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强崇祯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崛起的石头
这是极为不方便的,百姓们来回赶路,还有商人们想到那里去做买卖,都要受到天气等各个方面因素的掣肘。
在崇祯看来,这实在是太耽误恢复和发展的进程了。
在凯旋回京师的路上,崇祯皇帝就定下了接下来陕西、河南两省的方针,除与民修养,利民惠民的政策以外,也要在基层上多下功夫。
各个城镇要建立基本的装修队,主要负责修路和盖房。
这些地方上将来的装修队,从属于各个衙门,由当地共推一名有名望的人带领。
得到朝廷许可文书以后,他们就可以原地上任,招募有家有室的流民在地方上修路、盖房。
装修队虽然很小,但朝廷上对这个事很重视。
如果让一些无德之人掌握了装修队,不仅不能恢复,还会起到相反的效果。
直观点说,就是钱花了,效果却完全朝相反的方向去走,要杜绝一切能让流贼死灰复燃的诱因。
厂卫在各处都设有分署,会对此全程监控,他们的情报网也很容易探查出这些各地推举出来队长的真正底细。
至于开荒的事,兵将毕竟是要保家卫国的,也不能总去做,崇祯还打算成立垦荒队,同样从属各个衙门。
既能让许多流民找到工作养家糊口,也能利用群体的力量,让地方上迅速得到恢复。
当然,银两的事儿崇祯皇帝也有考虑,不过恢复问题关乎重大,这个钱不能省,钱就是要花到刀刃上,才能看到效果。
大约在九月上旬的时候,崇祯率领凯旋的这部分禁军,终于来到了大明京师的郊外。
在将近五年前,这一带还没有什么建筑,可现在眼前却立起一座浩大的园林,这是工部督建的诸多烈士陵园之一。
那是当时东征吴三桂之后,崇祯皇帝看着横尸遍野的战场有感而
第六百七十六章:中兴、来服
商洛一带发生的大战,假以时日已经传扬天下,听到的贼寇,无不为之胆寒。
祸害了中原腹地数十年的闯贼被完全歼灭了,对关外鞑虏来说,是个坏消息,对正在四川建国的张献忠来说,也是个坏消息。
这场大胜是很多人都没预料到的,李闯甚至连陕西都没跑出去,就带着他的全部主力,魂归天外。
听到消息以后,各方反应不尽相同,但很奇怪的是,如今振奋人心的消息,百姓军民听到无不欢欣鼓舞,很多人却为此发愁。
这次崇祯皇帝御驾亲征,和前几次一样,又赢了,而且一次比一次赢得让人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首先为之犯愁的,是江南一带很多名为朝廷下属,但早已自行其事的地方军将、府衙。
这些年来,他们趁着北方战乱连年,早都成了实际上的军阀,最害怕的,无非就是正统王朝的中兴和延续。
崇祯灭了李闯,据说得胜大军四川修整一月之后,已经迅速赶往四川支援秦良玉。
这样看来,在朝廷大军围剿之下,张献忠所建立大西的覆亡也只是时间问题,那么朝廷的下一步,似乎已是不言而喻了。
当朝廷真正腾出手来管理的时候,这些地方武将无一例外都要遭受裁撤和更换,他们要开始为今后找出路了。
除了地方文武以外,那些豪绅、商户、地主,也都为此发愁。
从朝廷收复地区来看,他们这些人不跟着朝廷步伐走,都是要被打击淘汰掉的。
但很多人思来想去,似乎出路也没有很多。
厂卫可不是摆设,他们之间和各种匪贼、豪绅之间来往的书信都不少,你不可能做的面面俱到,丝毫痕迹不留。
别的什么纵兵不法这等罪过暂且不提,单单这些书信被搜出来,那就是一桩足够杀头的大罪。
若是从前,在这种局面上,一些有功名的文官们,不过是做个姿态,打个招呼罢了。
至于武将们,只要是地方上真正握着兵权的,朝廷向也是不敢拿你怎么样,最多就是和左良玉一样,多整几次戴罪立功罢了。
豪绅地主更别提了,花点钱一句话,朝廷里自然有人帮你摆平。
可现在形势不同,刘泽清、刘良佐还有左良玉,那些敢于朝廷作对在地方上的军阀们,都是前车之鉴。
原来朝廷里肯帮你搞定那些人,不是被诛九族就是削官去职,余下的要么一坑不坑啥也不管,安心做官,要么就是忠诚的皇党狗腿子。
如今大明朝在崇祯皇帝带领下,正如日中天的走向中兴,越来越多的兵马忠于朝廷,无数的乱贼都被剿灭。
就连昔日的诸王乱国,都被崇祯调集大军,轻而易举的平定,他们这些人来硬的肯定是不行,软的,倒还有可能。
很多南方军将不过是一城一地,前面那三个至少都是一个府,麾下十几万的势力,在朝廷大军面前,不还是被分分钟平定。
所以很有意思,崇祯回到京师的当天,就接到那些南方文武们死乞白脸的奏疏,内容千篇一律,都是恭贺大明得胜云云此类。
恭贺得胜只是个幌子,他们的小算盘是个人就能明白,不过是借着这次机会争先恐后地向朝廷表示忠心。
崇祯看了几份就不看了,这些墙头草历史上是这个德行,如今还是这样,狗改不了吃屎,看这些属于浪费时间。
他们能这么老实,完全是因为朝廷逐渐有威望了,和忠不忠根本扯不上半点关系,以后慢慢都得给他们换了。
老实的可以回家养老,不安分的找个理由弄死,也是再简单不过的事儿。
往日里,中原腹地的李闯、曹操们来如自如,鞑虏也是频频寇边,无论什么人的兵马,都是说来就来,说走就走。
北直隶好歹是京畿重地,被人如入无人之境的来回嘚瑟,皇帝权威和朝廷威严早已下降到了冰点。
第六百六十七章:高一功的报复
湖广,这又是一处久经战火之处,相对陕西、河南来说,南临四川,北接山东的湖广,更称得上是四战之地。
何为四战之地
陕西逃窜出来的流贼,要来到湖广生根发芽,妄想做最后的翻身,从河南、山东被驱逐出境的乱匪,也要来到这里继续为祸。
原本湖广一带好歹还有一部比较大的官军————左营。
左营在的时候,虽然早成实际上的军阀,可好歹还打着朝廷大旗,能做那些地主、豪绅的保护伞,对地方贼寇加以遏制。
但自从去年左良玉死在湖广之后,左营的旗帜就倒了,人心一散,再怎么聚拢也是收不起来了。
左营消散以后,湖广这里就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真空地带,没有任何一支力量对这里彻底握在手里。
大顺被大明灭掉之前,李自成就曾打算多面下手,开始向朝廷反击。
他曾派麾下大将高一功,领着一部分大约四五万闯军来到湖广,就是为自己留下东山再起的退路。
但谁也没想到,李自成的贪心,造成他战略上的重大失误,带着陕西的全部大顺军主力,陷入到堵胤锡一手策划的巨大包围圈。
在那场战役当中,包括闯王李自成在内的全部大顺军主力都被歼灭,而这个时候,高一功也就刚在湖广打开局面而已。
在与左良玉稀里糊涂的打了一场血战,艰难取得胜利以后,高一功听到了周经武率领神武军以少胜多,在武昌全歼张可望所部大西军的消息。
那个时候,形势是对高一功极为不利的。
湖广本地虽然纷乱四起,但大部分都还打着朝廷旗号,很多百姓、官绅仍对明朝有很深感情。
除这些星罗棋布的敌人以外,高一功凭空出现了一个大敌,那就是周经武率领的神武军。
这个时候,双方都刚刚经历一场大战,急需恢复元气。
高一功决定暂且不理神武军,转道向北,先拿下德安府及其周边州县,对武昌的神武军形成压迫之势。
他的想法不错,刚刚打完一场大战的神武军,他们多半会在这个时候选择留守武昌,以免再陷重镇。
流贼对官军的优势,向都是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湖广这么大,高一功去哪里都能抢上一波。
每到一处,廉价的招募一批炮灰,然后再大摇大摆的去抢另外一处。
按往日对付官军的经验,除非对方少见的是全骑部队,否则根本难以追上流贼,一般都是大军跟着他们的屁股后头走,拾取残羹剩饭,收拾乱局。
可战场风云,变幻莫测,你不可能对一个人有全部了解,有些人就是不按常理出牌,周经武就是这样一个人。
高一功率部北上,进入德安府,刚开始的一切都跟顺利,流贼连战连捷,接连攻陷了应城、安陆一带,声势不小。
但当他们围攻德安府城将克的时候,周经武率领神武军杀出来了。
流寇正疲惫之时,而神武军突然杀出,让他们首位不得兼顾,再加上流寇内部并不是很团结。
当时是黑夜,到处响着神武军的进军号声,城上官军见援兵赶到,也是奋起抵抗。
再加上当时闯军根本没料到会有援军,是分散兵力四面围城,在许定国等某些闯军将领眼中,这仗到这个地步,基本就已经没得打了。
首先溃散的,是许定国部下约八千流寇,紧接着田英、张泰两贼首也分别带着本部离开。
这样以来,高一功本部的五千余老营立马成了光秃秃的树干,没了枝叶,再顽抗下去也是不智之举。
为了避免流寇溃散掉之后重新聚集,周经武与德安府的守将各分出了两股各三千人追击。
不过毕竟当时已经是茫茫黑夜,也不要指望什么战果,无非是威慑一
第六百七十八章:和朕玩?撤了!
“皇上,臣有本奏!”
廷议之上,一名言官站出,大声道:“兴都被流贼围困,兴都一失,我大明龙脉断绝,流贼岂不因此得逞”
“应当让四川兵马回湖广一部分,献贼可以日后再徐徐图灭,当务之急,保兴都要紧!”
连日来,对此议的声音便不绝耳,今日自朝议开始朝臣们就在议论纷纷,如今总算是随这一个不怕死的言官,将这次的廷议推向顶峰。
“徐徐图灭”崇祯皇帝笑了一声,没有答复。
皇帝话说一半,谁也不知道心里在盘算着什么。
往日里动辄熙熙攘攘的大殿上愈发显得寂静,龙椅上,金灿灿的龙头注视着下面群臣,甚至让人不寒而栗。
“朕既已灭了李闯,献贼定也是要灭,而且就要在这次!”崇祯皇帝说着,忽然呵呵笑几声,直笑的说话那言官浑身战栗,这才沉下脸道:
“你可知秦氏一门,曾英、李占春等人做了多大努力,才让张献忠困于川蜀。”
“四川战局十几年,每天死的都是朕的子民,每天抵挡张献忠出川大军的,都是四川将士!”
“你们在朝上一句话,就让朕把派到四川的援军撤回来,因为什么,就因为这个兴都被围”
“什么兴都,大明朝兴起是靠承天府吗那是靠洪武太祖皇帝和无数开国文武一刀一枪打下来的!”
“朕搞不明白这么点破事,至于议论这么些天都没结果”崇祯皇帝一拍龙头,冷笑几声道:
“兴都被围,那流寇无非是打着报复的心思,他们就等着朝廷为此大动干戈,手足无措的自己犯错,亏你们还是朕的肱骨之臣。”
“那朕倒是还不信了,若这个兴都,它不存在呢”
听这话,下面内阁首辅蒋德璟与张瑞图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出一丝不同寻常。
群臣听到这些,也是议论纷纷,但这些杂音很快就因为崇祯那即将杀人的目光而逐渐平息,大殿上又变得寂静无声。
“嗒、嗒、嗒......”
崇祯的手指有规律的敲击着龙椅上的凶猛龙头,忽然张口说道:“司礼监拟旨,朕要撤了承天府,这个兴都,不要也罢!”
‘轰’的一下,满朝哗然。
承天府是自嘉靖朝以来的第三京师,地位和南北两京与中都凤阳一样,都是政治意义上的中心。
作为‘京师’,承天府甚至还设有寻常府地没有的司署‘兴都留守司’。
裁撤兴都,留守司肯定也不能留,涉及到的各有司衙门官员太多,牵扯利益也多,说白了,朝臣还是怕把事弄大。
可但凡大事,你总是自欺欺人,掩耳盗铃的去自己往小了看,哪有能解决的
当初嘉靖皇帝设这个兴都的时候,本意就是给自己出生地找龙气,属于面子工程,这么多年下来,却被朝臣玩坏了。
李自成打开封、烹福王,张献忠陷襄阳、焚皇陵,还有如今的高一功围兴都、造声势,都是看准了崇祯好面子的弱点。
这个方法此前屡试不爽,总能让崇祯自己打乱部署,朝臣内部争相倾轧,流寇就能借机发展壮大。
比如李自成烹杀福王,无数总督、将帅和官员因此革职逮问,这其中不乏一些大力剿寇的。
张献忠攻克洛阳、襄阳,连杀两王,当时的督师杨嗣昌也因陷藩而畏罪惶恐,最后惊忧交加而死。
但是现在,这招不好使了。
崇祯皇帝不仅对那些王爷没有任何好感,便是那帮便宜祖宗,也根本没有什么真正的情怀。
此时他满心在意的只有一件事,就是彻底将中原流寇连根拔起。
高一功历史上是个豪杰,但现在他与大明为敌,崇祯皇帝也就没有什么好犹豫的了,至于最后他能不能投降,顺其自然就行。
“不必再议,朕意已定。”
崇祯皇帝大手一挥,宣布退朝,自己则从龙椅上站起来,负手自顾自的回后宫
第六百七十九章:入湖广,大反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