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强崇祯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崛起的石头
他只好说道:“皇上放心,臣让最得力的部下亲自去天津,宛如姑娘吉人自有天相,不会有事的。”
“希望如此,李凤翔。”崇祯皇帝叹了口气,示意后者过来,对他附耳说了些什么。
听完之后,新升任司礼监掌印太监的李凤翔也是恭恭敬敬,小心说道:
“皇上放心,这事儿,老奴保管办得明明白白。”
崇祯皇帝点了点头,对于李凤翔,他还是比较放心,紧接着抬头后换了一副神情,高声喊道:
“开拔,征辽东!”
......
“董姑娘,你今日到底能不能交齐?”
天津城一家小客栈之内,微胖的老板娘忽然推门而入,嗓音尖细,十分粗俗无礼。
在这老板娘身后,还跟着一个瘦子店家,只不过这男人显然是个妻管严,眼神中虽有怜悯之情,但憋了半天也不敢说出一句话。
“咳咳...”
董宛如面色苍白,床头贴身放着那卷皇图,见老板娘促狭的样子,也无力反驳,只能是有气无力的央求道:
“能不能再宽限几日,很快他就会来找我了,他说过一定会来的。”
“哼,来?我看他是不会来了!”老板娘得理不饶人,还走到窗边作态似的向外看了看,冷哼道:
“哪里有人,我怎么没看到半个人影?”
“董姑娘,你欠我家的三十两银子到底能不能交齐,今日是最后期限,若不能的话,这幅画倒也能抵消一部分。”
老板娘说到这里,看了一眼董宛如身边的画,眼中露出十分贪婪的神色。
“我不过多住了半月,为什么成三十两了?”董宛如说着,咳嗽更加剧烈,说话都变得有气无力。
“呵呵,利滚利呀,这是大明的规矩!”
老板娘冷笑几声,这时候门外来了一个穿着稍好衣裳的富家子弟,她凑过去,谄笑着说道:
“赵公子,就是这个女子,关外来的,是个满虏。”
这赵公子闻言看过去,果真见到眼前正虚弱地躺在榻上这个清静秀丽的少女。
看起来,这个满洲女子大约也就十六七岁左右的年纪,她头挽双鬟,却面色发白,显然身患重病。
“这些银子给你,画我也不要,这女的我带回去了,小爷我城内纵横多年,这么天仙的满洲娘们倒还是头一回遇见。”
这可真是双喜临门,老板娘赶紧宝贝似的将这些银子揣在怀里。
言罢,赵公子身后几个五大三粗的仆人便上前将董宛如强拖下床,架着就朝外走。
“你们做什么?画,我的画。”
董宛如奋力握着画,但毕竟没有力气,只能眼睁睁见手中崇祯留给自己的信物被老板娘抢走。
“赵公子您慢走,常来啊!”老板娘招呼道。
不过赵公子一行刚刚出了门,就迎面遇到一群穿着衣甲的官兵,为首的居然是天津总兵曹友义。
赵家在天津有些势力,平日倒也并非怕了曹友义,赵公子见到这群兵,也并没有任何慌乱,微笑着道:
“曹总兵怎么会来这里?”
“赵公子,这得问您啊!”
曹友义眯起眼睛,说出的话阴阳怪气,后头官兵也均是嗤笑,搞得赵公子一头雾水。
他有些生气,板着脸又道:“曹总兵这是什么意思?”
“您知道这位女子是谁吗?”
听到这里,赵公子倒是明白了一些,他松了口气,道:“原来曹总兵是说这个。”
“这女子欠了店家三十两银子,又是关外的满虏,我将她带回家照顾一番,怎么,这事儿曹总兵也管得着?”
“他胡说,我没有欠这么多!”董宛如挣脱家仆的手,用尽力气喊道。
“要是一般的女子嘛,这事儿本将倒是得由着你胡来了,可这个女子来路是太大了,放走了你,我怕我总兵的位子做不下去。”
曹友义笑几声,看躲在门后偷看的老板娘,上前几步,伸出手轻蔑地道:
“还不赶快拿出来,等着老子跟你翻脸?”
老板娘自然知道曹友义说的是什么,可利益在手,又岂是那么容易拱手相让的。
“这,这是无主之物,我拿来就是我的了!”
“一派胡言。”
曹友义没心情再和这娘们废话,直接一巴掌掴过去,将画抢回来,转身道:
“传我的令,把这客栈封了,这娘们交到东厂,由他们发落!”
见赵公子和老板娘还在懵逼状态,曹友义好心提醒了一句。
“宛如姑娘是皇上初拟的皇妃,这画是宫内的御藏,凭你们也想侮辱皇妃,私藏御画?”
“老子看你们都是活的不耐烦了!”
说到这里,曹友义冷笑几声,道:“赵公子,甭管你们赵家本地多大的势力,这次只怕都是要完了。”
“我们走!”
看着曹友义及官兵护送着董宛如离开,赵公子不仅瘫软在地,自己只是捅了一个多大的篓子出来。
第七百二十一章:你们的天可汗到了
原来自上次与崇祯分别以后,董宛如本是打算在京师等待消息,可事与愿违,老天似乎总是与她过不去。
听见自己父亲鄂硕被多尔衮所杀,部族也被八旗军尽数屠戮殆尽的消息,董宛如大哭一场,很快病倒。
经过一段时间的颠肺流离,董宛如最后总算在一个村庄落了脚,但好景不长,前不久她的全部盘缠都被盗了,又辗转流落到天津。
不过幸好曹友义带人来的及时将她救下,这才免了被那赵公子糟践。
那个老板娘和赵公子如何处置,这就不关曹友义的事情了。
他的任务只有一个,那就是把名唤董宛如的这个女子给保护好了,至少在天津辖内,不能出一丁点茬子。
至于赵公子和那个老板娘,自然有东厂去接手,别的不说,这帮番子在折磨人一方面,曹友义都是望尘莫及。
途中,护送董宛如的天津总兵曹友义不断打量这位宛如姑娘,心里也有些奇怪。
这女子按说是建州人,皇上对她应该极其厌恶,怎么会如此破例,直接将她拟定为皇妃?
想到这里,他忽然想起来,前不久来天津报信的军校,是当今英国公的亲信,说话间也是非常急切。
不论如何,崇祯对董宛如的重视之情,这是连傻子都看得出来。
若是寻常,曹友义或许还会对赵家这种本地势力有些忌惮。
可是现在,只要护好了董宛如,赵家什么的也就不算什么了,自然有东厂去收拾,曹友义也乐得看戏。
几日之后,被官兵层层包围之下的天津公馆中,曹友义正在紧张地看着医师为董宛如诊脉。
“宛如姑娘,您可千万要一切平安,只有您平安了,我才能平安哪。”
等待总是令人焦躁不安,看曹友义外面急成团团转的模样,不知道的只怕还以为里边是她媳妇。
听医师说她已无大碍,曹友义总算松了口气。
谢天谢地,要是这位姑娘在天津出了什么茬子,自己可得吃不了兜着走。
送走了医师后,被好奇所驱使的曹友义开始打起小算盘,小心翼翼地套话。
不过董宛如冰雪聪明,曹友义的话没套出来几句,却被她反着给崇祯的身份套了出来。
“他真的是皇上?”
董宛如此前从曹友义与赵公子的对话中已经听出些端倪,一直憋在心里不敢发问,直到此时,她才敢确定。
与其说不敢问或不敢确定崇祯的身份,倒不如说她是一时之间接受不了这巨大的反差。
毕竟董宛如从小就在关外长大,而大明和建州又一直在打仗,虽不懂此中什么缘由,却也深深体验到战争的无情。
这几日调养下来,董宛如也就想的差不多。
多尔衮将她爹鄂硕害死,全族上下现在就剩下一个逃到关内的她,若不是遇到崇祯,只怕现在也已经被人害死了。
现在董宛如在关外举目无亲,唯有想到崇祯,才能使她觉得一丝温暖,她也就慢慢接受了这个事实。
况且崇祯这一年多也并没有忘了董宛如,不仅一直在全国找,临出征前为了表示态度,还特意将她破例拟为皇妃。
想到这里,崇祯的情义和多尔衮的残忍自然形成了鲜明对比,董宛如也就再没什么顾虑。
既然已无退路,何不斩断前尘往事,彻底做个汉人又怎么样?
崇祯皇帝对自己有情有义,自己若不以身相报,岂不成了和多尔衮一样的渣滓。
诚然,现在的她,听说崇祯皇帝御驾亲征出关的消息后,却是在心中默默祈福。
她已不再认为自己是满人,祈福的对象,自然是崇祯皇帝。
“宛如姑娘,日后你成了皇妃,可不要忘了在天津的事儿啊。”曹友义笑了笑,试探性地说道。
听见那位朱老爷果真就是大明皇帝朱由检的时候,董宛如惊的都合不拢嘴。
此前她已经想到崇祯的身份非比寻常,甚至可能是皇亲国戚,可她绝没料到会是当今天子。
曹友义也能从那日董宛如震惊的神情中看得出来,她此前似乎并不知道皇帝陛下的真实身份。
半开玩笑的话说出口之后,曹友义已经随时准备着请罪了,可意料之外的是,董宛如并没有任何不快。
“曹总兵说笑了,若非您鼎力相救,宛如只怕如今已羊入虎口,回不来了。”
“宛如现在还不是皇妃,就算日后真的成了大明朝的皇妃,也不会忘了这番恩情的。”
听这番话,早先因她是满人而心中多少有些歧视的曹友义却是无地自容,当下一怔,忙说道:
“宛如姑娘严重了,方才只是一时间的玩笑话,这些都是皇上的意思,让我们一定要护你周全。”
董宛如望着曹友义,感受到他诚惶诚恐的模样后,更觉得不好意思,认真地说道:
“曹总兵当是玩笑话,宛如却印在心中。”
董宛如的平易近人,很快让曹友义对她刮目相看,是又喜欢又尊敬。
听她说清楚原委之后,曹友义和下属的将校们都有些吃惊,早听说这位皇上文治武功,却没想到还是个情种。
这种消息,此时不但不会损害任何皇家威严,反倒是无形之间拉近了崇祯和兵士们的距离。
......
董宛如在这边为崇祯祈福,遥远的察哈尔草原上,布尔民看着一眼望不到尽头的大军,心中一块石头总算把落了地。
“天可汗来了,这下咱们有救了!”彰吉伦攥紧拳头,显然已经迫不及待的要去复仇。
布尔民点点头,“长生天在上,满贼多铎杀我部民,夺我牛羊,此仇必报!”
若说多铎此来蒙古最大的反作用,还是让那些摇摆不定的蒙古诸部,一致倒向了大明。
察哈尔十余部联军在朵颜遭到惨败以后,科尔沁的博多勒噶汗彰吉伦率领两万骑兵驰援,同样被多铎击溃。
蒙古诸部的抵抗在清军面前,似乎都是无用功,他们跑回察哈尔,正瑟瑟发抖得时候,大明的军队到了。
崇祯带着莫卧儿等国的联军,不仅从人数上已经对清军形成绝对碾压的态势,就连质量上,也甩开了他们十八条街。
就连多尔衮都没想到,那个什么华盟居然如此团结。
他兵围锦州,让多铎重新夺回朵颜三卫地区,竟然简介导致了和四十余个国家开战。
这实在是有些吓人了,虽说很多都是如不丹和阿萨姆这种小国,但毕竟是四十余个国家。
四十余个国家接二连三向满清宣战,听起来还是够唬人的,给多尔衮的感觉,就像是自己在与全世界为敌一样。
第七百二十二章:没有援军的战斗
不过无论如何,豪格之乱既平,他也就没有任何理由再和大明保持所谓的‘和平’状态了。
要知道,现在满清国内可是过一年就孱弱一分,而大明已经今非昔比,一年的功夫,他们已经了强大数倍。
更别说还有个华盟,那几十个成员国不仅听着唬人,全部加起来,各种方面的压力,也有多尔衮好受。
这样下去,大清迟早要被明国给活活拖死,趁着现在八旗都是刚刚剿灭豪格的得胜之师,去和崇祯拼一拼,倒还有一线生机。
话说回来,豪格还真的是挺能撑。
崇祯本来估计他能拖延几个月顶天了,没想到这货足足撑了快一年才被多尔衮彻底搞定。
豪格撑的越久,崇祯也就有越多的时间去处理国内,现在明清双方国内都差不多,是该决战的时候了。
在这件事上,多尔衮做的也很绝。
拿下赫图阿拉以后,多尔衮将豪格及支持他的保守派大臣全部铲除,一个不剩。
铲除的意思,就是除族。
在打压异己上,多尔衮觉得崇祯的做法虽然残忍,但是的确可取。
曾经他就是因为对那些人存有希望,所以才会一让再让,结果他们却并不会对自己心存感激,反而会变本加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