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史上最强崇祯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崛起的石头

    白广恩闻言面色毫无波动,他只呵呵笑一声,表示自己听到了。

    许定国皱皱眉,明显对白广恩的狗眼看人低有些不悦,不过比自己先投来几年,见自己居然摆出如此上官架子。

    不过此时他们两人形势比人强,等自己被分了驻地麾下成了规模,再上表弹劾不迟。

    见高杰满面笑容,没有算旧账的意思,许定国也暗自松懈下去。

    在他看来,毕竟已经投降了,麾下还有八千部卒,料这翻山鹞也不敢拿自己怎么样。

    “老许,你我今日要结拜兄弟,过于客套倒显生分,还是直入正题吧。”

    白广恩一旁阴恻恻笑道:“高蛮子说的不错,直入正题倒还省事了。”

    许定国一听,当时就想歪了。

    看这两位有些服软示好的意思,难道是皇帝对自己另有重用,所以他们要上赶着巴结

    想到这里,他忙问道:“皇上这回又封了小的一个什么官儿,会不会是官复原职,还做总兵、左都督”

    看这厮兴奋的样子,高杰与白广恩对视一眼,纷纷大笑起来,前者猛地一拍桌案,高声喝道:

    “许定国,亏你还是多年流窜的老贼,今死到临头了,居然还想着升官发财”

    白广恩自他入帐时就打算开打,只是碍于高杰才一直忍着,此时也哈哈笑道:

    “姓许的,你能被封个什么官,只怕得等到黄泉路上阎罗王来告诉你了!”

    二人话音落地,帐外猛然间出现短促的喊杀声,刀光血影之下,闯进了几十个顶盔披甲的宣大精兵。

    这些兵士手中钢刀皆是出鞘,盔甲上还带着血,而高杰与田英二人在外亲兵现在都没进来,只怕是凶多吉少。

    “高杰,我已投降了朝廷,城外还有我八千部下,你如此行事,不怕被当今皇上怪罪,不怕我那些部下为我报仇吗!”

    许定国说到这里,面色数变,又强装镇定道:

    “只要你这次放了我,新仇旧怨全都一笔勾销,此后,咱们井水不犯河水,如何”

    “你那些部下,怎么是我宣大两部的对手,若是敢聚众闹事,正好,取了他们的人头叙功!”

    高杰嘿嘿一笑,怒道:“许定国,你曾上疏污我为贼,夺魁陛下圣明没有听信谗言,今既落到我手里,就别想再完整的走出去了。”

    “和他废什么话小的们,砍了!”白广恩大手一挥道。

    话音刚落,帐外众多宣大兵士纷纷进围上前,宣大参将王之纲持枪刺去。

    田英没想到会发生这种事,被打了个手足无措,被长枪刺入身体,吐出一口鲜血,倒在桌案上,桌案上摆满却未动几口的菜肴也随之碎撒了满地。

    田英却顾不得这些,见他转身踹开一个宣大兵,拎起椅子向余者扔去,陈他们躲避分散间隙,毫不迟疑地跃出大帐。

    到了帐外,他却是瞪大眼睛。

    这个时候,外面




第六百八十四章:名将谢幕,新督定策
    四川乱局,还要从崇祯十七年开始说。

    早在崇祯十三年,张献忠就已经攻陷了武昌、汉阳、及湘省重镇岳州等地,兵锋所过之处,席卷西南,不下李自成。

    但是后来,西军的中心逐渐转移,与马守应合兵之后,张献忠决定放弃已经占领的两湖、江西三省大部分地区,集中进入四川。

    这是张献忠第五次进军四川,前四次都被以秦良玉为首的明军将校阻击失败,这次西军浩浩荡荡,携大胜之师,形势显然不同以往。

    崇祯十七年那一年,无论对刚穿越过来的崇祯皇帝和张献忠而言,都是极其重要的一年。

    那年五月,张献忠率时有四十万的西军水陆并进,向四川成都浩荡进军。

    时人称“川东上下,鱼溃鸟惊”,到六月时,西军以步、骑、水师严围重庆,连攻六日后破城。

    张献忠执杀宗藩瑞王朱常浩、四川巡抚陈士奇、重庆知府王行俭等人,没其财产。

    到了七月,西军以三十万兵力进围成都,一路州县望风瓦解。

    在成都进攻战的郊外,西军都督温玉洁被驰援而来的守备官李占春所杀。

    后来李占春退守石柱,包括泸州在内的川南、川西南四十七州县,皆为大西军所陷,且所至多迎降。

    八月,西军攻陷成都,总兵郝希文战死,宗藩蜀王朱至澍并周贵妃、总兵刘佳允自杀。

    宗藩内江王被活捉,西军又在城内捕杀四川巡按御史刘之渤、四川巡抚龙文光等人,皆杀。

    九月,张献忠留义子张可望于成都‘监国’,率大西军主力北上与大顺军争夺川北地区。

    原明军降将、顺军川北守将马科率部迎击,被击败于绵州,被迫率军退往汉中。

    这就是按照历史轨迹张献忠走完的路程,在这之后,一切都不再一样。

    本来在那个时候应该攻入北京的李自成,依旧在宁武关尺寸之地不得进退,且新败兵颓。

    当时的张献忠,本来已经占据了几乎整个四川,按照历史的进程,他很快就要迎来入关清军的南下。

    可当时他迎来的,是新败大顺军退回陕西后的主力。

    李自成在山西遭受挫折,自然要在其它地方找找场子,从逃到汉中马科的口中听到张献忠袭取川北之事,遂决定出兵夺回川北。

    后来的一段时间,张献忠两面受敌,川内虽然占领,但是川民并非对大西心悦诚服,还有无数星罗棋布忠于崇祯的势力暗中搞事。

    不得已,他下令减缓进攻曾英、李占春和秦良玉等人固守石柱一带的脚步,转而主要与顺军的马科等部进行决战。

    崇祯十九年中,崇祯皇帝御驾亲征连败顺军、清军,全国明军军心大振,四川部分开始反攻西军。

    直至崇祯二十年,四川巡抚马乾以兵事被罢,曾英、李占春以战功进四川总兵、参将,名将秦良玉任川陕总督。

    同年,都察院御史陈良谟奉旨巡抚四川,到任之后传檄遵化,重新启用避世居家的樊一蘅与王应熊。

    川陕总督秦良玉檄诸郡旧将会师石柱,预备反攻。

    此时四川总兵曾英刚收复重庆,战略放弃重庆,率部掩护难民来到石柱,与诸将会师。

    从崇祯二十年到崇祯二十一年的九月,是四川明军趁顺军、西军内斗时大举反攻的阶段。

    被崇祯皇帝任命为四川巡按的樊一蘅,推荐一系列旧将,上疏请建四川新军。

    崇祯皇帝准许,降旨以樊一蘅为新军总督,起用甘良臣为总兵,副以侯天锡,合参将杨展,游击马应试等,为四川新军。

    樊一蘅招募卫所军卒三万余人,一战击溃西军,收复叙州,与此同时,松潘副将朱化龙、同知詹天颜率部收复龙安府、茂州等地。

    听闻这些,再加上明军主力接连进入四川,张献忠颇惧,下令大焚宫室,弃成都走川南。

    在张献忠率西军主力退出成都后的第五天,一部明军浩浩荡荡开来,皆持白杆长矛,正是秦良玉麾下白杆军。

    此时虽是黑夜,但张献忠临行前一场大火,却把整个成都照亮得如同白昼。

    秦良玉路上时,总能遇见一片片自城中逃难出来的百姓,据他们



第六百八十五章:天下熙熙,皆为利往
    走在东暖阁外的石阶上,身后有方正化和几个侍卫陪伴,感受到微风的阵阵吹拂,崇祯皇帝紧了紧身上的金色外衣。

    “那个女子,找到了吗”

    “皇上,人还捞针,何况这女子也并非是汉人女子,找起来,没有名册和户籍,更毫无头绪......”

    “回京已经快一个月了,难道她没等我”听得这话,崇祯倒也没什么以外,只是悻悻道:

    “朕打赢了李闯,平定了顺贼,怎么找一个女子就这么难呢”

    “这件事仍由内厂去办,将范围扩大到京畿,不行就山东、山西甚至全国,这个女子,朕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方正化浑身一震,忙点头道:“皇上保重龙体,找人的差事,自有下人们去办,一定尽快找到这名女子。”

    “嗯,你这样说,朕就放心了,走吧,陪朕到宫后苑看看。”

    宫后苑,就是鞑清俗称的御花园,假山池塘,鸟语花香,还能遇见一些上次被选入宫的秀女们搔首弄姿。

    看着这些人,崇祯皇帝却丝毫提不起兴致,自从成为皇帝,天下间美女见识得太多了。

    苏杭的,蒙古的,北方的,甚至朝鲜和安南还进贡来不少,又有哪一个是颜值低的。

    眼前这些女子放在后世,不用美颜就个个都是一等一的妙人,现在崇祯眼高于顶,却根本看不上这些庸脂俗粉。

    后宫袁贵妃、柔贵妃还有周后,都是不可方物的绝色,更别提上次选秀女入宫的新人,崇祯更是没见过。

    男人都是花心的,崇祯不是和尚更不是道士,自然没必要当了皇帝还学什么专一。

    天下间局势一步步按照崇祯皇帝的计划发展,李自成死了,这就说明自己自挂东南枝的威胁彻底解除。

    放松的同时,崇祯皇帝又忽然觉得心中空落落的,此前一直都被李自成‘逼’着向前。

    历史上破京灭明,将自己逼到煤山上吊的李自成就这么死了,自己下一步该如何去走

    李自成刚死的一段时间,崇祯皇帝确实失去了方向,但转念一想,又不尽然。

    这五年来自己还不是一步一个脚印,把大明从快要亡国拼成如今这个即将中兴的局面,与他李闯王何干。

    将来还有许多事情要谋划,大明三百年江山,到现在几乎是支离破碎,一切都要他来从头做起,真是千头万绪,都得自己去想。

    现在的崇祯,越来越不想在富丽堂皇却毫无‘生机’的宫里待着,每天倒是有大半的时间在军营,就算处理政务时也常如此。

    这让许多人为之不解,但想想看这位皇帝近几年来那些令常人所不理解的举动,众人也就释然了。

    或许,这就是为什么他是大明的皇帝,而终己一世,只能踏踏实实永远当个臣民的原因吧。

    其实崇祯待在军营,根本没有什么深层次的考量,与很多事情一样,完全是随性之举。

    回京之后,崇祯皇帝面对军民的恭贺,脑中想的却都是自己临行前对那个女子的承诺。

    想见的人没见到,宫内又到处都是条条框框,有些习惯军中无拘无束的崇祯皇帝,自然喜欢时常下营。

    对于四川的局势,崇祯皇帝已经可以肯定的说,大局已定。

    为什么这么说呢

    或许在秦良玉去世前,这个局面还不是很稳定,但秦良玉去世之后,就完全成了另一幅样子。

    秦良玉不是那种看见地主士绅就恨不得抽筋扒皮的流民大军,而是整个天下共识的当代名将。

    她与丈夫马千乘创立的白杆军,更曾是天下间数一数二的强军。

    这样的人物,自然是比残暴的西军要受欢迎的多。

    关于张献忠在四川的传言有很多,后世崇祯曾听过西军屠川的传闻,不过并不是很相信。

    无论历史上张献忠是否屠川,他在四川境内有不少民建庙宇是真的,当然他对待乡绅地主残暴,也是真的。

    无论顺军还是西军,在某一件事情上,态度都是出奇地一致,那就对制内文人和乡绅地主的处置。

    文人在顺军和西军都是附庸一般,可有可无的存在。

    李自成可以战前杀牛金星激振军心,张献忠同样在撤兵前杀掉了自己的右丞相,来稳定士气。

    这道理是一样的,不能说他们完全做错了,站在他们各自立场上,这是最好的决定。

    &nbs



第六百八十六章:瓦解
    四川毕竟战乱贫瘠已有多年,天府之国倒像是上辈子的事情了。

    眼下人口预估只有原来的三成不到,大批的田地被荒废,也不知道有多少的无主之地,满地都是无人认领的尸骨。

    而中原地方,土地虽然在复耕,但是地方上被流贼祸乱只需要几年,想要恢复却是个长久之功。

    很快山西巡抚练国事、五省总督堵胤锡等人发现,即便是将这些土地卖给归回原籍的百姓,发下耕牛、种籽和农具,想要复耕恢复产量依旧困难。

    首先还是一成不变,民间的困顿问题,仅靠朝廷微薄的支持和供给,百姓们存活依旧困难。

    千百年来,根深蒂固的想法,使得那些归籍百姓中有不少人又将好不容易失而复得的土地,卖给地主,自己去当佃农。

    很多人看不懂,朝廷已经免税面赋,这些土地是你们的名字,当了佃农,那可就又是地主家的了。

    后来消息传到京师,崇祯恍然大悟,自己还是太理想化了。

    虽然歼灭赋税,还发下种籽、耕牛、农具等,但家家户户百姓的种地和开销花费,毕竟不能全由朝廷报销。

    因此出现很大一部分刚刚回家百姓,手里拿着种籽、农具,看着名下土地,却毫无办法的情况。

    崇祯皇帝曾想当然的以为,只要自己减免赋税,把东西准备齐全,地方上就会慢慢恢复。

    现在看来,这根本不可能。

    按堵胤锡的条陈上所说,百姓们自己无力复耕,还是会被迫选择到地主家当佃农。

    这就成了一个死循环,朝廷把地主家的田拿回来,分给百姓,百姓无法独自负担种田费用,又还了回去,这可不行。

    如果放任这种情况继续发展下去,地方上很快就又会出现大批蚁附般的豪绅地主,时久必乱。
1...187188189190191...24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