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史上最强崇祯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崛起的石头

    早在两个月之前,大顺军就已经用完了携带的粮草和军饷,在那之后,李自成将所能找到的一切大户和地主给瓜分的一干二净,硬撑了一些时日。

    在长达半年之久的宁武关鏖战之中,大顺军粮草来源单一和供应不足的缺陷暴露无遗,李自成是东拼西凑,就连草根和树皮都有派专人前往各地收集,这才勉强支撑到了现在。

    “军中粮草,还能维持多久”李自成坐在大帐之中,脸上也不见了当初在西安称帝时挥师百万的神采飞扬。

    刘宗敏还是当仁不让的第一个说话,“大哥,俺早就说过,就该听李军师的,直接从固关东出!”

    说着,刘宗敏似乎有些责怪李自成的意思,冷哼着道:“若大哥早那般去做,想必兄弟们此刻早就到了京城,大碗喝酒,大口吃肉,又哪里会落得如今这般田地”

    李自成细细看了刘宗敏一眼,刘宗敏却也是毫不势弱的瞪回来,见得如此,李自成却叹了口气,转过头不再多说。

    好不容易等刘宗敏说完,宋献策这才敢小声说道:“闯王,军中粮草只够维持五日,依我看,咱们还是暂时退往西安,以图东山再起。”

    不等李自成回话,刘宗敏却又是猛地一拍桌子,“哼!就是你这个牛鼻子老道,说什么十八孩儿当主神器,大军猛攻,半月之内就能拿下宁武关。”

    “半年了,宁武关还在这好端端的杵着!现在居然还敢提退兵俺看,就该拿你这个牛鼻子老道祭旗!”

    “权将军怎么如此说话”宋献策自然知道刘宗敏的厉害,心道众目睽睽之下他应该也不敢怎么样,便是颤颤巍巍的回话。

    可是谁都没想到,刘宗敏是越闹越欢,上前两步就把宋献策小孩儿似的拎起来,唾沫横飞的吼道:

    “老子想怎么说话,就怎么说话,信不信直接砍了你!”

    高一功和李过见状赶紧出面制止,可没等说完一句话就被刘宗敏随手一挥推后几步,当下两人对视一眼,都是面面相抵。

    “行了!”李自成阴沉着脸,话音虽然不高,但却还是十分清晰地传到了每个人的耳朵里,“宗敏,别胡来了。”

    刘宗敏气鼓鼓看了李自成几眼,又是冷哼一声,这才将宋献策扔在地上,挥手边走边嚷嚷道:“你们议,老子不伺候了!”

    “权将军,权将军!”

    “权将军,你这...”

    见刘宗敏要走,所有人都坐不住了,纷纷起来挽留,刘宗敏却根本不给任何人面子,几步跨出门




第一百五十三章:闯军退了(上架求订阅!!!)
    第二天的早晨,关内仅存的几只大公鸡正在打鸣,关城上站着的甲官兵也是揉了揉惺忪的眼睛,睡眼朦胧的打了个大大的哈欠。

    “你说流贼怎么消停了这么多天”

    “是啊,谁说不是呢。”另外一个刚刚走上城头的乙兵士拿起自己的长枪,说道:“谁知道这闯贼又打着什么贼心,还是警惕点儿好!难道你忘了上次瓮城是怎么陷落的了”

    丙兵士听见甲和乙的话,凑了几步过来,但眼神却一直停留在对面闯军铺天盖地的营盘上:“说的也是,这闯贼什么事都干得出来,周将军不也说了吗,还是小心点儿好!”

    几个人正在闲聊着,却忽然听见身后和周围的城墙上一阵哄闹,这时候甲兵士一脸懵逼的指着前面营盘,“哎哎哎,你们看,那边儿怎么回事啊”

    “闪开,让我看看。”丁把总赶紧走过来。

    无数官兵纷纷登上城楼观望,听他们对话也是杂七杂八,众说纷纭,许多帮助搬运物资和檑木滚石守城的百姓聚在下面打听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在家中躲避了几个月的妇女和孩子们听到东京起初还以为是闯军破城了,小心翼翼的开门开窗看着这一幕,但后来发现不是破城,却也都不明白是怎么回事。

    不多时,城头传来一阵欢呼声,一个标兵几乎是手足并用的从上面滚爬下来,“闯军退了,闯军退了!”

    “闯军退了,闯军退了!!!”

    百姓们闻言都是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这话,但是城头上越来越多的官兵已经兴奋地互相拥抱欢呼起来,有的人已经将手中刀枪扔到城下,火铳兵甚至开始向天鸣铳以示庆贺。

    “砰砰砰——”

    “这是真的吗,闯军退了!”一个老头举着颤颤巍巍的问道。

    一个站在旁边的汉子用力的点了点头,说道:“老伯,闯贼退了,朝廷胜了,咱们没事了!”

    “好啊,太好了!”

    听到消息的镇府那边已经开始张灯结彩,无数兵丁忙里忙外,周遇吉、白广恩和最后来支援的宣镇总兵高杰都是哈哈大笑带着一众家丁登城。

    这几个月的时候,由于紧张和各种因素,闯军攻城的场面虽然很壮观,但他们许多人却并没有心思去留意。

    眼下闯军终于退了,各人的心情也便是跟着放松下来,看着眼前这个场面,周遇吉本来担忧李自成故技重施的心也总算是放了下来。

    闯军的营盘一直覆盖到天地边,这次是全部都一齐动起来拆营,在烟尘之下,造成的视觉影响也是极其震撼的。

    外围,有不少骑在马上的闯军老营马队手拿刀枪在呼喝着什么,许多衣着破烂的流民和精锐老营混在一起,形成一条条洪流,杂乱的向西安方向退去。

    很多人都明白,李自成这次是真的放弃了,闯军是真的退了,起码在今年是不会再回来了,自己胜利了。

    “将军,要不要末将带骑兵让他喝一壶!”高杰哈哈大笑,抱拳喊道。

    白广恩闻言看了高杰一眼,欲言又止,到最后却是一句话都没说出来,不过其余将领请求出战的倒也是不少。

    想了想,周遇吉点点头道:“可以,不过高总兵要记住,不要恋战,捡了好处就回来!”

    “得令,儿郎们,跟着本镇下城了!”

    在百姓们的欢呼声之中,关闭了半年之久的宁武关厚重城门被打开,吊桥被兵士开闸升起,紧跟着高杰便是挥着钢刀带领一队骑兵哗啦啦冲出城。

    周遇吉之所以会让高杰出城,那是因为多日以来的并肩作战让他对高杰十分了解,深知此人虽然有些意气用事,但并不是个莽夫。

    高杰的宣镇骑兵出城之后避重就轻,没有直接去寻闯军马队,反而直奔最北侧正在拔营的流民,冲进去便是一阵鸡飞狗跳。

    但是很快,负责殿后的制将军李过发现了这支在屁股后面作乱的骑兵,便是亲自带着闯军马队迎击过来。

    两支骑兵轰然撞到一起,一时间倒也是杀的难解难分,但高杰毕竟是偷袭,带的兵力较少,而且他也记着周遇吉的话,见好就收,并不打算恋战,与李过虚晃几招便是回身带着骑兵一溜烟的跑了。

    “制将军,追不追”听一名马队队官的问话,李过朝地上啐了一



第一百五十四章:总结(上架求订阅!!!)
    崇祯十八年二月二十七日,皇极殿,百官正在山呼叩拜。

    这一路跌跌撞撞的,崇祯皇帝总算是把要命的十七年给平平安安的熬过去了,其实当明朝的皇帝还真没有崇祯皇帝在后世想象的那么轻松。

    起先觉得妻妾成群,但男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崇祯皇帝可不像来个纵欲过度,暴毙身亡,再加上刚开始性命攸关,并没有太多心思去寻花问柳。

    除此之外,崇祯皇帝本来挺期待后宫皇帝的膳食,但谁成箱这皇帝吃的玩意也根本不是什么山珍海味。

    不是山珍海味也就算了,崇祯皇帝可以忍一忍,毕竟是非常时期嘛,但是有一点崇祯皇帝实在是忍不了,御膳特么每餐都有豆腐

    没错,崇祯皇帝自打穿越过来,头几个月一日几餐每次都有豆腐,还都是一个样连变都懒得变的那种。

    最开始觉得挺好吃,但现在,崇祯皇帝是看见豆腐就想吐。

    还有几天就是小年了,按规矩来讲,京师以外的各州府衙门早在去年十一月份开始就已经开始放假了,可能是由于过节的原因,崇祯皇帝的御膳总算是好了一点。

    各地衙门有司还是第一批,京师一带的各部院衙门也在十二月底陆陆续续的带职放假,东厂、西厂、内厂还有锦衣卫的人员也都开始轮换着回家过年,算是各方面的防备都有所松懈下来。

    毕竟,这当官和后世的公职人员一样,都有家人需要相聚,春节和小年与一般的节日也不一样,那是中华文明最重要的节日,这都是人之常情。

    群臣已经回家一阵子,厂卫的监视在这段时间也是有所松懈,可是在今日,这昏君不知在想些什么,居然把他们给召了回来,而且说是人人都不得迟到缺席,否则以重罪论处。

    这所谓的‘重罪论处’,说白了就是崇祯皇帝抄家杀头的一个借口,皇帝想要干什么不行

    谁也不想在这过节全家团员欢乐的时候来一个乐极生悲的满门抄斩,自然都是赶紧穿戴整齐来到皇极殿听候圣意。

    果不其然,崇祯皇帝早就坐在龙椅上哼起小曲儿,看样子好像心情不错。

    群臣刚刚叩拜完,崇祯皇帝便是立刻说道:“朕也知道大家都在家中与亲人团聚,但朕今日把大家诏过来,也是有要事相商。诸位可都是这大明的顶梁柱,自然不能和寻常百姓相比,有些事儿,到时候该议一议了。”

    “臣等恭听圣意。”群臣也没什么话好说,在内阁首辅魏藻德的带领下喊道。

    “这第一件事,就是崇祯十七年已经过去了,大明还是好端端的,朕也没事儿,什么改朝换代的话就不要再说了,不然让厂卫听见报到朕跟前,这个年大家可要过不成了。”

    “朕昨夜才想起来,前朝的时候,年终以后可曾做过什么总结”说着,崇祯皇帝侧颜看向王德化。

    王德化摇了摇头,想想说道:“这个事儿奴婢还真是不知,应当是没有。”

    “嗯。”崇祯皇帝点点头,又道:“反正朕在今年开的先例也不少了,既然小年快到了,朕这就应应景,再开一个先例。今后在年终快到小年的头七日,百官务必要和朕开一场总结大会。”

    “总结大会”闻言,群臣们都是一脸懵逼,他们活了大半辈子,这个新名词许多人还是头一回听到。

    见臣子们满脸疑惑,崇祯皇帝解释说道:“这总结大会嘛,顾名思义,也就是在年终的时候朕带着大伙总结一下去年的过错,适当的聊一聊。”

    “这大明之所以在万历朝至今便一直在走下坡,便是弊病太多,朕今后每年都要带着大家革除旧时弊病,再定



第一百五十五章:留作业(上架求订阅!!)
    听完了朝臣们各自的年终总结,崇祯皇帝神色由晴转阴,转头看向右佥都御史,有些好笑的问道:

    “王御史,崇祯十七年一整年,你所做的错事就只是伤了路边小孩”

    听到这话,王浚额头逐渐渗出冷汗,哆哆嗦嗦站出来说道:“陛...陛下圣明,臣已经补偿那个孩童父母十两白银,臣...”

    见这厮还要狡辩,崇祯皇帝是猛地站起身来,“王浚!半月之前,你把那副山水名图送到刑部侍郎刘希正家中,究竟为何!”

    “还有,那个孩子根本没有父亲,朕问你,她母亲去哪了”

    “这这这...臣不知啊,臣真的不知道啊!陛下可以派大理寺和刑部的人再查查。”王浚心下一惊,尤自嘴硬道。

    见状,崇祯皇帝也不再多说,挥手示意太监们把早就准备好的东西分发到群臣手中传阅,王浚所犯罪状,上面一条一目写的十分清楚。

    群臣在看的同时,心中也是为自己捏了把汗。

    崇祯皇帝就连王浚到青楼**何时进何时出都知道,那自己的事情,他是不是也清楚

    这样一来,王浚立刻就变成了千夫所指,罪证确凿之下,他也什么顽抗的心思都没了,‘噗通’一声跪在殿上,只是一味求饶。

    其实说实在的,现在这大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想着团团圆圆,崇祯皇帝也不想把谁给弄死,让他的家人不能团聚。

    虽然手里握着在场某些人的老底,随时可以下令把他们弄死,但这总结实际上也就是个形势上的,并没有非要置谁于死地的意思。

    崇祯主要还是想看看下面这些臣子说的话到底有多少是真,有多少是假,是不是吃一堑长一智了,明年再临朝的时候心里也好有个谱。

    崇祯早就料到他们会说假,毕竟东林党和大明朝堂的满朝臣工都是这个鸟样,就算全杀了,估摸着换上来那批也还差不多。

    其他人或多或少都说了些实事儿,马上就要过年了,崇祯也没有心思大力惩处,本想就这么宽松几日,但他万万没有想到,这个叫王浚的右佥都御史说话是一丁点实话都没有。

    这厮先唾沫横飞的说自己去年是如何如何的兢兢业业,忠于职守,这都是人之常情,谁都会说上这么两句,还不算什么。

    他接下来的话就让崇祯很气了,这厮说自己做过最不好的事,居然是一不小心踩到了路边乞讨孩童的手指,又说他事后出了十两白银作陪,那小孩是什么事儿都没有。

    换句话说,这王浚是觉得上一个自述无罪的蒋德璟得到褒奖,而自述罪责的臣子太多,能浑水摸鱼还觉得不够,想借机向自己邀功请赏。

    他所说这些,和东厂听记密奏的话相差甚远,孩童是伤了,但不是被他打伤,却是王浚这厮见外地来的流民一母一女孤苦伶仃而心生色心。

    过程就不叙述了,反正这母女到现在是一个也没找着,去向不知,自然也就死无对证,乃是这些东林党管用的伎俩。

    崇祯皇帝本打算让他和家人安安稳稳过个年再追究,可看着这厮干啥啥不行的残废样儿,也便懒得和他再找什么证据。

    见他说不出话来,崇祯直接挥手道:

    “给朕把这表里不一的贼子拉下去砍了。”

    待大汉将军上殿将杀猪般嚎叫的王浚拉下去以后,看着满脸惊颤的群臣们,崇祯皇帝苦口婆心道:“其实朕也不想在这过年的时候杀人,可你们不让朕消停啊!”

    “过年了,各部院衙门都放假归家了,你们就觉得厂卫也松懈了,可以浑水摸鱼做那种无法无天的事情了”

    “你们藏着什么掖着什么,朕全都知道,之所以还没有找到你们的头上,一个是因为过年,一个则是看在你们家人的面上。”

    “可你们要记着,不要得寸进尺,给一棵树就往上爬,当心哪天树根一晃荡,把你们都给摔的尸骨无存!”

    &




第一百五十六章:双喜临门
    崇祯皇帝早晨与崇祯朝会的时候,京师内外就已经开始有人燃放爆竹,一直到这晚间时分也没有停下来的意思,反倒是愈演愈烈起来。
1...4344454647...24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