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史上最强崇祯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崛起的石头
第二百五十八章:光复太原(下)
    如果说,在刚冲上来的时候,守在城门的全部大顺兵都冲上来肉搏,胜负还未可知,然而现在的情形是人人观望、望风使舵,胜负便是显而易见了。

    当然,这也是如今官军和流贼之中的常用手段,官军脱去那身皮,到处纵情劫掠,这就是贼,反其言之,流贼若套上那身皮,再加个朝廷招抚的名义,也便成了兵。

    方才的一切实际上都发生在转瞬之间,太原城头的大顺军兵士刚刚射出一轮铅弹,还没来得及展开第二轮攻势的时候,围在城门洞口下的大顺军兵士就已经开始崩溃。

    朵兵用绳索打乱了牛万才布置的防御,大顺军的前排兵士已经显现出乱象,这个时候,只消一阵猛烈的冲击便可以达到目的。

    看见眼前这些面色凶狠、人高马大且作战异常悍勇的朵兵,大顺军的兵士们从未和来自塞外的敌人交过手,听的都是他们如何如何凶悍。

    面对这个突如其来的攻势,自然不是每个人都有牛万才那个决心与他们死战。

    这个时候,外面冲上来的高杰部骑兵大多数都勒停坐骑,开始在城下徘徊不定。

    “大帅,咱们怎么办”副将面色有些犹豫,问道。

    “看来已成定局,今日这头功算是被朵颜部抢了先。”高杰呵呵笑了一声,挥手道:“让弟兄们离远点,看看朵颜部的人是怎么在马上作战,也好好学学!”

    “尊令,末将这就吩咐下去!”

    朵兵还没有完全冲进去,两者之间总要拉开距离才行,高杰也知道自己属下有些兵丁现在仍然对这些助战的蛮子心存芥蒂。

    说话的时候他虽然面带不屑,其实心中对乌尔迈这个人还是很佩服,别的不说,光是把族人迁到关内彻底和鞑清决裂这一点,很多人就做不到。

    其实在上个月的时候,军中就曾发生过一件影响极其恶劣的事,一名兵士因家人全部被蛮子杀害而迁怒于这些兀良哈人,趁夜入营杀了一名朵兵。

    乌尔迈当时脸色不好看,但是没说什么,朵颜部的其余人也是一样,高杰当时自然也不好多说什么,将领们似乎都知道影响不好,全都一副听凭五省总督陈奇瑜决断的模样。

    这件事陈奇瑜也想了很久,最终,他还是决定将那名兵士非常严厉的处置。

    陈奇瑜如此处置,自然有些兵士会心存不满,可朵颜部的人却是大为放心,算是顺了崇祯皇帝的意。

    这种事至今没有人敢再犯,朵颜部的人因此对陈奇瑜心存感激,战前动员的时候也是头一批站出来请战的。

    虽然兵士们没说什么,可高杰还是觉得不少兵士对这些兀良哈人抱有恨意。

    其实高杰最开始也是这样,几年前这些蛮子还曾跟随建奴入关劫掠汉人,现在因为嫁了个女儿就死心塌地跟随大明了,这种事只有傻子才会相信。

    高杰不信,这些直肠子的士兵同样不会相信。

    直到现在,高杰看见奋勇当先且死伤最为严重的这些兀良哈人,才真真切切感受到他们的变化,心中也是乌尔迈有了些许理解。

    现下城门已经拿在手里,为了两方兵士能和谐相处不至于窝里反,高杰总要刻意将他们拉开距离,乌尔迈心照不宣,也是同样如此。

    两人在部下之中都有绝对的权威,高杰下令之后,宣镇的骑兵很快就开始拉远,不少人在马上拿出马弓开始向城头施放箭簇。

    汉人和兀良哈人在成祖靖难之后,算是再一次肩并肩作战。

    城门这里,实际上已经被朵兵给彻底打通,就连那大顺的什么右武威将军牛万才都死在朵兵的马蹄之下,其余的大顺兵更是胆寒,纷纷向城内四散而逃。

    城外除却高杰所部拼凑起来的千余马队以外,大批的后续部队也已经跟进过来,在白广恩、牟文绶等人令下列阵成型,就等位于后方的命令。

    不多时,一名标兵从后方疾驰而来,手中挥舞着一根小旗,远远的大声喊道:“传总督军令,全线进攻,拿下太原!”

    “拿下太原!”

    牟文绶与族弟牟文举对视一眼,哈哈大笑几声,带着部下山东兵头一批冲了出去,方才逃跑飞快的白广恩此时也吊儿郎当的站在阵前,带着




第二百五十九章:太傅
    蔺养成,陕西延安人,号争世王,革左五营首领之一,此人战败归降,在如今的形势上无疑是里程碑式的。

    对他来说,朝廷大军南下的速度实在太快,大顺军此时还沉浸在开朝的喜悦之中,根本没料到去年还堪堪只有自保之力的大明朝廷,会选择在这个时候挥军南下。

    蔺养成和牛万才都是久经善战之辈,革左五营时期,也算是在各路农民军之中响当当的人物,可经此一战,牛万才授首,蔺养成迫不得已而降,实在是所有人都始料未及之事。

    战后统计,此战官军伤亡微乎其微,只有打头阵的朵颜部伤亡较重,前前后后约有一百余骑。

    紧接着的便是牟文绶所部山东兵,由于他们是第一支登上城头的和进行巷战的官军,遭受了大顺军激烈的抵抗,损失约有一千三百余人。

    高杰所部伤亡五百余人,邱磊所部两百余人,白广恩所部最后入城,只有一百人不到,其余军将各自只有零星伤亡,大部分都是因作战时军伍逃亡或不慎跌伤、误伤所致。

    此战总计成果统计在两日后才完全统计出来,由赶来太原赴任的知府向上呈文,官军各部伤亡两千五百人左右,守城的七八万大顺军死伤惨重,光战死的就有一万五千多人。

    除此之外,投降的又要有两三万人,其余那些则是不知所踪,至于到底是藏匿在民居之中,还是趁乱潜逃出城,这些还未可知。

    入城之后,陈奇瑜发布严令,禁止军将欺扰民众,使形势稍稍安定。

    战后,为安抚朵颜部众和将各部军将,陈奇瑜连夜将伤亡将士的抚恤和奏请入奉忠烈祠之事分两份奏折递送京师,请崇祯皇帝御批。

    无论陈奇瑜如何严加约束,这些各地嚣张惯了的兵痞子们入城之后也还是很快就发生了不小的动乱。

    先是官军为争相物资大打出手,紧接着又是白广恩部下闯入民居奸女,致一死数伤之事,影响极其恶劣,太原城内的百姓已经开始风声鹤唳。

    但是几日之后,大同总兵白广恩首先表示遵从军令,亲自将犯事的百总拎到校场砍头,并且将跟随犯事的部下全部处以军法。

    高杰继之颁布军规,严令宣镇各部兵马不得违反军纪。

    其实说起来,白广恩这个人陈奇瑜也觉得很有意思,作战时该奋勇的地方不会含糊,平日又总是一副吊儿郎当、贪生怕死的模样。

    可真到了该表现的时候,白广恩又总是比高杰快一步。

    各部之中,唯一没有出过任何差错的是牟文绶与邱磊的部下,陈奇瑜为正法纪,吩咐诸军以山东兵为式,并向朝廷请封牟文绶所部山东兵成军,便是后世著名的山东军。

    没过几日,城中传来消息,那些为争抢物资的军将之中两边带头的千总都已经被正法,其余几个百总和数十名军士亦是得到相应惩处,这才使得城内逐渐安定下来。

    安定之后的第二天,新到任的太原知府接到陈奇瑜授意,在城内各处张榜缉拿大顺逃犯,百姓每找到一个有凭证的大顺逃犯送到知府衙门的,便可获得一两二钱银子补贴,即

    便没有凭证的逃犯,也会有一钱银子的奖赏。

    当然,一钱银子不是个小数目,百姓们也都是乐于把银子拿到手。

    这样做法虽然很快就能让城内藏匿的大顺军余孽肃清,但却也造成了一个后果,那就是会抓到不少与此无关的人,很多人为了赚取银子,往往都是不断往知府衙门送人。

    对于这种事,陈奇瑜早有预料,但凡被查出来



第二百六十章:特赦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旌奖贤劳,乃朝廷之著典;显威扬德,亦天子之至情。顾惟有功之臣,具有严慈之法,肆推褒宠,实倍常伦尔。

    朵颜部首领乌尔迈乃朝廷屯驻兀良哈之镇守总兵官,严于律已,与人不苟,负壮心于沙场,独抱忠心耿耿,训于族部,遂成太原此捷之首功。

    诏曰,乌尔迈叙功当为三军诸将之首,朝廷宠数,礼特重于褒荣。兹特封为镇边候,世袭罔替,加五军都督府右都督,茂膺冠帔之华,永示盟好之式。钦此。”

    “...兴平伯高杰乃朝廷常驻宣府镇守之总兵官,严于律己,温恭守礼,佐督师之剿事,成悍勇之威名,行重军法,列太原此捷之次功。

    兹特封为五军都督府左都督,特加武骑尉荣勋,所部尽封为宣府军,与军同享功勋之美。钦此。”

    “...白广恩乃朝廷常驻大同镇守之总兵官,经年来,不避敢战,御部众而扬法礼,成骁勇之威名,使贼胆怯,列太原此捷之末功。

    兹册封为安北伯,世袭罔替,升授五军都督府左都督,特加武骑尉荣勋,所部尽封为大同军,得成勇将之心。钦此。”

    “...牟文绶为朝廷镇守山东地区之总兵官,征剿三年,数战列功,其族尽皆敢战,以成太原此捷之从功。兹升授为五军都督府左都督、太子太保,特加武骑尉荣勋,所部尽封为山东军。钦此。”

    “臣等领旨谢恩,吾皇万岁万万岁!”乌尔迈、白广恩、高杰等人一直等着的就是这个环节,此时自然是赶紧眼巴巴的上前接过属于自己的那份圣旨,宝贝似的拿在手里。

    其实说实在的,乌尔迈对能列为何功虽然颇有期待,可却根本没想到自己会叙功第一。

    在其余明军眼中,朵颜部此次骁勇当先,作战起来更加人人凶悍异常,实堪为全军把式,这是实实在在抢不走、抹不掉的功劳,也没有人对此有什么意外之情。

    乌尔迈却不尽然,本来他还想着因为自己是兀良哈支脉的蒙古人,那大明天子会瞧自己不起,可如今看来,却是自己又想多了。

    用汉人的话说,那就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高杰对自己列为次功也是颇为满意,毕竟自己冲上去只是捡个漏,硬仗都被那朵颜部打完了,这些他自己也都明白。

    至于其余的封赏,其实他已经不算太过在意,如今自己毕竟已经位列伯爵,整个天下的武将之中,能达到此等地步的,只怕都是近在眼前了。

    除此之外,再无他人,那还有甚么不满足的。

    要说这次封赏令高杰感到意外的,其实就是对于白广恩的赏禄之厚,甚至直逼叙功为首的镇边候乌尔迈。

    首先,崇祯皇帝将白广恩册封为伯,还是世袭罔替,这意义上也不一样;其次,给予白广恩的封号,更是“安北伯”,足以显示崇祯皇帝对白广恩的器重之情;再三,就是给白广恩的圣旨上,居然说他是“不避敢战”,这在高杰眼里,实在是天大的笑话。

    自然,高杰虽然是直性子,但也没莽撞到当众诋毁圣旨的地步,不过是在心中有些不同寻常的感觉罢了。

    三人退下之后各有心思,那前来传旨的司礼太监说的口渴,可却还是从衣袖里拿出另外一份圣旨,朝旁侧大声问道:

    “有没有个

    叫什么...对,叫蔺养成的将军”

    闻言,诸将都是愕然,蔺养成那不是此战的贼军主将,他们的手下败将吗,难不成皇帝已经迫不及待想要用他的人头祭旗了不成。

    将领们各自窃窃私语,陈奇瑜却对圣旨上的呢日用心知肚明,当下也是挥挥手,示意西北大营的兵士将早就压缚在外的蔺养成看押进来。

    “松开,松开!”蔺养成进门的时候,虽然遭受全场朝廷军将的讥讽和嘲笑,可却依旧高高昂着头,不断挣扎着不想跪下。

    &n



第二百六十一章:登莱兵乱
    自任五省总督以来,先是在固关歼灭了刘芳亮,接连收复真定、保定两府,紧接着又定策攻袭太原,晋阁臣,加太傅,持尚方剑。

    在今明两年之间,陈奇瑜的威名已是盖过了当初剿匪的洪承畴,真可谓万千荣辱于一身,风光正好,鸿运当头。

    自然,这一切的一切,离不开崇祯皇帝对陈奇瑜无条件的信任,以及陈奇瑜为剿匪大业付出的艰辛努力。

    惊闻此败,各路农民军更是对陈奇瑜恨之入骨,此时刚刚行军至山西平阳府永和关地界的李自成,更加又惧又怒,根本不敢相信这个事实。

    永和关位于永和县城西三十五公里处,是历史悠久的渡口,万历十一年始建关城。

    永和关是西去陕西的交通要塞,也是大顺军东出的必经之路,传说这里曾是唐代永和旧城的遗址,李自成自然知道此处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也是常设重兵防御,以保西退之路。

    “陈老狗!杀我爱将,又夺我太原,此仇不报,誓不为人!”

    顾不上欣赏眼前关外那妙趣天成的危岩,李自成听闻太原失陷的消息后,愤怒的踹倒了第三个下属。

    “陛下,此处地势险要,沙滩宽广,气势雄浑,与关门楼、吟诗亭、望河楼等自城体系,太原失陷,吾等可暂留此地,静观其变。”宋献策有些担忧的说道。

    说完,怕李自成不同意,又是补充道:“以朝廷官军多年来的脾性,此时众志成城阻我东出,一旦日久,则必会生变,我等可——”

    不待他说完,李自成猛地抽出刀,红着脸吼道:

    “宋献策,此时我百万大军东出,朝廷弱旅定会灰飞烟灭,各处将吏无不望风而降我大顺,此时劝我,你居心何在!”

    “莫不是朝廷派来的奸细!”

    李自成状态似乎有些失控,见状,本想出言相助宋献策的牛金星却是默然不语。

    说的也是,最近闯王情绪似乎常有暴怒,宋献策说的话,即便牛金星也是极为赞同,然而这个时候李自成却异常坚定的要继续东出,显然已经气愤到了极点。

    这个时候站出去说话,非但不一定起到劝阻的效果,反而自己丞相地位还会受到损伤,面对这样的李自成,即便刘宗敏也不敢多说,诸将面面相抵,最后都是选择闷声不吭。

    李自成见无人反对,这才满意的冷哼一声,说道:

    “陈老狗夺我太原,定要教他以身家性命来换!吩咐三军,明日出关,直奔太原,把陈奇瑜的总督大营给烧的一干二净!”

    几十万大顺军在李自成的一声令下,在传来官军收复太原消息的第二天,便是兵分数路东出永和,方向都是奔着太原,看来是要新仇旧恨一起算。

    不多时,位于新设总督大营内的陈奇瑜接到一封战书,言语异常粗鄙,大致意思就是李自成被气到,远远告诉陈奇瑜,说你是个老狗,我迟早要把你弄死。

    这封战书不是宋献策甚至也非牛金星所写,看那黄色绢布上歪歪斜斜、大小不一的字体,倒像是愤怒之极的李自成亲手所写。
1...7172737475...24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