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平生好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苏眠说
“快要好了吧?”他强笑道,“这可怎么办呢,我们马上,就得离开这桃花源了。”
地底,干涸的暗河,带箭的白骨,偷来的食物,还有时不时窜出来的老鼠……这样的地方,竟便是他们的桃花源了。
若出了这里,不知还能去何处安身呢?
“你若肯跟我走,我便带你回会稽剡县去。我的家人都在那里,虽然我从没见过他们……郑嵩篡位后将前朝宗室的爵位都褫夺了,想来他们也都成了平民百姓吧……”顾拾漫漫然地笑着,“我也想到你家去,到雒阳去。不过,若是朝廷要通缉我,那便只有带累你跟着我四处流浪啦。”
阿寄摇了摇头。而后又怕自己的意思还不够清楚,她拉着顾拾的衣袖,轻轻地依偎了过去。
顾拾却好像没有什么反应,目光空空地不知落在了何处,“我以前恨郑嵩,我花了所有的力气去恨郑嵩,我总想着只要他死了,一切就会变得完全不同。现在他真的死了,皇帝换了,我才发现,其实一切根本就不会改变。”
她抬起眼,看见他眸中深深的漩涡,她明明看不懂,却几乎被吸引着坠落。她想自己应该安慰他的吧,可是却不知该说什么好,她不能理解他的话,只有束手无策地摇头。
他的手臂环了过来,双手交叠着放在她的腰间,原没有别的意思,却正碰到了她的衣带。她不知他下一步要做什么,一时间竟然也不想反抗,只是脸红屏息地等待着。
可是许久之后,他却什么也没有做,只是这样拥抱着她。
他明明……也是想要的吧……
她明明都感觉到了!
可是这样的话,即使她不是哑巴,也绝说不出口的。若不是数日前那次煞风景的打断,或许他们早已……
马上就要离开这里,似有一种恐惧压上了心头,却又同时制造出了一种迫切的冲动。她的心就像一片苇草飘飘然找不到停落处,在这样的时刻,不知出去会怎样,不知未来会如何,她真想抓住些什么,得到些什么——
原来,她也是渴望着他的吗?
一直以来只是顺从着他,照料着他,却不知从何时开始,自己对他也有了渴望吗?
她怔怔地转过头来,长发轻轻擦过他的下颌,他不由得笑了:“你不要动。”声音的末梢带着*的沙哑。
她立刻别过头去,旋即又对自己感到失望。
她真是个懦弱的女人。
顾拾好像察觉到什么:“怎的了?”他犹疑了片刻,将手收了回去——
突然,却被她一把抓住了。
半明半昧的地底,寒冷潮湿的空气,不会说话的女人。
她的右手慢慢地从他的手背上扣入他的五指,抓紧了,抓牢了,好像那是她此生最珍惜的物事。然后她就这样牵着他的手,放入了自己的衣衽中,按在了自己的心口上。
刹那之间,他的心跳都停了。
却感觉到她的心跳,透过少女柔软的肌肤,从他的五指间传递上来,震震地响过他的血脉,再也不掩饰,再也不躲藏。
他的声音干哑地顿住,“阿寄,你……”
她抿紧了唇,自己明明也颇紧张,却只是屏息等待着他。从他的角度只看见她乌云般的发顶,柔顺的长发披落在皎月般的脖颈上,又随着自己的手钻入衣中,催出少年心中沸腾的*。
他愈来愈急促的呼吸倾吐在她的耳边,漫出一片潮红。她咬着唇,闭上了眼睛。
他一眨也不眨地看着她,她的表情羞涩而勇敢,她在等待他,她愿意把自己给他。
也许从很久以前她就如此决定了,她一直都是他的,即使只是出于道义,她也绝不会离开。
而他从来都是卑劣地利用着她的道义,九年来的每一日,他都毫无忌讳地提醒着她、逼迫着她、困锁着她,直到昨日也仍然如此。
只要能留她在自己身边,他不惜与虎谋皮,不惜将身作饵,不惜声名扫地……
可是现在,他却后悔了。
任性了这么多年,他竟然后悔了。
他不该强留她的,他明知她会为自己付出一切,可他呢?
除了这一副给她带来灾难的业身躯,他什么也不能给她。
他低下头,将手从她的衣衫里抽了出来,慢慢地为她掩好了衣襟。他的动作迟缓,好像只是离开她的肌肤就用尽了他毕生的力气,最后他将下颌搁在她的肩窝,抱着她,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她发间的清香依旧令他迷恋,如果他有家的话,他希望自己的家可以是这种味道。
他自顾自地笑了:“我都不知你原来已这样着急了。”
她别过头去。
他低声笑着哄她道:“待我们逃出去了,便找一个山明水秀的安全地方,布置好洞房花烛。到了那时候,你叫我死在你床上都可以。”
她仓皇地转过身来看他,他却哈哈大笑起来。她这才后知后觉自己被他调戏了,又想及自己方才还真是一点也不矜持,羞恼得一下子甩脱了他跑到岸上去。
他笑意盈盈地望向她,她却气得再不肯看他一眼。
***
“阿寄?”
黑暗中,顾拾轻声问。
身边的女人却已经睡熟了。
他伸出手指轻轻勾着她的发,睁着眼睛看向一无所有的虚空,耳边仿佛能听见那溪流低低流淌的声音,但他知道那不过是幻觉而已。
若是能死在这里,该多好。
脑中凭空冒出这样的想法,将他自己都吓了一跳。
他过去以为即便是死,他也要拖着阿寄一同死;可事到临头了他才发现,他其实还不愿意死。
温柔乡,英雄冢,说的大概就是阿寄这样的女人吧。一定是因她的缘故,他都不知道家是什么样子,就已经开始想家了。
当她失去母亲悲痛欲绝的一刻,他发现自己并不能与她感同身受,才知道自己是有缺陷的。圣贤书也读了一些,却从不晓得亲慈子孝是什么模样,虽然总向往太学里的读书人,自己却只是个自私、卑鄙、没见过世面的小人而已。
或许她也是这样看自己的吧?她只是对他太好了,所以连带他的自私和卑鄙都一并包容,他依赖着她,在她的包容里无法无天。
顾拾闭上了眼,头有些疼,仿佛被人用冰冷的重物在敲击一般。他下意识地抓住了身边女人的衣袖,才得以安心地睡了过去。
一夜好睡。醒来却是被阿寄推醒的,他迷迷糊糊睁开眼,只见阿寄已穿戴整齐,身边放了两只小小包裹。他撑着身子坐起来,才发现自己臂上的伤已又妥善地包扎了一遍。
她的怀中抱着他的外衣,她低着头没有看他,嘴角却含着微微的笑。经了一夜休息,她的气色好了许多,心情也似乎调适得很好了。
顾拾静了静,展颜笑道:“我方才做了个梦。”他看着她,慢慢地道,“梦见我同你都老了。”
阿寄的眉毛不自然地动了动,脸上的红晕从来就没褪去过。片刻,她却忽然站起身,去取来一只烛台,小心翼翼地往前走。顾拾微惊:“你要做什么?”却见她竟然慢慢地走到了那河床上,那骷髅边……
她放下烛台,朝那骷髅端端正正地跪下,叩了三个头。
她的神情那样地严肃,好像在完成一件庄重的仪式。
她本是个淡得没有颜色的女人……但在此时此刻,她的眸中跃动着烛火的光焰,却让他觉出了她的璀璨来。
他不知道她心中在想些什么,但他想那一定是件很重要、很重要的事。
而后她回过头来,冷风不起的白骨暗河边,她朝他安静地笑了一下。
***
这密道尽端透出光亮的豁口,原是长安城外一口废弃的古井,当初孝诚皇后的谋划十分周详,想必在那井边也有人接应她,只是可惜她还未能逃出去竟便被追兵射杀了。——如若她成功地掩人耳目地离开,兴许就不会留下这样绮丽而模糊的故事了吧?
在与安乐公约好的时辰,张迎寻了个借口出宫来,找到了这口离长安城数里远外的古井,这四周似被野火烧过,寸草不生,只有干枯刺人的荆棘丛。张迎走到井边往下望,却是一片黑黢黢的,什么也看不见;忽而听见有人的声音:“是张迎吗?”
张迎一喜:“是我!”
他忙将备好的绳索缓慢缒下去,不久便感觉绳索彼端一沉,显是缚了人,又听见少年人带笑的声音在黑暗里回响:“你比我轻,我怕张迎拉不动我的……”声音渐而转低,像是在同女人耳鬓厮磨一般,张迎再听不清楚,莫名其妙地有些心焦。





平生好 第21节
绳子忽然被人扯了一扯。张迎回过神来,连忙使出了吃奶的力气往后拉,不料阿寄却当真轻得很,过不多时,便从井口探出了头来。
张迎笑着招呼道:“阿寄姐姐!”
阿寄亦莞尔一笑。从掖庭到椒房,困在地底大半个月,头一回见到外边的太阳,一时感到些欢喜的眩晕。念及顾拾还在下边等待,她赶紧解开自己腰上的绳索,俯身在井口边将它又晃悠悠地垂落了下去。可是过了很久、很久,也没有人拉动它。
难道是地底太黑了,以至于他看不见绳索?阿寄转头看向张迎,希望他对顾拾喊几句话。
而张迎却挠了挠头,道:“姐姐,咱们去找个地方歇息吧?离这儿不远就是驰道,人来人往的……”
她重重地皱了眉。
秉性善良的她,这样的表情便已经是极限了。可张迎也不是个傻孩子,他知道对方不能说话,在这种时候,哑巴是最好欺负的。
“郎主说了,让奴婢先带你去安全的地方躲躲。”他觍颜道,“姐姐你不要担心,郎主那样玲珑剔透的人,不会有事的。啊,其实他没好意思告诉你,他手臂上的伤并未全好,他今日是出不来的……”
明明已经好了。
今日清晨,是她亲手给他换布包扎的。
就算他没有痊愈,不敢缒绳而上,又为什么要急着把她赶出来?
追根究底,他为什么要急着与她分开?
她的眼眸中暗涛汹涌,徒劳地张了张口,却偏偏一个字也说不出。她突然扑到那井边去向下望,黑暗,一片黑暗,而她连唤他一声都做不到。
“姐姐!”腰上突然被张迎的双臂牢牢箍住。他是害怕她再跳下去吗?她觉得很可笑。只有站在阳光底下了,她才感觉到原来从这井底吹出来的风都是阴寒彻骨。他们是如何在这样冷的地方待了五天的?!
“姐姐你听我说,郎主他在宫里还有些事要做。”张迎叹了口气,“无论如何,咱们不能坏了郎主的事,对不对?如今这长安城里颇不太平,南皮侯当了皇帝后残暴得很,我们这些做下人的都心惊胆战——我是说,按郎主的意思,他也希望你先往东边走,离长安城越远越好。”
阿寄惨淡地笑了笑。
他有什么事要做?新君对他的态度尚未明了,有什么事,会让他不执一词地留在未央宫的刀剑丛中?她想象不出来。他从来不是个会为了别的人、别的事而以身犯险的人——
不,不对。她忘了,他最爱做的事情就是冒险。他与袁琴密谋,他到掖庭救她,他一刀杀死孟渭,他带她躲进椒房殿,哪一桩不是绝世奇险?她一直只把他看做一个孤独而任性的小孩,却忘了他也是危险而冷酷的。
她忘了,他有的时候,其实是不需要她的。
她并不是生来就必须捆绑在他的身边,只是太长的岁月蒙蔽了她的眼睛,叫她以为他离不开自己。其实不是的。其实真正心怀依赖的人是她才对。
他只是不声不响地抛下了她,她就已经恐慌地在太阳下颤抖起来。
她回过头,抬起手,茫然地揉了揉张迎的头发。
张迎见她的态度似有所缓和,手劲松了一些,紧绷的情绪也垮塌下来,“那好,咱们走吧,我去备车。只是可惜我还要回宫里当差,不能陪你走了。”
为什么顾拾和张迎都把离别看得如此轻松?他们当真以为她可以一个人浪迹天涯?这不是很可笑的事情吗?
她拉住了张迎的手,摇了摇头。
张迎立刻露出了为难的神色。
她伸出受过刑的蜷曲的手指,在张迎手上慢慢划出两个字:
“南军。”
***
未央宫,承明殿。
文臣武将在丹墀底下吵作一团,而顾真手握着马鞭,正百无聊赖地拿鞭梢轻挑着一只鸟笼子,惊得那笼中鸟不停地上蹿下跳。
“陛下!”有人不堪争吵,拂袖上前,跪地行了一个大礼,“陛下!定国号的事,臣恳请陛下三思!陛下源出顾氏,亦得旧朝党人臂助,如今既登大宝,便当应天心,顺民意,继承大靖国号,才是正统!”
“什么正统,大靖的正统是安乐公拱手送给了郑老贼的,如今再捡回来,不是丢我们的人?”有人冷笑,“便依你们文人的说法,大靖的气数早已尽了,虽然陛下是顾氏后人,也应该另起正朔才是道理吧?”
顾真将马鞭立起来,铁质的柄在御案上轻轻敲了两敲。
吵嚷不休的众臣不得不脸红脖子粗地停下来看向他。
顾真的目光却越过了他们的脑袋,径自望向后排站立的人:“袁先生如何看?”
众人都回头朝那谋士看去。
这谋士明明只有二十许年纪,却总是一副深沉冷静的神态,生生将模样压老了十多岁。也不知是否因为如此,皇帝事事都只向他询问,令其他功臣勋将颇为齿冷。
袁琴眸色冷淡,也不行礼,只平平地道:“陛下既已下令定国号为竑,便不当朝令夕改。”
这倒是釜底抽薪的一说。支持改国号的大臣自然喜形于色,但听顾真又懒洋洋地道:“既然如此,方才是谁说要把国号改回亡靖的,拖下去,车裂。”
方才还躁动不安的殿堂刹那间死寂一片。
袁琴垂下眼帘,默默地退回班列之中。
殿下的侍卫得了号令,当即上前,将那数名顾氏旧人连拉带拽地押了下去。那几人好像这时候却突然找回了自己的声音,像是被掐断了脖子的鸟:“陛下!陛下,臣知错了!”“一言有失,不足以杀士啊陛下!”……
顾真好像听得很不耐烦,挥了挥手让他们快些。
待他们退到了殿外了,便听见绝望的叫喊声:“顾真,你根本不是真的顾氏,你忘恩负义!”
顾真皱了皱眉,转身扫视殿中瑟瑟发抖的群臣,半晌,将马鞭往那鸟笼上狠狠一击,“啪”地一声,那只鸟儿竟被隔着笼子活活打死,一双圆圆的眼睛凸了出来,鲜血沿着鸟笼的缝隙往下坠落,直流下铺了黄金的丹墀。
“以后谁再同朕提什么大靖朝,便同他们是一样的下场。”他冷冷地道。
沉默片刻之后,众臣争先恐后地下跪称礼:“陛下圣明,长生无极!”
待众人礼毕,袁琴才慢吞吞地走出来,躬身道:“陛下,安乐公的父母亲人,不知臣可不可以提?”
顾真扬了语调:“嗯?”
“他们是今晨到了长安,从剡县过来,将将三个月的路程。”
“什么意思?”顾真皱眉,“朕分明五日前才下达的诏书。”
“是臣僭越。”袁琴掸了掸衣襟,将发冠解下,跪地认罪,“是三个月前,彼时陛下还在荆州,义兵方起,臣便同剡侯夫妇通了消息,让他们到长安来,共襄盛举。”
顾真慢慢地眯起了眼睛。
“陛下方才说,前朝的事情不可以再提。是以臣想,臣大约是有罪了。”
顾真将马鞭凌空指着他,道:“朕一直觉得很奇怪……袁先生,你一个姓袁的,何以对姓顾的事情如此热衷?”
袁琴挺直了背脊不再辩解。
“不过也难为你,料敌机先,为朕省了整整三个月,朕反而要赏你。”顾拾静了片刻,忽然道,“让他们住到朕备好的玉堂殿里来吧!朕过一日便杀一个,看那缩头不出的安乐公,还能忍耐到几时。”
☆、第25章
这一年的雪落得晚了一些。
顾拾并不知道昨日冬阳高照,是个寒冷中透出热闹欢喜的好日子,空气里都浮动着温柔的香霭。当他终于从椒房殿的密道原路折返,回到未央宫中时,他只看见了雪。
从门户中望去,琼楼玉宇,层叠巍峨,积冰映着阴云,险险挂在飞龙斜出的檐角。与其他各殿不同,椒房殿仍旧是冷冷清清一个人也没有,破烂的垂帘翩然飞动,将外间的雪水也拂了进来。
宫娥,宦官,侍卫,目之所及,一片整肃,也许是意味着新王朝已稳当地立足,也许是意味着新王朝同旧王朝也并没有什么两样。他往后退到门墙后,在脑海中将日前去玉堂殿的路又过了一遍,然后深吸一口气,便径自举步踏入了风雪之中。
玉堂殿正门前果然剑戟林立,气氛森然,顾真对自己召人入京的意图毫不掩饰。顾拾绕到上回的北门,却也见到两个宦官团着手惫懒地守在这后门口,当即躲入了墙角。
若是带了张迎来就方便多了。只不知张迎那边打点得如何了,能不能够把阿寄带离长安……
他咬了咬牙,将混乱的思绪逐出脑海,手往衣袖中摸索,抓住了那一柄杀过人的匕首。
“这边就是沧池吗?”
忽然间,一个温柔的女人声音遥遥地响起,如一片羽毛轻轻落入他耳中。他全身一震,想探身去看却不能,一股冰凉的空气激过周身,从手指尖开始逼得他发颤。
他别过头去,未央的沧池上结了一层脆弱的薄冰,阴云密布的天空下,冰底的水也透着浑浊暗沉,并没有什么好看的。
他忽而反应过来,这也是他自己第一回认真地看着沧池。
“回夫人,这就是沧池。”回应女声的是个宦官的声音,不阴不阳。
女人停顿了一下,犹豫地道:“我们……不能去瞧一瞧么?”
“陛下吩咐了,几位鞍马劳顿,便请在这殿中歇息,不要让奴婢们为难了。”宦官一板一眼没有语调地道。
“难得来一趟长安,却遭你们这样戒备。”女人静了一会儿,“明明说是小十的意思,却不让我们见到小十……”
“不必再同他们说了。”一个浑厚的男声这时插话进来,“那封信是骗我们的。是我们愚蠢,白白地相信了南皮侯会帮助旧族。”
一时间,不再有人说话了。
顾拾默默地等待着,却只听见飞雪搅动空气的微妙声响。天是很冷了,他的眼睫一动,仿佛都能掉下几片冰渣子。
那一男一女似乎是回殿中去了。过不多时,有人小跑着到这门边来对那两个黄门道:“有圣旨,全殿人接旨,快去!”
那两人一惊,也连忙跑进去了。顾拾低头将匕首握在手心里,衣袖披下来掩住了,跟在他们身后一丈远外进了门。
穿过后苑之后又两进,才到了玉堂殿的前殿。一路上却都没有人看守,或许是都去接旨了。顾拾没有大咧咧走进前殿,而是躲在后殿与前殿连接处的十二折屏风之后,透过髹金木板的缝隙朝殿中望去。
那里果然是跪了满殿的人,宦官、侍卫、宫女、厨娘,黑压压的一片,他都看不清楚跪在最前面的那一双华服男女的身躯。他漫漫然地想,也不知看守安乐公邸的人如若全都聚在一起,会不会也有这么多?
前来宣旨的是新上位的中常侍李直,身边却站着袁琴。
“……朕原想同安乐公叙兄弟之伦,谁知此人竟匿而不出,教朕好找。”李直也没有读过这种半文不白的诏文,一时有些尴尬地顿了顿,“前靖剡侯顾献,尔是安乐公之父,子不教父之过,不知尔有何解释?”
在他面前,那一身衣冠整饬、身躯高大的男人跪地道:“臣献无辞可解。”
李直将圣旨一卷,慈眉善目地道:“说不得,那便只有请君侯去一趟东市了。”
“东市——这是什么意思?”一旁的女人突然开口,词锋尖锐,声音却仍然优雅低缓,“难道要让他去集市上面圣吗?”
“说是面圣,却也没错。”李直叹了口气,“陛下没有别的爱好,就喜欢看人行刑。今日将诸位都召集到这里,也是想给诸位提个醒:只要安乐公不出现,这里的人陛下便过一日杀一个,杀完为止。”
他朝身后招了招手,便有武人上前,押住了顾献。顾献低下头看着那个女人,低声道:“无事的,阿湳,他们不会如愿的。”
女人却不看他,只道:“安乐公虽然是我们的孩子,但我刚生下他他便被郑逆派人抱走,他根本连父母都不识得。陛下要拿我们来逼他就范,恐怕是高估了他的教化。”
李直拧了拧眉头,“这些话某家听不懂,夫人如有机会,便去同陛下说吧。”
“那你们就先杀我!”女人抢上前来挡在顾献的身前,“没见过父母的孩子,应当更留恋母亲的吧!”
“阿湳你让开!”顾献沉声断喝。
女人嘶声道:“我们君侯到底是个正宗的顾氏,难道陛下就再也不念一点宗族恩情了吗?!”
“圣旨既是如此,你们再如何诡辩也无用。”李直摊手道,“带下去吧——”
女人却忽然冷笑一声。
她看起来是个那样柔弱温和的人,这一声冷笑好像竟是用了力气的,恨意淬了出来,闪出嶙峋的光——“与其被你们用来要挟小十,我们不如现在就死了!”说完,她毫不犹豫地冲了出去,一头撞向殿中的方柱!
“阿湳!”顾献脱口惊呼,而女人的鲜血已在大红的柱子上飞溅出来,染透了黄金的壁带!




平生好 第22节
1...1011121314...3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