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史上最强崇祯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崛起的石头

    他刚说完,在场的官员顿时兴起一阵波涛。

    “互市朱大典,你可不要忘了前些年去关外做买卖商户的下场!”

    “此举不合祖制,百害而无一利,绝对不行!”

    内阁次辅蒋德璟本是等着魏藻德敲定,但听周围人激烈的反对,而魏藻德又迟迟没有发言,这才站出来说道:“诸位稍安勿躁,此事就是拿来议的,至于幸与不行,还要看诸位和皇上的意思。”

    “陛下叫大家来我内阁签押房,为的可不是要商议什么互不互市,粮食的问题今日却是要拿个章程出来,不然大家都没法儿向陛下交待。”

    蒋德璟的话,一下子将在场众臣的心底带回了本次议论上的主题,许多人这才忽悠一下子想起来,对啊,若是不开互市,粮食怎么填的满。

    若填不满,那昏君再拿这个由头清理六部,到那时又该如何是好

    “此举恐有不妥,四城如今皆属关外之地,乃至今日,卫所已尽撤于关内,汉人出外互市,朝廷未有保全,将丧威于天下矣!”

    屋中静了一阵才有人站出来,众人回身一看,却见是礼部尚书王绍微:“诸位,可还记得万历三年时竣工的归化城,时至今日,何不将归化城再次启用,作为互市的中心”

    王绍微说完,其余人也都是不断点头,议论开来,就连内阁首辅魏藻德都是若有所思的不置可否。

    的确,朱大典提出这四个地方虽是目前朝廷最好的选择,但对于这些臣子来说,却并不是什么好事情。

    这四个地方在从前卫所还没撤的时候,尚有汉民再次居住,虽然在塞外,但却也有一些诸如客栈之类的小买卖,只要有钱,还算得上不是很苦。

    西土默特驻牧的地方和朵颜一带不同,相比之下,这边几乎算得上寸草不生,说是驻牧,就连那些土默特蒙古人都离边关远远的,那些所剩无几的草皮也是珍贵异常,占地连三分之一都不到。

    “还是不妥!”正在众人议论的时候,阁臣刘应宾忽然站出来,高声说道:“归化城乃阿勒坦仿故元大都旧制而建,在此地与其互市,岂不相当于承认了蒙古乃故元后裔不妥,实在不妥!”

    “刘阁老,话不能这么说!”冯铨冷哼一声,笑着说道:“神宗万历皇帝时便赐名归化城,予其互市,怎么,你刘阁老难道还敢不尊祖制不成”

    “冯部堂,你不必给我扣这么大个帽子!天下人都知道,您冯部堂深得皇帝宠信,拿祖制来压头,本官不吃这套!”刘应宾倒是冷哼一声,丝毫不给面子。

    “当今天子可曾尊过甚么祖制天子不遵,我等臣子为何要尊祖制将其定名为归化城,那是没有想到今日这个层面上来,今时不同往日,互市百害而无一利,计议去了便是!”

    冯铨一时无语,吏部尚书王绍微听出了端倪,冷笑着出来说道:“刘阁老好大的官威,一个阁臣,居然也敢和当今皇帝陛下相比”

    冯铨心道这姓王的不愧是跟九千岁混过的人,出口就是扒皮,当下也笑着应道:“可不是,同列阁臣,本部堂就没见有刘阁老这么大的威势!”

    眼见争端又起,还是帝党和东林党残余之间的争论,内阁首辅魏藻德以前也是东林党,虽然现在是皇帝的一号狗腿子,但心中总归还是不好受。

    于情于理,也不好再一声不吭,只见他咳咳两声,待周围寂静下来,才是说道:

    “冯部堂,刘阁老,粮食和互市的事情还没议完,天色渐晚,还是不要东扯西扯的了,进入正题吧。”

    “哼。”

    刘应宾尽管心中对魏藻德、蒋德璟、冯铨、王绍微等一干帝党中人有所不齿,但魏藻德毕竟是内阁首辅,面上不给面子是不行的。

    &nbs




第二百四十八章:虎狼之交
    “回陛下,刘应宾这个人还算不错,若处理的话,需得现将其名声臭掉,这种事交给厂卫来办最为妥当,毕竟,臣不就是专门替皇家干这个的吗。”

    尽管东厂事务繁杂,但听见崇祯皇帝传唤自己,王承恩还是立马就将手头事务推得干干净净,二话没说就来到冬暖阁,听到崇祯询问,他也是想了想说道:

    “此人是万历三一年的举人,初在赞皇一带当了两年的县令,由于政绩不错,便被当时的巡抚和知府交章推荐,此后则是被调任前往南宫,直到天启年间,礼部礼仪郎有缺,因而充补,能力还是有一些的。”

    作为东厂提督,王承恩自然知道,皇帝询问自己对一个官员的看法这种事,绝不仅仅是问自己的意见这么简单,毕竟皇帝现在手中几乎握着所有官员的卷宗,这种事自己稍加分析便可,又何必来找自己多此一举呢。

    其实王承恩想的不错,崇祯皇帝这次叫他来,询问意见的想法自然是有,但除此之外,更多的还是试探这小子是不是在魏忠贤的位子上坐久了飘了。

    要知道,自己刚来穿成皇帝这种九五至尊身份的时候,那也曾是飘了一段时间,王承恩城府再深,能不能挡得住权利和金钱的诱惑,那还是两说。

    听完王承恩说话,崇祯皇帝心下暗自点头,也道这小子不愧是信王府时便独得信任的老人,私下里虽有不少事情瞒着,但大体上还算是比较老实。

    当下,崇祯皇帝做出一副疲惫的模样,摆摆手说道:“朕乏了,你且先退下吧,刘应宾之事,命东厂严加监视便可。”

    “陛下圣明,老奴告退。”

    王承恩也是一个字不多说,直接躬身退下。

    ......

    待回到位于东华门外东厂衙门的时候,天色已经入深,王承恩叫来一个最近刚从锦衣卫那边调任过来的掌刑千户,冷冷说道:

    “李有德,你哥如今正在南京发展我东厂地支,你才刚从北镇抚司调过来没多久,按理来说,本不该派你处理关系重大之事。”

    话音刚落,李有德便是赶紧上前表态说道:

    “督主放心,无论是何事,卑职都将尽心尽力的完成,绝不拖泥带水!敢问这次皇上交代下来的,是要取哪位达官显贵的身家性命,又或是要臭了哪位大学士的名声”

    “是内阁的刘应宾,此人在内阁议政之时竭力与帝党作对,陛下已经有所不满。”说着,见李有德面色已露杀机,王承恩知其想错了方向,便是说道:

    “不过你要记住,此次既不是取其性命,也不是臭了他的声名。陛下是要我们东厂紧紧盯着那姓刘的一举一动,一旦有什么异样,立即禀报圣上。”

    “那...督主您这边儿”李有德想到一个问题,赶紧小心翼翼道。

    “哼。”王承恩闻言冷哼一声,说道:“你只管向陛下呈报那刘应宾的一举一动便是,本督这边自然还有其它的事情要办!”

    “属下明白了,这就去办!”李有德抱拳说道。

    “去吧。”

    见李有德迈步走出去,王承恩拿起早些时辰从山东登莱一带传来的飞信,面色复杂说道:“巩驸马啊巩驸马,你说说你,怎么摊上这种事儿了”

    “你这可是让本督左右为难,如何是好”

    第二天一早,王承恩在自己府中刚刚起身,正在洗漱穿衣,一个番子惊慌失措的从大门跑过来,边跑嘴里还一边喊着“不好了”。

    见状,王承恩有些不满,头也不回的皱眉道:

    “什么事如此心惊胆战的,王百户,



第二百四十九章:找条大鱼
    两人相视一眼,立即就知道对方要说的是什么,王承恩暗自点头,心道该来的还是躲不掉,便招手示意让百户王安离开。

    王安倒也懂事,再三询问确认无误之后,才是应声离开。

    “李掌使,现在可就你我俩人儿了,有什么话,就开门见山的说吧。”王承恩给自己倒了杯茶,自顾自说道。

    “关于巩驸马的事儿,想必王督师也已经知道了吧”李若链先是试探性的询问,待见到王承恩点头后又是笑笑道:“我就说呢,东厂番子遍布天下,消息自然是会比我锦衣卫要流通。”

    李若链面上正常,实则心中却已经是有些震惊。

    怪不得陛下要设内厂和西厂来分东厂的权,这还不够,紧接着又不断提升锦衣卫的权利和地位,想让自己锦衣卫来监督和制衡东厂。

    这登莱是锦衣卫的地儿,千户高文彩就在那头干的风生水起,而且周围还要有几个千户所,按理来说,这消息在锦衣卫的地头上,该先传到北镇抚司才是。

    可是不然,镇抚司这边得到的消息还是比东厂完了一天。

    这一天的功夫,放在一般人身上可还看不出什么来,可眼下是给了王承恩这个老油条,谁知道他已经安排下去什么了。

    “李掌使说笑了,这东厂朝廷裁了十几年,如今也是大不如前了,巩驸马的消息老朽这里是提前一日收到的,没敢做甚么安排,这不一直等着李掌使呢。”王承恩也不托大,笑呵呵的说着,就好像听不出李若链口中的讽刺意味。

    李若链呵呵一笑,摇摇头,也倒是对这个老滑头无话可说,当下又道:

    “巩驸马这几十年来,可就出过一趟京师,一直都是兢兢业业,想必你东厂那边的卷宗也是查不出其它甚么有违礼法之事吧”

    “况且,那次也只是家国安危之际奉了皇命外出办事,仅是在武定等几个小地方停留几日不到,就连济宁都没去,又如何会粘上私盐这种要命的买卖”

    说着,李若链面色沉了下去,冷哼道:“据登莱千户所上报,那姓阎的登莱巡检司巡检知法犯法,想必定是此人听闻我锦衣卫在登莱重开千户所,怕受到严惩,才是恶意拉驸马下水!”

    听到这话,王承恩一下子就明白李若链来找自己的意思了,看来这是怕东厂直接上报给皇帝,想给巩永固求情取个折中的法子,让他不至于失了性命。

    要么说和老油条说话就是轻松,你才说了几句,对方就已经猜透你心底在想些什么了。

    “李掌使不必心急,这事儿啊,东厂这边也在犯愁呢,没有李掌使的意思,老朽也是不敢直接上奏给陛下,还要细细思量才行。”

    王承恩觉得没必要和李若链交恶,更何况巩永固这个人的确罪不至死,此人甚至算得上是最老实的驸马,最近东厂可是打听到,就连张煌言都背着公主偷偷摸摸去了几趟勾栏。

    毕竟,这大明朝管束驸马可以称得上是极严,虽然去年由于国难,崇祯皇帝整改了驸马不得任实职的祖制,但实际上,其余的规矩并未变动许多。

    男人三妻四妾很平常,但张煌言可是大明的正三品驸马都尉,就算朝廷没有明说你不能纳妾,公主就在旁边看着,你敢纳妾吗

    自然是不敢,老是和一个人行夫妻之事,最开始张煌言可能会觉得高攀到皇家,甚至心里会暗爽,但事到如今,已经是老菜黄瓜一般的情况了,根本不剩什么激情。

    再者说来,张煌言这个人对自己本身要求也是极严,别的驸马整日在府内好吃懒做,他倒不同,读书作对、闻鸡起舞,那是一样都没落下。

    不过他也是正常的男人,夫妻房事没有激情



第二百五十章:浮出水面
    山东,登莱。

    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位于莱州城内的登莱巡抚衙门却是宾客如云,灯火通明。

    衙门正中的一屋子中,不断有仆人捧着好酒好菜进进出出,就算外头下着倾盆大雨,也是要半句怨言都没有的来来回回,谁叫自家老爷此时在宴客呢。

    说起来,这些仆人的的确确是不敢有什么怨言。

    现在这个年头,就连陕西、河南一带都是遍地流贼,自己这山东虽说黑了点,但能找到巡抚衙门里这个活计来做,也是前世修来的福分,总归不至于饿死。

    甚至若是运气好碰见什么大人物,可能还会得到其他人可遇而不可求的好事。

    “张巡检,此事您尽可以放宽了心,前些时日胶州知州衙门那边儿也曾派人来找本抚台,这件事儿就算是传到上头去了,也定会被压的死死得,到不得东暖阁。”

    听陈锦的话,巡检张严喝了口闷酒,仍是恨恨说道:“你说说,那李若链是犯了什么毛病,怎么好端端的就打起咱们登莱的主意了”

    “张巡检此话可得慎言。”陈锦呵呵一笑,直接将一名前来满酒的丫鬟抱在怀里,说道:

    “登莱再小,那也是两府之境,虽说繁华不比有运河过境的济南等府,但有一样活计,却是连济宁商行都眼馋不已。”

    听到这话,张严岂能不明白陈锦所说的就是自己经手的私盐活计,只是相视一笑,自也不会多说。

    看到陈锦当众将大手伸到那丫鬟衣裳之中作怪,张严心中也是痒痒的紧,起身拽下来一个,动作更是张扬。

    陈锦虽有些飘了,但毕竟还是读书人,大庭广众之下还有些放不开,可张严就不同了,这厮纯是地痞无赖出身,手下那批盐丁也尽是打起来不要命,玩起来没有度的主,直将屋内搅的乌烟瘴气,堂堂的大明登莱巡抚衙门,此时看起来却和勾栏之地相差不多。

    “嗯,陈抚台说的也对。”

    张严点点头,去年趁着驸马下山东之际将其硬拉下水,所为便是有朝一日朝廷查到此处。

    “哼哼,说句不痛快地,就算此事传到东厂头上,怕也不会查的仔细。要知道,驸马可就是皇家,他王承恩这辈子都是替皇家办事,若得罪了皇家,还不是吃不了兜着走”

    陈锦满脸冷笑,显然是吃定了巩永固,张严听到了也是哈哈大笑,说道:

    “正是,往大了说,别看老子胶州巡检司所辖范围小,可要想从山东六府之境找出几个没拿过孝敬的官员老爷,那可是难如上青天!”

    陈锦也是一乐,用手隔空点了点他,道:“你小子,难如上青天这话是和谁学的”

    “呃,哈哈…”张严可能也知道自己一个粗人出了丑,不过他却是脸皮极厚,当下举起酒杯笑着道:

    “还不是抚台训导有方,多年以来跟着学着,也就会了!”

    屋内的陈锦、张严等人不会想到,正在他们谈天说地、有说有笑的时候,门外却也有两名眼中泛着凌厉目光的仆人紧紧盯着他们的一举一动。

    “百户,陈锦怎么样,这条鱼可是在登莱最大的了。”

    闻言,那百户先是冷笑几声,说道:“你小子,怪不得如今还是个小旗,遇事能不能先动动脑子”

    “陈锦在登莱是条大鱼,

    就连姓张的都要供着,可镇抚司那边说大的,他就算不上了,太小。”

    那小旗不敢顶撞,点头问道:“那百户大人,高千户那里我们怎么上报”

1...6869707172...24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