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强崇祯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崛起的石头
第五百九十二章:明俄小战
波雅科夫:“明朝,实力怎么样”
戈尔特:“不知道,阁下,照现在这情况看来,他们像是并没有传闻中的那样孱弱,并且已经有了完备的火枪与火炮军队,喀尔喀已经归属明朝,我看我们还是向明朝方面道歉,退出喀尔喀吧。”
波雅科夫:“有火枪火炮又怎么样,我就不信,这一百多人能比得上第三罗马的正规军!传我的命令下去,还击!”
波雅科夫在不断打听明军的情况,但同样的殷双选也在打探俄军。
据波雅科夫所知,俄罗斯人和漠北蒙古各部有一些交易贸易来往,因此也多多少少打听到一些中国明朝现在的情况。
除此之外,这次俄国提前入侵喀尔喀蒙古,硕磊的车臣部和衮布的土谢部都有几百人的俄军侵入,唯独扎萨克没有受到入侵。
这也是扎萨克图汗和俄国秘密会面的结果,扎萨克图汗没有接受崇祯皇帝册封,也没有参与多数部落的会盟,所以陷入了喀尔喀的内战。
车臣部和土谢部正在一齐进攻扎萨克蒙古,扎萨克图汗独木难支,所以才找到了俄国寻求帮助。
当然,至于扎萨克为毛就是不接受大明的册封,崇祯皇帝也是搞不清楚图汗这货的猪脑子到底在想点啥。
他到底是还想继续做鞑清的狗奴才,还是有更大的野心,这个也不得而知。
总而言之,崇祯皇帝只知道一件事,他不接受册封,那就是一个不确定因素,要尽早除掉,不能让蒙古再乱起来。
俄罗斯人知道中国的明清顺三朝之间,正在进行统治全国王朝的更迭,研究了中国以往的历史,沙皇阿列克谢清楚的明白,往往到了这种更迭期,就是最容易被趁虚而入的时候。
而且沙皇阿列克谢也知道,明朝的海外贸易十分达,而关外的满洲人并没有任何海军发展,其实就连他也觉得,蛮夷基本很难与中原王朝做很长时间的对峙。
再加上近几年从明朝打听到连战连捷的消息,这更让沙皇阿列克谢感到不安,这也是他决定出比历史上提前一年入侵的最大原因。
这些情况从莫斯科出发的时候,现任的俄军指挥官波雅科夫也听人提到过一些,只不过当时他只当成奇闻趣事,并沒有太在意。
当然如今波雅科夫关心的并不是这些,而是明军的实际战斗力到底是什么样,因为这关系到他传给莫斯科的战报。
通过这份战报,沙皇阿列克谢会决定是否加派兵力入侵喀尔喀极其更南的漠南蒙古地区,将更多的精力放到远东。
当然,如果他敢这么做的话,很可能直接与大明全面开战,因为崇祯皇帝是绝对不会后退一步的。
看着不断倒在城堡上的正规军,波雅科夫知道了明军的战斗力,原来这些鞑靼人也使用火枪,还有威力不逊色于自己一方的火炮。
这支一百多人明军小分队的战斗力让波雅科夫和戈尔特惊讶不已,现在的前者已经不敢再贸然出城了。
还是先把城守好,然后不断的派出百人的小股兵力,到科伦堡附近的车臣部族落去骚扰、劫掳,疲惫明军,让他们无法兼顾,再寻找时机,一口吃掉。
这是一方面,另外波雅科夫也是要从车臣人那里再多抢一些粮食、物资、钱财和人口。
因为俄罗斯在这种最初时试探性的侵略时,是根本不会向这些在外的军队提供任何后勤补充和军饷,甚至不会将重心放到这边。
只有确定这块地区值得增派物资和人员前来时,沙皇阿列克谢才会将重心转移,在此之前,这股俄军一切都只能自给自足。
对俄军来说,当然是不可能在这些地方开荒种地了,所以在外的俄军指挥官一向用最好最简单的办法,那就是——“抢”。
不过波雅科夫相对其他人来说,他做的还要更绝,奸淫掳掠就不说了,他到现在至少下令灭绝了十几个车臣的小部落,还煮吃了不少女人和孩子。
......
第五百九十三章:级别就不一样
现在的波雅科夫,总算是弄明白了,明军并非是建州蛮子所说的那样孱弱不堪。
正相反,在他的印象中,眼前的这支明军确实是一支武器先进、训练有素、战斗经验丰富的军队,真正孱弱的是那些自称勇悍的蛮夷。
不过他们这次来的人数并不多,看样子也就只有一百多人,不知道是明朝方面轻视了自己,还是根本不在意自己这批人。
不过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波雅科夫都清楚的明白,那就是中国的明朝似乎并不对俄罗斯帝国有任何惧怕情绪。
无论是以上哪种可能,这都表示着明朝对自己真正实力的毫不怀疑,想清楚这些的波雅科夫决定要亲手试试这些明军的战斗力。
因为这将改变他将呈给沙皇阿列克谢的战报,决定着帝国在远东的战略方针,是暂时的和平还是直接发动战争。
正在这时,远方的草原上传来另外一阵地动山摇的炮声,是明军这股小分队又开始在大炮和草皮的掩护下,开始朝科伦堡进发。
明军的炮击虽然已经是第二次了,但依旧让俄罗斯人吓了一大跳,他们没想到对面的明军有威力强劲的火炮,而且发射间隔还这么短。
俄军的随队记录官戈尔特虽然十分害怕,可他却比很多大明朝廷里的史官要称职得多,即便是在如此情况下,依旧在明军的枪炮中记录实时情况。
“我听见了震耳欲聋的声音,这支明军的小分队足足携带了十余门威力强劲的火炮,他们的火炮发射时间的间隔居然如此之短,这也证明了,此时中国明朝的火炮铸造工艺和车轴技术,甚至还要领先于我们第三罗马。”
看到手下阵脚不稳,又有两个人中弹倒下哀嚎,站在城头的俄军指挥官波雅科夫叹了口气,说道:“真没想到明军的枪炮威力如此强劲,让艾什托夫出击吧!”
说着,他自负的笑了笑,“就算是经验最丰富的火枪部队,也不可能在开阔的平原上逃过帝国哥萨克骑兵的军刀。”
艾什科夫是这支俄军当中的帝国骑兵指挥官,他前后两次参加俄波战争,拥有着丰富的作战经验。
他知道现在派出自己手下的哥萨克骑兵为时过早,不过这毕竟是指挥官波雅科夫的命令,他也没办法。
虽然艾什科夫并不赞同波雅科夫的命令,但他也相信后者极其丰富的指挥经验。
明军虽然只有一百多人,但火力如此强劲,帝国的正规军无时无刻不在遭受伤亡,如果再坚持一会儿自己的战线说不定就会崩溃,提前派出骑兵追杀那些散落在草原上的火枪手,正是最好的办法,可以有效减免己方人员伤亡。
科伦堡内正在整队的三十余名哥萨克骑兵接到命令,纷纷骑上马冲出树林,向着城堡以外的明军冲了过去。
事实上,作为明军小分队的指挥官,百总殷双选也早有准备。
他也是从一个通州卫小兵做起,凭借战功一步一步升任到如今这个地位上来的,虽然还只是个百总,作战经验却不见得要比波雅科夫和艾什科夫差。
明军作战多年,在北方的敌人最常见到的就是那些挥舞着月牙弯刀的蒙古人和人马重甲的满清八旗骑兵,对于如何应对骑兵的冲击,他们早就有了一套标准的方法。
哥萨克骑兵的装备看起来与蒙古人和建奴不同,但他们归根结底还是骑兵,只要是骑兵,就摆脱不了骑兵的那些弱点和限制,这就足够让殷双选利用起来。
骑在马上的
第五百九十四章:攻陷科伦堡
明军和俄军现在根本是两个时代的军队,与俄军交过手的殷双选也再不会对这些所谓茹毛饮血的毛夷们有任何的惧怕之情。
俄军还处在古代冷兵器,士兵的训练和装备都不行,但是明军已经基本上达到近代军队的水平,这场战斗自然没什么好看的。
哥萨克骑兵的指挥官艾什托夫曾经在两次俄波战争中崭露头角,却在这次一个小小的入侵任务中横死草原,这是谁都没有料到的事情。
威震欧洲的哥萨克骑兵,便是此时的神圣罗马帝国等西方国家都是闻风丧胆,他们是全欧洲最好的雇佣兵,也是沙皇阿列克谢赖以扩张的制胜法宝。
如今这支小型的哥萨克骑兵队如同号称“满万不可敌”的八旗骑兵一样,在明军面前折戟沉沙,全军覆没,这也是所有人都没想到的。
与崇祯皇帝不同,殷双选没有听说过眼前这支亮丽骑兵的威名,自然就没有任何的顾虑之情,他们只是将哥萨克和女真人归位一类,按部就班的应付而已。
三十余名哥萨克骑兵,虽然很灵活在平原上变化,但他们依旧小看了此时大明的科学技术,他们的枪炮优于俄国,竟然还有了早期的手雷。
哥萨克骑兵装备齐全,明军同样如此,虽然哥萨克骑兵躲过了后者的三段击,但是面对当头飞来的震天雷,他们依旧被打成了满头包。
三十余名哥萨克骑兵,按波雅科夫所想,别说消灭区区一百余名分散在平原上的火枪手,便是一支小型的野蛮人军队,他们也能将其击溃。
可是当战报传回来的时候,他不得不面对眼前已经发生的事实,沙皇引以为傲的哥萨克骑兵第一次向南扩张就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强劲敌人。
这个敌人并非是号称野战无敌的满洲人,沙皇阿列克谢派遣远征军之前的顾虑并没有错,第三罗马帝国扩张的大敌依旧是汉人的大明。
现在的波雅科夫实际上已经有些后悔,他开始出现谈和的想法,不过他还是很快从脑海中抛离了这个想法。
这支明军悄无声息的出现在喀尔喀,而且二话不说直接开打,很明显是明朝方面已经接受到他们侵入的消息,决意与自己开战。
现在与对方谈和,很明显是丢了面子还办不成的傻人之举,作为帝国最出色的远征军指挥官,波雅科夫是不屑于做出这种事情来的。
哥萨克骑兵全军覆没,从单独跑回来坐骑身上留下的半截身子来看,就连艾什科夫都已经死了,所以波雅科夫立即下令,打算依托科伦堡坚固的城池固守待援。
俄军躲进自己的城堡里不出来,殷双选一时之间没了办法,毕竟就算是上过几次战场的他,也没有打过欧洲的这种龟壳。
俄国城堡还和一般的欧洲城堡不同,与大明常见的城池根本就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东西,这让城外的明军有些无从下手。
科伦堡是俄国真正意义上在远东建立的第一个据点,政治意义上很重要,只要占住了这里,俄国就在远东有了立足之地。
波雅科夫准备坚守,而殷双选的目的也很简单,就是把他们打回老家,或者直接全部歼灭在这里。
虽然没应付过西方式的城堡,但殷双选近距离观测了一番,发现了这种城堡之所以修建如此之快的原因,科伦堡是砖木结构。
即便是俄军,想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建造出坚城那也是不可能的,科伦堡的城墙,大多数都还是木质寨墙。
说白了,虽然结构不一样,但俄军建造科伦堡的主要材料也就是大明一般县城的那样,甚至许多地方还不如县城。
这也就是说,无论科伦堡的内部构造如何复杂,刚刚建成没多久的它也根本经不起任何火炮的轰炸。
搞明白这件事,也就不必费心力再去考虑
第五百九十五章:高手在民间
俄国人的屋子看起来就是不习惯,殷双选也没有在屋里待多久,吩咐人将这房间里的东西单独包到一起带回去以后就打算回程。
“大人,这些毛子女人如何处置”
“要我说,全都扒光了带回去!”
“这怎么行,要是这么做,咱们岂不是和那些毛夷成了一类人。”
看了看这十几个黄毛俄罗斯女人,第一次见到这么“粗糙”女人的殷双选心中暗骂,这特么还是女人么,这不是猴子吗
还是自己媳妇好,乖巧又懂事,最关键的是长相清秀。
后头的明军兵士们也对这些俄罗斯女人指指点点,都是各有各的看法,有觉得毛子女人鹤立鸡群的,也有和殷双选一样半点感觉都没有甚至还非常厌烦的。
看到俄罗斯女人这个德行,殷双选自然没有半点兴趣,不过他也从亲身作战中知道了一些实情,看来这科伦堡只是俄罗斯人初步在远东建立的一个据点,就连女人都有。
这次若不是自己来的快,等他们立足稳定之后大明再想把这国土给拿回来,那可就难了,不说别的,要是他们把这砖木结构城堡改建城砖石结构的,那就够自己头疼去了。
这些俄罗斯女人虽然长得粗糙,没有汉家女人那股温柔劲,但既然她们落到了自己手里,再给放回去显然是不可能。
殷双选留在这里花了一天时间将科伦堡重新变成废墟,确保俄罗斯人不能轻易复建科伦堡之后,才带着大批缴获俄军的物资和女人们大摇大摆的启程返回。
在失去了科伦堡之后,俄罗斯在远东再也没有任何据点,负责整个俄罗斯在远东地区事务的优秀指挥官波雅科夫死于科伦堡,实际就相当于俄罗斯在远东的初步殖民计划彻底破产。
当消息传到硕磊这里,他也是震惊得说不出话来,衮布也是连声说他们当初选择与大明会盟真是选对了。
俄罗斯来了四五百人,明军甚至没有出动大军,就只是派来了一直百余人的小分队,伤亡数人就攻下科伦堡,将俄军全部歼灭。
俄罗斯人入侵远东,这才仅仅来了几支小股军队而已,就已经对喀尔喀的蒙古人造成深重伤害,所幸大明反应迅速,宣示了主权。
对于喀尔喀蒙古的部民们而言,俄罗斯帝国是个超级强权,他们根本无法与之抗衡,当哥萨克们在草原上驰骋之时,他们惊慌失措,背井离乡,急需一个能保护他们的强大后盾。
现在看来,崇祯皇帝统治下的大明就是喀尔喀蒙古的靠山,明军不远千里来到这里,只为了帮他们消灭这些吃人生番。
当俄罗斯人被明军全部歼灭的消息传出来以后,车臣、土谢两部部民纷纷对大明感恩戴德,天可汗的英名与他手下明军的骁勇之名,很快就传遍了草原。
大明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宣示了在草原上不容侵犯的主权,并且传递给沙皇阿列克谢一个讯号,大明并非满清,如果开战,怕最后玩不起的还是你们。
......
且不提蒙古这边对天可汗崇祯大帝的愈发爱戴,后者现在正有些犯愁,不知道从何时起,自己竟然近视了。
这在现代是个小问题,配个镜子就完事儿了,可在古代这却是个大问题,这时候到哪特么去找眼镜店验光配镜去
崇祯皇帝穿越之前眼神好得很,没想到穿过来之后几年的功夫居然近视了,可能是这几年用眼过度太累了。
当然,现在仅仅是有一丁点近视,没有到很严重的地步,崇祯皇帝估计现在自己也该有个五十度一百度左右,影响还不是很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