人疑惑的是,当时嘴硬不已的贼人细作,到东厂不出两日竟然全盘交代了,震惊同时,更看出东厂在这方面办事的能力。

    堵胤锡自临汾向汾州、辽州、太原一带的各地衙门发出文书,开始将山西各地城镇的百姓、流民重新编户。

    具体工作就是,将在城内居住的百姓重新姓名、籍贯整理出来,重编成册,将流民发回原籍编入户册。

    除此之外,各地官军也开始一场轰轰烈烈的剿匪行动,这次是单纯的剿匪,各地多年盘踞的山贼、土匪、马帮老巢全都成了官军袭击的对象。

    自万历、天启年间,盘踞在山西各地无法剿灭的各种贼匪,在短短一个月之内得到了根本上的解决。

    时间来到十二月,中旬的时候,崇祯皇帝召集内阁六部商议进兵收复陕西、河南事宜。

    这次朝臣们意见很出人意料的整齐,自甲申年来,朝廷在各地连战连捷,如今建奴遭受重挫,北方蒙古臣服,便是李自成都退回了陕西。

    如此大好局势,此时不举兵收复国土,更待何时
1...152153154155156...24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