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国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小桥老树
让陶七进宫其实是赵英的主意。
陶七突然听闻要给三公主治病。心中又是一紧,禁不住双腿又开始发软,他结结巴巴地道:“在下医术不精,恐有负侯相重托。”
这一段时间,陶七郎的生活已经完全脱离了正常轨道,有些陶七郎坐宽敞明亮、充满药草特殊香味的诊所里,看着街道上来来往往地人群,仍然觉得前一段时间的经历就如一场梦一般:先是被李家诬为和小李娘子通奸,被李家押到草市受辱,随后又被侯相解救后,莫名其妙再来到了大梁城坐诊行医,最为离奇的是,美貌无比的小李娘子居然弄假成真,真的成为了自己的小妾。
如今陶七郎一个月的坐堂收入,顶得上过去两年的收入,看着装钱财的木盒里渐渐多起来地周元通宝,陶七郎也开始打起了小算盘,只要再过个一、两年,自已也有能力在大梁城内置房产了,等到在大梁城内有了房产,就可以把母亲和娘子接到大梁城来住,也算是尽到儿子的孝心。
陶七郎现在已把侯云策当成了从天而降的活菩萨。他毕竟是乡下郎中,想到要给公主治病,出于本能就开始恐慌。
陶七郎话音刚落,一身浓妆的赵英出现在门口,接口道:“陶先生上一次给小儿之病,一张方子,药到病除,医术甚佳,现在三公主病重,你就不必推辞,需要什么药具,赶快快人取来,我们随后就进宫去。”
陶七郎见赵英进来,又立刻起身跪下行礼,赵英心中焦急,陶七郎婆婆妈妈,有些不耐地道:“火烧眉毛了,不必行这些虚礼,陶先生快些起身。”
陶七郎知道此事已经无法推辞,就稳了稳心神,道:“请问三公主是什么症状小人也好对症下药。”
赵英简单说了说三公主的病情,陶七郎低着头想了一会,因为没有亲眼观察,他不敢乱下断言,就实话实说道:“中医讲究望、闻、问、切,小人实在不敢乱下定语,还是要见了面再开方子。”
赵英点了点头,扭头对门外的封沙道:“封参军,叫秦管家备两辆车。”
秦家河平时基本上不进这个小院,今日把陶七郎进小院之后,秦家河就退了出去。
等到陶七郎、封沙都离开了小院,赵英对侯云策道:“今晚说不定我要住在宫中,请郎君莫怪。”
赵英刚从福齐宫回府不久,浓妆也没有去掉,浓妆也掩饰不了疲倦。侯云策不喜赵英化妆的样子,为了缓解赵英忧虑的心情,就伸手握住赵英的手,上下打量了赵英一会,开玩笑道:“我还是喜欢你素面朝天的样子,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赵英知道郎君在宽慰自己,就用手指轻轻拂了拂侯云策的手心,温柔地道:“宫中看似风平浪静,其实也和战场一般残酷,妹妹还小。小英受父亲的委托,要帮着妹妹。”
侯云策抱了抱赵英,道:“不用解释,我明白。”
临出门时,赵英还是掩饰不住内心地不安,自言自语道:“但愿陶七郎能够妙手回春。”看着两驾马车急匆匆朝皇宫方向驶去,侯云策收敛了笑容,心情也颇为沉重。他十分理解赵英:宫中斗争其实是一场看不见刀光剑影的战斗,其残酷有些会令人瞠目结舌。
赵英关注三公主的病情,实质为了赵家六妹,只要赵家六妹在皇宫中的有地位,赵氏家族在大林朝就是声名显赫地望族。若赵家六妹在皇宫中失去位置,很多事情就很能预料,或许有一天,一场大祸就会降临到赵氏家族。
赵皇后去逝后,根据其遗愿,赵家小妹被送进了皇宫,但是,进宫两年,赵家小妹进宫后却没有任何身份,而林荣勤于政事也很少到赵家小妹的侧宫,赵家小妹在宫中处境就极为尴尬。
宫中太监常居深宫之中,身体又有残疾。心理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变态,赵皇后在世时,这些太监见到赵家姐妹,恨不把热脸贴到赵家姐妹地脚底下,可是,太监们见赵家小妹没有当上皇后,很快就把热脸换成了冷屁股,时不时在一些小事上刁难赵家小妹。赵家小妹在宫中本是孤立无助。又受到太监们地刁难、冷遇,自然是度日如年。
在后宫中,地位最高的就是贵妃、德妃、淑妃和贤妃四个妃子。刘贵妃比赵皇后死得还早,刘贵妃和赵皇后相继去世之后,皇后和贵妃这两个位置就空了下来,这两个位置对于所于后宫佳丽都有不可抗拒的魔力。
林荣的两个儿子在前朝死于非命以后,经过林荣几年来持续不断的努力,赵皇后和三个贵妃都为林荣增添了后代,其中赵皇后生的儿子林宗训,凌德妃生三公主林潇,田淑妃的儿子林熙让、林熙谨,朱贤妃生的五公主林湘,王昭仪地儿子林熙诲。
凌德妃和朱贤妃两人生的都是女儿,她们俩人也就没有了争夺皇后的念头,田淑妃的父亲是太子少保田敏,出自世家大族,她又生了两个儿子,母以子贵,最有可能当上皇后,因此,田淑妃当皇后的心最切,赵家小妹进宫以后,田淑妃视赵家小妹为大敌,一直想方设法排济赵家小妹。
赵皇后在世之前,极得林荣宠幸,在后宫说一不二,压制着有两个儿子的田淑妃,朱贤妃更是在宫中抬不起头。赵皇后去世以后,田淑妃母以子贵,在宫中就有些趾高气扬。
凌德妃和赵家小妹迫于田淑妃的压力,自然就走到了一起,凌德妃极为聪明,知道自己当不上皇
第249章 救活三公主
天色尚早,天静寺里的僧人还在坐功课,整齐且有气无力的诵经声在天静寺围墙内游荡,几名十三四岁的年轻僧人,拖着大扫帚,扫得灰石地面“哗、哗”作响。
玄静进入禅房之时,智能大师正盘腿打坐,眼观鼻、鼻观心,安静得就如一只千年老龟。听说侯云策已经到了门口,智能大师双眼突地睁开,左手一撑床沿,双腿已站在地上,动作竟如猎豹一样灵敏。一旁侍立的天静寺僧人大张着嘴,根本没有想到这位花白胡须的老和尚居然灵巧如斯。
侯云策虽然只和智能大师见过一次面,却颇有相见恨晚之感,一别数年,见面就如老友一般。
佛说:五百年个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一见钟情、一见如故,料在前生也修了八百年。
智能大师见侯云策脸有忧色,稍作寒暄,就道:“请侯施主到禅房一晤。”进了禅房,侯云策没有啰嗦,三言两语就把三公主之事讲清楚。智能大师手掌慢慢抚动长须,痛快地道:“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在侯施主面前,老纳也不愿藏拙,这就到宫中诊治林小施主。”
侯云策见智能大师豪爽,做事丝毫也不拖泥带水,不由心中欢喜,拱手道:“大师肯出手,三公主性命无忧了,只是今日早朝很快就要开始,在下耽误不得,在下让赵娘子陪大师进宫,不知可否”
数年来,智能大师周游四方,大林中兴之势,他已经看得很清楚了,得知大林三公主得了急症,就没有丝毫犹豫和推脱。
侯云策出门之后,赵英并没有休息,而是稍稍补了补妆,就坐在堂屋等着消息,小柳为人机灵,未经赵英吩咐,就跑到厨房张罗起赵英的早餐。很快,一碗特意加上珠珠草的小米粥和一小盘腌制的脆青头就被送到了堂屋。
小米粥里面放了一些金黄色的珠珠草。散发着淡淡的清香,珠珠草生吃苦涩无比,但是过了沸水以后,放在小米粥里,却软、滑、香、嫩,是一等一的美食,平日赵英总要喝满满一大碗小米粥,今日丝毫没有胃口。喝了一半就放下碗来,眼睛就望主院大门。平时总在门口探头探脑的秦家河,此时连一个鬼影子也没有。
正在心忧之时,虚掩的院门“吱”地一声被推开。秦家河明知赵英在等他,还是习惯性地伸头朝院内张望了一下,就好遇上了赵英的目光,就带着罗青松一前一后走进了院子。
赵英听说少林寺智能大师居然在天静寺中,喜不自禁地抚着胸口,心道:“真是天意,若智能大师能治好的三公主,我一定要给天静寺和少林寺捐大大一笔香火钱。”
赵英掌握着庞大的侯家商铺,手中调动的资金超过了一些节镇,她承诺捐一笔香火钱,数目定然不小。
福齐宫内,凌德妃整整一宿守在女儿柴潇床前。昨夜女儿林潇呼吸急促,浑身发烫,今日一早女儿呼吸微若游丝,身体冷如冰块。赵家小妹坐在凌德妃对面,此时她也说不出任何有意义的劝解之词了,只是握住凌德妃冰冷的手。
当急促的脚步声响起之后,失魂落魄的凌德妃目不转睛地看着女儿要潇,女儿的小脸在她眼中也模糊起来。
这几天不断有道人、名医被带到福齐宫。赵家小妹见姐姐赵英带了一个白眉善目的老和尚走了进来。并不觉得奇怪,心中也没有如最初一般抱着极大希望。
赵英介绍道:“这是少林寺的智能大师。”
凌德妃听说过智能大师的名号。她就如捞到一根救命稻草一般,猛然间站了起来,几步就来到智能大师面前,抓住智能大师地胳膊,声音道:“大师,你一定要救救我女儿,只有救活我女儿,小女子给少林寺送一尊金佛。”
智能大师合什道:“善哉,善哉。”心中却暗道:“即使是贵如皇妃,遇到儿女之事,也就和普通女人没有什么区别。”
大林朝男女之防并不森严,一般郎中为娘子诊医,该摸手腕的还是正常地摸。此时,智能大师是白发老者,三公主是垂髫小儿,更用不着避讳,智能大师站在床边,仔细观察着三公主有脸色、探了探脉息,随后又翻看了一翻眼睑,并反复询问反病时的表现。
凌德妃看着智能大师脸若寒霜,一颗心似乎就跳将出来,她见到智能大师从一个小方木盒中取出十几枝长针,直接从女儿的脸上插了进去,只觉脸前一黑,就软倒在地。
赵家小妹年龄虽小,却也有姐姐们的大将风度,对宫女道:“把凌德妃扶到床上去,喂她一些上好参汤。”
由于三公主生病,福齐宫这几日阴云密布,有数名宫女被责打,这些宫女都如受了惊的兔子一样,随时把耳朵支楞起来,听到赵贵妃吩咐,连忙小心翼翼地把凌德妃抬进了寝宫,一名头发花白的老太医也跟着进去侍候。
三公主林潇脸上很快就插入了十根黑亮的长针,智能大师全神贯注地转动着长针,随着长针地深入,三公主呼吸又急促起来。经过一柱香的时间,三公主脸色渐渐变得红润起来。
宫中烧着两条地龙,还有一壁火墙,室内温度远远高过屋外,等到智能大师停止了转针,脸上已满是汗珠。
昨日道士唐适进宫以来,也是弄了一些玄虚,三公主都能睁开眼睛,还微弱地叫了一声:“母亲。”这让凌德妃和赵家姐妹都喜出望外,只是三公主的状态没有恢复多久,很快又昏迷了过去,道士唐适最后也无能为力,灰溜溜地退到了一旁。因此,智能大师手法大是高明,赵英和赵小妹心却依然悬着,生怕又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智能大师戒疤上聚集了一些小水珠,小水珠越集越多,很快就从智能大师光滑的头顶上滑落下来,在光地面摔成无数碎片。过来良久,智能大师长吐了一口气,道:“取纸笔来。”
太监很快就取来纸笔,智能大师笔走龙蛇。写下一个药方,里面有十几味药材,顺手递给身旁的一位太医道,吩咐道:“用猛火煮沸即可。”太医这几天也过得提心吊胆,看药方,不过是寻常的荆芥、防风、黄芩、生姜等物,有些将信将疑地就朝药房走去。
很快,一碗浓浓的黑色中药就端了过来。三个宫女抚起三公主,用银勺撬开三公主的嘴唇,却无论如何都不能把药汁喂进肚里去,药汁流了许多到三公主胸前,三个宫女愈慌乱药汁倒得越多。赵英走上前。接过药碗,托住三公主地下唇,稳稳地将药汁全部倒入三公主的嘴里。
三位宫女在一旁禁不住有些瑟瑟发抖。
赵英喂完药,也没有责骂她们,回头看着智能大师,仿佛智能大师花白的胡须上有一朵鲜花一般。
智能大师却不再看三公主,背着双手,抬头望着宫顶,智能大师进宫以来一直是一幅慈眉善目的表情,此时他脸色肃穆,凌然有威。
三公主喝药约二柱香的时间,全身大汗淋漓,头发竟如被水洗过一般。
智能大师把长针从三公主脸上取下,在其脖颈处扎入六根长针,随着长针转动,三公主吐出来一大口黑液,黑液腥臭难闻,如此三番。三公主呕吐物渐渐清亮。
智能大师一言不发,慢慢收起长针。
三公主突然张口“哇”地大哭起来,声音响亮,竟如未病以前,在寝宫的凌德妃原本昏迷不醒,听到哭声,立马睁开眼睛,翻身下床,跌跌撞撞朝外面跑去。
赵英没有想到智能大师不过用十几根黑亮长针和一幅普通的药方,竟然手到病除,三公主神色仍然萎迷不振,可是呼吸、脉膊、温度均已正常,性命已是无忧。
赵英、赵家小妹询问病因,智能大师淡淡地道:“黑痰积郁在胸口,因而致病。”
智能大师治病之时,侯云策还在早朝。他记挂着三公主的病情,有些心不在焉。
临散朝时,林荣突然颁下一道诏书:“任命李重进为永兴军节度使、检校校尉,兼中书令,任招讨使,免去侍卫军都指挥使一职,同时设立西南面行营,由李重进任西南面行营都招讨使。”
三省长官为中书令、门下侍郎、尚书令,因为这三个职务位高权重,自大武以来就不轻易授人,此三职作为本官单授的情况已经极少了,中书令、门下侍中和尚书令一般只作为兼官,
第252章 牛毛针
千千 ,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侯云策进到屋里,赵英惊奇地道:“这个唐道士真是个江洋大盗,这个首饰是嫂子的,你看,上面有个小小的林字。”
侯云策接过首饰,果然瞧见一个篆字“林”,道:“这肯定是岳母的家传之物,嫂子进门之时,岳母送地礼物。”
赵英夸奖地看了侯云策一眼,“阿郎真是历害,看一个字就知道来龙去脉,嫂嫂不和何时把黄金项链丢失了,被哥哥揍了一顿,上一次父亲到大梁时还说起此事。这个唐适真是该死,让嫂嫂受了一顿好打。”
赵英又递过来三张羊皮卷。
侯云策把羊皮卷摊开,看了半响,脸色忽阴忽睛,道:“这三张羊皮卷都是地图,这两张是大林各地军队部署图,这一张是大梁城重要官员住所分布图。”他指着地图道:“此图相当准确,你看,侯府就在这里。”
看到这三张地图,侯云策心中的大石头终于落了地。
侯云策全权负责北伐的准备工作,北伐能否成功,关键在于能否出其不意,出其不意的关键又在于“声东击西”之计能否奏效,所以,侯云策对于西蜀奸细特别敏感,他是抱着宁可错杀不愿意放过地心理,派亲卫队擒杀有着种种疑问的唐适,如今证据显示,当初的怀疑并非草木皆兵。
侯云策很快又陷入了疑问:三公主中了唐门之毒,但是下毒之人肯定不是唐适,那么,又是谁对三公主下毒
大武帝国崩溃之后,军阀割据,战争多如牛毛,北方大小战争更是接连发生,社会受到了极大的破坏,每遇灾年,饿殍遍地,其状惨不忍睹,大林朝八年苦心经营,中原渐渐进入了恢复期,隐现中兴之势。
南方的战争相对北方来说要少得多,相对和平的环境,使南方经济超过了北方,形成了若干以大城市为中心的经济区域。
以成都为中心的西蜀地,是两汉以来的旧区域,每逢中原丧乱,就有人据西蜀自立,西蜀的农业和工商业都极为发达,成都市场繁荣异常,有蚕市、药市、七宝市等,市场交易量极大。
吴越都城杭州已成为东南繁华的大都市,有“地上天宫”之称,因吴越受阻于南唐,故对中原的贸易,都由杭州出海,自海路而至山东青州,海路的商业日趋发达。
扬州位于运河、长江之冲,为唐代盐铁转运使的驻在地,其地一方面为内河航运的中心,一方面外舶亦可自长江进口至扬州,所以扬州胡商极多,是一个大商富贾、达官贵人与名士妓女的集中地,杜牧长期住在扬州,流连于风华雪月之中,梦醒之时。发出了“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的感叹。
另外还有广州,是南洋第一大贸易港,船舶如林,商贾云集,有婆罗门、波斯等船,载有香药珍宝、积载如山,也是繁荣之极。
猜你喜欢