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强崇祯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崛起的石头
“就说还得再等等,我们这头盯紧陈锦,让胶州的兄弟看住了巡检司,应该就在这几日了。”
几日之后,胶州巡检司。
这天刚蒙蒙亮,便是有一群身穿蓝色衣袄,手持马刀且面色不善的盐丁从巡检司衙门里相继走出来,后头还用独轮车拉着不少货。
这批盐丁为首那人披着
第二百五十一章:捉拿王公壁
正在北镇抚司衙门处理公务的李若链听到这件事也很高兴,既然找到了人选,那接下来要做的就很简单了。
按常理来说,这个时候就需要厂卫动手,将王公壁这个人的祖宗十八代都查清楚。
不管他这一世是做了什么大善人,只要祖上有做过一丁点损人利己之事,厂卫便是能借着这个由头将其名声搞臭,继而再随便安个罪名将这条鱼捞上来处理掉。
不要意外,得了权的厂卫就是这么厉害,要不说现如今在京畿一带已经成了闻厂卫之名而风声鹤唳的地步,在外地,厂卫番子甚至一向都是凶言赫赫的代名词。
可现如今东厂那头传来消息,说王公壁这山东巡抚做的实在不怎么样,不用特意去搞,他的名声实际上已经是臭不可闻,那这样一来,就可以直接进行下一步了。
王公壁是山东巡抚,毕竟是地方大员,而且在山东为官多年,早就有了自己的党羽和派系,想要直接拿人,没个特大的罪名安在头上,即便厂卫也不好说话。
若直接屁话没有直接拿了王公壁,其党羽定不会善罢甘休,若一些气愤不过的御史和地方官吏将这件事呈到通政司,可就是大为不妙了。
要知道,现如今的王承恩虽是司礼监首席秉笔太监,但司礼监的权势也不比往常,崇祯皇帝对欺下瞒上这种事最为痛恨,少量的折子王承恩还能悄声悄息的压下去。
折子一旦多起来,有些就是王承恩都压阻不及,毕竟他压折子的动作不易过大,被皇帝发现之后,容易发生百口莫辩的情况。
这件事闹大了更会引起崇祯皇帝的关注,一旦命人彻查,即便厂卫联手也是保不住巩永固,李若链和王承恩一合计,觉得这件事毕竟是没通过皇帝,不同以往,还要一步步的来。
若是通过皇帝了,那事情就简单的很了,根本不用安什么罪名,也不需要搞臭对方的名声,直接拿人便是,反正皇帝也不在意这些名声问题。
现如今难的恰恰就在这里,王承恩和李若链这次属于瞒着崇祯皇帝合力保住驸马巩永固,在事情发酵升级以前,就将罪名安在其他人身上定下来,并且为了后续查罪,还要做的滴水不漏才行。
王公壁这个人污点太多了,其本人也没甚么掩藏这些污点的意思,王承恩和李若链联手,那就相当于东厂和锦衣卫联手,在暗地动手脚,打算将包括私盐和侵占军田等很多罪名安在王公壁身上。
按王承恩和李若链的估计,这些罪名放在一个人的头上,足够这王公壁死一百次了。
可后来一查,两人却是失笑,这王公壁还真是胆大包天,东厂和锦衣卫打算强加在他头上的罪名,几乎有大半他都是实打实干过的。
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的很了,毕竟这王公壁是自作孽不可活。
东厂和锦衣卫手中都有王公壁的罪证,并且因为厂卫的特殊性,他们不需要请示崇祯皇帝,就可以直接动手拿人。
这天午时,一封急令从位于京师的北镇抚司总署发往山东锦衣卫千户所,信上只有一行血红血红的大字:
“捉拿王公壁,即刻看押入京,不得有误。”
......
山东巡抚衙门,两名衙役正在尽职尽责的看门,忽然间,其中一个人却是瞪大了眼睛,指着前面说道:
“这些是什么人”
“不知道啊,你去看着,我去禀报抚台!”
留在这里的衙役刚应完,看见来人的装束之后,立即便是心中叫苦不已。
这批人马清一色踏着牛皮小靴,身上穿着红色袖服,头顶四方帽,为首百户更是身带飞鱼服,腰悬绣春刀,走起路来大摇大摆,似乎根本不将眼前
第二百五十二章:事情闹大
田光开门见到的,是一群手持腰刀、面色凶狠的盐丁。
锦衣卫过着刀头舔血的生活,这些盐丁也丝毫不弱,个个都是过命的活计,整日也是在刀口上讨生活,为首的李孟见到锦衣卫全都冲进来,止住有些畏惧的心思,大声吼道:
“关门!不能叫他们一人飞了出去!”
“孟哥,这可是锦衣卫,民不与官斗啊,这事儿和咱们没关系,他抓的又不是张巡检,我们还是走吧!”
“是啊孟哥,得罪了锦衣卫,不值!”
周围盐丁虽也是好勇斗狠的角色,但毕竟干的都是违法之事,锦衣卫的名头听得多了,可毕竟从未和锦衣卫交过手,就连差役和官兵碰见了对方都要装孙子,自己一个并无正名的盐丁,怎么和人家斗。
其实李孟也纳闷,怎么这帮锦衣卫来的就这么巧
正自己交差的功夫来了,而且二话不说直接就要拿山东巡抚王公壁,难不成抓到了巡检司和巡抚衙门的事儿
想到这里,李孟心道那便更不能放这批锦衣卫回去了,这事儿既然被自己撞见,那就没有收手的可能,要么这批锦衣卫留在这儿,要么自己掉脑袋。
锦衣卫无缘无故来巡抚衙门拿人,肯定是抓到了什么小脚,就算没有抓到,王公壁一旦被他们带回去,这文官出身的软骨头保不齐就会把巡检司供出来,那时候就全完了。
“放屁!”李孟直接踹了说话那盐丁一脚,扯脖子喊道:“你们懂甚么,这事儿被咱们巡检司碰上,那便是逃不出去,唯有将这批锦衣卫全留在这儿,才有一线生机!”
“好,兄弟们听孟哥的!”
“反正这些锦衣卫人少,咱们人数是他们三倍,砍了丢山上去喂狗!”
这些盐丁身上穿的多半都是衣袄,锦衣卫却个个都是皮甲缠身,手里的刀也比对方锋利得多,尤其是百户田光手中的绣春刀,更是这些盐丁几辈子没见过的宝物。
田光粗粗看一眼,对方人数竟不下一百多人,此时这本是宽敞的巡抚衙门外院却也被挤的人满为患。
这个时候,对方都是拿出纱布围上脸,只露出两只眼睛,看来是打算趟这趟浑水,田光见对方个个握刀的姿势都像练家子,心道这次不好过关,后退几步,暗自和身旁一个校尉说道:
“哼,这些人护着王公壁,显然是跟这事儿有关。等会开打之后,你只管向后跑,趁乱冲出去和千户大人禀报,料这些乱贼也不敢公然袭击千户所!”
“是!”
一声大喊,周围百余名盐丁各自挥起手中腰刀,杀气腾腾而来,锦衣卫却也不是吃干饭的,二话没说,提起腰间钢刀喊着迎上去,两方人转瞬间便是厮杀在一起。
锦衣卫虽早就不是军队,但去年崇祯皇帝严惩骆养性,提拔任用草根出身的李若链为掌印指挥使,这就已经让人看见皇帝的改变。
继这之后,崇祯皇帝又力排众议将南北镇抚司调换,且陆续调整了锦衣卫的人员和薪俸,更足以显示对锦衣卫的倚重之情。
这样一个圣明无比的皇帝,锦衣卫早就没有丝毫怨言,至如今更是万众一心,打算用命来护住大明王朝。
从底子上来讲,锦衣卫各自也都是好勇斗狠的角色,虽然对方人数众多,可一想到自己是为皇帝办事,身担重责,就又是凭空激发出无数的气力和血性,愣与百余名盐丁杀的难解难分。
田光提起十二分力气,一刀砍在李孟的刀上。
只听“锵”的一声,李孟震惊的见到,自己手中那把锋利无比的钢刀居然如同纸片一般折断,而对方手中的绣春刀仍是泛着寒光,好似没有因此受到一丝一毫的伤害。
“这就是绣春刀的威力吗”
第二百五十三章:联名上奏,驸马始危
盐丁这边因为对方跑了一个人而忧心忡忡,商量几句,觉得还是自家胶州地界待着更有安全感,将其余锦衣卫尸首草草掩埋以后,便是决定马不停蹄的赶回巡检司报信。
平日里巡检司的人虽说在地方上蛮横一些,可见到官府和兵营的人往往还是要给些面子,毕竟他们不是正儿八经的朝廷官差,盐丁这个名头拿出去也不好看。
这次他们还是头一次和锦衣卫这种层面接触,而谁能想到,头一次接触竟就和锦衣卫拼了个两败俱伤,锦衣卫只逃了一个,大队盐丁也是损失过半。
实际上,这次送货本本是巡检张严为求自保特意多送一些,打算干最后一票,死活都要让王公壁手下,算是死马当活马医的做法。
山东巡抚王公壁也是身居高位多年之人,虽说平日里和胶州巡检司关系匪浅,可如今这多事之秋自是不敢再大张旗鼓的收,正和李孟商量着让他走小路再送一趟,没成想天公作美,李孟正要出门却刚好撞见锦衣卫上门拿人。
谁也没想到锦衣卫居然来的这么快,李孟砍杀一通,拍拍屁股走了,留下坐立不安的王公壁也不知如何是好。
锦衣卫这边直接拿人,本来是需要皇帝批准的驾贴,可去年开始这个规矩就被当今的皇帝一纸诏令非常任性的给废了。
如今的锦衣卫,外出拿人不仅不需要驾贴,而且只要掌握了证据,就连三大厂的番子都能抓。
王公壁这个人不仅欺软怕硬,而且有些优柔寡断,正在琢磨这群锦衣卫敢直接来拿人,那定然是搜刮到了自己的罪证,至于罪证为何,他自己心中自然清楚。
本来按着他的本意,私盐这东西虽说暴利,可却和自己的身家性命挂钩,去年崇祯皇帝在朝堂上杀人那个阵势,委实让王公壁小心脏噗通噗通跳个不停,正是打算最后干一票就此收手。
除了忧心忡忡以外,王公壁还有些庆幸。
若不是这些来拿自己进京下诏狱的锦衣卫碰见李孟率领的盐丁,自己此刻怕是已经在押送进京的途中了,又哪里会坐在书房中优哉游哉的品着上好的龙井。
锦衣卫拿到了罪证,可王公壁却也不傻,他自有自己明哲保身的方法。
官场如战场,形势往往都是瞬息万变,今日锦衣卫可以拿人,没准明日皇帝就亲自下旨免了自己的死罪,这些都说不好,全在一念之间,自忖官场沉浮多年的王公壁自忖深谙此道。
王公壁手里捏着的王牌,实际上和巡检张严是一张,他们能活下去主要的法宝就是巩永固这个人。
巩永固是前朝驸马,论辈分比张煌言都要高,而且永安公主早逝,崇祯皇帝在去年将驸马不得任失职的祖训废除以后,第一个掌握实权的驸马就是巩永固。
现如今,巩永固手里甚至还握着京师外城的城防军部分兵权,可谓深得恩宠。
王公壁性子软弱,第一个想法就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可如今锦衣卫都已经直接来拿人,显然矛盾已经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锦衣卫这是盯上自己了。
俗话说兔子急了还咬人,手里握着这么一个惊天大料不试一试,就算被下了诏狱问罪,王公壁也还是会不甘心。
当天晚上,王公壁终于下定决心。
趁着还是山东巡抚,事情还没有传开的时候,王公壁打算将多年以来的关系网全都用上,开始到处联络旧时好友和门生故吏。
没几日功夫,他便能鼓动一帮文官联名弹劾驸马巩永固利用私权其它地方官员,胁迫自己等诸多人帮助其在私盐上牟取暴利,反正宗旨只有一个,罪名都往巩永固身上集中就对了。
这个时候,硬拉巩永固下水,对王公壁等即将遭受牵连的一批官员来说,便是最好的自保手段。
毕竟巩永固是前朝驸马,
第二百五十四章:天子一怒,伏尸百万
御花园北御景庭内,崇祯皇帝和周皇后站在一起,看着眼前这副人工制成的景色,也是津津有味。
崇祯皇帝与周皇后眼前有一座假山,假山前立着一对石狮,石座上各有一石刻龙头,口喷水柱粗粗望去至少要有数丈高,景象十分壮观。
据内宫一些资历老的太监所说,这假山是万历十一年发方才建成,自此之后,历朝的帝后都是经常登山观景,休生养息。
虽是假山,可这山间却也有数跳小路,这些小路各自曲折盘旋,若按照不同的路去走,最终又都是通向山顶,这也让崇祯皇帝想起后世一句条条大路通罗马的常语。
山间小路间时不时要经过几个御马监太监和拿着物件的丫鬟,可能由于去年的刺杀事件,方正化正带着一批名属内厂的太监看守在各条小路,以防不测。
下人们从正中大门进出御花园,门上建有四角攒尖顶方亭一座,名御景亭,此时崇祯皇帝和周皇后便是登临御景庭观赏景色。
按说,每年九月初九重阳节,历朝帝后都要到御景亭揽胜。
御景亭高耸于御花园之北堆秀山上,是宫苑中眺望风景的绝佳之处,亭内天花藻井,并面南设宝座,亭外设石供桌,彷如人间仙境。
“皇后觉得,朕的御花园景色如何”
“回陛下的话,妾看,这御花园中苍松翠柏,千姿百态,可平日里却唯独缺少了皇上,可谓是少了真龙那一点睛之笔。”周皇后看着崇祯皇帝说道。
闻言,崇祯皇帝自然明白周皇后暗自责怪之意,也是心道罪过,赶紧说道:“皇后说的不错,自柔妃入宫以来,朕便疏忽了皇后,这几日朕决定常去坤宁宫,权当赔罪。”
闻言,周皇后微微一笑,将脑袋靠在崇祯皇帝肩上,静静说道:“陛下何言赔罪能陪妾观赏一日,妾已是求之不得,陛下乃是真龙天子,日理万机,妾又怎么能做那民妇束夫之事。”
“皇后懂朕。”崇祯皇帝把手放在周皇后身后凸起捏了两把,笑着说道。
正待这时,崇祯皇帝转头一看,见到方正化和急匆匆而来的李若链正在神色紧张的说什么,当下便皱眉问道:
“那边怎么回事派人去看看。”
不多时,方正化带着李若链跑到御景庭外,李若链面色既惶恐又有些愤怒,抱拳跪在地上说道:
“臣锦衣卫掌印指挥使李若链,见过皇帝陛下、皇后殿下。”
“今日本是陛下与殿下登亭观景之日,臣冒失前来搅扰,实为死罪。”李若链先是不断磕头告罪,见面色有些不悦的崇祯皇帝挥手示意无碍,这才是硬着头皮继续说道:
“启奏陛下,就在前不久,臣在镇抚司见到了一名来自济南府锦衣卫千户所的校尉,名叫郑刚......”
待李若链说完全部,御景庭内立即变得静悄悄的,周皇后脸上原本因为李若链打扰的不悦神色消失,正在忧心忡忡的看着崇祯皇帝。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